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衛北京 | 地球知識局

如何保衛北京 | 地球知識局

來自專欄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本文出自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如何保衛北京

NO.540-如何保衛北京

作者:貓斯圖

製圖:孫綠 / 編輯:大綠

首都北京在歷史上並不如今日一般太平。作為中國北方重要的邊塞型城市,如今北京城所在的地區曾經發生過無數次或大或小的戰役。從戰國末年秦滅燕國,到解放戰爭期間的平津戰役,北京城總是時不時遇到兵臨城下的窘境。

對於防守北京城的一方來說,這始終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來看一看如何正確地保衛北京城。

危險的北京城

北京的核心地帶是位於今天北京東南的北京小平原這個小平原位於華北大平原的北端,在地質上屬於山前洪積沖積平原。促使這一片平原出現的,便是由永定河、潮白河、溫榆河、拒馬河、泃河五大河流組成的水系。像永定河這樣的河流被老北京認為是一條母親河,並不是沒有根據的。

位於華北平原頂端的北京小平原

太行山以東的北京、保定、石家莊、邯鄲

均形成於一個個山前衝擊平原上

而與這個小平原有關的山地,便是燕山和西山。兩山在北、西兩個方向上為北京提供了險峻的屏障,也成為了華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和大東北的自然分界線。在中原王朝的東北方向上,這一條線一般就是和北方少數民族之間的實際版圖劃分。

北京以西的山西盆地山脈重重

但在北方則缺乏第二道防線和更寬的緩衝帶

(可橫屏食用)

這就讓北京天然有著濃烈的戰爭屬性。每當北方少數民族軍力膨脹或者資源短缺需要南下的時候,北京就會成為前線;同樣,當中原王朝對北方產生興趣,需要向北擴張獲得更多緩衝的時候,北京也往往會成為軍隊的前線集結地。

如此重要的軍事地位,讓北京獲得了高度的政治關注。在中國,這往往也意味著一座大城市乃至都城的誕生。

中國歷代都城基本位於此三角之內

要麼居於中央,要麼直面外部壓力

但比之北方的另外兩個重要的古都西安和洛陽,北京的地理安全性並沒有那麼好。

西安正如《兩都賦》所說:「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右界褒斜、晚首之險,帶以洪河、徑、渭之川。華實之毛,則九州之上腴焉;防禦之阻,則天下之奧區焉。」,與外界的溝通渠道非常有限,基本上只要扼守住四道關口:潼關、武關、蕭關、散關,西安地就固若金湯。

關中盆地遼闊而肥沃

加以四塞之險

成為近一千年的古都實至名歸

洛陽稍顯危險一些,但對外的出口也並不多,至少在南北兩個方向幾乎不存在威脅。防禦方在西邊扼守住三門峽,在東邊的平原地帶利用中原的其他城市作為緩衝就足夠了。

當中國東部開發完善後

長安和洛陽所在盆地就顯得過於狹小了

而通過水路通向東方又是成本高昂的

都城轉移向東方由此開始

而北京卻是四面受敵。

在東、南兩個方向,華北平原一馬平川的展開讓北京毫無天險可依憑。保定、天津、唐山組成的扇形開口遠遠大於焦作、鄭州、平頂山為洛陽組成的扇形屏障。這就意味著更多的兵力消耗和更慢的馳援速度。在古代,這對於防守作戰極為不利。

南方除了開闊就是開闊

由於河北腹地在歷史上長期是黃泛區

所以沿太行山東側北進是重要通道

在西北方向上,儘管有連綿的山地,但河谷的存在讓這些山地的防禦效果大打折扣。連接山西和華北平原主要有八條通道,也就是著名的太行八陘。其中井陘、飛孤陘、蒲陰陘、軍都陘,都在歷史上對北京產生過作用。進攻方可以任意選取合適的通道,而防守方根本無從猜測,只能分散防守。

東北方向的山地還有古北口、喜峰口等豁口可供軍隊通過。每當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包括侵華日軍)對北京產生興趣的時候,這些通道又會成為軟肋。為了防禦這些通道,中央王朝勞民傷財地修築長城也實屬萬不得已。

西北方的壓力才是真正嚴峻的

就是在這樣一座四面受敵、危機四伏的城市,長達數千年的北京保衛戰拉開了序幕。

難以駕馭的四道防線

如前文所說,由於北京地區在全國版圖內的重要位置,無論是南方的中央王朝還是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都有很強的動機控制這座城市。城中的防禦者有條件要守,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守。為了成功保衛北京,歷代政權還是在不利條件下想了很多辦法的。

對於北京城的防守方來說,大致上有四道防線可以利用:

第一道是今天的大同、張家口、居庸關一線。這個地區小盆地林立,有經濟上自給自足的能力,又有山勢依憑,可以設置為軍鎮作為最外圍的防線抵抗來自蒙古高原的第一波進攻。

北京西北方的一眾小盆地

相當於建起了一道外圍緩衝

第二道是在西山和燕山的山地中建設城牆,利用純粹的地利對抗北方騎兵。最重要的是守住太行八陘和燕山裡的遼西通道,起到一夫當關的作用。在東方作為長城端點的山海關,也起到了這個作用。

如果進攻壓力是從南方來的,那華北平原的水網就起到了防線的作用。比如今天河北易縣的易水河,就在歷史上反覆被爭奪。

古北口、喜風口、山海關

東北方攻入北京三大通道

第三道防線就是北京城自己了。從金朝在北京建設中都開始,北京就擺脫了以往邊塞重鎮的政治定位,成為了首都級別的城市。防禦系統不僅限於北京的城牆,更有城外繁雜的民居,對騎兵發揮作用也是一種限制。

而且不止是一道城牆哦

第四道防線則是來自整個北方的支援。北京東、南兩個方向一馬平川的地形為外地軍隊勤王提供了便利。如果外援能及時趕到,進攻者反而會被內外夾擊。

如此複雜的四道防禦系統,必須全部起作用才能守住北京。古人實際操作時遇到的困難就更多了。因此在北京的歷史上,防守失敗的例子非常多。

如果大明皇帝有足夠的財力

會不會一口氣修五道城牆

再在京城周邊遍布堡壘...

比如秦滅燕時,燕聯合流亡的趙王在當年荊軻出發吟詩的易水河畔迎戰秦軍,戰敗後首都薊城(北京)很快失陷。這就是因為沒有利用好第二道防線。

事實上,燕國的腹地實在不大

漫長的北疆和暴露的南疆

幾乎全國都是前線和邊疆

五胡十六國時期,石勒則是向幽州(北京)守將王浚主動示好,使之放下戒心,隨後直接兵臨城下。石勒還送入牛羊堵塞道路讓第三道城防系統無法起作用,最終城破。

再比如金中都(北京)被圍城「軍民十死四五」,只能投降蒙古,則是因為援軍無法抵達。我軍在平津戰役中包抄河北各地、優先解放天津,也是為了讓北平守軍喪失獲得外援的機會,為和平解放爭取條件。

如此難以駕馭的守城戰,還能有成功的例子么?

京師保衛戰

說起北京保衛戰,名頭最響的應該要數由明代名臣于謙組織的「京師保衛戰」

明英宗年間蒙古高原被強人也先所統一,並表現出了對南方的巨大興趣。明英宗貪功冒進,在太監王振慫恿下御駕親征,最終在土木堡兵敗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蒙古人虜獲英宗之後,揮軍南下,直逼北京。

天子守國門的巨大風險

土木堡是長城防禦系統的一部分,也就是北京的最外圍防線。土木堡一丟,皇上也被俘虜,其實北京保衛戰已經陷入劣勢了。但長城還是拖住了蒙古人的腳步,俘虜明帝更是給了蒙古人輕敵的理由,為最終的保衛戰留下了基礎。

來自北方的也先獅王...

力主決戰的于謙在朝廷辯論中佔得上風,開始組織防務。他做的第一個軍事決定,就是要求邊防部隊在蒙古人逗留於長城沿線時加強山區隘口的防禦,組織第二道防線。隨之則是要求各地儘快勤王,收集了河南、山東等地和京師自有的22萬軍隊,令外援在北京接受訓練,建立第三和第四道防線。

緊急組織北京保衛戰

明軍在山區防線表現相當出色,蒙古東路軍原計划走古北口進攻密雲、中路軍計劃從宣府(張家口)攻擊居庸關,都被死死擋住,無法與西路軍會和。而西路軍走的是太行八陘中的蒲陰陘,其中有紫荊關這道雄關抵擋,原本要耗費很多時間。但投降蒙古的明朝太監喜寧指出了一條小道,使蒙古軍繞開了關隘直插京城。

三路大軍幾乎都被擋住

這倒是件好事。西路軍由也先本人統領,是蒙古軍的主力。他們與其他兩路拉開時間差到達北京,正好給了于謙以各個擊破的機會。明軍出城迎敵,背靠護城河結寨。城外密集的民房被用來化解蒙古騎兵的威脅。

民房要多少有多少...

在正式的交戰中,于謙在民房內埋伏火銃手和步兵,用少量騎兵引誘蒙古騎兵追趕到民房街巷內。火槍和長槍一同攻擊,擊退了蒙古大軍。在後來的戰鬥中,明軍多次使用這個戰術,用遠程武器和巷戰與蒙軍周旋,擊殺了對方多名將領,最終贏下了北京保衛戰。

用外圍防線消磨敵軍銳氣、用山中關隘拉開時間差、用北京城構造人造地形優勢、儘快徵發周邊援軍,于謙用行動證明了北京城是可以守得住的。

他的成功並不是歷史上的孤例。

五代十國時,晉政權拿下幽州(北京)之後,由於對北方防務關照不夠,造成契丹兵臨城下。援軍統帥李嗣源率兵從易縣轉入太行山脈,向北藉助地勢對戰契丹騎兵,最終化解了圍城。

北宋初期著名的高梁河戰役中,宋軍挾餘勇進攻幽州(北京),也是被遼國的援軍從山區殺出而沒有成功。

但這兩次成功的防守案例,都是因為攻城軍被防守方的援軍反包圍了,不是最經典的防禦模式。真正把四道防線用到出神入化,把北京城防得密不透風的,只有于謙一個。

(大霧)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END


推薦閱讀:

司馬懿:一代防守大將的「登頂」之路
蟄伏7年,靠萬家螞蟻雄兵超20年德邦,再分食三通一達市場,10萬億物流,他說: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徒手格鬥防守反擊打法
女人等你主動撩她的3個表現,你選擇進攻還是防守

TAG:北京 | 地理 | 防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