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曌豐文化藝術講述商代原始瓷
第二節商代原始瓷上海曌豐文化藝術講述在黃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西和長江流域的湖北、湖南、江蘇江西的商代早中期遺址和墓葬中都發現了原始瓷器。常見的器物有:喇叭口、斜折肩、圜底尊,喇叭口、斜折肩、圜底、圈足尊,大口、斜折肩、凹底尊,侈口、圓筒腹、圈足尊,侈口、斜折肩深腹、凹底尊,小口、斜折肩、深腹、凹底罐,斂口、深腹、圜底罐,直口、弧肩、扁圓腹、凹底瓮,斂口、深腹、圜底瓮,淺盤、高把豆,淺盤、高圈足豆等(見圖一)。制坯用的原料未經處理,胎質較粗。胎色以灰白色為主,也有灰褐色或淡黃色的。器物的成型都用泥條盤築法,器形不甚規整,存在器身歪斜、高低不等和圓器不圓等情況。胎壁厚薄不勻,比較粗笨,燒結堅硬,擊碰時能發出清脆的聲音。同時,器物中也有生燒的,特別是器底部分器物的里外或者外壁施有薄釉,釉層厚薄不勻,常見流釉現象。釉色深淺不一,有青、青黃、青綠、黃綠、綠褐或茶葉末等色。胎釉結合較差,沒有形成中間層,容易脫釉。
這時期的原始瓷,器形有尊、瓮、罐、豆、缽、簋等。每一種器物又有多種形式,如豆有淺盤高把豆、淺盤圈足豆,尊有圜底尊凹底尊、圈足尊等,式樣各異,說明原始瓷器生產已有一定的基礎和較大的生產能力。
上海曌豐文化藝術講述商代後期,原始瓷生產又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山東、浙江、江西和福建等地的晚商遺址、墓葬中出現大口罐、盆、碗等新產品,且數量也有明顯的增長。江西吳城遺址第一層(相當於商代中期)的原始瓷片為陶片總數0.23%;至第二層(相當於商代後期)增加為L,21%;第三層(晚商或周初)則驟增為16.6%。商代原始瓷的肩腹部常拍印各種花紋,如籃紋、繩紋、人字紋、羽毛紋、方格紋、圓圈紋、鋸齒紋、粗方格紋、S形紋、弦紋、水波紋和雲雷紋等,線條一般都比較粗獷。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余華的作品?
※秦始皇和隋煬帝為什麼會被人醜化 會不會是李世民醜化的?
※古鎮木瀆歷史典故:畢沅的故事
※林彪,複雜歷史人物的評價不會簡單|歷史|人物|林彪
※金正男遇刺事件後,為何網上自相矛盾的新聞比比皆是,各種「分析」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