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除夕」一詞的來歷

過臘的第三個節日就是過年。

過年、過大年也叫除夕,又稱除日、歲除、歲盡、暮歲、歲夕等。

關於對「除夕」的解釋,現在都認為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叫做除夕。如(晉)周處《風土記》:「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

最早出現在《風俗通義》:「縣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意思是,縣府衙門在臘月的最後一天晚上召集人在府門前放置桃人,拴上用葦草編成的繩索,貼上畫有老虎圖案的符敕。

事實上,「除夕」的「除」本義是「台階」如「階除」、「庭除」等,《論語·鄉黨》說:「鄉人儺,朝服而立阼階」,《尚書·顧命》:「大輅在賓階面,綴輅在阼階面。」《儀禮·士冠禮》:「主人玄端爵韠,立於阼階下,直東序西面。」鄭玄註:「阼,猶酢也,東階所以答酢賓客也。」「阼階」即東邊的台階,而「階」字均是階除的意思。「除」還有分配的意思,如乘除的「除」,就是分配的意思,又引申為「除官」,即改變原有的分配,授予新的官職。

「夕」的本義是莫(暮)、盡,如《尚書大傳》說:「歲之夕,月之夕,日之夕,謂臘為歲夕,晦為月夕,日入為日夕也。」但「夕」有「夕見」的意思,如《小雅·白駒》:「縶之維之,以永今夕。」柳宗元《朝日說》說:「古者旦見曰朝,暮見曰夕。」

除夕的本來意思是在大年這天傍晚,天子召見台階上或庭院里臣僕,要他們如何打掃衛生,張貼祥符,布置庭堂,為第二天過春節(祭典和接見諸侯)做好準備工作;或皇帝親自參加庭院舉行的春節慶典儀式預演活動。可惜,這一說法目前尚未看到更為確切的文字依據。

《夢粱錄》說:「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土庶家不論大小家,俱洒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打挑符,貼春牌,祭祀祖宗。」《夢粱錄》所講的是民俗,而不是朝廷的儀禮程序,而從現在的習俗看,春節前的庭堂除掃布新工作都是從除夕那天傍晚時分開始的。

除夕首要內容仍然是臘祭,即從這天的早晨,祭祀就開始了,中午最為隆重,不僅要上香放鞭炮,還要供奉犧牲和五穀雜糧,持續供奉到初三日燒了「門神紙」後才撤去犧牲品,但祭香會持續到正月十五日才告一段落。

臘祭的內容最重要的工作是祭祖,但鮮為人知的是,最早的祭祖不是祭祖宗,而是祭道神!

據《風俗通義》:「共工之子曰修,好遠遊,舟車所至,足跡所達,靡不窮覽,故祀以為祖神。」又見崔寔《四民月令》:「祖者,道神。黃帝之子曰累祖,好遠遊,死道路,故祀以為道神。」到了周代,所祭祀的不再是單一的「祖」字,而是先祖。

除夕的祭祀除了祭祖之外,還要祭與吃、住、行有關的諸神,叫做祭百神。(唐)杜佑《通典》說:「殷制,天子祭五祀:戶一,灶二,中溜三,門四,行五也。歲遍,凡祭五祀於廟門。戶主出入,灶主飲食,中溜主堂室居處。韋昭云:「古者穴居,故名室曰中溜。」行主道路行作者,諸侯大夫與天子同。」《通典》說,商代要祭祀宅神、灶神、家神、門神、道神等五神,附帶祭其他諸神,其他諸神的祭祀在廟門前進行。

《通典》又說:「周制,王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國門,曰國行,曰泰厲,曰戶,曰灶。此小神居人之閑,司察小過作譴告者。司命,督察三命。厲主殺罰。司命與厲其時不著,是則春祀司命,秋祀厲也。或者合而祀之也。諸侯為國立五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國門,曰國行,曰公厲。大夫立三祀:曰族厲,曰門,曰行。適士立二祀:曰門,曰行。庶人立一祀:或立灶,或立戶。」 《通典》說,周代的百官萬民有七祭,諸侯有五祭,大夫三祭,士有二祭,下人在祭宅、祭灶中任選一祭。但「司命」、「泰厲」兩祭為春秋之祭,故除夕臘祭仍是五祀。

而從目前的習俗看,一些地區的祭祀內容主要有天、地、君、親(祖宗)、師(孔子)五祭,其餘諸神的祭祀則在對聯貼上、晚餐之後進行,主要有宅神、灶神、門神、道神、水神(河伯)、土地神等,有的連豬圈、雞圈、牛欄、馬欄等六畜圈養的地方都加以祭祀。

除夕的第二項內容是除舊布新。從古文獻記載看,天子要在春節這天接受諸侯、大臣的朝拜和貢禮,除夕的除舊布新就是對第二天的朝拜現場進行布置,由於古人非常相信迷信,害怕惡神和惡人搗亂,於是就增加了降魔除怪的內容。

史料記載,古時驅鬼首要的是舞儺。據《周禮·夏官》:掌管大儺辟邪驅疫的是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難(儺),以索室驅疫。」《月令》說:「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難旁磔。」鄭玄箋:「季冬之月,日曆虛危,有墳墓四司之氣,皆為厲鬼隨強陰將出害人也。」《呂氏春秋?季冬》說:「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高誘註:「大儺,逐盡陰氣,為陽導也。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是也。」

(漢)張衡《東京賦》云:「爾乃卒歲大儺,毆除群厲。方相秉鉞,巫覡操茢。侲子萬童,丹首玄制。桃弧棘矢,所發無臬。飛礫雨散,剛癉必斃。煌火馳而星流,逐赤疫於四裔。」(唐)李善註:「《漢舊儀》曰:『昔顓頊氏之有三子,已而為疫鬼。一居江水,為瘧鬼。一居若水,為罔兩蜮鬼。一居人宮室區隅,善驚人,為小鬼。於是以歲十二月,使方相氏,蒙虎皮,黃金四目,玄衣丹裳,執戈持盾,帥百隸及童子而時儺,以索室中,而毆疫鬼也。』」

舞大儺的祭禮一直延續到宋代,如(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至除日,禁中呈大儺儀,並用皇城親事官,諸班直戴假面,綉畫色衣,執金槍龍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偉,貫全副金鍍銅甲裝將軍,用鎮殿將軍二人,亦介胄,裝門神。教坊南河炭醜惡魁肥,裝判官,又裝鍾馗、小妹、土地、灶神之類,共千餘人,自禁中驅祟出南薫門外轉龍彎,謂之『埋祟』而罷。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歳。」又見《夢粱錄》:(南宋)「禁中除夜呈大驅儺儀,並系皇城司諸班直,戴面具,著綉畫雜色衣裝,手執金槍、銀戟、畫木刀劍、五色龍鳳、五色旗幟,以教樂所伶工裝將軍、符使、判官、鍾馗、六丁、六甲、神兵、五方鬼使、灶君、土地、門戶、神尉等神,自禁中動鼓吹,驅祟出東華門外,轉龍池灣,謂之埋祟而散。」(宋)周密《武林舊事》也有類似記載。

古時候除魔祈福,人們主要用桃梗、葦茭、畫虎等方式。據《藝文類聚》引《莊子》佚文:「插桃枝於戶,連灰其下,童子入不畏,而鬼畏之。」《神農本草經》注《淮南子》「羿死於桃棓」說:「棓,大杖,以擊煞羿,由是鬼畏桃。今人以桃梗作代歲旦植門以辟鬼。」《周禮》、《禮記》、《呂氏春秋》等文獻都有用桃梗、葦茭驅鬼辟邪的記載。

據史料,用桃符辟邪從黃帝時期就開始了。《風俗通義》:「《黃帝書》:『上古之時,有荼與鬱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度朔山上立桃樹下,簡閱百鬼,無道理,妄為人禍害,荼與鬱壘縛以葦索,執以食虎。』於是縣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皆追效於前事,冀以衛凶也。桃梗,梗者,更也,歲終更始受介祉也。」又見(漢)王充《論衡》引《山海經》說:「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懸葦索,以御凶魅。」

兩個故事都說明,上古的時候神荼與鬱壘倆兄弟都擅長捉鬼,他們登朔山站在桃樹下,能夠清楚地看到各種各樣的鬼,如有禍害百姓的,神荼與鬱壘便用蘆葦搓成的繩索將其擒伏喂老虎。後來人們為了驅凶,在桃木板上畫上神荼、鬱壘及老虎的像掛在門前,還懸掛葦繩驅鬼避邪。左扇門上叫神荼,右扇門上叫鬱壘,民間稱他們為門神。

掛桃符和畫虎於門就是後來貼門神(現在叫做門畫)的前身,漢代以後,因為執金吾掌禁夜行,門神就變成了執金吾;到了唐宋時期,秦瓊和尉遲恭成了門神爺,同時也畫仲馗像;明清以後,又出現岳飛、戚繼光、鄭成功的畫像。

唐五代的時候又出現了春聯,宋代以後,春聯、門畫逐漸替代了桃符。據《簪雲樓雜話》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傳旨:『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太祖微行出觀,以為笑樂。」所以,春聯真正普及應該是從明代開始的。

除夕的第三項內容是守歲。

近年來媒體有這麼一種傳言,說是遠古有一種獨角怪獸叫做年(一說叫做「夕」),大年三十的晚上會出來,趁人熟睡之機,傷害人畜,毀壞田園。為了躲避年,這天晚上人們在各個房間都點上蠟燭,坐到天亮。人們見相安無事,便互相拱手,作揖道喜。後來發現年害怕紅色和爆竹的聲音,於是每逢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掛紅燈、穿新衣,放鞭炮,這樣年就不敢再來了。

這種傳說並沒有依據可考,比如貼紅紙,也就是紅對聯。什麼時候才有紙?根據考古是西漢時期,那時紙極少,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造紙術後才廣泛使用,紅紙的出現是在唐代元和(806)初妓女薛濤發明「浣花箋」之後,可見傳說的虛假了。《爾雅·釋天》:「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年」是歲名。《說文解字》:「年,谷孰也。」又見《尚書正義》引孫炎語:「年,取禾穀一熟也。」年最初是一個很吉利的字眼。

燃放爆竹確實有驅鬼辟邪的意思。爆竹的原料是火藥,火藥在三國時期就有了,但真正用火藥製作爆竹則在唐代以後。《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這裡所說的爆竹指燃燒竹子。唐代的時候出現了黑火藥,用黑火藥製作成的鞭炮,燃放後會發出爆竹的聲響,稱作爆竿,宋代稱作爆仗,從此,鞭炮便逐步取代了燃燒竹子。

關於守歲的起源,(唐)李淖《秦中歲時記》說:「守歲之事三代前後典籍無文」,因為唐朝詩文中「守歲」出現的頻率很多,作者疑守歲是從唐代開始的。

其實,早在(晉)周處《風土記》已有記載,說:「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又見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歲暮,家傢具餚蔌詣宿歲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飲。留宿歲飯,至新年十二日,則棄之街衢,以為去故納新也。」在除夕之夜,家家戶戶備辦美味佳肴,到守歲的地方迎接新年,一家人在一起開懷暢飲,並留下些守歲飯,正月十二日就把它撒到大路邊或街道旁,認為可以除故納新。

根據史料分析,守歲應起源於接年(歲)。

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晉博士張亮議曰:蠟者,合聚萬物索享之,歲終休老息民也。臘者,祭宗廟五祀。《傳》曰:臘,接也。祭則新故交接也。秦漢以來,臘之明日為祝歲,古之遺語也」意思是,臘日的「臘」就是「接」,祭禮就在新舊兩年交替的時候,秦漢以來,臘日的第二天為祝歲,這是古人留下的話。近幾年,接年的時間都在午夜零點的時候,但古代接年和習俗卻在五更時分。

古時候,人們將一夜分為五個等分,一個等分為一更,共有五更。臘月五更時天剛蒙蒙亮,就是(寅時)雞叫的時候。古時沒有鐘錶,皇家計時一般會採用滴漏和燒香的方法觀察時刻,平民主要依靠燒香和聽雞叫的辦法。但如果遇到陰天,雞叫就可能會推遲,就不能準時在寅時接年了。古人很高明,他們在做香時就進行了設計,一柱香燒完正好是一更時間,燒五柱香正好是五更,這樣就不會誤時了。

可是除夕這天晚上,皇家要舞儺,百官平民之家也會舉行各種祭祀活動,準備進貢和拜年禮品,大家忙到深夜,加上飲酒,一旦睡下就會酣睡,聽不見雞叫和更鼓的聲音,這樣就會影響寅時的接年。所以,為了按時接年,就出現了守夜的情況。

第二個原因是,古時諸侯和百官都要早朝,在天明之前抵達皇宮,卯時會準時點名,叫做點卯,然後向皇帝禮拜,春節的禮拜儀式更加重要。除夕之夜既要準備貢品,又要保護好貢品不受損害,還要在雞叫前後起床,卯時前準時趕到現場,所以諸侯百官都不敢掉以輕心,只好坐到雞叫,時間久了便約定俗成,坐夜就變成了守歲了。

臘夜的時間相當長,守歲人沒有事情做容易無聊、打瞌睡,怎麼辦?《風土記》說,三更過後,同僚、親友相互祝福,互贈禮品,發壓歲錢,叫做「饋歲」;相互祭祀活動結束之後,邀親戚鄰居吃酒,這叫做「別歲」;一家人老少聚飲,相互祝福,然後散去休息,這叫做「分歲」;一夜不睡者,叫做「守歲」。

唐代,從太宗李世民開始,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會守歲。李世民《守歲》詩描寫了皇宮中的守歲情形: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捲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南宋周密《武林舊事》也記載了宋代除夕守夜的情形:

至除夕,則比屋以五色錢紙酒果,以迎送六神於門。至夜蔶燭糝盆,紅映霄漢,爆竹鼓吹之聲,喧闐徹夜,謂之聒廳。小兒女終夕博戲不寐,謂之守歲。又明燈床下,謂之照虛耗。及貼天行貼兒財門於楣。祀先之禮,則或昏或曉,各有不同。如飲屠蘇、百事吉、膠牙餳,燒術賣懵等事,率多東都之遺風焉。守歲之詞雖多,極難其選,獨楊守齋《一枝春》最為近世所稱,並書於此云:「爆竹驚春,競喧闐,夜起千門簫鼓,流蘇帳暖,翠鼎緩騰香霧,停杯未舉,柰剛要,送年新句,應自賞,歌字清圓,未誇上林鶯語。從他歲窮日暮,縱閑愁怎減,阮郎風度,屠蘇辦了,迤邐柳忺梅妒,宮壺未曉,早驕馬,綉車盈路,還又把,月夕花朝,自今細數。」

除夕的第四項內容是壓歲。

壓歲也作押歲、壓勝等。古代的壓歲有兩種情景,一是用於消夜的果子合,叫做壓歲盤,也就是現在春節招待客人的果盤,不同的是,宋代以前的果盤有皇帝、皇后所乘車馬的造型,還排放一些小巧玩具頭兒、牌兒、貼兒、小酒器之類的東西。二是壓歲錢,即用彩繩穿(特製)銅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並在床下放亮,謂之照虛耗。因為這種銅錢是特製的,可以辟邪,又比較好看,往往會給孩子玩,後來就成為給孩子壓歲錢了。

壓勝源出於漢末王莽的時候,《漢書·王莽傳》:「莽親之南郊,鑄作威斗。威斗者,以五石銅為之,若北斗,長二尺五寸,欲以厭(yā)勝眾兵。既成,令司命負之,莽出在前,入在御旁。鑄斗日,大寒,百官人馬有凍死者。」壓勝是一種用巫術辟邪的方式,(清)錢泳《履園叢話·笑柄·醬》:「其制醬時,必書『姜太公在此』五字為壓勝。」

給壓歲錢的習俗可能源自西漢的臘賜。

據《漢官六種·漢官儀》記載,每到除夕夜裡,皇帝都會向陪皇帝侍祠(祠廟守歲)的大臣和執勤衛士(包括他們的家人)發放壓歲錢,叫做臘賜,其中「大將軍、三公臘賜錢各三十萬,牛肉二百斤,米二百斛;特進侯十五萬;卿十萬;校尉五萬;尚書丞、郎各萬五;千石、六百石各七千;侍御史、謁者、議郎、尚書令各五千;郎官、蘭台令史二千;中黃門、羽林、虎賁士二人共三千;以為當祠門戶直,各隨多少受也。」皇帝如此,大臣也會如此,大戶人家也會效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給壓歲錢的習慣。

東漢的時候,臘賜的數目很大,曾影響到國家財政,《後漢書·何敞傳》說:「國恩覆載,賞賚過度,但聞臘賜,自郎官以上,公卿王侯以下,至於空竭帑藏,損耗國資。」但這種臘賜並沒有因車庫空虛而廢止,相反,後歲各個朝代都會設置臘賜,只是成了「年終補貼」,不再統一到除夕這天發放。

「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是。」蘇軾因此作詩饋贈給弟弟子由,蘇轍作《和饋歲》道:

周公制鄉禮,無有相通佐。

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陽貨。

交親隨高低,豈問小與大。

自從此禮衰,伏臘有飢卧。

鄉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

東鄰遺西舍,迭出如蟻磨。

寧我不飲食,無爾相咎過。

相從慶新春,顏色買愉和。

從蘇轍的詩意看,饋歲始於周而行於春秋,所送的禮物隨人的地位而定。老百姓為了遵循古人的禮義,寧可餓著肚子也要以禮相贈。從現在的習俗看,除夕之夜饋歲並不多見,而是春節這天的事情。

除夕還有其他一些習俗,比方吃、穿、行、言等都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東西,本文就不再細講了。


推薦閱讀:

《今晚80後脫口秀》的來歷?
七子餅茶的來歷
陳家溝的來歷及簡介
3.8婦女節的來歷
八大佛塔的來歷

TAG:除夕 | 來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