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修鍊方法

分類:修養之學

佛家修鍊方法(一)原理 佛家修鍊方法(二)總論 佛家修鍊方法(三)禪宗明心見性 佛家修鍊方法(四)密宗即身成佛 佛家修鍊方法(五)禪密相資 成佛的訣竅 佛家修鍊方法(一)原理 佛家認為從不生不滅之法界本體始,第八識可作四度之進展,故第八識共分五級: 第一級 圓覺真如(唯一據點) 證自證分 第二級 據點 第八識自證分 第三級 凈光(單勢) 第八識見分 第四級 凈色根(潛勢) 第八識相分 第五級 境(合勢) 第八識相分之複合 第八識之演變歷程為本來佛、眾生、修生佛。 本來佛:威音前有情,因緣未聚,種性隱於空大之中,僅以本覺一味圓照此空而已。及因緣聚合,智大起用,種性遂自提本性活躍於法界之上,從而由空大轉入性海境界而為其中據點,此點中八識心王總種各轉為現行,顯為自證分恆常不失,其心數總種及心王心數別種,亦隨緣起用;性海中據點遂轉入共業世間,而現為有形象方所之色身。此即初自法界流現之本來佛也。 眾生:本來佛乃與自證分相應之境界也。自證分內照真如總相證自證分,不迷理也;外照差別事相相分,不迷事也。故雖別種亦隨緣起用,然並不相礙;所起相分仍由自證分緣之。此即暫時本性未迷清凈未失之境。然此境不能長保,因其於差別事相未有一切經驗也,亦即其第八識中種子,大多尚未有任何熏習也。故遇事注意認識,暫厚於一境而略於他境,漸漸流於住著。有朝一日,總種忽不現行,證自證分自證分頓失,遂落入見相二分狀態;此後僅有別種隨緣現行矣。此即無明頓起之實義也。無明一起,法執繼生。法執者,執幻法為實有也。遂不覺其來歷,逐漸誤以為真實,初執著於色法,繼而連累心法。執著色法固是法執,執著心法亦是法執;本來清凈之色受想行識遂轉成五蘊。進而誤認為五蘊中有我存在,於是我執生焉。妄執一起,本性清凈頓失,本來佛遂轉為眾生。 修生佛:本來佛之所以淪為眾生,根本原因在於經驗不足;即其一切種子皆未熏發,故不能自在發現而運用也。及歷盡事相,經驗具足,第八識中一切心王心數總別諸種子皆已熏習圓滿,一切染種上之執種自斷,一切種皆成凈種,異熟識全空,於一切種子皆能自在發現,操控萬法自如矣。這就是修生佛。 欲從眾生上轉為修生之佛,必經歷二段歷程:先求復其本來佛境,然後進求修生佛境界也。先證胎藏界本有法身佛,故胎界重本有;進證金剛界修生法身佛,故金界倡修生也。前者其要在證悟根本智,後者其要在修習後得智。根本智本來現成,一念即具,不假修習;後得智必籍經驗以熏發,故必假修習而得也。根本智於初入世間之本來佛位上曾經現起,故曰本有;後得智雖本具其種,亦曾現行卻遠未具足,今假修習而初度圓滿,故曰修生。 顯教無論頓漸皆以復其本來佛境為正當教法。空相二宗經三大阿僧祗劫而證等覺,禪宗一超直入即生證第一句禪,雖皆與八種識自證分相應;然最後妄執(異熟殘種)尚存,於一切法不能完全自在,尚未脫因緣法之控制。此境即相當於本來佛境。故於別相僅能隨緣現行,無住生心而已。即禪宗見性者不脫因緣法依眾生界自在受用。欲破此最後妄執,以入金剛後心,其法顯教皆未之詳。故入金剛初心後,欲成究竟之佛果,唯有修習密教;即於三摩地中開顯重重無盡莊嚴妙境,以熏發一切種子也。此即三摩地菩提心。 根本智不假修習,一念即具。後得智必假修習,而後現行。後得智之修習即是於三摩地中修習毗缽舍那(觀),以於第八識自證分中熏習一切清凈種子也。所觀境必經歷三重歷程,其始為獨影境,進而為帶質境,終則為性境。與此相應,凈種之熏習亦須經歷三重次第: 1.見種熏習:於自業中觀起獨影境以熏習見種也。 2.相種熏習:當見種漸漸熏熟,其力漸強,則進而能以見種挾帶少分相種而稍起共業現行;此境屬帶質境。此種帶質境則能熏習相種。3.相種熏熟:帶質境與相種交互作用,相種漸漸成熟。至完全熏熟時,則見種能挾帶全部相種而起現行;如此則觀境既由帶質境而入性境矣。 一切總種別種其數皆為無限,四曼中精神、物質、語言、作業諸法,亦無限量。如此,則一切種子熏習圓滿如何可能?常途從有限之外跡經驗上熟習之,此為漸熏。故終不能將一切種子熏習圓滿,不得一切種智,充其量僅證等覺而已。必匯歸金剛心,於三摩地中以心光照明一切種子,籍諸佛法流作強大增上緣,頓然開顯為重重無盡妙相,即一時頓然熏習無量之總種別種也。此為頓熏,如此方能將一切種子熏習圓滿,從而圓證一切種智。依有限之漸熏終不能圓成。 金剛界加行十六大菩薩之修法,即是闡發以四智為綱之一切智智之要道;每一菩薩皆包含重重無盡無限種子總種別種之修習,非僅一尊也。故乃華嚴事事無礙觀門之極至。至金剛拳時,一切種皆已熏習圓滿,最後妄執同時頓破,異熟殘種消滅無遺,一切種皆成無漏,徹底脫離因緣所生法,操控萬法恆時自在,即成金剛界修生法身佛。此密教之超絕處也。佛家修鍊方法(二)總論

佛法本沒有三乘一乘、小乘中乘大乘、權乘實乘的區別,是人有愚痴智慧的區別。如來垂跡,隨機演化,所示教法必與眾生根性相契合,因此才分為: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一佛乘。諸佛本懷,皆以宣揚一佛乘妙旨為正宗,「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即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根基不相及者,姑且以三乘教作為預科。

六祖慧能說:「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這就是三乘一乘的分辨處。憑耳目之所及,而虔誦佛經,是謂見聞轉誦,即聲聞乘。盡思維之能力,而貫通教義,是謂悟法解義,即緣覺乘。自利利他,廣行六度,是謂依法修行,即菩薩乘。萬法盡通、萬法具備,是明心之極致。一切不染,離諸法相,是見性之妙征。統歸無所得,即般若波羅蜜多。這就是一乘之道!

明心極致,乃「萬法盡通萬法具備」。那麼,什麼是心呢?所謂心者,非指有形之肉團心,亦不局限無形之賴耶心,乃包舉真如、生滅二門之本心。一切染凈法皆從此出,即法界總體。此心普攝一切法,而恆自如如,隨種種角度觀之,若有無量無邊性種。性種各自開發,幻出無量無邊有情之身,各以相當據點為自心,仍然各攝一切法。人心者,於人道中取據點為自心者也。以各攝一切法故,則人人之心同普法界總體之所寓,未嘗欠缺。吾人若能洞明自心,則全體大用當下歷然,與諸佛境界無異。達摩「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道,即依此理而建立。六祖「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之言,亦按此理而斷。心有真有妄,一而二,二而一。

凡眾之心,奔逸放弛,念念流變,曾無一息之停,此妄心也。奔逸知所止,放弛知所攝,寂寂然歸於光明普照之妙,此真心也。握要言之,妄心所以為妄,在以能覺之心,對待所覺之境,心境角立,能所溝分,始焉以妄心開妄境,繼焉以妄境熏妄心。輒納陳跡為種子,一遇機緣適合,又復開為對境。相開相納,流變靡已。從起滅無定言,謂之生滅心。從納種開境言,謂之藏識。真心寂照一如,故又曰真如。語其究竟,舉心即錯,動念即乖,實無一字可說,若強說之,則即心即境,能所雙忘八字。必須實地行持,得諸離言絕思以外,庶可稍分相應耳。當其相應也,大而山河震撼,小而蚊吶嗷嘈,顯而萬象森羅,隱而一念忽動,無不消歸自性,世界現象遂與吾心交相融化,無跡可尋,其中寂靜光明靡可言喻。一不相應,則妄心妄境相與判然,世界輒復脫露而出。是知世界或融或露,完全操自我心。一言蔽之曰:世界者,我心之所表現耳。

這樣就有人提出疑問:凡具妄心者,皆謂之眾生,亦謂之有情。眾生多至無量無邊,我只其中之一。我心能現我世界,一切眾生,亦莫不各現其世界。我所現者,應如我之幻夢,他眾生不能相知。他眾生所現者,亦應各如一己之幻夢,非我所能知。而事實上彼此身形乃能互見。且復有山河草木等無情器界為眾所共覺,這是為什麼呢?曰此同分妄見使然也。夫有一牆於此,能礙我身,亦能礙他人之身,為各起妄見,適相契耳,非實有牆之存在。一牆如是,一切器界,可以類推。質言之,同一世界之眾生,環界能相符合,必大眾妄見從同之分量,不能逾最低之限度。使逾限度,即不能入此世界,而附於所能合格之他世界矣。西洋學者,不審世界之虛妄,紛紛取一切同分妄見為研究之對象,所得因果定律,雖資歸納演繹而來,不知所資亦依同分妄見而建立,故無論如何觀察經驗,終屬幻影上一種比例法。或曰:既屬幻影,何以能施諸實用?曰實用二字,何嘗能逾同分妄見一步。即此一問,亦妄見也。打破此關,方足與知世界真相。

一佛乘就是讓人成佛的法,三乘一乘、小乘中乘大乘、權乘實乘都是同依一乘出發。能徹心源,則無權不實;未明心者,雖勤習實教亦屬權類。三乘一乘之分,以般若波羅蜜多為界線,超出界線之上方稱一乘,未及者雖發一乘大願,尚未入門也。

那麼,什麼是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又叫無分別智,它是把對立的能所即色心給合起來,或是破除分別意識上的俱生法執,達到這一步就叫般若波羅蜜或曰無分別智。開出是從據點裡邊分出了心和物,把心和物合起來,合成這個據點,這就是般若波羅蜜要做的事。般若波羅蜜多正是復其本來佛境。所以必須明白體悟世界者,我心之所表現也。顯教無論頓漸皆以復其本來佛境為正當教法。空相二宗經三大阿僧祗劫而證等覺,禪宗一超直入即生證第一句禪,皆與八種識自證分相應,此境即相當於本來佛境。

禪宗、密宗都是一佛乘。禪宗本旨,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密宗本旨,與金剛波羅蜜相應。禪宗求複本來佛境,密宗進修修生佛境。什麼是金剛波羅蜜呢?金剛波羅蜜就是代表大圓鏡智所賴以出生的那種力用。所謂大圓鏡智就是明照一切凡聖據點的智慧。所以金剛波羅蜜就是任持一切法性、一切佛菩薩法流的這種力用。般若波羅密把心和物合起來,合成據點,然後把這些據點合為一個,都融入到自己的據點裡,或者說合為一體,也可以任意地融入任何一個據點,合為一大法身,合為大空本體,這就是金剛波羅蜜要做的事。

佛家修鍊方法(三)禪宗明心見性

一乘教所以超出三乘教之上,端在實際明心見性。禪密兩宗,皆一乘教。禪宗以直顯自心佛性為正旨,但求佛性湧現,不須依傍教義,學者如能凡心頓開,靈光忽耀,即通初關;打成一片,迥脫根塵,即過重關;性相交融,運用自在,即透後關。到此時節,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實證法身境界。

  宗旨之通,靠祖師提持之力,學子以殷重心求法,祖師內加威神,外加妙用,機緣成熟者心地頓開。妙用略分三種:

  (1)提。祖師威神加護之時,學子心中似有消息;一經提示,體認分明,遂契宗旨。

(2)喝。提之不能曉,則用喝以警其心,蓋由耳根感覺一種威力,可以直透心源也。

  (3)棒。此與喝相輔而行,隨機施設。借棒顯示威神,從身根透入學子心源也。

但祖師提持只資啟發。學子實修乃是根本故。方法有二種:

  (1)觀月輪

  此本龍樹大士正法也。心中觀圓明如月輪狀,初雖不見,習之有恆,隱有實力支持其間,時節因緣一到,則隨五塵之激發,心光乍明,即悟道矣。悟後重修,終致圓明無礙,則佛性全露。達摩示慧可曰:「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即此法意。蓋支持力強,喻如牆壁之固也。此須遠離意識乃能實契,若以法塵當之,誤矣!

  (2)參話頭

  此中國自設之方便法也。借參一句話頭以集中心力,習至塵緣不能相擾時,心與諸根相應,即可悟道。既悟之後,仍然咬定話頭,使心力益強,終於大顯雄猛氣象,入俗無礙,是謂徹參。話頭即是言句,本無意義;若徒念其言句,毫無裨益。須知言句為所觀,意識為能觀,於心力集中之際,舍所留能,便顯意識自性。再由識性融歸本覺,可以直透心體。參之雲者,具含此等觀法也。由體起用,接於外境則心光發焉。

禪宗講明心見性。

明心極致,乃「萬法盡通萬法具備」。那麼,什麼是心呢?所謂心者,非指有形之肉團心,亦不局限無形之賴耶心,乃包舉真如、生滅二門之本心。一切染凈法皆從此出,即法界總體。此心普攝一切法,而恆自如如,隨種種角度觀之,若有無量無邊性種。性種各自開發,幻出無量無邊有情之身,各以相當據點為自心,仍然各攝一切法。

見性者,明心之實習過程也。無實習功夫而泛言明心,縱符正理,不過比量;三乘教攝,必須舍離意識,痛下苦功,以發自心本具佛性。心光乍明,即自心佛性發越之動機,是為見性之始,從此方踏上一乘階梯。此「見」即第八識清凈見分;心光則潔凈相分。是為初關景象。雖上階梯,腳跟未穩,尚須綿密用功,達摩云:「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開悟之後,如到此境,庶幾安住一乘門內矣!爾時心之全體,隱具圓相,一一屬性,不妨隨緣流露於圓相之中。對於六塵,確能一切不染,離諸法相。是為重關景象。然猶未脫內識分劑。盡離內外識,乃真一無所得。於無所得中,理致不昧,靈活自如,是名般若波羅蜜。見性工夫至此,則轉身入世,隨問而答,隨境內作,無不妙符實際,巧葉機宜。

禪宗明心見性,自身等佛。因為禪宗以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為到家,所以修禪修到牢關、大徹大悟的人,也只能依眾生界而自在地受用,是受用法身佛的境界,不能成立佛的凈土,也不能自成佛的圓滿報身,只有修習金剛波羅蜜才行。

佛家修鍊方法(四)密宗即身成佛

禪宗平等開展,心體朗然;觀察融通,性理歷然;二空真如所顯之圓明,藉示菩提心妙相。從此歸於無所得,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依此三昧,泯入涅盤妙心;任運應世,自身等佛。依此三昧,進求如來果位,精修三密,即身成佛,是為密宗宗趣。

  密宗即身成佛,是何等義?夫佛身者,一切種智闡發極致之結晶體也。常途教法,任一「種性」皆從經驗上熟習之,種性無量無邊,故經驗之事亦無量無邊,歷無央數大劫,經驗猶未能備。如屆圓備,則得一切種智,此智有名大圓鏡智,為果位法身之主體。平等性智洞開之,妙觀察智條理之,成所作智變化之,總匯於一切皆空之法界體性智,五智法身於焉具足。彰為妙相,內證則顯自受用身,外表則顯他受用身。而就眾生緣之所近,隨機流現種種變化身,斯乃成佛正義也。然常途須歷不思議劫數而後成,密宗謂能即身實現。究憑何種方法?實現何種佛身?此固學人所當精研者。  法相之現,或單依內根,或兼依外境。前者惟己自知,後者乃眾共感。所以其感者,眾各有粗重業力參加其間也。諸佛微細法流,未嘗不參加眾生之心。眾生內根不自覺,無明遮蔽,接受力薄耳。若能提高接受之力,心內自然發現種種莊嚴妙相,諸佛皆得示身其中。然如何方能提高接受力?則三密加持之道也。

任何佛種,原具眾生心中,埋沒太深,無從開顯。加持者,請佛各以強大法流,衝動行者心中相當種性而提挈之。自心如能先現圓明,則圓明之上自現一種熾盛妙性。提挈之法,恆以相當手印施之。以能密起佛身種性,名曰身密。佛種既起於心,雖凈光無量,而渾然未劃,不加滋潤,難以敷榮,於是以妙觀察力,稱其性理,播為真實言音,此真言出自佛口,能密播意當,故有口密之名。無相,惟顯特性,微細開展,容有未周,性相不二,不妨籍相啟性,是故身口二密外,尚須相密。意密者,佛以清凈意顯示依正莊嚴,蓋籍妙色表佛德也。行者以身密提挈自心原具佛種,為加持力之大本。口意二密,循佛口佛意之活用而順應之,則加持力之增上者也。所謂三密加持之道,要領如是。

行者於自心圓明中,取有緣之佛為本尊,而修其三密。精誠所感,加持力自必濃厚;力用漸強,根本無明漸被衝破;工夫純熟,本尊妙相自然現前。同修者若具相當根機,個見尊身赫奕;次焉者,或感凈光,或感妙音,或感異香等等;下此只見行者趺坐壇中而已。本尊已常現前,進一步則融入已身,自成尊形,與肉身不相妨礙,此導非具蓮花眼不能見。他人偶得見之者,每由凈光幻出相似境,非必真相也。行者功夫未臻極熟,所成尊身只名加持身。舍加持力,此身即隱。其能永顯者,則名受用身,須待上品悉地成就之時也,雖已成就,無論現生來生,只以等流身應世。若欲現三十二相之應身,要由多數眾生相當凈業感得。法華會上諸垂跡尊者,如舍利弗,須菩提等,夙曾示現應身;仍授記若干劫後始有機緣成某某應身佛;正以眾生共業關係,未易隨時成熟故。學者聞密宗即身成佛之義,或以為當顯示三十二相為眾生所共見者,誤會耳。

  上品悉地成就,得受用身,是為即身成佛之正義。然尚有完全、局部之分。蓋法身具含十六大菩薩特性。一生練習圓滿,固成完全受用身,若分十六生習之,現在惟專修金剛薩埵特性,到無功用道後,得成東方諸佛之一尊。工夫至此,雖只成局部受用身,已符即身成佛之義矣!成佛之時,無論完全、局部,十方諸佛法流必集中於其身。而能攝受全體佛性一一保持之者,乃金剛波羅蜜菩薩特性。無此特性,則十方諸佛不克現前證明之。是故密宗真實行者,必與金剛波羅蜜相應。

密宗其要在修習後得智。所謂後得智就是從八識上獲得的經驗。當經驗尚處於局部不純熟的情形時,八識就停留於見分狀態,這就叫後得世間智,二乘聖者之後得世間智特稱無漏後得世間智,雖較凡夫為廣大,然尚屬於此中之分齊,不得稱後得無分別智也。當經驗達到一種極具足純熟的狀態,八識見分就泯歸自證分了,此種後得智就稱後得無分別智。此種後得智對世間法之應付,因為經驗已經具足純熟,可以不假思索,運用神速,所以稱為無分別智。凡夫二乘之後得智對世間法之應付,因為經驗遠未具足純熟,不免流於住著,運用遲滯,所以不得稱為無分別智。得不得自證分實際上就是能不能夠對所有的經驗達到具足,達到具足了就叫自證分了,所以對於某個識的自證分來說,它好似一個總相,是一個當體全空;又是具足的別相,是當體全有的狀態。比如我們在紙上,用米湯寫了很多很多字,幹了以後字就看不到了。然後我們再一點一點抹上碘去顯現它,這個字出來我們認識到了,下一個字出來又認識到了,這就是見分的狀態。我們不知道這紙上到底有些什麼,不能夠全面把握這些全部的字,只能一個一個的認,這就是運用遲滯,流於住著,是法執生起的根源。當整張紙全都塗上了碘,這些字全部都得到了,那麼我們再想去看哪個字時,一念就看到了,就不需要找了,也不需要研究了,也不需要推理了,這就是無分別智自證分的境界。

馮大阿闍黎於智和識的區別是這樣說的,「識所諦審,輒起符號,諦審精熟,不審而詳,隨念頓證,是名正智」。當我們經驗純熟時,識就可以匯通於智。所以自證分不是一個很玄的東西,它就是把這些差別事相全部學會了,全部精熟了,融匯於內心,一念同時能把握,從此自在運用。見分就是對這些事相尚未全部熟悉,需要注念認識運用遲滯的境界。佛家修鍊方法(五)禪密相資 密宗行者,以達般若波羅密為正機,未達者只作旁機。禪宗行者,以達般若波羅蜜為到家,未達者只在半途。兩宗宗要,不惟相通,更可謂禪為密因。換言之:「密宗原資禪宗而向上。」  禪宗透關不易,所謂擇宗正機,能有幾人?則有方便妙法焉。蓋先以旁機資格,仗三密加持力,修成月輪觀,由此歸於般若波羅蜜,即升正機也。此不惟密宗殊勝之方;禪人苦參不得要領,正不妨籍以透關。換言之:「禪宗可資密宗而速成。」

兩宗既屬相資。絕無可爭之處。起爭者,識執用事耳;六祖雲「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此宗本無爭,爭即失道意。執逆爭法門,自性入生死。」此乃弘揚一乘者應取之態度。良以一乘妙道,貴由心悟,非口舌所能辯也。起爭之人,所執不一,而以空行二見為普通病態。略舉其要如下:

  (一)執空見者,不契離相會性之旨。一味遮遣,乃至執「惡取空」為正性。此等學人,輒犯「毀謗密宗」之過。

  (二)執有見者,不契即相會性之旨。一味取著,乃至執「影像境」為真相。此等學人,未免「玩忽禪宗」之失。

  申言之:密宗依般若波羅蜜而上求,禪宗依般若波羅密而下化。

  禪密二宗為實教,是轉識成智的路線。轉識成智的路線可用唯識宗的五重唯識觀來做代表,五重唯識觀雖用相宗的名詞,但說的是實教共通的歷程,並非相宗所獨行代表。它的宗旨是把見相二分合為自證分,然後泯歸到證自證分。

第一重遣虛存實識,遣心外諸境存心內相分,就是要認識到相分是心內的幻相,而不是心外的實境(離心而獨存的實有的外境)。遣掉這種外境的錯誤認識,把相分拉回到心內來。第一步要破的就是唯物主義和二元論離心獨存的客觀存在論,認識到一切外相實際上都是心內由識所變現出來的相分。

第二重舍濫留純識,這時把相分也捨去,因為相分容易跟外境混濫,只余內三分。

第三重攝末歸本識,見相二分都是識體(即自證分)所開出來的枝末,相宗有一個比喻,自證分如蝸牛,見相二分如蝸之兩角,現在把二者都歸到它的根本上去,也就是歸到自證分上去。這第三步是關鍵,就是攝見相二分歸於自證分識體。

第四重隱輔顯主識,自證分識體由心王和心所合成,有心王的自證分,有心所的自證分,它們共同合成一個識體,現在要把作為輔助的諸多心所的自證分泯掉,只留一個心王的自證分。

第五重泯相證性識,把自證分歸到證自證分裡面去,然後再把證自證分的空間相也泯掉,泯到一無所有的連光明和空間都沒有的狀態,這就是法界體性智所證到的最根本的本性,就是那個真空。這就是圓成實性,顯教的極則。前四步就是一重一重的破除所知障,讓心王自證分真實顯現的過程。最後一步就是把心王自證分泯到證自證分真空里去。所以馮大阿闍黎說前四步就是逐步除遍計所執性顯依他起性,最後一步就是泯依他起性入圓成實性。

這就是從總體上講的轉識成智的路線,用五重唯識觀就講得最為明晰。成佛的訣竅

一、認識佛性

1、佛性乃本有,眾生本來是佛。

2、佛性是一切的本源,無時無處不在。佛性時時在,沒有缺少的時侯,沒有隱蔽的時候,所以它沒有斷續相。

3、我們的佛性就在我們一念斷處——前念已斷後念未起,那個時侯。前念斷了後念未起那個時候,並不是沒有知覺,它還是了了分明。那個時候是千鈞一髮之機,關鍵時刻,最重要的時刻。

二、我們修法的目的,是為了打開本來見到本性。

不論修什麼法,起初修,入手雖有不同,譬如凈土宗從念佛入手;禪宗從參話頭入手;密宗從持咒結手印入手,但修到後面都是歸於禪,都歸入禪定,但到最後無不歸於凈土。我們的心是土,土就是心,心清凈了,才是真正的凈土,心上還有一點東西,就不是凈土了。

  1、祖師西來,直接說禪,所以禪宗最盛行。禪宗就是直指,最直接了當,不要繞彎子兜圈子,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最快的。

2、密宗並不是什麼秘密的秘,密宗的密是把秘密的智慧寶藏打開,見到我們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在哪裡呢?需用三密加持的修法,身口意三密加持,把我們的心意打開,見到自己本來面目,所以打開秘密寶藏是密宗。先修生起次第:生起就從無到有生起來,氣脈明點觀想成就,觀想人的身體有三脈五輪,或三脈七輪,各個不同修法。修法雖然不同,但都是用來攝心,把我們的思想抓住,叫它不要動,所以叫觀想成就。觀想成就之後,要知道這不是真正成就,因為佛性是無相的,與有相的不相干。因此要從生起次第進入圓滿次第:圓滿次第就是把生起次第相化空,一點相都沒有,這樣才能見到本性,因此密宗後面的修法完全與禪宗的修法一致。密宗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圓滿次第分為大圓滿次第、無比圓滿次第、無上圓滿次第,修到最後和禪宗完全一致。

3、凈土宗念佛入手,一心不亂。

三、見性之後更要進一步除習氣,把習氣除光,思惑就了了。

明白這個佛性之後,我們的習氣還在。我們學佛的目地是了生死,不經六道輪迴生死之苦。假如我們這個習氣還在,境界現面前還動心,還跟境界跑,那生死就不了。縱然你明白了現在我一念斷處這了了分明的就是我的佛性,你習氣還在,動心,對境動心就沒用處。所以我們要練得對境不動心,那你生死才了。

除習之法,在於覺照,覺照一起,習氣即銷,但此中遲捷,亦各有不同,一為境,一為覺,此有過程者十:(一)境來而不覺。(二)境來而後覺,惟起覺極費事。(三)境來時起覺不難。(四)境來即覺,略有先後。(五)境、覺同時並起而有時忘失。(六)同起而可以勿忘。(七)覺先於境,但有時在後,或偶爾竟回到忘失時。(八)常覺不動。(九)覺尚未凈。(十)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並覺亦無住矣,此時力量真充足時。從來大習氣易去,小習氣難除,還是不平等,是以仍有驚怖畏之果,其間忽上忽下,萬勿以為退轉,切要、切要。

  四、不斷的向前進,證到究竟。

第一步:念起不隨

  做功夫的第一步:念起不隨。能作到念起不隨就能於生死當中做得主,不為業牽,得大自在。

  第二步:親證無為

  一切事情儘管來,我心不動。這是真正隨順,而不是壓住它不動。壓住它不動是不行的。要儘管應酬各種事情,隨順一切事緣,沒有什麼好的,沒有什麼壞的差別感,好的不喜,壞的不厭,這樣我們的心才能平靜,而達到平等無為之境。作到這個地步就能變化自在了,分段生死就能變化自在了,分段生死也就了了。第一步是在生死當中得自在,第二步是變化自在,能變粗為細,變短為長,到達第八地菩薩的位次,能顯現三種意生身。

  第三步:微細流注消滅

  微細流注就是講的作意。作意在八識心田裡流動,你平時看也看不見,深入金剛普陀大定,才能見到而消滅它。到這一步,微細流注都消滅光後,能顯現百千萬億化身,度百千萬億眾生。這時候才真到家。


推薦閱讀:

十五項職場素養的修鍊
太極拳修鍊
【功夫大家】一代「拳神」胡耀貞先生的真功夫修鍊之經驗(附胡耀貞先生《心意內功要訣》)非常珍貴,千金難...
晚安心語0826:人生是一次靈魂的修鍊
從「陳摶易圖留後世」看內丹修鍊——吳雲青傳承黃老內丹養生

TAG:方法 | 修鍊 | 佛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