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世紀教堂主要風格的哥特風格真的暗黑嗎?

最近看建築史方面的書,覺得哥特風一點也不暗黑啊,相反,放射狀的肋拱券,高大的五彩斑斕的玻璃窗,都給人一種很光明的感覺。可是為什麼人們總說哥特風是暗黑的呢?比如提到蒂姆伯頓的一些陰暗的電影,人們那是哥特風的。


樓上回答的已經很全面了,不過我想在某些方面進行進一步說明。

首先是資本的話語權,每一段歷史都是一部資本史,任何時期風格的產生都是與其服務的階級有關,12世紀左右,經歷漫長的發展,城市的手工業和商業普遍建立起來,他們開始想要擺脫原先封建領主的統治,這好比原先一暴發戶,原先只能在別人手底下幹活,有了錢後,他除了炫耀他的資本外,自然會要對之前統治他的人進行打擊報復的嘛,把你原先統治我的資本給削弱掉,原先的資本是什麼,是土地,是城市的治理權,是絕對的話語權。於是他們與王權一起,同封建主作鬥爭,成功後,城市中的手工業、商人階級獲得了全面的自治權,於是他們也就獲得了建造建築的權力,總的來看,是資本決定了話語權,那麼先明確建築服務的對象是商業、手工業者,他們的願望會落實在建築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中的鬥爭中,教會內部是有分歧的,而從結果看,是兩邊都有幫,兩邊都沒得罪,這就為日後好相見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為什麼說是合作呢,那就要講到第二點,思想的統治。公元4世紀的羅馬帝國已是強弩之末,分裂之後,皇帝遷都到繁榮的東部,即現在的君士坦丁堡,知識分子們總是要跟著去的,按馬斯洛需求理論來說,大部分人還處於安全需求的階段,總不能違背客觀規律,讓一群目不識丁的人來供著吧。於是,在漫長的歲月里,沒有聖賢的教誨,沒有學術上的發展,整個西歐都處于思想的空窗期。而到了市民開始獲得自治權和話語權後,思想的長期匱乏,人們還未開蒙,民風也都比較淳樸,對於新事物大多抱有「哎呦不錯哦」的心態,接受度比較高,這在教會眼裡可是一大片廣闊的市場啊,於是兩者一拍即合。如果準確的說,教會相當替代了封建主,對人們重新佔據了絕對話語權,特別是城市中的人們。

然而後面發生的事情是,教會為了統治,就給市民不斷地畫大餅,今天說買金圓券能贖罪,明天說捐錢建個教堂,能夠保佑死後升天堂。當時,依舊沒有真正的聖賢來帶領一波思潮,教會說的又自成體系,很有道理,那善良的市民想想,我這努力賺來的錢,養家糊口的還有剩,沒處花啊,那就當買個心安唄。

其實很多時候,存在這樣的悖論,是我們擁有越多的知識就會越幸福嗎?如果我們是中世紀的人,每天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然後周末了去教堂做個禮拜,聽聽主的福音,增加一點幸福感,然後還能和別的市民扯扯皮,吹吹牛,不亦樂乎?

而當我們回過頭去看那段時期,會覺得思想被統治是可怕的,你沒法去突破現實的禁錮,沒法去尋找些所謂的真理,然而這樣的現實任何一個時期都會存在,人的知識總是在不斷拓展的,難道都能去否定之前的時期嗎?之後的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更多地被視為褒義,雖說是思想上有大突破,但那也是在東羅馬學者帶著典籍出逃到西歐這樣的客觀條件下發生的。私以為,脫離了客觀條件去評價一個時期某種現象的行為都是耍流氓,從宏大敘事來看,你完全可以將哥特這段視為思想史上的黑暗時期,教會對於市民思想的控制達到極致。但是,你不能用黑暗一詞來形容市民的真實生活體驗,更不能去描述這時期所有領域取得的成就。相反地,在雖然無知,但是對生活充滿希望的,有信仰的商人、工匠,各行各業的市民努力下,創造出了光輝燦爛的哥特文化。

好了,扯了半天的背景,我要亮明我的觀點:哥特時期從宏大敘事出發黑暗的是思想領域,而該時期人們的生活未必黑暗,在建築上取得的突破更是驚人,富有創造力,影響後世的

飛扶壁,彩窗,尖券等等新的技術和結構的出現,都推動了建築空間形式的改變,中廳的不斷上升,束柱地豎向線條,都在營造一種向上的升騰感。種種進步,樓上已經講的極為清晰,我就不贅述了。只說一點,對於教眾而言,這種神聖的空間,更能營造一個美好世界的願景,以滿足其原本蒼白的內心世界,填補其思想的空缺。從這種角度而言,哥特建築承載了人們的信仰,寄託了所有美好的嚮往。

需要說一點,哥特時期飛扶壁取代厚厚的牆墩,可以開出許多的側窗,但並不代表著所有教堂內部都擁有充足的光線,下面兩張是米蘭大教堂室內照片,還是需要蠟燭或者電燈來照明。

或許這是許多藝術作品中營造一種黑暗昏壓氣氛的直接原型,加上藝術家的渲染,給觀看者造成「哥特教堂黑暗或者整個哥特很黑暗」的印象。包括像所謂哥特搖滾,同樣只是截取了文化中的片段進行誇大,營造出一種冰冷的氣氛,來表達所謂哥特精神。至於為什麼可以引入光線而不引入呢?我不敢確定,我的想法是出於朝聖序列的考慮,人進入到教堂後,經過一長段較暗的路徑後,到達聖壇,天光灑下,更加凸顯了天國的神聖感;另一個,人們從熱鬧的城市進入到教堂,肯定需要有一種強烈的對比使人的精神狀態發生變化,產生謙遜、卑微的態度,進而開始宗教洗腦是不。

教堂在城市中起到象徵的作用,這是一種資本的炫耀,也是對生活的歌頌,豎向線條表達了人們的精神嚮往,漂亮的外立面能夠更好地吸引市民。而且到了哥特後期,由於功能也在變得更加世俗化,例如在教堂里舉辦婚喪大事等等,此時的教堂已經更加地親民,在市民的生活中也就變得更加歡樂和生機勃勃,怎麼看哥特時期人們的生活都不黑暗嘛。

最後,若是能拋去所有煩惱,即便變得無知些也沒事,「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反正我想穿越回哥特時期去看看。


熱爾曼巴贊說「如果西方文明中有哪一個世紀能夠稱得上文藝復興這一名稱,那應該是法國的十一世紀而不是義大利的十五世紀。」

那個時候宗教融入世俗精神和大眾熱情,教堂是城市文明的紀念碑,個人認為可以說那是一個熱忱完美迸發激起無窮創造力的年代。

1從技術上說:(答題的我此時個人偏向也略強)

哥特式與諾曼式或是古希臘式相比,在結構系統上來說,亦是進步而不是後退。

在哥特式之前的古代建築,很難既修的特別高大又擁有空曠的內部空間,直到東羅馬人以帆拱和側間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才造就了聖索非亞大教堂。但是,聖索非亞大教堂依然有些厚重有餘而輕靈不足,給人一種從上往下的威懾感,外部立面也較為潦草,不如哥特的立面來的精妙細緻。

哥特最早的提法是在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區分中世紀時期(5~15世紀)的藝術風格。在15世紀時,義大利人有了振興古羅馬文化的念頭因而掀起了燦爛的文藝復興運動,由於義大利人對於哥特族摧毀羅馬帝國的這段歷史情仇始終難以釋懷,因此為了與這段時期有所區分(以凸顯自己民族的聰穎強大各種blablabla),他們便將中世紀時期的藝術風格稱呼為「gothic」,即「哥特」,意為「野蠻」。

but事實上,中世紀後期哥特形式的寓意並非是消極負面的,反而具有流動狀態的特點,即其並非一種固定的形態,而是表現出一種狀態,一種過程,是歷經中世紀漫長思想禁錮過程後人們開始對世界重拾思考的跡象,可能體現了一種「雖然真理永不可得,但仍舊要追求不息」的精神。

哥特式的建築充盈著強烈的情感,也正是因此才得以創造出來如此宏大絕美的形式,通過對光的形而上的沉思,通過對數與色的象徵性理解,使靈魂擺脫俗世物質的羈絆,迎著神恩之光向著天國飛升。

而所謂「黑暗」就不過是一種對立面當事人所大肆渲染的「你搶了我女朋友你魂淡」的感情色彩而已。站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就一目了然啦~

2從歷史風格意識的角度:(現在冷靜點了)

人們普遍認為中世紀黑暗,是因為中世紀是來自北方的日耳曼人,蠻族嘛,很多人連字都不識的,整個文明水平遠遠及不上古羅馬人,而且由於戰爭,一個民族消滅另一個民族,其文明傳承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古希臘文明形成,是建立在很多的城邦制下,它是由很多小國家組成,但是形成了非常高的文明,當時亞歷山大統治的馬其頓帝國非常強大,他把希臘其他城邦都納入他的帝國中,而他對待古希臘的文明成就是非常崇敬的,所以馬其頓擴張把希臘文明傳播出去。古羅馬人把西歐很多地域都佔領,他同樣繼承古希臘文明然後發展傳播很遠,但到哥特人把西羅馬帝國滅亡掉,並沒有繼承他的本有文化,相反是帶來一種文化的破壞,把古羅馬在西歐的城市很多都毀掉,也包括建造的技術藝術。

中世紀混戰持續幾百年,到九世紀左右重新在西歐的各個地區產生轉變,唯一能形成一種統一的就是一種宗教的精神,宗教成為精神領域的主導,與教堂相關的建築藝術也就隨之形成並成為其建築的核心。因為蠻族嘛,不認字,其理論體系也都是重新形成的,從一種初級狀態慢慢發展出來偉大的藝術,以古羅馬為基礎融合拜占庭(中世紀後期有幾次的十字軍東征,不斷的從西到東,接觸到拜占庭藝術),還有一種哥特人自創的藝術,而站在今天,我們不能偏激的說哪種藝術更高雅,哪種藝術更野蠻,更為妥帖的話,可以將其看成不同的藝術風格,但是古代建築史發展在直到18世紀的時候風格意識才相對形成,(溫克爾曼在藝術史研究里提到過,17世紀前,史學文學都希望證實一個先驗的美學標準,而17世紀後美本身漸漸被理解為一種歷史性的範疇)書上說~建築的風格意識~就是必須相應於一座建築的目的而選擇的真實的性格~我看來~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一樣,不能因為A說B性格不好,就主觀的確認了B性格不好,而是要在和B深入接觸之後來形成自己相應的價值判斷,只有切實換位站在B的角度,才可以真正理解B的真性情呀~

中世紀哥特也好~希臘羅馬古典藝術也好~兩者都是基於人類天性基礎的,不可破滅的原則之上形成的。

總之就是「所有建築只有根據其建造時候的有效規則,才能做相應的美學評價」

ps…答主可能有點啰嗦…因為正在備研正好在複習中世紀的時候恰好想到這個問題了…去知乎上搜看到你問的就雞血沸騰的花了一個小時抖了個機靈…如有不妥,敬請指正


歐洲千年中世紀的寒窗苦學(對宗教真理的極度尊崇和追求),換來了現代科技工業文明時代的一朝及第!


推薦閱讀:

歐洲建築簡史(四):巴洛克
OSU建築史 (4):古羅馬建築
沒有它,你畫的圖都是廢圖!
從《梁思成與林徽因》看中國當代文化藝術之頑疾

TAG:設計 | 建築 | 建築史 | 教堂 | 哥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