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鐘為誰鳴

喪鐘為誰鳴

——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百周年

沙皇尼古拉二世看到一戰煉獄般的慘狀寫下「世間再無真正的正義」。一場本該終結一切戰爭的戰爭終結了人類一切美好,科學進步的和昌明變成了工業化的捉對屠殺,鐵絲網、機槍、毒氣,更為更加殘酷的二戰埋下了禍根。戰爭的履帶在碾壓草籽般的生命時不會有任何猶豫。

英國擁有海洋,法國擁有陸地,而德國只有「思想的天空」。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世界主要列強上升到帝國主義階段,政治經濟上交往的不平衡,迫使新興帝國主義國家鼓吹「戰爭無非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更加深重。在普通人的想像中,1914年的戰爭被描繪成這樣:一次浪漫的短途旅行,一場熱烈的、豪邁的冒險。一天收割數十萬人生命的機槍鐵絲網擊碎了人們的幻像,幻像中「落葉之前結束的終結一切戰爭的戰爭」成了毫無意義。曠日持久的「They push,We push」的塹壕戰,仇恨引發了更加尖銳的矛盾誘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人類只有趟過戰爭的血路,才可能有朝一日通向和平。回首已是百年,全世界因為宗派,種族,利益的衝突無不提醒著一百年前那場戰爭的慘痛教訓。一戰的慘痛教訓就是人類的命運是共同的,所有人都不能置身於危機之外,任何形式的妄圖通過武力稱霸世界的行為都是可笑的,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流,和諧平等的交流是基礎,不管國家大小實力強虞和平友好共同發展的國際秩序都是需必須的。

可悲的是一百年後的今天,「修昔底德陷阱」被頻頻提及,暗示中國崛起可能將世界再次拖入戰爭。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當今的世界早已不是弱肉強食的一戰前的世界,和平與發展正成為時代的潮流。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中國提倡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正在被世界上大多數愛好和平的國家所支持,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足以讓所有的謠言閉嘴。

在過去的100年中,人類既經歷了極端的合作,也經歷了極端的衝突,面對似曾相識的選擇,我們只會愈發克制,珍惜和平發展的世界潮流。

推薦閱讀:

鮮血與土地——阿爾比恩行動
轉捩點——分裂的日本

TAG:第一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