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民族融合」與「國家形成」
先介紹下「華夏民族」的概念
中國民族的主幹,在春秋時代人的口裡,被稱作「諸華」、「諸夏」,兩者之間似無區別
「華」、「夏」本是部族居住的地名
按照《周禮》、《國語》的記載——
「華」 →「華山」,在河南境內,很可能是今天的嵩山,今日新密市附近有古華城;
「夏」 →「夏水」,即今天的漢水、漢江
夏代的祖先即在此地域活動,夏以前的黃帝、虞舜也大概在這一範圍
華夏民族乃中國民族之主幹,因此中國古代史就以華夏民族為正統
中國古史傳說中,最早且比較可信的,是神農氏(炎帝)、軒轅氏(黃帝)的故事
炎帝、黃帝各自的部落是華夏族中的兩大支
⊙炎帝(神農氏)→姜姓,在今河南境內偏西,南陽、內鄉一帶—漢水流域
⊙黃帝(軒轅氏)→姬姓,在今河南境內偏東,許昌、新鄭一帶—淮水流域
兩個部落對峙又互相通婚——傳說神農氏的母親是黃帝部落里的一個后妃
上古部落分布圖
古代制度:「共主」 →「禪讓」 →「世襲」
中國古代各部族之間的通婚、交流→需要有一個協調各方關係的角色
「共主」:神農部落→黃帝部落→(唐虞時代發生轉變)
「禪讓」制度——
舊的「共主」應其他部族領袖的推舉,而預先物色繼承人,待確定人選後,則在舊「共主」的晚年,先使繼承人暫代政務(堯老舜攝、舜相堯),一面藉此歷練,一面以此考驗。舊「共主」死後,繼承人正式攝政三年,然後退居服喪三年,以待各方意見之表示。在此三年服喪期內,一切政事由冡宰主持,新主不參加意見。若各方一致擁戴,則新「共主」地位始立。
因此,堯、舜、禹的禪讓時代被認為是理想時代,堯、舜、禹亦被視為模範帝王
夏禹以後,改「禪讓」為「世襲」(傳子)
上古三代帝系圖
據古代傳說,夏朝有十七君十四世四百七十多年
夏部族原在河南省伊、洛兩水上源嵩山山脈附近→後渡河北上,直到山西省安邑(今山西夏縣),與唐、虞部族接觸(「虞夏」並稱) →沿黃河東下,直達今河北、山東、安徽諸省市,與商部落接觸
周朝三十七王八百六七十年
分為西周、東周兩段(以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為分界點)
東周以下,史稱「春秋」、「戰國」(以三家分晉為分界點)
總結一下上古「民族融合」與「國家形成」
矛盾一面
從都邑上看——
西方:夏都陽城、安邑
周都豐、鎬
東方:殷都商丘、安陽
從部落上看——
夏、周:屬於華夏系統(周人姬姓)
商:屬於「東夷」系統
調和一面
夏朝向東延展時,已經與商族接觸,文化上亦調和
商人勢力西伸,代夏為中國「共主」,文化上調和更密
周人自西向東發展,代商為中國「共主」,商族文化已然融合在華夏族系中,成為華夏民族新的一份子
推薦閱讀:
※《精武風雲》:民族主義越來越廉價 香港電影的秘密 電影
※在中原建立政權的白人們,你認識幾個?
※漢人沒有一個統一的佔主導地位的宗教信仰究竟是萬惡之源還是民族之幸?
※抗戰精神築牢民族新的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