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瑞典的傳奇女皇克里斯提娜~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內埋葬的大都是歷屆教宗的墓,而這裡只有三個女人有殊榮死後將遺體長存於此。瑞典的傳奇女皇克里斯提娜就是其中之一。
1626年12月8日,克里斯提娜生於斯德哥爾摩的德萊科融諾城堡。這個城堡的名字是「三個王冠」的意思,內有瑞典國家圖書館和王室資料,可惜的是這座城堡在1697年的一場大火中被毀。圖書和資料也同時燒毀,這也使得瑞典的早期歷史很難考究。現在的這裡,就是斯德哥爾摩皇宮所在地。
德萊科融諾城堡,1661年
在克里斯提娜出生之前,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曾有兩個女兒──一個無名公主,和另一個同名為克里斯提娜的公主──但都已經夭折。所以當皇后瑪利亞·伊麗歐諾拉懷有第三胎時,人們都十分期待。由於克里斯提娜出生時長滿毛髮,且哭聲雄亮,接生的人把她誤認為是男孩子。克里斯提娜在自傳中憶述道:"在場的女士發現這錯誤時,都感到萬分尷尬。"國王卻十分歡喜,說:"這女孩一定會很聰穎,看她把我們所有人都作弄了!"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
克里斯提娜的性別之所以會引起混淆,可能是因為她出生時被幾乎完整的羊膜包著;斯堪的納維亞傳統把這種羊膜稱為"勝利外衣",視之為好兆頭。國王很疼愛女兒,而公主也很敬愛父親;然而王后卻因自己沒有誕下男孩而對克里斯蒂娜很冷漠。
里斯提娜的父母瑞典國王阿道夫和皇后,1632年
公元10世紀的時候,羅馬天主教傳入瑞典並很快鞏固下來。但是為了集資修建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而實行的在歐洲各國兜售贖罪券的活動,引發了馬丁·路德的反抗和後來新教的建立。1593年路德宗的新教成為了瑞典的國教。
1617年第一次紀念宗教改革日的宣傳印刷品,圖為馬丁·路德在教堂門口刻上《九十五條論綱》
瑞典雖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保持中立,卻參與了全歐洲的第一次宗教大戰——1618-1648年間的三十年戰爭。這是神聖羅馬帝國內戰、宗教改革與反宗教改革鬥爭引發的一次歐洲天主教和新教矛盾激化的大規模宗教戰爭。
歐洲天主教和新教三十年戰爭地圖
瑞典做為新教國家,出國參戰的就是克里斯提娜的父親,國王古斯塔夫二世。1631年瑞典國王領導的新教派軍隊在布賴滕費爾德戰役中大獲全勝。
古斯塔夫二世在布賴滕費爾德戰役大捷
然而,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不知道國王是不是早有預感,在1632年出國參加呂岑之戰前,古斯塔夫二世就申明說如果此戰無回,就要女兒克里斯提娜繼承王位。而當時的克里斯提娜才只有六歲。
呂岑之戰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戰死殺場
擔心的事情最終還是來了,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在呂岑之戰中陣亡。他的遺體後來被運回瑞典。這意味著六歲的公主克里斯提娜成為了王位的繼承人。
國王遺體運回瑞典
雖然克里斯蒂娜很少流淚,但她為了父親的死哭泣了三天。她母親把國王的遺體從德意志帶回國,並間中把棺材打開,撫摸他的遺體──國王於死後18個月才下葬。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的棺木
別看克里斯提娜六歲就繼承王位,她可是個天資聰慧的人。從小就馬術精湛,並學習劍擊和射擊。先王指派給她的導師,神學家約翰內斯·馬蒂亞·哥圖斯教曉她宗教、哲學、希臘語和拉丁語。她語言天份十分高,曾使法國大使驚訝地讚歎:"她的法文說得那麼好,就像在盧浮宮內出生的一樣!"而曾在義大利居住四年的丹麥醫生,也驚嘆她雖然未到過義大利,卻說得像當地人一樣 。除此之外,她還精通荷蘭語、丹麥語、希伯來語、德語和阿拉伯語。
14歲的女皇克里斯提娜
雖然我們現在都稱她為「女皇」,其實她六歲繼承王位的時候是被稱為「瑞典國王」的。克里斯蒂娜成年之前,攝政首輔大臣阿克薩是瑞典實際的統治者。不過據傳記作家瑪格麗特·戈德史密斯的記載,克里斯蒂娜16歲時,就已經在政務院的會議上「舌戰首輔大臣」。
攝政首輔大臣阿克薩
18歲生日當天,克里斯蒂娜開始了親政。此後不久,她與丹麥達成和平協議,終止了兩國間的仇恨。同時,她不知疲倦地儘力斡旋,以儘早結束讓她失去父親的三十年戰爭。在克里斯蒂娜的積極努力下,參戰諸國終於在1648年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和約整體有利於瑞典。
1648年歐洲各國代表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克里斯提娜想把瑞典斯德哥爾摩建成北方的雅典,她鼓勵治學,為瑞典圖書館在全歐洲範圍內購買了許多圖書,還邀請傑出的思想家如笛卡爾等來瑞典講學。她致力於推動教育、藝術、文化的發展,並因此得到了「北方的密涅瓦」(密涅瓦是羅馬神話中的智慧女神)的稱號。
笛卡爾(右)和女皇克里斯提娜(左)
然而,在笛卡爾到達瑞典後的四個月就染上了肺炎暴病身亡。有說他的死是因為瑞典天氣太冷,每周要給女皇上三次課,每次都是凌晨5點開課(女皇自小就養成每天4點起床學習的習慣),寒流導致他染了肺炎。也有一說,稱笛卡爾和女皇的觀念並不和:女皇不喜歡他的機械哲學,笛卡爾也不喜歡女皇鍾情於古希臘文化。1996年學者派斯就曾指出笛卡爾被殺的可能性:他曾拒絕女皇的要求,之後他們有過很激烈的爭論,1650年1月笛卡爾只見了女皇四五次面,而笛卡爾的醫生也說「害死」他的肺炎是不會導致全身出血的。
法國哲學家笛卡爾
人們很希望女皇早日成親誕下王位繼承人,歐洲多國的王子曾想追求她,但都被她拒絕。1642年在她的表哥卡爾出征參加德軍前,他們曾秘密訂婚。但是1649年2月26日,克里斯提娜女王公告她不打算結婚,並且立表哥卡爾為王位繼承人。貴族對此表示反對,但其餘三個國民等級──神職人員、資產階段和農民──都同意接受。
克里斯提娜表哥,瑞典國王卡爾十世·古斯塔夫
指定王位繼承人的典禮於1650年10月22日舉行,她在雅各斯達爾宮(今稱烏爾里克斯達爾宮)登上以綉金黑天鵝絨裝飾、六匹白馬拉動的馬車。這個車隊十分長:首輛馬車到達大教堂時,後面還有馬車未離開雅各斯達爾。她還邀請了四個等級的代表赴王宮參加晚宴。賓客穿著華麗衣服,享受美酒和炙肉,就如身處嘉年華會。廣場上的噴泉連續三天噴出香檳酒,直到24日慶典結束。
烏爾里克斯達爾宮
克里斯提娜的父親死於天主教與新教的三十年戰爭,而諷刺的是,1651年她受天主教耶穌會成員、葡萄牙大使安東尼奧·馬切朵的影響,開始對天主教關於罪、靈魂永存、自由意志等理論感興趣。葡萄牙大使寫信給羅馬後,耶穌會派了保羅·卡薩帝等人到瑞典與女皇探討宗教哲學。在此期間,西班牙也派來了新任大使安東尼奧·皮蒙特爾。
西班牙大使安東尼奧·皮蒙特爾
皮蒙特爾很快得到了女皇的信任,他們經常見面,也引起了很多流言蜚語。1933年,嘉寶飾演的電影《瑞典女皇》,講述的就是她與這位西班牙大使的緋聞愛情。電影中皮蒙特爾死在了女皇的懷中,不過事實上並非如此,大使後來回到西班牙直到1670年才去世。
嘉寶飾演的《瑞典女皇》
話說回來,克里斯提娜女皇雖然在1652年開始就有意轉歸天主教。但是她主動放棄皇位,並不完全是因為要改變自己的信仰。她常年刻苦學習工作,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的習慣和強大的治國壓力讓她在1651年突然崩潰,才二十幾歲的她就患上了高血壓。
馬背上的克里斯提娜,1653
再有就是當時對她太隨心所欲和揮霍的批評──她在10年間冊封了17個伯爵、46個男爵和428個低級貴族,並賣掉或抵押了價值一百二十萬元的財產,以繳付他們的俸祿。她也很明顯開始對征服大片國土後,但仍維持省級的政府感到厭倦。她在1681年的自傳中寫道:"我認為女人永遠不應管治國家。"
克里斯蒂娜於1654年6月5日正式退位,在烏普薩拉城堡的退位儀式上,克里斯蒂娜身穿的禮服被一件一件摘下;但負責摘去王冠的佩爾·布拉赫並沒有動手,這使得她要自行把王冠脫下。她身穿塔夫綢白袍,聲音顫抖地發表告別演說,感謝所有人後便把王位移交給身穿黑服的卡爾十世。佩爾·布拉赫覺得她站在那裡,就如天使一般。
烏普薩拉城堡
烏普薩拉城堡和花園
1654年6月5日克里斯提娜女皇的退位儀式
27歲退位後的克里斯提娜生活更傳奇精彩,她改信了天主教並多年生活在羅馬,她與羅馬紅衣大主教的故事也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預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敬請期待她的第二篇貼,女皇棄位後的傳奇生活~
喜歡請轉發,愛我請點贊~
推薦閱讀:
※皇家公告:威廉王子與凱特將正式成為國王王后
※瑞典國王被曝曾欲拋妻棄子與女模私奔(組圖)
※淮陰少年韓信 從胯夫到國王的奮鬥
※以假亂真的英國王妃凱特臨盆前大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