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智度論 白話譯(第二冊7)

大智度論 白話譯(第二冊7) 第二冊卷21-卷40 卷第二十三釋初品中 十一智  問道人譯摘自中國佛教印經網

複次,思惟此食,墾植耘除,收穫蹂治,舂磨淘汰,炊煮乃成,用功甚重。計一缽之飯,作夫流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凈,無所一值,宿昔之間,變為屎尿;本是美味,人之所嗜,變成不凈,惡不欲見。

(又,思惟此食,墾植耘除,收穫蹂治,舂磨淘汰,炊煮乃成,用功很重。計一碗飯,從種植到成飯人流的汗集合起來,比飯還多。製作飯食費工很多,這樣辛苦,入口食罷,即成不凈,不值一錢,一夜之間,變為屎尿;本是美味,人所喜好,變成不凈,厭惡不欲見。)

行者自思:「如此弊食,我若貪著,當墮地獄,啖燒鐵丸;從地獄出,當作畜生牛、羊、駱駝,償其宿債,或作豬狗,常啖糞除。」如是觀食,則生厭想;因食厭故,於五欲皆厭。

(修行的人自己想:「如此弊食,我如果貪著,當墮地獄,吃燒鐵丸;從地獄出,當作畜生牛、羊、駱駝,償還以前的債,或作豬狗,常吃糞除。」這樣觀食,則生厭想;因為厭食,對於五欲都厭。)

譬如一婆羅門修凈潔法,有事緣故到不凈國,自思:「我當云何得免此不凈?唯當干食,可得清凈。」見一老母賣白髓餅,而語之言:「我有因緣住此百日,常作此餅送來,當多與價!」

(譬如有一位婆羅門修凈潔法,因為有事到不凈國,自己想:「我當如何得免此不凈?只有吃干食,可得清凈。」見一老母賣白髓餅,而對他說:「我有事住在此地百十天,常作這種餅送來,當多給你錢!」)

老母日日作餅送之,婆羅門貪著,飽食歡喜。老母作餅,初時白凈,後轉無色、無味。即問老母:「何緣爾耶?」母言:「癰瘡差故。」

(老母天天作餅送給他,婆羅門貪著,飽食歡喜。老母作餅,初時白凈,後來變得無色、無味。即問老母:「為什麼這樣呢?」老母說:「因為癰瘡好了。」)

婆羅門問:「此言何謂?」母言:「我大家夫人隱處生癰,以面、酥、甘草拊之,癰熟膿出,和合酥餅,日日如是,以此作餅與汝,是以餅好。今夫人癰差,我當何處更得?」

(婆羅門問:「這話是啥意思?」老母說:「我家大夫人隱處生癰,用面、酥、甘草拊瘡,癰熟膿出,和合酥餅,天天這樣,用此作餅給你,所以餅好。現在夫人癰好了,我到那再找?」)

婆羅門聞之,兩拳打頭,捶胸乾嘔:「我當云何破此凈法?我為了矣!」棄捨緣事,馳還本國。行者亦如是,著是飲食,歡喜樂啖,見其好色細滑,香美可口,不觀不凈;後受苦報,悔將何及!

(婆羅門聽後,兩拳打頭,捶胸乾嘔:「我為什麼破此凈法?我這是死定啦!」不辦事啦,馳還本國。修行的人也是這樣,對飲食貪愛不舍,歡喜好吃,見食物好色細滑,香美可口,不觀不凈;後受苦報,後悔也沒有什麼用!)

若能觀食本末如是,生惡厭心,因離食慾,四欲皆舍,於欲界中樂悉皆舍離;斷此五欲,於五下分結亦斷。如是等種種因緣惡罪,不復樂著,是名食厭想。

(如果能觀食本末象這樣,生厭噁心,因離食慾,四種欲都舍離,對於欲界中的樂全都舍離;斷此五欲,五下分結也斷。象這樣等種種因緣惡罪,不再樂著,這叫食厭想。)

問曰:無常、苦、無我想,與無漏智慧相應;食厭等四想,與有漏智慧相應,次第法應在前,今何以後說?

(問:無常、苦、無我想,與無漏智慧相應;食厭等四想,與有漏智慧相應,按次第法應在前面說,現在為什麼在後面說?)

答曰:佛法有二種道:見道、修道。見道中用是三想,破諸邪見等,得聖果,猶未離欲;為離欲故,三想次第說是食厭等四想,得離淫慾等諸煩惱。初三想示見諦道,中四想為示學修道,後三想示無學道。初習身念處中,雖有食厭想,功用少故佛不說。今為須陀洹,斯陀含度欲故,無我想次第說食厭等四想。 

(答:佛法有二種道:見道、修道。見道中用這三想,破眾邪見等,得聖果,猶未離欲;為了離欲,三想後面說這食厭等四想,得離淫慾等眾煩惱。初三想顯示見諦道,中四想顯示學修道,後三想顯示無學道。初習身念處中,雖有食厭想,功用少所以佛不說。現在為須陀洹,斯陀含度欲,無我想後說食厭等四想。)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者,若念世間色慾滋味,車乘、服飾、廬觀、園宅,種種樂事,則生樂想;若念世間眾惡罪事,則心生厭想。何等惡事?惡事有二種:一者、眾生,二者、土地。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的意思是,如果憶念世間色慾的滋味,車乘、服飾、廬觀、園宅,種種樂事,就生樂想;如果憶念世間眾惡罪事,心就生厭想。那些惡事?惡事有二種:一、眾生,二、土地。)

眾生有八苦之患:生、老、病、死、恩愛別離、怨憎同處、所求不得,略而言之,五受眾苦。

(眾生有八苦的災禍:生、老、病、死、恩愛別離、怨憎同處、所求不得,略而言之,五受眾苦。)

眾生之罪,淫慾多故,不別好醜,不隨父母師長教誨,無有慚愧,與禽獸無異。瞋恚多故,不別輕重,瞋毒狂發,乃至不受佛語,不欲聞法,不畏惡道,杖楚橫加,不知他苦,入大闇中,都無所見。

(眾生的罪,因淫慾多,不別好醜,不隨父母師長教誨,沒有慚愧,與禽獸無異。因瞋恚多,不別輕重,瞋毒狂發,乃至不聽佛的話,不想聽法,不畏惡道,杖楚橫加,不知道他人苦,入大闇中,都無所見。)

愚痴多故,所求不以道,不識事緣,如[馨-香/牛]角求乳;無明覆故,雖蒙日照,永無所見。慳貪多故,其舍如冢,人不向之。憍慢多故,不敬賢聖,不孝父母,憍逸自壞,永無所直。

(因愚痴多,所求不以道理,不識事緣,如[馨-香/牛]角求乳;因無明覆,雖蒙日照,永無所見。因慳貪多,他的家如墳墓,人不想去。因憍慢多,不敬賢聖,不孝父母,憍逸自壞,永遠碰不到佛法。)

邪見多故,不信今世、後世,不信罪福,不可共處。如是等諸煩惱多故,弊敗為無所直。惡業多故,造無間罪:或殺父母,或傷害賢聖;或要時榮貴,讒賊忠貞,殘害親戚。

(因為邪見多,不信今世、後世,不信罪福,不可共處。因為像這樣的各種煩惱多,弊敗為無所直。因惡業多,造無間罪:或殺父母,或傷害賢聖;或要時榮貴,讒賊忠貞,殘害親戚。)

複次,世間眾生,善好者少,弊惡者多。或時雖有善行,貧賤鄙陋;或雖富貴端正,而所行不善;或雖好布施,而貧乏無財;或雖富有財寶,而慳惜貪著,不肯布施;或見人有所思,默無所說,便謂憍高自畜,不下接物;

(又,世間眾生,善好的人少,弊惡的人多。或有時雖有善行,而貧賤鄙陋;或雖富貴端正,而所行不善;或雖好布施,而貧乏無財;或雖富有財寶,而慳惜貪著,不肯布施;或見人有所思,默無所說,便說憍高自畜,不下接物;)

或見好下接物,恩惠普潤,便謂欺誑諂飾;或見能語善論,便謂恃是小智以為憍慢;或見質直好人,便共欺誑調投,引挽凌易;或見善心柔軟,便共輕凌蹋蹴,不以理遇;若見持戒清凈者,便謂所行矯異,輕賤不數。如是等眾生弊惡,無一可樂。

(或見好下接物,恩惠普潤的人,便說是欺誑諂飾;或見能語善論的人,便說恃這小智作為憍慢;或見質直好人,便一起欺誑調投,引挽凌易;或見善心柔軟的人,便一起輕凌蹋踢,不以理遇;如果見持戒清凈的人,便說所行矯異,輕賤不止。象這一類眾生弊惡,沒有一個可樂的人。)

土地惡者,一切土地,多衰無吉,寒熱饑渴,疾病惡疫,毒氣侵害,老病死畏,無處不有。身所去處,眾苦隨之,無處得免!雖有好國,豐樂安隱,多為諸煩惱所惱,則不名樂土。一切皆有二種苦:身苦、心苦,無國不有。如說:

(土地惡的意思,一切國土,多衰無吉,寒熱饑渴,疾病惡疫,毒氣侵害,老病死畏,無處不有。身去的地方,眾苦相隨,沒有可以避免的地方!雖有好國,豐樂安隱,多被各種煩惱所惱,就不能叫樂土。一切都有兩種苦:身苦、心苦,無國不有。如說:)

有國土多寒,或有國多熱,

有國無救護,或有國多惡,

有國常飢餓,或有國多病,

有國不修福,如是無樂處。

眾生、土地有如是惡,思惟世間無一可樂。欲界惡事如是,上二界死時、退時,大生懊惱,甚於下界。譬如極高處墮,摧碎爛壞! 

(眾生、土地有這樣的惡,思惟世間無一樣可樂的事。欲界惡事象這樣,上二界死時、退時,生大懊惱,比下界還厲害。譬如極高處墮下,摧碎爛壞!)

問曰: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何等異而別說? 

(問: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什麼差別而另外說?)

答曰:有二種觀:總觀、別觀。前為總觀,此中別觀。復有二種觀:法觀、眾生觀。前為呵一切法觀,此中觀眾生罪惡不同。

(答:有兩種觀:總觀、別觀。前面是總觀,此中是別觀。又有兩種觀:法觀、眾生觀。前為呵責一切法觀,與此中觀眾生罪惡不同。)

複次,前者無漏道,此中有漏道。前見諦道,今思惟道。如是等種種差別,一切地中攝,緣三界法,是名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又,前面的是無漏道,此中是有漏道。前面的是見諦道,現在的是思惟道。象這樣等種種差別,包括在一切地中,緣三界法,這叫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死想者,如死念中說。  

(死想的意思,如死念中說的。)

不凈想者,如身念處中說。

(不凈想的意思,如身念處中說的。)

斷想、離想、盡想者,緣涅槃相。斷諸結使故,名斷想;離結使故,名離想;盡諸結使故,名盡想。  

(斷想、離想、盡想的意思是,緣涅槃相。斷一切結使所以叫斷想;離結使所以叫離想;盡眾結使所以叫盡想。)

問曰:若爾者,一想便足,何以說三?  

(問:如果是那樣,一想便就夠了,為什麼說三想?)

答:如前一法三種說,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此亦如是,一切世間罪惡深重故三種呵。如伐大樹,不可以一下斷。涅槃微妙法,昔所未得,是故種種贊,名為斷想、離想、盡想。 

(答:如前面一法三種說,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此也是這樣,一切世間罪惡深重所以三種呵責。如伐大樹,不可以一下就斷。涅槃微妙法,以前沒有得到過,所以種種稱讚,稱為斷想、離想、盡想。)

複次,斷三毒故名為斷,離愛故名為離,滅一切苦故,更不生故名為盡。

(又,斷三毒所以稱為斷,離愛所以稱為離,盡一切苦而更不生所以稱為盡。)

複次,行者於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正智慧觀,遠諸煩惱,是名離想;得無漏道,斷諸結使,是名斷想;入涅槃時,滅五受眾不復相續,是名盡想。斷想,有餘涅槃;盡想,無餘涅槃;離想,涅槃方便門。是三想,有漏、無漏故,一切地中攝。

(又,修行的人對於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用正智慧觀,遠眾煩惱,這叫離想;得無漏道,斷一切結使,這叫斷想;入涅槃時,滅色、受、想、行、識,使他們不再相續,這叫盡想。斷想,是有餘涅槃;盡想,是無餘涅槃;離想,是涅槃的方便門。這三想,由於有漏、無漏所以包括在一切地中。)

釋初品中十一智

【經】「十一智: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如實智。」    

【論】法智者,欲界系法中無漏智,欲界系因中無漏智,欲界系法滅中無漏智;為斷欲界系法道中無漏智,及法智品中無漏智。比智者,於色、無色界中無漏智亦如是。

(【論】法智是指,系屬欲界法中的無漏智,系屬欲界因中的無漏智,系屬欲界法滅中的無漏智;為斷系屬欲界法道中的無漏智,及法智品中的無漏智。比智是指,在色、無色界中的無漏智也是這樣。)

他心智者,知欲界、色界系見在他心心數法,及無漏心心數法少分。世智者,諸有漏智慧。苦智者,五受眾無常、苦、空、無我,觀時得無漏智。集智者,有漏法因:因、集、生、緣,觀時無漏智。

(他心智是指,知道系屬欲界、色界見在他心心數法,及無漏心心數法少部分。世智是指,一切有漏智慧。苦智是指,五受眾無常、苦、空、無我,觀時得無漏智。集智是指,有漏法的因:因、集、生、緣,觀時得無漏智。)

滅智者,滅、止、妙、出,觀時無漏智。道智者,道、正、行、達,觀時無漏智。盡智者,我見苦已,斷集已,盡證已,修道已;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

(滅智是指,滅、止、妙、出,觀時得無漏智。道智是指,道、正、行、達,觀時得無漏智。盡智是指,我見苦後,斷集後,滅證後,修道後;這樣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

無生智者,我見苦已不復更見,斷集已不復更斷,盡證已不復更證,修道已不復更修;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如實智者,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正知,無有掛礙。

(無生智是指,我見苦後不再更見,斷集後不再更斷,滅證後不再更證,修道後不再更修;這樣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如實智是指,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正知,沒有障礙。)

是法智緣欲界系法,及欲界系法因,欲界系法滅,為斷欲界系法道。比智亦如是。世智,緣一切法。他心智,緣他心有漏、無漏心心數法。苦智、集智,緣五受眾;滅智,緣智緣盡;道智,緣無漏五眾。盡智、無生智,俱緣四諦。

(此法智依藉系屬欲界的法,及系屬欲界法的因,系欲界法的滅,為斷系屬欲界法的道。比智也是這樣。世智,依藉一切法。他心智,依藉他心有漏、無漏心心數法。苦智、集智,依藉五受眾;滅智,依藉智緣盡;道智,依藉無漏五眾。盡智、無生智,俱依藉四諦。)

十智者,一有漏,八無漏,一當分別:他心智,緣有漏心是有漏,緣無漏心是無漏。法智,攝法智及他心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少分。比智亦如是。世智,攝世智及他心智少分。

(十種智中,一種有漏,八種無漏,一種應當分別:他心智,依藉有漏心是有漏,依藉無漏心是無漏。法智,包括法智及他心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少部分。比智也是這樣。世智,包括世智及他心智少部分。)

他心智,攝他心智及法智、比智、世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少分。苦智,攝苦智及法智、比智、盡智、無生智少分。集智、滅智,亦如是。道智,攝道智及法智、比智、他心智、盡智、無生智少分。

(他心智,包括他心智及法智、比智、世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少部分。苦智,包括苦智及法智、比智、盡智、無生智少部分。集智、滅智,也是這樣。道智,包括道智及法智、比智、他心智、盡智、無生智少部分。)

盡智,攝盡智及法智、比智、他心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少分。無生智,亦如是。九智,八根相應,除慧根、憂根、苦根;世智,十根相應,除慧根。法智、比智、苦智,空三昧相應;

(盡智,包括盡智及法智、比智、他心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少部分。無生智,也是這樣。九智,與八根相應,除慧根、憂根、苦根;世智,與十根相應,除慧根。法智、比智、苦智,與空三昧相應;)

法智、比智、滅智、盡智、無生智,無相三昧相應;法智、比智、他心智、苦智、集智、道智、盡智、無生智,無作三昧相應。

(法智、比智、滅智、盡智、無生智,與無相三昧相應;法智、比智、他心智、苦智、集智、道智、盡智、無生智,與無作三昧相應。)

法智、比智、世智、苦智、盡智、無生智,無常想、苦想、無我想相應。世智,中四想相應;法智、比智、滅智、盡智、無生智,後三想相應。  

(法智、比智、世智、苦智、盡智、無生智,無常想、苦想、與無我想相應。世智,與中間四想相應;法智、比智、滅智、盡智、無生智,與後三想相應。)

有人言:「世智或與離想相應。」法智,緣九智,除比智;比智亦如是。世智、他心智、盡智、無生智,緣十智;苦智、集智,緣世智及有漏他心智;滅智、無生智、道智,緣九智,除世智。

(有人說:「世智或與離想相應。」法智,依藉九智,除比智;比智也是這樣。世智、他心智、盡智、無生智,依藉十智;苦智、集智,依藉世智及有漏他心智;滅智、無生智、道智,依藉九智,除世智。)

法智、比智十六相;他心智四相,苦、集、滅、道,各各四相;盡智、無生智俱十四相,除空相、無我相。暖法、頂法、忍法中,世智十六相;世間第一法中,世智四想,除無相(相轉觀相也舊言十六聖相)。

(法智、比智十六相;他心智四相,苦、集、滅、道,各各四相;盡智、無生智俱十四相,除空相、無我相。暖法、頂法、忍法中,世智十六相;世間第一法中,世智四想,除無相(相轉觀相也舊言十六聖相)。)

初入無漏心,成就一世智;第二心增苦智、法智;第四心增比智;第六心增集智;第十心增滅智;第十四心增道智,若離欲者增他心智;無學道增盡智;得不壞解脫增無生智。初無漏心中不修智;

(初入無漏心,成就一世智;第二心增苦智、法智;第四心增比智;第六心增集智;第十心增滅智;第十四心增道智,如果離欲的人增他心智;無學道增盡智;得不壞解脫增無生智。初無漏心中不修智;)

第二心中現在、未來修二智;第四心中現在修二智,未來修三智;第六心中現在、未來修二智;第八心中現在修二智,未來修三智;第十心中現在、未來修二智;第十二心中現在修二智,未來修三智;

(第二心中現在、未來修二智;第四心中現在修二智,未來修三智;第六心中現在、未來修二智;第八心中現在修二智,未來修三智;第十心中現在、未來修二智;第十二心中現在修二智,未來修三智;)

第十四心中現在、未來修二智,第十六心中現在修二智,未來修六智,若離欲修七智。須陀洹欲離欲界結使,十七心中修七智,除他心智、盡智、無生智。第九解脫心中修八智,除盡智、無生智。

(第十四心中現在、未來修二智,第十六心中現在修二智,未來修六智,如果離欲修七智。須陀洹想離欲界結使,十七心中修七智,除他心智、盡智、無生智。第九解脫心中修八智,除盡智、無生智。)

信解人轉作見得,雙道中修六智,除他心智、世智、盡智、無生智。離七地欲時,無礙道中修七智,除他心智、盡智、無生智;解脫道中修八智,除盡智、無生智。

(信解人轉作見得,雙道中修六智,除他心智、世智、盡智、無生智。離七地欲時,無礙道中修七智,除他心智、盡智、無生智;解脫道中修八智,除盡智、無生智。)

離有頂欲時,無礙道中修六智,除他心智、世智、盡智、無生智;八解脫道中修七智,除世智、盡智、無生智。無學初心第九解脫,不時解脫人修十智,及一切有漏、無漏善根;

(離有頂欲時,無礙道中修六智,除他心智、世智、盡智、無生智;八解脫道中修七智,除世智、盡智、無生智。無學初心第九解脫,不時解脫人修十智,及一切有漏、無漏善根;)

若時解脫人修九智,及一切有漏、無漏善根。如是等種種,如阿毗曇門廣分別。如實智分別相,此般若波羅蜜後品廣說。

(如果時解脫人修九智,及一切有漏、無漏善根。象這樣等種種,如阿毗曇門廣分別。如實智分別相,此般若波羅蜜後品廣說。)

複次,有人言:「法智者,知欲界五眾無常、苦、空、無我,知諸法因緣和合生,所謂無明因緣諸行,乃至生因緣老死。」如佛為須屍摩梵志說:「先用法智分別諸法,後用涅槃智。」  

(又,有人說:「有法智的人,知欲界五眾無常、苦、空、無我,知道一切法因緣和合生,所謂因為無明的因緣有各種行,乃至因為生的因緣有老死。」如佛為須屍摩梵志說:「先用法智分別一切法,後用涅槃智。」)

比智者,知現在五受眾無常、苦、空、無我,過去、未來及色、無色界中五受眾無常、苦、空、無我亦如是。譬如見現在火熱能燒,以此比知過去、未來及余國火亦如是。

(有比智的人,知道現在色、受、想、行識無常、苦、空、無我,過去、未來及色、無色界中色、受、想、行識無常、苦、空、無我也是這樣。譬如見現在火熱能燒,因此比知過去、未來及其他國的火也是這樣。)

他心智者,知他眾生心心數法。 

(有他心智的人,知道其他眾生的心心數法。) 

問曰:若知他心心數法,何以故但名知他心?

(問:如果知道他心心數法,為什麼但名知他心?)

答曰:心是主故,但名知他心;若說心,當知已說心數法。世智者,名為假智。聖人於實法中知,凡夫人但假名中知,以是故名假智。如棟樑椽壁名為屋,但知是事,不知實義,是名世智。苦智者,用苦慧呵五受眾。 

(答:因為心是主,所以但名知他心;如果說心,當知已說心數法。有世智的人,稱為假智。聖人在實法中知道,凡夫人但在假名中知道,因為這叫假智。如棟樑椽壁稱為屋,但知到這事,不知道實義,這叫世智。有苦智的人,用苦慧呵責色、受、想、行、識。)

問曰:五受眾亦無常、亦苦、亦空、亦無我,何以故但說苦智,不說無常、空、無我智? 

(問:色、受、想、行、識也無常、也苦、也空、也無我,為什麼但說苦智,不說無常、空、無我智?)

答曰:為苦諦故說苦智,集諦故說集智,滅諦故說滅智,道諦故說道智。 

(答:因是苦諦而說苦智,集諦而說集智,滅諦而說滅智,道諦而說道智。)

問曰:五受眾有種種惡,何以但說苦諦,不說無常諦、空、無我諦?

(問:色、受、想、行、識有種種惡,為什麼但說苦諦,不說無常諦、空、無我諦?)

答曰:若說無常、空、無我諦,亦不壞法相;以眾生多著樂畏苦故,佛呵世間一切皆是苦,欲令舍離故。無常、空、無我中,眾生不大畏,故不說。  

(答:如果說無常、空、無我諦,也不壞法相;因眾生多著樂畏苦,所以佛呵世間一切都是苦,因為想使眾生舍離所以說苦諦。無常、空、無我中,眾生不大畏懼,所以不說。)

複次,佛法中五受眾有異名,名為苦;以是故,但說苦是苦智。或有漏,或無漏:若在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是有漏;若入見諦道,是無漏。何以故?從暖法至世間第一法中,四種觀苦故。集智、滅智、道智亦如是。

(又,佛法中色、受、想、行、識有別名,名字是苦;所以,但說苦是苦智。或有漏,或無漏:如果在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是有漏;如果入見諦道,是無漏。為什麼?因為從暖法至世間第一法中,四種觀苦。集智、滅智、道智也是這樣。)  

複次,苦智名知苦相實不生;集智名知一切法離,無有和合;滅智名知諸法常寂滅如涅槃;道智名知一切法常清凈、無正無邪。

(又,苦智是指知道苦相其實不生;集智是指知道一切法離,沒有和合;滅智是指知道一切法常寂滅如涅槃;道智是指知道一切法常清凈、無正無邪。)

盡智,名知一切法無所有。

(盡智是指知道一切法無所有。)

無生智,名知一切生法不實、不定故不生。

(無生智是指知道一切生法不實、不定所以不生。)

如實智者,十種智所不能知,以如實智故能知。十智各各相,各各緣,各各別異,各各有觀法;是如實智中無相、無緣、無別,滅諸觀法,亦不有觀。

(如實智是指十種智所不能知道的,用如實智而能知。十種智各有各的相,各有各的依緣,各各不同,各有各的觀法;此如實智中沒有相、沒有緣、沒有不同,滅一切觀法,也沒有觀。)

十智中有法眼、慧眼;如實智中唯有佛眼。十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共有;如實智,唯獨佛有。所以者何?獨佛有不誑法。以是故,知如實智獨佛有。  

(十種智中有法眼、慧眼;如實智中唯有佛眼。十種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共有;如實智,唯獨佛有。為什麼?獨佛有不誑法。所以,知如實智獨佛有。)

複次,是十智入如實智中,失本名字,唯有一實智。譬如十方諸流水,皆入大海,舍本名字,但入大海。 

(又,此十種智入如實智中,失去本來的名字,唯有一實智。譬如十方眾流水,都入大海,捨去本來的名字,但入大海。)

如是等種種分別十一智義,此中略說。

(象這樣等種種分別十一種智義,此中略說。)

【經】「三三昧: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三昧。」

【論】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此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得是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

【論】一切禪定攝心(收攝散心使一),都稱為三摩提,這句話的意思是正心行處。此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就直。)

是三昧三種:欲界未到地、初禪,與覺觀相應故,名有覺有觀;禪中間但觀相應故,名無覺有觀;從第二禪乃至有頂地,非覺觀相應故,名無覺無觀。

(此三昧有三種:欲界未到地、初禪,因與覺觀相應,叫有覺有觀;禪中間只有觀相應,叫無覺有觀;從第二禪乃至有頂地,因不是覺觀相應,叫無覺無觀。)

問曰:三昧相應心數法,乃至二十,何以但說覺觀?

(問:三昧相應心數法,乃至有二十種,為什麼只說覺觀?)

答曰:是覺觀撓亂三昧,以是故說。是二事雖善,而是三昧賊,難可舍離。有人言:「心有覺觀者無三昧。」以是故,佛說有覺有觀三昧,但不牢固;覺觀力小微,是時可得有三昧。

(答:此覺觀撓亂三昧,所以說。此二事雖好,而是三昧的賊,難可舍離。有人說:「心有覺觀的人沒有三昧。」所以,佛說有覺有觀三昧,但不牢固;覺觀力小微,這時可得有三昧。)

是覺觀能生三昧,亦能壞三昧;譬如風能生雨,亦能壞雨。三種善覺觀,能生初禪,得初禪時發大歡喜,覺觀故心散還失;以是故,但說覺觀。

(此覺觀能生三昧,也能壞三昧;譬如風能生雨,也能壞雨。三種善覺觀,能生初禪,得初禪時發大歡喜,因覺觀心散還失;所以,但說覺觀。)

問曰:覺、觀有何差別?  

(問:覺、觀有何差別?)

答曰:粗心相名覺,細心相名觀;初緣中心發相名覺,後分別籌量好醜名觀。有三種粗覺:欲覺、瞋覺、惱覺。有三種善覺:出要覺、無瞋覺、無惱覺。

(答:粗心相名覺,細心相名觀;初緣中心發相名覺,後分別籌量好醜名觀。有三種粗覺:欲覺、瞋覺、惱覺。有三種善覺:出要覺、無瞋覺、無惱覺。)

有三種細覺:親里覺、國土覺、不死覺。六種覺妨三昧,三種善覺能開三昧門。若覺觀過多,還失三昧;如風能使船,風過則壞船。如是種種分別覺、觀。

(有三種細覺:親里覺、國土覺、不死覺。六種覺妨三昧,三種善覺能開三昧門。如果覺觀過多,還失三昧;如風能使船,風太大則壞船。象這樣種種分別覺、觀。)

問曰:經說三種法:有覺有觀法,無覺有觀法,無覺無觀法;有覺有觀地,無覺有觀地,無覺無觀地。今何以但說三種三昧?

(問:經說三種法:有覺有觀法,無覺有觀法,無覺無觀法;有覺有觀地,無覺有觀地,無覺無觀地。現在何以只說三種三昧?)

答曰:妙而可用者取。有覺有觀法者,欲界未到地,初禪中覺觀相應法,若善、若不善、若無記;無覺有觀法者,禪中間觀相應法,若善、若無記;無覺無觀法者,離覺觀法,一切色心不相應行及無為法。

(答:妙而可用的採取。有覺有觀法是欲界未到地(未到:地指未到定),初禪中覺觀相應法,或善、或不善、或無記;無覺有觀法是禪中間觀相應法,或善、或無記;無覺無觀法是離覺觀法,一切色心不相應行及無為法。)

有覺有觀地者,欲界未到地,梵世;無覺有觀地者,禪中間,善修是地作大梵王;無覺無觀地者,一切光音,一切遍凈,一切廣果,一切無色地。於中上妙者是三昧。

(有覺有觀地是欲界未到地,梵世;無覺有觀地是禪中間,善修此地作大梵王;無覺無觀地是一切光音,一切遍凈,一切廣果,一切無色地。於中上妙的是三昧。)

何等是三昧?從空等三三昧,乃至金剛,及阿羅漢、辟支佛諸三昧;觀十方佛三昧,乃至首楞嚴三昧;從斷一切疑三昧,乃至三昧王等諸佛三昧。如是等種種分別,略說三三昧義

(那些是三昧?從空等三三昧,乃至金剛,及阿羅漢、辟支佛一切三昧;觀十方佛三昧,乃至首楞嚴三昧;從斷一切疑三昧,乃至三昧王等一切佛三昧。象這樣等種種分別,略說三昧義。)


推薦閱讀:

《壽康寶鑒》白話文連載(四十八)——保身廣嗣要義 王蓮航
《雪心賦》(附:白話意譯)
唐·楊筠松著《青囊奧語》 廣東韶關鍾殿榮白話解
轉:【周易六十四卦】【白話文解釋】(二)
[真相大白話170111]關於反盜墓的十個真相,鬼吹燈里的盜墓機關簡直弱爆了!盤點讓盜墓賊哭暈的墓室...

TAG: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