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滬甬航線消失之謎
來自專欄明州世相
「我已經記不清那是1999年6月中旬的哪一天了,只記得是刻意選過的好日子。」提起已經消失的滬甬航線(舊時多稱為「申甬線」),現年62歲的寧波花港高速客運公司總經理王明理滿是嘆息。
「寧波到上海的航線開了整整140年,我從沒想過,這百年的黃金航線,竟是在我們這輩手上停航。我是最後一個撤線的,除了慎之又慎地為這結束選個黃道吉日,好像也找不出別的方式紀念。」
作者:龔晶晶
2001年6月24日晚,風雨交加。
上海港十六鋪碼頭空寂無船,因為颱風,原本安排申甬線的最後一個航班,因客輪「天封號」未能按期抵達,無法開行,至此,申甬線未及告別,便悄然停航。
此前,寧波輪船公司曾致函上海港十六鋪客運站,表示申甬線將在6月24日開完最後一個航班後停航。聽說有140年歷史的申甬線即將停航,新聞界數十位記者計劃搭乘最後一班船隨船採訪,但最終未能如願。
聽到這一消息,在上海的老寧波都有些失落、遺憾、愴然。每次回鄉探家,他們都習慣於乘坐「寧波輪船」。當天夜裡,有記者在碼頭上遇到一位家住徐家匯姓張的老寧波,他是專程來十六鋪碼頭的,想再看一眼寧波輪船離港的情景,但是,寧波船已提前停航。
有人問,最後一個航班是否會補,調度人員說,不補了。
……
關於此事的報道,王明理反反覆復看了很多遍。知道消息的那一天,他還在寧波江北白沙路86弄2號的老樓里辦公,明明手頭還有一堆事等著處理,但胸口卻一直堵得慌,什麼事都沒法做。
「我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從1999年6月我們撤線以後,申甬線便再無每日的定期航班。2年後的徹底停航,其實並不意外。但……」他沒有繼續往下說,低頭猛地抽了一口煙。許是擔心筆者太過年輕,無法真切地體會自己對申甬線的感情,王明理理了理思路,決定從頭說起。
1982年1月的清晨,由上海開往寧波的355次列車緩緩進站。那天的寧波真冷,王明理打了個寒顫,提著包裹走出站台。他永遠記得,自己來寧波聽到的第一個聲音是黃魚車橡皮喇叭「嗚啊嗚啊」的聲響,腳下是一片泥漿,寧波火車站還是一個平房,周圍是一望無際的稻田地。
「那時候有句口號,叫『北大連南寧波』。而我就是從大連海運學院(今大連海事大學)畢業來寧波工作的。」可眼前的景象,卻讓此前還壯志滿懷的少年,心生迷惘。他不由想起火車上那本《寧波大眾》里的一句評價:「如果杭州是十八歲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姑娘,那寧波就是三十年代的祥林嫂。」
直到,他第一次看到了寧波江北岸輪船碼頭。
那時的三江口,一入夜,兩岸便是一片漆黑。只聽那汽笛一聲長鳴,劃破夜的寂靜。而後,輪船碼頭開始鮮活起來,燈火通明,熙熙攘攘。
在很多寧波人的回憶中,上海輪船放客是最有看頭的。放客前出口處被鐵門攔住的接客人群墊著腳,一個個脖子都伸得老長,眼巴巴瞅著空無一人的碼頭通道。終於有人出來,人群馬上騷動,在「來啦來啦」的呼聲中,幾個行李簡單的旅客一路小跑,受著英雄凱旋般的禮遇。一會兒,旅客漸稠,大群旅客湧來,或挑籮夾擔,或扶老攜幼,在響亮的石骨鐵硬的寧波話中亂鬨哄地擁擠到出口處,時不時還夾雜幾句輕巧軟糯的上海方言。
昏黃的路燈下,熟悉的黃魚車依舊「嗚啊嗚啊」地叫著,在人群中如游蛇般穿行;賣茶葉蛋的老太太、賣餛飩包子的小個女人,還在老地方起勁地吆喝,招攬生意……那樣的畫面,在之後的很多年裡,時常出現在王明理的夢中。
後來,他才知道,雖然1955年,蕭甬鐵路通到了南站,但寧波人還是喜歡坐船去上海。原因有三。
第一價格便宜,當時到上海快車7小時,票價7元2角;慢車10小時,票價6元,而輪船二等艙7元2角,三等艙5元4角,一般人坐四等艙,船票4元7角,再省一點坐五等艙(也叫統艙),只要3元6角。當時的人缺的是錢,有的是時間,所以能省則省。
第二行李可以多帶,那時物資匱乏,作興寧波人到上海買嫁妝,上海人到寧波帶土特產,所以人們但凡出門,往往挈包背袋、行李繁多。輪船顯然比火車寬敞許多,而且行李數量也不像火車那般嚴格控制。
第三乘坐舒適,船艙里可坐可卧,甲板上可走可望,餐廳里吃飯,俱樂部里看電影,有時還能趕上壯觀的海上日出;傍晚從寧波上船,只消睡上一覺,第二天一早就能到上海十六鋪碼頭,省下開旅館的錢又能買上不少好物件。
「那時候,上海人把開往寧波的客輪叫做 『寧波輪船』,在寧波,則叫『上海輪船』。」35年後,當年愣頭青的瀋陽小伙儼然有了 「老寧波」的架勢。可初至寧波的他,卻很是費解:為何寧波人提起「上海輪船」,總有別樣情深。
後來,坐了無數次,當下只覺得歡喜,如今想來,那番光景卻最是動人。
那時,寧波人坐的已是三千噸級的沿海客貨輪,「繁新」、「榮新」、「昌新」、「盛新」(繁榮昌盛),一船700多個客位,常常會擠上上千人。24小時只此一班,所以船票很是緊俏。「想當初,買船票最麻煩。用上海話講要起得『老早』,否則是買不到的。」
早起去輪船碼頭的人們,多數都捨不得坐黃魚車,於是扛著行李擠上公交,等到了,早已是大汗淋漓,接下來一個白天就是在候船室等輪船上客,漫長的等待中,哪怕身邊全是陌生人,最後也能有說有笑,開心得很,一點也不覺著時間難熬。
統艙沒有床位,需花上3毛錢借個草席。上船後,大家一窩蜂湧進船艙,偌大的統艙瞬間變得擁擠,方才還談笑風生的新朋友,一下子又拆夥搶起了地盤。非等到用行李圈住自己搶佔的「領地」,這才安心。然後留下人看行李,其餘的便到甲板上放鬆去了。
統艙最大的好處就是熱鬧。輪船起航,統艙里自然而然地圍坐出一些「老酒群」,大家拿出準備好的酒菜,席地而坐邊吃邊聊,熱鬧且溫馨。經常還能碰上這樣的情景:兩伙人吃著聊著,最後聊得投緣,索性合併在一起喝酒了。至於在船艙里遇到多年不見的同學朋友,或是陌生年輕男女相鄰而卧,談得對心以後找了對象的,也是經常有的逸聞。
由於輪船上的船員多來自上海。所以每每開往寧波總是慢慢悠悠,前往上海則開得飛快,常常提早到站。凌晨天色尚暗,船員都各自回了家,不少旅客都選擇再加點錢,在船上睡至7、8點,等天蒙蒙亮了再上岸。即便是這樣的細枝末節,也被今天的老寧波們津津樂道。
在長達140海里的滬甬航線上,「上海輪船」的舊夢,又何止這些。
據相關資料記載,滬甬航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早在1862年(同治元年),上海至寧波的海上客輪就已開通,由美商旗昌輪船公司的「湖北」輪、「江西」輪往返航行。自1898年開闢滬甬定期航線起,「滬甬航路一夕可達,故聯袂攜眷紛至沓來,僑寓之數幾佔全埠人口之半」,成為中國輪運業主要定期航線之一。
英商太古輪船公司的「北京」輪、「盛京」輪,中國招商局的「永寧」輪、「江天」輪,民營寧紹商輪公司的「寧紹」輪、「甬興」輪等相繼投入申甬線航行。期間,以虞洽卿為代表的寧波幫,為維護中國航運主權,集資成立寧紹公司,向外資輪船公司公開宣戰,「寧紹斗太古,乘船不再苦」,如是民謠,流傳至今。
解放前,申甬線跑的是招商局的「江」字型大小客輪,1948年舉世震驚的「江亞輪」海難中,隨2300餘條生命葬身海底的江亞輪便是其中之一,此外,還有「江靜」輪、「江寧」輪,「江平」輪等,解放前夕,蔣介石將包括「江靜」輪在內的沿海大部分輪船擄至台灣。申甬航線一度中斷。
1952年3月14日,申甬線客運復航,「江泰」輪(即後來的「民主三號」)由上海首航寧波。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申甬線主要由「民主三號」、「民主四號」對開。1955年「民主三號」海難,因及時救援,全船1300人竟奇蹟般無一傷亡。60年代前期,「民主十八號」和「民主十九號」加盟。
上世紀80年代,「民主號」陸續退役,「新」字型大小船紛紛上崗,在文革中曾改名為「工農兵18」、「工農兵19」的原「民主十八號」、「民主十九號」,分別改名為「慶新」、「賀新」,其後又有「繁新」、「榮新」、「昌新」、「盛新」、「展新」、「望新」、「茂新」、「鴻新」八艘新客輪閃亮登場。
1987年2月,寧波花港股份有限公司的「甬興」輪,作為申甬線第一艘高速客輪投入運營,至90年代初申甬線鼎盛時期,寧波至上海每天僅「新」字型大小客輪就有四班,再加上「天封」輪以及「甬興」、「海馬」、「飛翔」等高速客輪,一天內共有十多班輪船開往上海,客流量達到93萬人次。
1991年,中外合資的寧波花港股份有限公司向全社會公開招聘總經理。時任寧波漁輪廠總經理助理的王明理通過筆試面試成為該公司機務副總。
1993年擔任總經理的他可謂意氣風發,「幸好那個年代沒有手機,每到過年過節,我都要早早離開辦公室『避風頭』,托關係要票的人實在太多,船票搶手得不得了。」
「我們的甬興輪是從挪威進口的高速客輪,可比當時香港和澳門之間往來的輪船還要先進。」提起此事,一直淡定自若的王明理,顯得有些興奮。
「甬興」輪,長38.8米,定額320個客位,1987年2月5日首航申甬線,從寧波小港碼頭至上海南匯縣蘆潮港碼頭,航程55海里,每天往返4個航班。海上僅需2小時,加上兩頭各坐汽車銜接,總共不到5小時便可抵達上海市區。僅1993年一年的客流量,就達20萬人次。一票難求可想而知。
可惜好景不長。1998年底,滬杭甬高速全線建成通車。上海與寧波之間的直達高速大巴多達每天68班,幾乎可以隨到隨走,行駛時間也僅需4小時。加之兩地間鐵路提速,民航增加航班。傳統的水路客運逐漸式微。
1999年4月,隨著船票銷售的越發艱難,王明理無奈之下,只能將「甬興」輪從滬甬航線撤離,改跑威海至大連,僅留下280客位的「甬旺」輪苦苦支撐。
「那時候經營壓力真的大,但我總想著能撐一天便是一天。」直到其他輪船陸續撤線,「甬旺」輪竟成了滬甬航線上最後一艘每天定期往返的客輪。6月的一天,碼頭上的一紙告示,也為它的滬甬之行畫上句點。
再後來,便有了故事開頭,百年申甬線的不辭而別。
「你說,就連我這樣外來的寧波人,也對『上海輪船』有這樣深的感情,更何況其他土生土長見證申甬線變遷的老寧波呢?」王明理抽完最後一根煙,不復言語。
如今,站在新江橋,向下眺望,彼時的輪船碼頭早已沒了舊時模樣。但浩浩的海風,總會措不及防地,颳起老寧波人對「上海輪船」的無限懷想。
就像有人喜歡收藏老式的手搖留聲機。對寧波人來說,朝夕晨昏從江北岸輪船碼頭,傳來的長長的汽笛聲;還有陌生人席地而坐嘮家常時,從統艙里泛起的濃濃的人情味,都是往後這許多年裡,最想收藏的寶貝。
漂亮的晶晶姐姐:
親歷者口述,很可能因年代久遠存在偏差,如有出入,歡迎讀者留言指正。
明州世相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圖片部分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私信後台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明州世相」微信公眾號
發稿日期:2017年5月25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