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葉的俄國

第一課19世紀中葉的俄國衡鋼中學 全力動員【內容標準】簡述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歷史背景。【學習要求】了解農奴制阻礙俄國社會發展的表現和克里米亞戰爭暴露的俄國農奴制危機,認識俄國通過改革擺脫落後局面的迫切性。【教材分析】1、重點:俄國的農奴制。2、難點;俄國農奴制和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朽性。農奴制的存在嚴重阻礙了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教學建議】本課教材從「俄國的農奴制」、「步履艱難的俄國工業發展」、「新思潮的涌動」、「克里米亞戰爭」四個方面介紹了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的背景。本課引言部分由文字描述、主要問題設計和重要概念三項組成。文字描述以十九世紀中葉俄國知識分子對克里米亞戰爭前夕俄國時局的預測為內容,然後引入思考「他們為何將與西方的這場戰爭稱為『文明』之戰,對結局為何又如此悲觀」?這段材料指出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是必然的結果,因為這是落後的封建農奴制的俄國同工業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英法之間的戰爭。知識分子希望俄國經過這一沉重的打擊,使統治者認識到:只有廢除農奴制,儘快實現資本主義工業化,才是俄國的出路。這就為講授克里米亞戰爭是俄國農奴制改革的直接誘因作了鋪墊。【複習建議】1、結合教材中《克里米亞戰爭戰爭形勢圖》和《登陸克里木半島的英法聯軍》了解俄國慘敗並結合教材第78頁小字部分揭示其統治危機和爭霸劣勢,理解列寧所說的「克里木戰爭顯示出農奴制俄國的腐敗和無能」。引導學生認識俄國廢除農奴制的改革迫切性。2、結合教材中《俄國和英德的生鐵產量、鐵路里程對比表》及課後「解析與探究》了解國際環境對國家變革的影響。【知識梳理】一、俄國的農奴制的形成與發展——政治上1、開始形成:15C末16C初、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發展2、正式確立:標誌——17C中期《法律大全》的頒布3、發展:18C以後歷代沙皇強化農奴制①彼得一世:購買——允許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②18C中後期的沙皇:賞賜、擴展③19世紀中葉;農村人口45%以上是農奴【合作探究】農奴是一群什麼樣的人?與奴隸有區別嗎?農奴是歐洲封建社會的一個特定階級,依附於封建主。租種農奴主的土地(稱為份地),有自己的生產工具,可以自由結婚。農奴要向封建主服役並交納租稅。封建主不能任意殺死農奴,但可以買賣或轉贈。古代奴隸社會的奴隸是奴隸主的會說話的工具。可以買賣和任意殺死,其本身就是奴隸主的財產。簡單地說,農奴是人身權利受到限制的人;奴隸則被視為工具。俄國的農奴制是歐洲農奴制的典型。【合作探究】結合上述圖片、材料及教材P90「歷史縱橫」,它們共同反映了俄國農奴制度具有什麼特點?特點:農奴世代被束縛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於地主,是地主的私有財產,處於社會最低層,處境惡劣。4、危機:19C上半期——激化了階級矛盾。地主對於農民的窮凶極惡的壓榨和奴役,引起農民不斷地騷動,從而引發農奴制的危機。嚴重威脅著沙皇和貴族地主的統治。認識1:政治上,農奴制激化了階級矛盾。二、步履維堅的俄國工業發展——經濟上1、特點:發展緩慢、落後。2、表現:①緩慢發展——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俄國封建社會內部緩慢發展。仍然處在工場手工業階段。②蒸汽動力很少。③工業生產的各個部門遠遠落後於英法。3、原因:農奴制度的嚴重阻礙。農奴制給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消極影響(自由勞動力短缺、工業資本缺乏、國內市場狹窄)俄國工業發展的速度遠遠落後於其他西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學思之窗】中的問題「為何到19世紀中葉,俄國同西方國家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從政治、經濟體制兩個方面去幫助學生分析。使學生深入理解俄國只有廢除農奴制,才有出路。認識2:經濟上,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根本原因)。三、出現反對農奴制和專制統治的鬥爭和新思潮——思想上1、「十二月黨人起義」(1825年)①起因:19世紀初,一些在大學和軍官學校里學習的貴族青年,接觸到了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等啟蒙思想家的先進思想,特別是參加1812年反拿破崙戰爭,進入法國等西歐國家,親身感受了西歐先進政治經濟和文化思想。【學思之窗】簡單回顧19世紀初法國啟蒙思想家的主張以及對俄國貴族青年的影響。如伏爾泰的「希望通過『開明』君主的改革過渡到君主立憲制」;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原則;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使他們對農奴制和封建專制不滿。並最終發動了武裝起義,即「十二月黨人起義」。②目的:廢除農奴制,推翻沙皇的封建專制③結果:十二月黨人起義的局限性是明顯的,十二月黨人不敢發動人民群眾,使起義處於孤立無援地位而最後失敗。④意義:仍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它是俄國歷史上反對沙皇專制制度的第一次公開武裝發動,它標誌著俄國革命運動史的開端,促進了人民的覺醒,對後來的俄國革命產生了重大影響。2、俄國知識分子要求社會變革:19世紀四五十年代①針對問題:對國家現狀與未來發展②概括:分為三派A、守舊派:自上而下通過地主與農民自願協調進行平緩的變革。B、改革派:必須解放農民,由農民向地主贖取份地。C、激進派:無條件地給予農民自由和土地。最傑出的人物有赫爾岑、車爾尼雪夫斯基等。1857年,赫爾岑出版《鐘聲》雜誌,大膽提出消滅農奴制的主張。他呼籲把農民從農奴身份中解放出來,並且把土地分配給他們。赫爾岑雖然有時也幻想由統治階級「自上而下」地解放農奴,但是他也認為如果這條路行不通的話,就應該採取革命手段。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態度則更為堅決,他是一位充滿戰鬥精神的政論家及文藝批評家,他積極傳播農民革命的思想。他相信用和平手段解放勞動人民無異於緣木求魚,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革命上面。③意義;揭露、抨擊農奴制,宣傳了資本主義新思想,衝擊了沙皇專制統治。越來越多有識之士意識到,農奴制已經成為阻礙俄國社會發展的重要障礙,廢除農奴制的呼聲日益高漲,促進人民的覺醒。【合作探究】十二月黨人和知識分子激進派的比較:①相同點A、反對農奴制的新思潮:十二月黨人和知識分子激進派;B、基本主張:都反對沙皇專制,主張廢除農奴制;C、產生背景:都受西方社會進步影響②不同點——主要活動內容不同:A、十二月黨人為推翻沙皇封建專制統治,廢除農奴制而發動武裝起義。B、知識分子激進派活動主要是集中在對革命思想的宣傳上。認識3:思想上,出現反對農奴制和沙皇專制統治的新思潮。四、軍事上:克里米亞戰爭的的失敗暴露了農奴制俄國的腐朽無能。1、爆發的原因:克里米亞戰爭是西歐資本主義列強與沙皇俄國之間在土耳其問題上的矛盾尖銳化的結果。①俄國:為了擴大在地中海和西亞等地的勢力範圍、攫取更多的土地和轉移國內矛盾,一直想鯨吞奧斯曼帝國的土地,控制海峽。②英法:俄軍的軍事行動嚴重損害了英法的利益。2、戰爭經過:1853年至1856年,俄國為奪取黑海出海口發動了克里米亞戰爭。起初,奧斯曼帝國軍隊不堪一擊,俄軍佔據了大片土地。俄軍的行動嚴重損害了英法的利益,英法派兵干涉,這樣,俄國的主要對手實際上是英法。1855年俄國戰敗。1856年雙方簽定和約。3、結果及其原因:戰敗、簽約。原因:英、法勢力強大、先進;俄國政府腐敗、社會落後。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是俄國政治、經濟制度的失敗。這是落後的封建農奴制的俄國同工業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英法之間的戰爭。【歷史縱橫】在戰爭中,俄國的士兵英勇善戰,但形勢卻令人絕望;俄國士兵使用的步槍的射程只有西方軍隊士兵步槍射程的1/3;俄國士兵要用帆船對付英法國家的汽船;由於克里米亞沒有鐵路,俄國士兵不得不用馬車來拉軍需品,不得不在抵達前線之前步行數百里。聯軍卻在克里米亞佔領區修築了鐵路,能及時地補充作戰物資。除此之外,俄軍還缺乏必需的醫療器械和藥品,甚至沒有作戰地圖。軍官也利用戰亂侵吞公款、貪污軍需物品。因而,恩格斯在談到這次戰爭時寫道:「克里米亞戰爭的特點就是一個採用原始生產形式的民族對幾個擁有現代生產的民族進行絕望的搏鬥。」對於戰爭的結果,也早就有人做出過這樣的預言:「文明現正以它的力量反對我們,我們已為與文明的這場鬥爭做什麼準備工作了嗎?我們不能以我們所有廣闊的領土和無數的人口來對付這場鬥爭。當我們談論反對拿破崙的光榮戰役時,我們忘記了自那時以來,歐洲一直在進步的道路上穩步前進,而我們卻一直停步不前。我們不是在走向勝利,而是在走向失敗,我們唯一得到的一點安慰是,俄國將通過這一經歷學到今後對它的發展有用的一課。」4、性質:俄國與英法都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土耳其是反侵略的性質。5、對俄國的影響:①國際地位一落千丈;②也使國內階級矛盾進一步加劇。戰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農民苦不堪言。政府加重農民的賦稅以充軍費,使得農民在舊的不滿上又添了新的不滿。結果,爆發了席捲全國的農民運動;③推動了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直接原因)。沙皇政府不得不承認,「必須立即進行改革,沒有時間再耽擱了」。認識4:軍事上,克里米亞戰爭慘敗,俄國國際地位下降,國內矛盾激化(直接原因)。【複習小結】農奴制改革的歷史背景1、政治上,農奴制激化了階級矛盾;2、經濟上,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根本原因);3、思想上,出現反對農奴制和沙皇專制統治的新思潮;4、軍事上,克里米亞戰爭慘敗,俄國國際地位下降,國內矛盾激化(直接原因)。【問題探究】1.農奴制所造成的社會危機是什麼?解題關鍵:農奴制度阻礙了俄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思路引領:農奴製成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絆腳石,農民的騷動影響了俄國政局的穩定。答案提示:①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②農民暴動嚴重威脅著沙皇和貴族地主的統治。2.克里米亞戰爭對俄國有哪些影響?解題關鍵:克里米亞戰爭充分暴露了農奴制和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朽性。成為1861年的農奴制改革的直接誘因。思路引領:克里米亞戰爭是俄國為了擴大勢力範圍,攫取更多的土地;為了挽救政治危機,轉移國內矛盾;客觀上加速了改革的步伐。答案提示:克里米亞戰爭中俄國的失敗:充分暴露了俄國農奴制和沙皇封建制度的腐朽性。俄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加劇了俄國國內的階級矛盾;俄國統治者從政治昏睡中清醒過來。【學思之窗】1.彼得一世改革以來,一直注重面向西方,發展近代工業,19世紀初,俄國的生鐵產量一度居世界首位。想一想,為何到19世紀中葉,俄國同西方國家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解題關鍵:要能認識到是由於農奴制的存在,才導致了差距的存在。思路引領:政治上沙皇專制制度的落後。經濟上封建農奴制經濟的落後。答案提示:彼得一世時的改革,通過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利用農奴勞動,發展了近代工業,不過這種工業只是建立在手工工場的基礎上;19世紀以後,西方國家的工業革命發展迅速,工業革命以後的工業發展是建立在自由勞動力和廣闊的市場基礎上,俄國的農奴制不僅不能為工業發展提供必要的自由勞動力,還造成了國內市場的萎縮,這就使得俄國的經濟發展同西方國家的差距日益拉大,俄國日益落後。2.十九世紀俄國一名知識分子說:「維護奴役人的農奴制度本身,是不會有成效的,而且也毫無裨益,無論社會良心或當代工業、國民福利和國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處它的死刑。」他為什麼這樣評論農奴制,你對農奴制有什麼看法?解題關鍵:為什麼這樣評論方面:已認識到了農奴制的腐朽性。看法方面:農奴制必須廢除。思路引領:由於農奴制的存在,農民處境惡劣、生產效率低下;工業發展緩慢;生活貧困、體質很差;農民暴動嚴重威脅著沙皇和貴族地主的統治、影響社會安定和政局的穩定。答案提示:①因為他已經認識到農奴制是一種腐朽、落後的制度,已成為俄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障礙,影響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它必然會被歷史所淘汰。②只有廢除農奴制,儘快實現資本主義工業化,俄國才有出路。3.尼古拉斯·皮洛哥夫是一名外科醫生,他在趕往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救治傷員的途中有這樣的記述:「整條道路──忙著傷員、槍支、牛馬飼料的運輸。傾盆大雨從天而降。病號,其中有些還是截過肢的,三三兩兩躺在馬車裡,凍得打顫,不住的呻吟。在齊膝的泥漿中,人和牲口寸步難行;每走一步都能看到死去的牲口;──同時聽得到傷員的呼號、烏鴉成群地飛向獵物的號叫、備受折磨的馬夫的咆哮、以及遠遠來自塞瓦斯托波爾加農炮的吼叫。」請你聯繫課文有關內容,分析戰爭的慘烈景象,告訴我們俄國軍事上有哪些不利的信息?解題關鍵:戰爭的失敗實質上是政治體制的失敗、經濟體制的失敗。思路引領:武器的落後、運輸工具的落後、軍需品的不足等。答案提示:俄國士兵使用的步槍的射程只有西方軍隊士兵步槍射程的1/3;俄國士兵要用帆船對付英法國家的汽船;由於克里米亞沒有鐵路,俄國士兵不得不用馬車來拉軍需品,不得不在抵達前線之前步行數百里。聯軍卻在克里米亞佔領區修築了鐵路,能及時地補充作戰物資。除此之外,俄軍還缺乏必需的醫療器械和藥品,甚至沒有作戰地圖。軍官也利用戰亂侵吞公款、貪污軍需物品。【探究學習】1.1855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面臨哪些問題?其中,什麼是最主要的問題?解題關鍵:農奴制的危機、資本主義發展的緩慢、新思潮的涌動、戰爭的失敗。思路引領:從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四個方面考慮。答案提示:①政治上:農奴制和沙皇專制統治的基礎受到嚴重威脅;②經濟上:俄國資本主義緩慢發展,與西歐國家有很大的差距;③社會上:革命民主主義者積極發動武裝起義,準備推翻俄國農奴制;④軍事上: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最主要的問題是政治方面的問題:即沙皇的統治受到威脅。為了挽救統治危機,必須進行農奴制改革。2、學習延伸:此題屬於開放性題目,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問題中提到的「可能的解決之道」,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的想像,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有可行性,老師就應該給以肯定,不必拘泥於一種固定的答案。【鞏固練習】1、從17世紀到19世紀上半期,俄國一直落後於西歐國家,主要是因為A.對外擴大影響經濟發展B.資本主義沒有發展C.農奴制的存在D.農奴主無心改變落後面貌答案:C2、19世紀四五十年代,俄國知識分子對國家現狀和未來發展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下列主張屬於改革派的是A.進行自上而下的變革B.由農民和地主之間自願協調C.無條件給予農民自由和土地D.解放農民,由農民向地主贖取份地答案:D3、下列有關克里米亞戰爭影響說法正確的是①充分暴露了俄國農奴制的腐朽性 ②使俄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③加劇了俄國國內的階級矛盾④使俄國統治者從政治昏睡中清醒過來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A4、19世紀中葉,俄國農奴制改革發生的根本原因是A.農奴制激起了農奴的反抗 B.農奴制已嚴重阻礙俄國工業發展C.反對農奴制的思潮湧動D.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答案:B5.統一的俄羅斯國家的開始建立於A.15世紀末16世紀初B.17世紀中期C.18世紀以後D.1861年答案:A6.17世紀中期,俄國的農奴制正式確立,這主要是因為當時俄國A.沙皇採取各種措施強化農奴制B.從法律上確立了農奴制的地位C.彼得一世允許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D.農村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農奴答案:B7.下列關於「十二月黨人起義」說法不正確的是A.發動者主要是青年軍官B.起義者對俄國落後狀況非常不滿C.起義發生在公曆十二月D.起義對俄國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答案:C8.19世紀四五十年代,俄國知識分子對國家現狀和未來發展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下列主張屬於激進派的是A.進行自上而下的變革B.由農民和地主之間自願協調C.無條件給予農民自由和土地D.解放農民,由農民向地主贖取份地答案:C9.19世紀中葉,俄國知識分子認為:「我們為與文明的這場鬥爭做了什麼準備嗎?……我們不是走向勝利,而是走向失敗。」這裡所說的鬥爭是指:A.農奴起義B.克里米亞戰爭C.農奴制改革D.十二月黨人起義答案:B10.下列關於克里米亞戰爭說法不正確的是A.導致俄國國際地位下降B.國內矛盾也進一步激化C.耗費了大量物力和財力D.各地農民開始暴動答案:D1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插入課本P91頁農奴的困苦生活圖、伏爾加河上縴夫圖、P92頁十月黨人起義圖、P93頁進攻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圖請回答:據上圖,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改革前的亞歷山大二世面臨著哪些重大問題?重大問題:①政治上:農民反抗不斷,農奴制和沙皇專制統治基礎受到威脅;②經濟上:俄國資本主義緩慢發展,與西歐國家有很大差距;③社會上:革命民主主義者積極發動武裝起義,準備推翻俄國農奴制;④軍事上:克里米亞戰爭失敗帶來消極影響。12.簡要概述19世紀中期俄國實施農奴制改革的原因。主要是因為:①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②新思潮的涌動,為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論的依據;③克里米亞戰爭,俄國戰敗使國內矛盾進一步激化;④亞歷山大二世面對國內外嚴峻形勢,認識發生變化。13.表格分析19世紀中葉俄國的社會情況分析答案:問題及表現原因應對之策政治農奴生活貧困,農奴反抗,農奴騷動農奴制,農奴是地主的私有財產改革落後的農奴制經濟受到工業革命影響,但遠遠落後於西歐主要國家農奴制下,缺乏自由勞動力、工業投資、國內市場思想十二月黨人起義,知識分子的激烈爭論(新思潮)受到西歐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影響,對落後制度不滿軍事克里米亞戰爭,俄國戰敗,國際地位下降,國內矛盾進一步激化武器裝備、交通運輸、指揮系統、後勤供應
推薦閱讀:

為什麼19世紀的歐洲女性流行「束腰」?
儒釋道世紀對話1
尋找二十世紀中國畫史被隱逸的大師
詹姆斯?邦德的半個世紀

TAG:俄國 | 世紀 | 19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