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思想理論領域的熱點問題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年。我國思想理論領域總體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廣大理論工作者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研究闡釋中國夢等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取得了顯著成績。同時,圍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以及黨的建設等領域一些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理論界展開了討論和爭論,形成了若干熱點。
熱點一:關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第一次提出實現中國夢;2013年3月,他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時的講話中對中國夢作了系統闡釋。此後,又在不同場合多次論述了中國夢。中國夢已成為當代中國的時代最強音,也成為思想理論界熱議的話題。
思想理論界普遍認為,中國夢生動形象地表達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了新的內涵和時代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等重要論述,是對中國夢內涵的科學闡釋。學者們認為,中國夢緊密承接了歷史、現實和未來,是全體中國人民共同理想追求的生動表達。學者們強調,實現中國夢就要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引導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國外專家、學者也高度關注中國夢。多數人認為,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緊密相連。中國的發展也是世界的機遇。中國夢的實現,必將對人類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者們反映,在關於中國夢的討論中也出現一些歪曲解讀和認識誤區。一是把中國夢曲解為「憲政夢」。這種觀點認為憲政代表了中國的未來,要實現中國夢,就必須走西方式的憲政民主道路。對此,學者們指出,中國近代歷史早已證明中國走資產階級憲政道路走不通,堅持憲政道路無異於做無用功。關於「憲政夢」的歪曲解讀,其實質是不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二是認為中國夢即個人夢。學者們指出,這種認識的錯誤在於對中國夢主體內涵的誤讀。中國夢是國家夢、民族夢、個人夢三者的辯證統一。對國家、民族來講,中國夢是一個個具體的個人夢的匯聚;對個人來講,中國夢是個人夢的堅實承載舞台,是個人夢想實現的有力保障。中國夢的實現對於國家、民族、個人來講,是一個同步的過程,即要讓每個人在「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的邏輯中夢想成真。三是認為中國夢即美國夢。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所要實現的目標就是美國的現實,換言之,美國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對此,一些專家明確指出,「中國夢就是美國夢」的言論,抹殺了中國和美國在性質、制度、道路、價值觀等方面的根本差別,其真實意圖在於從意識形態上引導國際社會對於美國夢的全球認同。另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夢崛起於美國夢衰落之時,中國夢要動美國夢的乳酪,要取代美國夢的霸主地位,中國夢是對世界的威脅。對此,一些學者指出,這種觀點源於西方一些政要、學者和主流媒體的強國爭霸思維,反映了西方國家對「中國崛起」的擔憂。事實上,這樣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中國夢倡導和平、合作、共贏,中國夢是中國的福祉,更是世界的紅利。中國不會妨礙其他國家實現自己的夢想,中國實現夢想的經驗可以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供借鑒,同時中國夢的實現也有賴於吸收和借鑒其他國家的有益經驗。
熱點二:關於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中央決定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用一年左右時間,在全黨自上而下分批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者們充分肯定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並就如何增強活動的實效性進行積極探討。
學者們強調,黨的群眾路線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一個獨創性成果,是黨的生命線。堅持群眾路線是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學者們指出,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加強同人民群眾聯繫的重要舉措。它對於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需要我們長期堅持,認真貫徹。當前,全國第一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取得初步成效,要鞏固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善始善終抓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努力使黨的群眾路線在全體黨員幹部中深深紮根,使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成為黨員幹部的普遍自覺,使各項事業推進有更加深厚的群眾基礎。
針對如何更好地貫徹落實群眾路線這一問題,學者們提出了以下意見和建議:一是要自覺地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真正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二是要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為群眾辦實事,解決好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切實保障人民民主權利。三是要加強制度機制建設,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長期化、常態化,避免一些地方和部門在貫徹落實群眾路線時流於形式,或者把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當作一陣風。
熱點三:關於意識形態領域突出問題的爭論
中央充分肯定當前意識形態領域主流積極健康向上,並指出當前意識形態領域值得注意的一些突出問題,如西方憲政民主、普世價值等思潮,引起思想理論界的高度關注。
從總體上看,絕大多數學者認為中央對當前意識形態領域主流態勢的認識客觀、定位準確,對當前意識形態領域值得注意的突出問題分析深刻、態度堅定,對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尖銳性、複雜性有清醒的認識。但也有一些人持否定態度,比如,有人在網上散布說,這就是「七不講」禁令,等等。同時,一些人仍然在極力主張、鼓吹和宣揚一些錯誤思潮。比如,在憲政民主問題上,有人提出,憲政是實現一個國家政局穩定的基礎,憲政之路是中國未來的必由之路,反對「憲政」是對人治的迷戀,是阻撓依法治國。在普世價值問題上,一些人認為,普世價值是客觀存在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對於這些錯誤思潮,學者們積極回應,認為主張在中國實行西方憲政民主、普世價值,其政治圖謀就是要按照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和價值標準來改造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這是非常危險的,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這些錯誤思潮。
學者們指出,在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至關重要。當前,應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和侵蝕。
熱點四:關於網路安全與網路治理
2013年的網路世界極不平靜。從國際看,美國「稜鏡門」事件持續發酵,在世界範圍引發軒然大波。從國內看,互聯網已成為最大的公共輿論空間,成為今天中國面對的一個「最大變數」。面對錯綜複雜的互聯網,政府主動「亮劍」加強治理,依法打擊網路暴力、網路謠言、網路欺詐等違法犯罪活動,刑拘「秦火火」等大V,出台「轉發500次以上入罪」等司法解釋,使網路空間逐步重新清朗起來。這一系列網路熱點事件也引發思想理論界對網路安全、網路治理以及網路反腐等問題的高度關注。
一是關於網路安全問題。美國「稜鏡門」事件引發思想理論界對網路安全的高度關注。學者們普遍認為,「稜鏡門」事件徹底掀開了美國一直宣揚的「民主」、「自由」、「人權」、「法制」的虛偽面紗,網路安全威脅已成為全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有學者認為,美國一邊高呼取消網路管制、力倡「信息自由流動」,一邊暗中監聽監看公民隱私;一邊以受害者的姿態非難別國發起網路戰,一邊又組織跨國網路攻擊的做法,不僅十分虛偽,而且居心叵測。這正暴露了美國長期奉行的所謂「雙重標準」。有學者指出,這其實就是美國價值觀的體現:只要有利可圖,只要能掌控全世界,就敢撒彌天大謊,就敢踐踏一切人類良知、道德和法律。面對網路安全威脅,學者們認為,世界各國攜手應對挑戰,是維護網路信息安全必要途徑。對我國來說,把握好互聯網這個「最大變數」,最關鍵的是要有「陣地不能丟」的憂患意識,有「興利除弊」的媒介素養,有「能力升級」的創新精神。
二是關於加強網路治理。學者們認為,網路謠言侵蝕著社會誠信,瓦解著社會道德基礎,危害極大。打擊網路大謠,凈化網路環境,刻不容緩。有學者認為,網路可以降低發言的「門檻」,但不是「法外之地」。只有遵守文明上網「七條底線」等基本規則,網路才能健康發展。政府提倡言論自由,但言論自由不代表言論可以無底線、無操守、無良知,批評不代表可以肆意攻擊、惡意醜化、隨意歪曲。意見領袖作為網路上有影響的人物,尤其要做促進社會和諧進步的好榜樣。有學者反映,極少數心理陰暗的人利用網路造謠傳謠,其目的是反黨、反社會主義、顛覆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們有的已為西方反華勢力所利用,或者和西方反華勢力沆瀣一氣。這種現象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
學者們認為,必須提高網路輿論引導能力,多渠道加強創新網路管理。有學者建議,政府應善於傾聽「網路民聲」,把網路作為開展調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做好群眾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載體,及時掌握最新輿情,積極回應網上議論。特別是當前我國正處於改革發展關鍵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一些敏感問題和突發事件很容易在網上形成熱點。面對網上熱點,相關部門決不能失語或妄語,而應及時有效應對。一些學者認為,加強相關立法建設是打擊網路謠言和網路犯罪事件的根本保障。還有學者指出,治理網路謠言,除了通過立法、加強行業自律、提高網民的媒介素養外,更需要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正能量」。
三是關於網路反腐。2013年以來,上海高院5名官員集體嫖娼等事件延續著輿論對網路反腐的關注。網路反腐也日益成為思想理論界熱議的話題。學者們在積極評價網路反腐正能量的同時,更加關注其背後的問題和隱患。有學者反映,在網路反腐過程中,一方面由於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約束,虛假舉報、不實舉報頻現,「反腐」誤傷他人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一些人的合法權利受到了威脅;另一方面由於公眾的「獵奇心理」、「猛料思維」,一些假反腐之名的艷照和視頻在網上大肆傳播,不僅污染了網路環境,同時也挑戰著法律底線。有學者指出,網路反腐能帶來一時之快,卻不是防治腐敗的根本武器;網路給反腐帶來了有益補充,反腐卻不能止於網路。那麼,如何規範和引導網路反腐?如何更好地發揮出網路反腐的正能量?學者們指出,只有將網路反腐納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與傳統防腐反腐手段互動,形成合力倒逼官員清廉從政的機制,才能發揮出其最大效能,最大限度地釋放反腐正能量。
熱點五:關於學習貫徹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
2013年8月19日至20日,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事關宣傳思想工作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標、重點任務和基本遵循。思想理論界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展開了熱烈而深入的學習討論。
學者們高度評價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統攬全局、思想深刻,具有很強的戰略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為不斷開創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扎紮實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指明了方向。加強和改進宣傳思想工作,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是凝聚全社會力量,同心同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基本要求。
學者們認為,做好宣傳思想工作要從黨的領導幹部抓起。一要提高領導幹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質,堅定他們的政治立場和信仰,增強他們自身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幫助他們澄清模糊認識;二要培養他們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敢於擔當的精神,引導他們在大是大非或政治原則問題上旗幟鮮明,敢於亮劍,帶頭與各種錯誤思想作鬥爭;三要嚴肅黨的紀律,對那些看到攻擊我們黨和國家的錯誤言論無動於衷的幹部追究責任,對那些本身就是某些錯誤言論或思潮的代言人的領導幹部嚴加處理。
學者們指出,做好宣傳思想工作重在切實解決好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很多錯誤思想或思潮的鼓吹者就是利用社會問題和矛盾,攻擊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散播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言論。因此,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切實解決好我國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是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關鍵。這就要求我們更加科學地處理好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加關注民生,從而為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民心基礎。
學者們強調,加強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加強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建設。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需要培養一代又一代信仰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如果我們忽視加強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建設,未來馬克思主義人才隊伍將青黃不接。
熱點六:關於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思想理論界高度關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尤其是全會召開以來,對全會精神以及《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解讀,迅速成為理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一是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學者們高度肯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普遍認為全會以全面深化改革為主題,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高度自覺。學者們認為,全會通過的《決定》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嶄新藍圖,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戰略,彙集了全面部署改革的重大舉措,是新一屆黨中央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動綱領、進軍號角,是指導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綱領性文件,必須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切實把思想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齊心協力貫徹落實全會作出的各項決策部署。
二是關於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決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學者們認為,這是《決定》的總綱提領。不少學者強調,必須全面準確深入地理解把握這一總目標的內在邏輯和科學含義,歷史地、全面地、準確地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總體目標中「國家治理」的概念:一要歷史地理解。中國共產黨人運用的「治理」概念,既不同於中國傳統皇權統治者的「治國理政」,也不同於西方政治和管理理論中傾向於向政府分權、實現社會多中心治理和社會自治的「治理」概念,而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既定方向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話語語境中,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意義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科學、民主、依法和有效地治國理政。二要全面地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進行,在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方向上進行。三要準確地理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在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優化和創新國家治理的主體格局、體制機制和流程環節,提升治國理政的能力,把我國的根本制度與基本制度內含的巨大能量和活力充分釋放出來,最終實現我國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內含的價值規範和主張要求。
學者們強調,深刻理解「國家治理」的含義,要注意防止兩種錯誤傾向:既不能簡單片面地按照西方「治理」概念的含義解釋,又不能簡單認為「治理」的概念只是西方政治理論和管理理論的專利。實際上,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長期歷史過程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的經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定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內容之一,其根本理論邏輯出自於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其歷史邏輯出自中國共產黨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過程,其實踐邏輯出自中國改革開放和問題解決的實踐進程。
三是關於市場與政府的關係。學者們指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認識不斷深化的結果,是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徹底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讓市場和政府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的必然要求。要將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既要用市場調節的優良功能去抑制國家調節失靈,又要用國家調節的優良功能來糾正市場調節失靈,從而形成高效市場即強市場和高效政府即強政府的「雙高」或「雙強」格局。
但是,有些學者在解讀市場與政府的關係時,僅僅將政府的作用局限於「服務」上面,這與西方政府的「守夜人」理論如出一轍;也有一些學者片面強調市場,忽視政府的作用,企圖將我國的改革引入新自由主義的邪路。對此,一些學者明確回應,要注意劃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市場決定作用論」與中外新自由主義的「市場決定作用論」的界限,劃清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市場原教旨主義」的界限,自覺抵制西方自由主義特別是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和侵蝕。
四是關於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重要組成部分。《決定》指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學者們認為,這是我們黨對我國基本經濟制度認識的深化。既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也強調了公有制經濟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回答了一些人的公有制經濟退出競爭領域的主張。有的學者認為,這一表述第一次將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置於同等重要的地位,表明我們黨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認識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對於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具有重要意義。
學者們建議,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要求,「聯繫實際、研機析理、解疑釋惑,努力講全、講透、講實,幫助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全面準確領會全會精神,全面準確領會全會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對各種曲解三中全會精神、宣揚錯誤觀點的言論思潮,要加強監控,及時制止和批駁,不能放任自流。
熱點七:關於當前西方資本主義危機的討論
2013年,國際金融危機繼續向縱深發展,思想理論界高度關注當前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性特徵,也在研究中進一步認識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
一是關於資本主義發展新階段。當前的資本主義處於什麼樣的階段?學術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國外一些學者認為當前資本主義已經進入「金融帝國主義新階段」,具有壟斷性、金融資本主導性、停滯、危機等特徵。國內一些學者認為,當前資本主義成為信息化、全球化、金融化和新自由主義化的壟斷資本主義。也有的學者認為這一新階段是高度虛擬化走向泡沫化的國際超級金融壟斷資本主義。
二是關於資本主義的制度危機。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仍在發酵,2013年6月在紐約召開的全球左翼論壇的主題是「為生態轉型和經濟轉型而努力」,表明連西方一些左翼學者都認為,當前資本主義處於生態危機和經濟危機交困的局面中。國內的學者們認為,經濟持續低迷,貧富兩極分化加劇,金融資本的寄生性和掠奪性日益加深,環境和生態危機不斷惡化,財政赤字無節制膨脹,壟斷資本對民主政治和社會輿論的操控加強,霸權主義和軍事干涉盛行,這些弊端相互交織和集中爆發清楚地表明,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並非一般的周期性危機,而是系統的制度性危機,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總爆發。
三是關於國際金融危機的解決方案。有的學者認為,面對持續不斷的危機,歐美各國政府試圖運用國家力量「重塑資本主義」,但政策屢屢破產。美國推出了數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實質是通過濫印美鈔合法地獲取別國財富,但無法擺脫財政問題困擾。國會兩黨、府院間的政治鬥爭一度導致政府被迫關門,政府關門和債務上限危機交織,不僅使美政治體制運作陷於癱瘓,也將危害外溢於整個世界,充分暴露了美政壇政治極化加劇、社會結構性矛盾激化的弊端。歐洲力圖削減社會福利,為政府解套,但至今仍在債務危機的泥淖中掙扎。有的學者認為,面對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無論新自由主義,還是國家干預主義,都顯得力不從心。實行新自由主義,難以解決資本主義經濟所固有的失業、經濟危機和貧富分化等嚴重問題;實行國家干預主義,會損害私有制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損害資本主義經濟的活力。
學者們認為,在資本主義陷入困境的地方,往往最能顯示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在國際金融危機深度發酵的歐美國家,各類國際論壇劍指資本主義痼疾,探討現實危機出路和替代方案。人民大眾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地位、作用與組織形式,全球和各國財富的貧富分化及其負效應,國際經濟組織的改革與人類社會的進步等問題,成為這些論壇的主要議題。大量馬克思主義著作問世,深入探討馬克思主義、全球正義、人類社會發展方向以及未來世界發展趨勢等問題。
熱點八:關於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
長期以來,對毛澤東同志、毛澤東思想的歷史評價一直是思想理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2013年,是毛澤東誕辰120周年,中央隆重召開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中央有關部門舉辦全國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把紀念活動推向高潮。思想理論界圍繞對毛澤東同志、毛澤東思想的評價及改革開放前後兩個30年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關係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從整體上看,思想理論界對毛澤東同志評價客觀,對毛澤東思想認識深刻,但也存在著一些值得注意的傾向和問題。學者們認為,全面地歷史地公正地評價毛澤東同志,必須站在人民的立場,必須站在黨和國家的角度。以個人得失作為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標準是簡單的實用主義態度,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是完全不可取的。
學者們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全面科學地評價了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功績和歷史地位,系統論述了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這個活的靈魂的基本內涵和時代要求,歷史地看待毛澤東同志晚年的錯誤,強調必須毫不動搖走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開闢出來的正確道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講話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戰略性、指導性,為新形勢下深入研究毛澤東思想提供了根本遵循。學者們強調,對毛澤東同志及毛澤東思想的評價是一個歷史問題,更是一個現實的政治問題。毛澤東同志晚年犯了錯誤,要承認和糾正這些錯誤,但他不愧為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為實現中華民族獨立和振興、中國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只講毛澤東同志晚年的錯誤,全盤否定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績與歷史地位,醜化毛澤東同志偉大的歷史形象,實質是對毛澤東同志領導的、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否定,是對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的醜化,必然導致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否定,也必然導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否定。我們應當永遠銘記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績,永遠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
有學者反映,一段時間以來,否定新中國成立後的前30年、割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關係,成為否定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功績與歷史地位的一種重要手段。對此,學者們強調,新中國成立後的前30年,在毛澤東同志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在各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十分顯著的,為改革開放後30多年的發展打下了重要而堅實的基礎。改革開放前的30年和改革開放後的30多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連續不斷而又有所不同的兩個歷史時期。不能將這兩個歷史時期割裂開來,更不能對立起來、互相否定。
學者們指出,否定毛澤東同志、毛澤東思想和新中國成立後前30年歷史的思潮背後,實際上是近年來盛行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在作祟。任由這股思潮泛濫,勢必會混淆人們的歷史觀,搞亂人們的思想,甚至可能出現社會動蕩。蘇聯解體、蘇共垮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等領袖人物,搞歷史虛無主義,把人們的思想搞亂了。針對當前否定毛澤東同志、毛澤東思想的種種言論,決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加強對廣大人民尤其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和青少年學生的歷史教育。
熱點九:關於黨風廉政與法治中國建設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上任以來,迅速推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與反腐敗鬥爭,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在思想理論界受到廣泛好評,也成為思想理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一是關於黨的作風建設。學者們對中央出台八項規定、糾正「四風」等一系列舉措給予積極評價,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正「四風」取得的進展和成效普遍表示認可,一致認為作風體現黨的性質、代表黨的形象,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的興衰成敗。中央八項規定和整治「四風」的舉措,展示了新一屆領導人實幹興邦、求真務實、密切聯繫群眾的風格,映射出中國未來施政動向。在充分肯定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正「四風」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也有不少學者對於改進作風的可持續性表示出一定程度的擔憂,擔心抓作風轉變是「一陣風」,擔心以形式主義反「四風」等。
二是關於反腐敗鬥爭。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初的反腐講話中強調,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鬆。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要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這些思想觀點受到理論界的好評。學者們認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表明了我們黨反對腐敗的鮮明立場和堅定決心,是我們黨有力量的表現,也是反腐敗取信於民的關鍵。多數學者堅信,隨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隨著各項反腐制度的完善、社會民意的不斷匯聚,一定能放大反腐正能量,讓未來的反腐鬥爭更有成效,帶給社會更多的廉政信心。
三是關於法治中國建設。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年初明確發出了建設法治中國的號召,強調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學者們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勾畫了更加清晰的奮鬥願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中國提供堅實法治保障指明了前進方向。
圍繞建設什麼樣的法治中國,有的學者表示,建設法治中國決不是一句時髦的口號,而是有著十分豐富內涵的真實目標,其最基本的要素是憲法法律具有最高地位和最大權威的中國,是全體公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的中國,是政治清明、經濟富強、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文明的中國。有的學者認為,建設法治中國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要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要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要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要使每一名公務員和普通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學者們表示,實現中國夢,法治是最根本的保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為建設法治中國勾勒了改革整體框架。建設法治中國,行動就在當下。只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百折不撓,就一定能在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中國的進程中,奮力建成一個法治中國,創造法治建設的中國奇蹟。
(作者單位: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
推薦閱讀:
※收腰小黑裙,帶你走進成熟領域!
※許家印為什麼會成為中國新首富,他的投資領域涉及哪些?
※寶石學的研究領域和方法
※展望:2017年9大最值得期待的生命科學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