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灸病症及取穴
06-06
艾條隔物懸灸法 指將艾條點燃後在覆蓋某種隔物的穴位進行懸起灸的一種灸療。此類隔物可採用艾炷間接灸的隔物,這在第二章中已作了介紹;也有艾條懸灸用的特殊隔物。一般而言,艾條隔物懸灸與艾炷隔物灸的操作方法與作用機制,基本類似。即具有溫熱剌激和藥物透入的雙重效果。但因艾條懸灸時,其移動範圍較大,火力較艾炷灸為弱,因此,隔物面積要求大一些,隔物的透熱作用強一些。隔物上,可以用和艾炷隔物灸一樣,如隔姜灸,隔蒜灸及隔蔥白灸等,其中有的已在艾炷隔物灸一章中作了介紹,這裡不再贅述。下面僅列述獨特的艾條灸部分。 隔布灸 【概 述】 隔布灸法,古代主要用於艾條灸法,如清代《陳修園醫學叢書》載:「將針(指艾條)懸起,離布寸半許,葯氣自能隔布透入……取效較慢」。它與下一章所述的雷火針、太乙神針和隔布按灸法(運動灸法)有所不同,雖然都有隔布施灸的特點,但本法系懸起灸,後者則屬按壓灸。且所用的布有所區別,用於雷火針的布,為普通棉布;而隔布灸的布,則多用浸過生理鹽水或藥液(藥液均據病證配製而成)的布。所浸隔布灸在現代,已經形成了一種以艾條為主而艾條及艾炷均可應用的隔物灸法。從已有的實踐看,此法不僅取材容易,且因能保持灸療熱力均勻、持久,在一定程度上可促使藥物透皮進入人體,達到雙重的治療效果。因此,這也是一種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的隔物灸法。 【操作方法】 目前臨床應用的有二法。 1.艾條灸法:取厚約0.2mm的紗布一塊,其面積可根據需要而定,如為經穴,一般在2cm見方,如為阿是穴,按病灶大小截取。用生理鹽水或藥液浸濕後,略擰乾,以一層紗布覆蓋穴區,左手固定布面,右手持點燃的艾條。使火頭接近布面.行雀啄灸或迴旋灸,布干後淋濕再灸。每次灸20~30min。每日或隔日一次,7~10次為一療程。 2.艾炷灸法:取醫院日常所用消毒紗布(敷料)一塊,8cm見方,摺疊成2cm見方的紗布塊,以生理鹽水或藥液淋濕後擰半干。將半干敷料置於穴區。用中壯艾炷點燃後置於敷料上,待艾炷燃及一半時點燃另一炷備用,艾灸出現灼熱感即換置備用炷艾。余同法施治。若紗布烘乾,以生理鹽水或藥液淋濕後繼續灸治。每次灸5~10壯,每日或隔日一次,7~10次為一療程。 【主治病證】 頸椎病、帶狀皰疹、多發性神經炎、痹症等病證。 【注意事項】 1.隔布灸要注意不可使紗布太干,以免燒焦灼傷肌膚。 2.艾炷隔布灸,應預先將擬灸的幾壯艾炷都備好,以免中斷灸療的過程. 【臨床應用】 1.帶狀皰疹 取穴: 主穴:阿是穴(皰疹患處)。 配穴:發於頭面者,取合谷、風池、大椎;胸脅背部者取期門、日月;委中、足三里;發於腰臀股部下肢者.選用足三里、陽陵泉、湧泉穴。 治法:取厚約0.2mm的紗布一塊,較之病灶面積略大,在生理鹽水中浸透,擰半干後,將患處皰疹覆蓋。左手固定布面,右手持點燃的艾條。使火頭接近布面.繞皰疹周圍向中心順時針用迴旋灸法灸治,以局部皮膚灼熱,舒適止疼為度,每次40min左右。可將燃後的艾灰敷於皰疹面上。每日1至2次。不計療程,以愈為期。一般須3~7日。 療效:共觀察189例,結果經7日治療,痊癒187例,好轉2例,無無效病例,總有效率100%。經對照觀察,本法療效明顯高於藥物治療,且療程短,經濟方便,無毒副作用,無遺留神經痛。 2.頸椎病 取穴: 大椎。 治法:以艾絨(甲級純艾絨為佳)捏成底面直徑2.5cm、高2.5cm左右錐狀大艾炷若干枚。醫院日常所用消毒紗布(敷料)一塊,以水淋濕後擰半干。囑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頸部,將半干敷料置於大椎穴處,艾炷點燃後置於敷料上,待艾炷燃及一半時點燃另一炷備用,艾灸出現灼熱感即換置備用炷艾。余同法施治。若紗布烘乾,再依前法淋濕繼用。每次治療60min左右。依法操作,患者灸畢局部潮紅,多數患者皮膚上還附一層上黃色藥液斑。治療每日1次,10 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日。 療效:共觀察58例患者,經兩個療程以上治療。結果:痊癒23例,顯效25例,好轉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4.8%。 3.系統性遠端多神經症 取穴:分為二組。(1)八邪、陽池.中渚、外關;(2)八風、太沖、太溪、三陰交。 治法: 灸布製備:桃仁陳醋液組成,由桃仁6g、紅花6g、地龍6g等研細末,用紗布包緊,浸泡在約200ml陳醋液內,20min後備用。然後取醫用繃帶寬度約10cm兩卷,浸泡在該藥液內,5min後取出即成藥布,捏出藥液即可使用。 用法:如患上肢末端選擇第一組穴;如為下肢選擇第二組穴。將濕繃帶鬆緊度適宜以手足末端纏繞至腕或足上3寸許,然後點燃艾條對準穴位施灸,距皮膚約2cm,溫和灸與雀啄灸交替使用,灸之使穴位有熱脹感為度,一般每穴1~2min,施灸完畢,即用於毛巾包緊手足指(趾),囑患者用手對掌摩擦3~5min,每d施灸1次,10次為1療程。 療效:共治療60例,結果:癥狀消失35例,好轉2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3 %。 隔葯紗灸 【概 述】 隔葯紗灸是現代出現的一種隔物灸療。它是將消毒紗布在含有一種或以上藥物的藥液中浸透後置於穴區,再以艾條在其上進行懸灸,達到治療目的。據臨床觀察,採用這一方法,一方面可以通過加熱促進藥物的滲透和吸收;另一方面,又能促進灸治熱力的傳導,促進灸療的調整作用,並可避免局部燙傷。所用藥液以具有活血化瘀、溫經通絡者為主。 【操作方法】 1.藥液製備:根據不同病證預先置備好各種藥液。製備的方法有三種;一為將配好的飲片加水煎三次,混和後放入容器內備用;一為將配好的飲片烘乾後研成極細末,密封保存,臨用時取適量,加水、醋等調勻備用;一為將配好的飲片放入醋中浸泡,臨用時取出醋液適量備用。 2.具體操作:令患者取合適的體位。將邊長為2~3cm的方形雙層消毒紗布充分浸入備用的藥液中,用消毒鑷子夾取略瀝干至不滴藥液為度,分別貼敷於所選定的穴區。醫者(亦可由患者本人)手持點燃之艾條在其上作雀啄灸、溫和灸或迴旋灸。懸灸距離以患者能耐受為度。直到紗布灸干為止。對某些特殊病證,可另換藥紗布或重新將紗布浸潤後再灸。一般每日1~2次,7~10次為一療程。 【主治病證】 慢性支氣管炎、頸腰椎骨質增生、急慢性扭挫傷、急慢性腹瀉及慢性咽炎等。 【注意事項】 1.不論何種藥液,要求保持較高的藥物濃度。紗布亦應現浸現用。 2.用雀啄法懸灸時,注意避免因藥液過度加熱導致皮膚燙傷等意外事故。 【臨床應用】 慢性咽炎 取穴:天突、人迎。 治法:上穴均取。囑患者仰靠坐位或取仰卧位,用3×3cm見方的雙層消毒紗布經當歸注射液充分浸透濕潤後,分別貼敷於所選穴區。以清艾條行小幅度迴旋灸。亦可由患者一手持鏡子,一手持點燃的艾條自行懸灸。距離以患者能耐受為度,直灸到紗布干為止。每日2次,7日為一療程。 療效:共以本法共治療40例慢性咽炎患者,經2個療程觀察,痊癒9例,好轉 16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62.5%。如結合魚腥草注射液2ml和核酪2ml,作天突穴穴位注射(每日1次,7日一療程),則療效可明顯提高(有效率92.5%) 隔膏藥灸 【概 述】 艾條隔膏藥灸法,又稱隔藥膏灸法,是現代發展起來的一種艾條隔物懸灸法。它是將含有某些中藥的軟膏或膏藥作為隔物,以艾條進行間接灸療。本法20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臨床上應用的報道開始遂漸增多。早期僅用市售的成品膏藥,隨著實踐的增多,針灸工作者根據穴位和病證特點,在膏藥中加入藥粉,以增加療效。近年來,則進一步據所治病證配方研末或提取有效成分製成軟膏或膏藥作為隔物。當然,其適應範圍及確切療效還有待更多的臨床實踐來證實。 另外,須要一提的是在我國古醫籍中,也載有膏藥灸法,如代灸膏、替灸膏、外灸膏等,有類似之處,但它們實際上是貼敷灸,屬非艾灸法,所以又有截然區別。關於膏藥貼敷灸法,將有後面章節中詳細介紹。 【操作方法】 膏藥選擇:用於隔藥膏灸的膏藥,一般分為二大類。① 膠布類劑型的膏藥。可選用市售成品,如傷濕止痛膏、紫草膏等。如因病證需要,亦可據症配方研成極細末,粘附於膏藥或普通醫用膠布上,備用。② 中藥軟膏類劑型的膏藥:又可分為二類,一類為市售成藥,如金黃膏,華佗膏等等;另一類為據病證配方,或將配方藥物研製成極細粉末,或以水提法、醇提法,將提取物濃縮成膏,加入軟膏基質,製成中藥軟膏,備用。 具體操作:本法多選病灶或痛點為施灸穴區。選准穴位,以70%的乙醇消毒如為隔膠布類膏藥灸,可根據病灶或痛點大小、多少,剪取1塊或數塊膠布膏藥,粘貼於穴區。點燃艾條施灸。一般用溫和灸法或迴旋灸法,急性疼痛或癰疽等,可用雀啄灸法。如膠布烘焦發硬,可另易一張再灸。每次灸10~15min,每日一次。灸畢,取掉膏藥;亦可保留膏藥在穴區,至第二日灸時,更換新膏藥。 如為隔中藥軟膏灸,可將中藥軟膏適量塗於穴區,成圓形,直徑2~3cm左右,厚度約0.2~0.5cm。以艾條行溫和灸或迴旋灸為主。亦可根據藥膏或症情的不同,採用小或中壯艾炷粘附其上施灸。患者覺燙,即以鑷子夾去。另易一炷。灸畢,可依據不同情況,或復以消毒紗布,保留一段時間;或將藥膏拭去。 上述方法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為一療程。 【主治病證】 目前臨床上已用於急性扭挫傷、慢性肌肉勞損、癰疽、凍瘡等病證。腰椎間盤突出症、肝硬化、白癜風等病證的治療。 【注意事項】 1.對膠布膏藥過敏者,慎用本法。或灸後即撕去,不予保留。 2.隔藥膏灸法,由於藥膏富含油質,遇熱易於溶化,施灸時應特別注意避免灼傷。隔膠布膏施雀啄灸時,因膠布膏藥較薄,要注意避免燙傷。 【臨床應用】 1.周圍性面神經麻痹 取穴:分為二組。① 陽白、下關、地倉、頰車、迎香、翳風;② 神闕。 治法:第一組穴,每次取 3 穴,輪流選用。先以梅花針輕度叩剌,使穴區皮膚微紅或微出血。將鱔魚骨粉[鱔魚骨(炒)、硫磺等5種藥物,研極細末均勻混合後,收貯備用],用茶油調成膏狀。取適量灸膏敷貼於面部所叩穴位。然後用艾條施隔藥膏灸,用溫和灸法,每穴灸10min。灸後用風濕膏剪成約2cm×2cm 3 塊,將灸膏覆蓋,保留2日。 神闕穴,每次必取。先令患者平卧床上,充分暴露患側面部及神闕穴周圍皮膚,先用艾絨捏成底面直徑約2cm,高2cm的錐形艾炷7壯,艾炷點燃後置於神闕穴,待艾炷燃一半時,點燃另一炷備用。灸穴出現灼熱感時,置換備用艾炷,7壯灸完。灸後拔火罐10min。 面部穴施隔膏藥灸法,隔日1次;神闕穴每日灸1次。以隔膏藥灸10次為一個療程,一般治療三個療程。 療效:共治療60例,結果:痊癒57例,有效3例,總有效率為100%。 2.腰椎間盤突出症 取穴:夾脊穴及下肢反應點,夾脊穴腰椎棘旁壓痛點,一般與椎間盤突出水平相符合;下肢反應點選用膽經或膀胱經上的反應點(包括壓痛點、自感痛麻點、按之舒適點),多與經穴重合,如秩邊、環跳、風市、陽陵泉、委中、承山、懸鐘、崑崙等。 治法: 灸膏(蛇鱉軟膏)製備:烏梢蛇、土鱉蟲、天南星、草烏、蒼朮、馬錢子、麻黃、乳香、沒藥、靈貓香共10味各取適量。上類藥物,除靈貓香外,其餘洗凈烘乾,研極細末,過篩,再與靈貓子混合均勻,加入到適當的軟膏基質中,加入適宜的抑菌劑和皮膚促滲劑,然後攪拌均勻。裝瓶備用。 用法:一般每次取2~5穴,穴區輪換應用或根據症情選用。在所選取的穴位為中心的8cm×6cm範圍內均勻塗布蛇鱉軟膏,厚度約2mm左右。在軟膏上用艾條作迴旋灸15~20min;或置直徑2.5cm、高度2.5cm的艾炷行隔藥膏灸,每穴灸10壯。灸畢在軟膏塗布區覆蓋紗布固定,10小時後取下紗布。每日1次,15次為1療程。 療效:共治42例,其中優(疼痛消失,無運動功能受限)19例,良(偶有疼痛,能做輕工作)15例,進步(症情有所改善,仍有疼痛,難以勝任工作)4例,差(尚有神經根受壓表現,需配合或改為其他方法治療)4例。總有效率為90.48%。 3.肝硬化 取穴:神闕 治法:灸葯採用自製健脾軟肝膏(由党參、白朮、桃仁、鬱金、簿荷、雞內金等組成)。將灸膏敷於臍部,其量與腹面平,上用紗布或膚疾寧覆蓋後,點燃艾條隔藥膏灸15min。灸後保留灸膏於穴區,每日隔藥膏灸3次,48小時換藥1次。以3個月為療程。 療效:共治34例,結果:顯效13例,有效16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5.3%。患者的臨床癥狀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脹、脅痛等明顯改善,肝硬化體征如肝掌、面色黧黑、脾大以及實驗室檢查指標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4、癌性疼痛 取穴:天應穴(疼痛部位)。 治法: 灸膏(舒痛靈藥膏)製備:取冰片、蔓陀羅、蟾酥、肉桂、生川烏、莪術、沒藥、白芷、樟腦、丁香、穿山甲、生半夏等藥物,水提3次後,將水提物濃縮成膏,加凡士林、羊毛脂製成霜劑。裝瓶備用。 用法:塗抹在天應穴即疼痛區的皮膚上,塗抹灸膏的面積據疼痛區域的大小而定。將點燃的清艾條段(長約1.5~2cm)放在溫灸盒內,置於塗有藥膏的疼痛區域上作隔膏灸(溫盒灸的具體操作可參見本篇第七章),每次約灸30min,溫度以患者可耐受為度。每日2次,不計療程,以症情控制為度。另可配合口服氨酚待因,每次2片,8小時1次。 療效:以上法共治31例,結果,有效2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5%. 與僅用舒痛靈藥膏塗抹在疼痛區域皮膚上,配合口服氨酚待因2片(總有效率為73.3%);和僅口服氨酚待因(總有效率66.7%)的二對照組比較。 結果表明:隔膏灸組療效明顯優於其他二組(P< 0.01),提示艾灸對癌性疼痛有積極鎮痛作用。而二對照組療效差異不明顯(P>0.05),提示單用舒痛靈塗敷鎮痛配合藥物與單用藥葯間無統計的意義。但是,舒痛靈塗敷加藥物鎮痛起效時間和持續時間明顯優於單服用藥物(P<0.01),提示舒痛靈膏的應用也有積極意義。 6.痹證 取穴:阿是穴(病灶)。 治法:取膠布類膏藥,多選用麝香風濕膏,關節止痛膏和傷濕膏等幾種,灸治工具選自製的竹製灸罐或木製灸盒。治療時,取阿是穴作為貼膏的部位。根據痛點部位的大小選貼1 片或數片膏藥,將艾絨或艾條點燃後放入大小適中的灸罐或灸盒後。固定在所貼的膏藥上,施灸30min左右,溫度以本人可耐受的最高熱度為宜。灸後8~16小時撕去膏藥,每日治療1次,5次為1個療程,如1個療程未愈,休息3~5日後再進行第2個療程治療。 療效:共治96例。結果:痊癒(疼痛完全消失,無不舒之患者)39例;顯效(疼痛基本消失,僅有輕度不舒之感,能恢復正常工作者)41例;好轉(疼痛減輕,功能活動提高者)16例。總有效率達100%。96例中最多治療20次,最少2次,平均4.6次。 7.網球肘 取穴:阿是穴(壓痛點)。 治法:囑患者伏案正坐,患肢屈肘,前臂內收,暴露患部。先以鮮姜半塊在壓痛最顯處反覆擦抹,使局部皮膚紅潤。再夾上小米粒大麝香少許,將薑片放入痛點中央。另取1寸見方的膠布1塊,中央剪開指頭大小的洞,將膠布貼在鮮薑片上,四周圍嚴使藥性不外泄。取點燃艾條,對準膠布中心高約1寸處懸灸,每次20min左右,每日1次,10日為1療程,療程間隔2~3日。灸畢不取掉膠布姜等,待第2次灸時取舊換新。 療效:共治100例,結果:痊癒70例,顯效17例,好轉10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7%。 8.白癜風 取穴:阿是穴(病灶區)。 治法:先用75%乙醇棉球將病灶區消毒,塗抹薄薄一層金銀膏,再用艾條行隔藥膏灸30min,對泛發者分區施治,灸後擦凈患部。每日1次,12次為1療程。加服還原丹,>15歲1丸/日3次,<15歲1丸日2次。忌食辛辣、海鮮等。 療效:以上法治療147例,結果:痊癒2例,顯效40例,進步84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為85.7%。 隔藥液灸 【概 述】 隔藥液灸也是現代臨床上應用不久的一種艾條隔物懸法。它實際上是採用局部穴區塗上藥液後再用艾條灸灼的方法,以達到艾灸的溫熱剌激與藥物透皮吸收的雙重治療作用。由於本法無論臨床實踐機理研究均不多,尚難以評價其真正的應用價值。但其方法簡便,易於推廣,故特作介紹,供讀者參考。 【操作方法】 藥液製備:有三法,具體製作同「隔葯紗灸法」。 具體操作:選定穴區後,一般多選阿是穴,穴區面積較大。根據不同病證選取適宜的藥液,用脫脂棉蘸取藥液在穴區表面反覆輕輕塗抹幾遍,將艾條燃著端用迴旋灸的方法施灸,藥液烘乾後,可再次塗抹。每次灸30min左右。以局部皮膚潮紅為度。灸畢,用乙醇棉球擦凈皮膚。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日。亦可用溫盒灸法代替艾條施灸(方法可參見「溫盒灸法」一節),灸療時間及療程均同艾條灸。 【主治病證】 頸腰椎病、肌肉慢性勞損等病證。 【注意事項】 1.本法施灸時,藥液宜邊塗邊灸,並儘可能在穴區表面保留一層藥液,不可等藥液幹了之後再灸。藥液塗抹的面積可據病痛(灶)大小而定。 2.在選用中成藥成品藥液時,不要選用以乙醇等易燃物作為溶劑的藥液,以免灸療時引火燃燒,造成意外。 【臨床應用】 頸椎病 取穴:主穴:風池、大椎、頸夾脊穴、阿是穴(壓痛點)、外關。 配穴:頭痛、頭暈、耳鳴加太陽、四神聰;上肢麻木、放射痛加肩髃、曲池;背部沉重疼痛加天宗、天髎;拇、食、中指麻木加合谷、列缺;小指、無名指麻木加後溪、中渚。 治法: 藥液製備:取當歸、川芎、紅花、桃仁、丹參、乳香、沒藥、防風、羌活、獨活各3g,元胡6g,研細末。加入350ml米醋,浸泡48小時,浸泡期間每隔4~8小時攪動藥物1次,使藥物得到充分浸泡,48小時後藥液即可使用。 用法:主穴每次均取,配穴據症酌加。治療採取先針後灸。囑患者伏卧,充分暴露頸部皮膚,常規消毒,所取穴位除大椎穴用1.5寸毫針針刺外,其餘穴位皆用1寸毫針。針頸夾脊穴時,針體與皮膚垂直進針,進針0.5~0.8寸,針感以局部酸沉脹為主,有時可向上肢放射。針大椎穴時,進針0.8~l寸,針尖方向略向上與皮膚呈80~85度角,最好使針感向上肢放射。針刺外關穴時,應力求其針感順經向上傳導效佳。 針刺完畢後開始塗藥,用中楷毛筆蘸取藥液塗於頸夾脊穴、阿是穴及大椎穴周圍。然後將清艾條切成數個2cm長的小段,把10cm×15cm×12cm的艾灸盒放於頸部,要求艾灸盒把頸部的所有針刺穴位都罩住,艾灸盒內網架高度以6cm左右為宜,再在艾灸盒內放火燃燒的艾段兩段,在針刺留針的同時在頸部放艾灸盒熏烤。在熏烤的過程中,不斷將藥液塗抹於烤乾的部位,待2艾段燒完後再放入2段,共放3~4次,使熱力透達至頸項深部,留針時間為30~45min,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可休息2~3日。治療3個療程後評定療效。 療效:共治68例,結果:治癒27例,好轉40例,無效1例。有效率為98.5%。一般而言,病程愈長,療效愈差。 隔葯糊灸 【概 述】 隔葯糊灸,是從古代隔葯末灸發展而來。它主要指把藥物研末再用某些汁液調製成糊狀物,並以此糊狀物作為艾條間接灸的隔物。本法在民間早有應用,如在《灸治經驗集》一書中曾記載如下一種隔葯糊灸法:用黃梔子打碎水煎取汁,加入一些生薑汁,混以麵粉和石灰各一份,調成糊狀,塗於穴位上。再取薄生薑片,上置艾炷後放在葯糊上施灸。此法不僅取材不易製作繁複,而且隔物也有二層,所以臨床難以推廣。 早期多以艾炷作隔葯糊灸,由於葯糊質地稀軟而塗抹面積較大,艾炷灸在操作上有一定的局限,所以近年來已逐步由艾條灸代替。和上述隔物灸一樣,臨床上藥糊的組方也是根據中醫辨證,用藥處方因病而異。艾條隔葯糊灸,葯糊製作較葯餅簡單,而操作又較隔艾炷灸方便,頗值得進一步推廣。 【操作方法】 先據病證辨證配方,稱取中藥,研成細末,放入瓶內密封保存。應用時,根據情況用下列液汁之一調製成糊狀:麻油、蜂蜜、黃酒、米醋、生薑汁等。葯糊的干稀程度,酌情而定,一般以稠糊狀為宜。選定穴位後,用壓舌板蘸取適量葯糊置於穴區,厚0.3~0.5cm,直徑2~3cm。如為神闕穴,可以葯糊填滿臍眼為度。以艾條作溫和灸或迴旋灸。每次灸15~60min。灸畢,依據不同要求,可將葯糊拭擦乾淨;或以橡皮膠覆蓋葯糊上,24小時後(亦可保持到下次施灸前)除去。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7~10 日為一療程。 【主治病證】 主要用於支氣管炎、哮喘、脘腹疼痛、腸激惹征、小兒口瘡以及保健灸等。 【注意事項】 1.作為隔物的葯糊,要求現調製現使用,保持新鮮。尤其是以酒、醋、薑汁等調製的,更不宜擱置過久。 2.由於葯糊易改變形狀,須囑患者盡量保持原來體位,對體位易改變的部位,可預先在葯糊上覆蓋一層膠布以固定形狀。 3.小兒患者如用艾炷灸有困難時,可改用艾條可溫灸器隔葯糊懸灸。 【臨床應用】 1.氣管炎及哮喘 取穴:分為三組。① 大椎、肺俞、命門;② 章門、關元;③ 足三里、關元。 治法: 灸葯製備:將蘇子、萊菔子、白芥子三種藥物,等量研成細末取三份;再將元胡、細辛、甘遂三葯等量研末取一份,混合後拌勻,用蜂蜜調成糊狀,備用。 用法:在每年夏季灸治。其中初伏取第一組,中伏取第二組,末伏取第三組。在每伏所取的腧穴上外敷上述調和好的中藥葯糊,用艾條或固定式艾條熏灸器置於腧穴上,作隔葯糊灸,每次施灸一個小時,隔日 1 次 。每伏為一療程,共灸治三個療程。 療效:以上法共治58例,結果:臨床控制10例,顯效28例,好轉1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4.8%。 2.慢性胃腸病(脾虛證) 取穴:神闕。 治法: 處方一 灸葯製備:將附子、木香、丁香、胡椒、小茴香、吳茉萸、白芷、續斷、乳沒、肉桂等各適量,共研細末,另加冰片適量拌勻,密封備用。 用法:用時,以黃酒將葯末調成糊狀敷臍,取艾條點燃置於臍上3cm施以溫灸,每次灸20~30min,隔日1次(癥狀明顯者每日1次),6周為一療程,治療期間停服其他胃腸道藥物。 處方二 灸葯製備:五靈脂、乳香、沒藥、夜明砂、小茴、白芷、木香、胡椒、丁香、吳茱萸、附子、肉桂等各適量,共研細末加冰片適量密封備用。另用以上藥末20g加10g艾絨混勻塞進直徑為10cm的葯袋中,套入自製腹帶內。 用法:用黃酒將葯末調成糊狀敷臍,取艾條點燃於臍上懸灸,每次20~30min,隔日1次。其餘時間令患者將腹帶繫於腹部,葯袋對準臍眼。療程為45日。 療效: 以處方一,對37例慢性胃腸病脾虛證患者進行了隔葯糊灸治療,結果表明脾虛見證積分值明顯下降,顯效20例,好轉1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觀察了該法對胃電的即時效應及治療前後變化,隔葯糊灸對胃電頻率無明顯影響,對胃電幅值呈調整作用,灸後胃竇、體部低幅波升高,高幅波降低。將胃電節律視其好壞分為Ⅰ、Ⅱ、Ⅲ類型,隔葯糊灸使Ⅰ類節律出現率上升,Ⅲ類節律出現率降低。表明熏臍灸有改善胃電節律紊亂的作用。此調整過程與臨床胃腸道癥狀減輕呈平行關係。說明本灸法的健脾和胃作用與胃電調整過程有關。 以處方二對103例中醫辨證為脾虛證的慢性胃腸道疾病患者進行觀察。隨機分為隔葯糊灸組、敷臍組(僅佩戴葯袋而不施艾灸,但囑患者隔日熱敷1次,熱敷時間同隔葯糊組)。和艾灸組(灸臍部時,取浸有黃酒之藥棉填臍眼,溫灸時間同隔葯糊組。佩戴未灌藥物但規格與隔葯糊組相同的棉袋)。結果隔葯糊組總好轉率為94.59%、敷臍組77.08%、艾灸組27.78%。經對照觀察發現:藥物敷臍主要改善脾虛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艾灸偏於提高機體免疫力;而隔葯糊灸兼有兩者的作用。這說明隔葯糊灸療可強壯脾胃、堅固元氣,其抗衰保健作用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3.腸激惹綜合征 取穴:神闕、足三里。 治法: 灸葯製備:藥物根據附子理中丸(《閻氏小兒方論》)合四神丸(《證治準繩》)的原方按比例配製,混合後共碾細末,取適量,用溫水調成糊狀,以不四溢為度,備用。 用法:患者取仰卧位,暴露神闕穴和足三里穴。神闕穴作隔葯糊灸:以臍眼為中心敷藥,直徑約3至4cm.肥艾條作溫和灸或迴旋灸。亦可上置中空相應葯糊面積之木墊,再將特製灸器(艾條點燃放入其中)置於木墊上,固定施灸。(此法較繁複,可改用溫盒灸)。每次治療30min,以神闕穴局部潮紅濕潤為度。足三里針刺,得氣後平補平瀉2min留針,辨證屬陽虛較甚者可加艾條溫針處理。上法,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一般治療2療程。 療效:共治32例患者,結果:顯效19例,好轉1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9%。 4.神經根型頸椎病 取穴: 主穴:頸部夾脊穴、阿是穴(根據X線、CT提示的病變頸椎或壓痛點)。 配穴:大椎、肩井、懸鐘、中渚。 治法: 灸葯製備:將生川烏、獨活、秦艽、川椒各、地龍、白花蛇、紅花各10g,桑寄生15g,川芎6g,細辛3g。並研細未,儲瓶備用。 用法:以主穴為主,酌加備用穴。取藥粉適量,用38度白酒調成糊狀,平鋪於一寸見方醫用紗布上.再將葯糊貼於所選穴位,膠布固定,並用艾條懸灸其敷藥處約10~15min。灸畢,保留葯糊於穴區,敷藥約2~4小時後取下.每周治療2~3次,一般10~15次1療程。 療效:共治60例患者,結果:治癒20例,好轉34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90%。 5.腹痛 取穴:神闕 治法: 灸葯製備:用自擬溫中止痛方,取附子、乾薑、白朮、雲苓、枳殼、扁豆、木香各葯等分,研成細末,臨用時以酒調成糊狀。 用法:先將神闕消毒後,取葯糊適量填入臍中,以填滿臍窩為度,上貼膠布。再用艾條行隔葯糊灸,每次灸15~20min。每日1次,5次為一個療程。 療效:本法用於兒童功能性腹痛,共治36例,33例治癒,治癒率達92%。 6.小兒口瘡 取穴:神闕 治法:取細辛、吳茱萸各3g,丁香、肉桂各2g,共研細末,用麻油調成糊狀,塗填臍眼。用艾條懸灸或將艾葉捏成直徑2cm、高1.5cm的圓錐形艾炷,置於葯糊上,點燃上頭,令其自燃至患兒感覺溫熱或發燙時易換,艾條灸10~15min或艾炷灸5~7壯。以局部潮紅為度。每日1次,重者加灸1次。 療效:共治34例,結果均治癒。治癒率達100%。其中灸1~3次者24例
推薦閱讀:
[轉載]循經取穴膠布療法
推薦閱讀:
※牛皮癬不是癬,認清病症是關鍵
※醫學文摘[疑難病症1]
※有遺傳性脫髮這種說法嗎?
※不孕症十大病症之五 盆腔積液
※(11)《六爻預測病症新探》簡介(轉載)
TAG:病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