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與宋美齡:你不知道,我們擁有愛情

世人對蔣宋二人的婚姻,普遍的看法是聯姻,如果要加上一個詞的話那就是政治聯姻。

的確,毋庸置疑的是必然是有政治聯姻的因素,宋家需要代理人保障利益,蔣介石需要宋家的能量支持,但這不是最為重要的,這樁婚姻的決定的因素還是宋美齡的確喜歡蔣介石,至少在顏值上蔣介石就贏了。

蔣介石年輕的時候很帥,穿上軍裝更是讓人毫無抵抗力,放到現在也是能迷倒一大片少女,宋美齡第一次與蔣介石相見,是在孫中山的家裡,她哥哥宋子文正在舉辦一場社區基督教晚會,正是在這場晚會上,蔣介石在佳麗如雲的人群中看到了宋美齡,端莊典雅雍容華貴,大家閨秀氣質呼之欲出。蔣介石躊躇一刻上前搭訕,宋美齡對這位英俊的軍人也並未排斥,最後兩人還留下了聯繫方式。

那是一九二二年十二月。

蔣介石很快就按捺不住了,他向孫中山表露了自己對宋美齡的喜歡,還希望他能幫忙牽線搭橋,理由是應該關心部下的生活,真是實在啊。這讓孫中山很是尷尬,本來孫中山是想促成譚延闓與宋美齡的,結果半路殺出了蔣介石,雖說最後譚延闓與宋美齡,但認了干兄妹,關係還是很好的。

孫中山一看,儘管譚延闓與宋美齡此生有緣無分,蔣介石倒也是一個合適的人選,出於謹慎起見,孫中山說還是要與夫人宋慶齡商量一下,當宋慶齡得知後立即反對,言辭劇烈,直面說道:「 我寧可看到妹妹死,也不願意讓她嫁給一個在上海至少有一兩個情婦的男人!」

在遇見宋美齡之前,蔣介石的情史賬的確有點多,除去那時已經離異了的原配夫人毛福梅,還有一位沒有名分的姚冶誠,最後是那時才結婚一年明媒正娶的合法妻子陳潔如,真可謂剪不斷理還亂,難怪宋慶齡不同意。這樣一來,宋家上下除了大姐宋靄齡默認以外,其餘人都反對。 宋美齡的大姐宋靄齡嫁給了山西首富孔祥熙,二姐宋慶齡嫁給了孫中山,如今三妹的婚姻大事自然也怠慢不得,要嫁那也要嫁給一個跺腳亂顫天上掉灰的人,當時宋家人看來,這個人不是蔣介石。

莫欺少年窮啊,畢竟前途不可限量。

宋美齡的母親倪桂珍更是以蔣介石已結過婚,又不信基督教而斷然否決,認為其不過一武夫而已,宋美齡無法獲得家裡人的支持,只能軟磨硬泡。而蔣介石也不怕苦不怕難,往宋家送珍貴禮品混臉熟,與宋家的兄弟姐妹做朋友。

此後的蔣介石的政途上升之後也遇到了坎坷,特別是在一九二七年寧漢分裂之後,蔣介石被迫下野,悲情苦悶之下只能寫情書給宋美齡以求慰藉,於是他大膽寫道:

「 不知舉世所拋之下野武人,女士視之,謂如何耳?」

宋美齡給出了肯定的答覆,蔣介石欣喜的趕到上海,兩人相見甚是歡喜。在宋美齡的堅持下,家裡只能妥協,答應了她與蔣介石的婚事,但要求是蔣介石必須公開表示與前任們決絕,再無干係。蔣介石一一照做,將姚冶誠託付給友人吳忠信關照,生活費則由他自己負擔。陳潔如則被送去了美國,就此揮別。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一日,蔣介石與宋美齡正式結婚,名流畢至,伴著婚禮進行曲,宋美齡身著白色婚紗,由她的大哥宋子文挽著走出來,蔣介石身著西裝,雙方交換戒指等,蔣介石一時沒能控制情緒,感嘆道:

「平生未有之愛情,於此一時間並現,不知余身置何處矣。」

宋美齡在蔣介石最為落魄的時候答應其求婚,此時的蔣介已正辭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務,政途未仆,誰也不知道他還能不能崛起,宋家人自然也不知道,與其說是政治聯姻,倒不如說是宋美齡被蔣介石五年間不舍追求所打動,執意要嫁。

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姻中,宋美齡甚至是執意主動的那一方,這和我們理解的不同。正所謂男追女,隔個媽,女追男,隔層紗。宋美齡是在西方教育下成長的女子,面對一切都敢於自己選擇自己做主,她也清楚,自己做出的選擇,便就是自己的事,無論幸福與否,怨不得誰了。

此時的宋美齡已經三十歲了,算得上是大齡剩女了,不像十幾歲的小姑娘迷戀顏值渴望刺激了,三十歲的剩女可更多是對家庭和歲月靜好的守護,彼此的契合與認同則是最為重要的因素。

真正讓世人對這場婚姻態度有所改變的一件事是西安事變。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蔣介石在西安被張學良和楊虎城軟禁,這件事超出當時所有人的預料,沒有誰會想到張學良真會實行兵諫,對於這場事變也是眾說紛紜,在這裡引用張學良晚年的自述,軟禁蔣介石是一時衝動,並沒有想太多,原因是蔣介石總是罵他。從小沒受過此等窩囊氣的張學良沒忍住一時衝動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人先扣了再說。

宋美齡聽聞此消息如同五雷轟頂,國民政府人心惶惶,主戰主和爭論不休,最後是以何應欽為首的主戰派佔據上風,認為此事太丟政府顏面,必須討伐張學良與楊虎城。宋美齡趕去向何應欽求情,最後被何應欽以婦人之仁擋了回來,最後在各方勢力的周旋下,何應欽才有所鬆口,權衡利弊之後宋美齡不顧反對決定親自飛往西安營救蔣介石,不僅因為蔣介石是政府首腦,更因為蔣介石是她的丈夫,是她此生的依靠。

主戰派何應欽只給了宋美齡四天時間,四天之後空軍將轟炸西安城。

宋美齡在和時間賽跑,這場賽跑她必須贏。哪怕前方是萬丈深淵刀山火海,她也要以身試險。她早已下定決心,要與蔣介石生同眠,死同穴,死生契闊。當時宋美齡帶著蔣介石的顧問端納一同前去,對他說:「如果士兵不受約束的話,你一定要毫不猶豫地開槍打死我!」

可見當時宋美齡已經做出了最壞的打算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但宋美齡真不是頭髮長見識短的女子。 她面對的一切都不可控, 要想營救丈夫,需要拖延時間擺平各方勢力才有機會。這時,她的淡定從容和勇敢機智為蔣介石謀取了獲救的機會。飛機首先在洛陽降落,在得到張學良的默認後,端納帶著兩封信宋美齡的親筆信前往西安,一封是給張學良的,另一封自然是給蔣介石的。

宋美齡給蔣介石的信中寫道要讓他忍讓,不要賭氣硬碰硬,先解決眼前的事情,總而言之就一句話,好漢不吃眼前虧,人先出來再說。給張學良的信中則寫道要理解,要體諒。最後她暗示了蔣介石南京政府主戰派的情況,讓他寫手令停止軍事行動,這樣一來就可解除外部危機。

十二月十七日晚上,張學良派蔣鼎文攜蔣介石的手令前住洛陽,十八日飛到南京,親交何應欽,收到蔣介石手令的何應欽也只能停止軍事行動了,局勢這才緩和穩定下來。

十二月二十二日,宋美齡與哥哥宋子文還有端納前往西安。雖然局勢緩和但難免擦槍走火,宋美齡飛過西安上空也是戰戰兢兢,這才有了之前她對端納說的那番話。

宋美齡用智慧與勇氣贏得了生死攸關的這一局。

當宋美齡匆忙走到蔣介石被軟禁的房間時,蔣介石望著宋美齡,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他本以為自己已經淪為孤家寡人了,卻沒想到在險境中見到了自己的妻子。想到當時的危險境況, 他連忙問道:「你為什麼要來?」 宋美齡說:「 我來看你 」。

是的,真正的愛就是這樣輕描淡寫,再大的風雨在這個女人的臉上都化為了一抹笑容。我來看你,看你一眼就好。

蔣介石隨後把早上讀到的《聖經》中的一段翻給宋看:「 耶和華將會有新作為,將令女子護衛男子。」

患難見真情。大難臨頭, 宋美齡並沒有離開。拋去政治因素, 這就是一場考驗。蔣介石此前也不會想到宋美齡會愛他愛到心甘情願地置身於險境。

在此後的抗戰歲月中, 宋美齡也全身心投入, 在國際為中國爭取了更多的援助。 國內組建空軍, 也是她請來了陳納德,組建了「飛虎隊」。她才情與魅力證明著自己,讓全世界的人看到了一個雖正飽受苦難卻不曾畏懼的中國。

八年抗戰結束後,隨著內戰爆發,國民黨在解放戰爭中失利,最後無奈退守台灣。在台灣的歲月里,宋美齡陪伴著蔣介石度過低沉期,陪著他去教堂禱告,讓信仰成為了蔣介石晚年淡化權力慾望的良藥。

是非成敗轉頭空,幾度夕陽。從當年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領袖到成如今漸漸老矣的老翁,是宋美齡一直陪伴著蔣介石,不曾舍離。有愛的地方才是家。

蔣介石與宋美齡晚年的生活簡單樸素,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儘管蔣介石與宋美齡並未生育兒女,但她對家中孩子們都視如己出,疼愛有加。晚年的蔣介石銳氣漸減,與其說他是領袖,更不如說他是一位慈祥的鄰家老爺爺。然而,這又何嘗不是上帝的眷顧,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蔣介石與宋美齡用恩愛淡去了非議。婚姻之中,自然有利益的結合。但隨著生活中的耳鬢廝磨,他們在相互包容中漸漸發現了彼此間的契合之處,成為了一對相守一生的真心愛人。愛情是如何開始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維繫。愛情不是轟轟烈烈的浪漫冒險, 而是細水長流的攜手同行。 你許我歲月靜好,我還你現世安穩。

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蔣介石因病去世。在國民黨經過權力交替之後,宋美齡感到她應該退出政治舞台了。於是她選擇赴美定居,與家人共度晚年。那時的她清心寡欲,每天寫字繪畫,時常去逛畫展,蔣宋兩家的晚輩都會在逢年過節去看望她,這讓她倍感欣慰。

二零零三年十月二十四日,宋美齡在美國寓所去世,享年一百零六歲。

陳潔如在自傳中表示她渴望安穩平定的生活。然而,他壯志凌雲,心懷天下的蔣介石顯然不是個耽於安逸的男人。 陳潔如是個典型的傳統女性, 她有自己的局限,而才智雙全、有勇有謀的宋美齡無疑對於蔣介石開拓事業、提升眼界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婚姻之中, 共同的價值觀比柴米油鹽的瑣碎更為重要。 婚姻的本質是一場契合,彼此協作,資源匹配。如果你飛得太快了,你就會把對方甩掉;你飛得太慢了,你就會被對方甩掉。天平失衡也就意味著危機的出現,陳潔如式的命運便就不可避免了。

- END -

本文作者 / 特立獨行的豬先生

偽民國史磚家,一本胡說八道正經的段子手

讀者專欄作者、簡書籤約作者

一個勇於直面幻滅的理想主義者


推薦閱讀:

夢想,是我們疲憊生活的光和熱
這位君王的殘忍程度,超出我們的想像,這還是那個英勇抗敵,連通中西方的好皇帝嗎?
黃柏霖警官:我們怎麼做得到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在過去28佛中我們的菩薩苦行時間最長
我們這樣做皮試

TAG:愛情 | 宋美齡 | 蔣介石 | 擁有 | 知道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