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不倒翁」張良的政治智慧!

張良與蕭何、韓信並稱「漢初三傑」。蕭何作為劉邦的幕僚長,雖位列第一功臣,卻曾被劉邦猜疑,被捕下獄,險些治罪;韓信雖功高無二,略不世出,但素為劉邦猜忌,最終未能逃脫被誅殺、夷三族的厄運;唯有「漢初第一謀臣」、「謀臣中第一高人」張良,不僅成功擔任「王者師」,始終為劉邦及呂后所尊重,而且圓滿功成身退。那麼張良身處波譎雲詭的政治漩渦卻能屹立不倒、獨善其身,所靠得究竟是怎樣一種政治智慧?

張良

一是建大功,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天下平定,高祖南宮置酒,回眸爭霸歷程,總結經驗教訓。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劉邦不僅將張良位列漢初三傑之首,而且親切地稱之子房,從中不難看出其對張良之肯定、之敬重、之親厚。張良自事漢以來,以超絕的文韜武略、遠見卓識,屢屢出奇謀、建奇功,多次解劉邦於危困。

劉邦

其1:為了先項羽入關,劉邦用張良謀,順利取宛城、過武關、克嶢關,直抵霸上,迫使秦王子嬰以繩系頸,捧御璽符節,開城出降,成就了劉邦滅秦之大功。最終,雖因當時與項羽力量懸殊,而遷出咸陽,暫居漢中,卻讓項羽背上了「背義帝之約」的惡名,為後來劉邦率兵東進、平定三秦奠定了輿論基礎。

項羽

其2:彭城一戰,漢軍慘敗後,劉邦逃至下邑。當時心灰意冷,萬分沮喪,說誰能破楚,就與之平分關東。在此危亡之際,張良匠心獨運,為劉邦巧設「下邑奇謀」,建議其用好韓信、彭越、英布三人,以弱制強,聯兵破楚。劉邦聽後,立即派舌辯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接著又遣使聯絡彭越;同時,委派韓信率兵北擊燕、趙等地,迂迴包抄楚軍。正是在張良的謀划下,一個內外聯合共擊項羽的軍事聯盟終於形成,成功扭轉了楚漢戰局,使劉邦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最後項羽在聯軍的圍攻下,兵敗垓下、自刎烏江,再次證明了張良的高瞻遠矚、遠見卓識。

彭城之戰

其3:劉邦封賞張良等20多位功臣後,其餘未受封的人議論紛紛,爭功不休。有的人抱怨有功不封,有的人擔心有過被殺,一時間人心浮動,眼看著一場大的政治動蕩就要發生。所以當劉邦問張良大家三三兩兩、竊竊私語在幹什麼時,張良直言不諱,說大家聚在一起商量怎麼造反!並說明理由:因為大王封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人,殺的都是自己仇怨的人,而且可供分封的土地畢竟有限。最後劉邦採納了張良的計謀,一方面將自己平時最恨的雍齒封為什邡侯,另一方面催促丞相、御史趕快定功行封,這種「安一仇而堅眾心」的策略,不僅及時糾正了劉邦任人唯親,循私行賞的弊端,而且迅速有效地緩解了矛盾,使剛剛穩固的劉漢政權避免了一場不必要的政治風波。

雍齒

二是淡名利,功成不居、辭漢萬戶。揚雄曰:「蕭規曹隨,留侯畫策,陳平出奇,功若泰山,響若坻聵。」王夫之言:「良雖多智,而心固無私」。回望歷史的長河中,有多少賢臣良將因功高蓋主而不得善終,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私心太重,對功名利祿看得過重。在這一方面,張良堪稱心底無私之典範。

蕭何

其1:張良的先祖是韓國人,其祖父張開地、父親張平曾任韓五朝丞相,但韓卻被暴秦所滅。為了報國讎家恨,張良毀家紓難、傾盡家產,連弟弟死了也不顧安葬。

其2:劉邦做漢王后,賞給張良黃金百鎰、珍珠二斗。為了讓劉邦得到漢中,張良把所有的賞賜全都送給了項羽的叔叔項伯,用於疏通關係,最終劉邦真的得到了漢中。

戚夫人

其3:劉邦封賞功臣,讓張良自己從齊國選擇三萬戶作為封邑。但張良卻沒有照單全收,而是只要了「留」。張良說,當初我在下邳起事,與主上會合在留縣,這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陛下採用我的計謀,幸而經常生效,我只願受封留縣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於是劉邦封張良為留侯。俗話說捨得,捨得,有舍方有得。張良的謙讓看似失去了萬戶食邑,其實卻得到的更多。一是這種謙讓、知足的表現深得劉邦讚賞;二是劉邦因此認為張良沒有野心,少了許多防範猜忌;三是讓劉邦認為張良是上天派來輔佐他的,不僅證明了劉邦原本真命天子,而且張良為劉邦謀天命如此,故對張良更加親厚。說到底,張良之所以能夠擺脫「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厄運,其淡泊名利、知足常樂是重要原因之一。

漢殿分封圖

三是識高下,有禮有節、婉轉迂迴。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而張良又恰恰體弱多病不便單獨統兵作戰,故「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 對張良來說,認得高下、識得尊卑,謹言慎行、謙遜內斂,溫良恭儉讓,不僅是基本要求更是生存所必須。最最關鍵的是,常伴君側的張良,既得把老虎毛捋順,又得讓漢王信其言、用其謀,還得確保自身安全,這確實需要大智慧。有比較才有鑒別,我們不妨通過幾個例子一見高下。

鴻門宴

例子1:諫出咸陽。劉邦大軍初入咸陽,看到豪華的宮殿、美貌的宮女和貴重的珍寶,許多人忘乎所以,以為可以盡享天下。連劉邦也情不自禁,想留居宮中,安享富貴。這時,武將樊噲冒死犯顏強諫,直斥劉邦「要做富家翁」,但劉邦根本不予理睬,賢達志士更是心急如焚。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在這關鍵時刻,張良的表現與樊噲完全不同。他言語平和、有禮有節,以「亡秦」為核心向劉邦分析利害,說:「秦王多行不義,您才能推翻他而進入咸陽。您既然為天下人剷除了禍害,就應布衣素食,以示節儉。大軍剛入秦地,就沉溺享樂,無異於助桀為虐,常言道良藥苦口,忠言逆耳,願沛公聽從樊噲等人的話。」這種緊打慢唱、柔中帶剛、有理有據的手法,果然奏效。劉邦不僅下令封存宮寶、府庫、財物,還軍霸上,還採納張良的建議,與父老約法三章,既爭得了民心,也掩藏了鋒芒。緊接著,張良又深入虎穴,智斗鴻門,生死關頭,以其大智大勇,既使劉邦安全脫險,又在項羽內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禍根。

約法三章

例子2:諫止復立六國。劉邦被項羽困在滎陽,憂心如焚,急求破楚良策。酈食其提出了重新封立六國、藉助六國君臣百姓的力量來削弱楚國。劉邦就此徵求張良的意見。張良針鋒相對,一連指出了這一策略不可行的八條理由。他巧妙地將當前形勢與歷史過往進行對比分析,最後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結論:如果重新封立六國,只能斷送劉邦爭霸天下之大業。在向劉邦諫言的過程中,張良始終置身於臣下的位置,既雄辯說理,又不事張揚;既嚴肅指明厲害,又不使君王難堪,這種有禮有節、剛柔相濟的進諫風格充分展示出張良作為漢初第一謀臣的機辯、膽識和韜略。

張良

例子3:計迎四皓解太子危。劉邦欲廢掉呂后的兒子,改立戚夫人之子如意為太子。很多大臣都進諫反對,但劉邦心意愈堅;太傅「以死爭太子」,劉邦佯裝答應。而張良是怎麼做的呢?在直接進諫無效的情況下,張良不再「硬碰硬」,而是採取了婉轉迂迴的策略,讓太子迎請商山四皓。果然,劉邦看到自己久覓不得的4位大賢卻與太子交厚後,對太子刮目相看,認為太子羽翼已豐,只好放棄廢太子。張良的這一計謀收到了「一石四鳥」的良好效果:其1:不直接觸怒劉邦,自己置身事外;其2:讓劉邦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其3:成功避免了劉漢政局動蕩;其4:贏得了呂后和太子的感激尊敬。

呂后

四是知行止,急流勇退、適時抽身。張良體弱多病,為了劉漢江山,他長期高強度、超負荷帶病工作,真可謂殫精竭慮、鞠躬盡瘁。這些,劉邦及呂后不僅看在眼裡,而且記在心上,所以在對張良信任、倚重的同時,格外多了一份尊敬、親厚。這一點透過劉邦和呂后的言行極易看出。

張良辭朝

現象1:在分封功臣時,有人認為張良「無戰鬥功」, 劉邦開誠布公,說出謀劃策於營帳之中,決定勝負在千里之外,這就是子房的功勞。不僅使張良首批得到分封,而且還讓他 「自擇齊三萬戶」,這在所有被分封者中,是唯一的一個。

現象2:張良因練導引養生功法,不食五穀,呂后勸他進食,還說:「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何必吃苦到如此地步?」他們之間的交往儼然一幅親近人、貼己人的模樣,這和呂后計殺韓信、彭越等開國功臣,毒殺皇子如意等狠厲形象完全判若兩人。

留侯祠

儘管如此,張良在劉邦入都關中,天下初定之後,就急流勇退、明智抽身,推託多病,閉門不出。張良毅然捨棄功名利祿,自覺遠離政治中心,順利完成了由「帝師」到「顧問」的角色轉換。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的遺訓。這種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和明哲保身、適時進退的處事態度無不顯出一代大能的豁達睿智。

所以,張良最終得以功成身退、壽終正寢。張良去世後,謚號為「文成侯」,其子張不疑襲爵為侯。

張良墓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女子落語》這部作品?
如何看待普京的競選宣言?
美國總統是美國權力最大的人嗎?
為什麼大陸一定要收復台灣。個人覺得收復台灣並沒有好處,全中國都一言堂了,是件危險的事情?
如何看待宋楚瑜擬出任APEC大使被大陸否決?

TAG:政治 | 智慧 | 張良 | 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