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中醫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中醫治療

醫學專業專輯 2006-05-09 11:38:40 閱讀534 評論6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子宮內膜異位症,這是個西醫病名,中醫無此病名,由於現代人患此病的越來越多,西醫又沒有好的治療方法。近日得到一本《世界傳統醫學婦科學》,裡面對此病的論述個人認為比較好,現特轉來愛愛醫給大家分享。由於我打字比較慢,希望大家不要急。

當具有活力的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腔被覆粘膜以外的其他部位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時,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異位的內膜具有遠處轉移和種植能力,可出現在身體的很多部位,但絕大多數異位於盆腔內的卵巢、子宮骶骨韌帶、子宮下段後壁漿膜層以及覆蓋子宮直腸陷凹、乙狀結腸的盆腔腹膜和陰道直腸膈等處,故又稱之為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pelvic endometriosis)。臨床證實大約80%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侵及卵巢。

本症是婦科臨床常見的一種良性病變,多發生於30~40歲婦女,在婦科腹部手術中,發現有異位子宮內膜存在者約佔5%~15%。其發病率據國外報道約為7.5%~10%,80年代國內報道達10%,在不孕婦女中其發病率更高,可達30%~50%。隨著腹腔鏡診斷技術的普遍應用,預計其發病率還會逐年增高。

傳統醫學無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名,根據其臨床癥狀和體征,可歸屬於「痛經」、「症瘕」、「不孕」、「月經不調」、「經行發熱」等不同病證的範疇,而傳統醫學對這些病症的認識則具有悠久的歷史。如早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中醫學古籍《黃帝內經》中就首次提出了女子不孕的病症名稱,較其稍後的古醫籍《金匱要略》最早記載了痛經的癥狀表現及症瘕與妊娠的鑒別,並制定了多首治療症瘕和痛經的著名方劑,如桂枝茯苓丸、大黃蟅蟲丸、抵當丸、下瘀血湯、紅藍花酒、溫經湯、土瓜根散等。隨代巢氏元方著《諸病源候論》首次明確提出「月水來腹痛」的病候,並論述了痛經的病因病機。唐代醫家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要方》提出了治療女性不孕症的內服方紫石門冬丸及外用坐葯盪胞湯。傳統醫學對子宮內膜異位症所表現的多種臨床病症的治療積有豐富的經驗,除藥物內服外,還有外用藥物敷貼、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在不需手術的情況下對減輕癥狀、促使受孕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和療效。

『病因病機』

月經期脫落的子宮內膜碎屑本應隨經血外排,但由於反覆經血逆流,內膜碎屑種植或播散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器官和組織內形成異位內膜,在女性內分泌激素周期性變化的作用下,異位內膜反覆出血並發生壞死,中醫學稱之為「離經之血」,即瘀血,瘀血蓄積少腹,使機化受阻,從而出現臨床病症。此即中醫學認識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基本病機。而導致瘀血形成的病因則有氣滯、寒凝、熱灼、手術創傷等不同。氣滯則血行不暢,日久成瘀;寒主收引,使血液凝滯而成瘀;熱邪煎熬津血或灼傷陰絡迫血外溢而成瘀;婦產科手術不當,可直接損傷沖任胞宮,使離經之血不能外溢,舊血不去,新血不生而成瘀血。此外,氣虛無力行血,或統攝無權,也可以使血運遲緩或血溢脈外而成瘀血。瘀血阻滯胞脈胞絡,沖任氣血不通暢,不通則痛,故發生痛經;瘀血留聚少腹,氣機郁遏、營衛失和,故出現經行發熱;瘀血與痰濁水飲相互膠結,積聚於胞脈胞絡則日久成症,症積包塊和結節使胞脈胞絡粘連阻塞則出現不孕症,影響到沖任二脈功能失調則可發生月經不調等諸症。

『診斷要點』

1、 病史

繼發性漸進性痛經史;不孕史;剖宮產、人工流產、診斷性刮宮等宮腔手術史;經期作盆腔檢查,生殖道先天畸形如陰道閉鎖、宮頸閉鎖,後天性原因引起宮頸管粘連,使經血外流受阻,部分經血倒流等病史。

2、 臨床表現

(1) 癥狀:可因病變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癥狀,臨床約20%患者無自覺癥狀。

1) 痛經:多表現為周期性發作的繼發性和漸進性痛經。疼痛多位於下腹部及腰骶部,也可放射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部,可有性交痛和肛門墜脹感,或腹瀉、便秘,或周期性便血等。疼痛長於經前1~2天開始,經行之初最劇,多在月經乾淨後逐漸緩解以致消失,少數病變嚴重者訴長期持續下腹疼痛,至經期更劇。

2) 月經不調:可表現為經量增多,或經期延長,或經行前後陰道點滴流血,或伴隨月經出現體溫升高、全身發熱。

3) 不孕:正常婦女不孕發病率約為15%,而子宮內膜異位症者可高達40%。引起不孕的原因主要是重度異位症患者盆腔臟器廣泛粘連、輸卵管不通、扭曲變形或蠕動減弱,不利於卵子的排出、攝取及孕卵的運行,也可因並發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lute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或因卵巢黃體功能不健,或因自身免疫反應干擾受精卵著床或精卵在會合過程中被吞噬而致不孕。

(2) 體征:通過婦科檢查發現的主要體征有:

1) 典型體征為子宮被粘連而後傾固定,或在子宮一側或雙側附件處捫及粘連性不活動的囊性包塊,輕壓痛,或宮後壁、宮骶韌帶、後陷凹處有觸痛性結節,呈米粒至蠶豆大小不等,形態不規則,質地較硬,觸痛明顯。

2) 如陰道直腸膈受累,可在陰道後穹隆處捫及或看到突起的紫藍色結節,月經期可伴有表面滲血。

3、 輔助檢查

1) 腹腔鏡檢查:是目前確診子宮內膜異位證比較可靠的重要方法,凡鏡下直視盆腔有內膜異位病灶即可診斷。必要時,還可取可疑病灶組織送病理檢查以幫助確診。同時還可以了解輸卵管通暢情況、病灶範圍及其程度。

2) 活組織病理檢查:是臨床最終確證內異症最為可靠的方法。取可疑病灶部位活組織的方法可以在腹腔鏡檢查時採取,也可以在疑有惡性腫瘤而行剖腹探查時採取。

3) B型超聲波檢查:可發現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4) X線造影檢查: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或盆腔氣腹造影可協助診斷卵巢內膜異位囊腫,前者還可提示輸卵管通暢情況,後者還可反映子宮附件粘連程度。

總之,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主要根據臨床出現繼發性漸進性疼痛的癥狀,檢查發現子宮被粘連、後傾固定,並捫及觸痛明顯的結節或不活動輕度壓痛的囊性包塊,聯繫到不孕等特殊病史,一般即可初步判斷,但要確診還需藉助腹腔鏡檢查並對可疑病灶取活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甚至剖腹探查。

『治療方法』

1、 中國中醫

中醫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古醫籍的記載主要是針對痛經、不孕、症積及月經不調等不同臨床見症而分別立法處方,早在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一書中即創擬了多首著名方劑,其中許多首至今仍在臨床廣泛運用。宋代醫家陳自明在其所著《婦人良方大全》中從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立法,擬定的治療痛經的溫經湯,而治療症瘕則多選用三棱、莪術、虻蟲、水蛭、桃仁、穿山甲等組成方劑,藥性平穩而不過於峻猛,對後世影響較大。近現代醫家通過大量臨床觀察和實驗研究,認為內異症的主要病機是瘀血蓄積少腹、阻滯沖任而引起氣血失調,胞宮胞絡功能失常,治療以活血化瘀為基本治則,常用藥物有桃仁、紅花、丹參、赤芍、三棱、莪術、蒲黃、五靈脂、延胡索、乳香、沒藥、土鱉蟲、香附等。臨床根據疼痛發生時間、部位、性質、程度、結合月經的期、量、色、質,伴隨出現的全身兼症及舌脈等徵象分析引起瘀血阻滯的原因,以辨明寒熱虛實之不同,分別採用溫經化瘀、清熱化瘀、益氣化瘀、理氣化瘀及補腎化瘀等治法。如有明顯包塊結節形成者,尚須佐以軟堅散結、破瘀消症之品。本症以內服治療為主,可配合外敷、灌腸、針灸、埋線等綜合療法以提高臨床療效。

(1) 內服藥物治療

1) 氣滯血瘀證

證候:經行之時小腹及腰骶部脹痛明顯,不喜揉按,或伴胸脅悶脹;月經量多,經色紫黯夾塊;舌黯紅,邊尖有瘀斑瘀點,脈弦或澀。

治法:理氣行滯,活血化瘀。

方葯:膈下逐瘀湯(《醫林改錯》)

桃仁、紅花、川芎、丹皮、枳殼、香附、元胡、五靈脂各10g,當歸、赤芍各15g,烏葯12g,甘草6g。

小腹及腰骶脹痛甚者加荔枝核15g,乳香、沒藥各6g;疼痛如刺者,加土元10g、全蟲6g;月經量多者加炒蒲黃15g,益母草30g;婦科檢查有包塊結節觸及者加炮甲珠10g,三棱、莪術各12g。

分析:方中以香附、枳殼、烏藥理氣行滯,桃仁、紅花、丹皮、赤芍活血化瘀,當歸、川芎養血和血,元胡、五靈脂化瘀止痛,甘草緩急調和諸葯。全方共奏理氣行滯、化瘀止痛之功,用於痛經氣滯血瘀證,能使氣調血暢而疼痛消失。

2) 寒凝血瘀證

證候:經前或行經之際小腹墜脹冷痛,得熱則舒,痛而拒按;月經量少,行而不暢,色紫黯夾塊;伴面色青白,四肢不溫;舌黯淡,苔白潤,脈沉緊。

治法:溫經散寒,化瘀止痛

方葯:少腹逐瘀湯(《醫林改錯》)

當歸、赤芍各15g,小茴香、乾薑、元胡、川芎、五靈脂各10g,生蒲黃12g,沒藥6g,肉桂5g。

痛甚嘔吐者加姜半夏12、吳茱萸6g;面青、四肢不溫厥冷者加川烏12g、川椒5g;胸脘滿悶,舌苔白膩者加蒼朮、厚朴各12g,草蔻仁8g;肢冷畏寒,大便溏薄者加熟附片15g,補骨脂、炒白朮各12g;月經量少夾血塊多者加水蛭6g,川牛膝、五靈脂各12g。

分析:方中當歸、川芎養血和血;五靈脂、蒲黃、赤芍活血祛瘀;乾薑、肉桂溫經散寒除濕;小茴香、元胡、沒藥行氣化瘀止痛。諸葯合用共奏溫散寒濕、活血化瘀功效。

3) 熱灼血瘀證

證候:經前或經行之初體溫升高或自覺發熱,小腹及腰骶部疼痛拒按,得熱反劇;經行不暢,色深紅,質稠粘夾血塊;煩躁易怒,口苦咽干,大便秘結,性交痛;舌質紅有瘀斑瘀點,苔薄微黃,脈弦。

治法:解郁清熱,活血化瘀

方葯:宣郁通經湯(《傅青主女科》)

當歸、赤芍、丹皮、黃芩各12g,山梔子、鬱金、柴胡、炒香附、白芥子各10g,生甘草6g。經行體溫升高、自覺發熱者加丹參、白薇、青蒿各15g;腹痛劇者加炒川楝子、元胡、土元各6g;心煩易怒、口苦者加夏枯草15g,龍膽草6g;經行不暢夾血塊者加川牛膝、紅澤蘭各12g;大便秘結者加酒制大黃10g,郁李仁12g。

分析:方中柴胡、香附、鬱金理氣解郁;山梔子、黃芩清肝瀉火;當歸、赤芍、丹皮養血活血;白芥子通絡滌痰,甘草調和諸葯。全方具有行氣解郁、清熱降火、活血化瘀之功效。

4) 氣虛血瘀證

證候:素體氣虛、形體羸瘦,經行前後小腹及腰骶部疼痛,肛門重墜,痛處或喜按;面色不華,神疲氣短;月經量多或少,色正常或偏淡,夾小血塊;舌淡黯有瘀點,苔薄白,脈細澀。

方葯:理沖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党參、黃芪、山藥各30g,天花粉、白朮、三棱、莪術各15g,知母12g,雞內金10g。

腹痛明顯者加艾葉、小茴香、元胡各10g;肛門重墜甚者加柴胡、炙升麻、炒枳殼各12g;痛甚嘔惡者加姜半夏15g,吳茱萸6g;月經量少者加丹參、雞血藤、制首烏各15g。

分析:方中党參、黃芪、山藥、白朮健脾益氣;三棱、莪術、雞內金消症化積;知母、天花粉瀉火潤燥,既清實熱又退虛熱。全方共奏健脾益氣、化瘀消症之功。

5) 腎虛血瘀證

證候:經行前後小腹疼痛,腰脊酸痛;月經先後不定期,經量少,色黯淡,質稀薄,或夾血塊,久不受孕,或反覆流產;舌質黯淡有瘀斑,脈沉細澀。

治法:補腎調經,活血止痛

方葯:補腎活血湯(《傷科大成》)去獨活。

熟地、菟絲子、肉蓯蓉各15g,杜仲、當歸、山萸肉、補骨脂各12g,紅花10g,炙沒藥6g。

腹痛甚者加元胡、血竭各10g,九香蟲6g;腰脊酸痛甚者加巴戟天、台烏各12g,川斷15g;頭暈耳鳴者加潼蒺藜、女貞子各15g,五味子8g;痛時四肢厥冷者加鹿角片12g,制附子15g;月經稀薄黯淡者加制首烏、雞血藤各30g,紫河車(沖服)6g。

分析:方中熟地、菟絲子、枸杞、當歸、山萸肉補腎養肝、精血同補;肉蓯蓉、杜仲、補骨脂補益腎氣;紅花、沒藥活血化瘀止痛。全方共奏補腎活血,調經止痛之功效。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痛風中醫治療診斷方法/中醫治療方藥方劑
中醫藥是對抗超級細菌的有力武器!
脂溢性皮炎的中醫治療
感冒不吃藥,七天自然好?
嘚瑟一下,來問問你服不服

TAG:子宮 | 中醫 | 中醫治療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