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九基礎第八講講義(押韻)

古典詩九基礎第八講講義(押韻)

古典詩九基礎第八講講義(押韻) 學格律主要是平仄、押韻、對仗這三項。對初學者來說,平仄難度最大。過了平仄關,應該可以說大家近體詩的學習,已經登堂入室了,摸到門道了。 咱們花了近兩個月時間共七個課時,一是講了辨四聲這個入門基礎中的基礎,重點提醒大家注意掌握入聲字。 二是講了每首詩平仄配置的規則,三種基本規則,四種標準格式。 三是講了拗與拗救。 平仄問題已經全部講完 。現在開始,咱們來講第二項---押韻 還是從韻的一些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說起。 人們喜歡格律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短小精悍、順口易記。為什麼順口易記? 道理很簡單:格律都是押韻的。有韻自然順口,順口便容易記憶韻是在所有文體中最抽象的一種文體。但只要說到韻,大凡喜歡詩詞歌賦的人,都會知道只有韻律流暢的詞曲才會覺得朗朗上口,才有一種誦唱自如的感覺,才能達到一種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hè聲的境界。 從《詩經》到後代的詩詞,幾乎沒有不講韻的,就是民間歌謠也是要講韻的。 北宋美學家范溫在《潛qián溪詩眼》中這樣描述韻:「凡事既盡其美,必有其韻,韻苟不勝,亦之其美。」 這話不難理解,就是說,凡是最美的事物必定有韻,正所謂「韻者,美之極。」大千世界,一種韻之美,無處不在。 一首詩,一首詞,一首歌,都是美好字句的有序排列。而要把這些美好的字句做到最佳排列,正確把握用韻這個環節必不可少。 不少新詩,就連當前流行的歌曲、小品、相聲、戲曲等各類文學藝術當中,都離不開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的僅在於對押韻的限制多與少、嚴與寬而已。因此,掌握韻,是學詩的前提。 韻既然這麼重要,從哪裡談起呢? 首先,我認為還是得從幾個常用術語的基本概念及作用開始。 (共四個)其實要弄清楚韻的概念與運用,首先就要弄清楚何為韻?何謂押韻?何謂韻律?何謂韻腳和白腳? 只要弄清楚了這些常用術語的基本概念與區別,其它的慢慢就會循序漸進地掌握了 (一)、韻 1、韻的基本定義:在《新華字典》中,韻,被定義為:漢語字音中的母音或母音加收尾音,即聲母以外的部分,或聲母和介jiè 音以外的部分,稱「韻母」。 聲母大家知道,介音大家不一定知道,我舉個例子。 介音也叫韻頭。 韻母可分為韻頭(介音)、韻腹(主要母音)、韻尾三部分。 例如「裝」zhuāng的韻母是uang,其中u是韻頭----也就是介音,a是韻腹, ng是韻尾。大家明白了吧。介音就這樣,簡單吧。普通話語音中有「衣、烏、迂」三個介音。再如「長」和「方」的尾聲,按普通話它們的韻母都是「ang」,這個韻母就是這兩個字的「韻」,且它們屬於同一個韻部。剛才的「裝」字韻母也是「ang」,因此這三個字都是同一個韻,在平水韻中,都是七陽韻(陽字韻母同樣是「ang」)。2、韻在韻文中的定義:兩個以上的韻母相同的漢字,按照一定的間隔規律,放綴在不同句子的最末一個字的位置,以造成和諧、順口、流暢的朗誦效果,這就構成了「韻」。劉勰於【文心雕龍】說:「同聲相應謂之韻」。換句話說,韻,即為「同一收音」稱之為韻。 如:「東、公、空、同、聰、紅、隆」等字,皆以ong為收音,即同屬一韻。而取「東」字為代表,稱之為 「東」韻。 再如「先、天、年、千、煎、綿、延」等字,皆以ian為收音,亦同屬一韻,而取「先」字為代表,稱之為「先」韻。從以上我們常用的字中,我們就不難理解韻的概念了。韻,就是一系列韻母相同的字。 另則,在北方戲曲中,韻,又叫轍,押韻叫合轍。以上是韻的概念(二)、押韻 1、押韻的定義:押韻,也作「壓韻」、 葉(xié)韻(作「諧韻」、「協韻」。)即作詩詞曲賦等韻文時在句末或聯末用同韻的字相押,以形成一種節奏美和音韻美,稱為「押韻」。實際上,押韻也就是韻的使用方法。通俗地說,詩人在詩詞中的用韻,就叫做押韻。 2、韻部:將相同韻母的字歸納到一類,這種類別即為韻部。同一韻部內的字都為同韻字。 3、押韻的作用:押韻是詩歌必不可少的要素。從上古的《詩經》、《楚辭》,到定型的唐詩,一直到今天的詩歌,都是要講押韻的。其作用一是串聯作用。押韻將許多渙散之音,聯絡貫串,以成為完整之聲調,使詩歌之節奏更鮮明、更和諧。吟誦起來,令人覺得鏗鏘悅耳。 二是便於記憶作用。詩之有韻,讀之流暢,即使篇幅較長,也易於背誦。4、近體詩押韻的規定,歸納如下①、偶句押韻。律詩是二四六八句押韻,絕句是二四句押韻,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首句均可以押韻或不押韻。②、只押平聲韻。近體詩規定,只能押平聲韻,這幾乎是一條死規矩。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標明律絕的詩作,雖然入韻了,但平仄韻不分,混押一通,讓讀者一看就知道是概念模糊所致。這點,我們要足夠引起重視,學詩,就要嚴格起頭,精準邁步。

③、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古詩(古風)允許中途換韻,但近體詩不允許換韻。 (三)「韻腳」和「白腳」1、「韻腳」和「白腳」的定義:押韻必然押在那一句的最後一個字,就像人躺下來,放在腳底一樣,因此有韻的那個地方(那個字)就稱之為「韻腳」。反之不押韻的那一句的最後那個字就叫做「白腳」。比如七絕,一二四句押韻,第三句不押韻,第三句最後一個字也就是腳節,就叫做「白腳」2、「韻腳」和「白腳」的區別:「韻腳」一定是平聲,「白腳」一定是仄聲,這也叫做「腳分明」。如果「白腳」寫成了平聲,就會犯用韻上的忌諱,叫「踩腳」。「踩腳」是禁忌好,再來說說韻律的概念(四)、韻律1、韻律的定義:韻律,即為平仄和押韻規範。也就是格律詩詞中對韻的運用規定稱之為「韻律」,這和我們平時理解的韻律一詞的意思有些不同。 韻律有兩種解釋:一是指聲韻和節律,也就是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韻規則。這是我們在格律詩詞中常用的專業術語。 當我們在欣賞一首詩詞時,我們常常會用到一些詞,如「平仄適宜」、「韻律流暢」、「入韻」、「出韻」、「入律」、「出律」等詞實際就是在以格律詩的「平仄和押韻規範」在評讀這首詩作。二是指某些物體運動的均勻的節律。如常見所指的音樂與跳舞韻律,韻律操以及某種物體的神韻等等,這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含義。2、韻律的作用:韻律既是格律詩詞曲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歌賦民謠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由於漢語文字的單音特性,在詩詞寫作特別是格律詩寫作時,如果平仄、對仗和押韻這三要素運用得好,就可以使詩詞歌賦增強音樂感,展現出音韻結構的整齊與節奏之美,體現出一種因聲求氣、同氣相求的韻律之諧美。如若運用不好,用得過多或過濫,就會給人以生拼硬湊之感,甚至以文害義。六朝到初唐的駢pián體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這是每一個詩詞愛好者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大家注意了,這個韻律方面的一些知識,對我們初學者而言,並不是 講韻的重點比如上一講我提到的絕句每句的首字皆平或者皆仄,還有前面提到的「上尾」「擠韻」「撞韻」等等都屬於這個韻律範疇。 這些對初學不作太高要求,但大家有必要了解這些,也儘可能注意這些。以後到了一定境界,自然而然會注重韻律的。好,以上就是今天與大家一起學習的第一個大內容----幾個常用術語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在此基礎上,下面來談談今天第二個大內容----關於平水韻的幾個基本問題。 說起韻的起源,似乎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眾說紛紜。但不管怎麼說,都不可否定詩韻是歷史形成、古人規定、歷代延續至今所形成的。雖然韻書在不斷的修韻與更新,但並沒有實質性改變。後來所說的詩韻,泛指格律詩用韻,通常是指《平水韻》。目前咱們使用的平水韻其實就是清代康熙年間編的《佩文詩韻》,共106韻10235字。 (一萬零兩百三十五字)對於一些初學者來說,一看這麼多的韻部,一下子頭都炸了,也不知道從哪兒入手下,總覺得學古詩太難,太難把握了。其實,如果真正入門了,實際並不難。關於押韻,現在有很多觀點,但主要的是押韻從寬從嚴、用舊韻還是用新韻的問題。 新韻的韻書有很多版本,但若你普通話說得很好,這些韻書也就沒什麼必要,頂多備本新華字典什麼的就可以了。 現在寫近體詩詞,大多數人還是採用舊韻。強調一下,咱們這裡要求的是用舊韻----平水韻。 第一,新韻舊韻之爭咱們別去管,記得大家在這裡學的是平水韻,作業必須用平水韻。 第二,舊韻的發展史,我也不多費口舌,大家找度娘了解下就行。舊韻的韻書也不少,但基本都是從《切韻》承繼而來的。目前使用的舊韻韻書,被普遍認同的是:寫詩用《平水韻》,填詞依據《詞林正韻》。個人看法,對於初學者最好不要貪圖便捷,還是從舊韻入手比較好。舊韻掌握好了,以後就算你喜歡新韻,也是易如反掌的事。至少到目前為止,在沒有更科學合理的韻書出來之前,我們主張還是用舊韻。為什麼呢? 因為寫格律詩詞,有個繼承問題。學習舊韻,對更好地理解、把握前人的作品及其作品的音律、節奏等變化是大有裨益的。 再一個方面,如果掌握了平水韻,也不至於鬧出說「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不押韻」的笑話來。 最早的《平水韻》韻書,現在已經難見到了。 平水韻是咱們學近體詩必備的,現在也很方便,因為有電腦有度娘《平水韻》共有106個韻部,其中:平聲30韻,上聲29韻,去聲30韻,入聲17韻。 關於平水韻,值得注意的主要有下面幾個問題。第一個,韻書中平聲為什麼分為上平聲、下平聲?簡單的說,這只是因為平聲字多,所以分為兩卷,等於說平聲上卷,平聲下卷與現代漢語里的陰平聲、陽平聲不是一個概念這點應該注意,咱們在學平仄的時候也提及到此點了。只是因為平聲字多,所以分為兩卷,等於說平聲上卷,平聲下卷。當然也有專家研究認為,這個分法可能與咱們的古代五聲音階有關係-----宮、商、角jué 、徵zhǐ

、羽,相當於現代音樂的C、D、E、G、A五個音階。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 (即簡譜 「12345」)是不是這樣,大家不用去管它 。只要記住前面這個,因為平聲字多,所以才分成兩卷,並不表示上下平聲有讀音上的區別。第二個問題,一先二蕭三餚等等,為什麼不叫一前二高三郊?而「前高郊」三字當時未被幸運的選中,沒有當上各自韻部的「部長」而已。第三個問題,為什麼一些現在同韻的字不在同一韻部? 在今天看來是同韻的一些字,在舊韻中可能屬於不同的韻部。比如「東」、「冬」二字,在舊韻中就分屬兩個韻部,前者屬於「上平一東」,後者屬於「上平二冬」。再比如「因」、「音」二字,前者屬「上平十一真」,後者屬於「下平十二侵」。剛才第二個問題已經說了,在「平水韻」上平聲中,「東」、「冬」等字都只是各自韻部的代表字,它們只表示韻母的種類。至於「東」、「冬」這兩個韻(以及其它相近似的韻)在讀音上有甚麼分別,現在我們不需要追究它。我們只須知道:它們在最初的時候讀音應該是有區別的。只是後來隨著語言的變化,混而為一了。 但是古代詩人們依照韻書,在寫格律詩時還不能把它們混用。當然下次還會講所謂的鄰韻與鄰韻通押,但初學者不宜,還是嚴格遵守押本韻為好,千萬別混用先。 古人一般不混用,起初是限於功令( 舊時指法律、命令),在科舉應試的時候不能不遵守它;後來成為風氣,平常寫律詩的時候也遵守它了。在《紅樓夢》里,有這樣一段故事,大多數朋友應該聽說過林黛玉叫香菱寫一首詠月的律詩,指定用寒韻。香菱正在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別視的時候,探春隔窗笑說道:「菱姑娘,你閑閑吧。」香菱怔怔答道:「閑字是十五刪的,錯了韻了。」這一段故事可以說明近體詩用韻的嚴格。 第四個問題,舊韻和新韻可混用嗎?答案是:絕對不能!或用新韻,或用舊韻。咱們這裡只用舊韻在近體詩中,新舊韻不可混用,這已經成為學界的共識。但也有一種論調,認為「近體詩的句中聲調平仄歸屬千年不變,句末押韻分部可隨時代語音改變」。這種理論缺乏科學的根據,是站不住腳的。在近體詩的改革中,「倡今知古,雙規並行」,是指可以在不同的語音系統範圍內遵守平仄格律,而不同的語音系統之間是絕對不可以混用的。自《切韻》成為官書以來,直至今日,有影響的韻書主要分為三個語音體系:《平水韻》、《中原音韻》和以普通話為基礎的《新韻》。《中原音韻》是一部曲韻著作,其語音體系既不同於《平水韻》,也不同於今天的《新韻》。我們不去管它。我們來看新舊韻混用。如果混用,必然造成非驢非馬的四不像的詩歌。 夜郎為小國,小國競飛車。自大飛車毀,原來是病鴿。按照「混押」論者的觀點,我們設定這首詩為古韻絕句。詩中第一個「國」字用在押韻部分,隨著時代變遷,語音改變了,《新韻》讀平聲。第二個「國」字用在句中,《切韻》千年不變,讀入聲。「車」字《平水韻》為上平「六魚」、下平「六麻」,本來是不能與作為平聲的「國」字同韻的;而「鴿」字《平水韻》為入聲「十五合」,本來也不可與作為平聲的「國」字同韻。 但按照「句末押韻分部可隨時代語音改變」的理論變成《新韻》平聲,完全可以的了。這算什麼呢? 第五個問題,平水韻需要死記硬背嗎? 如果真不能辨四聲,哪些字是平聲哪些字是仄聲,多看平水韻的確有幫助。 如果辨四聲基本過關了,就完全沒有必要去死記硬背這可不象入聲字變為平聲的只有那麼多,大家以後寫詩多了,特別是經常寫的,自然會對《平水韻》的106個韻部,尤其30個平聲韻部,及每個韻部包括哪些常用字,有個大致的了解。舊時 學童 學詩韻是和學對偶一起學的。學法很簡單-----背誦《笠翁對韻》(清李漁著)、《聲律啟蒙》(清車萬育著)、《訓蒙駢句》(明司守謙著)等韻對書這些書以平聲30個韻部為綱,把作詩押韻常用的同一韻部的字,編成歌訣。 譬如:在《一東》條目下有:"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 自小把這些背熟了,既懂得哪些詞兒可以相對,又記得風、空、穹、蒙、中、紅、東、翁等常用字屬東韻 現在要求像過去學童那樣背得滾瓜爛熟是很困難的,也不必要。但是,你要熟悉各韻部的常用字,讀這些書比背平水韻有趣多了,因為後者如同辭典,讀起來枯燥無味,記不住,而且許多生僻字也用不著記 下面來談談寬韻窄韻之類的東東,或者稱概念吧。 有人說,韻有寬有窄,字數多的叫寬韻,字數少的叫窄韻寬韻字多,寫詩挑選韻字就比較容易些;窄韻字少,選字就比較困難,窄韻的律詩也就比寬韻的律詩少見。 1、寬韻:包括四支、一先、七陽、八庚、十一尤、一東、十一真、七虞。作詩用這些韻,有較多的韻腳可供選擇。2、中韻: 包括十三元、十四寒、六魚、二蕭、十二侵、二冬、十灰、八齊、五歌、六麻、四豪。作詩用這些韻,有次多的韻腳可供選擇。3、窄韻:

包括五微、十二文、十五刪、九青、十蒸、十三覃、十四鹽。作詩用這些韻,可供選擇的較少。4、險韻: 包括三江、九佳、三餚、十五咸。作詩用這些韻,可供選擇的很少。這裡先說明一下,上面所分寬窄,是按用韻從嚴的要求來說的。即無論絕句、律詩、排律,必須一韻到底,不許通押。「一韻到底,不許通押」及其他一些規則下一次會講到。有人說,古時和現在,都有些文人,故意用窄韻、險韻來作詩,是為了顯擺才華。當然也可能真是這樣我們其實不必管這些,注意下就行,用寬韻比用險韻明顯容易些,但不管寬韻險韻的,不管白貓黑貓的,不管顯擺不顯擺,只要詩寫得漂亮,韻押得有味道就行。至於哪些韻適宜哪些格調的詩,有此一說,但不是絕對,這個後面會講到的。好,今天就到此。謝謝大家! 作業:自擬題目,限七陽韻。 七律· 梅 (押下平七陽)文/別夢寒玲瓏一剪吐芬芳,傲骨凌寒斗雪霜。疏影橫斜盈秀閣,清枝翹楚探華堂。冰肌未許凡塵染,玉魄從來俗世藏。暗約來年春好處,欣看大地百花妝。

推薦閱讀:

求詞的平仄押韻表啊?
Use experience for experiments to achieve expectation——英語押韻例析
詩林學步(14押韻上)
「拗體詩」與「全押韻」
押韻六種格式

TAG:押韻 | 古典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