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就是幸福的開始?
能否同舟共濟 「公主與王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童話故事這樣告訴我們。然而,真正的婚姻其實是:「經過長期的奮鬥和努力後,國王和皇后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婚姻生活確實不簡單。真正的幸福快樂不是從結婚的那一刻就開始的,而是必須經過一場艱辛的「靈性搏鬥」。一旦男女有了婚姻關係時,彼此就如同在同一條船上,不是棄船,就是一起劃向岸邊,否則雙方都不能「得救」,只有男女雙方都認識到這一點,他們才願意「棄械投降」尋求合作,並願意為了自己的幸福而為對方犧牲。
一個巴掌拍不響 婚姻關係是一種非常微妙的關係。想一想,在眾多的人際關係中,只有婚姻關係是有肉體關係的,它的連結似乎比其他任何關係來得更為密切。看似兩個個體的人,從婚禮的那一刻開始,他們的靈魂已經似若一個,幸福或痛苦全部都得由兩人承擔,一方的痛苦也會是另一方的不幸。 對婚姻關係的認知,是走向幸福的第一步。如果我們將婚姻比喻為「幸福的堡壘」,那麼,從結婚的那一刻開始,是磚也沒有、瓦也沒有的初期,雙方必須用雙手建造這個「幸福的堡壘」,否則哪來遮風避雨和永浴愛河。 但是我們大部分人之所以答應和對方結婚,不就是因為看準對方會許給自己一個幸福的未來嗎?以為對方因為愛,會一天天的將「堡壘」建造起來,而自己就是等著住進這「堡壘」的公主或王子。殊不知婚姻的經營不可能只靠一個人的努力。 祂已使女人和男人相互結成最親密的伴侶,如同一個靈魂。他們既是伴侶,又是摯友,應當關心彼此的幸福。 如果他們這樣生活,就會心滿意足、幸福快樂、心靜平和地度過此生,在天國承享神聖恩典和寵愛。但是,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將生活得極其痛苦,時刻渴望一死了之,而且在天國都會感到羞愧不已。 那麼,就如愛巢中的兩隻鴿子,真心實意地相處吧,因為這樣才會在兩個世界蒙福。 這段話已經指出,夫妻之間的互動關係和模式,非金即瓦,雙方都是婚姻關係成敗的關鍵。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而「婚姻」這產物誠如巴哈歐拉所說:它是一個機構。讓我們想像一下機構的樣子。我們知道它有上司屬員、有制度規則,所有人必須依照自己被分配的工作去行事,並學習和他人合作。 但大部分人似乎不會在結婚前,就去討論將來如何經營婚姻?如何合作,如何分配?當然,許多細節是無法一一羅列的。然而,雙方對經營婚姻的理念是否相同?卻是許多人不曾在意的。直到結婚後才發現理念不合、個性不投,而分道揚鑣。如果能在婚前就權利義務溝通清楚將會避免不必要的困擾。
小題可以大作 然而,婚姻的經營也不能單靠雙方的共識和理念,或者一長串的權利義務就能成功的,有些權利義務是可以說清楚講明白。但有許多事情是「沒有道理」的,是沒有辦法說清楚的。它涉及許多個人從原生家庭所塑造出來的價值觀和道德感。例如,一位太太對先生說:「你都不會體諒我」。可是,這先生認為自己對太太的呵護比起自己的父親強多了,太太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可是就太太的認知,先生應該像電視廣告里的男人一樣為太太下廚。這樣價值觀的差距可以發生在任何一件小事上,為擠牙膏而吵架的夫妻不是「新聞」,可是這些日常中的小事可能成為日後離婚的主因。 因此無論原生家庭所給予的價值觀如何,夫妻雙方應有一個共同願意遵守的靈性原則,而「宗教」就是夫妻雙方的媒介,而它的「教義」就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目標。否則「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完沒了。
不「各說各話」 宗教信仰是個人崇拜與相信的對象,憑藉它雙方有了共同承認的目標和原則,減少了「各說各話」的紛爭。其實,婚姻關係是一個人在學習與他人合作中最困難的項目,因為它是異性的結合,「差異」是這個關係中最微妙的部分,所以他們之間必須有個媒介來融合其間的差距,而宗教就是一個最佳的工具。 每個家庭就是一個社會和世界的縮影,沒有「宗教」這個工具,人類很難達到該有的和諧與安寧。這就好像你想開一個罐頭,你嘗試各種方法:敲它、丟它、打它,卻還是沒能打開罐頭一樣,只因為你用錯了解決之道,其實你需要的只是一個開罐器——恰當的工具。*選編自《共建和諧社會——科學、宗教與發展的關係》新紀元國際出版社2015年版。www.datongbooks.com
培植深深蒙福的家庭
推薦閱讀:
※婚慶常識(要結婚的朋友一定要看)
※我二婚,嫁給小5歲的老公,結婚那晚差點要了我的命
※41歲翁帆結婚13年,這一次終於看清楊振寧的為人了
※我們了解嗎:結婚的年份不對碰到的人也會不對
※狗年下半年,四大生肖桃花朵朵開,脫離單身苦海,有望年底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