能力都是逼出來的——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我們所面對的最為艱難的任務就是擺脫社會約束,擺脫精神枷鎖和他人施加在我們身上的壓力。以下場景常常讓人感受到約束:當他人通過壓制、殘忍、專橫或不公正的手段打壓我們的時候,當家長管制過多以致讓我們失去自我的時候,當愛人用愛威脅我們的時候,當老闆撒謊也逼著我們撒謊的時候,當我們想追隨自己的精神信仰但周圍的文化氛圍非要阻止我們的時候,當他人的誤解、尖酸的語言、侮辱性的評論、損人不利己的行為或其他不合理的期望與直接、非直接行為讓我們心情不悅的時候,當他人讓我們感覺受到了輕視、藐視的時候……所有因為社會氛圍而引起的人為性障礙因素都屬於這種約束,比如背景、階層、信仰、種族、性別、年齡及相貌等。
有些人還能記得當初因為被人視為異類而遭受的侮辱、嘲弄或壓力,還能回想起當初為了避免衝突而委曲求全的情景。在學校或辦公室,人的行為開始「從眾」起來。大家偽裝起自己,強顏歡笑,走著別人安排好的路。我們想竭盡所能地避開這種窘境,避開他們尖酸的語言。畢竟,人都渴望穩定、渴望被接受、渴望歸屬感。
當他人的行為給我們造成負面影響或者有礙我們追求目標的時候,便產生了社會約束。通常情況下,我們之中那些順應性較強的人往往意識不到這一點,當然了,這些人有所作為、保持真我的概率也往往是最低的。他們已經適應了既有的環境,丟失了自然的本真屬性。他們再也找不到那個真實的自己。任何思想自由的人都不想有此命運,因此,我們必須抵抗這種盲從的意願。
不過,大家也不能小覷順從所帶來的安全感,這是個人追求自由時所面臨的最為強大的敵人之一。個人要順應著社會結構,迎合社會喜好。可話說回來,頭銜、地位、「先生」與「小姐」之類的稱呼、公眾評論,這些在生活中的意義並不重大。當然了,這些因素很容易就可以讓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找到自信。如果我們踩著別人的腳印走,就可以有所依據,也容易被人接受。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自己一直追求的、信仰的東西其實沒有那麼重要,那該如何是好?
質問這些問題、打破順從的牢籠,這給生活平添了風險。一旦逃離了牢籠,動物的本性就是會迷失自我,不知何去何從。離開了自己所熟知的生活與事物,這種從天而降的不確定因素可能是致命性的。如果生活中我們擁有了絕對的自由,接著要怎麼做呢,方向在哪裡,每天都做些什麼,怎樣才能過得有意義呢?這些問題著實有些讓人擔心。
除了這些不確定性因素,我們還得冒著脆弱、孤獨的風險。之所以脆弱,是因為我們離開了牢籠,也就沒有了安全的屏障,這屏障雖然限制了自由,卻可以給我們安全感。那些仍舊被困在牢籠中的人可能永遠都體會不到這種感覺。不顧及他人的期望,這樣做可能會引起我們的極大恐懼,害怕被孤立、被排斥、被人厭棄。
但是,被他人的喜好左右,這樣做也有風險,聽從社會需求的指示會逼著大家喪失真我。多少藝術家偏離了藝術的本真,只為迎合別人的需求,用傳統的方式賺錢?多少智者隱藏了鋒芒,只為迎合更多的需求,人生角色不再多彩?多少人放棄了夢想,只為追求更多的安全感,只為走上那更能被社會接受的道路?如果自己不夠警覺,那麼父母、老師、配偶或者偶像等別人的目標就成了你的目標。這些人的要求會取代你對新事物的渴望。這些人的共同意願能夠取代我們自己的意願。沒錯,讓我們不要那麼聽話吧。否則的話,我們很快會在他人的圍攻下迷失自我。我們會失去真正的自我,變成順從的奴隸。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因此,我們必須在迎合他人、追求舒適感與個人自由等更高追求之間堅持初衷。
當一個人變得足夠成熟明智的時候,就會有所感悟,我們既能獲得個人自由又可以不完全脫離周圍的環境,不辜負親人的期盼;既能夠做到獨立,又不脫離互助關係,可以在保持個性的同時不成為社會的異類。你會發現,人越接近本真,就離世界越近,生命也更加有意義。你會發現,人的個性越自由、真實,生命就更加有活力,就會更加吸引周圍的人,更加有魅力。
推薦閱讀:
※持久的耐力,能給你帶來什麼?
※撒切爾夫人凄涼的晚年,讓她悔悟出人生真諦!
※你好,我是果凍蝦仁
※人生莫虛度
※人為什麼需要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