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到2010年美國食品零售行業的變化
FMI(美國食品營銷學會)開展的「食品零售行業的聲音Food Retailing Industry Speaks」調查已有68年,這一調查提供了行業發展的基本現狀和數據,用於向國會開展政策協調,也作為企業決策的參考。
同時,調查也是食品零售行業在一個特定時間歷史的記錄,我們可以看到在美國食品零售行業一些有趣的事情。
1950年:在美國,這是二戰後激動人心的繁榮時期。不像今天零售業7*24小時的服務,當時有3/4的門店每周只有一個晚上營業(staying open one night a week),只有5%的門店在周日營業。有25%提供上門服務。
1960年:有近3/4的門店提供印花(trading stamps)服務。平均每家門店的SKU為6000個,在五年之前則只有3000個。有2/3的門店每周有6-7個傍晚在營業(staying
open evenings either six or seven times a week)。當時有97%的門店結賬時只接受現金,有13%的門店提供支票兌現服務。1970年:度過了喧鬧的60年代,美國社會在發生巨變。使用印花的門店數量在下降,現在只剩下37%的門店了。外帶熱食成為一個趨勢,有22%的門店提供這一服務。這一時期,供應鏈自動化這一新的概念開始引入,以提升顧客體驗。
1980年:這一時間顧客的結賬體驗發生了重大變化,有30%的門店使用掃描槍,有36%使用電子稱,有57%使用有計算機連接的收銀系統。行業開始接受信用卡作為支付方式,有6%的比例。只有15%的門店還在提供印花服務。
1990年:報紙是最重要的廣告媒體,同時DM信函開始得到關注。員工社保支出大幅增長,比上一年增長了20%,直接影響到了企業的盈虧。門店平均單品數量比1980年提高了一倍,達到26000個。門店開始提供金融產品、照片洗印、藥店、鮮花、乾洗等服務。
2000年:從千年蟲的恐慌中度過,經濟繁榮起來。但可能增長過快,供不應求的勞動力市場影響了食品零售行業的發展。大型賣場(Supercenter)開始影響傳統門店的利潤,併購普遍發生。互聯網出現,行業領先企業開始將其融入到業務中去。
2010年:剛剛從2008年經濟衰退中解脫出來,經濟發展是食品零售商最關心的話題。這一時期,價格競爭愈演愈烈。門店平均的SKU達到了47000個。大型賣場(Supercenter)變得更有競爭力。社保成本又成為企業盈虧的重要因素。
(以上文字信息來自FMI,圖片來自於網路,僅用於行業交流探討,無商業利益,如有侵權,即刻刪除)
推薦閱讀:
※從「新」零售轉型到「消費」升級體驗,多元角度分享沙龍
※2017年中國智能零售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服裝市場營銷策略分析,「定位不慎滿盤皆輸」
※18年-2.25:連虧五年的卜蜂蓮花終於賺錢了
※食品超市海報動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