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十五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十五集)  2011/10/2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2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凈土大經科注》第一百七十九面,第五行看起,這是宗趣的第九段「一向專念」。我們看註解:

  「一向專念者,一向二字有數義」,這個地方舉了五個例子。第一個「朝向一方前進」,第二「偏向一邊」,第三是「一味」,第四是「總是」的意思,第五是「一段時間」。「故知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即專恆依止持名念佛法門之義也」。這個意思很明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專念阿彌陀佛,我們的問題就解決了,非常重要。人生在這個世間非常短促,縱然是一百年,也是彈指之間就過去了。在這段時間當中,我們到這個人間來,到底為的是什麽?做了些什麽?後面的結果又是什麽?有幾個人想過這個問題?我們自己有沒有想過?多少人把這一生大好時光空過了,叫真可惜。中國古人有所謂人生在世,至少要做到三樁事情的一樁,立功、立德、立言,叫三不朽。真的不朽嗎?如果這個星球毀滅了,那什麽都完了,這三樣東西一樣都不存在,假的,不是真的。

  生滅法裡面確實有一個不生滅法,那是永恆的。如果把這個不生滅法找到了,那這一生就沒有白過,絕對不是古人所說的三不朽能夠比擬的。在世出世間法裡頭,這一法只有大乘佛教找到了,在佛教術語裡頭叫做成佛之道。什麽是佛?自己本來是佛,這個話是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只要回歸本位,你就圓滿成就,你這一生就沒有白來了。能回得去嗎?答案是肯定的。方法很多,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而且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任何一門都能夠通達自性,就是明心見性,就是成佛。成佛的道太廣了,門門都是,那要怎麽樣修才能成就?沒有別的,就是專一。今天量子科學家告訴我們,一心專註你就能夠達到一切的目標。這個話三千年前佛說過,釋迦牟尼佛講過,「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最大的事、最究竟的事情就是成佛,你可以做到;小事情,身心健康,永遠不會生病,青春常駐能做得到,不是做不到,這在世出世間法這是小事,這不是大事。問題出在哪裡?出在我們的心不能集中,散亂的,妄念太多了,把我們的身心傷害了,我們居住的環境破壞了。那我們明心見性更是渺茫了,這散亂心所致。能把散亂心收回來,回歸到一心,問題就解決了。

  此地教我們一心專念是成佛之道,無量法門裡面的一門,這一門最簡單、最容易、最方便、最快速,成就特別高。難就難在我們沒有辦法把心收在一個方向,我們的方向目標太多了,慾望沒有窮盡。佛教我們把所有的慾望都放下,慾望只許一個,求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你能把慾望集中在這一點,你肯定達到。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你就一切都圓滿了,保證一生圓成佛道。這是所有法門裡頭,無比殊勝奇特的法門,這一部經就是給我們講這一樁事情,講得很透徹。前面是講理論,理論知道,沒有懷疑了,這個地方講方法,方法就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自性的名號,阿彌陀佛就是自性。自性功德無量無邊,無數無盡,所以這一句名號裡頭也具足了無量無盡的功德。知道的人很少,誰知道?釋迦牟尼佛說得好,「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徹底明了這一句名號的功德,只有像釋迦牟尼佛這樣的人。法身菩薩對這樁事情知道的還不是很清楚,等覺菩薩都知道,沒證得,必須要把無始無明習氣斷乾凈就證得了。證得不叫等覺菩薩,《華嚴經》上的名字叫妙覺如來,稱他這個法門叫無上正等正覺,再沒有比它高的,他達到究竟圓滿。這個究竟圓滿是自我的究竟圓滿,不是別人的。見性,明心見性,這是證得法身菩薩阿惟越致,但是習氣沒斷盡,所以他住諸佛的報土,實報莊嚴土。如果習氣統統斷盡了,他回歸常寂光,他不在實報土。常寂光在哪裡?常寂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不是一切法,它能生一切法。

  今天科學所講的宇宙只有三種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自性沒有這三種現象,所以科學跟哲學都找不到它,都無法去探測它。它存在,它活活潑潑,能生自然現象、精神現象跟物質現象,它能生能現,一切萬法是所生所現的。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所生所現。能所是一,又不是二,這個難懂,現相跟不現相也是一不是二。佛在講經常常用水做比喻,把水比喻作自性,把波濤比喻作萬法,能生萬法,水能生波濤,波濤就是水,水就是波濤。但是波濤的相跟水的相不一樣,水是平的,不動的;波濤是起伏,它是動的,它不是靜的。動靜不二,起伏不二,染凈不二,相無相不二,念無念不二,這就妙了。這是什麽?這是諸法實相。沒有任何原因,佛經上用一個名詞叫法爾如是,一切法本來就如是。

  如何我們在動蕩的環境裡頭,被嚴重染污的環境裡面,我們回頭把真相找到?真相就是諸法實相,真相就是性相一如,也就是明心見性,也就是究竟成佛。佛在《無量壽經》教給我們的方法,下面念老給我們詮釋。專,心要專,心不能夠散亂。一向那個一就是專,專一。恆,永遠不能改變,不可以說我念佛的時候專,我不念佛的時候就散亂,這個沒有用處的。一專一切專,念佛的時候專心念佛,工作的時候專心工作,你就會用那個一向,用在生活上,用在工作,用在處事待人接物,用在修學,統統用一向,一向無二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全是念佛,為什麽?一向。依止,依是依靠,止,靠定了。我一心靠定了,就靠定阿彌陀佛,持名念佛,這就是一向專念的意思。

  「一向專念,本於彌陀本願」,第十八願,「第十八十念必生之大願。彌陀因中發十念必生大願」,他發四十八願,十念必生這是第十八願,第十九願是發菩提心。四十八願這兩願非常重要,這是大願的核心,十九願發菩提心,十八願一向專念。「故行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凈土,圓證不退之妙果」。行人,發心修凈土的人,行人是指這個人。他一定發心,發心前面講得很清楚,我對於極樂世界、對於阿彌陀佛真信,一絲毫懷疑都沒有,我真信,我真想去。真想去,這個世間就得放下,這個世間一樣都帶不走。佛在經教里告訴我們,這個世間的事可以做,這個世間的念頭不可以有。世間事能做,幫助苦難眾生,幫助完了就完了,不要放在心上,這就是佛說的,「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你心裡頭有的話,你就有世間意,有世間意就造輪迴業,沒有世間意就是凈業。有世間意,善的意念,三善道果報;惡的意念,三惡道果報,你出不了六道輪迴。把世間意斷掉,造惡業沒有三惡道,造善業沒有三善道,你超越輪迴,超越十法界了。

  那我們這個意是什麽?我們的意就是阿彌陀佛,這個關係太大了!意,中國人也叫做心,我的心就是阿彌陀佛,我的意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的心、就是我的意。什麽事都可以干,我沒有著那一切善惡的意,我只有阿彌陀佛的意,這叫真念佛!你心裡頭真有佛,無論干什麽事情,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成就了。你看看五十三參代表無量無邊的法門,裡面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他都去參觀,都去訪問,都去考察,都去學習,搞清楚、搞明白了,這成就後得智,無所不知。心裡頭?心裡沒有。你看最後他「戀德禮辭」,承蒙你的教誨,我感激你。得有感恩的心,有恭敬的心,得謝謝他。後頭辭是什麽?辭,心裡頭沒有,沒放在心上,放在心上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怎麽知道的?第一個善知識教他的,第一個善知識是吉祥雲比丘,這個出家菩薩他修什麽法門?他專修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法門,我們稱它作般舟三昧。般舟三昧也叫做佛立三昧,因為修這個法門不可以坐下來,不可以躺著,只可以站著,只可以走動,日夜不能休息,一期九十天。修這個法門要有好體力,年歲大了就不行了,九十天不能躺下來、不能坐下來,受不了。所以修這個法門大概都是四十歲之前,四十歲之後有困難。

  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我們在五十三參里看到的頭一個是他。頭一個是什麽?中國人講的,印度也不例外,叫先入為主,第一個人給你概念這個是指主要的,你永遠不會忘記。最後一個第五十三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帶他到極樂世界去了。我們看一頭一尾就曉得善財心裡只有阿彌陀佛,他的心意就是阿彌陀佛。當中五十一參參訪,五十一是表法,樣樣他都看,樣樣都隨喜,樣樣都學。好像興趣很多,其實他興趣就一個,就一個阿彌陀佛。那為什麽學那麽多?為了要度化眾生。眾生根性不一樣,無量無邊,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接引他,所以他樣樣都要會,是為他,不是為自己。無量法門是為一切眾生學的,不是為自己,這個要搞清楚。為自己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所以善財的心、善財的意是阿彌陀佛,那是為自己,「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才能成得了。修學一切法門,那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我才能度得了他,那叫接引眾生。把眾生接引到一定的程度,慢慢他也覺悟,他也放下了,就直截了當告訴他念佛求生凈土,就圓滿了。開頭不行,開頭說這個法門他不相信。

  一開頭就相信這個法門的有,好像也不少,對於經教沒學過,甚至於沒有文化,不認識字,你跟他講極樂世界他相信。這人老實,說什麽他都相信,相信他真發願、他真念,念個三年五載真往生了,瑞相稀有。這什麽原因?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個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他一碰到之後,諸佛如來威神加持他,他就成就了,不是凡人。我們對這鄉下的阿公阿婆不可以瞧不起,瞧不起是我們有罪過,人家的善根福德多深厚!我們聽了幾十年還不相信,半信半疑,那比他差遠了,人家三年五載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我們還搞六道輪迴,還要搞三惡道,還要貢高我慢瞧不起人,你說罪多重。所以發心一向專念決定得生凈土,決定親近阿彌陀佛。

  這下面說「蓋以果覺因心」,彌陀名號是果覺,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無量覺,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無量覺是如來果地上的大覺,禪宗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覺是這個意思。無量覺做我們今天的因地心,我們修這個因,證這個果。修果覺因,證果覺之果,這個不可思議,這究竟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方便兩個字合起來就是最恰當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最究竟的方法,最圓滿的方法,無過於此,這個方法太巧妙了,是無量法門當中的第一法門。雖然一切法門都能證得究竟,沒有這個法門這麽快速穩當,人人能修,只要你相信,只要你肯發願,你在一生當中就能成就。

  「全顯彌陀一乘願海」,顯是彰顯,完全,今天講展示出來,你全看到了。阿彌陀佛一乘願海,這個願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廣大無邊,願願都是要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上面包括等覺菩薩,下面包括地獄眾生,全都收了,稱它作願海。一乘不是教你成菩薩,不是成阿羅漢,是教你成佛,願一切眾生個個都成佛。用什麽方法?就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不可思議之威神功德」,這個名號的威神、名號的功德無法想像,它太大太大、太深太深了。佛說得很好,這一樁事情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你成佛了,證得釋迦、彌陀這個境界,你就完全明了。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我們的標題就兩句話,「上盡形壽,下至十念」,這第十段講的。我們看念老的解:「又一向專念者,古云:上盡形壽,下至十念」,這一集的標題我就用了這八個字。「上盡形壽者,指從發心念佛之日,終身念佛,直至命終之最後一念也。此乃其上者也」。這是我們講上等,把念佛這個行門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從初發心一直到命終,一生念佛不中斷,這個稱為上等。這裡頭有理有事,事相上這一生念佛不中斷,這很大的福報,有很好修學的環境,環境是你的助緣。你是一家之主,有這個環境,家裡面有人操做家事,你只要安排指揮就行了,你才有時間專念。如果你沒有這個福報,家境畢竟清寒,什麽事情自己操勞,念佛就會中斷。這從事上講。如果明理,這個念佛有事念、有理念,那就行了。就像我們剛才所說的善財童子,他是理念,他不是事。理上是什麽?他心是阿彌陀佛,意念是阿彌陀佛,沒有第二個意念,無論做什麽事情他不妨礙。為什麽?不論做什麽樣的事情,我們講他不走心,事上有,心上沒有,這上等功夫,這不是普通人。事相上能恆順眾生,心地上如如不動,一絲毫都不沾染,善財做得到。為什麽?善財這個功夫是在文殊菩薩那裡學到的,叫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麽?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無知,它起作用無所不知。我們今天是要求知,求幾十年還有所不知,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了。他們高明,他們求的是無知。無知是什麽?無知是清凈心、平等心、覺心,所以無知起作用就變成無所不知,有知起作用是什麽都不知道。有知是什麽?是波浪;無知是平靜的,水平如鏡,外面統統照得清楚,一樣也不漏。所以無知,無所不知;有知,有所不知,有知是有波浪、有染污,不一樣。

  所以現在東方人學東西跟西方人不相同,西方人拚命學,有知,有所不知。世界變成這個樣子沒有辦法解決,不是不想解決,真想解決。我跟這些人見過面,我很佩服他,很仁慈,確確實實是想把社會衝突化解,恢復到從前那樣的安定和平,他做不到,沒有辦法。我們有這個緣分,這個緣分在佛法講因緣。我住在澳洲,澳洲的大學邀我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代表澳洲,代表大學,這麽一個緣分跟大家認識了,才曉得這些人,中國人稱為志士仁人。聯合國的會議,從七0年代開始召開,專門討論如何讓這個社會安定,世界和平。可是這將近四十年來,社會衝突動亂頻率年年上升,讓這些專家學者對於世界和平安定信心都喪失掉了,認為不可能,沒有辦法了。我們把中國古聖先賢的東西介紹給大家,聽了歡喜,聞所未聞,鼓掌讚歎。散會的時候在一起吃飯聊天,大家就問我:「凈空法師,你講得很好,這是理想,做不到!」我聽了這個話,涼水澆頭,非常失望,我不是白講了嗎?沒人相信。讓我深深感到,信心危機才是今天所有一切動亂的根源,他信心喪失掉了。我們再回想中國古人教導我們,信是德行最低的底限,你看仁義禮智信,最低的底限,信德沒有了,全部都沒有了。

  我知道問題嚴重,如何幫助大家建立信心?今天人所受的教育,科學,科學教育頭一個條件就教你懷疑,我們現在如何叫他有信心?只有一個辦法,科學家講你拿證據來給我看。所以這麽多年來,常常也想到這樁大事,為什麽?世出世間法,都要在安定和諧的環境裡面才能夠生長,動亂是不行的,動亂,聖賢東西會全部毀掉。我就想做實驗,搞一個小鎮、小村做一個實驗點,找了三、四年找不到。土地不容易得到,人民也未必跟你配合,幾乎到失望了。二00五年冬天,大概是十月,我七十年沒有回老家,回到老家去看看,變樣子了。老家裡還有些族兄弟、堂兄弟們還有三十多家,回去之後還挺熱鬧的。我們這個族姓在當地還是屬於真的是大戶人家,我們這一個祠堂,同一個姓的好像還有一萬五千多人。鄉親父老請我吃飯,我就把這些年來,我說我出家人有這個緣分不容易,沒聽說過,自己也沒想到,能到聯合國參加這些活動,想搞一個地方來做個示範點讓大家相信,找不到。家鄉人很熱心,「回家來做,我們支持你!」

  這樣就選了湯池小鎮。湯池是地方領導介紹的,他說這個小鎮不錯,帶我去看。小鎮的居民四萬八千人,有十幾個村,小鎮有個小街道,一共有十幾個村莊,用這個地方做實驗。我說好!家是老家。在政府也很容易就批准了,我們辦了一個廬江文化教育中心,招聘老師。我想真干,預定希望二年到三年做出成績來,讓大家相信中國古聖先賢這一套東西可以救當前社會。這個念頭,實際上我們是得自於英國湯恩比博士,他說的。他在一九七0年代時候,曾經講過「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是他說的。我常常想到他這句話,他說得有道理,他不是隨便說的,所以我們就始終記住這句話。中國確實從秦始皇統一,一直到今天還是統一,在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家。羅馬曾經統一歐洲一千年,亡國之後再不能統一了。湯恩比也曾經談過,希望將來世界能統一,世界統一成一國,國際上戰爭就避免了,人禍就沒有了。什麽人能統一世界?他第一句話就說中國人。他說中國人有統一的智慧,有統一的方法,有統一的成效,有統一的經驗,一直到現在還統一,這是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的。

  中國用什麽統一?傳統文化。實際上就是四科,第一個五倫,第二個五常,第三個四維,第四個八德,就這樣東西。這個東西在中國絕對不止五千年,五千年是有文字記載的,五千年之前沒有文字,沒有文字不能說它沒有文化,它有文化。我相信這四科,在中國這個地區、這個族群,決定超過一萬年。因為這四科傳下來,我相信傳十萬年都不會傳錯,為什麽?它太簡單、太容易了。我們看今天四書五經不超過這個範圍,這總綱領,總原則,乃至於到清朝編的《四庫全書》都不離開這個原則,這是性德,這是真理,永恆不變。你要違背,違背災難就來了;你要隨順,隨順幸福就來了。而這四科又是以孝悌為中心,我們佛法,你看前面我們剛剛讀過的凈業三福,一開頭「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孝親尊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大根大本,人不知道孝順父母,不知道尊重老師,什麽都學不到,你完了。今天孝跟敬沒有了,所以太難太難了。我們如何能把這個做出來,怎麽做法?《弟子規》就是落實孝敬,《感應篇》就是落實因果,《十善業道》是落實大乘,儒釋道這三個根。今天要救世界,把這三個根找出來,用這三個根來推動全民教育、普世教育,這個世界可以救,所以湯恩比的話沒說錯,可以兌現。

  我們在湯池做這個試驗,根本就沒有想到,怎麽開辦不到四個月,成績卓著!我們預想的二年到三年,沒有想到不到四個月,人的良心喚醒了,做事情憑良心,不敢作惡了,真不容易。我看到這樣的效果,當時就想到我們如何到聯合國去發表,告訴這些會友們我們有信心,中國這套東西不是理論,現前這個社會可以做得到的,真做到了。我覺得這是老祖宗的安排,佛菩薩的加持。我們在三月,二00六年的三月,看到這樣的成果,五月聯合國來找我,這好辦,我找他不好辦,而且邀我主辦一個活動,這從來沒想到的。他們也是頭一次,聯合國從來沒有碰過宗教,這一次辦一個活動是紀念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周年,活動的主題是「佛教徒對人類的貢獻」,你看出這麽個題目,從來沒有碰過宗教,這是三寶加持。我不相信,因為聯合國找的是會員國,他怎麽會找到我?這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就派了三個人到巴黎去打聽一下,真的還是假的。結果去了,到那去一打聽是真的。聯合國找誰?找泰國。這就有道理,佛教是泰國的國教,找泰國是正確的,泰國大使向聯合國推薦,邀請我做主辦單位,這麽一回事情。所以當時我就答應,好!我把湯池的成就到那裡做詳細報告,做了八個小時報告。你看,三天的會議,我們的報告佔一整天,而且三天展覽。聽到的這些會友們非常興奮,駐教科文組織一百九十二個國家的大使代表,都想到湯池去考察、到湯池去參觀,真搞成功了。他看到他就相信了,雖然這些事情到後面有障礙,他們沒有辦法到中國來看,可是,還是有三十多個人,我知道的,用他們自己觀光旅遊的身分到湯池去看,看了歡喜。

  這些年來,我在講經的時候提到,我知道有這麽一部書,我沒見過,就是唐太宗編的《群書治要》。我怎麽知道的?我在以前讀過世界書局出版的一個《諸子治要》,這本書我看過。它前面說得很清楚,這個書是《群書治要》最後的二十卷,《群書治要》是五十卷,最後的二十卷。所以我就知道這套書,找不到。圖書館找不到,這書店裡問,也都不知道。所以我在講經的時候提到,就有好心的同學他們到處替我找,找到兩部送給我。我一看民國初年的,距離我們現在九十年了,商務印書館印的,商務印書館自己都不知道。底本是日本的本子。我一看到這個非常歡喜,這中國有救,祖宗有德,這種國寶還沒有失傳。實際上失傳了一千年,我們以後看序文上看到了。

  唐朝亡國之後,這個本子就沒有了,被日本人拿去了。日本派了許許多多的留學生在中國留學,隋唐時代,他們帶回去了。一直到清朝嘉慶登基做皇帝,日本人對中國送的禮物,叫進貢,裡頭有一套這個書,這才看到,所以《四庫全書》裡頭沒有。商務印書館在民國初年印了兩次,一次是照日本原本的書,用照相影印的方法製版的;另外一套是排版,放在《叢書集成》裡頭,商務印書館印的像這個《萬有文庫》小冊子,那是重新排版的,印過這麽兩次。這兩次我相信大概都是一千冊,經過戰亂,跟日本的抗戰,文化大革命,這些書都沒有了,到哪去找?還能留這麽一、二套,我一看書很舊了,但是字很完整,我們就趕快印,印了一萬套,這就保留下來,不至於喪失了。可是現在人要用,怎麽樣發揮它的用處,必須要注音、註解、翻成白話文,然後從白話文再翻成外國文字,對全世界流通。那就是湯恩比所說的,孔孟學說可以幫助二十一世紀恢復安定和平。這麽大的分量,很不容易做,做這個很大的工程,但是這個事情迫切,現在就要看。

  我在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他家裡作客,我談到這個事情,他非常歡喜,「有沒有英文本?真想看。」所以回來的時候,我就跟蔡老師商量,我說你們這批老師趕緊做一樁事情。怎麽做法?把《群書治要》選三百六十段,精選,精挑細選三百六十段,針對我們現前社會,提供給一些國家領導人。《群書治要360》,這個我今天看到,書寄來了,小冊子。但是很遺憾的,我給他講的目標沒達到,因為我是要注音、註解、白話,它這隻有白話,沒有注音、沒有註解。一定要注音、註解,再白話,這個冊子才算完整。所以它有白話,有白話就可以翻成英文,英文本大概年底可以出版。一年出一本,十年出圓滿。

  馬哈迪長老聽我說要十年,他聽了也呆了,需要十年?我說是的,一年出一本。他會認真看,如果這麽一大堆,他看的興趣就沒有了,一年一本就很管用,一年一本。所以今年中文本出來了,英文本也會出來。這個將來還是希望要注音、要註解,然後用白話文,做成完整的本子。這本子不完全,已經很難得了,我相信大家看了都歡喜。這是唐太宗大唐治國的寶典,唐朝盛世就靠這部書。這也給湯恩比做了證明,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幫助這個世界化解問題。用什麽書?這一套書就代表了,它是《四庫》裡頭經、史、子的精華,集沒有,集是文學,唐太宗不要這部分東西。

  可是另外有一部也是民國初年,一些國學大師為後世人編了一套,叫《國學治要》。他的動機從《群書治要》來的,依照《群書治要》的方法,編一套《國學治要》。《群書治要》的「治」是政治,《國學治要》的「治」是治學,不一樣,這是政治,那是治學,那是做學問。所以那一套書是《四庫全書》的鑰匙,是《四庫全書》的門徑,太重要了!沒有這一套書,《四庫》從哪裡讀起。所以《國學治要》是《四庫》的導讀,引導你進入《四庫》,非常有價值。大概我手上得的這一套可能是孤本,再也找不到了,我也把它印成一萬套,分送給全世界學校圖書館收藏,中國這個東西不會失傳。對現在的學生要起作用,還是要注音、註解、翻成白話文,這個工作非常非常重要!

  我到哪裡去找這麽一個班子,找幾十個人來做這個工作,注音、註解、翻白話文,做這個工作。我們也希望能在十年當中把這兩部書完成,這個對於國家民族、對於世界安定和平做出最偉大的貢獻。所以我們這一邊有個教學樓,我們不招生,我們干什麽事情?就干這個事情。不妨礙學佛,學佛不妨礙這個工作,這就非常有意義了。我們的心裡是阿彌陀佛,我們的工作做這兩樁事情,十年之內把這個事情完成,提供給全世界的人士。聯合國的和平會議開了沒有意義,沒有結果,中國古人所謂的,「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每一年你看花費的那些錢,太大了那數字,都浪費掉了。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其下者,未能及此,或因障重,或以事繁,未暇多念,則於每日行十念法,亦符於一向專念」。古大德替我們想得很周到,上等沒有問題,可以盡形壽,下等不行,沒有這個緣分,沒有這個福報,障重事繁,沒有時間去多念。那怎麽辦?每一天行十念法。早晨起來用十念做早課,晚上睡覺之前用十念做晚課,天天不間斷,也是一向專念,你看這方法多方便。古人用的十念法是盡一口氣為一念,一口氣不拘多少,也不要去計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口氣一念,念十口氣,大概十幾分鐘,我相信這一念一分多鐘差不多,就是十幾分鐘,這個容易,可以做得到。

  我在新加坡那個時候,我訪問馬來西亞,看到(馬來西亞是回教國)他們五次禮拜每一天,只要是回教徒每天一定是行五次禮拜祈禱,一天五次禱告。我看到他們這種修法,所以我就想到這個方法我們可以學習,我就想出一個一天九次念佛的方法,比他多,他只有五次,我們九次。比他更簡單,我一次只念十聲佛號,兩分鐘就可以完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十聲,可以計數,用印光法師這個辦法,念得清楚,聽得清楚,記得清楚,就十聲。早晨起來念十聲,晚上睡覺前念十聲,這不礙事;三餐飯之前我們不念供養咒,不念這個,我們就念阿彌陀佛十聲,三餐飯就三次,五次;你上、下午工作,上班下班,工作之前念十聲,工作完畢的時候念十聲,上午、下午四次,一共九次,一次不缺,十念法。這個是很密集,一天九次提醒你,提醒念佛。這個方法推動之後,學的人很多,很多人打電話、寫信告訴我,很有效!我們在美國那一段時期,在各個凈宗學會教人念佛都用這個方法,大家都歡喜。因為他們工作很繁忙,沒有時間念佛,這個不浪費時間,也不妨礙工作。因為一次念的時候頂多兩分鐘,念這十句佛號。所以符於一向專念。

  「更下,則如觀經所說」,那這是最下根人。《觀經》講的是「惡逆之人」,造作十惡五逆的人,這個都是地獄罪報。「臨欲命終,得聆聖教,至心悔改,十念稱名,亦得往生」,這是第十八願講的,阿彌陀佛的本願。這樁事情看起來是好容易,實際上是真不容易。古來祖師大德告訴我們,一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為什麽?頭一個,臨命終時頭腦清楚,這一樁事情就很難得,多少人到臨命終時迷惑了,連家裡人都不認識了。那如果是有老年痴呆症的時候,那依這就行不通了。你就曉得臨命終時頭腦很清楚,這個太難得了,這頭一個條件你要有;正在這個時候遇到念佛的朋友,勸你念佛求生凈土,你有沒有機會碰到這個人?有機會碰到,他給你說,你相不相信、你肯不肯接受?你家裡人同不同意?所以一切緣都具足,真難,真不容易!臨終之前念十句佛號他就斷氣了,肯定往生,這個一點不假。

  那我們在大乘經教裡頭聽到過,這樣的人過去生中肯定是供養無量諸佛如來,這一生沒有緣遇到佛法,到臨終才遇到,遇到也能成功。我們在美國遇到一個跟這個很相似的例子,早年我住在達拉斯,馬里蘭州有一個佛教會,美國華府佛教會,馬里蘭州,距離DC很近,還請我做會長。遇到一個也是我們華僑,在當地開了一個麵包店,周廣大先生。這個人沒有宗教信仰,得了癌症,醫院宣布無法治療了,讓他家人帶他回家去,告訴他,他的壽命大概只有兩個月,放棄治療了。這個時候他家裡人找佛、找神、找神仙,希望有奇蹟出現,找到我們佛教會。我們有幾個同學去看他,看他確實不容易恢復健康,就勸他放棄求生的念頭,把極樂世界介紹給他,勸他念佛往生好。他一聽就歡喜、就接受了,這個很難得!主動告訴他家裡人,別再求什麽藥方了,你們大家統統幫助我念佛,這一念佛他痛苦就減輕,就出現這個奇蹟,雖然是那麽重的病,不痛苦了。跟著念佛,三天往生,往生的時候有瑞相,好像火化還有舍利。他們打電話給我,我是在達拉斯,真難得!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就是屬於臨命終時聽到凈土法門,真正至心悔改,放棄求生,一心念佛求生凈土,他真成功了。

  「故云十念必生也」,第十八願十念必生,「行者應知」,這修凈土的人應該知道。「一向專念,指從初發心念佛」,一直到最後一念,就這一個方向,決定不能改變。即使是大乘佛法,統統都要放下。需不需要去涉獵?不需要,除非你有弘法利生的大願,那我要涉獵大乘經教,我是為教化眾生,不是為自己,這個一定要搞清楚。為自己,錯了,為自己你打閑岔了,你把你一向專念破壞掉了;不是為自己,為著接引眾生,沒有問題。你自己的念,就是說你自己的意念全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決定不摻雜雜念,這個要知道。我們現在做這個工作的都是學佛、都是念佛同修,為什麽我還叫他們兼搞《群書治要》、搞《國學治要》?這我不是為自己,這是為對國家民族,對現前這個世界苦難眾生,幫助他們,最重要是幫助他們有信心。他對古聖先賢有了信心,我們就可以不管,告訴他這樣做就對,他們去做了。他還沒有信心,我們要幫他做,把信心帶起來。

  最近十年,十二年了,我跟許多宗教接觸,不是為自己,是為社會、為世界,希望宗教能團結,宗教能互相學習,每一個宗教把宗教教育帶動起來。如果每一個宗教都能夠講經教學,天天不中斷,信仰宗教的信徒對自己宗教的道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宗教之間不會產生矛盾,不會有宗教衝突。不但不衝突,他們還能夠互相關懷,互助合作。這個好事情!如果宗教捨棄教育,那就是搞迷信,社會大眾不相信。真正是今天社會的教育缺乏倫理、道德、因果、神聖教育,缺乏這個東西。我們做的這個教育,我叫它做補缺教育。現在社會教育里缺乏的我們把它補出來,它沒有倫理道德,我把倫理道德補出來,它沒有因果、沒有神聖的教育,我們都把它補出來。宗教在這個世間,它就有意義,它就有價值,社會大眾就會尊重它。所以這是很有必要。

  我們再看下面的文,「而其關鍵實在最後」,這一句話非常重要,因為最後這一聲佛號決定我們到哪裡去。學佛的人都知道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不是佛說的,是婆羅門教所說的。釋迦牟尼佛學過婆羅門教,四禪八定是婆羅門教的,在佛法小乘是必修的課程。得到四禪八定,六道輪迴你就看到了,上面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下面到阿鼻地獄,你有這個定功你全看到,所以它不是假的。修這個定的人很多,婆羅門教必修,印度其他宗教,連佛教都修,這不是假的。可是問題你出不了六道輪迴,所以釋迦牟尼佛放棄了,他知道定功與你所見到的境界是成正比,定功愈深,你看的境界就愈大。婆羅門教認為四禪八定已經到頂點了,釋迦牟尼佛不以為然,認為它不是最高的。所以他放棄之後在菩提樹下入更深的禪定,突破這個界限。突破之後才知道六道之外有十法界,有聲聞、緣覺、菩薩、佛,再突破,有一真法界,再突破見性了。在哲學裡面講,把宇宙萬有的本體抓到了,本體是自性,就是凈宗講的常寂光,這才叫真正究竟圓滿。

  他成就那一年三十歲,佛教裡面叫成佛了,拿到佛陀這個學位,這是佛門最高的學位,拿到之後從事教學。教學當時一般群眾沒有這麽深的根器,怎麽辦?辦小學,阿含,阿含是佛教小學,就是小乘,十二年;再接著辦方等,方等中學,八年;八年之後再辦般若,般若是大學,二十二年,時間最長,四十九年,般若是二十二年;最後的八年,就像研究所,法華,法華跟華嚴完全相同。所以佛教學是從初級慢慢向上提升。他搞教育,他不是宗教,這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阿含裡面全是教倫理、教道德、講因果,我們今天講普世的教育,全民教育,帶給社會和諧、安定、幸福、圓滿,這就做到了。往上去那是有志向上的人,佛也幫助他,只要你肯學,還有更高的,一層一層的往上提升,從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到成佛。

  所以他老人家為我們示現一生是教育事業,釋迦牟尼佛這個人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是人,用現在的話說他是教育家,是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他包容,不分國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不分文化,他統統都包容。他什麽都教,什麽都講,而且一生教學不收學費,沒有建學校,沒有建講堂,一生為我們表演的是游牧的生活。晚上在樹林下樹下一宿,打坐。白天吃飯,出外去托缽,這日中一食。他們的生活是真正共產的生活,吃飯托缽不是我託了我就自己吃,不是的,託了之後回去,回到集合的地方集合在一起,把飯統統倒出來混合在一起,所以是一缽千家飯。這是什麽?大家平等,有的人托的飯菜不錯,有的人差一點,統統混合在一起,這是真正共產。飯只能當天吃完,吃不完的供養給小鳥、野獸、畜生,不可以留到明天。留到明天怕你懶惰,他要勤快,托缽是一門功課,有規矩的。信徒供養你這一缽飯,你要祝福他,你要說法給他聽;他有問題問你,你要給他解答。所以他財布施,出家人對他法布施,回報是法布施,沒有白吃的。

  最重要的我們念佛就要把佛放在心上,意念當中不要有別的東西夾雜,「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我們的意就是阿彌陀佛,就是極樂世界,沒有其他的念頭,這在理上念,沒有間斷,所以這個符合一向專念的宗旨。「反之,如有人念佛數十年,或於最後階段,輕視持名而改行他法,或於臨終不欣極樂,而戀世間,未能念佛,是則不名一向專念也」。後頭這句話非常要緊,我們見到過。我初出家的時候,在台北圓山臨濟寺,有一個林老先生,老佛教徒,福州人,他們那個時候有一個念佛會,他是念佛會好像是副會長。他法器敲得很好,他當維那,領眾念佛,每個星期一次,十幾年。最後他往生的時候,他怕死,留戀這個世間,讓大家不要念阿彌陀佛,念觀世音菩薩,求菩薩保佑他延長壽命。這個就錯了,他肯定沒有往生。所以不容易!一般人說我誠心誠意,到那個時候才知道你是真的是假的,只要稍稍有一念貪戀就完了。所以這個事情我們在平時就要放下,平時對這個世間就不要有貪戀,也不要有厭棄,一切隨緣,什麽都好,絕不把它放在心上,這一點比什麽都重要。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你就決定得生;這個世間還有放不下的,這個事情麻煩了。我住這個世間隨緣,什麽都好,把我們的成見放下,什麽都不要求,一切隨緣,多自在,多省心!

  人只要不操心,一心向佛,身心健康,那就是非常好的榜樣,為什麽?真正看到念佛人的好樣子。認真學習經教,經教也不要刻意去學,刻意去學又錯了,學多少算多少,聽一堂經,我聽懂二、三句就很受用,不必要統統會,我又不是去復講,講給別人聽。早年我初出家沒多久,鳳山蓮社煮雲法師(老朋友)找我到鳳山講經,一個月來一次,講一個星期,我講了不少年。有一個老太太,年歲很大了,每一次都來聽講,每一次寫個二、三句她所聽到的。我講完之後,她就拿那個筆記本來給我看,問我這個對不對。以後她出了一本書,聽了好多年的,那就是她的心得。很用功,老實念佛。這就很好,不一定要聽多,你聽懂的這幾句,聽得很受用,你就好好學習,這樣就好。

  所以決定不能夠輕視,決定不能夠改變法門。尤其到病重的時候,念佛不行,念佛還是要看醫生,或是搞密搞其他的方法,你全錯了。尤其現在這個亂世,亂世妖魔鬼怪特別多,冒充佛菩薩來騙你,這個法子好,那個法子好,把你全部都給擾亂了。如何能夠不受魔來擾亂?你不動心他就不會來擾你。我心上只有阿彌陀佛,我只有一部《無量壽經》。其他經我們也印,為什麽?想要的人很多,他要什麽我們就送什麽,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我就要《無量壽經》,我其他都不要。我們印《大藏經》是保存法寶,希望法寶在災難當中不會完全失傳,到處都有。災難不會把地球全部毀滅,總還要留一部分地方,所以我們到處去贈送,每個地方都有保存,這個就好,為正法久住。對自己為求生凈土,為親近彌陀,這是我們的正念,其他的全都隨緣,沒有自己的意思,干什麽都好。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第十一個小段,「能念所念,皆是實相」,我取這個為題目。我們看註解,「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這個懷疑很普遍,自古以來,可以說古今中外念佛人大多數都有這個懷疑。連講經的法師,他不是修凈土的,跟我關係非常好,演培法師,我們關係特別好。他學法相唯識,他求生彌勒凈土,一生講經,著作很多,我初學的時候跟他學。他早年在善導寺做過住持,以後他離開台灣,在新加坡住了二十多年。我到新加坡去碰到了,他請我吃飯,請我到他的佛堂跟他的信眾講開示。我在他那個講堂裡頭講法相唯識,講彌勒凈土,讚歎。這個是佛門的規矩,現在很多人不懂。你到哪一個道場,他學的法門,讚歎他的法門,讚歎他的道場,讚歎他的老師,信徒對他有信心,所以佛法就興旺。如果到他那個道場,「那個難,念阿彌陀佛容易」,你把他人心都搞亂掉了,那你是幫倒忙,那叫大錯特錯,這決定不可以的。古人講得好,「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互相讚歎,佛法就興旺。

  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到香港講經,認識聖一法師,參禪的,他去年過世還是前年過世的,跟我關係特別好。我那一年來講《楞嚴經》,他常常來聽經,不但聽經,還勸他的信徒來聽講。這個沒有過,一般法師都不讓信徒聽經,只有他一個。他住在大嶼山寶林寺,禪宗道場,那個時候還有四十多個參禪的,禪堂里坐香,難得!他邀請我到禪堂講開示,我《六祖壇經》裡面取一段,《永嘉禪宗集》裡頭取幾句,我跟大家講,讚歎禪宗,讚歎老法師,讚歎參禪的這些同學們。我離開的時候,跟我去十幾個人,陪著我去的,在路上他們就問我:「凈空法師,你那樣讚歎禪,你為什麽不修禪?」我就告訴他們,「禪是上上根人,我是中下根人,我參禪得不到利益,不但不會開悟,連禪定我都得不到。我知道我自己根性,中下根性老實念佛才會有成就,那是上上根人,我們比不上,我們只有讚歎的分。」這一點一定要知道,絕不能破壞人家道場,破壞它的道風。所以很多道場都喜歡找我去講經,我不破壞人家道風,我只讚歎。這是規矩,這是從前在台中李老師教的。現在人不懂規矩,隨便批評,自贊毀他,把一個道場修行十幾年、幾十年的思想全破壞了,這個有過失。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任何一門只要一心專念都會有成就,這些原理原則不能不知道。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推薦閱讀: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三0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五六三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五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0七集)
曇鸞大師與阿彌陀凈土(禪慧)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