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是中國文藝復興的根

儒家文化是中國文藝復興的根

2011年07月14日 17:59來源: 作者:傅佩榮

字型大小:T|T
0人參與0條評論列印轉發

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先聖先賢在思考:人這樣一種生命應該怎麼安排才能有意義?我今天特別提出來,其實很多問題的答案,早就在我們傳統文化裡面。但是如今面臨一個問題:傳統文化需要重新詮釋。

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可以一直綿延不絕地發展?而且歷史上只有朝代的更迭,沒有國家的滅亡問題。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下了一個結論,認為中國文化最特別,一般的文化只有一度生命(一度生命就是興盛衰亡,文化跟人一樣,有生命的,人有生老病死,文化有興盛衰亡),別的文化興盛衰亡之後就沒有了,只能變成考古學的對象,供後人慢慢挖掘研究,但是中國文化不一樣,興盛衰亡之後再興盛衰亡。到了現在,又在準備第三度復興,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很奇妙的事情。

一、所謂的文明衝突是怎麼一回事?

「文明衝突」這四個字在國際上探討到全球文化的時候,是一個重點。在1994年,美國有一位政治學家說:「21世紀有三大文明衝突。」等於是一個主要的戰場,文明之間互相在衝突,看看誰能把握主導的力量。哪三大文明呢?第一個是我們都知道的,在西方、在全世界還是有很大力量的基督教文明。第二個是伊斯蘭教文明,我們可以看到,中東地區這種戰爭依然在進行。但是他說,第三個衝突因素是儒家文明,這個就很讓人驚訝了,為什麼這樣講?因為外國學者對儒家不是很了解,他對於所謂的儒家文明到底在講什麼,也不是很清楚,他只是想說中國的崛起。十年前這個政治家已經看到了:中國一定崛起,崛起之後,不但在經濟繁榮達到一個成果,進一步還要爭奪世界領導權。這樣一來,就變成是三大文明衝突。這是一個政治學者的看法。

難道儒家會跟這兩大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教文明)衝突嗎?第一點要先說明的是:外國學者這個說法只代表他的見解。儒家思想就完全是另一種解說。

孔子說過這樣三句話。第一句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第二句話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是我跟別人意見不一樣,都可以互相尊重。什麼是「同」呢?就是「一言堂」,只有我說了算,你不能說話,這就是「同」。這個話說得多麼直接啊!孔子會說:你們各說各話,說出來的話只要接近真理都可以相通。這就是「君子和而不同」。第三句話:「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孔子這一次真的談到政治了,就是說把我本身的文化和德行修養好,別人就來歸順了。

我剛剛用了《論語》的三句話,各位就知道儒家的立場。儒家不跟你爭文明的主導權,而是靠內在的力量。為什麼有內在的力量呢?因為我們的主張符合人性的需求。各大宗教講生前死後,對現實人生有很多先天規定,彈性空間很小。儒家不是宗教,儒家是哲學,哲學跟宗教的差別何在?方向一樣,方法不同。宗教靠信仰,哲學靠理性,靠講道理。

有一件事很有趣,1982年,世界各國歷屆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開會,他們開會時想替人類思考一下,我們應該想一個辦法希望人類可以和諧。哪一種思想可以使人類和諧?最後統一到孔子思想上。為什麼呢?全世界人受過教育的都知道孔子說過一句話:「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每一個族群都能做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願意別人怎麼對我,我就不要這樣對別人),這不是天下大同了嗎?

二、到底什麼叫儒家呢?

儒家思想是從孔子開始。

有一次,我給大陸一批工作人員做演講。講的時候我提到孔子,他們都不太了解,他們都認為孔子不太好,「文革」十年誰敢提孔子,他們也認為孔子不好。我就跟他們講了半個小時,孔子是什麼樣的人,他說過什麼話,做過什麼事,有根據的,不能光憑想像說話。你拿出一本《論語》,上面就寫了孔子說過哪些話,做了什麼事。講了半個小時,當場的聽眾有一個人說了:「真的有這麼好的人嗎?」我說真的,這裡面都是有證據的。他說:「那我們倒是要跟他學習。」他很誠懇,是個中年人。一個人到了中年,就自然比較老實,因為現在的人生在自己手上,以後往哪裡走,不是聽別人的,要問你自己:「相信嗎?他講的有道理?」我們現在到了一個轉折點,要重新思考孔子在說什麼,為什麼崇拜孔子。

推薦閱讀:

太極拳是清朝的陳家溝人發明的,武當山怎麼不發聲?
為什麼很多人說無錫是文化沙漠?
《紅樓夢》與佛道兩家文化
中國專制文化分析(22)

TAG:中國 | 文藝 | 文化 | 儒家 | 文藝復興 | 儒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