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的八層境界,你到哪一層?
來自專欄詩詞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蕭名、漱溟,後以其字行世,廣西桂林人。中國現代思想家,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作為知識分子中的大師級人物,雖然政治上幼稚,但學問和風骨還是有的。來學習一下他自己總結的學問八層境界吧。
所謂學問,就是對問題說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
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於沒有。因為大多數人的頭腦雜亂無章,人云亦云,對於不同的觀點意見,他都點頭稱是,等於沒有想法。
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做學問,走上現在這條路,只是因為我喜歡提問題。大約從十四歲開始,總有問題佔據在我的心裡,從一個問題轉入另一個問題,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罷不能,就一路走了下來。
提得出問題,然後想要解決它,這大概是做學問的起點吧。
以下分八層來說明我走的一條路:
第一層境界:形成主見
用心想一個問題,便會對這個問題有主見,形成自己的判斷。
說是主見,稱之為偏見亦可。我們的主見也許是很淺薄的,但即使淺薄,也終究是你自己的意見。
許多哲學家的哲學也很淺,就因為淺便行了,胡適之先生的哲學很淺,亦很行。因為這是他自己的,縱然不高深,卻是心得,而親切有味。所以說出來便能夠動人,能動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為其他人連淺薄的哲學都沒有。
第二層境界:發現不能解釋的事情
有主見,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會發覺前後左右都是與我意見不同的人。
這時候,你感覺到種種衝突,種種矛盾,種種沒有道理,又種種都是道理。於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對各種問題,你自己說不出道理,不甘心隨便跟著人家說,也不敢輕易自信,這時你就走上求學問的正確道路了。
第三層境界:融匯貫通
從此以後,前人的主張、今人的言論,你不會輕易放過,稍有與自己不同處,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與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親切;看到與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決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於是,古人今人所曾用過的心思,慢慢融匯到你自己。
你最初的一點主見,成為以後大學問的萌芽。從這點萌芽,你才可以吸收養料,才可以向上生枝發葉,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邊枝葉扶疏,下邊根深蒂固,學問便成了。
這是讀書唯一正確的方法,不然讀書也沒用處。會讀書的人說話時,說他自己的話,不堆砌名詞,不旁徵博引;反之,引書越多的人越不會讀書。
第四層境界:知不足
用心之後,就知道要虛心了。自己當初一點見解之浮淺,不足以解決問題。
學問的進步,不單是見解有進步,還表現在你的心思頭腦鍛煉得精密了,心氣態度鍛煉得謙虛了。
心虛思密是求學的必要條件。
對於前人之學,總不要說自己都懂。因為自己覺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見,完全虛心地先求了解它。
遇到不同的意見思想,我總疑心他比我高明,疑心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見聞,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樣判斷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過於我,不然,何以我所見如此而他所見如彼呢?
第五層境界:以簡御繁
你見到的意見越多,專研得愈深,這時候零碎的知識,片段的見解都沒有了;心裡全是一貫的系統,整個的組織。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這時候,才能以簡御繁,才可以學問多而不覺得多。
凡有系統的思想,在心裡都很簡單,彷彿只有一兩句話。凡是大哲學家皆沒有許多話說,總不過一兩句。很複雜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裡是異常輕鬆的——所謂舉重若輕。
學問家如說肩背上負著多沉重的學問,那是不對的;如說當初覺得有什麼,現在才曉得原來沒有什麼,那就對了。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覺得無甚話可說,還是一點不說的好。心裡明白,口裡講不出來。
反過來說,學問淺的人說話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詞越多。讓一個沒有學問的人看見,真要把他嚇壞了!其實道理明透了,名詞便可用,可不用,或隨意拾用。
第六層境界:運用自如
如果外面或裡面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那學問必是沒到家。如果學問已經通了,就沒有問題。
真學問的人,學問可以完全歸自己運用。假學問的人,學問在他的手裡完全不會用。
第七層境界:一覽眾山小
學問裡面的甘苦都嘗過了,再看旁人的見解主張,其中得失長短都能夠看出來。這個淺薄,那個到家,這個是什麼分數,那個是什麼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為自己從前也是這樣,一切深淺精粗的層次都曾經過。
第八層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後,心裡就沒有一點不透的了。
推薦閱讀:
※有哪些霸氣的姓氏?
※如何保護溫州話?如何借鑒粵語的保護?
※如何看待武大素講集體辭職事件?素講社聯是怎樣的關係?
※親身經歷的靈異事件之第二個事件
※明宋都飽受少數民族襲擾,但是明朝卻很少像宋朝那樣進貢妥協。是什麼原因使這個王朝的統治階層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