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調行孝無助傳統文化的覺醒
於是,演藝明星被推上另一個社會舞台,置身於大眾的道德評判中。明星對父母是否盡了孝道變成大眾說了算。然而,就孝的本質來說,孝道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的東西,是通過社會輿論形成的某些行為準則;這些行為準則看不到摸不著,一個人是否孝順,是否盡孝,只能看其內心裡有沒有孝道觀念。如果對號入座,普天下是難以找到一個真正的孝子的。
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孝與不孝沒有絕對的標準,每個父母只能根據自己的切身感受給子女的行為打分;總不能強行把孝道具體到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吧?孝是一個不能具體量化的東西,所以說,即使哪個明星被評為最有孝行的代表,恐怕也難以真正說明問題。因為絕大多數父母未必願意看到子女因為自己而受到社會道德的審判。
與孝對立的是不孝。在中國,子女虐待老人的事件頻頻發生,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享受「小皇帝待遇」中國的孩子們,在這些以子女為中心的家庭中,老人被「邊緣化」,蜷縮於被愛所遺忘的角落,甚至淪為家中的免費保姆和傭人;有些年邁體衰者更被視為累贅而遭到子女的嫌棄以至遺棄。
那古代的中國人是怎樣解決這一複雜的社會問題的呢?在古代,中國的「孝」不僅被看作是一種家庭道德,而且被泛化為個體、政治(封建時代選拔官吏是需考察盡孝情況的)、社會道德,有立身、事君、處世等寬泛的衍伸意義。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秩序和倫理關係是以孝道為基礎,而中國傳統家庭和社會的超穩定特性,除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發展緩慢之外,孝道在其中發揮了極重要的作用。
尊重長輩是人類社會的普遍倫理美德,並非某種具有特別民族性的文化屬性,但把這種天然的情感上升到制度化的「孝」卻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種「制度化創新」。
目前,在中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孝道」的淡漠大多數可能是家庭親情教育失敗的結果,但不可否認,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老人晚景的凄涼,往往與缺乏社會保障有極大的關係。對於這種情況,不能簡單斥之為不孝。因病舉債在中國農村並非罕見,這一生存窘境,恰恰與「二十四孝」里郭巨埋兒所面臨的境遇如出一轍。
當生活水準降低到要為基本生存而抉擇的時候,老年人往往會成為犧牲者。犧牲和剝奪老年人的生存權益,當然是違背基本人性的,造成這種悲劇的社會因素,更值得深思。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落後的自然經濟社會了,但是中國農村老人的社會保障,卻還沒有完全脫離養兒防老的農業時代。在二十四孝的時代沒有什麼社會福利的概念,但如果現在還用「孝感天地」的傳說去祈求老天賜壇黃金埋在自家菜地里供兒養老,未免太天方夜譚了。
「孝」需要子女來負起責任,也需要父母為自己來負起責任,更需要國家為社會福利來負起責任。其實根本用不著二十四孝這麼多,做好這三方就已足夠。中國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已經有人在憂思「未富先老」是中國將要面臨的問題。如果用二十四孝來給這個社會問題開一劑藥方,恐怕只是死馬當成活馬醫,而那些等愛回報的老人們也只能對此報以一聲無奈的嘆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