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北京,別人給你倒茶,為什麼要敲三下桌面?不懂別亂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老北京人很注重「規矩」,這規矩就是北京人常說的一句埋怨話:「您瞅這人嘿,怎麼連個禮兒面兒都不懂啊」。無論時代怎麼變遷,這些老祖宗定下的規矩不能變。

360行,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獨特的規矩,打招呼有打招呼的規矩、吃飯有吃飯的規矩、借東西有借東西的規矩,但在這麼多規矩里,最講究的還要數待客的規矩。

老北京,待客的規矩

老北京人請客或者拜訪,講究要打「提前量」,也就是要提前告知。為什麼要提前告知呢?除了有讓您請客的人有所準備的因素以外,這也是一種禮儀,或者說是一種禮數。

按北京的老規矩:三天為「邀」,兩天為「請」,當天為「提(di) 拉」。既不能提前,也不能當天,以三天為好。

您也許會說,咱禮大點兒,提前個十天八天的邀請人家行不行?不行。為什麼不能提前昵?因為您要請的人,也許有公務在身,也許有要事相擾,這叫「官身不由己」,您通知他早了,有可能他扭臉兒忘了。三天,這是約定俗成的「邀人」時間。

當然,您也許把被邀請的人給忘了,頭兩天才想起他來,這時,再約他也不遲,兩天為「請」嘛。

但是,您如果請客的當天,才想起他來,那您最好就不要「請」人家了。當天「邀」人家,就不是「邀請」,而是「提拉」了。

還有家裡來了客人,一定要謹記:茶七、飯八、酒滿,無論春夏,無論貧富,客人登門主人無不以茶相待,茶倒七分滿的程度剛好,在別人給您斟酒倒茶,這時候,懂禮兒的人,會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輕輕敲三下,以示謝意。

初來咋到的人可能不了解,為什麼要敲桌子,而且要用食指和中指,畢竟,這個動作看起來確實是很匪夷所思。其實這是一種"叩指禮",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叩手指也是有很多講究的。

那麼,什麼是「叩指禮」呢?

據說,清朝乾隆皇帝與大學士紀曉嵐一起微服出巡江南時,來到了一家小茶樓飲茶。一個夥計手捧兩個裝著茶葉的茶盅,在乾隆與紀曉嵐桌前。然後,他左手拎起茶盅蓋,右手挽著一個大銅水煲,往上一提。霎時,一股滾水從銅饅嘴瀉下,勢如青龍吐水。

乾隆嚇了一跳,可再一看茶盅,恰好灌滿大半盅茶,周圍點滴不漏。他十分驚訝地問夥計:「為什麼要這樣沏茶?」夥計笑答:「官人,老規矩了,水剛剛開,才起泡眼,需要從高處往茶衝撞,第二回改在低處沖茶,只有這樣,茶才會出味。」乾隆聽得高興,站起來,自己拎起銅水煲,學著夥計的模樣,往紀曉嵐的茶盅里沖茶。這一下,可把紀曉嵐嚇得不輕。君王給臣子斟茶,自己如何受得起!

按朝中規矩,他得三跪九叩地謝恩。但如今皇上微服出巡,不能暴露他的身份,怎麼辦呢?紀曉嵐急中生智,用兩個手指頭代替身體,叩指謝恩。

後來,幾經流傳,成了愛喝茶的北京人的飲茶禮儀,也成為了北京人餐桌上的叩指禮。

叩手禮=叩首禮?

知道叩指禮,那你知道叩手禮,叩首禮嗎?

其實,它們都是叩指禮的別稱,是茶客向主人表達謝意的一種禮儀。

因為「手」和「首」這兩個字同音,「叩首」改用「叩手」指代,三個彎曲的指頭則表示「三跪」,輕叩九下,就是「九叩首」。不得不佩服古人,原來,「三跪九叩」還能這樣用。

叩指禮的三種方式

但是,是不是飯桌上看到人家叩桌子,你就得跟著叩呢?其實,這裡面還是相當有講究的。畢竟,怎麼敲,敲幾下,都是不一樣的。

晚輩向長輩

五指併攏成空拳,拳心向下,一路敲擊桌面,叩手指關節,意為甘拜下風,行「膜拜禮」,敲三下即可。畢竟,餐桌上,本來得晚輩主動向長輩倒茶示敬的,現在倒轉了,自然得回下大禮才行。

平輩之間

朋友之間的聚餐,自然是輕鬆隨意些。行叩指禮也是如此,食指中指併攏,敲擊桌面,相當於雙手抱拳作揖,敲三下以示尊敬。這個動作,是不是比握拳的簡單呢~

長輩向晚輩

在北京,晚輩如果給長輩盞茶倒水,出於禮貌,長輩們會用食指或中指敲擊一下桌面,相當於「點頭」示意。當然啦,要是遇到特別喜歡的晚輩,比如大北妞這種乖巧的女孩子,就會敲三下表示欣賞。

看到這裡,你們都弄清楚了嗎?

要補充的是,叩指禮在現在的北京,不僅僅局限於喝茶哦。在餐桌上,別人給你倒茶,你可以敲一敲;別人給你舀湯,你也可以敲一敲;別人給你倒酒,還是可以敲一敲……在餐桌上講究禮儀的北京人,什麼時候都會敲一敲。

當然啦,除了禮貌這一說法,叩指禮,也是相當有實際意義的。

想一想,如果有人給你倒茶,你是伸手去接過這杯滾燙的茶,說一聲「謝謝」,還是敲敲桌面,等茶稍微涼一下再喝呢?

再想一想,在大排檔吃飯的時候,有人給你倒酒,你敲敲桌子,沒拿起酒杯,不就逃過這一杯了嗎?

哈哈哈,簡直是機智如我~


推薦閱讀:

電腦桌面壁紙
10 個使用 Cinnamon 作為 Linux 桌面環境的理由
電腦桌面到底怎麼用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TAG:北京 | 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