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工廠與智能製造
06-06
如今,德國提出的「工業4.0」已成為人們關注並成為熱議的話題。筆者認為,德國「工業4.0」之所以受到各界關注,主要在於它提出了製造業未來的目標,指出了數字化工廠和智能製造是製造業的發展方向。相信不少製造企業都想了解:德國是如何發展數字化工廠和智能製造,從而實現「工業4.0」的目標?它給中國製造業帶來怎樣的影響與借鑒作用?筆者在此提出一些看法與讀者交流。「六自」和智能製造 目前,全球製造業的發展模式正在發生轉變,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實現精細化管理和生產過程智能化,以滿足市場個性化需求,這些都為建設數字化工廠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據國外統計資料顯示,實現智能製造可以縮短產品上市時間30%、減少設計修改65%、縮短生產工藝規劃時間40%、降低生產費用13%,更為重要的是產品質量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實現智能製造,首先應有智能製造裝備,而這種裝備需具備6個基本特徵:自度量、自決策、自適應、自診斷、自修復、自學習(簡稱「六自」)。以此為基礎,作為數字化、智能化工廠的自動化智能生產線還應具備「自組織」特徵,即能自行組織生產。 數字化、智能化工廠的智能製造裝備通過外部條件的變化,能「自適應」生產工藝和要求的變化,及時對裝備進行調整。智能製造裝備能「自診斷」運行中發生的故障,及時發現問題,從而有效避免因設備故障而導致生產運行的中斷。智能製造裝備還能「自修復」裝備發生的故障,進行自我維護,以使生產運行達到無須人干預的境界。智能製造裝備還能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具備學習功能,能不斷「自學習」而逐漸學會處理新的未曾遇到過的情形,進而像人一樣聰明地進行生產。 德國「工業4.0」的核心是通過CPS(Cyber-Physical Systems——智能物理系統)使製造實現智能化。CPS使信息、網路、計算機與原來的物理系統相結合,讓製造設備擁有通訊和對話功能,從而實現製造過程的自組織。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的生產系統和設計技術研究所(Institutefor Production Systems and DesignTechnology,其德文簡稱為IPK)目前正在開展為實現德國「工業4.0」的相關技術的研究。IPK正在進行一個項目研究室,水處理用的滲透膜如何實現「自組織」方式智能生產。「自組織」是通過在托盤或物件上黏結e-Grain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時間之問》第5周B 閏月的數字秘密:19年7閏
※第9講 數字謎(一)
※十二地支對應的數字和月份
※六十甲子納音數字推演法
※生命數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