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知乎熱門:為什麼你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其實我們不是不願意吃學習的苦,而是無法做到持之以恆的學習。
01 我們總是無法堅持學習
想學英語,開始記單詞,每天打卡,每日晒圖,再到後來偶爾晒圖,再到不知什麼是圖……又該重新定計划了!
想減肥想鍛煉,制定了跑步計劃,然後興高采烈的開始行動,跑了幾次,發了朋友圈,獲得了滿足感。然後,慢慢,從開始的一周3次變成一周1次,再到一月1次,再……又要開始計划了!
……
每次都是計劃,正能量的行動,然後慢慢淡忘……然後又是計劃,行動,放棄……往複循環。
我們對自己很有要求,思想告訴自己什麼事情要去做,每次也會逼自己列下學習計劃,然後行動,然後……又回到了原點。
我們總會感嘆自己為什麼就無法堅持學習下去,明明知道只有堅持下去才能給自己帶來改變,但向生活妥協永遠是常態。
02 到底什麼能讓我們堅持學習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得承認一點,那就是大多數的人都無法長期吃學習的苦,無法堅持。為什麼?因為人的動物本能就是趨利避害,而堅持學習對於我們本身而言就是一種「折磨」。
無數的案例表明,能夠打破這種折磨的只有兩種驅動力。一是外在壓力驅動,另一種是內在慾望驅動。
外在壓力驅動
試想下那麼多所謂的天才,無不是從小受外在壓力驅動的結果。所謂嚴師出高徒,所謂虎父無犬子,都是壓力驅動小孩堅持學習。
我們從小回家必須做完家庭作業,寒暑假哪怕玩到最後幾天也要把假期作業本完成,升學中各種考試,無不是因為有壓力推著往前。
工作中的各種KPI,各類項目壓力,讓我們加班加點,持續跟進,達成目標。
內在慾望驅動
我們身邊有一類人,他們對自己想要什麼,想達成什麼目標非常清楚,而且想要達成自己目標的願望非常強烈。
比如,那批真正要創業的人,尤其是初期的創業者,他們辛苦而且勞累,但是卻無比有幹勁。
比如,某些銷售高手,他們內心對於金錢的渴望,會讓他們哪怕持續碰壁還會繼續。
比如,那些對知識極度渴望的人,他們會對任何問題都刨根問題,當你覺得差不多就行了的時候,他還會追問為什麼。
內驅力和外驅力,是我們持續前進的動力來源,也是我們能夠持續吃學習苦的原因。
03 為什麼驅動力總是失效?
我們很容易無法堅持,是因為外驅力和內驅力這兩種驅動力經常失效。
表現在自己沒有非常強烈的慾望一定要做(內心驅動力失效),沒有人盯著我們去做(外在驅動力失效)。
從小的集體主義教育,要求我們個人服從集體,以集體的目標為個體的目標。集體的目標是明確的,而個體的目標就不用自己過多思考,跟著集體走就好了。這導致我們不夠重視開發自我內在的需求,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到底應該追求什麼,這是內在驅動力的逐步喪失。
而當我們真正踏入社會,脫離組織目標後,外在壓力驅動已經不像在學校一樣有老師有集體時刻監督,曾經讓我們不斷進步的外在壓力也沒有了,這是外在驅動力的喪失。
04 如何找回驅動力
如何找回讓我們堅持學習的驅動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對於外在驅動力的找回,可以藉助集體或者某項外在目標的力量。
比如,進入一家公司,用公司的目標帶動自身目標。
比如,組建一個社群,社群間自我監督的方式來帶動自己。
比如,報名參加一項證書考試,為了考試通過而努力學習。
而對於內在驅動力的找回,則要時刻問自己,短期內最想達成什麼目標,這輩子要實現什麼。要麼不忘初心,要麼以終為始。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非常之難,很有可能人一輩子都無法想清楚。但是我們卻不能因為想不清楚而停止問自己。
不過好在很多時候,外驅力和內驅力是分不開的,外驅力會轉化成內驅力,內驅力也會受到外驅力的影響發生改變。就好像受外界刺激會讓自己更堅定內心的想法,內心堅定會主動去承擔更有壓力的事情。
這個過程中,不停拷問自己的內心,不斷借用外力約束自己,注重行動與反思結合。
要麼想明白自己一定要啥了,要麼被逼著沒辦法了,才能有足夠的力量主動吃學習的苦。
推薦閱讀:
※堅持數年必有益
※婚姻沒到絕路,就要堅持不離婚
※實現目標的第一步-找到明確的目標
※老人想健康長壽 堅持這六個好習慣就行
※「不忘初心」,就是合乎性情的堅持 | 還談《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