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旅遊社會」呼喚旅遊業加速轉型
文 | 中公教育
背景鏈接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旅遊業已經從奢侈消費發展為百姓常態化生活選項。當前,我國已經站在「旅遊社會」的大門口。然而,全社會對「旅遊社會」的認識和管理還遠遠跟不上,重新認識旅遊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創新管理方式,在為經濟提供新動能的同時增加人們的獲得感,讓旅遊不僅成為一種經濟業態,更成為展現人們基本權利的一個窗口,進而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添磚加瓦」。
深度解析
綜合分析「旅遊社會」,有4個重要衡量指標:一是居民實際收入增長;二是個人可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增多;三是居民旅遊需求旺盛,旅遊成為大眾化常態化生活方式;四是旅遊影響社會的方方面面,全社會都是旅遊環境,需要按照「大旅遊」來管理。
而我國從1995年5月1日起實行五天工作制,全年雙休日有104天。1999年起實施黃金周假期,此後經過調整確立法定節假日11天,數量居於全球中等偏上水平。
從國際上看,衡量一個國家旅遊消費普及率的重要指標是國民出遊率,中等發達國家居民每年出遊超過3次,發達國家居民每年出遊8次以上。2015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突破40億人次,人均出遊率達2.98次。2016年春節,全國接待遊客3.02億人次。從國民年人均出遊率看,旅遊已成為我國百姓常態化的生活選項。遊客從過去關注景點,逐漸轉向慢游體驗城鄉生活,與城鄉居民共享常態化生活空間。
從統計數據看,目前96%的國內旅遊、65%的出境游是散客自助游。我國旅遊業已基本實現了休閑化、大眾化和社會化,成為人們的一種普遍生活方式和基本權利。
「旅遊社會」不單單是旅遊經濟,它是集社會管理、人文關懷、經濟發展、公民權利保護等諸多方面的綜合體系。邁入「旅遊社會」,不僅僅是人們消費能力提升,公眾休閑時間增多,出行需求提高,旅遊經濟活躍。更重要的是,旅遊將不再是一種經濟業態,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旅遊不單是經濟行為,更是公眾生活品質的提升。
旅遊業的重要作用旅遊扶貧是新時期扶貧開發的重要力量,「十二五」以來,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帶動了1000萬貧困人口脫貧,佔全國貧困人口的10%;通過旅遊外交,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和關注。
旅遊業促進行業增收。旅遊業作為綜合性產業,產業鏈條長、產品形態多,對餐飲、住宿、交通、零售、文化、金融、電信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拉動作用。世界旅遊組織測算,旅遊收入每增1元,可帶動相關行業增收4.3元。
參考對策
加速旅遊業轉型升級,專家認為需要:
第一,完善旅遊配套制度。旅遊涉及食、住、行、游、購、娛等多方面,對於這個綜合性與系統性很強的市場,僅靠某一個部門來進行監管,可謂獨木難支。如哈爾濱「天價魚」等事件折射出我國旅遊市場監管能力不足的問題。因此,應對「旅遊社會」大考,亟待完善配套規章制度,推進綜合整治和聯合執法,明確相關部門責任,形成監管合力。針對宰客現象,需提高違法成本,加快建立誠信體系,建立健全黑名單制度,在旅遊行業營造誠信經營的良好風尚。
第二,城市公共設施規劃要考慮外來遊客的需求。進入「旅遊社會」,旅遊業的形象越來越影響一個城市的形象。不少旅遊熱門城市外來遊客數量會超過當地居民人數數倍,如果城市容量不考慮旅遊高峰形成的大客流,從交通、餐飲、住宿、購物等方面進行綜合性、前瞻性規劃和管理,就會造成人滿為患的尷尬。因此,應對「旅遊社會」大考,應在城市公共設施規劃中充分考慮外來遊客的需求。
第三,加強文明旅遊管理,約束文明行為。在由旅遊大國向旅遊強國轉型的過程中,遊客既是旅遊休假的享受者,也是社會責任的踐行者。遊客的行為關乎國家的文明形象。因此,應對「旅遊社會」大考,遊客也應避免不文明旅遊行為,以良好旅遊行為展現文明風采。只有政府部門、景區、經營者、遊客多方各負其責,一個具有高品質休閑氛圍的旅遊強國才能早日建成。
推薦閱讀:
※清邁有哪些最有特色的寺廟?
※【旅遊攝影】晨游鴨綠江大橋
※莫辜負好時光
※我在廈門旅行三天的小記
※巴黎集市——那些安靜與喧鬧的巴黎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