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把南海爭端解決與東亞整合進程聯繫起來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劉玉海 北京報道《21世紀》:南海糾紛並非始自今日,為何最近幾年突然事件頻發,並不斷升級?薛力:南海問題成為問題是1970年代發現油氣資源後,近期凸顯於2009年。因為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有締約國應在2009年5月13日之前把自己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劃界案」提交給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2010年越南成為東盟輪值主席國後大力推動南海問題則與該年事件增多有直接關係。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的要求、東盟五國尤其是越南與菲律賓的推動、聲索國對能源與漁業資源的需求是南海糾紛增加的主因或者「自變數」,美國重返亞洲是果或者「因變數」,中國崛起是背景或「干預變數」。美國固然想強化在亞洲的存在,但沒有東盟國家的邀請,美國很難插手成功。《21世紀》:漁業和油氣資源在南海紛爭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南海之爭的核心究竟是利益之爭還是主權之爭?薛力:主權之爭實際上還是整體利益歸屬之爭。但各方都意識到總體上解決主權之爭不容易,因此,轉而追求一些比較具體的利益:對於各國民眾來說,追求的是漁業利益,以及一些其他利益如無線電探險與旅遊;對於官方來說則是油氣資源。根據美國國家地質調查局(USGS)的分析,南海油氣儲量中的大部分是天然氣。《21世紀》:隨著南海糾紛的日益頻繁,國內「南海不惜一戰」、「南海必有一戰」的聲音也日漸增多,當前使用武力解決南海問題是否是最佳選擇?如果使用武力,會帶來哪些影響?相較於使用武力,中國在南海還有沒有其他的維權手段?薛力:任何國家都有強硬派,總會有人或某些勢力發出戰爭聲音,但在南海問題上採取戰爭方式是不可取的。這不意味著中國可以無限忍耐。「對開第一槍者予以堅決、強有力的反擊」或許應成為中國採取軍事行動的原則。《21世紀》:您認為中國在南海問題解決上有哪些戰略調整的空間?薛力:南海問題分兩個層次:聲索國與非聲索國。爭端應該在聲索國之間,或者說六國七分之間直接談判解決,其他國家原則上只能間接參與。南海爭端的解決思路應該是:「從易到難,分類處理、雙邊與多邊結合」,嘗試在具體的功能領域、小範圍海域謀求達成有關方面的共識與協議,以便分享相關利益。在軍事互信、船隻避碰、海上搜救等方面,由於六國七分能力與需要不同,或可以引入主要使用國參與。總之,中國需要在大討論後給南海一個明確的定位,確定一個大致上的南海戰略,同時謀劃相應的實施細則。那種認為「等中國強大後再來解決南海問題」的想法是片面的。美國很強大,但不會在與加拿大、墨西哥的海上爭端中使用武力。很難想像,中國有朝一日會用航母艦隊一鼓作氣收回南海諸島。應該把南海爭端解決與東亞整合進程聯繫起來,東亞整合將讓區域內國家與地區(尤其是東盟+3)共同獲利,一個有效整合的東亞是中國成為世界領導國的必要支撐,為了這個大目標,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對東盟國家採取有效的「吸引戰略」。《21世紀》:在南海糾紛中,很多中國人的感受是中國「很軟」、被外國欺負,但菲律賓、越南營造的氛圍是中國這個大國不斷「欺負」他們,實際情況如何?為何國內外的感受差別如此之大?薛力:中國民眾的感受是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太軟,但國外則多認為中國比過去強硬多了。這主要是因為中外關注不同的側面所造成的。即使是美國學者中研究南海問題的,觀點差異也不小。實際上,六國七方都不希望在南海發生戰爭,因而各國政府對各自的行為都是有控制的。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角色是:不主動挑起事端,但對於越南與菲律賓在九段線內新開展的能源勘探與開採行為、捕魚行為加大了反制的力度,同時強化了管理,在保護中國漁民上的力度也明顯加大。作者:劉玉海
推薦閱讀:
※談天干在十二宮與四時旺相休囚死的整合
※關於整合組建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加強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人員
※潘念宗醫師 中西整合癌症病理的突破
※星巴克垂直整合
※太上感应篇新汇编菁华本 整合菁选《太上感应篇汇编》,《太上感应篇笺注》《太上感应篇-宋-李昌龄本》《安士全书》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