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神學探討/蔡麗貞
http://kencha.tripod.com/martinluthertheologyindex.htm
馬丁路德神學探討/蔡麗貞(一)
馬丁路德的信仰掙扎(一)
各位弟兄姊妹晚安,謝謝劉牧師給我的介紹,讓我很戰競,希望你們這三個晚上不要失望。我剛剛來到教會才發現很熱鬧,鬧哄哄的,很少到教會會有這樣的氣氛,這是一個很年輕化的教會。希望等一下一個半小時各位的心中仍然火熱。
剛才世瑩姊姊給各位的講義,她故意把講義整理成是填充式的,據說是防止各位打瞌睡,所以請你寫上名字,是不是還要收回來看看你填對了沒有?如果填對的話劉牧師可能會給你獎品。我發現今天發的第一份講義我會講到一半然後轉到第二份你們剛剛發的講義。
我們先介紹馬丁路德的生平。剛才各位在唱詩歌的時候,我覺得好像軍隊,非常有精神,感謝神。最近在美國有一個研究小組,他們去調查美國眾教會的信仰情況,就發現有令人很振奮的現象;可是也有令人很洩氣的情況。令人洩氣是原來主流派的教會─所謂主流派就是在教會歷史裡面,他的信仰是很純正的;所謂的福音派教會,包括信義會、長老會。這種主流派教會最近在美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而且信仰低落的很嚴重。不過我剛才在聽各位唱詩歌、禱告的時候,我相信上帝在亞洲、在第三世界、在新興的國家裡面興起他的子民,我相信神會保守純正的信仰在我們的教會中繼續的被教導、被流傳。
我們先來看馬丁路德的生平,你就可以一面做筆記,據說在我們當中有國中生,所以我很戰競,考驗我的功力,各個年齡的弟兄姊妹都可以聽的懂。
1.路德生平簡介
馬丁路德是1483年出生的,出生在東德,我們先來介紹他的成長背景,就是他的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路德年輕時代最被人家注意的,或說津津樂道的,或者說最有名的就是他信仰歷程,就是他信仰掙扎,掙扎了幾乎10年,所以就有學者很好奇他的成長背景。
路德他小時候的家庭教育是非常嚴格的,嚴格到幾乎是嚴厲的。他的父母都是很虔誠的天主教徒─我們都知道基督教是由天主教分裂出來的,是從馬丁路德開始─所以他的背景是天主教的教育,父母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路德他曾經說他小時候為了偷吃一片核仁,媽媽把他打的皮破血流。我們說慈母嚴父,可是媽媽其實也蠻嚴厲的;爸爸更是嚴格,爸爸常常用鞭子責打路德,就很像貝多芬的爸爸,就會常常追打他,所以路德他好幾次離家出走,他對他的爸爸很怕、恨惡。他長大以後要費很大的氣力,才能夠改變對爸爸的態度。
所以現在有一些學者─特別是心理學家─就會嘗試著去分析路德早年這麼痛苦的信仰掙扎,會不會跟他的家庭背景有關呢?就是為什麼他一直把上帝看做是一個嚴厲的審判官?而沒有辦法把上帝當成是一個慈愛的天父。上帝造出天空的飛鳥、野地的花,這種信仰在路德早年是找不到的,他認為上帝是專門跟他做對的一個嚴厲的審判官。所以有人認為是他爸爸的緣故;他對爸爸那種恨爸爸、怕爸爸的情結投射到上帝的身上。
路德我覺得他年輕時候的宗教情操是非常敏感的,或者是比較早熟,那種敏感是有一點到了神經質的地步了。就是那種完美型的人,對自己的自律、要求很高的人往往會有這樣的傾向:當自己的表現達不到自己的理想的時候,他就會沮喪。所以他從很年輕的時候,就有憂鬱症的傾向;再加上爸爸嚴厲的管教,他們父子之間有好幾次強烈的爭執;再加上整個時代的背景,在中世紀的末期-路德是十五世紀,十五世紀是中世紀的末期─可能碰到黑死病的流行;我剛剛碰到衛牧師,他告訴我他從廣州回來,現在正在流行SARS,我跟他握手的時候有點緊張,希望我這三個晚上不會病發;當時的黑死病就是有點像SARS這種瘟疫,流行的非常廣泛,數百萬人死掉,所以整個歐洲就是一個黑暗的時代。所以當時的社會流行的看法就是非常的灰色,他們只去想痛苦悲慘的事情,他們只去發現會壞的、會死亡的一些現象。在十五世紀的教會,公開的讚美生命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他們整個社會的傾向就是很悲觀、很低調,所以我想路德他是反映了當時社會,或者是他承擔了當時社會的精神,Spirit of The Age,不過我覺得很感謝上帝,這很像齊克果所說的「終極的發現」。什麼叫「終極的發現」呢?這是哲學家講的名詞。終極的發現就是人往往在很極端的情況下、很極端的限制之下去發現自我存在的價值。什麼叫做極端的情況?比如你的家人突然死了,或者是你突然發現自己有癌症,這種很重大的打擊之下,你發現自己的生命受到限制,那個時候你才會去思想你存在意義的問題。齊克果所說的這種終極的發現,就是馬丁路德面對整個時代很灰暗的思想,面對自己嚴格的家教、再面對自己那種很神經質的宗教的潔癖。
不過路德所表現出來的不是灰暗的、不是黯淡的,而很積極的,他後來直接跟上帝面對面的相遇了、他重生得救了,以後他就用很大的熱情跟勇氣,去克服他以前的那一些焦慮跟沮喪。所以路德這種很深刻的宗教經驗,對很多在受苦的心靈、正在受煎熬的心靈是很大的激勵-這個我們要到第三天晚上,我們講他十字架神學的時候再跟各位分享。
路德早年的家庭教育很嚴格,在學校也是如此。你知道德國人訓練學生是一板一眼的。我在歐洲唸書,就發現各個國家有不同的民族性,我們發現德國人做事情最徹底,不同的民族一起打掃的時候就會發現。有一次我去訪問一個瑞士的國際學校─訓練宣教士的學校,就很多族群的人一起生活,他們告訴我說德國人做事情最認真,你現在看在學術界裡面,無論是理工科、或者是人文科,包括神學界,研究的最好的就是德國;德國人他們掃廁所的時候,連馬桶的周圍都可以掃的非常乾淨;聽說最浪漫、最有藝術氣息的法國人,打掃起來最混水摸魚。
所以家教嚴格,再加上學校的教育也非常的徹底─要求學生很高的標準,路德在家裡常常都挨鞭子打,在學校裡面也是,常常被老師用藤鞭來管教,如果上課講話,或是不小心做錯事情,老師會用一個空心的驢頭的面具扣在學生的頭上,就會罰他站在牆角;所以等一下如果有人打瞌睡─前面的幫我看一下─我們給他一個驢頭套上去。
2.信仰歷程
所以我們再看路德的信仰掙扎。
大概是從他讀大學的時候開始,他在21歲的時候讀完了大學,他得到了文學學位,在歐洲如果你要讀法律、或者是醫學、或者是讀神學之前,你必須要拿一個文學的學位。所以路德拿到一個文學學位,他想要繼續的攻法律,正在預備要升學的時候,有一天─這個故事我們都聽過─他在路上走路的時候,突然間傾盆大雨、雷電交加,路德就跑到一棵大樹下─我告訴各位一個普通常識,下大雨打雷的時候千萬不要躲到樹下─他逃到樹下的時候,一聲雷轟、閃電差一點把他打死、把他擊斃。路德在情急之下他就向聖徒禱告─天主教徒他們流行是向聖徒禱告,像馬利亞、聖徒。那個時候馬丁路德是向聖安娜禱告,他說:聖安娜!救我!你們知道聖安娜是誰嗎?聖安娜是馬利亞的媽媽,所以輩分更高了;他差一點被打死。
我大概1985年到德國去,我去那邊學德文,我就記得當地的人告訴我說在夏天的時候,大概從四、五月開始,在德國有一些地方,你在路上走路-馬丁路德這種經驗是很多人有的,就是它會立刻烏雲密佈,然後雷電交加,所以很多人有路德那樣的經驗,可是因為路德的宗教情操比較敏感,他比較神經質,所以他認為那一次的經驗是上帝呼召他的一個印證,上帝救他免於一死,所以上帝一定有重大的託付要給他。這件事情給他很大的刺激,他認為上帝在呼召他,所以他就決定進修道院,一生事奉上帝。他原來是要讀法律的,但是突然轉去要去修道院,所以爸爸非常的生氣,爸爸為此又跟他鬧翻了。馬丁路德在進修道院─你知道要起誓、發願、終身不娶,願意終身都事奉上帝,在那一次誓願的儀式裡面爸爸也來了,可是爸爸對他就是很不贊同,有人就問他爸爸說:你對你兒子要進入修道院有什麼看法?他爸爸說:難道你沒有讀過聖經說做兒女的要孝敬父母嗎?我要他讀法律,他居然要給我進修道院!(所以他認為路德是不孝)只有上帝才知道他那一次差一點被雷電打死是出於撒旦!(他爸爸認為那不是上帝給他的經驗,而是撒旦給他的一個攻擊)所以連在按牧典禮的時候,他爸爸都還在跟他吵架。所以路德就是很難原諒他爸爸。
在修道院裡面路德的靈性仍然在極大的掙扎中,他刻苦己身、他整天禁食、他通宵禱告,就是希望裡面的掙扎可以得到平撫。我唸一段他的回憶錄給各位聽:「我是一個很優秀的修道士,我嚴格的遵守修道會的一切規則,我嚴謹到一個地步,如果有任何一個修道士,因為修行的緣故而得以進入天堂,我敢說那就是我了,所有認識我的修道院的弟兄們都可以為我做見證。我對上帝是那麼的認真,如果我這樣繼續下去的話,如果我整天禁食,如果我通宵禱告,如果我不斷的工作、不斷的閱讀的話,那麼將會奪去我的生命。」他的意思是說他是一個很克盡職守的修道士。但是這一些作為、這一些表現,都不能讓他的內心得到片刻的安寧。路德這樣努力的目的,為的就是要補償自己的罪行,等一下我們會交代一下天主教他們有那個補贖禮。
他認為他內心有很多的罪惡感,他做錯了很多事情他不斷的認罪。可是這一些補贖的行為,都不能夠彌補他的虧欠。有一些歷史家,就是研究說為什麼路德的掙扎那麼大,他是不是做過一些不可原諒的錯誤呢?年輕人最難對付的,或是自己最難原諒自己的罪惡,可能就是犯了性方面的罪。性行為方面的不檢點。因為這方面的罪行最不容易矯正。不過路德他早就回答這樣的問題,他說他年輕的時候對女性沒有任何的興趣。就是性對他而言不是特別的困擾。他從來沒有去接觸過女性,他是個神職人員,是一個修道士。他說他從來沒有替女性辦過告解。所謂告解就是人家來懺悔,就是神父關在一個小房間裡面,外面的人就把他裡面的一些罪惡的事情告訴神父,然後神父就奉上帝的名宣告赦罪。他說:「我從來沒有接受過女性的告解。而性這個問題不比其他道德的問題讓我困擾。」這是一段漫長的信仰掙扎過程。馬丁路德一心一意得尋求一位慈愛的上帝,各位你們這一群年輕人,剛才唱詩的時候好像軍隊,不知道是不是劉牧師像軍隊一樣的訓練你們。在你們印象中,上帝是一個很嚴厲的教官呢,還是慈愛的天父?對路德而言,在他的心目中,上帝不是一個慈愛的天父。他一直耿耿於懷的就是他要尋找一位慈愛的上帝。他從小在天主教的家庭長大,他在大學裡面也接受了一些聖經的教導,現在他又進入了修道院,整天讀聖經,整天禁食禱告。為什麼他尋找不到一位慈愛的上帝呢?
A.契約神學的誤導
那請你們看講義,這個是受到他教育背景的影響。他在大學的時候,接受的是經院哲學。經院哲學是一種哲學,訓練年輕人的一種哲學。那經院哲學的救恩論──人怎麼得救這叫救恩論。他們的救恩論就討論一個『契約神學』,要開始填充了喔。所謂契約就是你要租房子、要買田地、要做買賣要跟人家立契約。那麼在聖經裡面上帝也跟很多人立過約嘛,記不記得?跟亞伯拉罕立約、跟挪亞立約、跟以色列人立約、跟摩西立約,到了新約時代又跟教會立約;很多的契約。經院哲學在他們救恩論的契約神學上,他們就教導人說,上帝跟人立約,所以雙方都有義務。「上帝不欠人任何東西,但是上帝自願欠人東西。」這是奧古斯丁說的,很漂亮。上帝不欠人任何東西,但是上帝自願欠人東西。上帝自願跟人立約。你知道立了約雙方都有義務。我們中國人說『約束』,所謂的約束就是你立了約之後你受到限制,你就有履行『約』那一些義務跟條件。
1.)上帝的救恩是有條件的
契約神學他們說,人跟上帝立約,所以人有義務要履行他的那一份責任;你得救是有責任的。你如果要得救的話,你要先履行一些的條件,我們這裡不是神學院所以不用講太深;但是可以告訴各位,契約神學給馬丁路德的信仰,帶來了三個後遺症。契約神學導致馬丁路德在信仰上有三個缺陷:第一個,認為救恩是有條件的。我們都知道聖經裡面所教導我們的救恩是無條件的,是上帝單方主動完成的工作。人是白白得救,白白地救恩。但是契約神學告訴人說人得救是有條件的。上帝當然願意把恩典賜給人,上帝跟人立約,上帝在這個約裡面,給人很多的應許,他的應許就是禮物,但是人要先完成他那一部份的責任跟條件,那麼上帝就會把恩典給人。所以這是把救恩講成是一種交換式的交易買賣。你完成了你那一部份的責任,上帝就把救恩給你。所以第一個後遺症是,救恩是有條件的。我們正統的信仰是說救恩是無條件的,救恩是白白的禮物,是上帝單方主動完成的工作。你們的信義會─所謂信義就是『因信稱義』。但是那個信心,不是我們得救的條件,我們不是用信心來跟上帝交換救恩;信心也是上帝給的禮物。「我們得救是本乎恩,因著信,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所以我在講那個錯誤的契約神學的時候你們就想那個正面的。他們教導救恩是有條件的,但是聖經教導救恩是無條件的,連信心也是上帝給的;上帝要恩待誰救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上帝揀選某一個人就把信心給那個人,那個人就用信心來回應上帝。所以救恩是上帝單方主動完成的工作。
2.)人沒有得救的確據
第二個契約神學所帶來的一個副作用,就是人沒有得救的確據。第二個後遺症就是人沒有得救的確據。一直到今天,天主教都還是如此。人沒有得救的確據。即使你已經是天主教徒,你要到你死前的那一刻,你嚥下最後一口氣的那一刻,你才知道自己有沒有得救。這當天主教徒其實是滿辛苦的,所以我們當基督徒是很幸福的。我們自得救的那一刻開始,我們有得救的確據;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所賜給我們的救恩是很可靠的。但是契約神學是說得救的確據是沒有的,因為人永遠沒有把握他是不是已經盡到了他那一部份的責任,這是為什麼馬丁路德他不斷的懺悔,不斷的認罪禱告,不斷的禁食,通宵禱告;就是他沒有把握,他是不是已經符合了他那個責任,已經履行了他那一部份的條件。他比較講求人的責任,人的條件,所以相形之下,就沒有得救的確據。所以我們要感謝上帝,我們基督徒領受的是兒子的名份,不是奴僕的身分仍舊害怕。我們呼叫阿爸父是很有確據的。做孩子、做兒子,我們做錯事情上帝也會責打我們,但是我們知道上帝責打我們是因為愛我們的緣故,他不會棄絕我們,所以我們是很有把握的。
3.)上帝是審判官、立法者,不是救主
契約神學的第三個後遺症、第三個副作用是那上帝的角色。對路德而言上帝是審判官,一個很嚴厲的審判官,是一個立法者,給我們很多很多的規條,舊約有摩西的律法、有十誡、有幾百條的律法、律例;到了新約的登山寶訓耶穌的標準更高了;舊約不是說不可以殺人嗎?耶穌說若你裡面恨你的弟兄就等於殺人;舊約十誡說不可以姦淫,耶穌的登山寶訓說你如果看了婦女就動淫念,你就等於犯了姦淫的罪。所以馬丁路德非常絕望,他認為上帝是審判官,耶穌還是立法者,那個壓力太大了。對路德而言當時的上帝不是救主,更不是慈愛的天父;他是審判官、是立法者。各位,現在我在講的時候,你也想想現在你對上帝的認識是屬於哪一個階段,上帝對你而言是什麼樣的角色?
你可能要翻到今天發的講義,我們來看看馬丁路德那時候的教會的教導;剛才我們所講的是大學的教育,大學的經院哲學的契約神學,那現在我們來看看教會所給他的聖經教導,我們來看中世紀天主教的贖罪觀。
當時教會認為人受洗以前所犯的罪,我們在洗禮的時候就可以得到赦免。但是如果你受洗以後,你加入了教會,你仍然又犯錯誤、繼續犯罪,那麼你就需要懺悔禮。有一位神學家叫做阿奎那-這是天主教他們最崇拜的兩個神學家之一;天主教最崇拜的兩個神學家,第一個是奧古斯丁,第二個就是阿奎那-阿奎那把這個懺悔禮、贖罪禮,把它更加的擴大。他說耶穌基督跟歷世歷代的聖徒-包括彼得、保羅…這些聖徒他們無限量的功德就會積成一個善功庫;有一個倉庫,這個倉庫儲藏了耶穌基督的功德,還有歷世歷代聖徒的功德,所以教會的信徒如果去懺悔,那麼教會的神職人員,這些神父們他們可以到這個倉庫裡面、這個功德庫裡面去提取功德給那些有需要的人,不過-你不要把這個教講的很差勁-有一個條件就是必須要那個人是真實痛悔的人,他就可以領取耶穌基督跟歷世歷代聖徒的功德來贖罪,我最近有機會跟輔仁大學的神父溝通,我說你們現在還在教這種贖罪觀嗎?耶穌基督完成了我們的救恩,可以贖我們的罪我們承認,但聖徒的功德能不能贖我們的罪呢?就是我們懺悔的時候只要憑著信心,約翰一書有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所以路德就非常的顫兢恐慌,怎麼活下去呢,這麼完美主義的人,這麼潔癖的人,潔癖的人很辛苦,對不對?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大而化之嘛,粗線條的人比較幸福。那路德就不斷的認罪,整個人陷於很恐怖的那種不安中,他的心神倍受痛苦的煎熬,他的良心恍惚動蕩,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足以讓他顫慄驚恐。路德的靈魂在夢靨的禁梏之下,難得片刻的安寧。他每一次都是早上一起來就開始認罪禱告,禱告到睡著了,再起來認罪。傍晚也是不斷的禱告,禱告睡著了,然後突然驚醒過來,就看見前來取他性命的惡者,就站在他的床邊,瞪視著他。而天上的守護神──他們天主教認為每一個人旁邊都有一個守護神。他禱告到睡著然後醒來好像看見撒旦要取他的性命,而天上的守護神全然隱退,而惡鬼正用動聽的言語召喚他虛弱的靈魂。這一段描述太美了。
這個路德究竟是哪裡出了錯呢?有人說他是不是內分泌失調,或者是說他有腸胃病,或者是有性幻想。不過他早就否認,他說他從來沒有那個性方面的困擾,他從來沒有想過婦女的問題。好吧,雖然路德那麼痛苦,不過感謝主,他倒是還有一樣是正面的,就是他的工作能力還是非常的驚人。他不斷的工作,不斷的上課,不斷的演講,而且不斷的寫書,好像沒有受到他信仰掙扎的影響。我就想到另外一位基督教有名的文學家,叫做杜斯妥也夫斯基。俄羅斯的小說家,這位小說家有兩個很要命的毛病,他是一個賭徒,好賭。杜斯妥也夫斯基有一本小說就叫做《賭徒》,就是在講他自己,就是他沒有辦法勝過的一個壞毛病,有人是酗酒,有人是吸毒,對杜斯妥也而言他最難勝過的就是賭博。不斷的賭,賭到傾家蕩產,他也常常去跟人家借錢,向那個圖格涅夫借錢,去向扥爾斯泰借錢,借了前馬上去賭,賭了又輸了。他曾經上千百次跪在自己太太面前懺悔說:我不再去賭了,但是一拿到稿費又去賭了。這是第一個毛病。杜斯妥也夫斯基第二個毛病就是有羊癲瘋,癲癇症。就是你無法預警的、腦筋抽筋的時候就躺在地上,然後就口吐白沫,發出野獸般的叫喊聲。所以當他太太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杜斯妥也夫斯基有這兩個這麼要命的毛病,他的工作能力還是一樣很驚人,他的小說一本一本的問世,路德就很像他。雖然那麼辛苦的信仰掙扎,但是他的工作還是照常。
還有一樣事情也讓路德很不安,那就是預定論。路德在重生得救以前他非常痛恨預定論;預定論讓他覺得很沒有安全感。一個人在還沒有行為表現以前命運已定。你記得嗎?上帝對那一對雙胞胎的兄弟說,雅各跟以掃說:我愛雅各,我恨以掃。根本雙胞胎都還沒有出生,命運就已經決定了。所以預定論對馬丁路德而言是很沒有安全感的。我還沒有行為表現以前命運已經決定了。路德他說:難道上帝真的要用預定論來作為一個人的命運嗎?上帝怎麼能夠說是大有憐憫慈愛的上帝呢?預定論使多少人反感呢?上帝揀選某一些人,那些人就會得救。但是所謂的揀選,是很傷感情的字眼。所謂揀選──你們這些人都是被揀選的,也就是說有一些人是沒有被揀選的。那沒有被揀選的是不是就要沉淪?預定論對很多人而言是信仰的絆腳石,我是不是沒有被揀選的呢?我這麼努力的去實踐信仰的要求,可是如果我的名字沒有登在生命冊上,我這些所做的一切是不是都白費了呢?所以對路德而言,預定論是讓他對上帝非常痛恨。不只一次路德感到極度的絕望,他說寧願上帝沒有造出我來;還說愛上帝,恨他都還來不及。不過重生得救以後的路德,他最喜歡講的就是預定論。他覺得預定論是基督徒最大的安慰。怎麼說呢?原來是他信仰的絆腳石,後來居然成為他信仰的房腳石。路德說:如果人得救不是因為自己的行為表現,而是因為上帝的揀選,因為上帝莫測的愛,那麼上帝也不會因為我的軟弱,我的跌倒,我沒有好的表現而棄絕我。人得救與否不是因為你的表現、你的業績、你的才幹、你的能力、你的恩賜,而是因為上帝單方的恩典。所以他認為預定論是基督徒很穩固的一個信仰的根基,是連君王都沒有辦法動搖的信念。這個信念是一種得救的確據,可以特別安慰像馬丁路德這種信仰潔癖的人,就是他要用各種嘗試、各種努力讓上帝喜悅,可是他就沒有這樣的確據。只有預定論可以安慰他。因為預定論不是看你的表現,不是看你的努力,而是因為上帝單方、主動的恩典。
恩師的啟笛
我們來到他老師給他的幫助。恩師給他的啟笛。他的老師是修道院的院長,你可以想想在你信主到現在,你有沒有屬靈的導師?你屬靈的導師給你什麼樣的幫助呢?給你性格的操練?還是給你痛苦中的安慰?或是給你神學上的、聖經上的教導?馬丁路德的老師給他的幫助不是神學上的幫助,老師給他的幫助比較是精神上的,比較是教牧輔導方面的幫助。他的老師幫助他去克服內心的焦慮跟沮喪,他的老師其實沒有解決他內心的那些教義的、神學的問題;他的老師比較是鼓勵他去思想聖經裡面所講到的上帝的恩典,聖經裡面所講到的信心,來克服他內心的懼怕,他的老師教他三方面:
1.悔改是愛上帝的心開始,而不是結束。
悔改是由愛上帝的心而來,而不是由怕上帝的心而來。過去馬丁路德把上帝看做是一個嚴厲的審判官,我如果達不到上帝的要求,上帝就會懲罰我。我要努力的討上帝的喜悅。所以舊約時代,以色列人守律法恐怕也是怕上帝的懲罰。但是他的老師告訴他說,悔改不是因為怕上帝,悔改應該是由愛上帝的心開始。你要先愛上帝,你才有可能真正的悔改。這個是幫助馬丁路德克服他內心對上帝的懼怕跟痛恨。第一個,他去尋找一位慈愛的上帝。
2.不可以信賴人天然的能力,如良知、良心等,因為這些是不可靠的。
老師告訴他說:不要倚靠人天然的能力。什麼叫做天然的能力呢?就是相信人裡面有良善,人裡面有良知、有良心,如果你把你裡面的那一點點的良善發揚光大的話,你就可以得救。這個是契約神學給他們的教導。但是他的老師說不要信任人裡面的良善。人裡面一點良善都沒有,人已經完全敗壞墮落,人已經徹底的墮落。所以我們需要倚靠的是上帝外來的幫助。這是第二點。不要倚賴人天然的能力。
3.真正的神學是榮耀上帝而不是榮耀人。
真正的神學是榮耀上帝而不是榮耀人;要他把注意力放在上帝的身上,而不是放在『人』的身上。我是不是已經努力的達到了上帝要求的標準?
那麼這三點都是奧古斯丁的神學,也是馬丁路德他了解『因信稱義』的起點。我們再回到馬丁路德的生平。他的信仰掙扎還沒有停止,他的老師給他的輔導是心理輔導這方面,但是他神學的掙扎依然的在進行中。
我念一段他的回憶錄,馬丁路德他所寫的自傳,這一段自傳就很關鍵性了。路德他說:『我從前雖然是一個很虔誠的修道士,我的生活無可指摘,我卻常常認為自己是一個大罪人,我在上帝面前坐立不安,我的良心不住的自我控告,我無法相信我所做的一切補罪的功德,可以取悅於上帝,討上帝的喜悅。事實上,我對上帝很生氣,我恨這一位上帝。(他很坦白)我恨這一位審判人的公義之神,可憐的罪人,不但在原罪的咒詛之下永無翻身之日,又被舊約的律法壓的透不過氣來。如今,上帝又藉著福音讓我愁上加愁。(可憐的路德)讓我們曉得他的憤怒跟公義。』
重新領悟救恩真理
我們都知道馬丁路德得救是因為羅馬書,我們都知道他得救的關鍵是因為羅馬書第一章。我們來看羅馬書第一章17節。教會歷史有很多偉大的人因為羅馬書而得救,羅馬書最好好好看。奧古斯丁、馬丁路德、約翰衛斯理,都因為羅馬書而得救。所以羅馬書是非常重要的一卷書。「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但是剛才路德說,上帝又因著福音愁上加愁,讓我們曉得他的憤怒跟公義。原來路德讀羅馬書,他跳過了第17節,他一直在看18節。我們來看18節。「原來神的憤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一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難怪福音是讓他愁上加愁,重擔更重了。原來福音是要顯明上帝的憤怒跟公義。路德他的自傳裡面說:『我被自己鞭策得幾乎發瘋,我晝夜不斷的思想保羅在羅馬書這裡的意思,最後我終於澈悟了。(他的目光終於往前面移了一節)義人得生是因著信。就是因著上帝的恩典我們被稱為義。我們是完全被動的領受恩典,(領悟到這一點還沒有完)我就好像突然重生。』路德在講這句話的時候,他已經在神學院教書了,他已經拿到神學博士了。這很可怕,神學博士還沒有得救。神學院的老師你要小心提防他。路德說:「天國之門就立刻大開,我終於進入樂園了。」
很辛苦的信仰歷程終於到了1518年,他終於澈悟了,整個人就豁然開朗。這也是一個很特別的問題。我們都知道馬丁路德改教是在1517年,但是他改革的第二年,他才真正的澈悟福音真理。所以這是一個很驚人的現象。『因信稱義』這個福音真理,馬丁路德從小在教會難道沒有聽過嗎?他在修道院難道沒有讀羅馬書嗎?他考神學博士的時候難道沒有被羅馬書第一章17節嗎?如果說馬丁路德是在1517年改教1518年才發現福音真理,那麼請問中世紀的那一些天主教徒、那些神父們,是不是都不得救?有沒有可能?路德是到1517年到1518年才突然從羅馬書中發現福音,他過去的家庭教育、基督教教育、學校的大學教育、教會的教導、修道士的讀經禱告,他在神學院讀到神學博士,都沒有辦法讓他領悟因信稱義的福音嗎?那麼是不是整個中世紀的天主教徒都要沉淪阿?包括那些神父、修女。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想不是的。有一位牧師他是這麼說:『因信稱義的福音在過去的天主教,並不是沒有。有的。只不過是原來因信稱義的教義在天主教裡面是一種習慣性的相信,但是到了馬丁路德,因信稱義變成了最確實的信念。過去在天主教因信稱義被當作是古老的教義,但是現在馬丁路德的時候卻變成了一個最重要的體驗。』馬丁路德用了十多年去體驗這個教義。不是頭腦的知識,而是他親身的去體驗。不斷的用各種的努力要討上帝的喜悅,到一個地步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徒勞無功,要靠人的努力去討上帝的喜悅是死路一條;除非你死心塌地的相信上帝是白白的恩典。
所謂的恩典就是他是一個禮物,不是用你的努力去交換得來的。這一位牧師他說:『因信稱義在過去的天主教裡面是眾多真理其中的一項,可是到了馬丁路德,他把它變成了最重要的一個真理。宗教改革的起點,不是人能夠為救恩做什麼;宗教改革的起點,不是人應該為你的救恩做什麼;而是神已經在基督裡為我們成就了什麼。耶穌基督所完成的救恩是這麼的圓滿,這麼的完美,所以人只需要用信心來領受,就可以得救。』所以不是靠你的努力掙扎,不是因為你的抉擇,不是因為你的決定,而是因為上帝白白的賞賜給我們。信心不是我們的抉擇;信心也不是我們的掙扎;信心也不是你在漫長的的尋求過程中,你的選擇、你的決定、你的掙扎;信心是上帝給的恩典。
3.路德的因信稱義論
A. 稱義是被動的義(passive righteousness)
稱義是上帝主動的工作,是上帝白白的恩典,人是完全被動的
馬丁路德因信稱義的重點,第一個是它是一個被動的義。上帝主動,人被動。稱義是上帝主動完成的工作;是上帝的恩典──所謂恩典就是禮物,是你還沒有做工就給你的,人是完全被動的。我們來看一處聖經約翰福音第六章44節:『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到我這裡來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這裡講到是天父先吸引人,人才能到耶穌這裡來;所以是上帝主動的。同一章65節:『耶穌又說:「所以我對你們說過,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賜,沒有人能到我這裡來。」』所以你到教會裡來,不是因為你自己;不是因為有人說我大專聯考失敗了,我心裡很鬱悶,所以我就來到了教會;我談戀愛失敗了,我就心情很不好,晃一晃就來到了教會;那天講員講道,我就決志,我就信主了。所以福音是我找到的。但是約翰福音說不是的;若不是天父吸引人,如果不是天父的恩典,沒有人能到耶穌這裡來。即使你來到了教會,如果沒有聖靈感動你、如果沒走有聖靈感動你,你可能到教會幾十年混水摸魚還不得救。上帝的恩典在先;上帝主動、人被動。這是第一點:passive righteousness;上帝主動加給人,人被動的領受。信心是人被動中主動的回應;信心只是一個回應,但是信心是上帝給的。
B.稱義是外來的義(alien righteousness)
第二個是外來的。不是你自己的義,是耶穌基督的義加在你的身上,我們來看哥林多前書第一章30節:『但你們在耶穌基督裡是本乎上帝,上帝又使它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所以不是因為我們的公義;而是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公義;我們是披上耶穌基督公義的外袍,來到上帝的面前。是外來的,不是靠你裡面天然的良知、良善;連信心也是上帝給的禮物,它是外來的,不是你與生俱來的;不是你裡面的掙扎,而是上帝揀選你,上帝把信心給你。
C.宣告的義(announcing righteousness)
第三個,義是宣告的義。所謂宣告──『announcing righteousness』這是一種法庭的概念──就是我們得救的那一刻,你想像上帝祂就宣告你們不再是罪人而已,你們更是我的兒女。這是一種宣告的義,這是一種司法性的、法庭上司法的義。實質上我們還是會犯錯,實質上我們的生命仍然有老我,但是我們已經披上耶穌基督新的生命,我們同時有兩個身分,馬丁路德用聖經來歸納說:一方面實質上我們是罪人,但是在地位上我們是上帝的兒女。我們披上了公義的外袍;所以是地位性的轉變,不是你實質上生命完全變的完美。就是生命上、實質上、倫理道德方面的表現,這個是得救以後的後續工作,這是成聖的過程。而稱義是剎那之間地位的轉變,我們決志相信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得救了;我們就已經有上帝兒女的身分了,我們就已經披上了公義的外袍,所以那是已經立刻發生的。
所以馬丁路德他個人很痛苦、很漫長的信仰歷程其實就是縮短我們的歷程。他為我們走了這麼多辛苦的道路,就是讓我們現在所有的基督徒知道說,信仰其實是一件很輕省的事情,他不是一個很沉重的擔子,不是靠人的努力去賺取來的。
Q&A
Q:改教是1517年,馬丁路德已經舉了三個原則,惟獨聖經、惟獨信心、惟獨恩典。但是剛才蔡老師講到在1518年他才得著真理的發現,是不是時間上有誤?
A:謝謝衛牧師,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對馬丁路德得救的年代,有不同的說法。信義會道聲出版社出了一本書叫做《這是我的立場》,那個作者把路德得救的年代定在1513到1515。那另外有一本教會歷史的書──華爾克的,他把馬丁路德得救的年代定在1516年年底。我在讀博士的時候──研究馬丁路德──最新學者的發現,認為比較穩妥的是1518年。這是一個非常震撼的發現。因為馬丁路德是1517年改教,衛牧師說那三個重點都已經提出來了,為什麼把他得救放在1518年呢?是不是年代搞錯了呢?回答各位,那三個重點,其實在馬丁路德早年──1513年,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就好像是亮光,他讀經的時候亮光不斷的出現。但是馬丁路德有那些亮光以後,在1518年之前,他仍然會講一些有中世紀色彩的話語:人得就是要靠著人在上帝面前謙卑、克己、努力這種表現;也就是說馬丁路德他好像穿著溜冰鞋,他有時候滑出去了;滑出去就是他已經脫離了過去的綑綁,進入了宗教改革;可是滑冰鞋不久又溜回來了,又回到中世紀那種人要靠著自己的謙卑、努力來討上帝的喜悅。所以馬丁路德真正豁然開朗應該是1518年。而這三個重點就非常清楚了。之前的確有出現過,但是不是很透徹,不是很徹底;就是說路德還是會回到中世紀那些教導裡面。中世紀的包袱太沉重了,是一千多年要靠人的努力去達到上帝的標準那種教導,還有契約神學那三個後遺症的包袱太沉重了。所以馬丁路德要花很大的努力,到1518年才完全的澈悟。
Q:老師您好。我是輔仁大學的學生,我是真理堂的。我有兩個問題想要請教老師。第一個是您講到因信稱義這最基本的概念,可是老師您都放在「義」上面,就是馬丁路德認為的義,那什麼是馬丁路德的信心,你只提供了信心是人被動中的主動對上帝的回應,那可以在做更詳細的說明嗎?
A:這我可不可以放到第三個晚上聖餐論的時候再來講。
Q:那第二個問題,馬丁路德他對自己罪裡面的一個很深的省思,那這樣是不是也代表說他對罪的觀念,跟保羅書裡面罪的觀念是不是不一樣?可以請你做個解釋。就是說他對罪很敏感,那這樣的話會不會造成他神學上的一個出入呢?
A:我一開始就說他是在信仰上很有潔癖的人,所謂很有潔癖,好聽一點就是完美主義,說的比較不好聽就是神經質。但是這種神經質的潔癖的完美主義的特質,其實如果你對照馬丁路德得救、重生以後就很大的對比。信主以後其實他就很人性化,很有大將之風。就不會在那裡時時刻刻擔心說有沒有達到上帝的標準。至於他的罪觀,跟保羅一不一樣很難回答。他比較是用生活去體驗,保羅在他的書信裡面不太去講到他內心的世界。記憶裡面那種一絲一點細微的罪,保羅好像沒有提過。但是路德在這一方面就很敏感,可能個性不一樣。可能在座的很多人認罪的時候是粗枝大葉,很籠統的認就很有平安;這種人其實蠻有福氣的。
馬丁路德神學探討/蔡麗貞(二)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昨天有一位弟兄就問了馬丁路德對罪的看法,對稱義的看法;提醒我,馬丁路德他所處理的因信稱義,在我們的神學領域裡面,是屬於救恩論,基督教有三個基要信仰,第一個是三位一體,第二個是基督論,第三個就是救恩論。保羅在羅馬書或是在加拉太書所處理的就是救恩論,那馬丁路德在因信稱義教義上的突破,正是屬於救恩論,所以我想我應該回去幫你們打這一段的根基。
1.救恩論哲學
基督教的三大基要信仰之一就是救恩論。這三大基要教義,會影響一個人是正統或是異端。如果在這三個基要信仰上犯錯誤的就是異端。救恩論是討論什麼呢?救恩論的哲學;救恩論是討論兩個問題:
A.為何人類需要救恩?─世人都犯了罪(羅一至三章)
第一個問題是人類為什麼需要救恩?答案是因為世人都犯了罪。
B.如何得救?─因信稱義
救恩論討論的第二個問題:如何得救呢?因信稱義。
所以我們就來看「罪」;聖經如何看罪,聖經對罪的定義,以及你想一想,我們中國的文化裡面怎麼樣看罪?跟中國人談福音的時候,你提到罪,他們會怎麼想?你怎麼樣把他們從文化的定義引到聖經怎麼講罪。如果一個人不覺得他是罪人的話,你根本很難跟他傳福音,一定要他承認自己是罪人,他才覺得有需要救恩。所以當一個人承認自己是罪人的時候,他其實離得救就很近了。所以如何跟人家談罪?我們學員傳道會,用四律跟人家傳福音第一個就是要講罪;那我們等一下就要看因信稱義,聖經如何講義。
2.什麼是『罪』﹖
A.罪的原意是未達到神的標準(羅三23)
罪這個字原來的意思,就是在希臘文──我們新約聖經原來是用希臘文寫的,而這個字罪根本的意思,就是射箭的時候射歪了,沒有射中目標;沒有達到上帝的標準,就是罪。上帝的標準是100%,如果你歪了一點點,虧缺了0.00001%就是罪。就像滿月一樣,滿月才是一百分,如果缺了一點,就是罪。沒有達到上帝的標準;沒有射中目標,沒有射中中心點,這個是「罪」這個字最早的意思。我們都要從羅馬書來看罪的定義及稱義的定義,因為羅馬書的主題就是因信稱義的救恩論。
翻開羅馬書第三章23節──我們以前大學的時都要背這一節;趁你年輕後多背聖經,受益無窮。我們一起來讀:「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 神的榮耀;」上帝的榮耀是一百,你虧缺了一點點就是罪。箭靶──你射箭的時候的中心點──歪了一點點就是罪。所以聖經有這個意思,罪最原本的意思在聖經裡面有提到。天主教的思高聖經把這一節翻譯做:世人都犯了罪,失掉了天主的榮光。天主的榮光那榮耀是百分之百,失掉一點點都算是罪。我們說顏淵不二過,不二過是說他犯錯誤不會犯第二次,這個算是聖賢,但是按照聖經的標準他還是有犯過錯,所以還是罪人。我們中國的文化是:他犯過錯他才是罪人;而聖經說因為他是罪人,所以他會犯過錯;等一下我們會講這一點。
B.罪的中心是不信神(羅一21~25)
第二個,罪的中心、核心癥結是因為不信上帝。那你可以問問,有誰一出生就相信上帝?沒有人。牧師的孩子也是一樣,一出生不會認識上帝的。所以人一出生都是罪人。不相信上帝是罪很核心的意思。在創世紀第三章,我們看見上帝創造的亞當、夏娃,他們不信神所說的話:你吃的那日必死。亞當跟夏娃不信上帝所說的話;他們接受了蛇的引誘:上帝豈是真說……;上帝真是這樣說嗎?他們寧願相信蛇的話,不願相信神的話。亞當、夏娃寧願相信蛇的謊言、引誘,而不願相信上帝斬釘截鐵的命令;這成為人類罪的由來。所以不信神是罪的第二個定義。
我們也來看羅馬書怎麼樣講不信的部分。羅馬書第一章21節:「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 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明明人的良心應該要認識上帝,可是人故意不認識、不相信上帝、不把它當作上帝來榮耀;反而用木頭來雕刻偶像敬拜。這是罪的由來:不信上帝。中國的文化裡面當你跟人家講罪的時候,有沒有這一層的涵義呢?不相信上帝就是罪,恐怕很難接受這一層。
C.原罪或罪性─控制人去行惡的力量(羅五12~14)
保羅甚至將『罪』中人格化(羅七8~11,19~20)
聖經對罪的第三個定義就是原罪、罪性,就像我剛才所說的,因為人有罪性,所以人一出生就是罪人;因為他是罪人所以他才會犯罪。這跟文化所說的罪不一樣。一般的宗教跟文化是說因為你犯了錯,所以你才是罪人。但是聖經倒過來;不是先看你的表現,而是看你的本質:因為你的本質是罪人;為什麼是罪人呢?因為你有罪性。這個罪性是從亞當、夏娃流傳下來的,這個我們叫做原罪,或者是罪性。你看不到它,你也不知道它是由什麼管道遺傳下來,是從血液呢?或是從腦裡的某一些成分…我們不知道,這是一個奧秘。從我們第一個始祖,亞當、夏娃遺傳到今天給我們,你看不到它,可是它一生都跟著我們。控制人去行惡的一股力量。
我們來看羅馬書五章12節:「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他的權下。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預像。」第14節說: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他的權下;它就是死亡、就是罪的權下。我們雖然沒有吃分別善惡的果子,我們都在罪性、原罪的控制、轄制之下。跟人家傳福音的時候,你要講這一點很難,非常難。他願意承認的時候,他幾乎已經要接受耶穌基督了;所以需要聖靈的工作。保羅把原罪講的好像是一個人,其實我們可以往創世紀推:創世紀有一對兄弟,哥哥叫該隱,弟弟叫做亞伯,該隱跟弟弟一言不合打起來,哥哥就把弟弟殺死了。這是人類歷史中的第一宗謀殺案。上帝就來問哥哥說:你的弟弟在哪裡呢?該隱就發脾氣,變了臉色,說:我豈是看守我弟弟的。上帝跟他說:你若行的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不好,罪就伏在門前,他必戀慕你,你卻要制服他。用了兩個動詞。戀慕和制服就向上帝給亞當和夏娃的咒詛一樣:男人要轄制女人,女人要戀慕男人。同一對動詞;罪就好像妻子戀慕男人一個女人要纏著男人一樣,人要想辦法制服他,所以他把罪講的好像是一頭野獸,就伏在你們家門口,他隨時要伺機吞噬你。就把罪描述的非常生動,到了新約時代,保羅把罪講得像一個人一樣;這個我們叫做擬人化,或是人格化。
我們來看羅馬書第七章8到11節:「然而罪趁著機會,就藉著誡命叫諸般的貪心在我裡頭發動,因為沒有律法,罪是死的。我以前沒有律法,是活著的;但是誡命來到,罪又活了,我就死了。因為罪趁著機會,就藉著誡命引誘我,並且殺了我。那本來叫人活的誡命,反倒叫我死,因為罪趁著機會,就藉著誡命引誘我,並且殺了我。」他說罪趁著機會殺了我,就像該隱一樣,像個殺人兇手一樣;罪講的非常生動化。我們再來看第19到20節:「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若我去做所不願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做的。」控制人去行惡,你明明知道要去做,可是你做不出來,你明明知道不應該做,可是你卻去做,身不由己,人受到轄制、受到控制。所以保羅說:「我真是苦阿!還沒有得救,還沒有重生以前,就是被罪轄制。」其實甚至有些人得救以後呢──我昨天提到杜斯妥也夫斯基,他其實從小就已經在基督教家庭長大的,但是他信主以後,還是被賭博習性綑綁住,被轄制的很厲害,我們等一下再提他。所以控制人去行惡的力量,這是第三個,跟人家傳福音的時候,這個也是一個絆腳石,一個很大的攔阻或是障礙,從他突破那個障礙,是要靠聖靈的力量去突破。
D.內心不潔─耶穌登山寶訓(羅一28~29)
聖經給罪的定義是──這是耶穌的定義,耶穌在登山寶訓上的教導,內心不潔淨就是罪,你不用真的用身體去犯那個罪。我昨天已經提到了,十戒說不可以殺人,可是耶穌說,你如果裡面恨你的弟兄姊妹,你就已經犯了殺人的罪。所以各位想一想,你從小到大有沒有恨過人,有沒有殺過人?恨人、懷恨在心,可能是很多姊妹的通病,那弟兄也是網羅在裡面,耶穌說你們聽見律法說不可以犯姦淫;跟別人的太太上床就是犯姦淫,可是耶穌說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看見婦女就動了淫念你就已經犯了姦淫的罪了。在座的弟兄們你們想一想,你們有沒有不小心看到黃色書刊的畫面。我們學校有一個老師,他說他出門到校外的書局,書局外面擺了很多黃色的書刊,他都不敢看一眼,就是怕被太太罵。我們團契有一個老師,他很誠實說,一個男人如果喜歡女人的話,都會有一些性幻想,也就是說普天下大概所有的男人在耶穌的標準之下,都曾經犯過姦淫的罪。耶穌的登山寶訓標準是相當高的,你不用真的跟人家上床,裡面動過淫念就等於犯過那個罪─心中不潔;那是超高標準。耶穌的登山寶訓其實就是要告訴我們說:世人都犯了罪,沒有一個例外,除了耶穌以外,所有的人都需要救恩。裡面的貪心、忌妒都是罪;有沒有哪一個文化說裡面的貪心忌妒就是罪?就是傳播協會千韻詩班唱過一首詩:我沒有罪。殺人放火不會做,可是裡面的貪心沒有人看見,只有自己知道,按照耶穌的定義那都是罪。
我們看羅馬書第一章28到29節:「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 神, 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毒(註:或作「陰毒」),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又是讒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 神的(註:或作「被 神所憎惡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惡事的、違背父母的、…」內心不潔裡面很多人家看不到的東西,在上帝的眼中都是罪。也想想我們文化裡面有沒有這一個層面的定義;你跟人家講罪的時候他會不會想到這一點。
E.罪行、惡行(羅一26~27)
小結:罪不是哲學性、教育性、倫理性、心理性的問題,而是神學性的問題,是人與神的關係,或人的救恩問題。
聖經給罪的第五個定義是比較普遍性的。一般宗教文化都會提到的罪的涵義。就是犯了錯,罪行或是惡行。我們還是看羅馬書第一章26節:「因此, 神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情慾。他們的女人把順性的用處變為逆性的用處;男人也是如此,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慾火攻心,彼此貪戀,男和男行可羞恥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這裡講到身體犯罪;這裡很可能是在講同性戀。裡面的不潔還有加上外面身體的不好的行為,聖經全部都網羅在內。所以想一想你過去對罪的認識,跟現在這比較完整性的認識有沒有差距。
我們來作一點結論。聖經裡講到罪不只是消極的虧缺了神的榮耀,缺少上帝原來的公義跟聖潔,而且是積極的作惡。聖經裡所講的罪,我想不只是在只倫理道德方面的罪而已,也不是指教育方面。所謂教育方面,就是小孩子你給他好的榜樣他就學好,給他壞的榜樣他就學壞。中國有孟母三遷,就是要給他有好的教育環境。我想聖經所說的罪不只是在教育方面的定義而已,小孩子雖然你給他好的榜樣,學的很慢,但是壞的事情你不用教他自動會學。包括傳道人的孩子都是這樣。這是因為他一出生他就是罪人,而不是因為你給他好環境──你給他好環境他當然會學的比較好,但是有時候好環境也是不會學好。這個不是教育性的問題;也不是哲學性的問題。初代教會有一個神學家叫做奧古斯丁──我們很欣賞的神學家。奧古斯丁在年輕的時候他用哲學的角度來詮釋罪,他說什麼叫做罪呢?罪就是缺乏正面的善。上帝是公義的,那缺乏公義就是罪;上帝是良善,缺乏良善就是罪。奧古斯丁其實是在逃避一個問題,如果萬事萬物都是上帝所創造的,上帝是一切的根源的話,那罪惡從哪裡來?創世紀第一章說上帝看祂所造的一切都甚好。一切美善的事物都是來自上帝。上帝既然是一切的創造主,那罪惡從哪裡來?這是到今天為止神學家都很難回答的問題。無法回答的問題都是奧秘,將來到天上問上帝。奧古斯丁就想辦法要用哲學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他說:沒有醜惡這種事情──所謂醜惡就是缺乏美麗。沒有虛偽──所謂虛偽就是缺乏誠實。就是他在逃避上帝會製造積極的罪惡。不過他還是必須要面對這個問題:罪從哪裡來?你說亞當夏娃怎麼會犯罪呢?被蛇引誘他。那蛇從哪裡來?大概是墮落的天使吧!那天使為什麼會墮落呢?反正你要一直推,推到最後,就要問說:那罪惡從哪裡來?奧古斯丁後來就放棄這種哲學性的解釋,他就說上帝創造一切美善的事物,但是神會任憑人犯罪。罪不是哲學的問題;罪也不是心理學的問題。以前有一位台大的外文系教授叫做顏淵叔教授。他說你們基督徒都有很深的罪孽感,有些聚會所的弟兄姊妹他們就穿個背心,上面寫:我是罪人。基督徒最愛講罪了,常講自己是罪人,所以裡面一定有很多心裡的障礙。所以他以為罪是心理學的問題。昨天我們也講到馬丁路德,很多人都用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說他為什麼那麼怕上帝、恨上帝。原來是父親給他嚴厲的家教。有人會用心理學的問題去分析,但是我們在這裡作一個結論:聖經裡所講的罪,他不是哲學性的問題;不是教育性的問題;不是倫理性的問題;不是心理學的問題,而是神學的問題。什麼叫做神學的問題?神學的問題他是講我們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罪是用來規範我們人跟神之間的關係,也就是人怎麼樣得救。人怎麼樣被上帝接納、人怎麼樣被上帝赦免的問題,是神人之間的問題。亞當犯罪最大的結果,那個最可怕的結果就是人不再認識上帝。人不再承認上帝。有人明明知道上帝,還是故意不認識神。羅馬書第一章有講到上帝的永恆跟神性是明明可知的,我們藉著自然界,藉著良心應該知道,但是人都故意不認識。犯罪最可怕的結果,是人不再認識上帝、不再相信上帝、不再尋找上帝。
昨天有一個弟兄問我聖經裡面罪的定義。那馬丁路德有沒有?有的。奧古斯丁他讀了聖經之後,他給罪下了一個定義:所謂的罪,就是使人被轉向世界。人本來是面對著上帝,亞當夏娃在伊甸園裡面是跟上帝對話的,但是罪使人背對著上帝,然後面向世界。這是奧古斯丁的定義。那馬丁路德如何定義呢?馬丁路德說:上帝在這裡,然後罪使人扭曲,以自我為中心。在犯罪以前,人跟上帝有美好的溝通,人以神為中心。人心裡的寶座是讓給上帝的,但是犯罪以後,人以自我為中心,人扭曲了。自我為中心。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最愛的都是自己。這個就是罪。罪使人以自己為中心;罪使人被世界吸引了,愛世界。不愛上帝,不再榮耀上帝;不再尋找上帝。這是聖經給罪所下的定義。我們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那我們如何得救呢?就是因信稱義。
3.什麼是『稱義』?(羅三21~24)
怎麼樣給稱義解釋?其實我們昨天晚上已經提過了,馬丁路德給稱義有三個重點:被動的義:神主動人被動;外來的義:義不是我們天生就有的,而是上帝把耶穌的義歸給我們,披在我們身上,信心是上帝給的,外面來的;宣告的義好像在法庭中上帝接納我們為他的兒女,宣告我們不再是罪人,是立刻地位上的轉變。我們來看今天的講義:
A.在神面前地位的轉變:立刻性、瞬間的轉變(約三18,五24;羅三20,四2,八33;加三11
「在神面前」─你注意這個在神面前,馬丁路德最喜歡用的一個字眼──地位的改變。這就是我們昨天所說的宣告性的義。我們來看聖經,約翰福音三章18節:「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們不信上帝獨生子的名」信他的人反得永生;反得永生的另外一個字就是不被定罪;所謂不被定罪就是他稱義了。我們本來都是罪人,但是上帝宣告說你們不再是罪人,你們是義人。所以稱義的相反詞就是定罪。我們在上帝面前不再被定罪,這就是稱義。再來看約翰福音第五章24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那聽我話、又信那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被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信耶穌的人就有永生;什麼叫做永生呢?就是不被定罪,已經出死入生了。不被定罪就是稱義的意思,不再是罪人而是義人,是被上帝接納、被上帝赦免的。這是第一個宣告的義、立刻的轉變,你信耶穌的那一刻你就被上帝接納為他的兒女。
B.義因信白白加給我們─被動性(羅三22~24)
二個,義因信白白加給我們。神的義加在我們身上,我們被動的領受上帝的義。這個就是昨天晚上我們說的,被動的義。來看羅馬書三章21到24節:「但如今神的義在律法以外(律法就是靠你的行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是福音不是這麼說,神的義是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有律法和先知為證,就是上帝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就贖就白白的稱義了。」用的是被動式;我們被稱為義,我們被上帝稱為義人。我們是被動的上帝主動。
C.歸算的義(羅四3~5,五12,15,18~19)
第三個:歸算的義。歸算的義不是做工得工價,而是因為耶穌基督所完成的義歸在我們的身上。羅馬書第四章第3到第5節:「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做工的得工價,不算恩典,乃是該得的;唯有不做工的,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他的信就算為義。」是算的,歸算的,不是你真的做到了,而是上帝把義歸在我們的身上。這是白白的恩典,叫歸算的義。這應該是昨天晚上的哪一個呢?外來的,不是你天生就有的,而是從外面加在我們身上,歸算在我們頭上。
D.耶穌基督是我們的義(林前一30)
第四個:耶穌基督是我們的義。上帝使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公義、聖潔。所以我們也做一個小小的結論。所以救恩是上帝單方、主動完成的工作,我們用信心來領受就得救。
5.路德的突破
我們來看馬丁路德他所面對的困境。他雖然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他雖然在修道院整天讀經禱告………(換面)講到經院哲學的契約神學,契約神學裡面講到說人跟上帝立約,上帝願意把救恩給人,上帝願意把應許、救恩給人,只要人盡到他那一部份的責任。那一部份的責任就是把你裡面的良知、良心、良善,把他發揚光大。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盡諸己,盡到你的責任了,那上帝就會把恩典給你。所以救恩就會變成一種交換式的、交易性的買賣。人要先盡到他的責任上帝才會把救恩給人。所以救恩是有條件的。這是第一個障礙──馬丁路德他得救的第一個障礙。第二個障礙,他的恩師是修道院的院長,他的老師是個神秘主義者,中世紀的神秘主義認為人裡面的最深處,有一種靈魂的火花,那個靈魂的火花。就是你點火柴的時候,你在黑暗的地方點火柴會有星星之火。人是罪人,我們內心是黑暗的世界,但是在內心的最深處,有靈魂的星星之火。也就是說,人裡面有一點點的良善。人可以靠著這一點點的良善,來渴慕救恩、來尋求上帝。當你主動願意去尋求上帝說:主阿,我需要你的時候,上帝的恩典就會幫助你。也就是說人裡面還是有一點良善。這個也是一個障礙。第三個,馬丁路德後來跟一位人文主義者,叫做伊拉斯姆,他是當時歐洲的大文豪,馬丁路德年輕的時候讀過這個大文豪很多很多的書,後來馬丁路德跟他在神學上有了衝突,伊拉斯姆認為人裡面有自由意志,整個大學的人文教育都是這樣,人裡面當然有自由意志,如果人裡面沒有自由意志的話,人是傀儡,人是任憑上帝擺佈的傀儡。那人哪裡有存在的尊嚴跟價值呢?所以一般的人文主義者,像大學教授跟知識分子都是強調這個。人所以稱為人,跟萬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人有自由意志。馬丁路德就跟他打筆仗。那個筆仗是中世紀最有名的一次筆仗。那時候他們所寫的文章你來我往,知識分子人手一卷他們的辯論文章。
你們回答我人有沒有自由意志?有。我今天決定穿綠色衣服,這是我自己決定的,我決定喝水。你今天來教會是坐摩托車還是坐公車?還是走路來?你都有自己決定的意志。馬丁路德說:人在任何事情上都有自由意志,惟獨在救恩的事情上人沒有自由意志。人的意志已經被罪綑綁了,可是在馬丁路德還沒有重生得救以前,他受到人文主義、自由意志的影響,他也是很苦惱。也就是說路德他在突破福音、他在重生得救以前,他面對三個困境。都是認為人裡面有正面的、積極的良善。可以幫助人得救的。一個是經院哲學的良心、良知,一個是神秘主義的靈魂的火花,一個是人文主義的自由意志。等到馬丁路德重生得救以後,他把這三個學派所標榜的良善,完全棄絕。馬丁路德是從聖經來棄絕這三樣東西。我們來看最下面。路德如何的突破都是根據聖經。第一個,在救恩論裡面──我現在都在講救恩論。我不是在講教育的問題、我不是在講倫理學的問題、我不是在講哲學、心理學的問題,我現在在講神學問題。所謂神學問題就是人得救的問題。在救恩的領域裡面,馬丁路德,第一個,他的突破就是:
A. 人完全敗壞墮落(弗二1;羅三10~11)
人已經完全敗壞墮落。這個字眼相當刺耳。令人很反感。人難道裡面沒有一點良善嗎?人不會有同情心嗎?人不會有一點去幫助別人的心嗎?我告訴你在倫理道德方面有,但是在救恩上沒有。人在救恩的領域上已經完全的敗壞墮落。人一點都沒有渴慕上帝、尋求上帝的動機。這個是神學上很有名的字眼,神學家奧古斯丁開始,其實保羅就開始了,保羅在羅馬書第一章到第三章講到,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普世的人,包括猶太人、外邦人、希臘人都一樣,沒有一個例外,那麼他們怎樣給罪下一個定義呢?所謂罪就是不認識上帝;不尋求上帝,第一個人已經完全敗壞墮落,我們來看聖經,羅馬書第三章第十節到十一節「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這裡的義人不是指做好人、做好事、救濟貧窮、關懷孤兒寡婦,那種行為上的。這裡所謂的義人就是指認識上帝、尋求上帝的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義人就是尋求上帝的人,他說一個都沒有。我們再來看以弗所書第二章第一節:「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他叫你們活過來。」
曾經有一段時間,大概幾十年前,美國佈道會的時候,那個佈道家在呼召決志的時候,他要看看有沒有人願意相信耶穌,所以他會給聽眾一段思考的時間。各位朋友們,你們聽了我剛剛講的那一篇道,如果你現在願意相信耶穌基督的請你舉手。講了一次,還是沒有人舉手,他就再講一次。你們現在機會很難得喔,機會很寶貴喔,你們現在很危險了,你們好像在汪洋大海中,快要溺死了。我現在給你們決志的機會,給你們相信耶穌的機會,給你們接受耶穌的機會。請你們把握機會。我現在給你們決志的機會就好像把一個救生圈丟給你們,所以請你們抓住機會、抓住救生圈,否則你們就溺死了。講完以後就開始有決志了。剛才弟兄們你們讀這一節,這佈道家剛才所講的那一些話有沒有道理?你們快要溺死了,很危險了,趕快相信耶穌吧!有沒有問題?什麼問題?已經死了。根據以弗所書說的,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不是快要溺死,早就溺死了。不是說你看到很危險才需要救恩。人如果沒有聖靈的開竅,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罪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他根本不覺得自己需要救恩。所以已經死了,已經完全敗壞墮落。他甚至覺得自己很危險的那個本能都失去了。這是第一個,馬丁路德的突破。人裡面沒有良善,一點都沒有,那個渴慕上帝:主阿!我願意,主阿!我需要你都沒有。這種動機跟渴慕的心都沒有了。這是第一個,告訴各位奧古斯丁說的罪惡要想的透徹,恩典才能夠講的明白。除非承認自己一無良善,除非承認自己無能為力,否則你不會覺得需要救恩。你知道杜斯妥也夫斯基這麼會被神學家所欣賞嗎?因為他被罪挾制,挾制到一個地步,他對自己很絕望,他才對上帝發出呼喊的聲音。杜斯妥也夫斯基跟托爾斯泰是同一個時期的文學家,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都是病態的、不正常的;托爾斯泰的作品都是健康的、正常的。可是如果你說哪一個比較靠近聖經的思想,告訴你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比較被神學家欣賞。因為他曾經被罪惡挾制到一個地步,他知道除非救恩,否則他沒有出路。所以你去看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都是在講一些謀殺案、變態的東西,他是發掘、挖掘腐爛的高手。他可以把罪惡講的非常的生動,所以人家才會去欣賞上帝的恩典。這是第一個,人已經完全敗壞墮落。這是保羅、奧古斯丁他們再聖經上所找到的第一個突破。跟一般文化宗教所講的是不一樣的。那你如果問我說,人有沒有行善的能力呢?我告訴你一般事情上,道德上面人還有一點點上帝殘餘的形象,人還會去同情別人、幫助別人、去問別人的安。但是在救恩的事情上,人已經完全無能為力。
B.神主動的工作(約六44,65)
馬丁路德這四點的突破都是環環相扣,神學生說這好像是我們打棒球的時候,要奔回本壘的時候你要踏四壘,這是第一壘,你一定要踏上去,否則奔回本壘沒有得分、不得救的,第一壘人完全敗壞墮落,等一下我們來對對看。第二壘,既然人無能為力,所以當然是上帝主動工作。救恩是上帝單方主動的施恩。我們昨天已經讀了約翰福音第六章44節跟65節:「若不是上帝的恩典,沒有人能夠到耶穌這裡來。若不是天父吸引人,沒有人能夠來到耶穌的面前。」我們現在多一處經文,請你補上去。歌林多前書12章第3節:「所以我告訴你們,被神的靈感動的,沒有說『耶穌是可咒詛的』;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所以我剛才講了,你要承認耶穌是主,除非聖靈使你開竅,要承認自己是罪人很難的。尤其是從小是乖乖牌的孩子,是傳道人家裡長大的、是基督化家裡長大的更難。要承認自己是罪人,除非聖靈感動他。這裡講到除非聖靈感動,否則沒有人能夠認耶穌是主。所以聖靈的感動是上帝主動的工作。不是你裡面的掙扎、不是你的抉擇、不是你的決定,而是聖靈使你開竅。讓你突然發現你是罪人,你快溺死了,你很危險你需要救恩。這是馬丁路德第二個突破。上帝單方主動施恩。
C.信心是神賞賜的禮物(弗二8;六23;羅十二3;林前四7)
信心是上帝所賞賜的禮物。上帝主動,所以當然人是被動,連信心也是上帝給的禮物。我們說因信稱義,那個信心各位記住,信心不是你裡面的本能,不是你的掙扎、不是你的決定、不是你的抉擇,而是上帝賞賜的禮物。我們來看聖經怎麼說。
以弗所書第2章第8節:「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
我們得就不是因著信心,這個信心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禮物。
以弗所書第六章23節:「願平安、仁愛、信心從父 神和主耶穌基督歸與弟兄們!」
當然也包括姊妹們;猶太人講弟兄們是包括全家。信心是來自上帝,上帝給的禮物。我們再來看羅馬書12章第3節:「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 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12章這裡在講恩賜,某一個人恩賜強,某個人恩賜弱;有的人信心大,有的人信心小,但是都是上帝按著他的意思,分給我們的。所以他是上帝的禮物。
如果連信心都是上帝給的禮物的話,那人在救恩上扮演什麼的角色呢?耶穌好幾次醫治人的時候也跟他說:你的信救了你。所以信心他到底扮演什麼角色?信心是上帝給的禮物,但是好像因說你的信救了你,唐朝榮悟斯給這裡做了一個很好的協調,他說信心是人在被動中,主動回應上帝;被動中的主動。我們人被動的領受上帝的信心,然後來回應上帝。加爾文──就是馬丁路德另外一位宗教改革的領袖。加爾文他說:信心是一個空的器皿,是一個沒有價值的管道,透過信心,上帝施恩給人,他雖然是沒有價值、是一個空的東西,但是他還是一個器皿、他還是一個管道,一定得透過信心,上帝把救恩賜給我們。我們不是用信心來交換救恩,我們不是用謙卑、克服己身來交換救恩,而是說人在逆境的時候、人在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唯一能夠承受的就是恩典。所謂因信稱義,這個信不是你得救的條件,連信心都是上帝的禮物。所以你再想一想,人在得救的事情上,扮演著什麼角色?幾乎沒有角色。多多的欣賞上帝單方主動為我們完成的。
哥林多前書第四章第7節:「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
你們有什麼不是領受的?信心、愛心、盼望,都是上帝給的,那既然都是領受的,有什麼可以驕傲的呢?沒有。我們沒有什麼可以自誇的。如果你多多的明白救恩是多麼寶貴的禮物──禮物就是不是你去交換,不是你去賺取來的,那我們都會多多的感謝上帝。這是第三壘。連信心都是上帝給的,如果你輕輕的往前面一推的話,如果連信心都是上帝給的,往前面一推就是預定論了,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我要叫誰心裡剛硬,就叫誰心裡剛硬,上帝如果揀選你,他就把信心給你,你就會用信心來回應上帝,你就得救。
D.神揀選的恩典(預定論)
我們先不談預定論,預定論是講給基督徒聽的,所以傳福音的時候,請你不要講預定論,否則你就吵個不完,可能就會陷入辯論賽裡面了。保羅是到了羅馬書後半段,到了第9章到第11章,他因信稱義的救恩講的很清楚了、很明白了,他才開始講預定論,救恩論如果不講預定論的話,他就沒有辦法講清楚,但是不是慕道班講的,一定是已經信主了以後才講,預定論是讓我們更欣賞上帝的恩典,但是如果是慕道友的話呢,我們通常是會講另外一點,講義沒有的,自己補充,在第四壘之前加了一壘,就是得救的確據,得救的安全感,一次得救,永遠得救。
我們來看三處經文,當你的灰心喪膽時候,你不妨多多看這三段經文,你會重新得力。
羅馬書第八章15節:「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就像馬丁路德信主以前,常常擔心自己不能夠達到上帝的標準,常常擔心自己所做的一切功德不能夠討上帝的喜歡,所以常常擔心害怕,怕到一個地步是恨上帝)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我們是上帝的兒女,就算我們做錯了事,上帝會責罰我們,但是我們仍然相信上帝愛我們,因為是兒女的身分。不是靠做工來得工價,而是因為我們有那身分。再翻開約翰福音十三章第1節:「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耶穌愛我們愛到底。就算我們這麼不可愛,因為有時候信主以後我們還是會悖逆上帝,還是很剛硬。但是放心,就算我們跌倒了,耶穌還是為我們代求到底,因為耶穌愛我們愛到底。我們往後面番希伯來書第12章第2節跟第2節:「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12章第2節跟我們說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創始就是開頭,成終就是結尾,我們得救的起點跟終點,耶穌都保證。就算我們在其中曾經軟弱跌倒過,耶穌仍然為我們代求。他保證起點跟終點,他愛我們愛到底。所以這是我們得救的安全感、得救的確據。馬丁路德一個很大的突破,他經過了十多年痛苦的掙扎,他突破了,他為我們所有的基督徒也突破了。我們會很有盼望,我們很有安全感,不要常常擔心說上帝要懲罰我、不得救等等。最後再提一下預定論,我只再提兩處經文就回到馬丁路德的歷史了。講救恩論一定要講預定論才能夠講的透徹,就是要把上帝單方主動完成的工作講的徹底。整本聖經,從創世紀一開始,從亞伯拉罕粉墨登場開始,就已經開始講揀選了。上帝在萬人中揀選亞伯拉罕,他是信心的祖先。一直到啟示錄,預定論的色彩是相當強烈。我們來讀聖經的兩處經文。
我們來讀新約使徒行傳第13章48節:「外邦人聽見這話,就歡喜了。讚美 神的道;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各位有沒有看到,不是信的人得永生;是預定的人才會信。預定得永生的人他就會信;上帝揀選的人就會信,而不是因為你信了才得永生。是因為你已經預備預定了你才會相信。我們再來看但以理書12章第1節。
我聽說劉牧師今天訂了三本我的書在後面,有一本是主流與非主流,如果這一段你剛剛聽的不是很清楚來不及抄筆記,你可以去翻那本小書。這一本書曾經翻成簡體字送進大陸,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講得非常的淺白。我有一個學生開玩笑說上一個廁所就可以把那本書看完;我希望你們不要在廁所裡面看;但是意思是說很容易看。我在裡面講了三個基要信仰,基督教最重要的三大信仰,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講,我想我那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這個。
但以理書12章第一節,我們看最後一句話就好:「你本國的民中,凡名錄在冊上的,必得拯救。」名字如果豋在生命冊上的就一定會得救,也就是說不是看你的行為、不是看你的表現、不是靠你的功勞,而是因為上帝揀選了你。而是上帝單方主動的恩典。所以你也不要因為表現不好、業績不好、恩賜不明顯而擔心不得救,因為我們本來就不是靠表現得救,所以也不會因為表現而不得救;若不得救是因為你不相信。希伯來書說有人得救以後又失去救恩,那是因為他們又否定了耶穌、又不信耶穌了。不會因為行為的不好、我們軟弱跌倒而被棄絕,馬丁路德他提供給我們這四壘,這四壘就是我們看見馬丁路德在這一方面的突破,所以他給我們基督教定了一個很穩固的根基。我們得救不是因為自己的緣故,不是因為自己夠好、夠棒,而是因為耶穌夠棒。耶穌為我們完成的救恩是那麼的完美,我們只需要用信心來回應、來接受就是了。
我們回到馬丁路德。我們來講他的95條條款。就是1517年馬丁路德把95條條款釘在威登堡的城堡教會門口,然後就掀起了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我稍微提一下這裡的背景。在馬丁路德他提出95條條款之前,他其實寫過一篇更重要的論文,這篇論文是用來攻擊經院哲學──還記得經院哲學嗎?那個契約神學。剛才我們提到的經院哲學的良知,經院哲學是理論上的東西、知識的東西。馬丁路德寫了一篇很長的文章來攻擊經院哲學。他們那個時代做學問的方式是這樣:你寫完論文以後,你就把他寄給各個權威人士──通常是寄給大學的教授。然後救等候人家回信給你跟你辯論,或者是你把你的論文釘在教堂的門口,有人會去拆那張文字,就是要跟你挑戰、辯論。馬丁路德把那個經院哲學那篇文章寫好以後,就寄給各個大學,寄給紐倫堡大學、寄給萊比席大學,然後很緊張的在等人家來回應他。可是他等了好幾個禮拜都沒有人理睬他。再過了幾個禮拜,他的家鄉威登堡來了幾個教堂所派來的代表,要來賣贖罪券。馬丁路德很生氣,就寫了95條條款。那個經院哲學是97條,幾個禮拜前寫的是97條。寄出去以後,石沉大海,都沒有任何的消息,但是沒有想到幾個禮拜以後馬丁路德再寫一個95條條款,針對贖罪券的濫用,他把他釘在教堂的門口,卻引來軒然大波。卻引來意想不到的反應。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其實就思想來說,就重要性來說,我覺得那97條是更重要的,因為他針對的是理論上、思想上的錯誤,思想上的錯誤常常是教會腐敗的最根本原因。贖罪券只是一般平民老百姓的迷信而已。贖罪券的濫用不過是冰山的一角,整個大部分的冰山是沉在海裡面。馬丁路德就是要去攻擊那根基沉在海裡面的部分,可是沒有人理他。結果幾個禮拜以後,他攻擊冰山上面的那一角,卻引來了宗教改革。
舉一個例子:當年黃花崗72烈士,準備了很久,結果失敗了。不久了我們有個武昌起義,武昌起義卻意外的成功了。所以人算不如天算。我們分析原因,就是很可能神學的東西比較不能夠打動人心,神學雖然很重要,思想雖然很重要,可是有些時候比較不能夠道成肉身,比較不能夠安慰人心。只有你真正的跟那些受苦的百姓認同,真正的去解除百姓的重擔,才能夠打動人心。所以我想贖罪券是當時的德國的百姓們深惡痛覺,可是他們又提不出反對的原因。要等候這些神學的老師們發怨言。所以馬丁路德把95條條款釘在教堂門口以後就引來了整個歐洲的宗教改革。
我今天晚上帶來了95條條款釘在你們教會門口。我以前在英國讀書的時候那個時候因為碰上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那時候是鐵腕女總理,他要把各個大學比較不賺錢的科系要把他關掉,來到我們學校他想要把神學院關閉,把他附在文學院之下,所以我們就很生氣,我們就寫了95條條款,把我們所有的憤怒寫在95條條款裡面,然後釘在校長的門口。所以後來神學院就沒有被關掉了。
我念95條條款裡面幾條給各位聽,聽馬丁路德怎麼樣替百姓來反抗教會的權威。贖罪券我昨天應該有解釋過了,就是有煉獄,然後我們後代的子孫可以用金錢買贖罪券,為他們死去的親友贖罪。95條條款第3條,他說:「你們當悔改」這一句話不僅僅是指內心的悔改,還要包括肉體,各種的刻苦。這是第三條。你看馬丁路德那個時候的思想還有點停留在中世紀。你不是只有認罪而已,你還要加上各種身體上的受苦。馬丁路德他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夠進入完全新的時代。第六條,教皇不能夠赦免任何的罪債,只能夠宣佈,並且肯定罪債已經得到上帝的赦免。就是教皇只能夠宣佈,真正的赦免權在上帝。第十條他開始罵,馬丁路德罵人的技巧很高明的。「神父把贖罪的機會留到煉獄,乃是無知而邪惡的」他每一條都非常的短。第11條,「把教條所定的懲罰,變成了煉獄中的懲罰」很顯然的,是仇敵在這些主教神父們睡覺的時候,所撒下的一顆敗子。他口才很好吧!第21條,「所以那些宣講贖罪券的人,說教皇的贖罪券能夠使人免除各樣的懲罰,而且得救,乃是犯了錯誤」第27條,教皇的使者們說,如果你們買了贖罪券,你用一個銀元買了贖罪券,那個銀元叮噹一聲,落入錢筒,那你們祖先的靈魂就會叮噹一聲,從煉獄裡面跳出來。所以27條馬丁路德說:「那些說購買贖罪券錢幣叮噹落入錢筒,靈魂就超脫煉獄的人,是在傳人的捏造。」28條,「錢幣叮噹一聲,落入錢筒,只能夠使貪婪增多,而不能使教會的代求產生結果」因為那個結果是單單操在上帝的手中。31條,「誠實購買贖罪券的人,跟誠實悔改的人,一樣很希罕(很少)。」第36條「一個真正悔改的基督徒,即使沒有贖罪券,也完全脫離懲罰跟罪債。」很勇敢。就是要讀聖經才敢講這種話。中世紀這些人都不讀聖經,所以也不知道錯誤在哪裡。只知道要用錢去買,很捨不得,那個時候百姓生活都很困苦的,所以要用錢去買是很難受的事情,可是又不知道錯誤在哪裡,要怎麼去跟人家辯論呢?37條,「任何活著或死掉的真基督徒,即使沒有贖罪券,也都分享基督和教會的一切恩惠」這恩惠是上帝所賜的。45條,「基督徒應該知道,如果你看見你的弟兄困苦,你不給他援助,反而用錢去買贖罪券,那麼你所得到的,不是教皇的赦免,而是上帝的憤怒」第46條,「基督徒宜需要知道,除非他們有很多的剩下的餘錢(多餘的錢),就應該把錢留在家庭必須的開支,絕對不能夠浪費在購買贖罪券」時代的先知。第54條「在頭一次的講道中,如果你講贖罪券講的比上帝的道花相等的時間,或是花更長的時間,那你就虧負了上帝的道」他說你講道最好要講神的道,不要講贖罪券的事情。第62條,「教會真實的寶藏,乃是上帝榮耀和恩惠的神聖福音」第68條,「如果贖罪券跟上帝的恩典比較起來的話,那就微不足道」我們來到最後92條「那一些向基督徒說,『平安平安』,卻沒有平安的假先知滾開去吧」第93條,「那些向基督徒說『十字架十字架』,而自己不背起十字架的先知,永別了」94條跟95條,這其實我要等到明天十字架神學的地方來講,比較沉重,就是他已經打入福音的核心了,94條說,「基督徒應當聽勸,努力跟從他們的頭──耶穌基督。經歷痛苦、死亡和地獄」也就是說基督徒在世界上是要預備受苦的,是要付代價的。95條說,「所以我們可以進入天堂,是要靠經歷許多的艱難,而不是靠人家平安的保證」贖罪券就是假先知在那裡說買了就有平安,我說我們不是靠這些保證。這是路德95條條款的部分。其實95條條款就神學來說,他沒有什麼革命性的思想,他只是針對實際生活上贖罪券的濫用,來提出反對。有一些悔改的思想仍然是屬於中世紀的思想,譬如說,你認罪以外還要加上肉體的受苦。
我們再講十分鐘,1517年把95條條款貼在教堂門口就有很多人相應,可是教皇就很生氣,教皇就派人去抓馬丁路德,就派很多教廷最有口才的神學家,要來跟馬丁路德辯論。馬丁路德就開始到各個地方去辯論。他到海德堡,到萊比席去跟天主教最有口才的紅衣主教辯論。有一次很有名的辯論,那個紅衣主教就對馬丁路德說。馬丁路德提出了4個口號,信義會的都要會背。第一個口號,「唯獨恩典」劉牧師你的考試卷有沒有這一題?信義會的四大口號,馬丁路德提出來的。第二個,「唯讀信心」。第三個口號,「唯讀聖經」,也就是說聖經最高權威。第四個口號是,「人人皆濟私」。我們以後都會陸續的解釋。唯獨恩典、唯讀信心這個我們以前在因信稱義都提到了,我們現在針對第三個口號,唯讀聖經最高權威。那個紅衣教跟路德說:「你說聖經的權威高過教會的權威,是嗎?」馬丁路德說:「對」紅衣主教說:「那你的立場,跟一百年以前,被教會處死的那一位胡思(這個是一位捷克的改教先趨,他的名字叫做Hus,我們把他翻成胡思,就是馬丁路德有兩個他之前一百年前有兩個改教的先趨,一個叫胡思,一個叫做威克理夫,威克理夫是英國人,胡思是捷克人,他們兩個人都提出了聖經最高權威,可是先後都被教會處死,把他們認為是異端。)的立場是相同嗎?」路德那個時候就很緊張,他開始在掙扎他要怎麼回答。因為如果他說「是!」,那他就會被定為異端,對不對,當時胡思就這樣被定為異端。可是如果說不是的話那他就沒有立場了。所以路德後來就鼓起勇氣說:「對!我的立場跟胡思是一樣的,聖經的權威是高過教會高過教皇。教會的會義教皇都會犯錯誤,聖經不會有錯誤。」所以馬丁路德說:「是的,這是我的立場!我的立場跟胡思是一樣的」他做了這個宣告以後,他就正是跟整個歐洲的權威系統正式分裂。過去的系統是說,教皇最高權威,教會的會義是最高權威,但是路德說錯了,聖經才是最高權威。他只能夠承認聖經是上帝的權威,所以他有很有名的一句話說:「這是我的立場」就在這個時候講的。聖經最高權威,這是上帝的立場,也是我的立場,我不能夠撤回,我也不能夠妥協。所以馬丁路德在1518年就正式的跟天主教廷決裂了。所以基督教就誕生了。我們就跟天主教分道揚鑣。過去我們都是屬於天主教的,我們都是屬於羅馬大公教會,但是因為天主教在救恩論上有了一些問題,所以後來我們就分裂了。再附帶一個問題,我不一定給你答案。
……得不得救?我的答案寫在主流與非主流那本書裡面;最後一章我完全在討論天主教的問題。
那麼紅衣主教跟馬丁路德在辯論,紅衣主教非常生氣,因為馬丁路德說這是我的立場我絕對不能妥協,我絕對不能撤回我的立場。紅衣主教很生氣,就說路德你滾回家吧,永遠不准你再回來。意思是說我們把你開除教籍。中世紀開除教籍是教會所能夠給予最嚴格的懲罰。開除教籍的意思是你就不得救了,你就不能再領聖餐了,你就不屬於我們這個得救的團體裡面。所以中世紀的教會常常用開除教籍來對付皇帝──所謂中世紀的政教之爭。教會最高的王牌,最有利的王牌就是開除教籍。馬丁路德就被開除教籍了,不準再回來,除非你願意撤回你剛才所說的聖經最高權威。那路德那時候就很危險,因為他的生命危在旦夕,隨時會被教皇捉拿。那個時候他寫信回家,寫回威登堡,他說紅衣主教處理這件事實在是很不高明;他說紅衣主教處理這件事情實在不比驢彈琴還要高明。這可能有德國的文化背景,就像是說牛在彈琴,而他說是驢在彈琴。所以他寫信回家鄉,家鄉的漫畫家立刻把這一個話題當作題材,畫了一幅畫,那一幅畫就是教皇是驢頭在那裡吹笛子。如果你們去看道生所出的《這是我的立場》那一本書的第一百頁,有那一幅漫畫。
5.三篇改教文章
1520年代馬丁路德寫了很多很多的書。我們只講1520這一年他寫的幾篇文章;我抽其中的三篇。在你們的講義上應該有。第一篇文章──這個應該不算篇,因為它相當長,後來都變成了小冊子。路德改教為什麼會成功呢?因為他每一次寫完文章那個出版商立刻用小冊子把它出版出來,所以整個歐洲的知識分子人手一冊,也就是說他的改教思想是透過印刷術。很快速的流傳到歐洲各個地方。所以他改教成功也是拜印刷術的發明。
A.「致德國基督徒貴族的書」
第一本要跟各位分享的是《致德國基督徒貴族的書》。馬丁路德它改教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有一些貴族在保護他,有一些基督徒,德國的貴族在保護他。像胡斯跟威克理夫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馬丁路德有貴人相助。所以他就寫信給那一些支持他的德國基督徒貴族們。第二篇文章是《教會被擄到巴比倫》第三篇文章是《論基督徒的自由》。我們先看第一篇。
《致德國基督徒貴族的書》路德在這一篇文章裡面,他專門攻擊教皇制度──天主教的教皇制度。他說教皇制度好像耶利哥的三道城牆,馬丁路德他就用「信徒皆祭司」來攻破這三道城牆。告訴各位有哪三道城牆──他既然是寫給德國的貴族,那就是「政」,教會是「教」,政教之爭。耶利哥的第一道圍牆是教權高於政權,這是羅馬天主教說的。教皇的權力高過貴族的權力,高過政治的權力,這教教權高過政權。耶利哥第二道城牆,教皇有解釋聖經的權力。第三道城牆,教皇有權利召開教會會議。你知道教會會議在中世紀算是非常高的權威,只次於教皇。我再念一次,第一個是教權高於政權,第二個教皇有解釋聖經的權力,第三個教皇有權力召開教會會議,他們要判人家異端都是要教會開會,要教皇的權力,教皇來召開的。馬丁路德用人人皆祭司來攻破這三道圍牆,馬丁路德提出了三點,第一點,政權不在教權之下。這些德國貴族是政權,他們是基督徒。什麼意思呢?路德提出了兩個國度觀,政權跟教權都是上帝所設立的,政府跟教會都是上帝所設立的,所以都有權威。我們明天會提到。在政治的領域裡面,政府當然是最高權威,但是如果在信仰的領域裡面,教會是最高權威。所以他說第一個,政權不在教權之下,看你是牽涉到哪一個領域。第二道攻破圍牆的第二個,人人有解釋聖經的權力,就是人人皆祭司──一個很重要的思想。不是只有教皇才能夠讀聖經、解釋聖經,人人都可以讀聖經,人人都可以領受上帝的話語,人人都可以解釋聖經。第三個基督教政府有權召開教會會議。基督教政府就是指這些貴族們。基督教政府有權召開教會會議改革教會。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這一篇文章還附帶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取消修道主義。馬丁路德原來是修道士,他說把這些修道院都關了,所有神父修女都還俗了,第二個好處是神職人員通通可以結婚。天主教到今天神職人員是不可以結婚的。我們學校最近在四月的時候邀請一個客座老師,一個客座教授,從香港請來的梁佳琳老師。我們請他來講課兩個禮拜;密集班。我最近跟他聯絡,因為我擔心香港是疫區,我很擔心他生病,他生病我就慘了。我就說請你保重,我就說你最近身體如何,他就跟我說其實我下個禮拜就要去台灣了,真理大學邀請我去演講,但是講完以後我就回香港,一個禮拜以後我再來你們華神。我想說這樣你要飛來飛去,我說你可以住在我們家,住到你講課的時候。他就回我的信,他很幽默,他說謝謝你的慷慨接待,他說:面對兩個禮拜我拋妻棄子的日子,我還是趕快回家買贖罪券好一點。最後一句話更幽默,他說宗教改革的壞處,就是半強制神職人員要結婚。
Q:老師請教一下,就是您今天講的預定論,神揀選的恩典,那不知道是我沒有聽清楚還是什麼,我們在上信仰與生活的時候,我們在傳福音的時候好像對預定論…是不是就代表說人得救是被揀選的,那預定論說人是被揀選的,所以是不是人需要去傳福音?
A:我今天其實不太敢去碰預定論,因為我覺得一進那個裡面至少要花半個小時辯論賽。我們在創世以前就已經被揀選了、被預定了,以弗所書那裡。預定論會不會妨礙我們傳福音的責任?如果他的命運早就已經決定了,生命冊上早就已經寫好了;沒有他的名字就沒有他的名字,你跟他傳了半天他就是不會得救。但是如果他的名字已經登在生命冊上,已經被上帝揀選了,你不用跟他傳福音他也會信主。也就是說預定論會不會影響我們傳福音的熱誠?會不會抹煞我們傳福音的責任?這是個好問題。
其實不是我們今天的範圍,但是既然已經提到了;有沒有誰想要回答?
請問羅馬書九到十一章保羅在討論預定論,那有沒有影響保羅傳福音的熱誠?對保羅而言有沒有衝突?舊約裡面有一位先知他講預定論講得非常強烈,就是以賽亞。以賽亞蒙召的時候你記得上帝怎麼跟他講嗎?有誰肯為我們去呢?我們可以差遣誰呢?以賽亞就很熱血沸騰、很熱情的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很多傳道人蒙召的時候是這一節經文:我在這裡,請差遣我;我也是。接著上帝就跟他說,好我告訴你,你要去傳福音的對象,他們已經眼睛瞎了,耳朵聾了,他們已經心蒙脂油,你怎麼樣跟他們傳,他們就是不會相信;你還要去嗎?以賽亞有沒有去?還是去了。你到了以賽亞書最後大概63章,以賽亞說我從早到晚不斷的去向以色列這些悖逆的人傳福音。對他而言預定論跟傳福音是沒有衝突的。
我們來讀以賽亞書幾處預定論比較強烈的經文。先看我剛才提到的第六章第九節:「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要使這百姓(是誰使呢?是上帝使他們心裡剛硬喔)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恐怕(上帝很怕人悔改,對不對?)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便得醫治。』」」也就是說以賽亞面對的是一個很艱難的使命,面對的是一個很剛硬的人心,我們再來看以賽亞書四十五章第7節:「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災禍;造作這一切的是我耶和華。」耶和華可以憐憫人、可以施恩於人,可是他也會讓人家心裡剛硬。你嚥的下這一口氣嗎?這是聖經的話。再來看以賽亞書二十六章16節:「耶和華啊!你必派定我們得平安,因為我們所做的事,都是你給我們成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不能做什麼,我們所有都是上帝為我們做的;上帝早就已經定好了。以賽亞書四十一章第4節:「誰行做成就這事,從起初宣召歷代呢?(什麼叫宣召歷代?就是把將來歷世歷代要發生的事情把它叫出來;也就是說歷世歷代要發生的事,上帝早就計劃好了)就是我耶和華;我是首先的,也與末後的同在。」」我們再來看六十三章17節:「耶和華啊,你為何使我們走差離開你的道,使我們心裡剛硬不敬畏你呢?求你為你僕人、為你產業支派的緣故轉回來。」上帝使人心裡柔軟也使人心裡剛硬。但是對以賽亞而言他覺得那是上帝的事情、上帝的主權;而傳福音是人的責任,我還是要去做。我們來看六十五章第2節;到六十六章就結束了;以賽亞他怎麼做呢?他面對的是一個剛硬的時代,但是他說:「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的百姓」他沒有放棄他的責任。他雖然知道他不管怎麼傳人家就是很難信主,但是他還是去做。
我們的答案是說理論上應該不會衝突,因為預定是上帝的事情,我們怎麼知道誰是不是上帝預定得救或是沒有揀選?我們不知道。那傳福音的責任已經託付給我們了,所以我們就去做。但是理論上不會衝突,但是人軟弱的時候,人不想去傳福音的時候我們會拿預定論來當作懶惰的藉口。的確在教會歷史裡面曾經有兩百年,長老會跟信義會──這個講預定論講的最強烈的兩個教派,兩百年沒有差遣一個宣教士。他們就認為反正上帝預定人他們就會得救,不用我們傳福音他們也會得救。是這樣嗎?預定論有抹煞人傳福音的責任嗎?當然沒有。這是奧秘。上帝的預定沒有抹煞人傳福音的責任。兩個同時存在。
還有沒有問題?已經很晚了我們要趕快回去了。讓你們趕快回去明天才會再來。衛牧師有沒有問題?今天衛牧師跟我都很平安。沒有問題我們一起禱告。天父我們感謝你,透過你經上的啟示來教導我們明白真道,我們也感謝你透過先聖先賢、透過保羅、透過奧古斯丁、透過馬丁路德把你的真理闡明的清楚。他們也曾經經歷過信仰的掙扎,他們也曾經發出過痛苦的呼喊。我所願意行的善我不去做,我所不願意做的惡我卻去做。他們曾經被罪惡綑綁;我們想到杜斯妥也夫斯基他也曾經在罪惡裡面打滾。他們對自己絕望,他們開始仰望恩典,他們才開始學習欣賞恩典。我們感謝你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耶穌基督就為我們死,從此我們就知道上帝的愛。我們謝謝你。不是因為我們能夠,而是因為耶穌已經為我完成了救恩。我們今天來到你的面前,來領受你的救恩,我們也欣賞你的恩典,謝謝你,雖然人生會經過許多的試煉,我們會軟弱,我們甚至會跌倒,但是耶穌愛我們愛到底,他在寶座的右邊仍然為我們代求;他是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上帝。我們謝謝你,我們的救恩是非常的有把握的,我們是你的兒女,我們如今呼叫阿爸父神,知道上帝到如今都與我們同在。在我們順境、逆境的時候都用永遠的膀臂扶持我們,成為你的兒女何等有福氣,我們謝謝你;繼續恩待我們,在真道上能夠跑得好,能夠跑得穩。禱告靠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馬丁路德神學探討/蔡麗貞(三)
馬丁路德的神學思想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既然劉牧師介紹了我兩本書,我這裡剛好又帶了我一本書,我順便介紹。昨天我們書房在訂書的時候提到兩本書;劉牧師就問我我比較喜歡哪一本,我就說我比較喜歡這一本;那一本就是──信義會可能會比較喜歡那一本──《十字架討厭的地方》,因為裡面有很強烈、明顯的路德的神學,不過那一本比較深一點,這一本比較有趣、比較淺顯,叫做《基督徒搬家哲學》,這是去九月出版的;校園出版的,也可以請貴教會去訂,因為你們訂的價格相當便宜,我會請華神來這裡跟你們買。這一本書是要送給衛牧師,不知道他今天晚上有沒有來?
我們繼續昨天晚上的主題。我們來複習,馬丁路德提出的四個口號還記得嗎?第一個:唯獨恩典;第二個:惟獨信心;第三個:惟獨聖經;第四個:人人皆祭司。所以我們今天晚上解釋人人皆祭司,馬丁路德在1520年寫了好幾篇文章,我們介紹三篇文章,第一篇是《致德國基督徒貴族書》昨天晚上介紹過了,今天晚上介紹第二本是《教會被擄到巴比倫》。
B.「教會被擄到巴比倫」
這個巴比倫是指當時天主教的教廷。天主教的教廷由羅馬被擄到了法國一個地方叫亞威農;它有一些歷史背景,我這裡不交代。《教會被擄到巴比倫》是諷刺當時天主教廷的腐敗,主要的思想是人人皆祭司。「人人皆祭司」是信義會或路德很看重的一個信仰,有沒有人可以解釋一下什麼叫做人人皆祭司?它是針對什麼現象提出來的?這應該是針對天主教他們認為神職人員才是祭司。路德說人人皆祭司,它主要的內容是什麼?祭司是幹什的?獻祭。代表百姓向上帝禱告,人人皆祭司就是:人人都可以來到上帝面前,向上帝禱告。直接向上帝為百姓代求。還有沒有?祭司還有做什麼?宣告赦罪。向上帝領授權柄跟宣告的恩典,所以也是人人可以來到上帝面前來領受神的話語。如果我們把它換成今天的術語,就是人人可以來到上帝面前直接領受聖經的話;人人可以讀經,不必透過神職人員來為我們解經,我們可以直接讀聖經。還有沒有?其實剛才有提到,我們可以為百姓代求,可以為我們的弟兄代求,基督徒我們有責任、我們有義務、我們有權柄可以來到上帝面前,為我們弟兄姊妹的好處彼此代求,那這個就是所謂的聖徒相通。使徒信經裡面有一條就是聖徒相通,因為我們彼此代求、彼此愛的溝通,所以信徒之間能夠有真正的合一。所以這是人人皆祭司的三個內容。第一個是可以直接來到上帝面前禱告、直接來到上帝面前領受神的話語,第三個是我們可以來到上帝面前為了弟兄姊妹的好處彼此代求。這是教會被擄到巴比倫所提出的第一個重點。
《教會被擄到巴比倫》的第二個重點是,他把當時天主教的聖禮由七個減到兩個。我把那七個聖禮念出來;你們猜猜剩下哪兩個:第一個是洗禮,第二個是聖餐禮;第三個是告解禮──告解禮就是認罪禱告;第四個是堅振禮;第五個是婚禮;第六個是受職禮──接受神職,或者是按牧禮──按立牧師;第七個是臨終抹油禮──天主教臨終的時候替他抹油。七個減到兩個,這兩個是今天基督教教會每一個教會都在做的,哪兩個?洗禮、聖餐禮。有沒有人沒有領過聖餐?如果你已經信主了還沒有領過聖餐,牧師要跟他約談。我們這裡有沒有人是基督化家庭長大,你從小就受過嬰孩洗的?舉手我看一下。不多,感謝主,我們這裡都是第一代基督徒。那剛剛舉手的那幾位你受過嬰孩洗,有沒有再受過堅振禮?嬰孩洗就是你還不懂事的時候,你的父母把你帶到上帝面前為你洗禮,當你長大以後清楚蒙恩得救,你接受耶穌做你的救主的時候,我們就為他行堅振禮。但是馬丁路德認為在聖經裡面有明文、很清楚神所設立的聖禮就是洗禮跟聖餐禮。這是《教會被擄到巴比倫》的兩個內容。我們今天聽起來,好像比較……基督教會比較注重神的道、讀聖經,但是在中世紀他們把聖餐禮看得很重要,聖餐禮對他們而言,就是信主以後最重要的聖禮。所以如果搖撼了聖餐禮的話就會引起軒然大波。這是等一下我們要提到馬丁路德所提的聖餐論。
C.「論基督徒的自由」
其實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改教的第三篇文章:《論基督徒的自由》。這一篇文章馬丁路德寫的時候語氣很平靜,很和藹可親。馬丁路德脾氣不太好,很喜歡罵人,就是爭辯的意氣。特別他有很多敵人,天主教神聖羅馬帝國,還有後來他改教圈中本來是戰友,可是後來都吵架了;路德的脾氣是很特別的,所以他的書裡面、他的演講、他的講道裡面都在罵人。但是只有這一篇文章表現出很有深度、很有屬靈氣氛。很平靜很和諧,沒有路德一貫的爭辯意氣。我為什麼喜歡這一篇文章呢?因為它反映了路德成熟的福音思想。路德在這一篇文章中充分的發揮了他弔詭思想。這是我第一次提到弔詭這個字,可能你們以前在教會有聽人家提到,就是Paradox。」Paradox」外面的哲學界翻成是似是而非,但是我把它反過來,我們說似非而是。用反面的方式來表達正面的思想,或者是說表面的衝突、表面的矛盾。正、反然後合。用反面來講正面的真理,還會有表面的張力、表面的矛盾、表面的衝突。我在學校教三個基要思想的時候,我們講到最核心的部分,它都有表面的衝突。比如說──看我的《主流與非主流》有提到──我們昨天有講到基督教有三個最核心的教義,哪三個還記得嗎?第一個,三位一體;第二個,基督論;第三個,救恩論。
我們先講三位一體。聖父是神、聖子是神、聖靈也是神。他們不是三位神而是一位神。上帝是三又是一,一而三,三而一,三是複數一是單數,是複數就不可能是單數,是單數就不可能是複數;但是基督教的神是又是三又是一,又是多數又是單數。你如果只強調三不講一,那基督教變成多神論;而如果講一不講三,基督教就是一位一體;都是錯的。我們是三位一體。所以三而一,一而三,都有表面的矛盾;所以這是弔詭。
講到基督論,是三個核心信仰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核心,基督教最大的特色。聖父、聖子、聖靈中,第二位耶穌基督是基督教的特色。因為猶太教、回教都承認聖父是神,他們不承認耶穌基督是神。所以三位中的第二位是我們的特色。有了子就有父,沒有子連父也沒有了。耶穌基督他是完全的神,他是道成了肉身;道就是神性,肉身是人性;他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他的人性跟我們是一樣的。是上帝就不可能是人;是人就不可能是上帝。因為上帝不受時空的限制,上帝無所不在,上帝是永恆的,無始無終。但是人受時空的限制。我現在在救恩堂,我就不可能在靈糧堂。我們四點的時候在那裡聚會,所以那個時候我不可能在救恩堂。我現在在這裡我就不可能在那裡。耶穌是完全的人,他在耶路撒冷的時候他就不可能在北部的加利利;是人受到時空的限制,有一個開始有一個結束。所以神性跟人性是衝突的。但是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他兼備兩種本性,他又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這個也是我們第二個弔詭、第二個矛盾;表面的矛盾。
第三個救恩論我們昨天提到的,上帝給我們的救恩是白白的禮物,白白的恩典,人一點功勞也沒有。救恩論講到最後連信心也是上帝所給的。所以那是預定論。上帝揀選誰就把信心給那個人,那個人就會用信心來回應上帝、接受上帝。所謂預定就是強調上帝的主權,上帝單方主動完成的工作。那麼人有責任嗎?非基督徒就會跟上帝頂嘴了:既然都是預定的,都是揀選的,我不得救是因為你沒有揀選我,你沒有預定我得救,你沒有把信心給我,所以我沒有責任。請問沉淪、不得救的人有沒有責任?約翰福音說:「信耶穌得永生,不信的已經定罪了。」定罪的意思是說他有責任。講神的預定、神的揀選,人應該沒有責任;按照理性來說,人應該沒有責任。但是聖經說神的主權不排除人的責任;這個也是表面的矛盾。
所以我們講三個基要信仰,講到最核心的部分,都有Paradox的現象。那路德他抓住了精隨,這個是保羅常常用這種表達方式,我等一下會念給各位聽。那麼在《論基督徒的自由》這篇文章裡面,馬丁路德充分的發揮了弔詭的思想。他怎麼說呢?他說:「基督徒一方面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不受任何人的束縛,不受律法的挾制。」我們來看一處聖經,加拉太書第5章第1節,我們一起來讀:「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我們不再是奴僕,我們已經得以自由,我們從罪、死亡、律法的軛中已經被釋放了,所以我們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這是第一個,馬丁路德說基督徒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不受任何的束縛。一個信心強的人、一個信仰強的人,他其實是諸法皆空、自由自在。如果你還說這個不能做、這個不能碰、這個不能守節期,保羅說那是世上的小學;那是信心差的人,信心小的人。一個信心強的人,他是自由的人。但是如果你只講這個也要小心;有時候也會放縱情慾。馬丁路德他又收了一下──一放一收,收放自如──他說基督徒一方面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但是另一方面,基督徒因為愛的緣故,他願意做眾人的僕人,他願意受眾人的管轄。基督徒因為愛的緣故,他願意放棄那個自由。我們來看羅馬書十三章第8節:「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因為愛的緣故,他常常認為他做的不夠,他欠了別人,他做別人的奴僕;為了愛的緣故,他願意放棄那個自由。舉一個例子。保羅在歌林多前書說:可不可以吃祭偶像之物?在某一個場合保羅說可以,因為偶像算不了什麼,根本沒有其他的神,只有上帝,我們的上帝是獨一的,是至高的,所以如果你相信上帝是至高、獨一的話,根本沒有偶像,沒有其他的神,所以當然祭偶像之物可以吃;但是如果你在廟前、或在廟會、或在一些場合碰到信心比較軟弱的主內的人,他就問你說這個祭過偶像的可不可以吃呢?保羅說可不可以吃?他說你要為那個信心軟弱的人,他沒有你這樣的信心,他沒有你這樣的知識:上帝只有一位,是至高的、獨一的。他沒有這樣的知識,但是他看了你吃了,他就以為好像可以吃,保羅說你要為那個問你的人、那個信心軟弱的人放棄吃的自由。所以基督徒一方面是最自由的人,一方面因.為愛的緣故他願意做眾人的僕人,受眾人的管轄,他願意放棄那個自由。也就是說這是在自由中做奴僕,這叫做Servitude of Libertye;剛才是Liberty ofServitude。你們大概不會拼,我拼給你們:s-e-r-v-i-t-u-d-e;這個是奴隸、做奴役、被奴役、被轄制的意思。 Liberty如果你不會寫就寫Freedom,Freedom of Servitude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Servitude ofFreedom,在自由中做奴僕。基督徒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我們已經從奴隸中被釋放、得自由;但是我們因為愛的緣故,我們在自由中做奴僕。這是路德發揮表面矛盾的思想。
路德第二個他說,因信稱義的人我們不靠行為得救,但是我們卻要從信心中自然的流露出好行為來。我再講一次:因信稱義的基督徒我們不靠行為得救,但是我們得救以後,要從信心中流露出好的行為。又不靠行為,可是又需要好行為。這個也是張力。第三個他說信心是恩典,不是人的功勞,不是的好行為,但是信心又是首要的善功──第一個好行為:The first good work。就是他在玩Paradox的遊戲。信心是上帝的恩典,不是人的功勞,不是人的表現,不是人的行為;但是信心又必須是首要的善功,第一個功德,第一個好行為;沒有信心就不可能有好行為。舉一個例子,耶穌在登山寶訓說你們若不饒恕人,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所以難道我們是用饒恕別人來換取天父的饒恕我們嗎?天父饒恕我們、赦免我們這是白白的恩典,所以不是靠我們饒恕別人來換取天父饒恕我們。但是為什麼耶穌說你們若不饒恕人,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我們是不是用饒恕來換那個饒恕?用比較小的饒恕來換比較大的饒恕?怎麼解釋那一句話呢?你們若不饒恕人,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信心不是我們的功德,可是信心又是首要的功德。這裡應該這樣解釋:我們不是靠著饒恕別人來換取天父的饒恕,但是一個蒙上帝赦罪的人,若是他不肯去饒恕別人,證明他還沒有經歷那真正的赦罪。理不理解?我們蒙赦罪不是因為好行為,不是因為我們願意去饒恕別人;但是一個蒙恩得救的基督徒,如果沒有好的行為,如果不願意饒恕別人,那麼他得救的真實性也是很可疑的。我們不是靠好行為來得救,但是一個得救的基督徒如果沒有好的行為,那麼他的得救是很有問題的。
所以我再複習一次,在這一篇文章--《論基督徒的自由》裡面他用了三個paradox。第一個,基督徒是最自由的人,也是最不自由的人;第二個,我們不靠行為得救,可是得救以後要有好的行為;第三個,信心不是好行為,不是我們的功勞,可是它又是第一個善功,第一個好行為。
6.內憂與外患
我們接著要來進入馬丁路德他改教以後,圈內的一些內憂。剛才我們提到了人人皆祭司,人人皆可以來到上帝面前領受上帝的話語、解釋上帝的話語。就是解釋聖經的權柄在過去是操在教皇的手中,是操在那些神職人員的手中;但是馬丁路德把它釋放出來,他說人人都有讀聖經、解釋聖經的權柄。這是給基督教一個很好的信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但是人人皆祭司相對之下也給基督教帶來了另外一個麻煩。既然人人都有解釋聖經的權柄,那如果我的解釋跟劉牧師的解釋不一樣的時候,你們要聽他的還是聽我的?我看見有人把紙趕快掩在臉上。劉牧師是我的學生,所以你們要聽他的還是聽我的?那我要找一個更高的權威,如果我講的話跟唐崇榮講的話,要聽誰的呢?
所以從改教以後基督教裡面的宗派現象就開始出現。為什麼會有信義會、有長老會、有浸信會、有旬禮會、有衛理公會?人家天主教只有一個,為什麼基督教裡面四分五裂?是不是很沒有見證?天主教比較合一,是不是?比較順服;基督教每一個都很「ㄍㄠㄍㄨㄞˇ」。都不服別人。你如果買我的《主流與非主流》,裡面第三章就有宗派的由來,基督教宗派的由來。宗派的由來主要就是人人皆祭司這個教義所引發出來的。那宗派現象究竟是罪惡呢?錯誤呢?還是是健康正常的呢?如果為解經吵架、甚至打架,那這叫宗教戰爭,那就是錯誤,那就是不對的。但是如果我們解釋聖經的時候可以很豐富、很多元,就是在次要真理--什麼叫次要真理呢?就是剛才那三個基要信仰之外的,跟你得救與否沒有直接關係的教義、神學問題,我們叫做次要真理。在次要的信仰上,我們可以容許多元的解釋。像四福音,他會用不同的角度來解釋耶穌所講的某一句話、某一個動作、某一個神蹟。聖經容許有這種多元的現象,我覺得這是健康而正常的;彼此尊重、互相補充、彼此欣賞。但是這是基督教吵了四、五百年才得出來的一個結果。在過去基督教;或是基督教跟天主教曾經為了信仰的緣故、為了解經的緣故,彼此吵架甚至彼此打仗。在德國曾經為了信仰的緣故打了三十年的戰爭,死掉了幾百萬人。這是我們基督教內部的悲劇。所以從這些慘痛的教訓裡面,神的兒女──基督徒就漸漸有了宗教寬容的思想,學習去尊重跟你不一樣的人他們從上帝那裡領受的亮光。但在馬丁路德的時代,他們還在學習那樣的功課。所以為了解經的不一樣,他們就開始有一些內部的分裂。這就是我講義所說的「內憂」。所謂的外患是指天主教;天主教或神聖羅馬帝國或始土耳其;這是外來的壓力,他們要捉拿馬丁路德。那我們今天晚上只講內憂;內憂裡面我只講兩點。
A.重洗派與農民戰爭
農民戰爭是由重洗派或者是重洗派這種比較激烈的改教家所推動的。重洗派是今天浸信會的老祖宗,所謂重洗,就是他們反對嬰孩洗,他認為嬰孩還不懂事的時候,還聽不懂聖經的話,還不認識耶穌基督,那嬰孩的父母就為他施洗,他們覺得這個不夠。不代表那個嬰孩重生得救了。必須要在那個小孩長大以後,他經歷了重生才替他施洗。這個叫再洗一次的意思。重洗,他是反對過去傳統的嬰孩洗。他的理念其實是不錯的,是很好的,很高的理念,強調重生的經歷;強調得救以後要過聖潔的生活。但是早期的這些重洗派,他們比較激進,他們希望用比較激烈的方式來徹底改革。結果在內部就造成了一些流血事件。這一派的人我們叫做激烈派,比較激烈的改革家。他們認為馬丁路德的改革還不夠徹底。這些激烈的改教家,後來煽動德國境內的一些農民。那我就開始解釋一下背景:農民戰爭。這個是馬丁路德一生中比較被人批評的。馬丁路德是我們神學院很多老師心中的英雄人物,就是他因信稱義的福音,他講很多的真理講的很漂亮,但是他一生中總是會有一些失敗──沒有不犯錯的神學家。路德在農民戰爭的時候,他捲入了政治的糾紛,所以那個時候他做了一些決定後來被人家批判。
我們稍微提一下。當時德國的農民的生活非常的困苦,要付很多苛捐雜稅,要給政府還要給教會;再加上當時通貨膨脹,十字軍東征打通了東西交通,帶來了商業的發達。人民的生活好像應該改善了,但是因為通貨膨脹,所以最吃虧的就是那一些拿固定工資的農民。他們是佃農,他們沒有自己的土地。他們都向地主──就是貴族,那些貴族都是基督徒,都是主內的兄弟姊妹。這些拿固定薪水的農民,他們受到最大的害處,因為通貨膨脹。所以生活都很困苦。馬丁路德的改教,他的改革原來是宗教性的,可是因為這些激烈派的改教家,他們要推動比較快速的,比較激烈的,比較流血性的革命,所以帶來了社會性的改革。我再講一次,宗教改革本來只是信仰,宗教性的;可是因為激烈的改教家介入,後來就演成了社會性的改革。而馬丁路德一開始是很同情這些農民,他曾經寫過好多文章來攻擊那些地主們,那些貴族們──那些原來永固保護他的貴族們。他們放高利貸給農民,抽取很多的利息。所以一開始農民都把馬丁路德看做是他們的英雄人物,他們的好朋友。馬丁路德也曾經努力的協調,貴族跟那些農民之間的衝突,都是基督徒──剛開始在德國境內都是基督徒。馬丁路德對這些貴族說:「你們要在上帝面前悔改,你們要放棄高利貸,才能夠降低上帝的憤怒。否則的話上帝會用其他的方式來懲罰你們。上帝才是你們主要的對頭。」所以他一開始其實是在幫助農民,可惜在激烈派的煽動之下,農民要求改革越來越肆無忌憚,他們就開始去搶教會。當時最有錢的就是教會,就是那些神父、修女、修道院。就有很多的教堂、修道院被搶劫。有一些修道士就被殺了,就變成了激烈的流血革命。所以馬丁路德原來是同情農民,但是農民暴動,後來馬丁路德就開始寫文章攻擊那些農民。那些激烈派的人比他還可惡,所以我念這些激烈派的人的煽動文字:「馬丁路德說:『窮人有信心就夠了,他沒有看見高利貸跟苛捐雜稅,阻礙了窮人接受信仰嗎?』馬丁路德口口聲聲說有神的福音,有神的道就夠了,他難道不知道在那些生存邊緣掙扎的人,沒有時間閱讀神的道嗎?」
過去幾天好多人來跟我介紹這一期的商業周刊,『一個台灣,兩個世界』你們有沒有看?這是很嚴重的現象。台灣現在貧富的懸殊越來越嚴重,好像已經到了60幾倍的懸殊的差距,如果政府或是社會還不正視這個問題的話,貧富懸殊太嚴重的話會引起內部的不安。這個要付出很大的社會成本。我們自己也要小心。因為教會很多都是有錢人。這些激烈派的人說:「你們看那些貴族,你們看那些地主,他們以高利貸在吸允百姓的血;而馬丁路德還在那裡說風涼話。馬丁路德說『農民不應該反叛,因為上帝已經把劍(就是維持治安的劍)交給了統治者。』但是劍的能力是屬於整個社會,現在這些統治者,這些貴族們已經顛倒是非,已經顛倒真理,他們將要從寶座上被推下來。現在時機已經到了,來吧!我們不用怕敵人,衝阿!格殺勿論!」這是一些煽動性的文字。所以德國境內的很多教會、教堂就被搶,被燒;很多人死了。有一些地主,有一些貴族,他們聽了馬丁路德的話,就真的悔改了,就真的放棄那些苛捐雜稅,他們取消了農民的奉獻等等。但是你總知道改革會比較慢一點,激烈改革通常會比較快,溫和改革就是很慢。所以農民在那些激烈者的煽動之下他們迫不及待了。馬丁路德進入農民中間協調無效,他就開始寫文章來斥責暴力,就開始罵這些農民。他說農民是一群瘋狗,如果不加以制服的話,那個瘋狗反過來會咬人。而且如果農民公開叛變的話,那麼就是在上帝法律的庇護之外。反叛就是謀殺。他說農民的暴動好像火一樣的燒毀了全地,使很多人成為孤兒寡婦。路德最後罵農民的文章最後就說(那句話很厲害):「一切的革命,都是背叛上帝。」他講的這個革命是在講社會革命,是在講農民暴動。但是路德忘記了他的改革也是宗教革命。所以路德的那一句話:「一切的革命,都是背叛上帝。」為那句話,為這個態度,路德跟德國為了宗教改革付上很大的代價。
原來,德國南部的人,是天主教徒,但是很有可能會變成基督教的勢力範圍,但是因為農民的暴動,因為馬丁路德的傾向地主,傾向貴族的態度,所以使得德國南部的人,到今天為止,他們都還是回到天主教的懷抱。他們對改教運動就失去了同情。這一件事情,有人說是馬丁路德一生的敗筆;因為我不是信義會,所以我講話應該算是比較中立。我覺得路德他站在任何一個立場都會被人家罵。恐怕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是當政教有衝突的時候,你要很小心。如果你站在農民這邊,推動激烈的革命,有很多人會死掉;但是如果你站在地主這邊,有人就說路德是投機份子,因為知道貴族是他的保護,是他的支持者,所以他犧牲了農民。所以後代有很多人在分析這件事情。有一個天主教的歷史學家,他說:「這一個馬丁路德一杜所棄決的運動(就是農民暴動),實際上是由他自己發起的。」他是說,農民暴動,農民叛變,其實是馬丁路德發起的。我覺得這句話有一半是對的,有一半是錯的。所謂對的部分就是因為宗教改革本身就是革命,馬丁路德對教會的批判,對腐敗教會的批判,他爭取信仰自由,這一個改革運動,卻喚醒農民參與社會運動的自覺。解放了,爭取自由。但是我說一半不對是因為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是限於信仰,宗教的層面,宗教的領域;而不是社會性的,不是政治性的。這個等一下馬上要進入我們兩個的國度觀。路德一直說不要混淆這兩個領域,一混淆就慘了。所以天主教歷史學家所講的話,是有欠公平。這一次農民戰爭,受創傷最深的其實是路德的心理。路德其實他掙扎得很厲害,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支持貴族;他一開始是罵貴族。他一開始是支持農民。所以歸咎到最後的原因,應該還是屬於激烈派的改教家。路德他最害怕的是宗教的自由,剛才說基督徒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但是有時候他也會害怕那個自由。宗教上的無節制,如果你濫用那個自由,就像保羅說的,濫用那個自由其實也不對,剛剛開始有提到。馬丁路德害怕宗教上的自由,如果濫用了那個自由,會導致社會的動亂。所以他在這一次的事件上他會表現比較嚴厲。路德認為基督徒雖然是自由的,卻要為主的緣故,順服在上執政掌權的。他說保羅也是這種態度。保羅那個時候也有奴隸制度,保羅也知道有奴隸制度是不對,但是時機還沒有成熟,那要為主的緣故來順服社會既存的制度。他勸婦女也是這個態度。時機還沒有成熟,所以不用太急著要革命。如果要急著革命的話你自己先受傷,要尊重社會既存的制度,雖然人人受照是一律平等,沒有人能夠去剝屑他人的利益,但是如果藉口在基督裡的自由跟平等,用暴力來推翻制度,來破壞秩序,這個是上帝所不允許的。而路德說連耶穌基督自己也放棄了祂身為神子的權柄,祂把自己服在羅馬帝國凱撒的權柄之下。路德認為基督徒的自由是屬於宗教性的而不是社會性的。所以他反對農民把天國的性質──因信稱義是一個天國的性質。把他轉換成為今世物質的國度。所以他在處理農民戰爭的時候態度會比較嚴厲。我們現在不去批評馬丁路德那件事情,我覺得他做任何一個決定都會被人家罵。
那我們現在進入兩個國度觀:這個比較屬於我們教會裡面的範疇。馬丁路德把他分成兩種國度:一個國度是上帝的國度;另一個是撒旦的國度。我們不用去管撒旦的國度,我們現在管上帝的國度。他把上帝的國度分成了政府跟教會,政教的關係。整個中世紀是一部政教鬥爭史。政治的領袖就是君王;教會的領袖是教皇。教皇跟君王在爭奪領導權,這是整部中世紀的歷史。我們來看馬丁路德怎麼樣來回應政教的關係。他說:「整個上帝的國度包括政府跟教會,政府跟教會都是上帝所設立的制度,這兩個領域是分開的領域,可是彼此之間有密切的關係。」我今天晚上講的都是比較有深度的神學,所以頭腦要清醒一點,跟前面兩天不太一樣了。他說;「政府跟教會都是上帝所設立的制度,是分開的領域;可是彼此有密切的關係,彼此要互盡義務。」我們先講政府。上帝所設立的第一個制度就是政府。政府所管的層面,是社會、經濟還有家庭層面。教會的層面,教會的領域,主要是宣講福音,領人信主。所以他是分開的領域,是不同的層面。在政府的這個層面是要透過法律,透過理性,透過權柄。教會那邊,是要透過基督、透過福音、透過聖靈。你可以這樣分:一個是外在的能力,法律嘛,理性嘛,權柄嘛,可以看見的;但是基督、福音、聖靈都是內在的。屬靈的層面。這個是分開的領域。但是他們彼此之間有密切的關係。要互盡義務。政府要保障社會的秩序,政府有配件權,羅馬書第13章說的,政府有維持治安,賞善罰惡的功能。政府要維持秩序,讓教會在安定的社會中可以傳福音。這個是政府對教會的功勞、功能。那教會對政府有什麼功能呢?教會要用神的話,來引導政府;教會要用神的話,來糾正政府。如果政府沒有好好盡到維持治安的功能,教會要來糾正。所以他說兩個領域是分開的,不要混在一起,就是他們彼此互盡義務。他為什麼要罵農民暴動呢?他說農民暴動是把這兩個國度,這兩個領域混淆在一起,祂能把慈悲放到了地上的國度,如果你犯法,你暴動,你殺人,就要接受地上法律的制裁。所以在那個時候就不要講上帝的慈愛,在那個時候你要講上帝的公義。地上的國度是一個憤怒、公義、嚴厲的領域,如果你犯法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但是如果你進入了屬靈的領域,你可以得到上帝的赦免,所以這兩個領域不要混在一起。他就認為農民的暴動混淆了這兩個領域。所以我再講一次,教會要用神的話來引導政府,糾正政府。而政府對教會有什麼義務呢?就是要維持治安,讓教會在比較安定的社會裡面可以好好的傳福音。
我舉一個例子:譬如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我們說中國大陸現在是全世界基督徒最高的地方嗎?苦難不能夠綑綁神的道,福音在越苦難的地方就越能夠看出他的堅定,他的堅韌力。但是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中國大陸將會沒有任何的發展。中國大陸快速的生長是在鄧小平開放以後,自由化以後。當政府維持治安的功能彰顯出來以後,教會會跟著得到益處。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在無政府狀態的時候,教會也是被壓抑的。
所以這兩個領域是彼此要互盡義務。不過馬丁路德所講的情況比較適合歐洲跟美國或者是舊約的以色列人。因為他們比較是基督教國界。就是大部分的人都是基督徒。連政府的人員也是基督徒。比較不適合台灣。因為台灣基督徒比例只有百分之三。我們的政府大部分不是基督徒,所以你要用神的話去引導他,當然沒有人理你。你可以發出社會良心的話,當政府有很明顯缺失的時候,教會可以講話,但是對政府沒有強制力。
馬丁路德他攻擊過去一千年中世紀教皇所主張的宇宙統治權,他說政府也是上帝所設立的,在政治領域裡面,政府是最高權威,但是如果進入了屬靈的領域,教會是最高權威。兩者之間彼此要互盡義務。如果政府很邪惡,很強暴,而教會沒有去指責他,那麼教會失職。當農民暴動的時候,他認為教會沒有好好的去協調農民跟貴族之間的衝突,所以他認為當時很多傳道人沒有好好盡到上帝僕人的職分。
但是馬丁路德他自己在處理農民戰爭的時候,他看到難處。他不是告訴那些農民說你們要為主的緣故順服在上執政掌權的嗎?但是到了一個階段,神聖羅馬帝國跟天主教這兩個原本是政教之爭,這兩個是仇敵。可是在馬丁路德那個時代,這兩個仇敵他們突然變成好人了,就是突然變成好朋友了。希律跟比拉多那天就變成好朋友了。他們要同時的抓拿馬丁路德。馬丁路德告訴那些農民說你要為主的緣故順服那些在上執政掌權的,然後現在執政掌權的羅馬帝國要來抓拿馬丁路德的時候,馬丁路德自己應該怎麼辦?要不要順服?他按照羅馬書13章跟彼得前書第2章的原則,把他極力的教導,我們要順服在上執政掌權的,他自己也努力執行這個原則。所以他斥責農民暴動。但是當他實際面對這個現象的時候,就是1531年的時候,政治的羅馬帝國,跟教會的教皇同時合作要來抓拿馬丁路德的時候,馬丁路德他面對一個很尷尬的情況:如果他按照自己的教導他就是要被抓了,所以那個時候他就說這些基督徒的貴族們,是不是可以用武力來抵抗皇帝,抵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來保護馬丁路德。他說這是一個司法的問題,是一個法律的問題,他願意交給法學家去處理。他說我是神學家我不處理這個問題,你們自己去處理。上帝那個時候剛好替他解圍。那個時候土耳其剛好入寇羅馬帝國,所以皇帝忙著去抵抗外寇,所以就轉移了注意力,暫時解決了馬丁路德這個尷尬的場面。也就是說,當馬丁路德以教會的領袖面對政治的壓力的時候,他自己也有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所以他就突然清醒了;他覺得他應該退回到屬靈的層面。因為他是神職人員,上帝所賦予他的主要功能是教會的牧養工作。
所以我們再看下一個,下一個我們要講聖道神學。
3.路德的聖道神學(Theology ofthe Word of God)
對馬丁路德而言,人民靈性的改進,比政府的改革還要重要。如果人民的靈性沒有突破,道德腐敗的話,那麼你再怎麼樣改進政府也沒有用。所以他就從政治的領域退回到他所蒙召的屬靈的領域。馬丁路德說這個事就病得很厲害,真正醫治的良藥是屬於上帝國度的領域,而不是屬於政府的領域。政府的領域只是外在的,法律的制裁不能夠使人的生命變好。要使人的生命變好、道德有所改善這個是傳道人的職分、這是基督徒的職分。所以他最後比較清醒了,他退回到屬靈的領域。真正醫治這個社會的良藥是屬靈的領域,也就是宣講上帝的話語。
聖道神學是馬丁路德神學的中心。他把神的話、神的道分成三個層面。
A.寫成文字的道
第一個層面是聖經,也就是白紙黑自寫成的神的道。
B. 在講台上所宣講神的道
第二個層面就是我現在在講台上宣講、教導神的話。一個是文字的形式,一個是口傳的形式。
C. 成了肉身的道,就是耶穌基督自己
第三個層面,也就是最重要的層面,就是成了肉身的道,也就是基督論──耶穌基督自己。神的道有三種形式;一個是你們每天要讀的,寫成文字的道,第二種是你們禮拜六、禮拜天來到教會聽講台所宣講、所教導的神的道。第三個是最重要,就是講台的宣講跟聖經的背後的那個真正的主角,就是耶穌基督。成了肉身的道。
基督論是馬丁路德他最成熟的時候他神學論的中心。我們要從這裡進入他的聖餐論。因為聖餐論是信義會一個很重要的教義;也是跟其他教派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4.路德的聖餐論
聖餐論是馬丁路德跟其他神學領袖吵的最激烈的一個神學問題。因為我們這裡不是在上神學課,所以我希望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講解。過去馬丁路德在聖餐論上他最主要的敵人是天主教──那是外患。但是到了1520年以後──就是宗教改革過了三年以後──馬丁路德在聖餐論最主要的對手,是改教圈裡面、基督教圈裡面的領袖。那個基督教領袖的名字叫做慈運理。他是德國北部蘇黎士的教會領袖;南部是日內瓦,日內瓦是加爾文;北部是慈運理在那裡牧養。我們只看這兩個領袖他們對聖餐論之間不一樣的地方。也順便認識你們信義會自己對聖餐論的看法。
我們從兩點來說:馬丁路德在聖餐論的觀點上強調字面解經;慈運理在聖餐論上他比較主張是靈義解經。
我們先停在這裡:
什麼叫字面解經?什麼叫靈義解經?耶穌在設立最後的晚餐的時候,耶穌就拿起餅來,說這是我的身體,拿起杯來說,這是我的血。他拿起餅來說這是我的身體;This is my body;如果你用字面解經的話就是說,這餅就是我的身體,餅是麵粉做的,但是耶穌說這是我的身體。慈運理他說餅不可等於人,餅是麵粉做的,所以這是我的身體,那個「是」應該說這餅是象徵我的身體,這個餅是代表我的身體。了不了解?馬丁路德堅持用字面解經,那個餅就是耶穌的身體。但是慈運理說,錯了,那個餅是代表耶穌的身體、象徵耶穌的身體。慈運理跟馬丁路德都是口才非常好的領袖,兩個人針鋒相對,你來我往。慈運理說,好,聖經裡面說,耶穌說我是真葡萄樹;人怎麼可能等於樹呢?所以應該說,我就好像真葡萄樹。我是羊的門,人怎麼可能是門呢?我是磐石;人怎麼可能是石呢?當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這個是應該說是象徵的意思、代表的意思。馬丁路德說,好,沒有錯,耶穌在其他地方說我是什麼、我是什麼的時候是用象徵的方式。惟獨在聖餐、聖禮的這個事情上應該用字面解經。這個餅就是我的身體,所以當神職人員、牧師祝禱以後我們所領的餅、所領的杯,就等於耶穌的身體跟耶穌的血。我們在吃耶穌的身體、我們在喝耶穌的血。這是路德字面解經。那既然是在講身體、講血,那他強調的是耶穌的人性,還是神性?人性。人才有身體、才有血,上帝是靈。所以慈運裡就跟他說,路德先生,如果你要用字面解經的話,你認為這個餅就是身體、這個血就是杯的話,那我們強調、在聖餐禮拜與我們同在的是耶穌的人性囉?路德說是的,我強調耶穌的人性。他為我們身體擘開了,為我們血流出來了,這是他道成肉身的延續。慈運理說,路德先生,如果那是指耶穌基督肉體的人性,跟肉體的血的話,那麼請問,如果我們把他換成二十世紀的話,同一個時間,靈糧堂在領聖餐,救恩堂在領聖餐,那耶穌的身體要跟靈糧堂同在,還是跟救恩堂同在?人的身體是受到時空的限制、人性是受到時空的限制;除非你說那是強調神性,若是象徵,強調神性,神性才有可能無所不在。那你既然要強調那是人性的身體跟人性的血,怎麼可能台灣的基督徒在領聖餐的時候,美國也同時在領?如果靈糧堂到這裡開快車一分鐘就到了,但是如果同一個時間美國跟台灣都在領聖餐,那耶穌是跟美國同在還是跟台灣同在?他的身體不可能分割,不會說一個本尊、一個分身。所以了不了解辯論的所在?所以馬丁路德好像有一點是居下風;路德不是省油的燈,他說沒有錯,耶穌基督人性的身體跟血是受時空的限制,在耶路撒冷就不可能在加利利;但是復活以後的耶穌基督,他的身體吸收了神性的無所不在;很厲害吧!他說你看,門徒關起門來在禱告會的時候,耶穌突然進到他們中間,說願你們平安。請問耶穌的身體怎麼進到他們當中呢?因為他吸收了神性的無所不在,他可以穿牆越壁。我們暫時停在這裡。所以馬丁路德跟慈運理就針鋒相對,路德有一點強詞奪理,但是也不是沒有道理;復活以後的耶穌基督他的身體,的確跟他在世的時候身體不一樣。他是榮耀的身體、是不朽壞的身體。
第二個兩個不一樣的地方,慈運理強調信心。我們領聖餐的時候,有信心的人領受耶穌基督同在的祝福、同在的實際。慈運理說信心很重要,信心使耶穌基督的同在變成很真實的。雖然你看不見耶穌,雖然你看見的是餅跟杯,但如果你有信心的話,耶穌就與我們同在。那你聽路德怎麼說。路德不是強調信心;你會覺得奇怪:信義會,信義會最重要的就是信,因信稱義;路德不是很強調因信稱義的福音嗎?那這一次他怎麼不強調信心呢?路德說信心很重要,又信心的人就可以享受耶穌的同在。在領聖餐的時候耶穌就與我們同在;沒有信心的人,就吃喝自己的罪,他不能夠享受耶穌同在的祝福。路德在這裡講的很漂亮,他說但是聖餐最重要的不是人的信心,信心不是耶穌跟我們同在的源頭,為什麼神與我們同在?為什麼耶穌基督在聖餐裡與我們同在呢?那是因為耶穌所設立的、耶穌用他的話語所設立的,所以神所應許的話、神的應許才是耶穌與我們同在的源頭。我再講一次:馬丁路德說不是信心使上帝跟我們所裡的約生效。那個約,身體跟血是上帝立新約的表徵,這個一立了約為什麼會生效呢?不是我們的信心使那個約生效,而是因為上帝應許的話是約生效。十二使徒裡面猶大沒有信心,但是不會使耶穌與我們同在的應許生效;其他的十一個使徒還在享受耶穌的同在。有信心的人就可以享受,沒有信心的人就不能享受。不是我們的信心使同在成為真實,而是因為上帝的話語、上帝的應許使約生效。所以講義就說信心不是恩典的源頭,信心是回應上帝的應許;信心是回應性的。我昨天就講了,信心不是我們蒙恩的條件,我們蒙恩是因為上帝單方、主動的工作。這個是路德一貫所堅持的,非常漂亮。不是看人的表現,不是因為人的信心,而是因為上帝單方、主動給我們的禮物,上帝主動給我們的應許。有信心的人就可以領受,沒有信心的人他也不能夠使應許失效。所以在這一點上我覺得馬丁路德比較漂亮。
我再講一次慈運理跟馬丁路德在聖餐論有兩個爭執,第一個要字面解經還是靈義解經,我覺得路德比較強詞奪理。但是在第二點強調信心還是強調上帝主動的應許,我覺得路得比較漂亮。因為救恩本來就是上帝單方主動完成的。聖餐是道成肉身的延續,耶穌成了人,身體跟血就是代表他的人性。
我覺得路德他的聖餐論雖然跟很多改教的領袖不一樣,但是至少他抓住了三個很漂亮的解說,我也希望信義會的弟兄姊妹你們在領聖餐的時候,你們如果抓住了路德這個精神的話,你們領聖餐應該比其他的教派更有深度。他怎麼解釋聖餐呢?分三點:
A.信心並不是構成耶穌與我們同在的關鍵因素,或上帝施恩的條件,信心只是回應神的應許(responsive),信心不是神施恩的源頭(causative)
第一個信心並不是構成耶穌與我們同在的關鍵因素,信心不是上帝施恩的條件,信心只是回應上帝的應許──responsive。它不是神施恩的源頭,施恩的源頭是上帝的應許。這是第一點。你要把注意的焦點放在上帝的身上,而不是人的身上。
B.神透過設立聖餐的應許與我們同在,是出於祂單方、主動的應許。
第二點我剛剛講了:上帝透過設立聖餐的應許與我們同在,這是因為他單方、主動的應許。不會因為人沒有信心而失效。你沒有信心你沒有辦法享受那樣的福氣,但是不能夠使那個應許失效。那個應許還是有效;其他有信心的人他們繼續領受那個同在的祝福。就像哥林多前書,他們有的人先吃不等後面的人;有的人醉酒、犯罪,他們不能夠領受耶穌同在的祝福;但是也不能夠那個應許失效。其他有信心的人在領聖餐的時候照樣享受耶穌的同在。
C.聖餐中看的見的杯和餅,是道成肉身的延續,耶穌基督擘開的身體和血,代表了耶穌基督受苦的人性,這個人性保證了我們的救恩。
聖餐裡面我們所吃的餅、所喝的杯,這是耶穌的肉身,是道成肉身的延續;餅代表耶穌擘開的身體,杯代表耶穌為我們流出的寶血,也就是說餅跟杯代表耶穌的受苦,他為我們受苦的人性,這個人性保證了我們的救恩。他受死、受苦,讓我們可以得救。他代替我們承受罪的咒詛,釘在十字架上,保證我們的救恩。所以這三點應該是信義會在聖餐論上三個很漂亮的真理。
最後我們來看路得的十架神學。
5.路德的十架神學
十字架代表上帝的憤怒與咒詛,也代表上帝的祝福與慈愛。當人認知自己絕望無助(hopelessand helpless)時,才會發現上帝能力的源頭。我們在極度掙扎軟弱中,卻找到了最大的力量。這種試煉,以及信心的矛盾與掙扎,是基督徒醫生的掙扎。
如果你要聽有關馬丁路德的演講,不聽十架神學就好像沒有吃到主食。十架神學是路德非常漂亮的神學。
十架神學有人稱它做辨證神學──Theology of Dialect。Dialect就是正、反、合,一種辯證的方式。或者是我剛才所說的paradox,弔詭的神學,用反面來講正面的真理;由表面的衝突可是把真理最漂亮的地方表達得很清楚。這裡馬丁路德他是學習保羅來表達福音的方式。十字架就人看來是愚拙的,卻是上帝的智慧──似非而是。十字架就人看來是羞辱的記號,卻彰顯上帝的榮耀。十字架是人的軟弱;祂因為人的軟弱被釘在十字架上,卻彰顯復活的大能。用反面的思想來表達正面的真理。十字架就人看來是愚拙、羞辱、軟弱,卻彰顯上帝的智慧、榮耀、大能。耶穌的死亡、埋葬卻隱藏了復活、無限生命的大能。馬丁路德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音樂家,他一生創作了38首詩歌,我們第一天晚上有唱一首他的詩歌。路德有一首詩歌很膾炙人口,可是台灣好像沒有人唱過,好像沒有翻譯成中文。我唸他的歌詞給各位聽,那種弔詭的思想,它說:連宇宙也容不下的耶穌(因為耶穌是道,祂是創造宇宙的創造主)卻安睡在馬利亞的懷中,祂取了嬰孩的形象,卻支撐宇宙萬物的存在(祂是一個柔弱的嬰孩,卻支撐宇宙萬物的存在)。路德說看不見的上帝,卻靠著看的見的耶穌彰顯出來。這一位耶穌基督,祂又是上帝、又是人,祂死了卻又是活的;祂是會朽壞的人,祂卻又是不朽壞的上帝。舉凡人間一切的矛盾,都在道成肉身的基督身上找到答案。人間一切的矛盾,都在耶穌基督的身上找到答案。十字架就是最大的弔詭、十字架就是最大的矛盾,其實我們看見聖經裡面有很多這種弔詭的思想,這種似非而是的表達。我舉幾個聖經中的例子。耶穌曾經對門徒說過,你們當中誰做首領的,應當先做什麼?做僕人。上帝阻擋驕傲的人,卻賜恩給謙卑的人。你們若在上帝面前自卑,上帝就叫他升高;如果你們在上帝面前驕傲,上帝就讓你降卑。耶穌說一粒麥子若是不落在地上死了,就不能結出許多的子粒來。你要有生命的表現一定要先死,而且要死的透。保羅說我們這些基督徒好像是貧窮的,卻是富足的;我們似乎一無所有,確實什麼都有。保羅他在面對很多逼迫苦難的時候,他說我什麼時候軟弱,就什麼時候剛強。
我們來讀一處很弔詭的表達。哥林多後書第四章11到12節,我們一起來讀,請:「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這種死死生生,表面的弔詭,你要生就要先死;表面上是死,實際上卻是活。十字架看起來是死亡的記號,因為耶穌基督被釘死了;可是祂卻隱藏了復活的大能。所以路德他在十字架的真理上他有很深刻的領會,馬丁路德跟保羅很像,祂生命中遇到很多的逼迫、很多的苦難。他常常沮喪,可是他每一次都經歷了他什麼時候軟弱就什麼時候剛強,在沮喪、在苦難、在困難的時候,仍然要仰望十字架。你要思想上帝的作為;復活常常是隱藏在死亡的背後,你看起來好像是黑暗、沒有出路,可是上帝讓我們經歷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一片的黑暗、絕望中卻隱藏了一片生機。所以你們看到在逼迫中的教會,他們常常會經歷到上帝的恩典、上帝的大能。
基督徒在患難的時候,在對一切都感到絕望的時候──hopelessand helpless,我們在感到絕望的時候,我們才來學習專心倚靠上帝。這是人性的──康老師常常說人是很賤的,當我們健康的時候,當我們一帆風順的時候,我們順利的時候我們都倚靠自己,人只有在苦難的時候、到處碰壁的時候,我們才來倚靠上帝。十字架的苦難真是難以忍受、真是難以承擔,那個時候上帝好像隱藏起來,耶穌在十字架上痛苦的呼喊說: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離棄我?耶穌是上帝,他是道,道成了肉身;他是上帝,可是他被上帝離棄──弔詭。「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離棄我?」耶穌痛苦的呼喊的時候,他其實靠人最近。他真正用人性來承受罪的咒詛,就是死亡。所以我們灰心的時候,就多想耶穌的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離棄我?耶穌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他離我們最靠近。十字架的苦難真是難以忍受,那個時候上帝好像隱藏起來,所有的基督徒在苦難中,我們要與耶穌基督承受相同的試煉,這個是信心的考驗,真正的治療就是信心。
路德開始發揮他弔詭的思想,他說信心使我們在死亡的風暴中、在地獄的折磨中我們看見了上帝的幫助和拯救。看起來是絕望的,可是他是很有生機。十字架代表上帝的憤怒與咒詛,也代表上帝的祝福與慈愛。我們在面對苦難的時候,在面對瓶頸的時候,我們對自己絕望,我們非常的無助,可是在那個時候我們往往經歷到上帝能力的源頭。我們什麼時候軟弱,就什麼時候剛強。在極度的軟弱的時候,就經歷到了最大的力量。這是保羅的經歷,也是馬丁路的的經歷。這個是信心的矛盾,往往在你最軟弱的時候,也是你信心最剛強的時候;在你最苦難的時候,你一無可靠的時候,你反而倚靠上帝,你發現那個原來是能力的源頭,路德跟保羅一樣,他一生遭遇到無數的逼迫跟風浪,他隨時面對死亡,而每一次他都如保羅所說的,什麼時候軟弱就什麼時候剛強。
香港有位神學院的老師名字叫溫偉耀,大概是十年前,他太太乳癌過世了,然後他有一個孩子是智障;也就是說他面對很多人生的打擊跟風暴。後來溫偉耀老師寫了一本書──我很喜歡那本書,那本書的名字很棒──那本書的名字叫做《無能者的大能》。他用的是保羅的那一句話,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瓦器一摔就破了,瓦器要強調的是人的脆弱,我們好像瓦器,人的軟弱反而成為上帝誇勝的機會。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我們雖然好像瓦器,有時候會軟弱,常常灰心、常常喪膽、常常會跌倒,但是如果有寶貝在我們裡面,有主的生命在我們裡面發動,我們就可以靠主誇勝。
送給各位一句名言──蔡麗貞的名言──基督徒不是不會失敗的人,可是基督徒永遠不會被打敗。我們像瓦器,我們會失敗、我們會被摔碎,但是如果有主的生命在我們裡面發動,我們就可以彰獻上帝的大能──無能者的大能。基督徒不是不會失敗的人,可是基督徒永遠不會被打敗,因為有主的生命在我們裡面發動。所以學者們給馬丁路德的評語說,馬丁路德的神學,是馬丁路德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所形成的。最後再送給各位──馬丁路德神學的一句話──人生沒有任何的苦難是上帝勝不過的,十字架的苦難、十字架的死亡就是最大的勝利。我再念一次:人生沒有任何上帝勝不過的苦難,十字架看起來是最大的失敗,可是它也是最大的勝利。十字架是上帝的咒詛、上帝的憤怒,因為人的罪必須要把人釘死;可是它也代表了上帝的祝福跟慈愛。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人生沒有任何的苦難是上帝勝不過的,耶穌基督的釘痕就是我們最大的保證跟安全感。所以當我們絕望灰心的時候,抬頭仰望十字架,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走過了最黑暗的人生幽谷,祂已經得勝了,我們不用害怕。十字架雖然是死亡的記號,可是祂也是代表生命的大能。我們一起禱告。
是的,天父,我們是瓦器,我們常常不堪一擊,我們面對試煉的時候,我們會退後,我們會喪膽。但是我們感謝你,我們有寶貝放在我們裡面,我們雖然失敗了,但是耶穌卻是得勝的,我們可以在耶穌基督裡與他一同誇勝。我們有主的大能在我們裡面,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你,不是出於我們。我們謝謝你,我們的一生可能會有很多的失敗,但是你永遠的膀臂在下面扶持著我們;我們雖然跌倒,但不至於全身仆倒。你的救恩是一勞永逸,我們可以隨時來到你施恩座前。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你是信實的,必要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謝謝你,你的應許安定在天,你的話語永不改變,耶穌的死亡是我們最大的勝利,耶穌的釘痕是我們最大的安全感,幫助我們也能夠經歷到什麼時候軟弱就什麼時候剛強。謝謝耶穌在十字架上親身為我們承擔了死亡的咒詛,我們今天可以靠著祂,我們得勝在得勝。我們成為你的兒女,實在是有福氣。我們相信你賜給我們的不是害怕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因此恩待我們,讓我們一起在基督裡面成長,我們用你的話語彼此激勵;為著耶穌的緣故我們彼此代求;為著愛的緣故我們彼此聯合,我們有真正的合一。
天父我們感謝你,透過馬丁路德你給基督教會帶來許多寶貴的遺產,我們珍惜人人皆祭司的恩典,幫助我們善用這個恩典,雖然在讀經上我們會有不同的亮光,但是知道我們都是不完全的,我們需要彼此的補足,幫助我們彼此的欣賞,幫助我們的恩賜能夠彼此的配搭,讓你的身體能夠健全的發展,讓你的教會可以得到應該得的榮耀。我們謝謝你,願你的名彰顯在教會中,彰顯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感謝你,垂聽我們的禱告,靠耶穌基督的聖名,阿門。
http://kencha.tripod.com/martinluthertheologyindex.htm
馬丁路德神學探討/蔡麗貞(一)
馬丁路德的信仰掙扎(一)
各位弟兄姊妹晚安,謝謝劉牧師給我的介紹,讓我很戰競,希望你們這三個晚上不要失望。我剛剛來到教會才發現很熱鬧,鬧哄哄的,很少到教會會有這樣的氣氛,這是一個很年輕化的教會。希望等一下一個半小時各位的心中仍然火熱。
剛才世瑩姊姊給各位的講義,她故意把講義整理成是填充式的,據說是防止各位打瞌睡,所以請你寫上名字,是不是還要收回來看看你填對了沒有?如果填對的話劉牧師可能會給你獎品。我發現今天發的第一份講義我會講到一半然後轉到第二份你們剛剛發的講義。
我們先介紹馬丁路德的生平。剛才各位在唱詩歌的時候,我覺得好像軍隊,非常有精神,感謝神。最近在美國有一個研究小組,他們去調查美國眾教會的信仰情況,就發現有令人很振奮的現象;可是也有令人很洩氣的情況。令人洩氣是原來主流派的教會─所謂主流派就是在教會歷史裡面,他的信仰是很純正的;所謂的福音派教會,包括信義會、長老會。這種主流派教會最近在美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而且信仰低落的很嚴重。不過我剛才在聽各位唱詩歌、禱告的時候,我相信上帝在亞洲、在第三世界、在新興的國家裡面興起他的子民,我相信神會保守純正的信仰在我們的教會中繼續的被教導、被流傳。
我們先來看馬丁路德的生平,你就可以一面做筆記,據說在我們當中有國中生,所以我很戰競,考驗我的功力,各個年齡的弟兄姊妹都可以聽的懂。
1.路德生平簡介
馬丁路德是1483年出生的,出生在東德,我們先來介紹他的成長背景,就是他的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路德年輕時代最被人家注意的,或說津津樂道的,或者說最有名的就是他信仰歷程,就是他信仰掙扎,掙扎了幾乎10年,所以就有學者很好奇他的成長背景。
路德他小時候的家庭教育是非常嚴格的,嚴格到幾乎是嚴厲的。他的父母都是很虔誠的天主教徒─我們都知道基督教是由天主教分裂出來的,是從馬丁路德開始─所以他的背景是天主教的教育,父母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路德他曾經說他小時候為了偷吃一片核仁,媽媽把他打的皮破血流。我們說慈母嚴父,可是媽媽其實也蠻嚴厲的;爸爸更是嚴格,爸爸常常用鞭子責打路德,就很像貝多芬的爸爸,就會常常追打他,所以路德他好幾次離家出走,他對他的爸爸很怕、恨惡。他長大以後要費很大的氣力,才能夠改變對爸爸的態度。
所以現在有一些學者─特別是心理學家─就會嘗試著去分析路德早年這麼痛苦的信仰掙扎,會不會跟他的家庭背景有關呢?就是為什麼他一直把上帝看做是一個嚴厲的審判官?而沒有辦法把上帝當成是一個慈愛的天父。上帝造出天空的飛鳥、野地的花,這種信仰在路德早年是找不到的,他認為上帝是專門跟他做對的一個嚴厲的審判官。所以有人認為是他爸爸的緣故;他對爸爸那種恨爸爸、怕爸爸的情結投射到上帝的身上。
路德我覺得他年輕時候的宗教情操是非常敏感的,或者是比較早熟,那種敏感是有一點到了神經質的地步了。就是那種完美型的人,對自己的自律、要求很高的人往往會有這樣的傾向:當自己的表現達不到自己的理想的時候,他就會沮喪。所以他從很年輕的時候,就有憂鬱症的傾向;再加上爸爸嚴厲的管教,他們父子之間有好幾次強烈的爭執;再加上整個時代的背景,在中世紀的末期-路德是十五世紀,十五世紀是中世紀的末期─可能碰到黑死病的流行;我剛剛碰到衛牧師,他告訴我他從廣州回來,現在正在流行SARS,我跟他握手的時候有點緊張,希望我這三個晚上不會病發;當時的黑死病就是有點像SARS這種瘟疫,流行的非常廣泛,數百萬人死掉,所以整個歐洲就是一個黑暗的時代。所以當時的社會流行的看法就是非常的灰色,他們只去想痛苦悲慘的事情,他們只去發現會壞的、會死亡的一些現象。在十五世紀的教會,公開的讚美生命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他們整個社會的傾向就是很悲觀、很低調,所以我想路德他是反映了當時社會,或者是他承擔了當時社會的精神,Spirit of The Age,不過我覺得很感謝上帝,這很像齊克果所說的「終極的發現」。什麼叫「終極的發現」呢?這是哲學家講的名詞。終極的發現就是人往往在很極端的情況下、很極端的限制之下去發現自我存在的價值。什麼叫做極端的情況?比如你的家人突然死了,或者是你突然發現自己有癌症,這種很重大的打擊之下,你發現自己的生命受到限制,那個時候你才會去思想你存在意義的問題。齊克果所說的這種終極的發現,就是馬丁路德面對整個時代很灰暗的思想,面對自己嚴格的家教、再面對自己那種很神經質的宗教的潔癖。
不過路德所表現出來的不是灰暗的、不是黯淡的,而很積極的,他後來直接跟上帝面對面的相遇了、他重生得救了,以後他就用很大的熱情跟勇氣,去克服他以前的那一些焦慮跟沮喪。所以路德這種很深刻的宗教經驗,對很多在受苦的心靈、正在受煎熬的心靈是很大的激勵-這個我們要到第三天晚上,我們講他十字架神學的時候再跟各位分享。
路德早年的家庭教育很嚴格,在學校也是如此。你知道德國人訓練學生是一板一眼的。我在歐洲唸書,就發現各個國家有不同的民族性,我們發現德國人做事情最徹底,不同的民族一起打掃的時候就會發現。有一次我去訪問一個瑞士的國際學校─訓練宣教士的學校,就很多族群的人一起生活,他們告訴我說德國人做事情最認真,你現在看在學術界裡面,無論是理工科、或者是人文科,包括神學界,研究的最好的就是德國;德國人他們掃廁所的時候,連馬桶的周圍都可以掃的非常乾淨;聽說最浪漫、最有藝術氣息的法國人,打掃起來最混水摸魚。
所以家教嚴格,再加上學校的教育也非常的徹底─要求學生很高的標準,路德在家裡常常都挨鞭子打,在學校裡面也是,常常被老師用藤鞭來管教,如果上課講話,或是不小心做錯事情,老師會用一個空心的驢頭的面具扣在學生的頭上,就會罰他站在牆角;所以等一下如果有人打瞌睡─前面的幫我看一下─我們給他一個驢頭套上去。
2.信仰歷程
所以我們再看路德的信仰掙扎。
大概是從他讀大學的時候開始,他在21歲的時候讀完了大學,他得到了文學學位,在歐洲如果你要讀法律、或者是醫學、或者是讀神學之前,你必須要拿一個文學的學位。所以路德拿到一個文學學位,他想要繼續的攻法律,正在預備要升學的時候,有一天─這個故事我們都聽過─他在路上走路的時候,突然間傾盆大雨、雷電交加,路德就跑到一棵大樹下─我告訴各位一個普通常識,下大雨打雷的時候千萬不要躲到樹下─他逃到樹下的時候,一聲雷轟、閃電差一點把他打死、把他擊斃。路德在情急之下他就向聖徒禱告─天主教徒他們流行是向聖徒禱告,像馬利亞、聖徒。那個時候馬丁路德是向聖安娜禱告,他說:聖安娜!救我!你們知道聖安娜是誰嗎?聖安娜是馬利亞的媽媽,所以輩分更高了;他差一點被打死。
我大概1985年到德國去,我去那邊學德文,我就記得當地的人告訴我說在夏天的時候,大概從四、五月開始,在德國有一些地方,你在路上走路-馬丁路德這種經驗是很多人有的,就是它會立刻烏雲密佈,然後雷電交加,所以很多人有路德那樣的經驗,可是因為路德的宗教情操比較敏感,他比較神經質,所以他認為那一次的經驗是上帝呼召他的一個印證,上帝救他免於一死,所以上帝一定有重大的託付要給他。這件事情給他很大的刺激,他認為上帝在呼召他,所以他就決定進修道院,一生事奉上帝。他原來是要讀法律的,但是突然轉去要去修道院,所以爸爸非常的生氣,爸爸為此又跟他鬧翻了。馬丁路德在進修道院─你知道要起誓、發願、終身不娶,願意終身都事奉上帝,在那一次誓願的儀式裡面爸爸也來了,可是爸爸對他就是很不贊同,有人就問他爸爸說:你對你兒子要進入修道院有什麼看法?他爸爸說:難道你沒有讀過聖經說做兒女的要孝敬父母嗎?我要他讀法律,他居然要給我進修道院!(所以他認為路德是不孝)只有上帝才知道他那一次差一點被雷電打死是出於撒旦!(他爸爸認為那不是上帝給他的經驗,而是撒旦給他的一個攻擊)所以連在按牧典禮的時候,他爸爸都還在跟他吵架。所以路德就是很難原諒他爸爸。
在修道院裡面路德的靈性仍然在極大的掙扎中,他刻苦己身、他整天禁食、他通宵禱告,就是希望裡面的掙扎可以得到平撫。我唸一段他的回憶錄給各位聽:「我是一個很優秀的修道士,我嚴格的遵守修道會的一切規則,我嚴謹到一個地步,如果有任何一個修道士,因為修行的緣故而得以進入天堂,我敢說那就是我了,所有認識我的修道院的弟兄們都可以為我做見證。我對上帝是那麼的認真,如果我這樣繼續下去的話,如果我整天禁食,如果我通宵禱告,如果我不斷的工作、不斷的閱讀的話,那麼將會奪去我的生命。」他的意思是說他是一個很克盡職守的修道士。但是這一些作為、這一些表現,都不能讓他的內心得到片刻的安寧。路德這樣努力的目的,為的就是要補償自己的罪行,等一下我們會交代一下天主教他們有那個補贖禮。
他認為他內心有很多的罪惡感,他做錯了很多事情他不斷的認罪。可是這一些補贖的行為,都不能夠彌補他的虧欠。有一些歷史家,就是研究說為什麼路德的掙扎那麼大,他是不是做過一些不可原諒的錯誤呢?年輕人最難對付的,或是自己最難原諒自己的罪惡,可能就是犯了性方面的罪。性行為方面的不檢點。因為這方面的罪行最不容易矯正。不過路德他早就回答這樣的問題,他說他年輕的時候對女性沒有任何的興趣。就是性對他而言不是特別的困擾。他從來沒有去接觸過女性,他是個神職人員,是一個修道士。他說他從來沒有替女性辦過告解。所謂告解就是人家來懺悔,就是神父關在一個小房間裡面,外面的人就把他裡面的一些罪惡的事情告訴神父,然後神父就奉上帝的名宣告赦罪。他說:「我從來沒有接受過女性的告解。而性這個問題不比其他道德的問題讓我困擾。」這是一段漫長的信仰掙扎過程。馬丁路德一心一意得尋求一位慈愛的上帝,各位你們這一群年輕人,剛才唱詩的時候好像軍隊,不知道是不是劉牧師像軍隊一樣的訓練你們。在你們印象中,上帝是一個很嚴厲的教官呢,還是慈愛的天父?對路德而言,在他的心目中,上帝不是一個慈愛的天父。他一直耿耿於懷的就是他要尋找一位慈愛的上帝。他從小在天主教的家庭長大,他在大學裡面也接受了一些聖經的教導,現在他又進入了修道院,整天讀聖經,整天禁食禱告。為什麼他尋找不到一位慈愛的上帝呢?
A.契約神學的誤導
那請你們看講義,這個是受到他教育背景的影響。他在大學的時候,接受的是經院哲學。經院哲學是一種哲學,訓練年輕人的一種哲學。那經院哲學的救恩論──人怎麼得救這叫救恩論。他們的救恩論就討論一個『契約神學』,要開始填充了喔。所謂契約就是你要租房子、要買田地、要做買賣要跟人家立契約。那麼在聖經裡面上帝也跟很多人立過約嘛,記不記得?跟亞伯拉罕立約、跟挪亞立約、跟以色列人立約、跟摩西立約,到了新約時代又跟教會立約;很多的契約。經院哲學在他們救恩論的契約神學上,他們就教導人說,上帝跟人立約,所以雙方都有義務。「上帝不欠人任何東西,但是上帝自願欠人東西。」這是奧古斯丁說的,很漂亮。上帝不欠人任何東西,但是上帝自願欠人東西。上帝自願跟人立約。你知道立了約雙方都有義務。我們中國人說『約束』,所謂的約束就是你立了約之後你受到限制,你就有履行『約』那一些義務跟條件。
1.)上帝的救恩是有條件的
契約神學他們說,人跟上帝立約,所以人有義務要履行他的那一份責任;你得救是有責任的。你如果要得救的話,你要先履行一些的條件,我們這裡不是神學院所以不用講太深;但是可以告訴各位,契約神學給馬丁路德的信仰,帶來了三個後遺症。契約神學導致馬丁路德在信仰上有三個缺陷:第一個,認為救恩是有條件的。我們都知道聖經裡面所教導我們的救恩是無條件的,是上帝單方主動完成的工作。人是白白得救,白白地救恩。但是契約神學告訴人說人得救是有條件的。上帝當然願意把恩典賜給人,上帝跟人立約,上帝在這個約裡面,給人很多的應許,他的應許就是禮物,但是人要先完成他那一部份的責任跟條件,那麼上帝就會把恩典給人。所以這是把救恩講成是一種交換式的交易買賣。你完成了你那一部份的責任,上帝就把救恩給你。所以第一個後遺症是,救恩是有條件的。我們正統的信仰是說救恩是無條件的,救恩是白白的禮物,是上帝單方主動完成的工作。你們的信義會─所謂信義就是『因信稱義』。但是那個信心,不是我們得救的條件,我們不是用信心來跟上帝交換救恩;信心也是上帝給的禮物。「我們得救是本乎恩,因著信,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所以我在講那個錯誤的契約神學的時候你們就想那個正面的。他們教導救恩是有條件的,但是聖經教導救恩是無條件的,連信心也是上帝給的;上帝要恩待誰救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上帝揀選某一個人就把信心給那個人,那個人就用信心來回應上帝。所以救恩是上帝單方主動完成的工作。
2.)人沒有得救的確據
第二個契約神學所帶來的一個副作用,就是人沒有得救的確據。第二個後遺症就是人沒有得救的確據。一直到今天,天主教都還是如此。人沒有得救的確據。即使你已經是天主教徒,你要到你死前的那一刻,你嚥下最後一口氣的那一刻,你才知道自己有沒有得救。這當天主教徒其實是滿辛苦的,所以我們當基督徒是很幸福的。我們自得救的那一刻開始,我們有得救的確據;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所賜給我們的救恩是很可靠的。但是契約神學是說得救的確據是沒有的,因為人永遠沒有把握他是不是已經盡到了他那一部份的責任,這是為什麼馬丁路德他不斷的懺悔,不斷的認罪禱告,不斷的禁食,通宵禱告;就是他沒有把握,他是不是已經符合了他那個責任,已經履行了他那一部份的條件。他比較講求人的責任,人的條件,所以相形之下,就沒有得救的確據。所以我們要感謝上帝,我們基督徒領受的是兒子的名份,不是奴僕的身分仍舊害怕。我們呼叫阿爸父是很有確據的。做孩子、做兒子,我們做錯事情上帝也會責打我們,但是我們知道上帝責打我們是因為愛我們的緣故,他不會棄絕我們,所以我們是很有把握的。
3.)上帝是審判官、立法者,不是救主
契約神學的第三個後遺症、第三個副作用是那上帝的角色。對路德而言上帝是審判官,一個很嚴厲的審判官,是一個立法者,給我們很多很多的規條,舊約有摩西的律法、有十誡、有幾百條的律法、律例;到了新約的登山寶訓耶穌的標準更高了;舊約不是說不可以殺人嗎?耶穌說若你裡面恨你的弟兄就等於殺人;舊約十誡說不可以姦淫,耶穌的登山寶訓說你如果看了婦女就動淫念,你就等於犯了姦淫的罪。所以馬丁路德非常絕望,他認為上帝是審判官,耶穌還是立法者,那個壓力太大了。對路德而言當時的上帝不是救主,更不是慈愛的天父;他是審判官、是立法者。各位,現在我在講的時候,你也想想現在你對上帝的認識是屬於哪一個階段,上帝對你而言是什麼樣的角色?
你可能要翻到今天發的講義,我們來看看馬丁路德那時候的教會的教導;剛才我們所講的是大學的教育,大學的經院哲學的契約神學,那現在我們來看看教會所給他的聖經教導,我們來看中世紀天主教的贖罪觀。
當時教會認為人受洗以前所犯的罪,我們在洗禮的時候就可以得到赦免。但是如果你受洗以後,你加入了教會,你仍然又犯錯誤、繼續犯罪,那麼你就需要懺悔禮。有一位神學家叫做阿奎那-這是天主教他們最崇拜的兩個神學家之一;天主教最崇拜的兩個神學家,第一個是奧古斯丁,第二個就是阿奎那-阿奎那把這個懺悔禮、贖罪禮,把它更加的擴大。他說耶穌基督跟歷世歷代的聖徒-包括彼得、保羅…這些聖徒他們無限量的功德就會積成一個善功庫;有一個倉庫,這個倉庫儲藏了耶穌基督的功德,還有歷世歷代聖徒的功德,所以教會的信徒如果去懺悔,那麼教會的神職人員,這些神父們他們可以到這個倉庫裡面、這個功德庫裡面去提取功德給那些有需要的人,不過-你不要把這個教講的很差勁-有一個條件就是必須要那個人是真實痛悔的人,他就可以領取耶穌基督跟歷世歷代聖徒的功德來贖罪,我最近有機會跟輔仁大學的神父溝通,我說你們現在還在教這種贖罪觀嗎?耶穌基督完成了我們的救恩,可以贖我們的罪我們承認,但聖徒的功德能不能贖我們的罪呢?就是我們懺悔的時候只要憑著信心,約翰一書有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所以路德就非常的顫兢恐慌,怎麼活下去呢,這麼完美主義的人,這麼潔癖的人,潔癖的人很辛苦,對不對?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大而化之嘛,粗線條的人比較幸福。那路德就不斷的認罪,整個人陷於很恐怖的那種不安中,他的心神倍受痛苦的煎熬,他的良心恍惚動蕩,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足以讓他顫慄驚恐。路德的靈魂在夢靨的禁梏之下,難得片刻的安寧。他每一次都是早上一起來就開始認罪禱告,禱告到睡著了,再起來認罪。傍晚也是不斷的禱告,禱告睡著了,然後突然驚醒過來,就看見前來取他性命的惡者,就站在他的床邊,瞪視著他。而天上的守護神──他們天主教認為每一個人旁邊都有一個守護神。他禱告到睡著然後醒來好像看見撒旦要取他的性命,而天上的守護神全然隱退,而惡鬼正用動聽的言語召喚他虛弱的靈魂。這一段描述太美了。
這個路德究竟是哪裡出了錯呢?有人說他是不是內分泌失調,或者是說他有腸胃病,或者是有性幻想。不過他早就否認,他說他從來沒有那個性方面的困擾,他從來沒有想過婦女的問題。好吧,雖然路德那麼痛苦,不過感謝主,他倒是還有一樣是正面的,就是他的工作能力還是非常的驚人。他不斷的工作,不斷的上課,不斷的演講,而且不斷的寫書,好像沒有受到他信仰掙扎的影響。我就想到另外一位基督教有名的文學家,叫做杜斯妥也夫斯基。俄羅斯的小說家,這位小說家有兩個很要命的毛病,他是一個賭徒,好賭。杜斯妥也夫斯基有一本小說就叫做《賭徒》,就是在講他自己,就是他沒有辦法勝過的一個壞毛病,有人是酗酒,有人是吸毒,對杜斯妥也而言他最難勝過的就是賭博。不斷的賭,賭到傾家蕩產,他也常常去跟人家借錢,向那個圖格涅夫借錢,去向扥爾斯泰借錢,借了前馬上去賭,賭了又輸了。他曾經上千百次跪在自己太太面前懺悔說:我不再去賭了,但是一拿到稿費又去賭了。這是第一個毛病。杜斯妥也夫斯基第二個毛病就是有羊癲瘋,癲癇症。就是你無法預警的、腦筋抽筋的時候就躺在地上,然後就口吐白沫,發出野獸般的叫喊聲。所以當他太太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杜斯妥也夫斯基有這兩個這麼要命的毛病,他的工作能力還是一樣很驚人,他的小說一本一本的問世,路德就很像他。雖然那麼辛苦的信仰掙扎,但是他的工作還是照常。
還有一樣事情也讓路德很不安,那就是預定論。路德在重生得救以前他非常痛恨預定論;預定論讓他覺得很沒有安全感。一個人在還沒有行為表現以前命運已定。你記得嗎?上帝對那一對雙胞胎的兄弟說,雅各跟以掃說:我愛雅各,我恨以掃。根本雙胞胎都還沒有出生,命運就已經決定了。所以預定論對馬丁路德而言是很沒有安全感的。我還沒有行為表現以前命運已經決定了。路德他說:難道上帝真的要用預定論來作為一個人的命運嗎?上帝怎麼能夠說是大有憐憫慈愛的上帝呢?預定論使多少人反感呢?上帝揀選某一些人,那些人就會得救。但是所謂的揀選,是很傷感情的字眼。所謂揀選──你們這些人都是被揀選的,也就是說有一些人是沒有被揀選的。那沒有被揀選的是不是就要沉淪?預定論對很多人而言是信仰的絆腳石,我是不是沒有被揀選的呢?我這麼努力的去實踐信仰的要求,可是如果我的名字沒有登在生命冊上,我這些所做的一切是不是都白費了呢?所以對路德而言,預定論是讓他對上帝非常痛恨。不只一次路德感到極度的絕望,他說寧願上帝沒有造出我來;還說愛上帝,恨他都還來不及。不過重生得救以後的路德,他最喜歡講的就是預定論。他覺得預定論是基督徒最大的安慰。怎麼說呢?原來是他信仰的絆腳石,後來居然成為他信仰的房腳石。路德說:如果人得救不是因為自己的行為表現,而是因為上帝的揀選,因為上帝莫測的愛,那麼上帝也不會因為我的軟弱,我的跌倒,我沒有好的表現而棄絕我。人得救與否不是因為你的表現、你的業績、你的才幹、你的能力、你的恩賜,而是因為上帝單方的恩典。所以他認為預定論是基督徒很穩固的一個信仰的根基,是連君王都沒有辦法動搖的信念。這個信念是一種得救的確據,可以特別安慰像馬丁路德這種信仰潔癖的人,就是他要用各種嘗試、各種努力讓上帝喜悅,可是他就沒有這樣的確據。只有預定論可以安慰他。因為預定論不是看你的表現,不是看你的努力,而是因為上帝單方、主動的恩典。
恩師的啟笛
我們來到他老師給他的幫助。恩師給他的啟笛。他的老師是修道院的院長,你可以想想在你信主到現在,你有沒有屬靈的導師?你屬靈的導師給你什麼樣的幫助呢?給你性格的操練?還是給你痛苦中的安慰?或是給你神學上的、聖經上的教導?馬丁路德的老師給他的幫助不是神學上的幫助,老師給他的幫助比較是精神上的,比較是教牧輔導方面的幫助。他的老師幫助他去克服內心的焦慮跟沮喪,他的老師其實沒有解決他內心的那些教義的、神學的問題;他的老師比較是鼓勵他去思想聖經裡面所講到的上帝的恩典,聖經裡面所講到的信心,來克服他內心的懼怕,他的老師教他三方面:
1.悔改是愛上帝的心開始,而不是結束。
悔改是由愛上帝的心而來,而不是由怕上帝的心而來。過去馬丁路德把上帝看做是一個嚴厲的審判官,我如果達不到上帝的要求,上帝就會懲罰我。我要努力的討上帝的喜悅。所以舊約時代,以色列人守律法恐怕也是怕上帝的懲罰。但是他的老師告訴他說,悔改不是因為怕上帝,悔改應該是由愛上帝的心開始。你要先愛上帝,你才有可能真正的悔改。這個是幫助馬丁路德克服他內心對上帝的懼怕跟痛恨。第一個,他去尋找一位慈愛的上帝。
2.不可以信賴人天然的能力,如良知、良心等,因為這些是不可靠的。
老師告訴他說:不要倚靠人天然的能力。什麼叫做天然的能力呢?就是相信人裡面有良善,人裡面有良知、有良心,如果你把你裡面的那一點點的良善發揚光大的話,你就可以得救。這個是契約神學給他們的教導。但是他的老師說不要信任人裡面的良善。人裡面一點良善都沒有,人已經完全敗壞墮落,人已經徹底的墮落。所以我們需要倚靠的是上帝外來的幫助。這是第二點。不要倚賴人天然的能力。
3.真正的神學是榮耀上帝而不是榮耀人。
真正的神學是榮耀上帝而不是榮耀人;要他把注意力放在上帝的身上,而不是放在『人』的身上。我是不是已經努力的達到了上帝要求的標準?
那麼這三點都是奧古斯丁的神學,也是馬丁路德他了解『因信稱義』的起點。我們再回到馬丁路德的生平。他的信仰掙扎還沒有停止,他的老師給他的輔導是心理輔導這方面,但是他神學的掙扎依然的在進行中。
我念一段他的回憶錄,馬丁路德他所寫的自傳,這一段自傳就很關鍵性了。路德他說:『我從前雖然是一個很虔誠的修道士,我的生活無可指摘,我卻常常認為自己是一個大罪人,我在上帝面前坐立不安,我的良心不住的自我控告,我無法相信我所做的一切補罪的功德,可以取悅於上帝,討上帝的喜悅。事實上,我對上帝很生氣,我恨這一位上帝。(他很坦白)我恨這一位審判人的公義之神,可憐的罪人,不但在原罪的咒詛之下永無翻身之日,又被舊約的律法壓的透不過氣來。如今,上帝又藉著福音讓我愁上加愁。(可憐的路德)讓我們曉得他的憤怒跟公義。』
重新領悟救恩真理
我們都知道馬丁路德得救是因為羅馬書,我們都知道他得救的關鍵是因為羅馬書第一章。我們來看羅馬書第一章17節。教會歷史有很多偉大的人因為羅馬書而得救,羅馬書最好好好看。奧古斯丁、馬丁路德、約翰衛斯理,都因為羅馬書而得救。所以羅馬書是非常重要的一卷書。「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但是剛才路德說,上帝又因著福音愁上加愁,讓我們曉得他的憤怒跟公義。原來路德讀羅馬書,他跳過了第17節,他一直在看18節。我們來看18節。「原來神的憤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一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難怪福音是讓他愁上加愁,重擔更重了。原來福音是要顯明上帝的憤怒跟公義。路德他的自傳裡面說:『我被自己鞭策得幾乎發瘋,我晝夜不斷的思想保羅在羅馬書這裡的意思,最後我終於澈悟了。(他的目光終於往前面移了一節)義人得生是因著信。就是因著上帝的恩典我們被稱為義。我們是完全被動的領受恩典,(領悟到這一點還沒有完)我就好像突然重生。』路德在講這句話的時候,他已經在神學院教書了,他已經拿到神學博士了。這很可怕,神學博士還沒有得救。神學院的老師你要小心提防他。路德說:「天國之門就立刻大開,我終於進入樂園了。」
很辛苦的信仰歷程終於到了1518年,他終於澈悟了,整個人就豁然開朗。這也是一個很特別的問題。我們都知道馬丁路德改教是在1517年,但是他改革的第二年,他才真正的澈悟福音真理。所以這是一個很驚人的現象。『因信稱義』這個福音真理,馬丁路德從小在教會難道沒有聽過嗎?他在修道院難道沒有讀羅馬書嗎?他考神學博士的時候難道沒有被羅馬書第一章17節嗎?如果說馬丁路德是在1517年改教1518年才發現福音真理,那麼請問中世紀的那一些天主教徒、那些神父們,是不是都不得救?有沒有可能?路德是到1517年到1518年才突然從羅馬書中發現福音,他過去的家庭教育、基督教教育、學校的大學教育、教會的教導、修道士的讀經禱告,他在神學院讀到神學博士,都沒有辦法讓他領悟因信稱義的福音嗎?那麼是不是整個中世紀的天主教徒都要沉淪阿?包括那些神父、修女。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想不是的。有一位牧師他是這麼說:『因信稱義的福音在過去的天主教,並不是沒有。有的。只不過是原來因信稱義的教義在天主教裡面是一種習慣性的相信,但是到了馬丁路德,因信稱義變成了最確實的信念。過去在天主教因信稱義被當作是古老的教義,但是現在馬丁路德的時候卻變成了一個最重要的體驗。』馬丁路德用了十多年去體驗這個教義。不是頭腦的知識,而是他親身的去體驗。不斷的用各種的努力要討上帝的喜悅,到一個地步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徒勞無功,要靠人的努力去討上帝的喜悅是死路一條;除非你死心塌地的相信上帝是白白的恩典。
所謂的恩典就是他是一個禮物,不是用你的努力去交換得來的。這一位牧師他說:『因信稱義在過去的天主教裡面是眾多真理其中的一項,可是到了馬丁路德,他把它變成了最重要的一個真理。宗教改革的起點,不是人能夠為救恩做什麼;宗教改革的起點,不是人應該為你的救恩做什麼;而是神已經在基督裡為我們成就了什麼。耶穌基督所完成的救恩是這麼的圓滿,這麼的完美,所以人只需要用信心來領受,就可以得救。』所以不是靠你的努力掙扎,不是因為你的抉擇,不是因為你的決定,而是因為上帝白白的賞賜給我們。信心不是我們的抉擇;信心也不是我們的掙扎;信心也不是你在漫長的的尋求過程中,你的選擇、你的決定、你的掙扎;信心是上帝給的恩典。
3.路德的因信稱義論
A. 稱義是被動的義(passive righteousness)
稱義是上帝主動的工作,是上帝白白的恩典,人是完全被動的
馬丁路德因信稱義的重點,第一個是它是一個被動的義。上帝主動,人被動。稱義是上帝主動完成的工作;是上帝的恩典──所謂恩典就是禮物,是你還沒有做工就給你的,人是完全被動的。我們來看一處聖經約翰福音第六章44節:『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到我這裡來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這裡講到是天父先吸引人,人才能到耶穌這裡來;所以是上帝主動的。同一章65節:『耶穌又說:「所以我對你們說過,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賜,沒有人能到我這裡來。」』所以你到教會裡來,不是因為你自己;不是因為有人說我大專聯考失敗了,我心裡很鬱悶,所以我就來到了教會;我談戀愛失敗了,我就心情很不好,晃一晃就來到了教會;那天講員講道,我就決志,我就信主了。所以福音是我找到的。但是約翰福音說不是的;若不是天父吸引人,如果不是天父的恩典,沒有人能到耶穌這裡來。即使你來到了教會,如果沒有聖靈感動你、如果沒走有聖靈感動你,你可能到教會幾十年混水摸魚還不得救。上帝的恩典在先;上帝主動、人被動。這是第一點:passive righteousness;上帝主動加給人,人被動的領受。信心是人被動中主動的回應;信心只是一個回應,但是信心是上帝給的。
B.稱義是外來的義(alien righteousness)
第二個是外來的。不是你自己的義,是耶穌基督的義加在你的身上,我們來看哥林多前書第一章30節:『但你們在耶穌基督裡是本乎上帝,上帝又使它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所以不是因為我們的公義;而是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公義;我們是披上耶穌基督公義的外袍,來到上帝的面前。是外來的,不是靠你裡面天然的良知、良善;連信心也是上帝給的禮物,它是外來的,不是你與生俱來的;不是你裡面的掙扎,而是上帝揀選你,上帝把信心給你。
C.宣告的義(announcing righteousness)
第三個,義是宣告的義。所謂宣告──『announcing righteousness』這是一種法庭的概念──就是我們得救的那一刻,你想像上帝祂就宣告你們不再是罪人而已,你們更是我的兒女。這是一種宣告的義,這是一種司法性的、法庭上司法的義。實質上我們還是會犯錯,實質上我們的生命仍然有老我,但是我們已經披上耶穌基督新的生命,我們同時有兩個身分,馬丁路德用聖經來歸納說:一方面實質上我們是罪人,但是在地位上我們是上帝的兒女。我們披上了公義的外袍;所以是地位性的轉變,不是你實質上生命完全變的完美。就是生命上、實質上、倫理道德方面的表現,這個是得救以後的後續工作,這是成聖的過程。而稱義是剎那之間地位的轉變,我們決志相信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得救了;我們就已經有上帝兒女的身分了,我們就已經披上了公義的外袍,所以那是已經立刻發生的。
所以馬丁路德他個人很痛苦、很漫長的信仰歷程其實就是縮短我們的歷程。他為我們走了這麼多辛苦的道路,就是讓我們現在所有的基督徒知道說,信仰其實是一件很輕省的事情,他不是一個很沉重的擔子,不是靠人的努力去賺取來的。
Q&A
Q:改教是1517年,馬丁路德已經舉了三個原則,惟獨聖經、惟獨信心、惟獨恩典。但是剛才蔡老師講到在1518年他才得著真理的發現,是不是時間上有誤?
A:謝謝衛牧師,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對馬丁路德得救的年代,有不同的說法。信義會道聲出版社出了一本書叫做《這是我的立場》,那個作者把路德得救的年代定在1513到1515。那另外有一本教會歷史的書──華爾克的,他把馬丁路德得救的年代定在1516年年底。我在讀博士的時候──研究馬丁路德──最新學者的發現,認為比較穩妥的是1518年。這是一個非常震撼的發現。因為馬丁路德是1517年改教,衛牧師說那三個重點都已經提出來了,為什麼把他得救放在1518年呢?是不是年代搞錯了呢?回答各位,那三個重點,其實在馬丁路德早年──1513年,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就好像是亮光,他讀經的時候亮光不斷的出現。但是馬丁路德有那些亮光以後,在1518年之前,他仍然會講一些有中世紀色彩的話語:人得就是要靠著人在上帝面前謙卑、克己、努力這種表現;也就是說馬丁路德他好像穿著溜冰鞋,他有時候滑出去了;滑出去就是他已經脫離了過去的綑綁,進入了宗教改革;可是滑冰鞋不久又溜回來了,又回到中世紀那種人要靠著自己的謙卑、努力來討上帝的喜悅。所以馬丁路德真正豁然開朗應該是1518年。而這三個重點就非常清楚了。之前的確有出現過,但是不是很透徹,不是很徹底;就是說路德還是會回到中世紀那些教導裡面。中世紀的包袱太沉重了,是一千多年要靠人的努力去達到上帝的標準那種教導,還有契約神學那三個後遺症的包袱太沉重了。所以馬丁路德要花很大的努力,到1518年才完全的澈悟。
Q:老師您好。我是輔仁大學的學生,我是真理堂的。我有兩個問題想要請教老師。第一個是您講到因信稱義這最基本的概念,可是老師您都放在「義」上面,就是馬丁路德認為的義,那什麼是馬丁路德的信心,你只提供了信心是人被動中的主動對上帝的回應,那可以在做更詳細的說明嗎?
A:這我可不可以放到第三個晚上聖餐論的時候再來講。
Q:那第二個問題,馬丁路德他對自己罪裡面的一個很深的省思,那這樣是不是也代表說他對罪的觀念,跟保羅書裡面罪的觀念是不是不一樣?可以請你做個解釋。就是說他對罪很敏感,那這樣的話會不會造成他神學上的一個出入呢?
A:我一開始就說他是在信仰上很有潔癖的人,所謂很有潔癖,好聽一點就是完美主義,說的比較不好聽就是神經質。但是這種神經質的潔癖的完美主義的特質,其實如果你對照馬丁路德得救、重生以後就很大的對比。信主以後其實他就很人性化,很有大將之風。就不會在那裡時時刻刻擔心說有沒有達到上帝的標準。至於他的罪觀,跟保羅一不一樣很難回答。他比較是用生活去體驗,保羅在他的書信裡面不太去講到他內心的世界。記憶裡面那種一絲一點細微的罪,保羅好像沒有提過。但是路德在這一方面就很敏感,可能個性不一樣。可能在座的很多人認罪的時候是粗枝大葉,很籠統的認就很有平安;這種人其實蠻有福氣的。
馬丁路德神學探討/蔡麗貞(二)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昨天有一位弟兄就問了馬丁路德對罪的看法,對稱義的看法;提醒我,馬丁路德他所處理的因信稱義,在我們的神學領域裡面,是屬於救恩論,基督教有三個基要信仰,第一個是三位一體,第二個是基督論,第三個就是救恩論。保羅在羅馬書或是在加拉太書所處理的就是救恩論,那馬丁路德在因信稱義教義上的突破,正是屬於救恩論,所以我想我應該回去幫你們打這一段的根基。
1.救恩論哲學
基督教的三大基要信仰之一就是救恩論。這三大基要教義,會影響一個人是正統或是異端。如果在這三個基要信仰上犯錯誤的就是異端。救恩論是討論什麼呢?救恩論的哲學;救恩論是討論兩個問題:
A.為何人類需要救恩?─世人都犯了罪(羅一至三章)
第一個問題是人類為什麼需要救恩?答案是因為世人都犯了罪。
B.如何得救?─因信稱義
救恩論討論的第二個問題:如何得救呢?因信稱義。
所以我們就來看「罪」;聖經如何看罪,聖經對罪的定義,以及你想一想,我們中國的文化裡面怎麼樣看罪?跟中國人談福音的時候,你提到罪,他們會怎麼想?你怎麼樣把他們從文化的定義引到聖經怎麼講罪。如果一個人不覺得他是罪人的話,你根本很難跟他傳福音,一定要他承認自己是罪人,他才覺得有需要救恩。所以當一個人承認自己是罪人的時候,他其實離得救就很近了。所以如何跟人家談罪?我們學員傳道會,用四律跟人家傳福音第一個就是要講罪;那我們等一下就要看因信稱義,聖經如何講義。
2.什麼是『罪』﹖
A.罪的原意是未達到神的標準(羅三23)
罪這個字原來的意思,就是在希臘文──我們新約聖經原來是用希臘文寫的,而這個字罪根本的意思,就是射箭的時候射歪了,沒有射中目標;沒有達到上帝的標準,就是罪。上帝的標準是100%,如果你歪了一點點,虧缺了0.00001%就是罪。就像滿月一樣,滿月才是一百分,如果缺了一點,就是罪。沒有達到上帝的標準;沒有射中目標,沒有射中中心點,這個是「罪」這個字最早的意思。我們都要從羅馬書來看罪的定義及稱義的定義,因為羅馬書的主題就是因信稱義的救恩論。
翻開羅馬書第三章23節──我們以前大學的時都要背這一節;趁你年輕後多背聖經,受益無窮。我們一起來讀:「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 神的榮耀;」上帝的榮耀是一百,你虧缺了一點點就是罪。箭靶──你射箭的時候的中心點──歪了一點點就是罪。所以聖經有這個意思,罪最原本的意思在聖經裡面有提到。天主教的思高聖經把這一節翻譯做:世人都犯了罪,失掉了天主的榮光。天主的榮光那榮耀是百分之百,失掉一點點都算是罪。我們說顏淵不二過,不二過是說他犯錯誤不會犯第二次,這個算是聖賢,但是按照聖經的標準他還是有犯過錯,所以還是罪人。我們中國的文化是:他犯過錯他才是罪人;而聖經說因為他是罪人,所以他會犯過錯;等一下我們會講這一點。
B.罪的中心是不信神(羅一21~25)
第二個,罪的中心、核心癥結是因為不信上帝。那你可以問問,有誰一出生就相信上帝?沒有人。牧師的孩子也是一樣,一出生不會認識上帝的。所以人一出生都是罪人。不相信上帝是罪很核心的意思。在創世紀第三章,我們看見上帝創造的亞當、夏娃,他們不信神所說的話:你吃的那日必死。亞當跟夏娃不信上帝所說的話;他們接受了蛇的引誘:上帝豈是真說……;上帝真是這樣說嗎?他們寧願相信蛇的話,不願相信神的話。亞當、夏娃寧願相信蛇的謊言、引誘,而不願相信上帝斬釘截鐵的命令;這成為人類罪的由來。所以不信神是罪的第二個定義。
我們也來看羅馬書怎麼樣講不信的部分。羅馬書第一章21節:「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 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明明人的良心應該要認識上帝,可是人故意不認識、不相信上帝、不把它當作上帝來榮耀;反而用木頭來雕刻偶像敬拜。這是罪的由來:不信上帝。中國的文化裡面當你跟人家講罪的時候,有沒有這一層的涵義呢?不相信上帝就是罪,恐怕很難接受這一層。
C.原罪或罪性─控制人去行惡的力量(羅五12~14)
保羅甚至將『罪』中人格化(羅七8~11,19~20)
聖經對罪的第三個定義就是原罪、罪性,就像我剛才所說的,因為人有罪性,所以人一出生就是罪人;因為他是罪人所以他才會犯罪。這跟文化所說的罪不一樣。一般的宗教跟文化是說因為你犯了錯,所以你才是罪人。但是聖經倒過來;不是先看你的表現,而是看你的本質:因為你的本質是罪人;為什麼是罪人呢?因為你有罪性。這個罪性是從亞當、夏娃流傳下來的,這個我們叫做原罪,或者是罪性。你看不到它,你也不知道它是由什麼管道遺傳下來,是從血液呢?或是從腦裡的某一些成分…我們不知道,這是一個奧秘。從我們第一個始祖,亞當、夏娃遺傳到今天給我們,你看不到它,可是它一生都跟著我們。控制人去行惡的一股力量。
我們來看羅馬書五章12節:「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他的權下。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預像。」第14節說: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他的權下;它就是死亡、就是罪的權下。我們雖然沒有吃分別善惡的果子,我們都在罪性、原罪的控制、轄制之下。跟人家傳福音的時候,你要講這一點很難,非常難。他願意承認的時候,他幾乎已經要接受耶穌基督了;所以需要聖靈的工作。保羅把原罪講的好像是一個人,其實我們可以往創世紀推:創世紀有一對兄弟,哥哥叫該隱,弟弟叫做亞伯,該隱跟弟弟一言不合打起來,哥哥就把弟弟殺死了。這是人類歷史中的第一宗謀殺案。上帝就來問哥哥說:你的弟弟在哪裡呢?該隱就發脾氣,變了臉色,說:我豈是看守我弟弟的。上帝跟他說:你若行的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不好,罪就伏在門前,他必戀慕你,你卻要制服他。用了兩個動詞。戀慕和制服就向上帝給亞當和夏娃的咒詛一樣:男人要轄制女人,女人要戀慕男人。同一對動詞;罪就好像妻子戀慕男人一個女人要纏著男人一樣,人要想辦法制服他,所以他把罪講的好像是一頭野獸,就伏在你們家門口,他隨時要伺機吞噬你。就把罪描述的非常生動,到了新約時代,保羅把罪講得像一個人一樣;這個我們叫做擬人化,或是人格化。
我們來看羅馬書第七章8到11節:「然而罪趁著機會,就藉著誡命叫諸般的貪心在我裡頭發動,因為沒有律法,罪是死的。我以前沒有律法,是活著的;但是誡命來到,罪又活了,我就死了。因為罪趁著機會,就藉著誡命引誘我,並且殺了我。那本來叫人活的誡命,反倒叫我死,因為罪趁著機會,就藉著誡命引誘我,並且殺了我。」他說罪趁著機會殺了我,就像該隱一樣,像個殺人兇手一樣;罪講的非常生動化。我們再來看第19到20節:「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若我去做所不願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做的。」控制人去行惡,你明明知道要去做,可是你做不出來,你明明知道不應該做,可是你卻去做,身不由己,人受到轄制、受到控制。所以保羅說:「我真是苦阿!還沒有得救,還沒有重生以前,就是被罪轄制。」其實甚至有些人得救以後呢──我昨天提到杜斯妥也夫斯基,他其實從小就已經在基督教家庭長大的,但是他信主以後,還是被賭博習性綑綁住,被轄制的很厲害,我們等一下再提他。所以控制人去行惡的力量,這是第三個,跟人家傳福音的時候,這個也是一個絆腳石,一個很大的攔阻或是障礙,從他突破那個障礙,是要靠聖靈的力量去突破。
D.內心不潔─耶穌登山寶訓(羅一28~29)
聖經給罪的定義是──這是耶穌的定義,耶穌在登山寶訓上的教導,內心不潔淨就是罪,你不用真的用身體去犯那個罪。我昨天已經提到了,十戒說不可以殺人,可是耶穌說,你如果裡面恨你的弟兄姊妹,你就已經犯了殺人的罪。所以各位想一想,你從小到大有沒有恨過人,有沒有殺過人?恨人、懷恨在心,可能是很多姊妹的通病,那弟兄也是網羅在裡面,耶穌說你們聽見律法說不可以犯姦淫;跟別人的太太上床就是犯姦淫,可是耶穌說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看見婦女就動了淫念你就已經犯了姦淫的罪了。在座的弟兄們你們想一想,你們有沒有不小心看到黃色書刊的畫面。我們學校有一個老師,他說他出門到校外的書局,書局外面擺了很多黃色的書刊,他都不敢看一眼,就是怕被太太罵。我們團契有一個老師,他很誠實說,一個男人如果喜歡女人的話,都會有一些性幻想,也就是說普天下大概所有的男人在耶穌的標準之下,都曾經犯過姦淫的罪。耶穌的登山寶訓標準是相當高的,你不用真的跟人家上床,裡面動過淫念就等於犯過那個罪─心中不潔;那是超高標準。耶穌的登山寶訓其實就是要告訴我們說:世人都犯了罪,沒有一個例外,除了耶穌以外,所有的人都需要救恩。裡面的貪心、忌妒都是罪;有沒有哪一個文化說裡面的貪心忌妒就是罪?就是傳播協會千韻詩班唱過一首詩:我沒有罪。殺人放火不會做,可是裡面的貪心沒有人看見,只有自己知道,按照耶穌的定義那都是罪。
我們看羅馬書第一章28到29節:「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 神, 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毒(註:或作「陰毒」),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又是讒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 神的(註:或作「被 神所憎惡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惡事的、違背父母的、…」內心不潔裡面很多人家看不到的東西,在上帝的眼中都是罪。也想想我們文化裡面有沒有這一個層面的定義;你跟人家講罪的時候他會不會想到這一點。
E.罪行、惡行(羅一26~27)
小結:罪不是哲學性、教育性、倫理性、心理性的問題,而是神學性的問題,是人與神的關係,或人的救恩問題。
聖經給罪的第五個定義是比較普遍性的。一般宗教文化都會提到的罪的涵義。就是犯了錯,罪行或是惡行。我們還是看羅馬書第一章26節:「因此, 神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情慾。他們的女人把順性的用處變為逆性的用處;男人也是如此,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慾火攻心,彼此貪戀,男和男行可羞恥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這裡講到身體犯罪;這裡很可能是在講同性戀。裡面的不潔還有加上外面身體的不好的行為,聖經全部都網羅在內。所以想一想你過去對罪的認識,跟現在這比較完整性的認識有沒有差距。
我們來作一點結論。聖經裡講到罪不只是消極的虧缺了神的榮耀,缺少上帝原來的公義跟聖潔,而且是積極的作惡。聖經裡所講的罪,我想不只是在只倫理道德方面的罪而已,也不是指教育方面。所謂教育方面,就是小孩子你給他好的榜樣他就學好,給他壞的榜樣他就學壞。中國有孟母三遷,就是要給他有好的教育環境。我想聖經所說的罪不只是在教育方面的定義而已,小孩子雖然你給他好的榜樣,學的很慢,但是壞的事情你不用教他自動會學。包括傳道人的孩子都是這樣。這是因為他一出生他就是罪人,而不是因為你給他好環境──你給他好環境他當然會學的比較好,但是有時候好環境也是不會學好。這個不是教育性的問題;也不是哲學性的問題。初代教會有一個神學家叫做奧古斯丁──我們很欣賞的神學家。奧古斯丁在年輕的時候他用哲學的角度來詮釋罪,他說什麼叫做罪呢?罪就是缺乏正面的善。上帝是公義的,那缺乏公義就是罪;上帝是良善,缺乏良善就是罪。奧古斯丁其實是在逃避一個問題,如果萬事萬物都是上帝所創造的,上帝是一切的根源的話,那罪惡從哪裡來?創世紀第一章說上帝看祂所造的一切都甚好。一切美善的事物都是來自上帝。上帝既然是一切的創造主,那罪惡從哪裡來?這是到今天為止神學家都很難回答的問題。無法回答的問題都是奧秘,將來到天上問上帝。奧古斯丁就想辦法要用哲學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他說:沒有醜惡這種事情──所謂醜惡就是缺乏美麗。沒有虛偽──所謂虛偽就是缺乏誠實。就是他在逃避上帝會製造積極的罪惡。不過他還是必須要面對這個問題:罪從哪裡來?你說亞當夏娃怎麼會犯罪呢?被蛇引誘他。那蛇從哪裡來?大概是墮落的天使吧!那天使為什麼會墮落呢?反正你要一直推,推到最後,就要問說:那罪惡從哪裡來?奧古斯丁後來就放棄這種哲學性的解釋,他就說上帝創造一切美善的事物,但是神會任憑人犯罪。罪不是哲學的問題;罪也不是心理學的問題。以前有一位台大的外文系教授叫做顏淵叔教授。他說你們基督徒都有很深的罪孽感,有些聚會所的弟兄姊妹他們就穿個背心,上面寫:我是罪人。基督徒最愛講罪了,常講自己是罪人,所以裡面一定有很多心裡的障礙。所以他以為罪是心理學的問題。昨天我們也講到馬丁路德,很多人都用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說他為什麼那麼怕上帝、恨上帝。原來是父親給他嚴厲的家教。有人會用心理學的問題去分析,但是我們在這裡作一個結論:聖經裡所講的罪,他不是哲學性的問題;不是教育性的問題;不是倫理性的問題;不是心理學的問題,而是神學的問題。什麼叫做神學的問題?神學的問題他是講我們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罪是用來規範我們人跟神之間的關係,也就是人怎麼樣得救。人怎麼樣被上帝接納、人怎麼樣被上帝赦免的問題,是神人之間的問題。亞當犯罪最大的結果,那個最可怕的結果就是人不再認識上帝。人不再承認上帝。有人明明知道上帝,還是故意不認識神。羅馬書第一章有講到上帝的永恆跟神性是明明可知的,我們藉著自然界,藉著良心應該知道,但是人都故意不認識。犯罪最可怕的結果,是人不再認識上帝、不再相信上帝、不再尋找上帝。
昨天有一個弟兄問我聖經裡面罪的定義。那馬丁路德有沒有?有的。奧古斯丁他讀了聖經之後,他給罪下了一個定義:所謂的罪,就是使人被轉向世界。人本來是面對著上帝,亞當夏娃在伊甸園裡面是跟上帝對話的,但是罪使人背對著上帝,然後面向世界。這是奧古斯丁的定義。那馬丁路德如何定義呢?馬丁路德說:上帝在這裡,然後罪使人扭曲,以自我為中心。在犯罪以前,人跟上帝有美好的溝通,人以神為中心。人心裡的寶座是讓給上帝的,但是犯罪以後,人以自我為中心,人扭曲了。自我為中心。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最愛的都是自己。這個就是罪。罪使人以自己為中心;罪使人被世界吸引了,愛世界。不愛上帝,不再榮耀上帝;不再尋找上帝。這是聖經給罪所下的定義。我們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那我們如何得救呢?就是因信稱義。
3.什麼是『稱義』?(羅三21~24)
怎麼樣給稱義解釋?其實我們昨天晚上已經提過了,馬丁路德給稱義有三個重點:被動的義:神主動人被動;外來的義:義不是我們天生就有的,而是上帝把耶穌的義歸給我們,披在我們身上,信心是上帝給的,外面來的;宣告的義好像在法庭中上帝接納我們為他的兒女,宣告我們不再是罪人,是立刻地位上的轉變。我們來看今天的講義:
A.在神面前地位的轉變:立刻性、瞬間的轉變(約三18,五24;羅三20,四2,八33;加三11
「在神面前」─你注意這個在神面前,馬丁路德最喜歡用的一個字眼──地位的改變。這就是我們昨天所說的宣告性的義。我們來看聖經,約翰福音三章18節:「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們不信上帝獨生子的名」信他的人反得永生;反得永生的另外一個字就是不被定罪;所謂不被定罪就是他稱義了。我們本來都是罪人,但是上帝宣告說你們不再是罪人,你們是義人。所以稱義的相反詞就是定罪。我們在上帝面前不再被定罪,這就是稱義。再來看約翰福音第五章24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那聽我話、又信那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被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信耶穌的人就有永生;什麼叫做永生呢?就是不被定罪,已經出死入生了。不被定罪就是稱義的意思,不再是罪人而是義人,是被上帝接納、被上帝赦免的。這是第一個宣告的義、立刻的轉變,你信耶穌的那一刻你就被上帝接納為他的兒女。
B.義因信白白加給我們─被動性(羅三22~24)
二個,義因信白白加給我們。神的義加在我們身上,我們被動的領受上帝的義。這個就是昨天晚上我們說的,被動的義。來看羅馬書三章21到24節:「但如今神的義在律法以外(律法就是靠你的行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是福音不是這麼說,神的義是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有律法和先知為證,就是上帝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就贖就白白的稱義了。」用的是被動式;我們被稱為義,我們被上帝稱為義人。我們是被動的上帝主動。
C.歸算的義(羅四3~5,五12,15,18~19)
第三個:歸算的義。歸算的義不是做工得工價,而是因為耶穌基督所完成的義歸在我們的身上。羅馬書第四章第3到第5節:「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做工的得工價,不算恩典,乃是該得的;唯有不做工的,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他的信就算為義。」是算的,歸算的,不是你真的做到了,而是上帝把義歸在我們的身上。這是白白的恩典,叫歸算的義。這應該是昨天晚上的哪一個呢?外來的,不是你天生就有的,而是從外面加在我們身上,歸算在我們頭上。
D.耶穌基督是我們的義(林前一30)
第四個:耶穌基督是我們的義。上帝使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公義、聖潔。所以我們也做一個小小的結論。所以救恩是上帝單方、主動完成的工作,我們用信心來領受就得救。
5.路德的突破
我們來看馬丁路德他所面對的困境。他雖然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他雖然在修道院整天讀經禱告………(換面)講到經院哲學的契約神學,契約神學裡面講到說人跟上帝立約,上帝願意把救恩給人,上帝願意把應許、救恩給人,只要人盡到他那一部份的責任。那一部份的責任就是把你裡面的良知、良心、良善,把他發揚光大。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盡諸己,盡到你的責任了,那上帝就會把恩典給你。所以救恩就會變成一種交換式的、交易性的買賣。人要先盡到他的責任上帝才會把救恩給人。所以救恩是有條件的。這是第一個障礙──馬丁路德他得救的第一個障礙。第二個障礙,他的恩師是修道院的院長,他的老師是個神秘主義者,中世紀的神秘主義認為人裡面的最深處,有一種靈魂的火花,那個靈魂的火花。就是你點火柴的時候,你在黑暗的地方點火柴會有星星之火。人是罪人,我們內心是黑暗的世界,但是在內心的最深處,有靈魂的星星之火。也就是說,人裡面有一點點的良善。人可以靠著這一點點的良善,來渴慕救恩、來尋求上帝。當你主動願意去尋求上帝說:主阿,我需要你的時候,上帝的恩典就會幫助你。也就是說人裡面還是有一點良善。這個也是一個障礙。第三個,馬丁路德後來跟一位人文主義者,叫做伊拉斯姆,他是當時歐洲的大文豪,馬丁路德年輕的時候讀過這個大文豪很多很多的書,後來馬丁路德跟他在神學上有了衝突,伊拉斯姆認為人裡面有自由意志,整個大學的人文教育都是這樣,人裡面當然有自由意志,如果人裡面沒有自由意志的話,人是傀儡,人是任憑上帝擺佈的傀儡。那人哪裡有存在的尊嚴跟價值呢?所以一般的人文主義者,像大學教授跟知識分子都是強調這個。人所以稱為人,跟萬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人有自由意志。馬丁路德就跟他打筆仗。那個筆仗是中世紀最有名的一次筆仗。那時候他們所寫的文章你來我往,知識分子人手一卷他們的辯論文章。
你們回答我人有沒有自由意志?有。我今天決定穿綠色衣服,這是我自己決定的,我決定喝水。你今天來教會是坐摩托車還是坐公車?還是走路來?你都有自己決定的意志。馬丁路德說:人在任何事情上都有自由意志,惟獨在救恩的事情上人沒有自由意志。人的意志已經被罪綑綁了,可是在馬丁路德還沒有重生得救以前,他受到人文主義、自由意志的影響,他也是很苦惱。也就是說路德他在突破福音、他在重生得救以前,他面對三個困境。都是認為人裡面有正面的、積極的良善。可以幫助人得救的。一個是經院哲學的良心、良知,一個是神秘主義的靈魂的火花,一個是人文主義的自由意志。等到馬丁路德重生得救以後,他把這三個學派所標榜的良善,完全棄絕。馬丁路德是從聖經來棄絕這三樣東西。我們來看最下面。路德如何的突破都是根據聖經。第一個,在救恩論裡面──我現在都在講救恩論。我不是在講教育的問題、我不是在講倫理學的問題、我不是在講哲學、心理學的問題,我現在在講神學問題。所謂神學問題就是人得救的問題。在救恩的領域裡面,馬丁路德,第一個,他的突破就是:
A. 人完全敗壞墮落(弗二1;羅三10~11)
人已經完全敗壞墮落。這個字眼相當刺耳。令人很反感。人難道裡面沒有一點良善嗎?人不會有同情心嗎?人不會有一點去幫助別人的心嗎?我告訴你在倫理道德方面有,但是在救恩上沒有。人在救恩的領域上已經完全的敗壞墮落。人一點都沒有渴慕上帝、尋求上帝的動機。這個是神學上很有名的字眼,神學家奧古斯丁開始,其實保羅就開始了,保羅在羅馬書第一章到第三章講到,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普世的人,包括猶太人、外邦人、希臘人都一樣,沒有一個例外,那麼他們怎樣給罪下一個定義呢?所謂罪就是不認識上帝;不尋求上帝,第一個人已經完全敗壞墮落,我們來看聖經,羅馬書第三章第十節到十一節「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這裡的義人不是指做好人、做好事、救濟貧窮、關懷孤兒寡婦,那種行為上的。這裡所謂的義人就是指認識上帝、尋求上帝的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義人就是尋求上帝的人,他說一個都沒有。我們再來看以弗所書第二章第一節:「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他叫你們活過來。」
曾經有一段時間,大概幾十年前,美國佈道會的時候,那個佈道家在呼召決志的時候,他要看看有沒有人願意相信耶穌,所以他會給聽眾一段思考的時間。各位朋友們,你們聽了我剛剛講的那一篇道,如果你現在願意相信耶穌基督的請你舉手。講了一次,還是沒有人舉手,他就再講一次。你們現在機會很難得喔,機會很寶貴喔,你們現在很危險了,你們好像在汪洋大海中,快要溺死了。我現在給你們決志的機會,給你們相信耶穌的機會,給你們接受耶穌的機會。請你們把握機會。我現在給你們決志的機會就好像把一個救生圈丟給你們,所以請你們抓住機會、抓住救生圈,否則你們就溺死了。講完以後就開始有決志了。剛才弟兄們你們讀這一節,這佈道家剛才所講的那一些話有沒有道理?你們快要溺死了,很危險了,趕快相信耶穌吧!有沒有問題?什麼問題?已經死了。根據以弗所書說的,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不是快要溺死,早就溺死了。不是說你看到很危險才需要救恩。人如果沒有聖靈的開竅,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罪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他根本不覺得自己需要救恩。所以已經死了,已經完全敗壞墮落。他甚至覺得自己很危險的那個本能都失去了。這是第一個,馬丁路德的突破。人裡面沒有良善,一點都沒有,那個渴慕上帝:主阿!我願意,主阿!我需要你都沒有。這種動機跟渴慕的心都沒有了。這是第一個,告訴各位奧古斯丁說的罪惡要想的透徹,恩典才能夠講的明白。除非承認自己一無良善,除非承認自己無能為力,否則你不會覺得需要救恩。你知道杜斯妥也夫斯基這麼會被神學家所欣賞嗎?因為他被罪挾制,挾制到一個地步,他對自己很絕望,他才對上帝發出呼喊的聲音。杜斯妥也夫斯基跟托爾斯泰是同一個時期的文學家,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都是病態的、不正常的;托爾斯泰的作品都是健康的、正常的。可是如果你說哪一個比較靠近聖經的思想,告訴你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比較被神學家欣賞。因為他曾經被罪惡挾制到一個地步,他知道除非救恩,否則他沒有出路。所以你去看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都是在講一些謀殺案、變態的東西,他是發掘、挖掘腐爛的高手。他可以把罪惡講的非常的生動,所以人家才會去欣賞上帝的恩典。這是第一個,人已經完全敗壞墮落。這是保羅、奧古斯丁他們再聖經上所找到的第一個突破。跟一般文化宗教所講的是不一樣的。那你如果問我說,人有沒有行善的能力呢?我告訴你一般事情上,道德上面人還有一點點上帝殘餘的形象,人還會去同情別人、幫助別人、去問別人的安。但是在救恩的事情上,人已經完全無能為力。
B.神主動的工作(約六44,65)
馬丁路德這四點的突破都是環環相扣,神學生說這好像是我們打棒球的時候,要奔回本壘的時候你要踏四壘,這是第一壘,你一定要踏上去,否則奔回本壘沒有得分、不得救的,第一壘人完全敗壞墮落,等一下我們來對對看。第二壘,既然人無能為力,所以當然是上帝主動工作。救恩是上帝單方主動的施恩。我們昨天已經讀了約翰福音第六章44節跟65節:「若不是上帝的恩典,沒有人能夠到耶穌這裡來。若不是天父吸引人,沒有人能夠來到耶穌的面前。」我們現在多一處經文,請你補上去。歌林多前書12章第3節:「所以我告訴你們,被神的靈感動的,沒有說『耶穌是可咒詛的』;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所以我剛才講了,你要承認耶穌是主,除非聖靈使你開竅,要承認自己是罪人很難的。尤其是從小是乖乖牌的孩子,是傳道人家裡長大的、是基督化家裡長大的更難。要承認自己是罪人,除非聖靈感動他。這裡講到除非聖靈感動,否則沒有人能夠認耶穌是主。所以聖靈的感動是上帝主動的工作。不是你裡面的掙扎、不是你的抉擇、不是你的決定,而是聖靈使你開竅。讓你突然發現你是罪人,你快溺死了,你很危險你需要救恩。這是馬丁路德第二個突破。上帝單方主動施恩。
C.信心是神賞賜的禮物(弗二8;六23;羅十二3;林前四7)
信心是上帝所賞賜的禮物。上帝主動,所以當然人是被動,連信心也是上帝給的禮物。我們說因信稱義,那個信心各位記住,信心不是你裡面的本能,不是你的掙扎、不是你的決定、不是你的抉擇,而是上帝賞賜的禮物。我們來看聖經怎麼說。
以弗所書第2章第8節:「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
我們得就不是因著信心,這個信心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禮物。
以弗所書第六章23節:「願平安、仁愛、信心從父 神和主耶穌基督歸與弟兄們!」
當然也包括姊妹們;猶太人講弟兄們是包括全家。信心是來自上帝,上帝給的禮物。我們再來看羅馬書12章第3節:「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 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12章這裡在講恩賜,某一個人恩賜強,某個人恩賜弱;有的人信心大,有的人信心小,但是都是上帝按著他的意思,分給我們的。所以他是上帝的禮物。
如果連信心都是上帝給的禮物的話,那人在救恩上扮演什麼的角色呢?耶穌好幾次醫治人的時候也跟他說:你的信救了你。所以信心他到底扮演什麼角色?信心是上帝給的禮物,但是好像因說你的信救了你,唐朝榮悟斯給這裡做了一個很好的協調,他說信心是人在被動中,主動回應上帝;被動中的主動。我們人被動的領受上帝的信心,然後來回應上帝。加爾文──就是馬丁路德另外一位宗教改革的領袖。加爾文他說:信心是一個空的器皿,是一個沒有價值的管道,透過信心,上帝施恩給人,他雖然是沒有價值、是一個空的東西,但是他還是一個器皿、他還是一個管道,一定得透過信心,上帝把救恩賜給我們。我們不是用信心來交換救恩,我們不是用謙卑、克服己身來交換救恩,而是說人在逆境的時候、人在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唯一能夠承受的就是恩典。所謂因信稱義,這個信不是你得救的條件,連信心都是上帝的禮物。所以你再想一想,人在得救的事情上,扮演著什麼角色?幾乎沒有角色。多多的欣賞上帝單方主動為我們完成的。
哥林多前書第四章第7節:「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
你們有什麼不是領受的?信心、愛心、盼望,都是上帝給的,那既然都是領受的,有什麼可以驕傲的呢?沒有。我們沒有什麼可以自誇的。如果你多多的明白救恩是多麼寶貴的禮物──禮物就是不是你去交換,不是你去賺取來的,那我們都會多多的感謝上帝。這是第三壘。連信心都是上帝給的,如果你輕輕的往前面一推的話,如果連信心都是上帝給的,往前面一推就是預定論了,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我要叫誰心裡剛硬,就叫誰心裡剛硬,上帝如果揀選你,他就把信心給你,你就會用信心來回應上帝,你就得救。
D.神揀選的恩典(預定論)
我們先不談預定論,預定論是講給基督徒聽的,所以傳福音的時候,請你不要講預定論,否則你就吵個不完,可能就會陷入辯論賽裡面了。保羅是到了羅馬書後半段,到了第9章到第11章,他因信稱義的救恩講的很清楚了、很明白了,他才開始講預定論,救恩論如果不講預定論的話,他就沒有辦法講清楚,但是不是慕道班講的,一定是已經信主了以後才講,預定論是讓我們更欣賞上帝的恩典,但是如果是慕道友的話呢,我們通常是會講另外一點,講義沒有的,自己補充,在第四壘之前加了一壘,就是得救的確據,得救的安全感,一次得救,永遠得救。
我們來看三處經文,當你的灰心喪膽時候,你不妨多多看這三段經文,你會重新得力。
羅馬書第八章15節:「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就像馬丁路德信主以前,常常擔心自己不能夠達到上帝的標準,常常擔心自己所做的一切功德不能夠討上帝的喜歡,所以常常擔心害怕,怕到一個地步是恨上帝)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我們是上帝的兒女,就算我們做錯了事,上帝會責罰我們,但是我們仍然相信上帝愛我們,因為是兒女的身分。不是靠做工來得工價,而是因為我們有那身分。再翻開約翰福音十三章第1節:「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耶穌愛我們愛到底。就算我們這麼不可愛,因為有時候信主以後我們還是會悖逆上帝,還是很剛硬。但是放心,就算我們跌倒了,耶穌還是為我們代求到底,因為耶穌愛我們愛到底。我們往後面番希伯來書第12章第2節跟第2節:「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12章第2節跟我們說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創始就是開頭,成終就是結尾,我們得救的起點跟終點,耶穌都保證。就算我們在其中曾經軟弱跌倒過,耶穌仍然為我們代求。他保證起點跟終點,他愛我們愛到底。所以這是我們得救的安全感、得救的確據。馬丁路德一個很大的突破,他經過了十多年痛苦的掙扎,他突破了,他為我們所有的基督徒也突破了。我們會很有盼望,我們很有安全感,不要常常擔心說上帝要懲罰我、不得救等等。最後再提一下預定論,我只再提兩處經文就回到馬丁路德的歷史了。講救恩論一定要講預定論才能夠講的透徹,就是要把上帝單方主動完成的工作講的徹底。整本聖經,從創世紀一開始,從亞伯拉罕粉墨登場開始,就已經開始講揀選了。上帝在萬人中揀選亞伯拉罕,他是信心的祖先。一直到啟示錄,預定論的色彩是相當強烈。我們來讀聖經的兩處經文。
我們來讀新約使徒行傳第13章48節:「外邦人聽見這話,就歡喜了。讚美 神的道;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各位有沒有看到,不是信的人得永生;是預定的人才會信。預定得永生的人他就會信;上帝揀選的人就會信,而不是因為你信了才得永生。是因為你已經預備預定了你才會相信。我們再來看但以理書12章第1節。
我聽說劉牧師今天訂了三本我的書在後面,有一本是主流與非主流,如果這一段你剛剛聽的不是很清楚來不及抄筆記,你可以去翻那本小書。這一本書曾經翻成簡體字送進大陸,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講得非常的淺白。我有一個學生開玩笑說上一個廁所就可以把那本書看完;我希望你們不要在廁所裡面看;但是意思是說很容易看。我在裡面講了三個基要信仰,基督教最重要的三大信仰,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講,我想我那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這個。
但以理書12章第一節,我們看最後一句話就好:「你本國的民中,凡名錄在冊上的,必得拯救。」名字如果豋在生命冊上的就一定會得救,也就是說不是看你的行為、不是看你的表現、不是靠你的功勞,而是因為上帝揀選了你。而是上帝單方主動的恩典。所以你也不要因為表現不好、業績不好、恩賜不明顯而擔心不得救,因為我們本來就不是靠表現得救,所以也不會因為表現而不得救;若不得救是因為你不相信。希伯來書說有人得救以後又失去救恩,那是因為他們又否定了耶穌、又不信耶穌了。不會因為行為的不好、我們軟弱跌倒而被棄絕,馬丁路德他提供給我們這四壘,這四壘就是我們看見馬丁路德在這一方面的突破,所以他給我們基督教定了一個很穩固的根基。我們得救不是因為自己的緣故,不是因為自己夠好、夠棒,而是因為耶穌夠棒。耶穌為我們完成的救恩是那麼的完美,我們只需要用信心來回應、來接受就是了。
我們回到馬丁路德。我們來講他的95條條款。就是1517年馬丁路德把95條條款釘在威登堡的城堡教會門口,然後就掀起了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我稍微提一下這裡的背景。在馬丁路德他提出95條條款之前,他其實寫過一篇更重要的論文,這篇論文是用來攻擊經院哲學──還記得經院哲學嗎?那個契約神學。剛才我們提到的經院哲學的良知,經院哲學是理論上的東西、知識的東西。馬丁路德寫了一篇很長的文章來攻擊經院哲學。他們那個時代做學問的方式是這樣:你寫完論文以後,你就把他寄給各個權威人士──通常是寄給大學的教授。然後救等候人家回信給你跟你辯論,或者是你把你的論文釘在教堂的門口,有人會去拆那張文字,就是要跟你挑戰、辯論。馬丁路德把那個經院哲學那篇文章寫好以後,就寄給各個大學,寄給紐倫堡大學、寄給萊比席大學,然後很緊張的在等人家來回應他。可是他等了好幾個禮拜都沒有人理睬他。再過了幾個禮拜,他的家鄉威登堡來了幾個教堂所派來的代表,要來賣贖罪券。馬丁路德很生氣,就寫了95條條款。那個經院哲學是97條,幾個禮拜前寫的是97條。寄出去以後,石沉大海,都沒有任何的消息,但是沒有想到幾個禮拜以後馬丁路德再寫一個95條條款,針對贖罪券的濫用,他把他釘在教堂的門口,卻引來軒然大波。卻引來意想不到的反應。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其實就思想來說,就重要性來說,我覺得那97條是更重要的,因為他針對的是理論上、思想上的錯誤,思想上的錯誤常常是教會腐敗的最根本原因。贖罪券只是一般平民老百姓的迷信而已。贖罪券的濫用不過是冰山的一角,整個大部分的冰山是沉在海裡面。馬丁路德就是要去攻擊那根基沉在海裡面的部分,可是沒有人理他。結果幾個禮拜以後,他攻擊冰山上面的那一角,卻引來了宗教改革。
舉一個例子:當年黃花崗72烈士,準備了很久,結果失敗了。不久了我們有個武昌起義,武昌起義卻意外的成功了。所以人算不如天算。我們分析原因,就是很可能神學的東西比較不能夠打動人心,神學雖然很重要,思想雖然很重要,可是有些時候比較不能夠道成肉身,比較不能夠安慰人心。只有你真正的跟那些受苦的百姓認同,真正的去解除百姓的重擔,才能夠打動人心。所以我想贖罪券是當時的德國的百姓們深惡痛覺,可是他們又提不出反對的原因。要等候這些神學的老師們發怨言。所以馬丁路德把95條條款釘在教堂門口以後就引來了整個歐洲的宗教改革。
我今天晚上帶來了95條條款釘在你們教會門口。我以前在英國讀書的時候那個時候因為碰上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那時候是鐵腕女總理,他要把各個大學比較不賺錢的科系要把他關掉,來到我們學校他想要把神學院關閉,把他附在文學院之下,所以我們就很生氣,我們就寫了95條條款,把我們所有的憤怒寫在95條條款裡面,然後釘在校長的門口。所以後來神學院就沒有被關掉了。
我念95條條款裡面幾條給各位聽,聽馬丁路德怎麼樣替百姓來反抗教會的權威。贖罪券我昨天應該有解釋過了,就是有煉獄,然後我們後代的子孫可以用金錢買贖罪券,為他們死去的親友贖罪。95條條款第3條,他說:「你們當悔改」這一句話不僅僅是指內心的悔改,還要包括肉體,各種的刻苦。這是第三條。你看馬丁路德那個時候的思想還有點停留在中世紀。你不是只有認罪而已,你還要加上各種身體上的受苦。馬丁路德他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夠進入完全新的時代。第六條,教皇不能夠赦免任何的罪債,只能夠宣佈,並且肯定罪債已經得到上帝的赦免。就是教皇只能夠宣佈,真正的赦免權在上帝。第十條他開始罵,馬丁路德罵人的技巧很高明的。「神父把贖罪的機會留到煉獄,乃是無知而邪惡的」他每一條都非常的短。第11條,「把教條所定的懲罰,變成了煉獄中的懲罰」很顯然的,是仇敵在這些主教神父們睡覺的時候,所撒下的一顆敗子。他口才很好吧!第21條,「所以那些宣講贖罪券的人,說教皇的贖罪券能夠使人免除各樣的懲罰,而且得救,乃是犯了錯誤」第27條,教皇的使者們說,如果你們買了贖罪券,你用一個銀元買了贖罪券,那個銀元叮噹一聲,落入錢筒,那你們祖先的靈魂就會叮噹一聲,從煉獄裡面跳出來。所以27條馬丁路德說:「那些說購買贖罪券錢幣叮噹落入錢筒,靈魂就超脫煉獄的人,是在傳人的捏造。」28條,「錢幣叮噹一聲,落入錢筒,只能夠使貪婪增多,而不能使教會的代求產生結果」因為那個結果是單單操在上帝的手中。31條,「誠實購買贖罪券的人,跟誠實悔改的人,一樣很希罕(很少)。」第36條「一個真正悔改的基督徒,即使沒有贖罪券,也完全脫離懲罰跟罪債。」很勇敢。就是要讀聖經才敢講這種話。中世紀這些人都不讀聖經,所以也不知道錯誤在哪裡。只知道要用錢去買,很捨不得,那個時候百姓生活都很困苦的,所以要用錢去買是很難受的事情,可是又不知道錯誤在哪裡,要怎麼去跟人家辯論呢?37條,「任何活著或死掉的真基督徒,即使沒有贖罪券,也都分享基督和教會的一切恩惠」這恩惠是上帝所賜的。45條,「基督徒應該知道,如果你看見你的弟兄困苦,你不給他援助,反而用錢去買贖罪券,那麼你所得到的,不是教皇的赦免,而是上帝的憤怒」第46條,「基督徒宜需要知道,除非他們有很多的剩下的餘錢(多餘的錢),就應該把錢留在家庭必須的開支,絕對不能夠浪費在購買贖罪券」時代的先知。第54條「在頭一次的講道中,如果你講贖罪券講的比上帝的道花相等的時間,或是花更長的時間,那你就虧負了上帝的道」他說你講道最好要講神的道,不要講贖罪券的事情。第62條,「教會真實的寶藏,乃是上帝榮耀和恩惠的神聖福音」第68條,「如果贖罪券跟上帝的恩典比較起來的話,那就微不足道」我們來到最後92條「那一些向基督徒說,『平安平安』,卻沒有平安的假先知滾開去吧」第93條,「那些向基督徒說『十字架十字架』,而自己不背起十字架的先知,永別了」94條跟95條,這其實我要等到明天十字架神學的地方來講,比較沉重,就是他已經打入福音的核心了,94條說,「基督徒應當聽勸,努力跟從他們的頭──耶穌基督。經歷痛苦、死亡和地獄」也就是說基督徒在世界上是要預備受苦的,是要付代價的。95條說,「所以我們可以進入天堂,是要靠經歷許多的艱難,而不是靠人家平安的保證」贖罪券就是假先知在那裡說買了就有平安,我說我們不是靠這些保證。這是路德95條條款的部分。其實95條條款就神學來說,他沒有什麼革命性的思想,他只是針對實際生活上贖罪券的濫用,來提出反對。有一些悔改的思想仍然是屬於中世紀的思想,譬如說,你認罪以外還要加上肉體的受苦。
我們再講十分鐘,1517年把95條條款貼在教堂門口就有很多人相應,可是教皇就很生氣,教皇就派人去抓馬丁路德,就派很多教廷最有口才的神學家,要來跟馬丁路德辯論。馬丁路德就開始到各個地方去辯論。他到海德堡,到萊比席去跟天主教最有口才的紅衣主教辯論。有一次很有名的辯論,那個紅衣主教就對馬丁路德說。馬丁路德提出了4個口號,信義會的都要會背。第一個口號,「唯獨恩典」劉牧師你的考試卷有沒有這一題?信義會的四大口號,馬丁路德提出來的。第二個,「唯讀信心」。第三個口號,「唯讀聖經」,也就是說聖經最高權威。第四個口號是,「人人皆濟私」。我們以後都會陸續的解釋。唯獨恩典、唯讀信心這個我們以前在因信稱義都提到了,我們現在針對第三個口號,唯讀聖經最高權威。那個紅衣教跟路德說:「你說聖經的權威高過教會的權威,是嗎?」馬丁路德說:「對」紅衣主教說:「那你的立場,跟一百年以前,被教會處死的那一位胡思(這個是一位捷克的改教先趨,他的名字叫做Hus,我們把他翻成胡思,就是馬丁路德有兩個他之前一百年前有兩個改教的先趨,一個叫胡思,一個叫做威克理夫,威克理夫是英國人,胡思是捷克人,他們兩個人都提出了聖經最高權威,可是先後都被教會處死,把他們認為是異端。)的立場是相同嗎?」路德那個時候就很緊張,他開始在掙扎他要怎麼回答。因為如果他說「是!」,那他就會被定為異端,對不對,當時胡思就這樣被定為異端。可是如果說不是的話那他就沒有立場了。所以路德後來就鼓起勇氣說:「對!我的立場跟胡思是一樣的,聖經的權威是高過教會高過教皇。教會的會義教皇都會犯錯誤,聖經不會有錯誤。」所以馬丁路德說:「是的,這是我的立場!我的立場跟胡思是一樣的」他做了這個宣告以後,他就正是跟整個歐洲的權威系統正式分裂。過去的系統是說,教皇最高權威,教會的會義是最高權威,但是路德說錯了,聖經才是最高權威。他只能夠承認聖經是上帝的權威,所以他有很有名的一句話說:「這是我的立場」就在這個時候講的。聖經最高權威,這是上帝的立場,也是我的立場,我不能夠撤回,我也不能夠妥協。所以馬丁路德在1518年就正式的跟天主教廷決裂了。所以基督教就誕生了。我們就跟天主教分道揚鑣。過去我們都是屬於天主教的,我們都是屬於羅馬大公教會,但是因為天主教在救恩論上有了一些問題,所以後來我們就分裂了。再附帶一個問題,我不一定給你答案。
……得不得救?我的答案寫在主流與非主流那本書裡面;最後一章我完全在討論天主教的問題。
那麼紅衣主教跟馬丁路德在辯論,紅衣主教非常生氣,因為馬丁路德說這是我的立場我絕對不能妥協,我絕對不能撤回我的立場。紅衣主教很生氣,就說路德你滾回家吧,永遠不准你再回來。意思是說我們把你開除教籍。中世紀開除教籍是教會所能夠給予最嚴格的懲罰。開除教籍的意思是你就不得救了,你就不能再領聖餐了,你就不屬於我們這個得救的團體裡面。所以中世紀的教會常常用開除教籍來對付皇帝──所謂中世紀的政教之爭。教會最高的王牌,最有利的王牌就是開除教籍。馬丁路德就被開除教籍了,不準再回來,除非你願意撤回你剛才所說的聖經最高權威。那路德那時候就很危險,因為他的生命危在旦夕,隨時會被教皇捉拿。那個時候他寫信回家,寫回威登堡,他說紅衣主教處理這件事實在是很不高明;他說紅衣主教處理這件事情實在不比驢彈琴還要高明。這可能有德國的文化背景,就像是說牛在彈琴,而他說是驢在彈琴。所以他寫信回家鄉,家鄉的漫畫家立刻把這一個話題當作題材,畫了一幅畫,那一幅畫就是教皇是驢頭在那裡吹笛子。如果你們去看道生所出的《這是我的立場》那一本書的第一百頁,有那一幅漫畫。
5.三篇改教文章
1520年代馬丁路德寫了很多很多的書。我們只講1520這一年他寫的幾篇文章;我抽其中的三篇。在你們的講義上應該有。第一篇文章──這個應該不算篇,因為它相當長,後來都變成了小冊子。路德改教為什麼會成功呢?因為他每一次寫完文章那個出版商立刻用小冊子把它出版出來,所以整個歐洲的知識分子人手一冊,也就是說他的改教思想是透過印刷術。很快速的流傳到歐洲各個地方。所以他改教成功也是拜印刷術的發明。
A.「致德國基督徒貴族的書」
第一本要跟各位分享的是《致德國基督徒貴族的書》。馬丁路德它改教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有一些貴族在保護他,有一些基督徒,德國的貴族在保護他。像胡斯跟威克理夫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馬丁路德有貴人相助。所以他就寫信給那一些支持他的德國基督徒貴族們。第二篇文章是《教會被擄到巴比倫》第三篇文章是《論基督徒的自由》。我們先看第一篇。
《致德國基督徒貴族的書》路德在這一篇文章裡面,他專門攻擊教皇制度──天主教的教皇制度。他說教皇制度好像耶利哥的三道城牆,馬丁路德他就用「信徒皆祭司」來攻破這三道城牆。告訴各位有哪三道城牆──他既然是寫給德國的貴族,那就是「政」,教會是「教」,政教之爭。耶利哥的第一道圍牆是教權高於政權,這是羅馬天主教說的。教皇的權力高過貴族的權力,高過政治的權力,這教教權高過政權。耶利哥第二道城牆,教皇有解釋聖經的權力。第三道城牆,教皇有權利召開教會會議。你知道教會會議在中世紀算是非常高的權威,只次於教皇。我再念一次,第一個是教權高於政權,第二個教皇有解釋聖經的權力,第三個教皇有權力召開教會會議,他們要判人家異端都是要教會開會,要教皇的權力,教皇來召開的。馬丁路德用人人皆祭司來攻破這三道圍牆,馬丁路德提出了三點,第一點,政權不在教權之下。這些德國貴族是政權,他們是基督徒。什麼意思呢?路德提出了兩個國度觀,政權跟教權都是上帝所設立的,政府跟教會都是上帝所設立的,所以都有權威。我們明天會提到。在政治的領域裡面,政府當然是最高權威,但是如果在信仰的領域裡面,教會是最高權威。所以他說第一個,政權不在教權之下,看你是牽涉到哪一個領域。第二道攻破圍牆的第二個,人人有解釋聖經的權力,就是人人皆祭司──一個很重要的思想。不是只有教皇才能夠讀聖經、解釋聖經,人人都可以讀聖經,人人都可以領受上帝的話語,人人都可以解釋聖經。第三個基督教政府有權召開教會會議。基督教政府就是指這些貴族們。基督教政府有權召開教會會議改革教會。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這一篇文章還附帶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取消修道主義。馬丁路德原來是修道士,他說把這些修道院都關了,所有神父修女都還俗了,第二個好處是神職人員通通可以結婚。天主教到今天神職人員是不可以結婚的。我們學校最近在四月的時候邀請一個客座老師,一個客座教授,從香港請來的梁佳琳老師。我們請他來講課兩個禮拜;密集班。我最近跟他聯絡,因為我擔心香港是疫區,我很擔心他生病,他生病我就慘了。我就說請你保重,我就說你最近身體如何,他就跟我說其實我下個禮拜就要去台灣了,真理大學邀請我去演講,但是講完以後我就回香港,一個禮拜以後我再來你們華神。我想說這樣你要飛來飛去,我說你可以住在我們家,住到你講課的時候。他就回我的信,他很幽默,他說謝謝你的慷慨接待,他說:面對兩個禮拜我拋妻棄子的日子,我還是趕快回家買贖罪券好一點。最後一句話更幽默,他說宗教改革的壞處,就是半強制神職人員要結婚。
Q:老師請教一下,就是您今天講的預定論,神揀選的恩典,那不知道是我沒有聽清楚還是什麼,我們在上信仰與生活的時候,我們在傳福音的時候好像對預定論…是不是就代表說人得救是被揀選的,那預定論說人是被揀選的,所以是不是人需要去傳福音?
A:我今天其實不太敢去碰預定論,因為我覺得一進那個裡面至少要花半個小時辯論賽。我們在創世以前就已經被揀選了、被預定了,以弗所書那裡。預定論會不會妨礙我們傳福音的責任?如果他的命運早就已經決定了,生命冊上早就已經寫好了;沒有他的名字就沒有他的名字,你跟他傳了半天他就是不會得救。但是如果他的名字已經登在生命冊上,已經被上帝揀選了,你不用跟他傳福音他也會信主。也就是說預定論會不會影響我們傳福音的熱誠?會不會抹煞我們傳福音的責任?這是個好問題。
其實不是我們今天的範圍,但是既然已經提到了;有沒有誰想要回答?
請問羅馬書九到十一章保羅在討論預定論,那有沒有影響保羅傳福音的熱誠?對保羅而言有沒有衝突?舊約裡面有一位先知他講預定論講得非常強烈,就是以賽亞。以賽亞蒙召的時候你記得上帝怎麼跟他講嗎?有誰肯為我們去呢?我們可以差遣誰呢?以賽亞就很熱血沸騰、很熱情的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很多傳道人蒙召的時候是這一節經文:我在這裡,請差遣我;我也是。接著上帝就跟他說,好我告訴你,你要去傳福音的對象,他們已經眼睛瞎了,耳朵聾了,他們已經心蒙脂油,你怎麼樣跟他們傳,他們就是不會相信;你還要去嗎?以賽亞有沒有去?還是去了。你到了以賽亞書最後大概63章,以賽亞說我從早到晚不斷的去向以色列這些悖逆的人傳福音。對他而言預定論跟傳福音是沒有衝突的。
我們來讀以賽亞書幾處預定論比較強烈的經文。先看我剛才提到的第六章第九節:「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要使這百姓(是誰使呢?是上帝使他們心裡剛硬喔)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恐怕(上帝很怕人悔改,對不對?)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便得醫治。』」」也就是說以賽亞面對的是一個很艱難的使命,面對的是一個很剛硬的人心,我們再來看以賽亞書四十五章第7節:「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災禍;造作這一切的是我耶和華。」耶和華可以憐憫人、可以施恩於人,可是他也會讓人家心裡剛硬。你嚥的下這一口氣嗎?這是聖經的話。再來看以賽亞書二十六章16節:「耶和華啊!你必派定我們得平安,因為我們所做的事,都是你給我們成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不能做什麼,我們所有都是上帝為我們做的;上帝早就已經定好了。以賽亞書四十一章第4節:「誰行做成就這事,從起初宣召歷代呢?(什麼叫宣召歷代?就是把將來歷世歷代要發生的事情把它叫出來;也就是說歷世歷代要發生的事,上帝早就計劃好了)就是我耶和華;我是首先的,也與末後的同在。」」我們再來看六十三章17節:「耶和華啊,你為何使我們走差離開你的道,使我們心裡剛硬不敬畏你呢?求你為你僕人、為你產業支派的緣故轉回來。」上帝使人心裡柔軟也使人心裡剛硬。但是對以賽亞而言他覺得那是上帝的事情、上帝的主權;而傳福音是人的責任,我還是要去做。我們來看六十五章第2節;到六十六章就結束了;以賽亞他怎麼做呢?他面對的是一個剛硬的時代,但是他說:「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的百姓」他沒有放棄他的責任。他雖然知道他不管怎麼傳人家就是很難信主,但是他還是去做。
我們的答案是說理論上應該不會衝突,因為預定是上帝的事情,我們怎麼知道誰是不是上帝預定得救或是沒有揀選?我們不知道。那傳福音的責任已經託付給我們了,所以我們就去做。但是理論上不會衝突,但是人軟弱的時候,人不想去傳福音的時候我們會拿預定論來當作懶惰的藉口。的確在教會歷史裡面曾經有兩百年,長老會跟信義會──這個講預定論講的最強烈的兩個教派,兩百年沒有差遣一個宣教士。他們就認為反正上帝預定人他們就會得救,不用我們傳福音他們也會得救。是這樣嗎?預定論有抹煞人傳福音的責任嗎?當然沒有。這是奧秘。上帝的預定沒有抹煞人傳福音的責任。兩個同時存在。
還有沒有問題?已經很晚了我們要趕快回去了。讓你們趕快回去明天才會再來。衛牧師有沒有問題?今天衛牧師跟我都很平安。沒有問題我們一起禱告。天父我們感謝你,透過你經上的啟示來教導我們明白真道,我們也感謝你透過先聖先賢、透過保羅、透過奧古斯丁、透過馬丁路德把你的真理闡明的清楚。他們也曾經經歷過信仰的掙扎,他們也曾經發出過痛苦的呼喊。我所願意行的善我不去做,我所不願意做的惡我卻去做。他們曾經被罪惡綑綁;我們想到杜斯妥也夫斯基他也曾經在罪惡裡面打滾。他們對自己絕望,他們開始仰望恩典,他們才開始學習欣賞恩典。我們感謝你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耶穌基督就為我們死,從此我們就知道上帝的愛。我們謝謝你。不是因為我們能夠,而是因為耶穌已經為我完成了救恩。我們今天來到你的面前,來領受你的救恩,我們也欣賞你的恩典,謝謝你,雖然人生會經過許多的試煉,我們會軟弱,我們甚至會跌倒,但是耶穌愛我們愛到底,他在寶座的右邊仍然為我們代求;他是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上帝。我們謝謝你,我們的救恩是非常的有把握的,我們是你的兒女,我們如今呼叫阿爸父神,知道上帝到如今都與我們同在。在我們順境、逆境的時候都用永遠的膀臂扶持我們,成為你的兒女何等有福氣,我們謝謝你;繼續恩待我們,在真道上能夠跑得好,能夠跑得穩。禱告靠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馬丁路德神學探討/蔡麗貞(三)
馬丁路德的神學思想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既然劉牧師介紹了我兩本書,我這裡剛好又帶了我一本書,我順便介紹。昨天我們書房在訂書的時候提到兩本書;劉牧師就問我我比較喜歡哪一本,我就說我比較喜歡這一本;那一本就是──信義會可能會比較喜歡那一本──《十字架討厭的地方》,因為裡面有很強烈、明顯的路德的神學,不過那一本比較深一點,這一本比較有趣、比較淺顯,叫做《基督徒搬家哲學》,這是去九月出版的;校園出版的,也可以請貴教會去訂,因為你們訂的價格相當便宜,我會請華神來這裡跟你們買。這一本書是要送給衛牧師,不知道他今天晚上有沒有來?
我們繼續昨天晚上的主題。我們來複習,馬丁路德提出的四個口號還記得嗎?第一個:唯獨恩典;第二個:惟獨信心;第三個:惟獨聖經;第四個:人人皆祭司。所以我們今天晚上解釋人人皆祭司,馬丁路德在1520年寫了好幾篇文章,我們介紹三篇文章,第一篇是《致德國基督徒貴族書》昨天晚上介紹過了,今天晚上介紹第二本是《教會被擄到巴比倫》。
B.「教會被擄到巴比倫」
這個巴比倫是指當時天主教的教廷。天主教的教廷由羅馬被擄到了法國一個地方叫亞威農;它有一些歷史背景,我這裡不交代。《教會被擄到巴比倫》是諷刺當時天主教廷的腐敗,主要的思想是人人皆祭司。「人人皆祭司」是信義會或路德很看重的一個信仰,有沒有人可以解釋一下什麼叫做人人皆祭司?它是針對什麼現象提出來的?這應該是針對天主教他們認為神職人員才是祭司。路德說人人皆祭司,它主要的內容是什麼?祭司是幹什的?獻祭。代表百姓向上帝禱告,人人皆祭司就是:人人都可以來到上帝面前,向上帝禱告。直接向上帝為百姓代求。還有沒有?祭司還有做什麼?宣告赦罪。向上帝領授權柄跟宣告的恩典,所以也是人人可以來到上帝面前來領受神的話語。如果我們把它換成今天的術語,就是人人可以來到上帝面前直接領受聖經的話;人人可以讀經,不必透過神職人員來為我們解經,我們可以直接讀聖經。還有沒有?其實剛才有提到,我們可以為百姓代求,可以為我們的弟兄代求,基督徒我們有責任、我們有義務、我們有權柄可以來到上帝面前,為我們弟兄姊妹的好處彼此代求,那這個就是所謂的聖徒相通。使徒信經裡面有一條就是聖徒相通,因為我們彼此代求、彼此愛的溝通,所以信徒之間能夠有真正的合一。所以這是人人皆祭司的三個內容。第一個是可以直接來到上帝面前禱告、直接來到上帝面前領受神的話語,第三個是我們可以來到上帝面前為了弟兄姊妹的好處彼此代求。這是教會被擄到巴比倫所提出的第一個重點。
《教會被擄到巴比倫》的第二個重點是,他把當時天主教的聖禮由七個減到兩個。我把那七個聖禮念出來;你們猜猜剩下哪兩個:第一個是洗禮,第二個是聖餐禮;第三個是告解禮──告解禮就是認罪禱告;第四個是堅振禮;第五個是婚禮;第六個是受職禮──接受神職,或者是按牧禮──按立牧師;第七個是臨終抹油禮──天主教臨終的時候替他抹油。七個減到兩個,這兩個是今天基督教教會每一個教會都在做的,哪兩個?洗禮、聖餐禮。有沒有人沒有領過聖餐?如果你已經信主了還沒有領過聖餐,牧師要跟他約談。我們這裡有沒有人是基督化家庭長大,你從小就受過嬰孩洗的?舉手我看一下。不多,感謝主,我們這裡都是第一代基督徒。那剛剛舉手的那幾位你受過嬰孩洗,有沒有再受過堅振禮?嬰孩洗就是你還不懂事的時候,你的父母把你帶到上帝面前為你洗禮,當你長大以後清楚蒙恩得救,你接受耶穌做你的救主的時候,我們就為他行堅振禮。但是馬丁路德認為在聖經裡面有明文、很清楚神所設立的聖禮就是洗禮跟聖餐禮。這是《教會被擄到巴比倫》的兩個內容。我們今天聽起來,好像比較……基督教會比較注重神的道、讀聖經,但是在中世紀他們把聖餐禮看得很重要,聖餐禮對他們而言,就是信主以後最重要的聖禮。所以如果搖撼了聖餐禮的話就會引起軒然大波。這是等一下我們要提到馬丁路德所提的聖餐論。
C.「論基督徒的自由」
其實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改教的第三篇文章:《論基督徒的自由》。這一篇文章馬丁路德寫的時候語氣很平靜,很和藹可親。馬丁路德脾氣不太好,很喜歡罵人,就是爭辯的意氣。特別他有很多敵人,天主教神聖羅馬帝國,還有後來他改教圈中本來是戰友,可是後來都吵架了;路德的脾氣是很特別的,所以他的書裡面、他的演講、他的講道裡面都在罵人。但是只有這一篇文章表現出很有深度、很有屬靈氣氛。很平靜很和諧,沒有路德一貫的爭辯意氣。我為什麼喜歡這一篇文章呢?因為它反映了路德成熟的福音思想。路德在這一篇文章中充分的發揮了他弔詭思想。這是我第一次提到弔詭這個字,可能你們以前在教會有聽人家提到,就是Paradox。」Paradox」外面的哲學界翻成是似是而非,但是我把它反過來,我們說似非而是。用反面的方式來表達正面的思想,或者是說表面的衝突、表面的矛盾。正、反然後合。用反面來講正面的真理,還會有表面的張力、表面的矛盾、表面的衝突。我在學校教三個基要思想的時候,我們講到最核心的部分,它都有表面的衝突。比如說──看我的《主流與非主流》有提到──我們昨天有講到基督教有三個最核心的教義,哪三個還記得嗎?第一個,三位一體;第二個,基督論;第三個,救恩論。
我們先講三位一體。聖父是神、聖子是神、聖靈也是神。他們不是三位神而是一位神。上帝是三又是一,一而三,三而一,三是複數一是單數,是複數就不可能是單數,是單數就不可能是複數;但是基督教的神是又是三又是一,又是多數又是單數。你如果只強調三不講一,那基督教變成多神論;而如果講一不講三,基督教就是一位一體;都是錯的。我們是三位一體。所以三而一,一而三,都有表面的矛盾;所以這是弔詭。
講到基督論,是三個核心信仰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核心,基督教最大的特色。聖父、聖子、聖靈中,第二位耶穌基督是基督教的特色。因為猶太教、回教都承認聖父是神,他們不承認耶穌基督是神。所以三位中的第二位是我們的特色。有了子就有父,沒有子連父也沒有了。耶穌基督他是完全的神,他是道成了肉身;道就是神性,肉身是人性;他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他的人性跟我們是一樣的。是上帝就不可能是人;是人就不可能是上帝。因為上帝不受時空的限制,上帝無所不在,上帝是永恆的,無始無終。但是人受時空的限制。我現在在救恩堂,我就不可能在靈糧堂。我們四點的時候在那裡聚會,所以那個時候我不可能在救恩堂。我現在在這裡我就不可能在那裡。耶穌是完全的人,他在耶路撒冷的時候他就不可能在北部的加利利;是人受到時空的限制,有一個開始有一個結束。所以神性跟人性是衝突的。但是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他兼備兩種本性,他又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這個也是我們第二個弔詭、第二個矛盾;表面的矛盾。
第三個救恩論我們昨天提到的,上帝給我們的救恩是白白的禮物,白白的恩典,人一點功勞也沒有。救恩論講到最後連信心也是上帝所給的。所以那是預定論。上帝揀選誰就把信心給那個人,那個人就會用信心來回應上帝、接受上帝。所謂預定就是強調上帝的主權,上帝單方主動完成的工作。那麼人有責任嗎?非基督徒就會跟上帝頂嘴了:既然都是預定的,都是揀選的,我不得救是因為你沒有揀選我,你沒有預定我得救,你沒有把信心給我,所以我沒有責任。請問沉淪、不得救的人有沒有責任?約翰福音說:「信耶穌得永生,不信的已經定罪了。」定罪的意思是說他有責任。講神的預定、神的揀選,人應該沒有責任;按照理性來說,人應該沒有責任。但是聖經說神的主權不排除人的責任;這個也是表面的矛盾。
所以我們講三個基要信仰,講到最核心的部分,都有Paradox的現象。那路德他抓住了精隨,這個是保羅常常用這種表達方式,我等一下會念給各位聽。那麼在《論基督徒的自由》這篇文章裡面,馬丁路德充分的發揮了弔詭的思想。他怎麼說呢?他說:「基督徒一方面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不受任何人的束縛,不受律法的挾制。」我們來看一處聖經,加拉太書第5章第1節,我們一起來讀:「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我們不再是奴僕,我們已經得以自由,我們從罪、死亡、律法的軛中已經被釋放了,所以我們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這是第一個,馬丁路德說基督徒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不受任何的束縛。一個信心強的人、一個信仰強的人,他其實是諸法皆空、自由自在。如果你還說這個不能做、這個不能碰、這個不能守節期,保羅說那是世上的小學;那是信心差的人,信心小的人。一個信心強的人,他是自由的人。但是如果你只講這個也要小心;有時候也會放縱情慾。馬丁路德他又收了一下──一放一收,收放自如──他說基督徒一方面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但是另一方面,基督徒因為愛的緣故,他願意做眾人的僕人,他願意受眾人的管轄。基督徒因為愛的緣故,他願意放棄那個自由。我們來看羅馬書十三章第8節:「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因為愛的緣故,他常常認為他做的不夠,他欠了別人,他做別人的奴僕;為了愛的緣故,他願意放棄那個自由。舉一個例子。保羅在歌林多前書說:可不可以吃祭偶像之物?在某一個場合保羅說可以,因為偶像算不了什麼,根本沒有其他的神,只有上帝,我們的上帝是獨一的,是至高的,所以如果你相信上帝是至高、獨一的話,根本沒有偶像,沒有其他的神,所以當然祭偶像之物可以吃;但是如果你在廟前、或在廟會、或在一些場合碰到信心比較軟弱的主內的人,他就問你說這個祭過偶像的可不可以吃呢?保羅說可不可以吃?他說你要為那個信心軟弱的人,他沒有你這樣的信心,他沒有你這樣的知識:上帝只有一位,是至高的、獨一的。他沒有這樣的知識,但是他看了你吃了,他就以為好像可以吃,保羅說你要為那個問你的人、那個信心軟弱的人放棄吃的自由。所以基督徒一方面是最自由的人,一方面因.為愛的緣故他願意做眾人的僕人,受眾人的管轄,他願意放棄那個自由。也就是說這是在自由中做奴僕,這叫做Servitude of Libertye;剛才是Liberty ofServitude。你們大概不會拼,我拼給你們:s-e-r-v-i-t-u-d-e;這個是奴隸、做奴役、被奴役、被轄制的意思。 Liberty如果你不會寫就寫Freedom,Freedom of Servitude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Servitude ofFreedom,在自由中做奴僕。基督徒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我們已經從奴隸中被釋放、得自由;但是我們因為愛的緣故,我們在自由中做奴僕。這是路德發揮表面矛盾的思想。
路德第二個他說,因信稱義的人我們不靠行為得救,但是我們卻要從信心中自然的流露出好行為來。我再講一次:因信稱義的基督徒我們不靠行為得救,但是我們得救以後,要從信心中流露出好的行為。又不靠行為,可是又需要好行為。這個也是張力。第三個他說信心是恩典,不是人的功勞,不是的好行為,但是信心又是首要的善功──第一個好行為:The first good work。就是他在玩Paradox的遊戲。信心是上帝的恩典,不是人的功勞,不是人的表現,不是人的行為;但是信心又必須是首要的善功,第一個功德,第一個好行為;沒有信心就不可能有好行為。舉一個例子,耶穌在登山寶訓說你們若不饒恕人,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所以難道我們是用饒恕別人來換取天父的饒恕我們嗎?天父饒恕我們、赦免我們這是白白的恩典,所以不是靠我們饒恕別人來換取天父饒恕我們。但是為什麼耶穌說你們若不饒恕人,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我們是不是用饒恕來換那個饒恕?用比較小的饒恕來換比較大的饒恕?怎麼解釋那一句話呢?你們若不饒恕人,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信心不是我們的功德,可是信心又是首要的功德。這裡應該這樣解釋:我們不是靠著饒恕別人來換取天父的饒恕,但是一個蒙上帝赦罪的人,若是他不肯去饒恕別人,證明他還沒有經歷那真正的赦罪。理不理解?我們蒙赦罪不是因為好行為,不是因為我們願意去饒恕別人;但是一個蒙恩得救的基督徒,如果沒有好的行為,如果不願意饒恕別人,那麼他得救的真實性也是很可疑的。我們不是靠好行為來得救,但是一個得救的基督徒如果沒有好的行為,那麼他的得救是很有問題的。
所以我再複習一次,在這一篇文章--《論基督徒的自由》裡面他用了三個paradox。第一個,基督徒是最自由的人,也是最不自由的人;第二個,我們不靠行為得救,可是得救以後要有好的行為;第三個,信心不是好行為,不是我們的功勞,可是它又是第一個善功,第一個好行為。
6.內憂與外患
我們接著要來進入馬丁路德他改教以後,圈內的一些內憂。剛才我們提到了人人皆祭司,人人皆可以來到上帝面前領受上帝的話語、解釋上帝的話語。就是解釋聖經的權柄在過去是操在教皇的手中,是操在那些神職人員的手中;但是馬丁路德把它釋放出來,他說人人都有讀聖經、解釋聖經的權柄。這是給基督教一個很好的信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但是人人皆祭司相對之下也給基督教帶來了另外一個麻煩。既然人人都有解釋聖經的權柄,那如果我的解釋跟劉牧師的解釋不一樣的時候,你們要聽他的還是聽我的?我看見有人把紙趕快掩在臉上。劉牧師是我的學生,所以你們要聽他的還是聽我的?那我要找一個更高的權威,如果我講的話跟唐崇榮講的話,要聽誰的呢?
所以從改教以後基督教裡面的宗派現象就開始出現。為什麼會有信義會、有長老會、有浸信會、有旬禮會、有衛理公會?人家天主教只有一個,為什麼基督教裡面四分五裂?是不是很沒有見證?天主教比較合一,是不是?比較順服;基督教每一個都很「ㄍㄠㄍㄨㄞˇ」。都不服別人。你如果買我的《主流與非主流》,裡面第三章就有宗派的由來,基督教宗派的由來。宗派的由來主要就是人人皆祭司這個教義所引發出來的。那宗派現象究竟是罪惡呢?錯誤呢?還是是健康正常的呢?如果為解經吵架、甚至打架,那這叫宗教戰爭,那就是錯誤,那就是不對的。但是如果我們解釋聖經的時候可以很豐富、很多元,就是在次要真理--什麼叫次要真理呢?就是剛才那三個基要信仰之外的,跟你得救與否沒有直接關係的教義、神學問題,我們叫做次要真理。在次要的信仰上,我們可以容許多元的解釋。像四福音,他會用不同的角度來解釋耶穌所講的某一句話、某一個動作、某一個神蹟。聖經容許有這種多元的現象,我覺得這是健康而正常的;彼此尊重、互相補充、彼此欣賞。但是這是基督教吵了四、五百年才得出來的一個結果。在過去基督教;或是基督教跟天主教曾經為了信仰的緣故、為了解經的緣故,彼此吵架甚至彼此打仗。在德國曾經為了信仰的緣故打了三十年的戰爭,死掉了幾百萬人。這是我們基督教內部的悲劇。所以從這些慘痛的教訓裡面,神的兒女──基督徒就漸漸有了宗教寬容的思想,學習去尊重跟你不一樣的人他們從上帝那裡領受的亮光。但在馬丁路德的時代,他們還在學習那樣的功課。所以為了解經的不一樣,他們就開始有一些內部的分裂。這就是我講義所說的「內憂」。所謂的外患是指天主教;天主教或神聖羅馬帝國或始土耳其;這是外來的壓力,他們要捉拿馬丁路德。那我們今天晚上只講內憂;內憂裡面我只講兩點。
A.重洗派與農民戰爭
農民戰爭是由重洗派或者是重洗派這種比較激烈的改教家所推動的。重洗派是今天浸信會的老祖宗,所謂重洗,就是他們反對嬰孩洗,他認為嬰孩還不懂事的時候,還聽不懂聖經的話,還不認識耶穌基督,那嬰孩的父母就為他施洗,他們覺得這個不夠。不代表那個嬰孩重生得救了。必須要在那個小孩長大以後,他經歷了重生才替他施洗。這個叫再洗一次的意思。重洗,他是反對過去傳統的嬰孩洗。他的理念其實是不錯的,是很好的,很高的理念,強調重生的經歷;強調得救以後要過聖潔的生活。但是早期的這些重洗派,他們比較激進,他們希望用比較激烈的方式來徹底改革。結果在內部就造成了一些流血事件。這一派的人我們叫做激烈派,比較激烈的改革家。他們認為馬丁路德的改革還不夠徹底。這些激烈的改教家,後來煽動德國境內的一些農民。那我就開始解釋一下背景:農民戰爭。這個是馬丁路德一生中比較被人批評的。馬丁路德是我們神學院很多老師心中的英雄人物,就是他因信稱義的福音,他講很多的真理講的很漂亮,但是他一生中總是會有一些失敗──沒有不犯錯的神學家。路德在農民戰爭的時候,他捲入了政治的糾紛,所以那個時候他做了一些決定後來被人家批判。
我們稍微提一下。當時德國的農民的生活非常的困苦,要付很多苛捐雜稅,要給政府還要給教會;再加上當時通貨膨脹,十字軍東征打通了東西交通,帶來了商業的發達。人民的生活好像應該改善了,但是因為通貨膨脹,所以最吃虧的就是那一些拿固定工資的農民。他們是佃農,他們沒有自己的土地。他們都向地主──就是貴族,那些貴族都是基督徒,都是主內的兄弟姊妹。這些拿固定薪水的農民,他們受到最大的害處,因為通貨膨脹。所以生活都很困苦。馬丁路德的改教,他的改革原來是宗教性的,可是因為這些激烈派的改教家,他們要推動比較快速的,比較激烈的,比較流血性的革命,所以帶來了社會性的改革。我再講一次,宗教改革本來只是信仰,宗教性的;可是因為激烈的改教家介入,後來就演成了社會性的改革。而馬丁路德一開始是很同情這些農民,他曾經寫過好多文章來攻擊那些地主們,那些貴族們──那些原來永固保護他的貴族們。他們放高利貸給農民,抽取很多的利息。所以一開始農民都把馬丁路德看做是他們的英雄人物,他們的好朋友。馬丁路德也曾經努力的協調,貴族跟那些農民之間的衝突,都是基督徒──剛開始在德國境內都是基督徒。馬丁路德對這些貴族說:「你們要在上帝面前悔改,你們要放棄高利貸,才能夠降低上帝的憤怒。否則的話上帝會用其他的方式來懲罰你們。上帝才是你們主要的對頭。」所以他一開始其實是在幫助農民,可惜在激烈派的煽動之下,農民要求改革越來越肆無忌憚,他們就開始去搶教會。當時最有錢的就是教會,就是那些神父、修女、修道院。就有很多的教堂、修道院被搶劫。有一些修道士就被殺了,就變成了激烈的流血革命。所以馬丁路德原來是同情農民,但是農民暴動,後來馬丁路德就開始寫文章攻擊那些農民。那些激烈派的人比他還可惡,所以我念這些激烈派的人的煽動文字:「馬丁路德說:『窮人有信心就夠了,他沒有看見高利貸跟苛捐雜稅,阻礙了窮人接受信仰嗎?』馬丁路德口口聲聲說有神的福音,有神的道就夠了,他難道不知道在那些生存邊緣掙扎的人,沒有時間閱讀神的道嗎?」
過去幾天好多人來跟我介紹這一期的商業周刊,『一個台灣,兩個世界』你們有沒有看?這是很嚴重的現象。台灣現在貧富的懸殊越來越嚴重,好像已經到了60幾倍的懸殊的差距,如果政府或是社會還不正視這個問題的話,貧富懸殊太嚴重的話會引起內部的不安。這個要付出很大的社會成本。我們自己也要小心。因為教會很多都是有錢人。這些激烈派的人說:「你們看那些貴族,你們看那些地主,他們以高利貸在吸允百姓的血;而馬丁路德還在那裡說風涼話。馬丁路德說『農民不應該反叛,因為上帝已經把劍(就是維持治安的劍)交給了統治者。』但是劍的能力是屬於整個社會,現在這些統治者,這些貴族們已經顛倒是非,已經顛倒真理,他們將要從寶座上被推下來。現在時機已經到了,來吧!我們不用怕敵人,衝阿!格殺勿論!」這是一些煽動性的文字。所以德國境內的很多教會、教堂就被搶,被燒;很多人死了。有一些地主,有一些貴族,他們聽了馬丁路德的話,就真的悔改了,就真的放棄那些苛捐雜稅,他們取消了農民的奉獻等等。但是你總知道改革會比較慢一點,激烈改革通常會比較快,溫和改革就是很慢。所以農民在那些激烈者的煽動之下他們迫不及待了。馬丁路德進入農民中間協調無效,他就開始寫文章來斥責暴力,就開始罵這些農民。他說農民是一群瘋狗,如果不加以制服的話,那個瘋狗反過來會咬人。而且如果農民公開叛變的話,那麼就是在上帝法律的庇護之外。反叛就是謀殺。他說農民的暴動好像火一樣的燒毀了全地,使很多人成為孤兒寡婦。路德最後罵農民的文章最後就說(那句話很厲害):「一切的革命,都是背叛上帝。」他講的這個革命是在講社會革命,是在講農民暴動。但是路德忘記了他的改革也是宗教革命。所以路德的那一句話:「一切的革命,都是背叛上帝。」為那句話,為這個態度,路德跟德國為了宗教改革付上很大的代價。
原來,德國南部的人,是天主教徒,但是很有可能會變成基督教的勢力範圍,但是因為農民的暴動,因為馬丁路德的傾向地主,傾向貴族的態度,所以使得德國南部的人,到今天為止,他們都還是回到天主教的懷抱。他們對改教運動就失去了同情。這一件事情,有人說是馬丁路德一生的敗筆;因為我不是信義會,所以我講話應該算是比較中立。我覺得路德他站在任何一個立場都會被人家罵。恐怕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是當政教有衝突的時候,你要很小心。如果你站在農民這邊,推動激烈的革命,有很多人會死掉;但是如果你站在地主這邊,有人就說路德是投機份子,因為知道貴族是他的保護,是他的支持者,所以他犧牲了農民。所以後代有很多人在分析這件事情。有一個天主教的歷史學家,他說:「這一個馬丁路德一杜所棄決的運動(就是農民暴動),實際上是由他自己發起的。」他是說,農民暴動,農民叛變,其實是馬丁路德發起的。我覺得這句話有一半是對的,有一半是錯的。所謂對的部分就是因為宗教改革本身就是革命,馬丁路德對教會的批判,對腐敗教會的批判,他爭取信仰自由,這一個改革運動,卻喚醒農民參與社會運動的自覺。解放了,爭取自由。但是我說一半不對是因為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是限於信仰,宗教的層面,宗教的領域;而不是社會性的,不是政治性的。這個等一下馬上要進入我們兩個的國度觀。路德一直說不要混淆這兩個領域,一混淆就慘了。所以天主教歷史學家所講的話,是有欠公平。這一次農民戰爭,受創傷最深的其實是路德的心理。路德其實他掙扎得很厲害,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支持貴族;他一開始是罵貴族。他一開始是支持農民。所以歸咎到最後的原因,應該還是屬於激烈派的改教家。路德他最害怕的是宗教的自由,剛才說基督徒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但是有時候他也會害怕那個自由。宗教上的無節制,如果你濫用那個自由,就像保羅說的,濫用那個自由其實也不對,剛剛開始有提到。馬丁路德害怕宗教上的自由,如果濫用了那個自由,會導致社會的動亂。所以他在這一次的事件上他會表現比較嚴厲。路德認為基督徒雖然是自由的,卻要為主的緣故,順服在上執政掌權的。他說保羅也是這種態度。保羅那個時候也有奴隸制度,保羅也知道有奴隸制度是不對,但是時機還沒有成熟,那要為主的緣故來順服社會既存的制度。他勸婦女也是這個態度。時機還沒有成熟,所以不用太急著要革命。如果要急著革命的話你自己先受傷,要尊重社會既存的制度,雖然人人受照是一律平等,沒有人能夠去剝屑他人的利益,但是如果藉口在基督裡的自由跟平等,用暴力來推翻制度,來破壞秩序,這個是上帝所不允許的。而路德說連耶穌基督自己也放棄了祂身為神子的權柄,祂把自己服在羅馬帝國凱撒的權柄之下。路德認為基督徒的自由是屬於宗教性的而不是社會性的。所以他反對農民把天國的性質──因信稱義是一個天國的性質。把他轉換成為今世物質的國度。所以他在處理農民戰爭的時候態度會比較嚴厲。我們現在不去批評馬丁路德那件事情,我覺得他做任何一個決定都會被人家罵。
那我們現在進入兩個國度觀:這個比較屬於我們教會裡面的範疇。馬丁路德把他分成兩種國度:一個國度是上帝的國度;另一個是撒旦的國度。我們不用去管撒旦的國度,我們現在管上帝的國度。他把上帝的國度分成了政府跟教會,政教的關係。整個中世紀是一部政教鬥爭史。政治的領袖就是君王;教會的領袖是教皇。教皇跟君王在爭奪領導權,這是整部中世紀的歷史。我們來看馬丁路德怎麼樣來回應政教的關係。他說:「整個上帝的國度包括政府跟教會,政府跟教會都是上帝所設立的制度,這兩個領域是分開的領域,可是彼此之間有密切的關係。」我今天晚上講的都是比較有深度的神學,所以頭腦要清醒一點,跟前面兩天不太一樣了。他說;「政府跟教會都是上帝所設立的制度,是分開的領域;可是彼此有密切的關係,彼此要互盡義務。」我們先講政府。上帝所設立的第一個制度就是政府。政府所管的層面,是社會、經濟還有家庭層面。教會的層面,教會的領域,主要是宣講福音,領人信主。所以他是分開的領域,是不同的層面。在政府的這個層面是要透過法律,透過理性,透過權柄。教會那邊,是要透過基督、透過福音、透過聖靈。你可以這樣分:一個是外在的能力,法律嘛,理性嘛,權柄嘛,可以看見的;但是基督、福音、聖靈都是內在的。屬靈的層面。這個是分開的領域。但是他們彼此之間有密切的關係。要互盡義務。政府要保障社會的秩序,政府有配件權,羅馬書第13章說的,政府有維持治安,賞善罰惡的功能。政府要維持秩序,讓教會在安定的社會中可以傳福音。這個是政府對教會的功勞、功能。那教會對政府有什麼功能呢?教會要用神的話,來引導政府;教會要用神的話,來糾正政府。如果政府沒有好好盡到維持治安的功能,教會要來糾正。所以他說兩個領域是分開的,不要混在一起,就是他們彼此互盡義務。他為什麼要罵農民暴動呢?他說農民暴動是把這兩個國度,這兩個領域混淆在一起,祂能把慈悲放到了地上的國度,如果你犯法,你暴動,你殺人,就要接受地上法律的制裁。所以在那個時候就不要講上帝的慈愛,在那個時候你要講上帝的公義。地上的國度是一個憤怒、公義、嚴厲的領域,如果你犯法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但是如果你進入了屬靈的領域,你可以得到上帝的赦免,所以這兩個領域不要混在一起。他就認為農民的暴動混淆了這兩個領域。所以我再講一次,教會要用神的話來引導政府,糾正政府。而政府對教會有什麼義務呢?就是要維持治安,讓教會在比較安定的社會裡面可以好好的傳福音。
我舉一個例子:譬如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我們說中國大陸現在是全世界基督徒最高的地方嗎?苦難不能夠綑綁神的道,福音在越苦難的地方就越能夠看出他的堅定,他的堅韌力。但是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中國大陸將會沒有任何的發展。中國大陸快速的生長是在鄧小平開放以後,自由化以後。當政府維持治安的功能彰顯出來以後,教會會跟著得到益處。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在無政府狀態的時候,教會也是被壓抑的。
所以這兩個領域是彼此要互盡義務。不過馬丁路德所講的情況比較適合歐洲跟美國或者是舊約的以色列人。因為他們比較是基督教國界。就是大部分的人都是基督徒。連政府的人員也是基督徒。比較不適合台灣。因為台灣基督徒比例只有百分之三。我們的政府大部分不是基督徒,所以你要用神的話去引導他,當然沒有人理你。你可以發出社會良心的話,當政府有很明顯缺失的時候,教會可以講話,但是對政府沒有強制力。
馬丁路德他攻擊過去一千年中世紀教皇所主張的宇宙統治權,他說政府也是上帝所設立的,在政治領域裡面,政府是最高權威,但是如果進入了屬靈的領域,教會是最高權威。兩者之間彼此要互盡義務。如果政府很邪惡,很強暴,而教會沒有去指責他,那麼教會失職。當農民暴動的時候,他認為教會沒有好好的去協調農民跟貴族之間的衝突,所以他認為當時很多傳道人沒有好好盡到上帝僕人的職分。
但是馬丁路德他自己在處理農民戰爭的時候,他看到難處。他不是告訴那些農民說你們要為主的緣故順服在上執政掌權的嗎?但是到了一個階段,神聖羅馬帝國跟天主教這兩個原本是政教之爭,這兩個是仇敵。可是在馬丁路德那個時代,這兩個仇敵他們突然變成好人了,就是突然變成好朋友了。希律跟比拉多那天就變成好朋友了。他們要同時的抓拿馬丁路德。馬丁路德告訴那些農民說你要為主的緣故順服那些在上執政掌權的,然後現在執政掌權的羅馬帝國要來抓拿馬丁路德的時候,馬丁路德自己應該怎麼辦?要不要順服?他按照羅馬書13章跟彼得前書第2章的原則,把他極力的教導,我們要順服在上執政掌權的,他自己也努力執行這個原則。所以他斥責農民暴動。但是當他實際面對這個現象的時候,就是1531年的時候,政治的羅馬帝國,跟教會的教皇同時合作要來抓拿馬丁路德的時候,馬丁路德他面對一個很尷尬的情況:如果他按照自己的教導他就是要被抓了,所以那個時候他就說這些基督徒的貴族們,是不是可以用武力來抵抗皇帝,抵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來保護馬丁路德。他說這是一個司法的問題,是一個法律的問題,他願意交給法學家去處理。他說我是神學家我不處理這個問題,你們自己去處理。上帝那個時候剛好替他解圍。那個時候土耳其剛好入寇羅馬帝國,所以皇帝忙著去抵抗外寇,所以就轉移了注意力,暫時解決了馬丁路德這個尷尬的場面。也就是說,當馬丁路德以教會的領袖面對政治的壓力的時候,他自己也有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所以他就突然清醒了;他覺得他應該退回到屬靈的層面。因為他是神職人員,上帝所賦予他的主要功能是教會的牧養工作。
所以我們再看下一個,下一個我們要講聖道神學。
3.路德的聖道神學(Theology ofthe Word of God)
對馬丁路德而言,人民靈性的改進,比政府的改革還要重要。如果人民的靈性沒有突破,道德腐敗的話,那麼你再怎麼樣改進政府也沒有用。所以他就從政治的領域退回到他所蒙召的屬靈的領域。馬丁路德說這個事就病得很厲害,真正醫治的良藥是屬於上帝國度的領域,而不是屬於政府的領域。政府的領域只是外在的,法律的制裁不能夠使人的生命變好。要使人的生命變好、道德有所改善這個是傳道人的職分、這是基督徒的職分。所以他最後比較清醒了,他退回到屬靈的領域。真正醫治這個社會的良藥是屬靈的領域,也就是宣講上帝的話語。
聖道神學是馬丁路德神學的中心。他把神的話、神的道分成三個層面。
A.寫成文字的道
第一個層面是聖經,也就是白紙黑自寫成的神的道。
B. 在講台上所宣講神的道
第二個層面就是我現在在講台上宣講、教導神的話。一個是文字的形式,一個是口傳的形式。
C. 成了肉身的道,就是耶穌基督自己
第三個層面,也就是最重要的層面,就是成了肉身的道,也就是基督論──耶穌基督自己。神的道有三種形式;一個是你們每天要讀的,寫成文字的道,第二種是你們禮拜六、禮拜天來到教會聽講台所宣講、所教導的神的道。第三個是最重要,就是講台的宣講跟聖經的背後的那個真正的主角,就是耶穌基督。成了肉身的道。
基督論是馬丁路德他最成熟的時候他神學論的中心。我們要從這裡進入他的聖餐論。因為聖餐論是信義會一個很重要的教義;也是跟其他教派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4.路德的聖餐論
聖餐論是馬丁路德跟其他神學領袖吵的最激烈的一個神學問題。因為我們這裡不是在上神學課,所以我希望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講解。過去馬丁路德在聖餐論上他最主要的敵人是天主教──那是外患。但是到了1520年以後──就是宗教改革過了三年以後──馬丁路德在聖餐論最主要的對手,是改教圈裡面、基督教圈裡面的領袖。那個基督教領袖的名字叫做慈運理。他是德國北部蘇黎士的教會領袖;南部是日內瓦,日內瓦是加爾文;北部是慈運理在那裡牧養。我們只看這兩個領袖他們對聖餐論之間不一樣的地方。也順便認識你們信義會自己對聖餐論的看法。
我們從兩點來說:馬丁路德在聖餐論的觀點上強調字面解經;慈運理在聖餐論上他比較主張是靈義解經。
我們先停在這裡:
什麼叫字面解經?什麼叫靈義解經?耶穌在設立最後的晚餐的時候,耶穌就拿起餅來,說這是我的身體,拿起杯來說,這是我的血。他拿起餅來說這是我的身體;This is my body;如果你用字面解經的話就是說,這餅就是我的身體,餅是麵粉做的,但是耶穌說這是我的身體。慈運理他說餅不可等於人,餅是麵粉做的,所以這是我的身體,那個「是」應該說這餅是象徵我的身體,這個餅是代表我的身體。了不了解?馬丁路德堅持用字面解經,那個餅就是耶穌的身體。但是慈運理說,錯了,那個餅是代表耶穌的身體、象徵耶穌的身體。慈運理跟馬丁路德都是口才非常好的領袖,兩個人針鋒相對,你來我往。慈運理說,好,聖經裡面說,耶穌說我是真葡萄樹;人怎麼可能等於樹呢?所以應該說,我就好像真葡萄樹。我是羊的門,人怎麼可能是門呢?我是磐石;人怎麼可能是石呢?當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這個是應該說是象徵的意思、代表的意思。馬丁路德說,好,沒有錯,耶穌在其他地方說我是什麼、我是什麼的時候是用象徵的方式。惟獨在聖餐、聖禮的這個事情上應該用字面解經。這個餅就是我的身體,所以當神職人員、牧師祝禱以後我們所領的餅、所領的杯,就等於耶穌的身體跟耶穌的血。我們在吃耶穌的身體、我們在喝耶穌的血。這是路德字面解經。那既然是在講身體、講血,那他強調的是耶穌的人性,還是神性?人性。人才有身體、才有血,上帝是靈。所以慈運裡就跟他說,路德先生,如果你要用字面解經的話,你認為這個餅就是身體、這個血就是杯的話,那我們強調、在聖餐禮拜與我們同在的是耶穌的人性囉?路德說是的,我強調耶穌的人性。他為我們身體擘開了,為我們血流出來了,這是他道成肉身的延續。慈運理說,路德先生,如果那是指耶穌基督肉體的人性,跟肉體的血的話,那麼請問,如果我們把他換成二十世紀的話,同一個時間,靈糧堂在領聖餐,救恩堂在領聖餐,那耶穌的身體要跟靈糧堂同在,還是跟救恩堂同在?人的身體是受到時空的限制、人性是受到時空的限制;除非你說那是強調神性,若是象徵,強調神性,神性才有可能無所不在。那你既然要強調那是人性的身體跟人性的血,怎麼可能台灣的基督徒在領聖餐的時候,美國也同時在領?如果靈糧堂到這裡開快車一分鐘就到了,但是如果同一個時間美國跟台灣都在領聖餐,那耶穌是跟美國同在還是跟台灣同在?他的身體不可能分割,不會說一個本尊、一個分身。所以了不了解辯論的所在?所以馬丁路德好像有一點是居下風;路德不是省油的燈,他說沒有錯,耶穌基督人性的身體跟血是受時空的限制,在耶路撒冷就不可能在加利利;但是復活以後的耶穌基督,他的身體吸收了神性的無所不在;很厲害吧!他說你看,門徒關起門來在禱告會的時候,耶穌突然進到他們中間,說願你們平安。請問耶穌的身體怎麼進到他們當中呢?因為他吸收了神性的無所不在,他可以穿牆越壁。我們暫時停在這裡。所以馬丁路德跟慈運理就針鋒相對,路德有一點強詞奪理,但是也不是沒有道理;復活以後的耶穌基督他的身體,的確跟他在世的時候身體不一樣。他是榮耀的身體、是不朽壞的身體。
第二個兩個不一樣的地方,慈運理強調信心。我們領聖餐的時候,有信心的人領受耶穌基督同在的祝福、同在的實際。慈運理說信心很重要,信心使耶穌基督的同在變成很真實的。雖然你看不見耶穌,雖然你看見的是餅跟杯,但如果你有信心的話,耶穌就與我們同在。那你聽路德怎麼說。路德不是強調信心;你會覺得奇怪:信義會,信義會最重要的就是信,因信稱義;路德不是很強調因信稱義的福音嗎?那這一次他怎麼不強調信心呢?路德說信心很重要,又信心的人就可以享受耶穌的同在。在領聖餐的時候耶穌就與我們同在;沒有信心的人,就吃喝自己的罪,他不能夠享受耶穌同在的祝福。路德在這裡講的很漂亮,他說但是聖餐最重要的不是人的信心,信心不是耶穌跟我們同在的源頭,為什麼神與我們同在?為什麼耶穌基督在聖餐裡與我們同在呢?那是因為耶穌所設立的、耶穌用他的話語所設立的,所以神所應許的話、神的應許才是耶穌與我們同在的源頭。我再講一次:馬丁路德說不是信心使上帝跟我們所裡的約生效。那個約,身體跟血是上帝立新約的表徵,這個一立了約為什麼會生效呢?不是我們的信心使那個約生效,而是因為上帝應許的話是約生效。十二使徒裡面猶大沒有信心,但是不會使耶穌與我們同在的應許生效;其他的十一個使徒還在享受耶穌的同在。有信心的人就可以享受,沒有信心的人就不能享受。不是我們的信心使同在成為真實,而是因為上帝的話語、上帝的應許使約生效。所以講義就說信心不是恩典的源頭,信心是回應上帝的應許;信心是回應性的。我昨天就講了,信心不是我們蒙恩的條件,我們蒙恩是因為上帝單方、主動的工作。這個是路德一貫所堅持的,非常漂亮。不是看人的表現,不是因為人的信心,而是因為上帝單方、主動給我們的禮物,上帝主動給我們的應許。有信心的人就可以領受,沒有信心的人他也不能夠使應許失效。所以在這一點上我覺得馬丁路德比較漂亮。
我再講一次慈運理跟馬丁路德在聖餐論有兩個爭執,第一個要字面解經還是靈義解經,我覺得路德比較強詞奪理。但是在第二點強調信心還是強調上帝主動的應許,我覺得路得比較漂亮。因為救恩本來就是上帝單方主動完成的。聖餐是道成肉身的延續,耶穌成了人,身體跟血就是代表他的人性。
我覺得路德他的聖餐論雖然跟很多改教的領袖不一樣,但是至少他抓住了三個很漂亮的解說,我也希望信義會的弟兄姊妹你們在領聖餐的時候,你們如果抓住了路德這個精神的話,你們領聖餐應該比其他的教派更有深度。他怎麼解釋聖餐呢?分三點:
A.信心並不是構成耶穌與我們同在的關鍵因素,或上帝施恩的條件,信心只是回應神的應許(responsive),信心不是神施恩的源頭(causative)
第一個信心並不是構成耶穌與我們同在的關鍵因素,信心不是上帝施恩的條件,信心只是回應上帝的應許──responsive。它不是神施恩的源頭,施恩的源頭是上帝的應許。這是第一點。你要把注意的焦點放在上帝的身上,而不是人的身上。
B.神透過設立聖餐的應許與我們同在,是出於祂單方、主動的應許。
第二點我剛剛講了:上帝透過設立聖餐的應許與我們同在,這是因為他單方、主動的應許。不會因為人沒有信心而失效。你沒有信心你沒有辦法享受那樣的福氣,但是不能夠使那個應許失效。那個應許還是有效;其他有信心的人他們繼續領受那個同在的祝福。就像哥林多前書,他們有的人先吃不等後面的人;有的人醉酒、犯罪,他們不能夠領受耶穌同在的祝福;但是也不能夠那個應許失效。其他有信心的人在領聖餐的時候照樣享受耶穌的同在。
C.聖餐中看的見的杯和餅,是道成肉身的延續,耶穌基督擘開的身體和血,代表了耶穌基督受苦的人性,這個人性保證了我們的救恩。
聖餐裡面我們所吃的餅、所喝的杯,這是耶穌的肉身,是道成肉身的延續;餅代表耶穌擘開的身體,杯代表耶穌為我們流出的寶血,也就是說餅跟杯代表耶穌的受苦,他為我們受苦的人性,這個人性保證了我們的救恩。他受死、受苦,讓我們可以得救。他代替我們承受罪的咒詛,釘在十字架上,保證我們的救恩。所以這三點應該是信義會在聖餐論上三個很漂亮的真理。
最後我們來看路得的十架神學。
5.路德的十架神學
十字架代表上帝的憤怒與咒詛,也代表上帝的祝福與慈愛。當人認知自己絕望無助(hopelessand helpless)時,才會發現上帝能力的源頭。我們在極度掙扎軟弱中,卻找到了最大的力量。這種試煉,以及信心的矛盾與掙扎,是基督徒醫生的掙扎。
如果你要聽有關馬丁路德的演講,不聽十架神學就好像沒有吃到主食。十架神學是路德非常漂亮的神學。
十架神學有人稱它做辨證神學──Theology of Dialect。Dialect就是正、反、合,一種辯證的方式。或者是我剛才所說的paradox,弔詭的神學,用反面來講正面的真理;由表面的衝突可是把真理最漂亮的地方表達得很清楚。這裡馬丁路德他是學習保羅來表達福音的方式。十字架就人看來是愚拙的,卻是上帝的智慧──似非而是。十字架就人看來是羞辱的記號,卻彰顯上帝的榮耀。十字架是人的軟弱;祂因為人的軟弱被釘在十字架上,卻彰顯復活的大能。用反面的思想來表達正面的真理。十字架就人看來是愚拙、羞辱、軟弱,卻彰顯上帝的智慧、榮耀、大能。耶穌的死亡、埋葬卻隱藏了復活、無限生命的大能。馬丁路德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音樂家,他一生創作了38首詩歌,我們第一天晚上有唱一首他的詩歌。路德有一首詩歌很膾炙人口,可是台灣好像沒有人唱過,好像沒有翻譯成中文。我唸他的歌詞給各位聽,那種弔詭的思想,它說:連宇宙也容不下的耶穌(因為耶穌是道,祂是創造宇宙的創造主)卻安睡在馬利亞的懷中,祂取了嬰孩的形象,卻支撐宇宙萬物的存在(祂是一個柔弱的嬰孩,卻支撐宇宙萬物的存在)。路德說看不見的上帝,卻靠著看的見的耶穌彰顯出來。這一位耶穌基督,祂又是上帝、又是人,祂死了卻又是活的;祂是會朽壞的人,祂卻又是不朽壞的上帝。舉凡人間一切的矛盾,都在道成肉身的基督身上找到答案。人間一切的矛盾,都在耶穌基督的身上找到答案。十字架就是最大的弔詭、十字架就是最大的矛盾,其實我們看見聖經裡面有很多這種弔詭的思想,這種似非而是的表達。我舉幾個聖經中的例子。耶穌曾經對門徒說過,你們當中誰做首領的,應當先做什麼?做僕人。上帝阻擋驕傲的人,卻賜恩給謙卑的人。你們若在上帝面前自卑,上帝就叫他升高;如果你們在上帝面前驕傲,上帝就讓你降卑。耶穌說一粒麥子若是不落在地上死了,就不能結出許多的子粒來。你要有生命的表現一定要先死,而且要死的透。保羅說我們這些基督徒好像是貧窮的,卻是富足的;我們似乎一無所有,確實什麼都有。保羅他在面對很多逼迫苦難的時候,他說我什麼時候軟弱,就什麼時候剛強。
我們來讀一處很弔詭的表達。哥林多後書第四章11到12節,我們一起來讀,請:「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這種死死生生,表面的弔詭,你要生就要先死;表面上是死,實際上卻是活。十字架看起來是死亡的記號,因為耶穌基督被釘死了;可是祂卻隱藏了復活的大能。所以路德他在十字架的真理上他有很深刻的領會,馬丁路德跟保羅很像,祂生命中遇到很多的逼迫、很多的苦難。他常常沮喪,可是他每一次都經歷了他什麼時候軟弱就什麼時候剛強,在沮喪、在苦難、在困難的時候,仍然要仰望十字架。你要思想上帝的作為;復活常常是隱藏在死亡的背後,你看起來好像是黑暗、沒有出路,可是上帝讓我們經歷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一片的黑暗、絕望中卻隱藏了一片生機。所以你們看到在逼迫中的教會,他們常常會經歷到上帝的恩典、上帝的大能。
基督徒在患難的時候,在對一切都感到絕望的時候──hopelessand helpless,我們在感到絕望的時候,我們才來學習專心倚靠上帝。這是人性的──康老師常常說人是很賤的,當我們健康的時候,當我們一帆風順的時候,我們順利的時候我們都倚靠自己,人只有在苦難的時候、到處碰壁的時候,我們才來倚靠上帝。十字架的苦難真是難以忍受、真是難以承擔,那個時候上帝好像隱藏起來,耶穌在十字架上痛苦的呼喊說: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離棄我?耶穌是上帝,他是道,道成了肉身;他是上帝,可是他被上帝離棄──弔詭。「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離棄我?」耶穌痛苦的呼喊的時候,他其實靠人最近。他真正用人性來承受罪的咒詛,就是死亡。所以我們灰心的時候,就多想耶穌的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離棄我?耶穌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他離我們最靠近。十字架的苦難真是難以忍受,那個時候上帝好像隱藏起來,所有的基督徒在苦難中,我們要與耶穌基督承受相同的試煉,這個是信心的考驗,真正的治療就是信心。
路德開始發揮他弔詭的思想,他說信心使我們在死亡的風暴中、在地獄的折磨中我們看見了上帝的幫助和拯救。看起來是絕望的,可是他是很有生機。十字架代表上帝的憤怒與咒詛,也代表上帝的祝福與慈愛。我們在面對苦難的時候,在面對瓶頸的時候,我們對自己絕望,我們非常的無助,可是在那個時候我們往往經歷到上帝能力的源頭。我們什麼時候軟弱,就什麼時候剛強。在極度的軟弱的時候,就經歷到了最大的力量。這是保羅的經歷,也是馬丁路的的經歷。這個是信心的矛盾,往往在你最軟弱的時候,也是你信心最剛強的時候;在你最苦難的時候,你一無可靠的時候,你反而倚靠上帝,你發現那個原來是能力的源頭,路德跟保羅一樣,他一生遭遇到無數的逼迫跟風浪,他隨時面對死亡,而每一次他都如保羅所說的,什麼時候軟弱就什麼時候剛強。
香港有位神學院的老師名字叫溫偉耀,大概是十年前,他太太乳癌過世了,然後他有一個孩子是智障;也就是說他面對很多人生的打擊跟風暴。後來溫偉耀老師寫了一本書──我很喜歡那本書,那本書的名字很棒──那本書的名字叫做《無能者的大能》。他用的是保羅的那一句話,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瓦器一摔就破了,瓦器要強調的是人的脆弱,我們好像瓦器,人的軟弱反而成為上帝誇勝的機會。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我們雖然好像瓦器,有時候會軟弱,常常灰心、常常喪膽、常常會跌倒,但是如果有寶貝在我們裡面,有主的生命在我們裡面發動,我們就可以靠主誇勝。
送給各位一句名言──蔡麗貞的名言──基督徒不是不會失敗的人,可是基督徒永遠不會被打敗。我們像瓦器,我們會失敗、我們會被摔碎,但是如果有主的生命在我們裡面發動,我們就可以彰獻上帝的大能──無能者的大能。基督徒不是不會失敗的人,可是基督徒永遠不會被打敗,因為有主的生命在我們裡面發動。所以學者們給馬丁路德的評語說,馬丁路德的神學,是馬丁路德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所形成的。最後再送給各位──馬丁路德神學的一句話──人生沒有任何的苦難是上帝勝不過的,十字架的苦難、十字架的死亡就是最大的勝利。我再念一次:人生沒有任何上帝勝不過的苦難,十字架看起來是最大的失敗,可是它也是最大的勝利。十字架是上帝的咒詛、上帝的憤怒,因為人的罪必須要把人釘死;可是它也代表了上帝的祝福跟慈愛。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人生沒有任何的苦難是上帝勝不過的,耶穌基督的釘痕就是我們最大的保證跟安全感。所以當我們絕望灰心的時候,抬頭仰望十字架,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走過了最黑暗的人生幽谷,祂已經得勝了,我們不用害怕。十字架雖然是死亡的記號,可是祂也是代表生命的大能。我們一起禱告。
是的,天父,我們是瓦器,我們常常不堪一擊,我們面對試煉的時候,我們會退後,我們會喪膽。但是我們感謝你,我們有寶貝放在我們裡面,我們雖然失敗了,但是耶穌卻是得勝的,我們可以在耶穌基督裡與他一同誇勝。我們有主的大能在我們裡面,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你,不是出於我們。我們謝謝你,我們的一生可能會有很多的失敗,但是你永遠的膀臂在下面扶持著我們;我們雖然跌倒,但不至於全身仆倒。你的救恩是一勞永逸,我們可以隨時來到你施恩座前。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你是信實的,必要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謝謝你,你的應許安定在天,你的話語永不改變,耶穌的死亡是我們最大的勝利,耶穌的釘痕是我們最大的安全感,幫助我們也能夠經歷到什麼時候軟弱就什麼時候剛強。謝謝耶穌在十字架上親身為我們承擔了死亡的咒詛,我們今天可以靠著祂,我們得勝在得勝。我們成為你的兒女,實在是有福氣。我們相信你賜給我們的不是害怕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因此恩待我們,讓我們一起在基督裡面成長,我們用你的話語彼此激勵;為著耶穌的緣故我們彼此代求;為著愛的緣故我們彼此聯合,我們有真正的合一。
天父我們感謝你,透過馬丁路德你給基督教會帶來許多寶貴的遺產,我們珍惜人人皆祭司的恩典,幫助我們善用這個恩典,雖然在讀經上我們會有不同的亮光,但是知道我們都是不完全的,我們需要彼此的補足,幫助我們彼此的欣賞,幫助我們的恩賜能夠彼此的配搭,讓你的身體能夠健全的發展,讓你的教會可以得到應該得的榮耀。我們謝謝你,願你的名彰顯在教會中,彰顯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感謝你,垂聽我們的禱告,靠耶穌基督的聖名,阿門。
推薦閱讀:
※聖經的神學詮釋
※我們如同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基督徒如何實踐社會公義
※什麼是真理?
※你是一個從來都不疑惑的基督徒嗎——基督教的懷疑精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