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複習經歷的四個記憶階段
來自專欄律途法學生
本篇文章主要介紹複習法考的方法論,因此會從「複習計劃展開」討論如何避免虛假背誦,介紹如何通過多輪複習學會「印象-反射-關鍵詞記憶-體系化記憶-填補性記憶」的複習方法。
本文將近一萬字,分上下兩部分,前半部分結合「法考經驗貼」討論一二三輪法考複習的意義及不同階段的心理變化。下半部分介紹什麼是虛假背誦、如何規避虛假背誦,以及如何學會「關鍵詞記憶、體系化記憶、填補性記憶」的實質性背誦方法。
一、法考為什麼要一二三輪複習?
仔細研究近十年的司考、法考經驗以及市面上各知名司法考試輔導機構設計的複習計劃後不難發現,這些帖子之中都會有這樣幾個字眼「一輪、二輪、三輪」、「先修、強化、衝刺、押題」,主筆人都會強調「repeat」對於法考複習的重要性。隨著法考一年一年的推進,「靠重複來記憶知識點」的備考模式幾乎被固定下來,但即便是這樣,每年仍有許多複習了將近一年的考生,然後以幾分之差不得不二戰。這一現象發生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忽視了備考過程中有效記憶時間所佔的比重。為了明確一二三輪複習的根本目的,防止複習時,自己帶了自己的節奏,使得自己陷入虛假背誦狀態,本文以「【法考經驗貼】應屆法本+五個月+十輪滾動複習=一戰429」的法考經驗貼為例,總結歸納考生在各個階段中「背誦」的注意事項,防止大家上考場前還處於「好像我會」的虛假記憶階段。
(一)第一輪複習的主要目的:從「0」到「印象-反射」 (300分左右)
1.第一輪複習情況示例:3月15日-7月14日 斷斷續續完成精講和真題
①3月15日-5月7日 一個半月 精講階段 逐步預熱,
從3月中旬到4月初,簡要預習民法、刑法兩本書;
從4月初到4月下旬,分別利用15天、18天時間預習刑法和民法,完成真題、音頻(兩倍速度)、書本的學習;
從4月下旬到5月7日,完成了理論法3天、商經法6天、行政法5天這三門精講和音頻的預習,沒有做真題。這一階段主要是打基礎,並且聽聞訴訟法沒比要開始過早,所以很果斷的沒有看訴訟法。
②5月20日-7月14日 一個半月 精講收尾+刑民回顧
從5月20到6月中旬,正式脫產複習法考,分別用5天時間完成了刑訴法的精講、音頻以及真題、民訴法和三國法的精講和真題,之後又用了6天左右,分別二次複習了刑法和民法,做了真題。
6月18到七月11日忙於其他事情,法考複習的時間比例降低到每天30%,但是沒有中斷回顧法考科目。
7月12日到17日,覺得行政法精講距離上次複習(兩個月以前)已經忘完了,所以再次用了3天結束行政法的真題複習及書籍翻閱,同時開始早讀,翻看了民法和刑法。
2.第一輪複習感受分享
7月份中旬。第一階段結束,覺得腦子裡什麼都沒有,又好像什麼都知道,不知道這種狀態好還是不好。這種狀態,我之後稱為考試複習前期的「好像我會綜合症」。大概的感覺包括:一、知道自己已經過完了所有科目,但是仍然很模糊;二、對於很多題都不敢下確定的結論,大多只有30%的把握;三、脫離書本直接回憶,幾乎不知道該回憶哪一個知識點,對科目的了解局限於大綱,或者大綱及一級標題都沒有記憶完全。
3.對第一輪複習情況的點評
前面已經提到了,第一輪第二輪複習的主要目的是「印象和反射」,目的是首先對法考所有科目及相關內容有一個大致印象,做到翻開每一頁,能夠基本了解該頁的講解內容或者講解輪廓;其次,對相關十分重點的知識點形成反射,通過真題和反覆翻看,一些「重中之重」的知識點,我們早已熟練記憶,只不過不知道如何調動,往往只能在「做真題」的時候,才知道,自己學會了這個知識點,「這一階段是被動調動知識點的階段」原因在於,我們這一階段只做到「留下印象和建立反射」的程度,缺乏背誦導致我們時常感到自己知道一些東西,但是就是無法準確的主動回憶出來,需要藉助「刷真題」才能被動調出來——「這就是建立反射的意義」。所以,第一輪複習完,大多數人都能做到「印象和反射」,區別在於有人到考場時靠著「反射」飄過,有人卻因為只有「反射」而差了那麼幾分。
(二)第二輪複習:從「印象-反射」到「反射-記憶」 (360分左右)
1.第二輪複習情況示例:7月15日-8月5日 近一個月 精講二輪複習 翻看+真題二刷
有了第一輪的基礎之後,第二輪複習「聽音頻」基本上都是用兩倍速。刷真題時,能一眼看出答案,只不過在回憶每個題的分考點時,有些考點都已經遺忘了。因此,這一階段我主要是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探索如何才能讓自己擺脫「好像我會綜合征」,實現有效記憶;第二個問題、如何實現準確記憶,建立起各個科目的知識體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嘗試了這樣幾個方法:1.重複法:最短時間的最多重複;2.大聲背誦法:一遍一遍的讀,讀到會;3.筆記梳理關鍵詞法:整理關鍵詞,靠背關鍵詞背段落;
基於以上考慮,我當時調整了計劃,再次系統複習了一遍。
進度安排:
以三天為一個小周期,分別依次複習三國法、理論法、刑訴法、商知、經濟法、民訴法、刑法學、民法學(無行政法)。三天時間足以完成精講(大厚本)的翻看、真題的二刷、五年編年真題做完15、16年兩套以及部分課程音頻的回顧。
時間安排:
在此期間,正式開始早讀回顧,每天上午7:20-9:20兩個小時交錯、重疊完成除了刑法、民法以外所有部門法的回顧。
方法安排:
在這一階段,樓主面對如此多的內容,還不知道如何背誦,並且對於每個部門法都仍為構建體系,只能不斷地在早讀翻看、回顧。遺憾的是,並沒有刻意的去記憶。
總結:
1.如此一來,用了21天*2h=41h,對6門課程的兩遍回顧,平均每門課程用時3.5h*2次。在一個月的時間,便可以實現對除了行政法以外的8門課程真題一遍、精講翻看一遍、除了刑、民、行以外6門課程的精講記憶和回顧2遍、部分課程音頻回顧一遍。
2.有了第二輪的重複記憶和理解,我逐漸發現和領悟到背誦的重要性,背誦是解決「好像我會綜合症」的良藥。單純的「看書」通過「印象、反射」無法對抗記憶的遺忘,也不能讓自己具備「主動調閱知識儲備」的能力。
因此,樓主開始反思如何高效的背誦,但仍然毫無頭緒,只能繼續翻閱並且艱難背誦,同時先做做案例分析。
轉折點:
經過做案例分析題,筆者有了驚人的發現:民訴法、行政法、刑訴法三門程序法對於體系記憶的要求十分高,也就是說,如果單純通過「印象、反射」以及記憶關鍵詞,只是「虛假背誦」,僅僅能應付選擇題,但是到案例分析題就一點都寫不出來,特別是兩訴的案例分析。
寫了十幾道案例分析,想了半周左右,我找到了記憶的解決辦法【畫輔助背誦的流程圖(體系樹)】
例如:針對刑事訴訟法,把近十年考到的有關程序考點挑出來,然後找到對應章節,在「瑞達精粹卷」也就是簡化背誦版的輔助下,用流程圖的形式簡化出來。得到流程圖,保證左手捂住流程圖,右手依靠提示詞就能把整個流程說出來。再輔之以刑訴法楊雄的順口溜,背誦十分高效。
2.第二輪複習感受分享
認識到之前自己一直在「印象-反射」階段之後,我迅速調整背誦方法,從「翻看-刷題」的虛假記憶方法,改為「關鍵詞記憶-體系樹記憶」的實質記憶方法,正式進入到「記憶階段」。
結果就是,對於刑訴法、行政法,我明確感受到沒有那種覺得腦子裡什麼都沒有的「好像我會綜合症」了,而且可以主動說出相關程序及細節。
在此方法上,我依次攻克了——刑訴法、行政法、民訴法、商法、刑法總論、民法分論。(用時很短,基本上一個科目幾天就整理出體系樹然後回顧完成。)
3. 對第二輪複習情況的點評
從現在來看,從一個考完之後已經知道結果的考生的角度來看,我發現第二輪複習的主要目的與第一輪不同,第一輪注重「印象和反射」,第二輪注重「實質性記憶」。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兩個月刷過司考、有的人能夠四個月刷過司考;也能明白所謂
為什麼市面的輔導機構都強調「XXXX小時最少複習時間」、為什麼大家都強調「可以兩輪複習、可以三輪複習、能力厲害的可以只有一輪複習」、為什麼大家都建議「最好有兩輪,基礎+鞏固」。其核心在於「一定要從印象-反射階段過渡到反射-記憶階段」,至於運用階段,你沒時間複習的話,只要真題刷夠了,手感自然就有了,去考場上再探索運用階段也能通過。畢竟運用階段要求的是熟練運用,那個時候起點就不是360分,而是400分了。
所以,第二輪複習完,差不多1/5的人都能做到「印象-反射-記憶」,區別在於記憶的深度以及記憶的內容是否全面。這一階段基本上可以上考場了,不出意外基本都能「360」。因為,此時你能給主動「調動出出被證實」——最直觀的表現:不需要書,給你個知識點,你能把前後內容都說出來,雖然有遺漏,但是框架已經形成了。
(三)第三輪複習:從「反射-記憶」到「記憶-運用」 (380分左右)
1.第三輪複習情況示例:8月5日-9月1日 全面開始實質記憶,並且開始刷題(真題與模擬題)檢測運用能力。
第三輪複習主要內容是:多輪滾動,開始正式全面「記憶」精粹卷(也就是背誦版)
①8月5日-8月15日 10天 精粹卷背誦+完成三門訴訟法系統化、做筆記+案例分析
有了上述心得之後,將民訴法、刑訴法、憲法畫出流程圖。發現理論法和商經、三國可以採取抄出關鍵詞,再大概連成串的方式背誦,沒必要畫出體系樹。於是就用了十天去實行。具體如下:
由於此時瑞達法考的精粹卷、指南針的背誦版(或者其他的背誦版)都出來了,構建體系堅決不能打斷我翻看的進度。
我以兩天為一個周期,集中對行政法、刑訴法、民訴法以及理論法、三國法五門課程的翻滾複習,將關鍵詞串在一起,構建每個學科的體系。
①行政法,用了最多不超過9個流程圖解決徐金桂精粹卷80%的內容,大約9面紙搞定;
②刑訴法,先把楊雄所有順口溜抄出來,4面紙,然後按照重要程度把主要程序或者特殊程序也做出「提示詞+流程圖」的筆記,10面紙;
③民訴法較為簡單,我訴訟程序全部鏈接起來,剔除已經記住的關鍵詞,用4面紙解決整個訴訟流程。再把特別程序的關鍵詞抄出來,連成串,3頁紙搞定。④三國法、理論法用就不再採取流程圖,而是抄下來關鍵詞。
於是,十天時間,我完成了
1.解決體系構建問題、
2.划出重點章節、
3.總結出案例分析的套路
4.每天早讀兩小時滾動翻看兩遍精粹講義、
5.每晚兩道案例分析題或論述題檢測背誦效果。儘管這十天完全拋開刑法和民法,但是我在晚間做民刑案例分析以保持敏感度。
②8月15-8月20日 六法精粹卷背誦 + 分科真題+熟悉筆記(流程圖)
有了自己的筆記之後,我發現背誦時間大大減少,背誦完筆記之後,精粹只需要不超過2.5h就能回顧完一遍。
於是接下來五天時間,我繼續對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商法經濟法、理論法、三國法滾動複習,有意識的把背誦時間、做題時間大幅增加。
具體為7:30-10:30
3H完成三門課程,每門課程1/2的精粹卷的翻看+背誦筆記流程圖10:40-11:40 1H完成一門課程5年的分科真題
13:20-15:20 2H 完成兩門課程,每門課程1/2的精粹卷的翻看、聽音頻2倍速+背誦筆記流程圖
15:30-18:30 3H 完成兩門課程5年的分科真題,
19:30-20:30 1H 翻看一門薄弱課程的精粹,如三國法or刑訴法or刑法
20:40-21:40 1H 兩道案例分析or兩道論述or一論述一案例(要有民法和刑法)
做案例分析題時也覺得有很多話可以說。似乎「好像我會綜合症」弱了很多。
③8月21日-8月31日 六法背誦第二輪+六法精粹音頻第一輪
我一直認為重複是複習的關鍵。於是,在接下來的又一個十天時間,除了開始全面背誦三訴、商經、理論、三國精粹以外,還聽了一遍精粹音頻。
因為我發現簡單的背誦和自我串講不能使我學到新內容。也不知道精粹中哪些地方是考點,所以我決定通過聽瑞達精粹卷、指南針衝刺卷音頻來查缺補漏,把之前單純自學的遺漏點、疏忽點補上,同時早上繼續滾動背誦。與此同時,我也增加了對民法、刑法精粹卷的二次系統性複習。
十天時間分配如下:
音頻兩倍速,每門約20課*40min/2倍=400min=6.5h
三訴、理論、商經、民法、刑法、三國一共八門,月52h。每天聽課時間為9:40-17:40,基本上一天或一天半聽完一門課程,同時翻閱完一遍精粹。7:30-9:30 2h 背書(每小時背誦一遍一門的1/2,則6門*每門分為2次背*1h=12h;一共2h*10天,可以保障六門課程精粹卷背誦一遍,部分課程可以背誦兩遍)
9:40-10:40 1h 聽課+看書
10:40-11:40 1h 聽課+看書
13:30-16:30 3h 聽課+看書
16:40-17:40 1h 聽課+看書
18:30-19:30 1h 聽課+看書
19:40-21:40 2h 十天時間,每晚選擇交叉回顧一門課程的重點章節/案例分析題(總用時<5h)/背誦1門精粹(總用時<5h)or卷一/二/三並且對答案(總用時<10h)
十天時間完成①八門課程的系統複習(音頻+精粹書),②六門課程精粹系統背誦一遍、部分課程背誦兩遍,③案例分析完成不少於10道,④2套前三卷,⑤部分精粹的查漏補缺。
2.第三輪複習感受分享
首先,按照這樣的進程複習,背誦效率、看書效率和做題速度(深度剖析那種)顯著提升(有了前兩輪的基礎),心裡非常、非常、非常有底氣。
其次,案例分析題時也覺得有很多話可以說。似乎「好像我會綜合症」弱了很多。
最後,我發現簡單的背誦和自我串講不能使我學到新內容。也不知道精粹中哪些地方是考點,所以決定通過聽指南針衝刺卷音頻來查缺補漏,把之前單純自學的遺漏點、疏忽點補上,同時早上繼續滾動背誦。與此同時,我也增加了對民法、刑法精粹卷的回顧,防止兩大實體法遺忘。
3.第三輪複習點評
這一階段從複習計劃可以明確感受到一個情況——我已經不滿足於反覆有效記憶知識點及體系樹,開始嘗試「查缺補漏」,方法就是通過聽音頻「獲得複習的新鮮感」,通過刷「更早的真題和模擬題168」開始學會「熟練運用」。也就是說,這一階段就是從「記憶-運用」到「記憶-運用-拔高」的方向邁進了。由於感覺複習的差不多了,這一階段和我一樣的一些同學都會感到「怎麼還不開始考試」,逐漸浮躁了。
(四)第四輪複習:從「記憶-運用」到「記憶-運用-查缺補漏」 (380分左右)
1.第四輪複習情況示例:9月1日-9月15日 查缺補漏、鞏固背誦、保持手感
①9月1日-9月5日 拔高階段背誦+前三卷系統訓練
結束完十天計劃之後,覺得效果頗為不錯,想檢測一下。
於是,這五天時間,在對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商法經濟法、理論法、三國法滾動複習(不包括民刑)的基礎上,開始系統刷五年真題
具體時間安排
7:30-10:30 3H完成三門課程,每門課程精粹卷1/2的背誦
10:40-11:40 1H完成一一份前三卷選擇題訓練
13:20-15:20 2H 完成兩門課程,每門課程1/2的精粹卷的背誦
15:30-18:30 3H 完成一一份前三卷選擇題訓練,剩餘時間一律翻看民訴、刑訴
19:30-20:30 1H 回顧早上背誦的一門精粹卷
20:40-21:40 1H 兩道案例分析or兩道論述or翻看刑法或者民法
這五天主要是繼續滾動複習,鞏固知識點,並且完成五年編年真題前三卷的刷題。該階段會感覺十分枯燥無聊,此時精粹講義幾乎看爛了,音頻也覺得沒有什麼新鮮感。
這一階段,「感覺我會綜合症」與我而言幾乎不再存在,真的有一種我會,還能不看書就說出來那種自信。如果量化的話,效果是這樣的:對於三門訴訟法而言,捂住主體部分,看關鍵詞講出相應的流程稍微有一點勉強,但是能夠回憶出70%的內容。對於商經、理論、三國而言,對於選擇題而言能夠看關鍵詞選出真題答案,但是並不清楚面對新題的感覺是什麼樣的。這個時候,我隱約覺得,我進入了盲目自信卻又沒有70%把握的「停滯期」。於是決定進入168階段,試著提升一下。
②9月6日-9月15日 背誦+168模擬題+聽「考前兩小時」
十天時間,前6天左右除了按照計劃繼續翻滾背誦精粹以外,還做完了大部分168真題,發現很多知識點沒有背到,或者被忽略,對於行政法、刑訴法甚至是翻著書做完的,於是迅速以一點五到兩倍速的時間聽完瑞達法考絕大部分168課程,發現對於精粹卷的遺漏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因為有前期的多輪翻閱、背誦,所以對於這些知識點有一定的敏感度,這種敏感度基本上能持續到司考。
在此之外,利用覺曉APP迅速做完所有課程五年真題(該APP採取的是章節分類法,用了大約17h做完。並且,筆者明顯的發現168階段過後似乎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對於精粹有一種新鮮感,重複背誦時也能把握住關鍵點,更有信心。
之後的四天,果斷選擇瑞達法考的考前兩小時。做完題之後,感覺乾貨太多,所以只能正常甚至是慢速播放靠前兩小時的視頻,於此同時又系統背誦了一輪六門課的精粹,翻看了柏浪濤的刑法分則和老鐘的民法精粹,感覺差不多飽和了。
2.第四輪複習感受
9月3號的時候,基本上徹底沒有了那種「感覺我會的感覺」,也沒有那種我覺得什麼都會的盲目自信。那個時候,我明確的感覺到我基本上掌握了「75%的內容」,實現了停滯期後的一次拔高。當時想著360就過了,所以發揮正常、運氣也好的話,應該能過。但是,當時和身邊同學交流時,仍然還有同學是當初那種「感覺我會,卻覺得大腦空白」的感覺,覺得可能沒有複習到位。
3.第四輪複習後的點評
這一階段基本上屬於穩住勝利果實,按部就班熬過考試就是勝利,事實上,成績確實不錯——429分,每一卷均在100以上,各捲髮揮非常平穩,雖然第一天一整天和第二天上午前都異常困,幾乎是半眯著眼睛做完的選擇題,但是每一卷考完都還有半個多小時檢查。
考後估分的情況是「排除忘記選什麼的,按照不確定的一律扣分的標準,得到最保守估計370分的預估。」以上,便是四輪複習的全部客觀計劃+客觀感受+考後回顧總結。總之,第四輪複習應該基本實現了「記憶-運用」到「記憶-運用-查缺補漏」的過渡。
法考複習:拒絕虛假背誦,掌握合理記憶方法,你就成功了一半!(下)
二、什麼是虛假背誦?
(一)虛假背誦與印象背誦
(二)虛假背誦與關鍵詞背誦
三、你是如何把自己帶入虛假背誦的坑裡?
四、如何掌握紮實的背誦技巧?
(一)掌握基礎背誦方法
(二)基礎背誦方法之間的銜接
推薦閱讀:
※家庭教育:夫妻關係永遠重於親子關係
※幼兒園未來成功與否,就看這幾項
※教學七步法之授新課的標準流程
※麻省理工將給公開課學習者發認證,此行為有多大意義?
※到了青春期,我變的喜怒無常,常常發大火我該怎麼辦?
TAG:記憶方法 | 教育 |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