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或見性是現量的禪定
文丨澄海先生
大乘佛法的經典都是大乘菩薩以上諸佛菩蕯親證的心得,與我們慣於運用五蘊六根看待世界的識見差別很大。所以,研讀也要非常謹慎。
我們講過,佛經有兩大類:非分別說與分別說,般若屬於非分別說,可以看,儘管看,不可解,愈解離經義愈遠,這是特色。
分別說的大乘經典大都是證道的詳細說明,如果沒有見性之前,看這類經典很容易陷入似是而非。五祖說:「不見本心,學法無益」。沒有明心見性的人,研讀經典,很容易以自己的心意識解經,與大乘經典的內涵就有出入,但自己不容易發現。
有人說開悟是悟入空境,什麼是空境,怎樣悟入,找到了《圓覺經》做根據:「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凈覺隨順。」他就結論:
猶如同虛空也是一種存在一樣,對「無」的感覺也是六根中的感覺體驗。因此,空境對於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感覺來說是「有無俱遣」的……當遣除一切感覺後剩下那個遣不掉的「非感覺」的「東西」,也就是第一義空,就是乾乾淨淨的「覺」──即凈覺。隨順此方向去認識和修入空境就是正路,即可入定悟道。(頁,133)
我們說過了,禪定和悟道相關係數最淡,有公案可證,不贅言。如果按照這樣的說法,凈覺才可以修入定境,才能悟道。
先不論他對有無俱遣的想法也是妄想。凈覺才可以入空定。這有兩點矛盾:一個是入定怎麼悟道。入定是時候,只留下一息尚存,意識空茫,甚至不覺,如何「悟」道?
第二《楞嚴經》不是大經典嗎?為什麼說:「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呢?大覺就是凈覺啊!這個凈覺才是六祖所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啊!覺大於空,勝於空啊!
他又引用《圓覺經》:「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大大的玩起離幻的遊戲:「『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如果你能夠一直在離幻,那麼你就一直在覺。能夠一直在覺,你就一直在入定了。此『覺』沒有多次、次第之分。所有的人、菩薩、佛修的都是同一個『覺』,這就是不二法門。」
如果這種論述可以成立,那神秀的見性偈為什麼不被五祖認可祖位?因為他永遠:「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樣的覺,覺,覺,何時能呈現「凈覺」呢?
時時勤拂拭是前修行,也是一般所說的修養或遷善改過,這樣可以建立完善的人格,做正人君子,也是見性的基礎。
見性是親證生命的屬性,證得生命的永恆性。為什麼我們沒有辦法證得?因為我們的業力,即思想行為所累積的業緒,像一堆電阻,讓我們現存的心與宇宙本心有了阻隔。見性是透過師父的各種啟迪,打散了電阻而親證本性而已。
要永遠保持本心,就必須逐步祛除這些電阻。
前修行能成為正人君子而已,因為,所謂業障,業力的電阻有這一世的,也有累世的部分。前修行運用去除妄想,頂多是心理學上的健康狀態。
想提高心境,完全呈露本心,這樣的力量不夠,必須見性以後,利用見性的經驗幫助我們深入藏識,逐步把累劫電阻消斷。《圓覺經》所講的是後一部分,即悟後起修部分。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怎樣才能不作方便,亦無漸次呢?莊子講得好「過化存神」:「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也是《華嚴經》講的十地菩薩進階,漸漸到達始覺。
我們凡夫修行豈能一躍而登地呢?
這個地方要好好認識清楚。
推薦閱讀:
※禪定的名義、種類及修習次第--佛教禪的種類
※若不布施。則無有戒。若無有戒。則無悲心。若無悲心。則無慈心。若無慈心。則不能忍。若無忍辱。則無精進。若無精進。則無禪定。若無禪定。則無智慧。
※從骨節聲聞到止息
※禪定鍛鍊
※禪定:禪法要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