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每步都對,最後滿盤皆輸?| 圈外孫圈圈

人生每步都對,最後滿盤皆輸?| 圈外孫圈圈

來自專欄孫圈圈_你不是因為懶

本文作者:在線商學院品牌「圈外同學」創始人兼CEO孫圈圈,豆瓣8.6分暢銷書《請停止無效努力》作者,30萬關注公眾號「圈外孫圈圈」主理,曾在頂級管理諮詢公司任職諮詢總監,主導過數十家500強企業的組織設計和人才管理諮詢方案。


加拿大原住民地區有幾支部落,都以狩獵為生。他們之間的生存競爭非常激烈,最後只能有一個部落留存下來。現在,假如你是其中一個部落的頭領,你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獲得最終勝利呢?

有兩種方式可選——

一種方式是:為了更精準地獲取獵物,每次狩獵之前都會總結過往經驗,準備非常充分,選擇最合適的方向全力出擊。

另一種方式是:請個巫師作法,來確定出擊的方向。

但實際上,最終生存下來的卻是請巫師作法的那個印第安部落,其它那些思考徹底、準備充分的部落最終都消亡了。

勝利的關鍵,其實不在於去判斷科學和迷信哪個更加可靠(這個答案本來也無需討論),關鍵是在於:狩獵計劃無論多麼完美、分析無論多麼徹底,都是在戰術層面,而如果我們從戰略層面來理解這個問題,答案會完全不同。

這些部落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互相之間的模仿速度也會更快,日復一日,到最後他們每天狩獵的方向逐漸趨同。

所以競爭勝出的關鍵就不是找方向了,而是高效快速地完成狩獵,巫師做法的決策速度更快。

因此,當我們把事情拔高到戰略層面的時候,制定狩獵計劃這種戰術層面的事情是否做得正確,反而變得無關緊要了。

這是邁克爾波特在闡述競爭戰略的時候,講過的一個關於印第安部落的寓言故事。

類似這樣戰術勝利、戰略失敗的例子會有很多。而且,不僅僅存在於戰爭、存在於企業,更存在於每個人身上。

比如我當年大學的時候有很多考研黨,每天早起鍛煉、然後在圖書館自習一天、考試成績也很好,但如果你去問他「你為什麼讀研」,他會說「我也不知道,先讀了再說,總歸有用吧」。

等到後來讀完研出來,發現這對找工作沒有太大優勢,就感嘆「當年應該先出來工作啊!」

戰術上,他們非常勤奮,結果也很好,每一步都做得很棒;但戰略上,他們很懶惰,戰術成果並沒有幫到他們達到戰略成功,最後卻是輸。

幾年前曾流行一句話「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這話是雷軍說的。聽起來很簡單,無非是「要思考」「別盲目努力」之類的,但大多數人是無法一直做到的(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很多情況下,我們寧願勤奮到死也不願思考一次。

且不論其他人,光是說這句話的雷軍,本人非常聰明、有野心,勤奮程度被業內稱為勞模,卻也是經歷了10多年在金山每天加班到凌晨、最終沒能躋身互聯網一線公司、之後痛定思痛,才說出了這句話,做出了小米,短短几年就躋身TMD,成為BAT之後最被看好的互聯網公司。

我們做不到「戰略勤奮」,有三大障礙:

一、不知道什麼是戰略

戰略說起來簡單,但是這個詞對每個人是不一樣的。

華為有位新員工,就公司經營戰略寫萬言書給任正非,結果任正非回復說「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治療;如果沒病,建議辭退」。馬雲也曾說過「剛來公司不到1年的人,千萬別給我寫戰略報告」。

這是說我們不應該做戰略思考嗎?當然不是,這是因為對每個人、每個角色、每個階段來說,你要做的戰略思考是不一樣的。

如果是CEO,你的戰略思考應該是關於業務模式、用戶價值、人才建設等等;

如果你是部門負責人,比如產品負責人,你的戰略思考應該是關於用戶需求、產品體驗等等;

如果你是一線員工,你的戰略思考應該是關於崗位本身對公司的價值、關鍵成功因素、你在整個團隊中的差異點等等。

除了工作,我們還看得大一點,思考:我的優勢是什麼、我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客戶/老闆、我如何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就是作為一個曾經有社交恐懼症的人,我如何通過分析自我、然後戰略性篩選客戶,在個個人精的諮詢公司生存下來、並成為晉陞最快的顧問。

戰術勤奮、戰略懶惰,那叫「無效努力」;

戰略勤奮、戰術懶惰,那叫「眼高手低」;

而最大的問題是,在該戰略勤奮的時候無效努力,該戰術勤奮的時候眼高手低。

2月份的時候,圈外商學院的課程是《給自己的未來定個戰略》,我們每門課程都有一個遊戲,這門課程的遊戲是——

每個人選一個角色,可以是投資人,也可以作為被投者,被投者用課程中的方法給自己做個戰略,投資人覺得誰更有潛力,就去投他,被投最多的人勝出,圈外包機票,我來請他吃飯。而勝出者的投資人籌碼也會翻倍。

最后冠軍是華爾斯,一位資深90後,目前的職業是品牌策劃,在朋友中常常充當連接節點的角色。這是他用課程中的個人商業模式畫布,做好的未來策略:

這一段是他自己拿到冠軍之後的感嘆:

在過去,我做任何選擇的時候,都是線性思考,單純根據自己的喜好跟得失,就像大多數人一樣。後來,我經歷了人生最低潮的階段,做職業轉換時,所有我看上的公司、崗位,都看不上我。這時候我才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從喜惡、得失,變成了思考「我是誰?」、「我能做什麼」以及「我能給對方提供什麼價值」。

這一次的比賽中,讓我真正體會到個人發展是需要策略的,一件事的價值不取決於它本身,而是取決於它在整張網中可能造成的影響。雖然我自己做品牌策劃,但我第一次把自己當成一個「產品」去打造,花心思編寫自己的「商業計劃書」,並在實際生活中不斷驗證自己的「模式」,最終才獲得了這麼多「投資人」的青睞。

所以,對每個人來說,我們應該不斷去思考「我能做什麼」、「我的客戶是誰」、「我如何為對方提供價值」,這才是真正的戰略思考。

二、找不到戰略中的關鍵因素

上周跟圈外的幾個負責人一起吃飯,提到1年前剛創業不久的自己,覺得那時候特別SB,產生過很多不切實際的想法,比如我曾想做個工具。

那時候,是不知道戰略的重要性嗎?不是,想出那些不靠譜的想法,本身就是在探索戰略方向,就是一種戰略思考。

但為什麼還是朝著不靠譜的方向做了很多無效努力呢?因為對行業、對用戶甚至對創業的認知,都太淺薄了,沒有找到戰略關鍵所在。

很多時候,我們都存在這個問題,不是不知道戰略的重要性,是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戰略方向。

比如,之前一位實習生跟我說,他未來的目標是創業,所以要離開圈外去一家諮詢公司,我們發生了如下對話:

我:「如果你求穩定、想去大公司,這我可以理解,但如果你的目標是創業,那你應該在圈外這樣的公司,一來成長更快,二來知道初創公司可能踩過什麼樣的坑,三來你能拿到的資源更多。」

他:「可是,在圈外我只看得到一家公司,做諮詢能看得到很多公司啊。」

我:「創業不是看戲。做諮詢,的確能以旁觀者看到很多公司,但這跟自己動手做,差異太大了,更何況,諮詢公司服務的都是超大型公司,跟創業公司的差異太大了。」

他:「看多了不是就會了嗎?」

我:「這麼說吧,做諮詢就是看很多場球賽,所以你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解說;但如果你將來是想成為偉大球員的,你得真正下場來踢才行。」

他的確是有方向的,也思考了自己的策略,但最後決定的一剎那,還是因為缺少對局勢的理解,判斷失誤。

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是根據自己的認知,來判斷自己不熟悉的局勢,以此制定戰略,本身也是一種戰略懶惰。

所以,想要戰略勤奮,不只是要知道戰略對自己意味著什麼,更重要的是,跟你周圍的高手、跟你圈子以外的人去聊,理解清楚局勢,收集到足夠做出戰略判斷的信息之後,再做戰術努力。

三、被思維定式和焦慮所擾

之前做諮詢的時候,遇到過一些企業管理者,看起來非常努力、勤奮和有想法,公司/部門卻不見起色。

當時只覺得是運氣,自己創業之後,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回想起來,這些人往往具備這樣的特徵:

1.定目標的時候都信心滿滿:

定目標的時候雞血滿滿,覺得未來能實現幾倍增長。

但從未想過,目前的業務如果真的實現幾倍增長,需要什麼樣的條件配合。試圖用過去的方法、做過去做過的事情,只是加了點雞血,就期待不一樣的結果,實在太過荒謬。

2.事無巨細、事必躬親:

任何時候都很努力,每一樣細節都親自過問,試圖用努力換來奇蹟

3. 不斷強調競品的成果:

不斷跟團隊說,人家做到如何如何了、你們怎麼不學學,但自己絲毫沒想過對方是怎麼做出來的、跟我們的情況有何不同。

4. 一直感嘆團隊能力不行:

有了目標,最後做不到,馬上覺得是人不行。總是期待招來一個大牛,讓業務走向巔峰,又或者,期待花個幾百萬找家諮詢公司,自己就能躺贏。

這不是人品問題,也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典型的戰術勤奮、戰略懶惰。壓力越大的行業/公司/部門,越容易出現這種現象。

原因也很簡單,業務壓力大,會導致恐慌和焦慮,這種焦慮情緒讓自己很不舒服,急需緩解。

怎麼緩解呢?戰略思考肯定是救不了焦慮的,因為戰略的效果實在太長期了,不是馬上見效的。更何況,戰略的效果長期到你都不知道這個戰略是不是對的,這會讓你更加焦慮。

但是,如果你做一些戰術勤奮的事情,比如親自處理一個小問題、發現員工的某個錯誤,你會獲得巨大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是即時的,你的焦慮很快就被治癒了。

於是,你加倍努力,更加事無巨細地處理很多事情,試圖用勤奮掩蓋戰略思考的不足。

但業務還是起不來,看到競爭對手戰果滿滿,忍不住想「TM我這麼努力,怎麼還是不行,一定是那幫孫子的問題」,於是一邊轉發對手如何牛逼的成果,命令團隊學習模仿,一邊感嘆沒有大神相助。

不說企業老闆,普通人一樣如此。看著周圍人賺錢、買房、娶媳婦/嫁老公、生娃,焦慮到極點,於是一路小跑、氣喘吁吁地跟上,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你要問他為什麼做這些,他理直氣壯:大家都這樣啊。

如果這過程中,有什麼挫折,比如沒有賺到足夠的錢、沒有升到自己想要的職位,那就無比焦慮,趕緊聽幾個音頻、看幾頁書、背幾個單詞,用短暫的收穫感讓自己平靜下來。

可努力了一陣發現還是沒有結果,就會想:總不能是自己的問題吧?那一定是方法不對,於是如饑似渴地看「如何賺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從月薪3千到月薪5萬的秘訣」、「成功人士都是這個點就起床」……認真地去模仿,卻從未想過這些方法是否適合自己。

因比較而焦慮,因焦慮而不斷解決小問題,這就是大多數人寧願勤奮到死,也不願戰略思考的原因。

四、怎麼做到戰略勤奮

所以,我總結了幾個戰略勤奮的方法,與你們共勉:

1)搞清對現階段的自己來說,什麼樣的問題是戰略,什麼樣的問題是戰術,不要錯位了

2)人都有焦慮,也都會不自知地陷入戰略懶惰,所以制定一些原則和問題清單,貼在自己每天能夠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不忘,比如我之前文章提到,我自己的原則之一是做Scalable的事情

3)跟高手/圈外人交流,看看外面的世界,別閉門造車。去到任何未知的領域,都先問問路,別一頭撞進去


最後,之前有朋友說「圈圈,你文章是很好,但太長了,能不能一句話概括?」所以,我嘗試一下這個挑戰,以後每篇文章最後,用一句話概括中心思想。

今天的一句話是:我們要追求戰略勝利,而不是戰術努力,比如玩遊戲故意輸給心儀的女同學,因而獲得請她吃飯、繼續交往的機會,就是用戰術失敗換取戰略勝利。

相關文章:

作為個人,你的商業模式有沒有問題

先提升人脈還是能力?試試3步決策法

3個技巧,解決90%的時間不夠問題

推薦閱讀:

萬萬沒想到,極致服務體驗背後的套路都是一樣的!
少林和武當的戰略陰謀
祥雲無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歐鏈科技與360達成戰略合作 共同打造超級節點安全解決方案

TAG:職場 | 人生規劃 | 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