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國教育,老外眼中的中國留學生

探索中國教育,老外眼中的中國留學生來源:《海外文摘》 來稿者:ALLEN

-   我來自於加拿大的一個普通白人家庭,父親是個中國迷,受他的影響,我對中國文化特別感興趣,也會了點兒中文。我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讀書期間,有很多中國同學。我特意選擇臨近中國學生的宿舍,這樣可以互相學習。然而相處一段時間後,發現他們雖然從小學就開始學英語甚至有的學生雅思成績達到7.5分以上,卻無法用恰當的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溝通起來特別不順暢。對此,我非常不理解!   由於語言障礙和中西文化差異,同學之間也發生了很多誤會。記得有一次,中國同學過生日,他邀請了一群中國朋友來宿舍聚會,喝酒、彈吉他,到了晚上12點大家仍在狂歡,一位美國同學就直接報警了,當時那位中國同學特別不解。經過多次交流後,大家才解除了矛盾,慢慢的學會包容他國的文化。   到中國後,找到了中國學生口語不好的根源   大學畢業後,我如願來到中國,先後在中國幾所培訓學校和大學任教。對比後讓我明白了為什麼很多中國學生到國外不適應,原來是中國學生說的「應試」教育體系造成的。很多培訓機構缺乏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訓,單純的教學生怎麼應付託福雅思考試。來到北外諾加後,發現北京也有像歐美大學教學風格的學校。   來北外諾加任教是由加拿大大使館介紹的,其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體系使我感覺回到了北美,中國人把這叫做歐美實景教學。一進校門就能深深地感受到其濃厚的歐美高校氛圍,學生跟外教自由談笑的情景隨處可見,這裡的老師和學生就構成一個多國部隊;每天來自英國的教務老師會在前台值班(類似國外大學的information desk);走廊里廣播著CNN新聞,相比單純應試的培訓機構,這種環境對學習英語幫助很大!而且學生們的考試成績也非常高!同時,學校很注重文化熏染,記得去年的萬聖節,我和學校的同學們一起把教室裝扮成國外萬聖節的景象,讓我這個異鄉人也深深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   語言好,不代表就能適應   國外課堂   我在北外諾加留學班除了上英語集訓課,也和其他老師給學生講授國外大學的專業課,這是我在其他機構看不到的。記得有個中國英語專業八級的大學生,想去加拿大讀教育學碩士。剛開始上心理學課時幾乎無法聽懂,課後交流說不適應外國式教育方法,更聽不懂專業用語。但經過在北外諾加的學習後,語言和專業課進步都非常快,現在加拿大不僅上課輕鬆,也很快融入了加拿大同學之中。   降低留學成本,中國學生   該怎麼做?   2010年加拿大預科班的徐寧同學選擇了加拿大聖力嘉應用文理學院,目標是移民,而且他相信回國就業也會不錯。之所以選擇聖力嘉學院不僅是看重它是北美最大的公立應用型學院,而且因為在北外諾加讀一年預科後可以直接轉移學分到加拿大高校繼續學習,這樣就減少了留學時間和學費,非常適合徐的家庭情況和個人學習情況。現在徐寧在加拿大經常給我發來照片,分享他的生活細節,還帶薪實習去了微軟。在中國呆了幾年後發現,很多中國家庭希望花30萬-50萬人民幣來供孩子到國外上學,但很擔心最後錢不夠用,也許在中國選擇好一點的留學預科學校先過渡一段時間就完全可以實現這個理想。   看到我的一個一個中國學生去歐美學習,我很高興,很自豪。其實在歐美的大學裡,可以轉移學分並提前適應國外大學學習的課程實在太普遍了,這種方法對學生確實很有利。      文/ALLEN   加拿大籍,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曾在中國任教多年。現在北外諾加任教學主管。   北外諾加歐美實景教學基地提供美、加、英、澳、意、荷、阿等多國大學預科課程。   400-706-0736   www.bilingochina.cn

摘自:《海外文摘》 原文鏈接是:http://www.hao1111.cn/plus/view.php?aid=23031


推薦閱讀:

不出國門,英美頂級夏校來到你身邊!
波蘭留學DIY流程
身為美國留學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和心路歷程?(校園新生活篇)
UCA大學上海中心招生,英國藝術留學名校
說說我眼中的醫學留學以及醫學留學成為下一個風口的可能性

TAG:教育 | 中國 | 中國教育 | 留學 | 學生 | 留學生 | 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