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說道說德說道德

說道說德說道德

太極玄生

(2009.10.30)

開展全民道德教育,必須對什麼是道?什麼是德?什麼是道德?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要能講明白、講透徹,不然就是以盲帶盲。而這幾個概念自古以來,眾說紛紜,似乎很難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本文就個人對道德的理解,談一點看法,希望對大家理解道德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道

道是一個古老的概念,自有文字記載,就出現了這個字。翻開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幾千年中華文明史,對道的詮釋可以說是眾說紛紜,仔細分析這些說法不難發現,都是結合當時社會的狀況提出的,也可謂是與時俱進了。

(一)追古溯今看論道。

1、從字義上分析道。

「道」,從「首」、「走」,「首」上面是一「- -(陰)」一「一(陽)」相疊,下面是「自」,自是人的自性、本性。也就是說人的自性,在陰陽規律的壓抑、制約下不自由,這個問題是人生的「首」要問題,研究、探討、解決這個人生的首要問題,就是道。

2、道為道路,引申為規律。

道的初義是道路。《說文解字》:「道,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指有一定指向的、把人們的行為活動導向某一方向的道路,即人物所必經由的道途。引申為人物所必遵從的規律、必恪守的原則、事物運動變化的過程等。《周易.繫辭》「一陰一陽之謂道」,是說陰陽的矛盾運動,便是道的規律。韓非在《解老》中作了明確的表述:「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道是各種具體事物的規律(萬理)的總合,即事物的總規律。

3、道是萬物的本體或本原。

老子把具體可言說的道與恆常的道區分開來,使道具有形上學的特徵。「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道便成為萬物的老祖宗,或賴以存在的根據。在老子以道為最高範疇的邏輯結構中,本體論與生成論是統一的,所以道又被規定為「萬物之母」。《管子》四篇把老子先天地生的虛托之道,拉回到天地之間,與氣、物相聯繫,認為萬物以生、以成,都依於道。道作為宇宙萬物的本質,便是本體;作為世界萬物的生成者,便是本原。後來,《莊子》著重發展了道的生成論,《荀子》發展了道的本體論。兩者亦互相滲透。

4、道為一。

在道與氣、物等相結合的過程中,老子「道生一」的命題得到了改造。《呂氏春秋》和《黃老帛書》撇開了加在混沌太一之上的虛無之道,還道為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的原始混沌狀態,道便是一。《淮南子》進一步把「道生一,」改為「道始於一」,一就是無形的混沌。認為在「一」之前沒有一個較「一」更根本的東西作為萬物的根本。

5、道為無。

秦漢時以道為混沌未形的客觀實體,而王弼則認為道「寂然無體,不可為象」無形無名的道為本,有形有名的物為末。只有「窮極虛無」,才能把握道的本性。在王弼那裡,以道為本也就是以無為本。

6、道為理,為太極。

道學家以求道為自己的中心課題。以道為理,包含兩層意思:其一,從本體意義上說,道是無聲無臭的理,道與理同為形而上,與器、氣等形而下之物構成對應關係。其二,從倫理綱常意義上說,道就是君臣、父子、夫婦之理,理是君臣、父子、夫婦等級關係的反映,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等倫理道德規範。

道與太極同體而異名,並不是兩個東西:道體的極至叫做太極,太極的流行叫做道。在程頤和朱熹的哲學邏輯結構中,道、理、太極同為最高範疇,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和人類社會的最高原則。

7、道為心。

心學家把程頤、朱熹的本體「道」融於主體「心」之中,楊簡發揮陸九淵的「道未有外乎其心」的思想,認為「人心即道」。王守仁反對程、朱分道與心截然為二,便提出心與道合一無二的思想,主張「須從自己心上體認」道,毋須向外求索。

8、道為氣。

程顥和程頤不同意以陰陽之氣為道,而以所以一陰一陽者為道。張載打破「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拘限,認為「由氣化,有道之名」,道是氣運動變化的過程。王廷相認為有形、無形是氣的表現形態,亦是道的顯與歸(隱)的不同狀態,道與氣為同體範疇。戴震認為陰陽二氣是「道之實體」。

9、道為人道。

自先秦以來,便把道分為天道、地道,人道,為三才。天道是指陰陽,地道是剛柔,從宇宙自然萬物立論;人道是指仁義,從社會人際、道德倫理立論。中國近代,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康有為、嚴復、譚嗣同等人,賦予道以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涵義,突破了道的傳統內容。嚴復稱「侵人自由者,斯為逆天理,賊人道」 ,用自由、平等、博愛規定道。孫中山又把人道主義與社會主義相結合:「社會主義者,人道主義也。人道主義,主張博愛、自由、平等,社會主義之真髓,亦不外此三者,實為人類之福音。」

以上對道的理解與看法,都是從不同層面對道的詮釋,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對與錯的說法。站在宇宙全維的高度和站在天地人的高度論道,得出的結論自然不同。古人受信息傳播的限制,接受外界的信息較少,出現片面看法是很難避免的。我們現在有條件,研究各個時代、各門各派的看法,不難得出結論:所有這些看法,都沒有跑出《道德經》對道的論述。《道德經》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上各家論道,大都站在「二」以下層次看問題,嚴格來說,是在論「德」,而非論道。

我們綜合各家的觀點,結合現代科學成果,對道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二)如何認識道。

道,包含兩層意思:

1、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萬物。道就是佛家講的「心」,「萬物唯心所變」。道為萬物之母,是構成宇宙萬事萬物的最基本元素。自古以來,人類都在探索構成物質的最基本元素是什麼,有各種說法,大都不能自圓其說;近現代科學也在孜孜以求這個問題,當發現原子時,認為原子就是最基本元素,後來發現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組成,現在已經探索到中微子、膠子、夸克的層次,還是沒有找到構成物質的最基本元素。而古人已經明確的告訴你:構成宇宙萬物的最基本元素就是「道」。道「其小無內,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就是「微之極」,小到不能再小了,宇宙中沒有比她更小的東西了;其大無外是說,道「盡虛空,遍法界,」充滿宇宙,而宇宙是沒有邊際,無窮無盡的。道的特性:恬淡、虛無、清凈、無為、自然、純粹、平易、樸素、忍辱、不爭;大道似水,水的特性接近於道。道的作用是生成萬物,決定萬物;道在物中,物在道中。

2、道是宇宙的總規律。這個方面與第一各方面是相輔相成的,道生萬物,萬物必然遵循道的規律。道示與人的理即大道之理,大道之理是自然的總規律,亦是宇宙的總規律。

以上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的,道生萬物,萬物必然受道的制約,遵循道的規律。

二、德

自古以來,對德的論述毫不遜色於對道的論述,有過之而無不及。上德、玄德、功德、福德、美德、武德、醫德、十德、八德、五德、四德等等,都是從不同層面對德的描述。但人們在面對「什麼是德」的問題時,通常會去解說諸如「什麼是有德」、「怎樣做才算有德」之類的問題,顯示了德概念的複雜性。

(一)追古溯今看論德。

1、從字義上分析德。

《管子?心術上》:「德者,得也」;《集韻》:「德,行之得也」;《說文解字》:「德,升也。從彳,惪聲」;「惪,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從直從心」。心」,表示與心態、心境有關;「彳」,表示與行走、行為有關;「直」,「值」之本字,古文中直、值同音通假。因此 「德」之字面含義即「心行值」;就其釋義而言,德即行為體「心行之所登達」,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人的思想行為所達到的境界。「彳」,也代表「人民」,「直」有「正」的意思,就是:人民正心正念為「德」。「值」,有價值的意思,是一個量度,也就是說「德」是可以「量度」的,所以有「上德」、「下德」。既然是量度,就有負數,所以德又有「暴德」、「昏德」、「凶德」等「負德」。後來的「德」是由「彳、十、四、一、心」構成的,「十四」是「四面十方」,代表宇宙空間;「一心」就是真心、本性。含有:全體人民大眾的本性就是德的意思。

2、德即是道,德道統一。

《道教義樞·道德義》稱「道德一體,而其二義,一而不一,二而不二」。

3、德是涵養萬物的基本元素。

《道德經》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將「道」和「德」規定為「生長萬物」和「畜養萬物」的關係。認為「德者,道之功也」(韓非語),「德者,道之用也」 (陸德明語),「德者,道之見也」(蘇轍語)。《莊子.天地篇》:「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窮生,立德明道,非至德者邪?」《太平經》:「道者,天也,陽也,主生;德者,地也,陰也,主養。……夫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德興者主養,萬物人民悉養,無冤結。」

4、德是人的精神的根本。

「道以無為上,德以仁為主」。劉仁會:「宥物於無者,道也;仁物之性者,德也」。「德」也就是「道」體現於「物」之中的屬性——「仁」。 「道非欲於虛,虛自歸之;德非欲於神,神自歸之」,「無心德留而鬼神伏矣」。這裡的「神」,既有人「神」的意思,又有「神靈」之神的意思。李榮:「道既虛無,德亦神妙。虛無神夢,必竟清靜。而人若能虛心無身,自然歸道;抱神守妙,自然歸德也。」「聖人無心,不起貪慾,道在於己,德止於身,故曰:留也。用道,則道流遐邇;懷德,則德被幽明,既為人之所歸,亦為鬼神之所伏從也。」

5、德為治世之法則。

這一點和我們現在「以德治國」的含義相近。「地以德治,故忍辱;人以和治,故進退多便」,「以德治者,進退兩度也」。 「德」和「刑」相對立,「德者與生氣同力,故生氣出亦出,入亦入;刑與殺氣同力,故殺氣出亦出,入亦入。德與天上行同列,刑與地下行同列。德常與實者同處,刑與空無物同處。德常與興同處,故外興則出,內興則入,故冬入夏出。刑與衰死氣同處,故冬出而夏入。死氣者清,故所居而清也。故德與帝王同氣,故外王則出陰,內王則入刑;刑與小人同位,故所居而無士眾也。物所歸者,積帝王德,常見歸,故稱帝王也;刑未嘗與物同處,無士眾,故不得稱君子」。君子服人依靠的是「道」 與「德」,欲得天地之心,也要行「道」與「德」,至於行「嚴畏智詐」之術,只能收服那些言行無狀的小人。因此,人能歸道,也就歸德。德是人的精神的根本,亦使鬼神降伏。

6、德為做人的標準。

儒家所講的「德」主要是做人的標準,「仁、義、禮、智、信、孝、悌、忠、廉、恥」,強調「中庸之道」。 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以忠信為主,盡量靠近義,這樣就能提高道德。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作為道德的標準,是最完美的了!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有道德的人,必然有好的言論。但是,有好的言論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愛的人,必然勇敢。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有愛心。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在大街上聽到不可靠的消息,又在路上傳播,這是不道德的事情。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有人說:我們要以恩德,來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怨恨,你看怎麼樣呀?孔子說:如果,我們以恩德來回報別人的怨恨,那麼,我們用什麼來回報別人的恩德呢?我們應當以正直來回應別人的怨恨;用恩德來回報別人的恩德。

7、德為生成萬物之本。

「嘗試論之,天地、人物、 靈仙、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吳筠認為:「德者,何也?天地所稟,陰陽所資,經以五行,緯以四時,牧之以君,訓之以師,幽明動植,咸暢其宜。澤流無窮,群生不知謝其功;惠加無極,百姓不知賴其力,此之謂德也。」將天地陰陽幽明的一切生成物都視為「德」成之物,包括「靈仙、鬼神」。

8、德和道是人所共有的稟賦。

「萬物莫不由之之謂道,道之在我之謂德。道德,人所固有也。」古時,「德」和「得」相通,「德者,得也,心之所蓄,性之混融,開物成務之理也。」一些有「上德」的聖人, 「未嘗顯己之有德,藏身潛跡,抱朴含光,專氣致柔,如嬰兒也」,而「下德」的賢人,「執著其事,唯於世情,是非得失之物,理論揚於己德,以被聰明所蔽」。因此,有德之人,就應該「含養德性,純純樸朴,則比如赤子也,赤子如初生嬰兒也」。

9、德是修鍊者修鍊的根本。

柳華陽稱:「道者德之用,德者道之體,人能明乎其德,而天性自現,體乎其道,而沖和自運,是之謂寂然不動,感而遂能也。」「古聖云:德者,性能中求之耳。夫德非道則無著,道非德則無主。道外覓德,其德遠矣;培德體道,其功切矣。」強調修鍊必須「積德修行」,認為「德」就是「恤老憐貧,惜孤憫寡,施藥舍茶,修橋補路,扶危救困,輕財重義,廣行方便」,「道者,為己之事;德者,為人之事。修道有盡而積德無窮」,「德者,自己人世之事;道者,師傳成就之事。不積德而欲修道,人事且不能,仙道怎得成」?

(二)如何認識德。

德,也包含兩層意思:

1、道生萬物又存在於萬物中,道存在於具體事物中就是德。道和德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道不離德,德不離道。

2、無論大小,具體事物都有其各自的規律(分規律),萬事萬物各自存在的規律和性理,就是德。道存在於事物中,通過德表現出來。宇宙萬物紛紜複雜,所表現出來的德也就千姿百態,所以對德的描述千奇百怪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德就是《道德經》中「道生一」的「一」。通常人們講的「萬法歸一」,就是指回歸道德。

三、道德

通常人們把道德連起來使用,就是因為道和德其實是一個事物,是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道即是德,德即是道,道不離德,德不離道。

道是總指、總體、抽象;德是所指、個體、具體。以水比喻道,水是一個總概念,我們說水,就包括江、河、湖、海、井水、泉水、雨水、雪水、植物中的水、動物中的水、礦物中的水等等。水存在於某一具體事物中,如存在於江中、海中、花草中、人體內,表現出不同的特性,就相當於德。不能離開具體的水談水,離開具體的水談水是無意義的;但面對多種多樣的水,又要有一個抽象的概念。

道德是同一事物從不同的方面去描述,是不可分的。具體講,合與規律的思想、行為就是道德。「道」是自然的始祖,宇宙之源,「道」生萬物,存在於萬物中,就表現為「德」。「道生之,德畜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宇宙中的萬事萬物,由道生成,由德來涵養,離開道德,萬物不存。

道德的本質,類似於現代科學講的「能」,能是無所不能的意思,宇宙中只有道才無所不能。現代科學已經證實,物質都是能的聚合體,和道生萬物的說法是相一致的。不過這個能是一個抽象的能,和現代物理學所說的「能」有所區別,現代物理學所講的能,如機械能、熱能、電能、光能、聲能、磁能、化學能、核能、生物能等,只是能的表現形式。無形的事物中也存在能,如信仰、士氣、思想、文化等,這個是現在物理學所無法解釋的。這個能就是道德,所以通常稱為「德能」。

宇宙中的萬事萬物之所以千差萬別,就是因為德能不同造成的。《道德經》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就是「德」。「二」是陰陽,陰是陰性物質,陽是陽性物質。也就是毛澤東《矛盾論》中所講的「一分為二」。中國古典陰陽物質理論認為:宇宙是由陰陽兩種物質組成的。陽性物質就是我們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它佔有空間,具有時空性,它的最小組成單位是基本粒子,現代科學發現的中子、質子、膠子、夸克等,雖然很小了,但還是基本粒子。也就是說陽性物質以粒子或粒子群的形式存在。陰性物質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它充滿空間而不佔有空間,沒有時空性,它以波或波群的形式存在。陰陽兩種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光」這種物質就是陰陽兩種物質的中介物質。光能看得見但摸不著,充滿空間而不佔有空間,光既具有波動性又具有粒子性,具有波粒二相性,既具有陽性物質的特性又具有陰性物質的特性。光的運行速度是每秒三十萬千米,也就是說當任何陽性物質的運行速度達到光速時,它就變成了光;超過光速就變成陰性物質。這個速度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整體物體的運動速度,當達到光速時,整體物質就會變成光;二是物體的內部運動速度。物體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構成,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電子圍繞原子核高速旋轉,但旋轉的速度都低於光速,也就是處於亞光速狀態。如果給電子加速,當原子核最低軌道的電子運行速度達到光速時,原子就會變成光子,超光速就會變成陰性物質。這個方面現代物理學已經作出實驗證明:用粒子加速器給粒子加速,可以製造出光。從理論上講,是有陰性物質和陽性物質,但宇宙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純陰性物質或純陽性物質,任何物質都是陰陽結合而成的陰陽復質物質,陰陽互根,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只是有的陽性強,呈現明顯的陽性,如礦物質,好像陽性的,但也有陰性部分,萬物皆有靈嗎?有的陰性強,呈現明顯的陰性,如電磁波,好像陰性的,但也有陽性的部分,如果是純陰性的,儀器就測不到了。陰陽復質物質就是「三」,中國傳統文化又把它分為五大類屬性的物質,即水、木、火、土、金,也就是五行,五行相生相剋,化生出宇宙萬事萬物,就是「三生萬物」。

這是一個順生的過程,也是一個釋放德能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德能的釋放,物質由高級質逐漸變成低級質。我們可以做如下推斷:「德一」是純能,完全沒有形質。德一釋放能量就變成陰性物質,陰性物質以波的形式存在,根據波長不同,能量也不同,波長越短,能量越大。即隨著能量的釋放,超短波變成短波,短波變成中波,中波變成長波。長波繼續釋放能量,就變成光。光繼續釋放能量,就變成陽性物質。陽性物質中,氣態能量大於液態,液態大於固態。即光釋放能量變成氣態物,氣態釋放能量變成液態,液態釋放能量變成固態。

反過來逆推:假設給某一固體物加能量,就會變成液態,繼續加變成氣態,繼續加變成光,繼續加變成波。繼續給波加能,就由長波變成中波,中波變成短波,短波變成超短波,隨著能量的增加,波長會變得越來越短……當波長趨近於「零」時,頻率無窮大,能量無窮大,物極必反,量變引起質變,就回歸到宇宙的原始物質狀態,也就是「德」,物質就以「純能量」狀態存在,完全沒有質了,就是修鍊的人所說的「合道」。

以上過程,「道生萬物」是一個釋放能量的過程,也就是「有生於無」;反過來增加能量,萬物最終又回歸於道,也就是「有歸於無」。

道德是宇宙萬物的根本,德能決定了物質的存在形式,德能越高,物質的存在形式越高級;反之,德能越低,物質存在的形式越低。萬物都是由道德變來的,德能高,需要什麼變現什麼,所以說「厚德載物」。

人作為萬物之靈,要實現自我超越,提高生命層次,身心徹底解放,只有提高德能,也就是「積德」這一條路可走,別無它途。自古以來,聖賢、修鍊家探討的無非是積德的途徑不同而已。所以普及全民道德教育,提高全民道德水平,是人類共同獲得徹底解放、抵達光輝彼岸的唯一途徑!

推薦閱讀:

崇敬——認真理解一下康德墓志銘
如何看待林心如捐款紅絲帶學校?
你記憶最深刻的道德綁架的例子是什麼?
道德的脊樑

TAG: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