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錢買的房子,媽媽讓我寫弟弟的名字。
文|鳥老師 來源|等鳥人(ID:idengniaoren)
01
一個年齡比我小几歲的姑娘給我發消息:
「我媽在我這裡就是一個殺富濟貧的女俠!」
這個姑娘算不得多富,甚至從小到大一直是被窮養的。
因為她還有個弟弟,比她小一歲。
等到她長大之後知人事,才猛然醒悟:生了她之後,父母是多麼嫌棄這個女兒,才那麼迫不及待地抓緊懷孕生二胎啊!
從小,弟弟被抱著,她站著。
弟弟吃著,她饞著。
弟弟玩著,她看著。
她還不能表露出想吃想玩想被抱的念頭,因為她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弟弟小,你大,你還跟弟弟爭?」
假如她想吃想玩,會被大人訓斥:「姑娘家,也想……?」
可是她只比弟弟大一歲啊,她也是一個孩子啊!
弟弟的身上,按著季節輪番換上新買的衣服,還有嶄新時髦的鞋子。她身上永遠是黑色的踏腳褲和藍色的校服。
家裡難得殺一隻雞,雞腿雞翅都是不剁的,燒整的,毋庸置疑,留給弟弟。
這是一個家庭每個成員默認的不成文的規矩。她從小接受著這樣的不平等。
她說,毫不誇張地講,等到她上高中之後,在學校食堂打飯,才嘗到雞腿的滋味。那次打雞腿,她既虔誠又懷有負罪感,覺著這本不是自己應該享用的。
因為她到高中報名的第一天,媽媽就對她說:「食堂里有兩塊錢的菜,就不要打八塊錢的。」
那份不假思索和理直氣壯,讓她憋著一口氣,支撐著她咬牙學習,她暗暗告誡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上大學,找工作,養活自己。
後來,她真的考上了大學,一宿舍的同學,都處在應該花枝招展的年紀,她的生活費最少,打的工最多,過得最儉省。
每一次回家要生活費,父母心不甘情不願的表情讓她難堪,她忍受著精神上的凌遲。
大學畢業之後,她回到她出生的那座小城,在開發區一家外企工作,憑著骨子裡不服輸的性格,幾年之後,她也坐到了小主管的位置。
而這期間,她弟弟上了個職校,出來後在本市幾家工廠輾轉,都是做一段時間就做不下去,還在社會上惹是生非。
每次出事,爸媽就找她:「他是你弟弟,你是姐姐,你不管他怎麼行?」都是她出錢出力給弟弟擦屁股。
她戀愛不順,成了大齡未婚女青年。後來,她好不容易湊了幾十萬塊錢,看中了新區一個樓盤的房子。房子不大,她覺得有了這套房子,她才有個棲身的家。
可是,爸媽知道她想買房子之後,喊她談話,要求她把這套房子寫弟弟的名字。
弟弟打架惹事的名聲在外,勉強談了個女朋友,女方家要求城裡有房,老兩口買不起,於是打起了女兒房子的主意。
她不肯,說:「這是我花錢買的房子。」
她爸爸說:「你的?你的?你從哪裡來的?還不是我們生的?你人都是我們的,你賺的錢也是我們的,你買的房子也是我們的,我們願意給誰就給誰!」
她媽媽說:「房子60萬,就當我們生你養你,你報答我們的!」
那個姑娘痛哭流涕,她不住地對我說:「孩子跟孩子不一樣,有的孩子一生下就是被疼愛,有的孩子生下來就是要還債……」
02
我無比心疼那個哭泣的姑娘。
我也知道,就算我教她狠起心腸,斷然拒絕父母的無理要求,她也未必做得到。
因為她一貫忍氣吞聲,低人一等。
一個從小到大沒有被平等對待過的人,習慣了被輕視、被損害,猛地讓她主動去追求平等,她暫時還缺乏那股子勇氣。
其實,不僅僅是父母,很多女兒本身也被洗腦了,覺得不平等的待遇是天經地義。
我有個小學同學,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好友。
她爸媽先是生了姐姐,再是生了她。一連生了兩個女兒之後,她媽媽年齡已經偏大了,但這並沒有澆滅父母想要個兒子的願望。
據說,他們流掉了好幾個未成形的女孩,終於生了一個兒子。
欣喜若狂!全村分紅蛋。
很小的時候,她的爸媽就鄭重其事地告誡她和姐姐,讓她們照顧好弟弟。
弟弟是一家人的中心,一家人的太陽,大家圍著他轉。而她和姐姐就顯得可有可無,灰撲撲的。
後來,她和姐姐初中畢業就沒能再上學,一個在鎮上做裁縫,一個外出打工,賺的每一分錢都要拿回家,交給爸媽。
爸媽再拿姐妹倆上交的錢,供兒子讀高中,上大學,買名牌,買電腦。
姐妹倆婚前是一貧如洗,而父母卻把錢都攢了,給弟弟在市區買了房子。
後來,我們老家要拆遷,為了多拆點錢,父母又問姐妹倆開口要錢給房子加高、裝修。
那時,姐妹倆已經出嫁,我那女同學問爸媽:「弟弟沒錢嗎?」
她爸媽一口否認:「他哪有什麼錢?」
其實,她弟弟在事業單位上班,風吹不著,雨打不著,活不累,收入高。
不像姐妹倆,都是苦出來的錢。
姐妹倆真的各自拿了幾萬塊,給父母加蓋房子。
再後來,老家拆遷了,所得的款項全部給了弟弟。
老兩口先是在城裡弟弟家住了一段時間,後來找倆女兒,要求她們承擔起贍養老人的義務:「你們姐妹倆,一人養一個。」
金錢,有時的確是檢驗一個人是否愛你的真正標準,錢在哪裡,心在哪裡,愛在哪裡。連父母也不例外。
我那女同學對我說:「我就是那個被犧牲掉的女兒。姐姐也是。」
在這樣的父母眼裡,女兒幫襯兒子,是稀鬆平常的事情:把你生出來,養大了就不錯了。至於財產什麼的,你想都不要想,絕對是兒子的。
是的,女兒享受的權益遠遠不如她們的兄弟多,可是她們承擔的義務往往比兄弟多。
尤其是父母生病,陪在病床前的,往往是女兒。
當然,父母也捨不得兒子多出錢多出力,那是自己人的。而女兒出錢出力,那是別人家的付出,他們賺到了。
03我曾有箇舊同事,告訴我這樣一件事。
在懷孕的時候,她的媽媽就私下跟她說:「聽婆家的意思,他們可能希望抱孫子,假如你肚子是女孩,就早點去打掉。」
她聽得一陣心驚。
她沒聽她媽媽的話,生了一個女兒,她把女兒當公主寵。
半年後,她弟弟家生了個男孩。這樣算來,表姐弟兩個差不多大。
有一次,她帶女兒回娘家,倆孩子在一起玩,不知因為什麼,他們爭執了起來。
她媽媽迅速上前去,一把扯開她的女兒,厲聲道:「你打弟弟幹嘛?你是姐姐,你得讓著他。要是打架出了什麼事,你的命抵不上他的命!」
當時,她如雷轟頂,瞬間渾身冰涼。
這句話如此熟悉,正是她從小聽到大的:「你是姐姐,你得讓著弟弟……你的命抵不上他的命……」
同樣是人,同樣一母所生,為什麼命有貴有賤?
她想到小時候她挨了弟弟的打,找她媽媽告狀,她媽媽說:「你是龍肉?打不得?」
她想到弟弟有蛋炒飯吃,而媽媽卻不肯多炒一碗給她。
她想到工作後,因為不願意上交工資卡,她媽媽跑去學校大鬧校長室,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說她不孝,逼著她交出了工資卡才罷休。
她想到了她結婚時,父母哭窮,說家裡分文沒有,拿不出陪嫁。而婚後第二年,父母給弟弟全款買了商品房……
雖然她一直很迴避「重男輕女」這四個字,不願意承認自己是被父母輕視的女兒,一直麻痹著自己。
可是,當她的媽媽把對自己的態度同樣給了自己的女兒,她不能忍。
她被視為賤命,她的女兒也如此?
在那個鄉村小學的教師宿舍里,她拉著我的手,哭著說:「其實我一直活在我的父母很愛我的假象中。後來,通過一件件事,我才明白,我的父母給我的溫暖少得可憐,他們只是全心全意地愛著我的弟弟。」
而那份全心全意的愛,對她來講,是奢望。她可能到死都等不到。
04
重男輕女的父母認為,女兒生下來,早晚是人家的人,是外人,那麼不必用心撫養。
待到女兒出了嫁,就是潑出去的水,假如她有事,那也是別人家的事,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女兒要是離了婚,更是里外不是人,無處可去。娘家未必接納。
我有個女友,帶著孩子離了婚,住在了娘家的閣樓,按月交房租和伙食費,還得給弟弟的孩子買這買那,父母坦然接受,彷彿女兒就是個房客。
而很多重男輕女式的父母,並不覺得自己重男輕女,口口聲聲嚷著「手心手背都是肉」,其實不然。
他們的觀念如此,也不可能改變,甚至會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他們在等女兒感謝,殊不知,女兒在等他們道歉。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因為這半年來,找我傾訴被父母輕視的女性讀者不下十人,她們每個人曾經的和現在的經歷,都讓我淚流滿面。
她們心上的傷,一次次結痂,又一次次被撕扯開,誰來彌補這些創傷?
「重男輕女」,是我覺得最愚蠢最可笑的一個觀念。
生而為人,憑什麼以性別論?憑什麼男的金貴,女兒輕賤?
我很想告訴那些重男輕女的父母們——那個被你們輕視、忽略、傷害的女兒,她們不是傻子,她們心裡明鏡似的。
她們不說破,不代表她們不清楚;她們不計較,不代表她們不介意。
她們沒有被你們平等對待,但是最終還是會選擇原諒。
因為她們捨不得那份親情,割不斷那份血脈,丟不了那份責任。
還因為,她們在等待。
等待某一天,父母突然想起這個被輕視的女兒,會用十分的愛來愛她。
等待某一天,父母會誠懇地跟自己說:「姑娘,其實,我們挺對不起你的。」
作者簡介:鳥老師,80後老文青,內心純真的教書匠和寫字匠。用文字浸潤生活,善於將日子過成段子
推薦閱讀:
※有個比自己小17歲的弟弟好么?
※二十七、不想再要弟弟和妹妹
※請路邊流浪漢喝杯酒!竟然撿回失散28年親弟弟...
※媽媽讓我負擔小十歲弟弟的大學學費,這是應該的嗎?
※周恩來總理為什麼親自下令,逮捕自己的親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