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陰陽學說成熟的里程碑

前 言

  本系列文章摘自原中華氣功進修學院院長林中鵬教授主編的,用於學院教授氣功學員的系列教材《中華氣功學基礎教程》。教材編纂過程中曾得到100多位專家的支持和參與,歷時十餘年,三次增刪,三易其版,被業內人士稱為「很有學術價值和目前還沒有人可比的氣功基礎教程」。希望通過本系列文章的學習,讓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氣功與中國傳統哲學及文化。

周易對陰陽的闡釋

中華民族對陰陽概念的認識已經十分古遠,所有最具權威意義的先秦哲學著作,無一不用陰陽概念闡明自家的哲學觀點,其中名列群經之首的《周易》更是集古陰陽學說之大成。

八卦——易的基礎,「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繫辭》),兩儀即陰儀和陽儀,「——」為陽爻,「— —」為「陰爻」。構成了八卦的全部「卦符」。通觀八卦,無一不由此陰爻和陽爻二符號組成。

八卦的每一卦符均有自已的名稱,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這就是「卦名」。這八個名稱代表八種基本東西,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風,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代表山,兌代表澤,這就是「卦象」。這天與地,雷與風,水與火,山與澤無一不是陰與陽的對立統一體。

八卦的每一卦名居於一定方位。有兩種分法,一是先天八卦方位,另一為後天八卦方位。先天卦位是:乾南,坤北,震東北,巽西南,離東,坎西,艮西北,兌東南。後天卦位則是乾西北,坤西南,震東,巽東南,離南,坎北,艮東北,兌西。這就是「卦位」。卦位的排列也無一不是以陰陽為基礎,這一點將在下面進一步闡明。

八卦的另一要素是「卦序」,即卦的排列次序。卦序本身也以陰陽分,乾和坤自然代表陽和陰,或者說男與女。而其它六卦也全由這對「男」、「女」衍生,故將乾的卦序定為父,坤定為母,則其它六卦由「父母」交合成長男(震)、次男(坎)、少男(艮),和長女(巽)、次女(離)、少女(兌)。前者是陽的逐漸衰減過程,後者則是陰的逐漸衰弱的過程。

圖 陰陽與八卦

從卦符、卦象、卦位、卦序,可以看到陰陽學說的全部基本要素。就卦符而言,可以看出各卦的衍生(圖)無一不由陰陽而變:圖3尚可進一步擴展而得六十四卦的陰陽卦名圖,不僅如此,從圖3的卦數可得先天卦位由陽至陰轉化次序的排列方向,形成一「S」形。

這正是北宋邵康節發展之太極陰陽圖的依據。陰陽黑白團魚構成的太極圖,象徵著事物陰陽雙方相反相成,此漲彼落的內涵。

周易是陰陽學說成熟的里程碑

當然,八卦的內涵遠不止此,《周易·繫辭下》說:「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又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選用剛柔,故易六位而成章。」這裡講的易的博大精深,包含著「天地人」(即宇宙萬物)的規律和法則,無論是「天道"、「人道」、「地道」,無不以陰陽為根本規律。因為剛與柔,仁與義,其根本屬性也是陽和陰,即「三才而兩之」。這裡《易經》談到的是八八六十四卦構成的原則,進而闡明了陰陽的多層次性和普遍意義。所以莊子非常精確地概括易的精華,說:「易以道陰陽」。因此,我們有理由說「周易」是標誌陰陽學說成熟的一個里程碑。

「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寒。」周易這樣博大精深之著作,定非一人一時之作。《周易·繫辭下》就說過:「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看來八卦的最早的作者應推公元前五千年的伏羲了。顧名思義,到了伏羲氏才開始進入畜牧業的時代。由於游牧部族的流動性,因此掌握和了解天地萬物變易的規律,從而創造了中華文明整體觀的模型。當然,伏羲造八卦時,也受到更為古遠的「河圖」模型的啟發,故後人有「伏羲睹河圖作八卦」之說。不過如前所說,河圖雖有天下之萬物相關相成的內容(五行相生),但陰陽概念並不明確,後世雖將河圖分解為「先天陰五行」和「後天陽五行」兩部份,但終究陰陽的概念並不完善,可以說,伏羲創八卦的時代才是「陰陽學說」發生之始。因此我們有理由說「伏羲創八卦」是陰陽學說發展的第一里程碑,周易則可以說是第二里程碑。

圖 先天卦點陣圖

應該說明的是伏羲八卦(也叫做先天八卦)與文王所作八卦(也叫做後天八卦),雖然卦符卦名一樣,但卦序卻不相同。對於氣功學來說,先天卦闡述的是人生成之理,而後天卦闡發的是人成為人以後的生命之道。就《周易》本身而論,並未錄入先天八卦而僅有後天八卦圖,至北宋時,邵康節根據古文獻重新發明了先天卦。因此有人疑先天卦非古時所作而是邵氏所為。其實細細體察比較二種模型,可以看出後天卦比先天卦深刻得多。因此先天八卦當是先文王八卦問世無疑。

「致中和」是陰陽學術的核心

繼伏羲創八卦和「文王衍周易」,至春秋戰國諸子蜂起,陰陽學說的發展和應用進入一個新的群星燦爛時期。老子是其中之佼佼者,高舉「道」的旗幟,從「大道自然無為」的唯物主義原則出發,提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結論,把從無形,無象到有形有象的過程描寫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把陰陽學說推向一個新境界,將陰陽同萬物之有和無聯繫起來。《周易》和《老子》雖同講「變化」的哲學,但是前者看重講「強」的作用,主張「自強不息」(《周易·乾卦大象》),以「動」制靜;後者講「弱」的作用,主張「柔弱處上」,認為「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把動與靜,柔與剛,美與丑,勝與敗,攻與守的辯證關係,發展得更為完善。當然,諸子中如儒、法、陰陽家等,在陰陽學說的辯證思維方面也都有出色的創造。比如《老子》關於「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精論,比喻陰陽二氣同存在於統一體中的和諧與協調,認為做到這一點也就把握了「道常」。這些觀點固然很出色,但儒家的「中庸之道」突出「致中和」,認為性命之學的要點就是要做到(1)「發而皆中節」;(2)中立而不倚;(3)「和而不流」。把陰陽二氣的「沖氣以為和」引入了性命之學,也是對陰陽學說的出色發展。由秦漢人隋唐至兩宋,儒學的「中」、「和」之說更盛,甚至成為儒學道統的主幹。例如周敦頤說「陰陽理而後和」;程頤說:「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己者,保會太和也」;朱熹說:「物有個分別,各得其理,便是和」。當然,中和之說也不是儒家的「專利」,陰陽家著名代表管子創導的陰陽五行學說的核心也是「中和」。他認為一個人的最高德行應表現為「和平用均,中正無私。」中醫學理論就是在陰陽五行學說基礎上發展和深化的。《內經》指出:「陰陽者天地之大道也」。中醫診斷學中把人的疾患歸結為陰陽的偏盛,而把疾病的痊癒歸因於「陰平陽秘」,「所謂補偏救弊執其中道」,即「中和」的緣故。可以說沒有陰陽學說就沒有中醫理論。

本系列回顧

氣功基礎概念之陰陽

陰陽的對立統一關係

陰陽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交感的關係

陰陽是此消彼長相互轉化的關係

編者介紹

林中鵬

林中鵬,中醫文化學者,高級工程師。1939年出生,1962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曾任世界醫學氣功學會副主席兼學術委員會主委,北京國際公益互助協會副會長。1983、1984連續兩屆受聘為「衛生部省級中醫院院長學習班」講授《中國醫藥學方法論》。1991年任中國管理科學院教授;1989年任中國華僑文化福利基金會秘書長;1993年任中國華僑文學藝術家協會副會長;同年任中國民間中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常


推薦閱讀:

如何累積和兌換航空里程?
不出差,花三年時間累積一百萬國航里程
同時辦了川航和南航的明珠會員卡,里程可以同時累積嗎?另外,還有哪些航空公司可以累積里程到南航明珠會員?
查辦周永康是中國打虎運動的里程碑
積累飛行里程時你有什麼心得和訣竅?

TAG:成熟 | 周易 | 陰陽 | 里程 | 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