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神說歷史

蕭何為什麼會月下追韓信 蕭何又是怎麼死的

2016-12-01 大神說歷史14評

蕭何(前257年——前193年),秦朝沛縣豐邑(今中國江蘇省豐縣)人。是漢朝初年丞相、西漢初年政治家。謚號「文終侯」,漢初三傑之一。作為漢王朝的優秀人物,一名知識分子,法律發燒友,蕭何不管是從學識還是人品來說都是一名精英。

在幫助好兄弟劉邦登上高位之前,他還只是個窮酸的市井小民,在沛縣做一名小小的公務員,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而在風雲交際的大時代背景下,蕭何也算是劉邦的一個伯樂,要不是蕭何當初的堅持,劉邦又怎會從一個小的起義軍首領而後成長為一個朝代的開拓者?楚漢爭霸時,留守後方,做好漢軍的後勤,保證糧草的運輸供給,即使在劉邦成功後,蕭何也一直盡忠職守,他採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為劉邦管理新的王朝提供了一個好的範本。慧眼識人的蕭何不僅是劉邦的伯樂,還是韓信的伯樂,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蕭何讓韓信加入劉邦的戰隊,無疑是助推劉邦建立霸業。說到底,蕭何與韓信有什麼精彩的相遇,事情還是要從秦末說起。

慧眼識人月下追韓信

秦末農民戰爭中,韓信投奔項梁,後來項梁兵敗被殺,又歸附了項羽。韓信在隨後楚漢相爭的交戰中,多次向項羽獻計,心高氣傲的楚霸王當然不以為意,以致後來項羽烏江自刎,自食苦果都是後話。接下來韓信輾轉來到劉邦的部隊,因觸犯軍法理應被斬首,臨刑見到夏侯嬰便說:「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夏侯嬰見此人相貌不凡,能說出這種話的人,定不是普通人,於是將韓信推薦給蕭何。蕭何善於識人,見到韓信自然也覺得此人並非普通人,準備將韓信舉薦給劉邦,忙於戰事的劉邦也沒有把蕭何的話認真聽進去。

一次,有人在朝堂之上匆忙稟告,說丞相逃走了,劉邦既驚訝又難過,一直沒有想通為什麼蕭何要逃走,知道第三天,蕭何拖著些許疲憊的身子回到了都城,水都沒喝一口就遭到漢王的詰問,為何丞相匆忙逃走又回來了?蕭何向劉邦解釋到一切都是因為一個叫韓信的人,此人是位軍事天才,因為多次向漢王舉薦而不被召見,所以打了退堂鼓想隨部隊回到自己的家鄉。因此,怕漢王朝失去一個得力幹將,所以才急忙追趕逃走的韓信,聽完解釋的劉邦,顯然才注意到韓信的重要性。

果不其然韓信被召見後,獻良計攻打楚軍,並留在軍中訓練軍隊,為漢王的東征,孕育了成熟的條件。丞相蕭何不惜車馬勞頓苦苦尋回韓信,此舉透露一個優秀的丞相的職業操守和深遠的眼光。

自污名節方得善終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聰明的蕭何不會不懂這個道理,因為自己的權高位重,自己在任以來,在自己的職位上做過不少實事,為國家出謀劃策,深得老百姓的喜愛,國泰民安,丞相蕭何深感欣慰,高興的同時也在隱隱擔憂,此時國家才剛剛步入正軌,漢王在剪除異己,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蕭何自己心裡清楚,雖說他知曉律令、政務做得很不錯,但是功高蓋主都是極其危險的事,因此,為了保命蕭何不惜自污名節,在長安低價收購百姓的土地被劉邦治罪,以此事凸顯自己的過錯展現天子的英明。從此以後,蕭何對劉邦更是誠惶誠恐,恭謹有加了。劉邦也照例以禮相待,但蕭何從此對國事就只能保持沉默了。

劉邦晚年,宮廷內部發生了一場廢立太子的鬥爭,劉邦突然想要廢除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此舉群臣的反對,對虧後來張良和韓信等人的勸告劉邦才打消了這個念頭。漢十二年,劉邦病逝,隨後他的兒子劉盈,也就是漢惠帝即位,蕭何繼任丞相,盡心竭力輔佐了兩代君王,晚年又制定漢律九章,由於常年為漢室操勞,終於卧病不起,在病危之際惠帝親自探望。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病逝,謚號「文終侯」。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推薦閱讀:

韓國人民如何看待朝鮮戰爭?
我讀《人類簡史》
歷史上的今天系列
奧地利成為獨立國家而不併入德意志聯邦,宗教的因素與皇室的因素哪個更大,抑或純為二戰戰果的衍生物?

TAG:歷史 | 大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