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啥時候才會崩潰

中國到底啥時候才會崩潰

中國崩潰論大家耳熟能詳,十幾年來層出不窮的湧現了十幾波了吧。觀其特點,每一篇都是數據翔實,引經據典,經濟學術語滿天飛,張口根據xxx理論,閉口xxx指標參數嚴重過高。差不多篇篇都要引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xx經典理論,甚至還有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赤膊上陣的。這樣的文章,天朝普通百姓看了之後只能感慨「有理有據,不得不服」!

面對如此強大的理論攻勢,我朝無論是官方還是經濟學家都是沒法反擊的了,只能躺倒挨錘。後來挺過了幾波,不但沒崩潰,還愈發的欣欣向榮起來。隨著西方經濟學大牛的預測屢屢失敗,我朝開始顯得牛比轟轟起來了。現在新的崩潰論出來,我朝乾脆擺出了一幅「你說的都對,但我就是不崩潰」的無恥嘴臉。

雖然現在天朝吃不起茶葉蛋,用不起電腦、只能用手機,就連韭黃也只能去寶島吃,不過畢竟離經濟學家們說的崩潰還有一定距離,於是很多人心中都產生了一個疑問:中國到底啥時候才能崩潰啊,我們大家都盼著這一天呢。

類比一個模型來幫助大家理解這個問題。

假設一個國家就是一個反應爐,這個爐內進行著若干化學反應(理解成燒煤也行),製造的能量就是產值。人口越大的國家,爐子越大。

對於發達國家,就是典型的高溫高壓的反應爐,裡面的反應很激烈,即使爐子小,也能產生巨量能量。這就是人均產值高。

相對的,發展中國家就是低溫低壓的爐子,反應不激烈,產生的能量不多。也就是人均產值低。

我們來研究發達國家,也就是美日德法英。其規律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爐子的溫度和壓力越來越高,人均產值不斷提高。這是因為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有了新的反應方法。

但是資本主義的毒瘤,經濟危機,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下。這就好比一個爐子燒了十幾年蒸蒸日上,突然在某一天就爆缸了。這就需要冷卻一下,修一修爐子。等恢復好了就會繼續慢慢紅火起來,又蒸蒸日上了。

所以,西方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就是:

1. 怎麼控制爐子合理的,穩健的燒,減少爆缸的可能。

2. 一旦爆缸,怎麼才能穩定局面,重新激活爐子。

就這麼兩個事。

資本主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一切都是自由的。也就是說,爐子里怎麼燒,由什麼合成什麼,國家是管不著的,對國家來說,只能監控大的指標。

經濟學家在平時的主要任務就是:監控爐子的各項指標。比如溫度提升了幾度,氣壓變化了多少,氧氣含量多少,某A物質含量多少,某B物質含量多少,某化學反應AB的量有多大。

為什麼要監控這些指標?因為宏觀經濟跟高溫高壓反應爐一樣,是非常精密而且脆弱的系統。一旦某個指標過高,或者變化過快,就有爆缸的可能。

對搞試驗的科學家來說,最初他們知不知道什麼情況下會發生什麼?顯然不知道,比如研究炸藥的諾貝爾,自己都險些被炸死。一切都是在試驗中不斷的嘗試得出來的。

根科學家一樣,經濟學家最初也不知道什麼情況下會爆缸。所以經濟學家的工作就是,經年累月的記錄經濟數據,然後分析總結規律,尤其是爆缸的規律。

如此,就有了一些經典的理論:比如失業率高於xx就容易爆缸;溫度增長速度高於xx就會爆缸;等等。

為了避免爆缸,經濟學家就會建議採取一些措施。然而,如前所述,資本主義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由,所以國家能採取的措施並不多,大致上也就是貨幣政策:印錢啊,減稅啊什麼的。類似於科學家對爐子加溫減壓什麼的。

如果說上述功能僅僅是經濟學家的普通用途,那下面這個才是經濟學家的核心用途:如何在爆缸的時候挽救回來,重新踏上正軌。

說到這,不得不提到資本主義的核心優勢:自由競爭。在資本主義世界,只要有需求,自由競爭就能保證一定有物美價廉的商品提供。比如有人需求大屏手機,市場就會自發的調整物資配比/生產線,努力的製造大屏手機。同時鼓勵提高效率,爭取節約成本製造廉價大屏手機搶佔市場;鼓勵發明先進科技以節約成本/製造質量更高的大屏手機。這一切都是自發完成的,自由競爭保證了生產端的活力和效率。可以說在生產端,經濟學家是基本不操心的。

這樣,資本主義的核心問題就來了:一旦出現需求不足就容易崩盤。所以西方經濟學的各種手段,核心思想就是:製造需求!

比如,失業率在西方被看的無比重要,與大家想的不同,西方國家重視失業率並不是為了滿足「人民幸福感」,「社會和諧度」之類的東西。而是因為,一旦失業率上升,失業人口就會失去消費能力,這就損失了需求。消費市場萎靡會導致更多企業賺不到錢,那隻能裁員,失業率進一步上升。。。如此惡性循環,最終崩盤。

怎麼辦?想辦法製造需求!

比如減稅,被減稅的群眾自然會拿這錢去消費;比如印錢,印了錢,不管發給誰(請不要討論政治正確性),他也得拿去消費。

當然這一切都沒有最終一招好用:國家投資。

既然缺需求,那就強行製造需求唄。所以可以國家出錢,僱人修路。這樣呢,工人賺到了錢,必然會拿去消費。生產水泥鋼材什麼的企業呢,賣給國家產品,也有了活路。總之呢,消費市場被激活了,大家紛紛變得有錢,帶動企業賺錢,就業率就上來了。。。如此良性循環,爐子就又點燃了。

話說,上面這個故事裡有一點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就是修的路本身似乎沒發揮什麼作用,換成挖坑也可以?這就涉及到了西方經濟學中更根本的一個道理:只要有需求就行,哪怕這個需求不合理!

事實上,往深層次的想,沒有浪費,只有消費。以前三年一換手機,現在三月一換,算不算浪費?很多人買了東西用兩次就扔了,算不算浪費?其實以經濟學的角度來思考,所有東西製造出來都是為了「浪費」的,所以沒有什麼浪費的概念,這些都是消費。國家投資也一樣,即使是僱人挖坑,也問題不大,如果順帶修了路,那都屬於白賺的。

不過,歐美畢竟是自由資本主義,不被逼到絕境是不會大規模用這一招的,絕大部分時候都是採用小規模的國家投資或者類似的溫和辦法來製造需求。其實,國家投資一直都存在,軍工不就是么?不然米國全世界打仗,你真以為他愛好和平嗎?

如果說之前的一切都看起來那麼的合理。天朝的介入直接讓這個情況崩潰了。因為,過去的邏輯很合理:質量好的爐子產能高,質量低的爐子產能低。大家很和諧。

突然,有一個巨型爐子接入了這個系統,而且這個爐子質量一流,卻低溫低壓,產能稀疏。於是大家奔走相告:那邊環境好,地方大,速去那裡燒爐子!於是大家瘋狂的湧入天朝。。。

所有的生產成本,最終都會落實到人的成本上,只要我朝人的成本夠低,就會是製造業的首選。

注意:這裡人的成本不是指單純的勞動力成本。而是包括所有工作人員:技術工人,工程師,設計師,科學家,管理人員,等等。

我朝真正牛逼的是:擁有巨量素質過硬的各類工作人員。就拿工程師來說吧,我朝工程師數量可以抵得上發達國家總和(可能還要多),無論是學歷,技能,智商都毫不遜色,工資卻只是發達國家工程師的幾分之一。這別的國家怎麼跟我們競爭?

於是我們有了最頂級的需求:全世界人民需要的工業品。

這是天朝能光速崛起的核心因素:解決了困擾資本主義多年的需求問題,而且是超量解決。

為何西方經濟學家關於天朝崩潰的預言屢屢失敗?

終於說到了~~~其實原因很簡單,

1. 根本問題「需求」解決了啊!咋崩潰?

2. 我朝是個史無前例的巨型低溫低壓爐。你拿你研究多年的小型高溫高壓爐經驗往我身上套,那能有用么?

基本上,所有崩潰論的論點,從以上兩個方面思考,就能找到漏洞。比如

企業負債高?

負債高咋了?只要有人買我的東西,我負債高一樣玩的下去。即使我倒閉了,需求還在啊,馬上也有人接班接茬干,倒了也不會導致失業的。

失業率高?

先不說是不是真的高。問題是,西方國家失業率高會導致內需不足而崩潰。可我朝需求的提供方不是我朝人民消費啊!是世界人民的消費啊!除非你們都不消費了,才能讓我崩潰!況且,這麼大的需求拉動著,我朝倒是想失業率高來著~~

原材料價格暴漲?

這個就更扯了,原材料漲了我們買不起,難道其他國家就買的起了?其他國家做出工業品難道能不把原材料的成本加上去?說到底,原材料->工業品的中間段,還是我們成本最低,產業只能到我們這來。

沒有核心技術?

跟原材料道理一樣,你有了核心技術也得找人造不是。找人造的過程還是只能找天朝人,因為這成本最低啊~最多就是成品裡面你們分了大頭,我們分了小頭。以我朝人民的聰明智慧,這怎麼能把技術保密?都在我們這造了,技術分分鐘學會的事。我朝近年來湧現了很多國產品牌,都是以前給外國品牌代工的。更有些企業在技術上走到了世界的前面,比如華為。無他,人的素質在那擺著,技術趕超是早晚的事。

銀行壞賬多,金融破產?

在歐美,銀行壞賬的確可能會倒閉,然後連鎖反應。在我們這,銀行都是國家兜底,大不了印錢解決。事實上,根本就不需要印錢,一句話就可以把壞賬剝離,咱當年就干過這事。其實歐美也干過類似的事,美帝大型企業破產玩了個遍,不就是為了剝離債務么?最後國家也得注資,所以大家紛紛吐槽美帝變社會主義國家呢~

xx增長率過快?

可能我們各個指標都被吐槽過增長率過快。問題是,你們那穩定的小爐子當然不能溫度增長過快,我們這溫度很低的大爐子,溫度增長的快也遠沒到爆缸的水平,咋會崩潰?

一個經濟體,不可能連續增長三十年?

這等價於說:我沒啥論據了,反正你必須崩潰。雖然他們已經蠻不講理了,不過我們還是本著科學角度來說說:一個高溫高壓的穩定小爐子,的確不可能一直加溫加壓燒三十年不爆缸。可是一個潛力巨大的低溫低壓大爐子,缸體質量還特別好,為啥會爆缸呢?

如果世界人民的需求已經不能滿足天朝。。。

沒辦法了,只能自己製造需求了。這就涉及到了我朝另一個核心優勢:地大廣博、人口眾多,在基礎建設上欠賬也多。比如說鐵路,TG建國後拼了老命修鐵路、天天修年年修,到現在才剛突破10萬公里,美國已經有26萬公里,至於人均。。。。。。所以近年來我朝開始了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可以說規模之大,令人髮指。只談兩項就足夠:1. 鋼產量7億噸。人類歷史上接近這個數的也不過是前蘇聯的1億多噸。2. 水泥產量佔世界60%。與此同時,也帶動了很多產業的技術升級。比如高鐵,從當初所有技術都引進,到現在居然要向美帝輸出技術。

對了,基建規模過大也是崩潰論的一個論點,大意是說,中國國內消費太低,基建沒法持久。

壯士,你們搞消費也不過就是為了製造需求,我們這基建是一碼事啊。再說,你們也干過大規模修路的事啊,也沒崩潰啊(相反,是從崩潰中拯救了過來)。

至於沒法持久,說明你們想像力太差。以為搞這點基建就能滿足我們了么?

高速公路上天天堵車,旁邊再修一條?一條不夠再修兩條?

春運還是擠,再加2倍高鐵!

城市太堵?地鐵鋪到3級城市!(話說,以人口規模而論,三級城市在西方也完全夠格修地鐵)二級城市三級城市全部修建新城區,高樓數要向上海看齊,上海準備建造未來之城!

據說美帝航母多,咱也來20條玩玩!坦克飛機什麼的,管夠的造!大船小船給我下餃子,不是全球造船業衰退嗎?政府給你下訂單,幾個大船廠訂單已經排到2020年,把海軍高興地鼻涕泡都出來了。

與傳統的社會主義不同,我朝並不是從需求到生產包干到底一把抓。而是只負責提供需求。生產端的問題,依舊是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解決了生產端的活力問題。需求端容易出問題。

社會主義:人為制定需求,但是生產端沒有自由競爭,缺乏效率。

有天朝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證生產端的活力和效率。需求端人為製造。

由此看來,似乎世界崩潰了我們依然不會崩。。。

推薦閱讀:

中國嘛時候能崩潰?(純Quora搬運)
成年人崩潰守則
為什麼中國崩潰論崩潰了?

TAG:中國崩潰論 | 經濟形勢 | 國際局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