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定海、鎮海之戰【上】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定海、鎮海之戰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鴉片戰爭中浙江抗英戰役。   廣州休戰後,清道光帝以為萬事大吉,下令沿海各省撤兵。然而英國政府對義律在《穿鼻草約》中所攫取的特權仍感不滿足,於道光二十一年閏三月初十(4月30日)任命璞鼎查接替義律為駐華全權公使,擴大侵略戰爭。六月二十四日,璞鼎查抵香港、澳門,拼湊侵略軍。除留軍艦6艘、輪船2隻以及陸軍1300人留守各港外,其餘軍隊傾巢而出。七月初五,他會同海軍司令巴加(Sir William Parker,1781―1866)和陸軍司令卧烏古,率領軍艦10艘、輪船4隻、運輸船4隻,裝載陸軍2500餘人,駛離香港,自廣東海面再次北犯。七月初十攻陷廈門,總兵江繼芸力戰犧牲。八月間,英軍再犯定海。定海三面環山,北有曉峰嶺,俯瞰縣城,崖嶺陡絕,臨海有間道,由安徽壽春鎮總兵王錫朋(1786―1841)出守;東為竹山門,濱海,港狹水深,由浙江處州鎮總兵鄭國鴻(1777―1841)守衛;南為道頭,空曠無蔽,海陸往來要道,修築土城一道長1430餘丈,由浙江定海鎮總兵葛雲飛(1789―1841)據守,當敵要衝;西為九安門,山重疊,去海遠。八月十一日英艦29艘,結集舟山群島黃牛礁一帶,偵察定海海面。十二日午後開始發炮進攻。島上守軍4000人浴血奮戰6晝夜,而軍糧匱乏,士兵每人每日只有光餅之類6兩(約合今4兩),後來每日只得3碗稀粥,日夜枵腹作戰,給英軍以重大殺傷。十七日,英軍利用大霧天氣,乘清軍飢餓交困,分作三路:一由五奎山迎面攻打,一由東面東港浦,一由西北曉峰嶺,向清軍發動總攻。英軍分番迭進,清軍倚崖踞守。官兵日夜苦戰,不得安息,食物又供不應時,飢疲交加,且連日下雨,衣甲盡濕,但仍艱苦戰鬥,往返泥濘,士氣高昂,全力反擊,實為「年余未有之惡戰」。午後2時,英軍從曉峰嶺登陸,攻入縣城,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率軍死守,最後壯烈犧牲。定海再陷敵手。在這次保衛戰中,清軍擊焚英軍大輪船1隻,大兵船3隻,舢板船多隻,殺傷英軍數百人。   定海陷落後,英軍供應困難,急謀進窺鎮海、寧波,為其冬季駐軍奪取營地。鎮海位於甬江入海口西岸,東瀕甬江,北臨大海。甬江口西岸的招寶山與東岸之金雞山夾江對峙,形勢十分險要。由欽差大臣、兩江總督裕謙駐守。裕謙(1793―1841),原名裕泰,字魯山、衣谷,博羅忒氏,蒙古鑲黃旗(錫林部盟商都鑲黃旗)人。他反對妥協,堅持抵抗侵略,對鎮海防禦十分重視,在招寶山、金雞山加築了炮台和工事,增設了炮位,並於甬江口填塞巨石,暗釘木樁。各炮台共安裝大小火炮86門,連同定海潰兵,共有防兵5000餘人。其部署是:浙江提督餘步雲率兵1000餘防守招寶山及其以西之東嶽宮;總兵謝朝恩率兵1500人防守金雞山;總兵李廷揚率兵數百防守東嶽宮以西之攔口埠炮台(該炮台控扼江口,與金雞、招寶兩山的炮台互為犄角);沿江兩岸傍泊火攻船隻,凡可登陸之處,均挖掘暗溝,密布蒺藜,分駐兵勇。裕謙率兵1000餘人坐鎮縣城指揮。八月二十四日,英軍在鎮海外海黃牛礁集結,二十五日完成臨戰準備。其進攻計劃和部署是:以艦炮摧毀金雞山、招寶山的炮台和工事,並阻止鎮海縣城清軍增援,掩護陸軍登陸攻佔上述兩山(以金雞山為主攻方向);後面水陸並進,奪取鎮海。登陸部隊由陸軍、水兵和海員2400餘人組成,分為左、中、右三縱隊。二十六日晨,左、中縱隊在3艘軍艦的掩護下開始進攻。中央縱隊在金雞山東北的突出部位登岸,即向金雞山前進。左縱隊乘舢板駛入小浹江登陸,繞攻金雞山側後。守軍腹背受敵,仍頑強抵抗,多次同進攻之敵展開非常激烈的肉搏戰,傷斃英軍數百人。終因傷亡甚眾,總兵謝朝恩受傷落海陣亡,金雞山


推薦閱讀:

第二次鴉片戰爭經過
鴉片戰爭的禍根在明朝時就已埋下
【人物】湯濤:造影 在迷人的「藍色鴉片」
鴉片戰爭前,清軍的裝備都是大刀長矛嗎?
鴉片戰爭里中英武器裝備各是什麼

TAG:戰爭 | 第一次 | 鴉片戰爭 | 鴉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