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製造遇上德國工業4.0

2013年初,德國提出了工業4.0計劃,認為當前世界正處在「信息網路世界與物理世界的結合」,即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進程中。德國表示要積极參与第四次工業革命,並重點圍繞「智能工廠」和「智能製造」兩大方向,鞏固和提升其在製造業的領先優勢。

在推進工業4.0的進程中,無數傳統行業界線將被打破,產業鏈將被重新分工構建,由此迸發出的生產力將是顛覆性的。而這種顛覆性背後的潛台詞正是工業4.0時代對「人」的作用和影響——工人是否會被機器人替代?智能工廠還需要專家嗎?企業人才培養模式還有用嗎?

在歐洲,已有不少預言家悲觀地描繪了未來工業「災難性」的場景:工廠空無一人、與世隔絕,人的工作被機器取代,失業率高漲……事實並非如此,即使是在工業4.0時代,工廠里也不會空無一人——人在生產製造過程中的角色將由服務者、操作者轉變為規劃者、協調者、評估者、決策者。因為在智能機器完成生產製造的背後,必須由人承擔起諸如設計、安裝、改裝、保養,以及對信息物理系統、新型網路組件進行維護等工作。他們同時還要對生產設備模式、框架結構、規章條款進行優化,利用信息技術令模擬程序運轉,並對替代方案進行評估——也就是說,即便擁有了「智能」,產品仍不能決定自己將如何被生產出來,而是要根據決策者——即人優化出的生產方案進行生產製造。

隨著人在生產製造中的角色和作用發生改變,工業4.0時代對優秀員工的評判標準也發生了變化:由於對產品和生產方式的要求越來越高,智能製造對員工專業水平的要求也越來高;未來的工作崗位將更加註重技術專業性,熟練工種逐漸減少,能動性崗位越來越多。為了更好地擁抱工業4.0時代,企業需要儲備和培養更多數據科學、軟體開發、硬體工程、測試、運營及營銷等方面的高端專業人才。

要想獲得這些高技能人才,中國製造企業必須大力推進人才隊伍轉型。這種轉型,需要國家、企業、社會及個人共同持續推動。對此,應從兩方面發力:助推職業教育變革、重視崗位培訓。

推薦閱讀:

數字雙胞胎——工業4.0的基礎技術(芥子說物聯 第六期)
三氯乙烯你用得越多,環保罰單拿的越快!
走進「非洲屋脊」上的東方工業園
世界GDP TOP4:日、德、美、中各國「工業4.0「們的核心差異
山西絳縣天龍農科貿有限公司異地非法傾倒31頓生產廢渣被聯合掛牌督辦

TAG:中國 | 工業 | 德國 | 中國製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