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

談談土族的喪葬習俗

  土族喪俗各地不同,互助土族多實行火葬,民和土族除非正常死亡和夭折小孩火葬外,均實行土葬。    大通土族也有一部分行土葬。土族把火葬視為一種神聖的喪葬方式,隆重的火葬限於正常病故的老年人,而且必須有子嗣。非正常死亡或青少年早逝者,則採取火葬中最簡便的方式進行。土葬習俗與漢族基本相同,但也有差別。天葬對象是夭折的嬰兒和少兒。    天葬形式和其他民族不同,既沒有固定的天葬台也沒有天葬儀式。水葬主要是在黃河沿岸的土族中實行,對象是早逝的少男少女。火葬儀式隆重肅穆,一般在三至七天內送葬,舉行喪禮要請喇嘛念經三天,請本村的老人念嘛尼,喪禮最後一天,親朋到亡人靈前弔唁獻哈達、獻饅頭。    人死以後,先脫去衣服,使成蹲狀、雙手合掌、兩拇指於下頷肩,用五寸寬的長白布條捆住,上穿斗笠或布日拉(死者的衣服),下圍布裙(老年人用黃布做、年輕人用白布做)、然後入殮在木製的靈轎內。老年人的靈轎做的比較精細,大小以恰能蹲一人為宜,式樣象一座「一轉三」的廟宇,上面有精心雕刻的懸樑吊柱、花卉圖案,轎的頂端刻有日月模型,用油漆著色。    火葬那天、送靈轎至火化現場,將死者面向西方,放入火爐內,用柏樹枝點燃火,並砸碎靈轎,投入爐內同時焚燒。一般在火化的第三天,將骨灰裝進一尺多長的木匣或瓷罐內,暫時埋在一個地方,等到來年清明節,再埋在祖墳墓地。亡人送葬後,子孫服喪,一般為四十九天。土族沒有特製的孝服,服孝期不穿戴有色彩的衣服,三年不貼春聯,當年不走親訪友。死者衣物施捨給寺院。

回族和納西族的葬俗

  在回族的風俗習慣中,最有民族特點的喪葬儀式當屬具有濃厚伊斯蘭風情了。回族人把死叫做「無常」或「歸真」,稱死者為「亡人」或「埋體」。病人已死,叫做「咽氣」,一般忌說「死」或「死人」。他們以「得土為安」,有人「無常」之後,實行土葬,反對火葬,因「真主」對壞人死後有「火獄」之故。實行速葬,一般埋葬不隔夜,早亡晚葬,夜亡早送,若子女親人在外,臨終前有遺囑時,可以等一二天,但不得超過三天以上,以免死體腐爛、發臭。如死於輪船即可海葬,死於異地者可以就地安葬。回族人不用棺木,無論貧富貴賤輩份大小,一律平等。回族有自己的墳場,不去漢族和其他民族的墳場里埋葬。有些墳地由姓氏來命名,如廣州宛葛斯墓、福州阿萊丁墓、揚州穆斯林先賢普哈丁墓、南京的鄭和墓、劉智墓、常遇春墓。有些墓地以時間、人口、地方命名。如呼和浩特回民墳中的老墳地,自明末清初就美觀清潔,遺體要經過修面、修鬍鬚,理掉過長的頭髮,其它部位過長的毛髮也要剪短或剃掉。還要修剪手指甲和腳趾甲,清除污垢。亡人葬前,必須沐浴。浴者3人,須男人為男亡人浴;女人為女亡人浴。浴前,浴者要大小凈,然後撤去亡人身上蓋的白布單,脫去亡人衣,移屍浴床(俗稱「水板」),用白布遮其下身(自臍至膝)。此時,點香,傳顱,三浴者分站亡人兩旁和足下,輪番傳遞3周。然後用湯瓶裝上溫水,一人執瓶,一人戴上凈水套,先頭面次兩臂,再洗足,洗上身,用毛巾拭乾;之後掀起遮布(但不露羞體)浴下身,另以毛巾拭乾。如此自右至左連沖3遍。浴畢,仍用於凈白布覆在「埋體」之上。頃刻,將做好的「開凡」拿來,按程序給亡人穿上。    病人亡故,即在族內鄰里申請為亡人穿擴,即打墓。墓坑深淺,視土質而定,土質堅硬的,打5尺余即可;土質鬆軟的,可深至9尺。墓坑長6尺,寬3尺。離底1尺穿塘挖墓窯。窯一般朝西壁挖,口小里大,俗稱「偏堂」;在山坡地,可以坑底朝北挖一洞穴,俗稱「攛堂」。堂口呈弓背形,高2尺許、寬3尺,長6尺開外。北端為亡人削一土枕。    納西族葬俗    1、木幾。納西語,即"停屍"。在雲南麗江一帶人死後經過洗屍、換壽衣,然後停放在正躺物種中央的木板床上。頭朝外丶腳朝里丶蓋上被,中間房一面鏡子,臉上該一塊白布(或白紙),打開堂屋所有的門。死者頭前方一供桌,拜上一小碗夾生飯,上隔一熟雞蛋及一雙十字交叉的筷子,並擺上各種糕點及飯菜,點上長明燈(頭部腳步各一盞)孝子披麻帶孝,親友祭奠,都必須磕頭、哭喪。停放一天或兩天即如棺,在雲南中甸一帶,要把穿戴一新的屍體停放在住房大木床末端,而上神龕,上該有四段抹布拼成的單子,在壓以竹子。頭部防一供桌,擺上供品,點上油燈,村裡的人聞訊後都要前來添油、縣飯、一家一碗米飯,上訪兩片臘肉或兩個雞蛋。孝子在一旁守靈。叩頭、哭喪、東巴頌經。停放一天後入關。    2、木聘。納西語"出殯"其儀式火葬於土葬地區各不相同。實行火葬的納西族支系摩梭地區,在火化的當天一早,邀請達巴和喇嘛念"安魂經"。念畢,在棺材上拴以數丈白布。隨著三生土炮響,正式出殯。這時,孝子背皮口袋,左手持燈,右手牽著白布走在前,哭聲、樂聲、火拴土炮聲響成一片,直往火葬場地。實行土葬的納西地區,出殯的當天一早,先派人去挖墓穴,並把為死者準備的碗、盤、筷子、木勺等,防盜區墓地途中的第一個插路口。出殯前,孝男孝女向靈柩扣拜告別,把祭桌換為長凳,其上放一乘著凈水的碗,東巴邊念送魂開路經邊用法刀把碗砍碎。在哀樂聲和哭聲中,由八人抬棺起來。從跪在院中的孝男孝女頭上越過。之後,東巴和吹鼓手奏樂開道,孝男孝女在大門外及第一個岔路口反向跪下兩次,讓靈柩從頭上越過,孝女及親友哭拜,返回,孝子則扛"混幡"因靈柩到墓地。    3、木猜。即洗屍,是雲南永寧納西族摸索人的洗屍儀式。是在人斷氣後,請"達巴"占卜,確定用水的水源,從家族中選出一人,隨同達巴去取水,取水的人頭代銅盔,審批披甲,背負長刀,猶如古代的武士。取水時,左手端碗,朝河流逆回舀水。據說,這樣家裡人才會無病無災。不然回鄉流水一樣逝去。用柏枝燒熱水,搬入鼻煙、蒿技、酒等。由家中成年男子洗屍。洗屍用的水,男的九碗,女的七碗,而麗江納西族在城區附近,用的試土罐在水流方向舀水、舀前在河邊插幾柱香,並丟幾個潛在河裡。舀水回家時,一路上不許和任何人說話。    4、曰每。即"指路雲南永寧納西族摩駿系在人死後"起屍裝館"由達巴念開路經。內容有氏族歷史,遷入永寧的經過,死者的生平以及向死者交待回族先方向地址路線。納西族人認為:人死後,其靈魂就要回到祖先的故地,於祖先生活在一起。開路時,拴上一隻雞,男性拴公雞,女性拴母雞,表示陪伴死者上路。雲南中吉在"指路"時,東巴一邊念開路凈,一邊步步往前移動,象徵未死者引路。而麗江的納西族,則在病人要斷氣時,以便讓其"含斂"一邊喃喃指路。    5、回魂。時納西族舊時的喪俗。納西族人認為人死魂不死,人死後三天要回家來,固有讓死人還魂之俗三壩納西族,將死者火化後,當天晚飯後,死者家屬巴火燙打掃乾淨。周圍薩上灰。夜裡不關堂屋門,讓死者的魂回來,這種迷信習俗,解放後多以改變。    6、含殮。納西族語"紗撒吭"。納西族的習俗,在雲南麗江一帶,當病人快咽氣時,由兒子將紅紙包房入病人口中,並說你去的時候不要有什末牽掛,由三條路,上面世豺狼虎豹的路,不能走;下邊是雉雞的路,也不能走,中間是菩薩善人走的路,你就走這一條。"當病人死後,即將紅紙包取出,掛在脖子上,表示這是給死者上路的盤纏。    7、洗馬。納西族的一種喪俗。這種喪俗時因地而已的。在火化前一天,人們要選擇一匹馬或幾匹馬配上華麗的轡頭鞍鞠,儀式死者乘騎。選好馬以後,在達巴主持下,選擇八名精壯小夥子,頭戴插有公雞尾的氈帽,身穿由龍圖形的長衫,要佩長刀,向死者磕頭祈禱"阿普阿因(爺爺奶奶),保佑我們,我們為你備馬征戰,凱旋而歸"祈禱畢,便出發"洗馬"。    隊前打一面三角小旗,其上繪有日月圖案。把馬牽到河流交匯處停下,達巴吟唱河或湖的起源,歌頌水神的仁慈,讚美駿馬。唱完,小夥子們依次用三碗水象徵性的把所牽的馬從頭到尾洗一遍。洗畢,將木碗打碎。達巴在念"馬洗乾淨了,人也洗乾淨了,這些馬奔跑入飛,虎狼燕子都不如他。為你準備了一切,你一定會順利返回家鄉"於是,牽馬人騎上馬,楊鞭驅馬急速回家,回途中,要安排"伏兵",跳搏鬥舞。    在一片喊殺中,騎手們快馬衝出"敵陣"一勝利則姿態凱旋歸來。將近大門時,又有武士把守,他們如臨大敵,故作抵抗廝殺之狀。達巴一馬當先衝破重圍進入房內,洗馬人也跳下進房,走到靈前向死者說:"聽說山上有伏兵,我親自到那裡巡查,只見風吹草動樹搖晃,聽說山上下大雪,路被大雪壓斷,我騎馬趕到那裡,原來是一群閉冬的天鵝。現在駿馬以梳洗完畢,天氣晴朗陽光溫暖,你上馬飛奔吧,我們分手告別。"接著舞隊跳起了驅鬼舞和攆盤子舞。    驅鬼舞有達巴領頭一致跳到村外。以示把鬼驅出了村。攆盤子舞是表示人們歡送死者,全部青年男子辦成氂牛的樣子,手持長刀、木棒,學著氂牛的動作,歡騰跳躍,告別死者。舞畢人們牽著洗過的馬,馱上死者的衣物,孝子則牽著死者乘騎的馬,一起繞村緩緩而行。到了火葬場地,繞著葬地走幾圈,然後放在山野,自行尋草吃食。

露天葬禮——崖葬 崖葬是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遺體的一種葬俗,是風葬即露天葬的一種。崖葬習俗早在中國古代濮、越、巴、僚、漢等民族部分人中即已盛行。《臨海水土志》對崖葬已有記載。中國的崖葬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的仙霞、武夷山區,貴州,廣西山區、西江流域,湖南、貴州和四川接壤處的酉、辰、巫、武、沅等五溪流域,四川東南的長江及其支流沿岸,四川、雲南的烏蒙    山區北麓至金沙江邊,台灣各島嶼。據碳14測定,福建武夷山崖葬船棺最早,距今3840±90年,約當於春秋、戰國時期。及至近代,部分壯族、布依族、苗族、瑤族、仡佬族,以及現在貴州西南部的部分苗族和台灣蘭嶼高山族雅美人都行崖葬。    崖葬大體可分為四種類型:①將葬具放置在天然崖穴中的稱崖洞葬;②將葬具放入山崖層理罅隙的稱崖墩葬;③將葬具放置在開鑿的山崖窟龕中的稱崖窟葬;④在懸崖上鑿孔釘木樁擱置葬具的稱懸棺葬。崖葬的葬制分一次葬和二次葬兩種。葬具有多種:葬屍多用木棺、石棺、陶棺和布袋;葬骨或骨灰多用小匣、小函和陶瓮。一些崖葬處還伴有崖畫、享堂或木偶。崖葬的葬所,有的僅置一、二葬具,有的置有數十葬具。同一處的若干葬具有的是同族或合寨擇期舉行儀式後同時葬入的,有的則是陸續葬入的,待葬滿一穴後再另擇它處。    越南、泰國、印度和緬甸交界處,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的琉球群島及美拉尼西亞群島和波利尼西亞群島一些地方,也有崖葬習俗。 花腰傣和傣族的喪葬習俗

  腰街曼蚌村公社所所在地小抱堖寨,座落在楚雄至墨江公路沿線下方的一座小丘陵上。全寨有28戶,139口人,居民全是傣灑支系。我考察當天,即遇上了當地傣族的葬禮。死者家平頂土掌房二樓上,高豎著招魂幡,嗩吶聲時斷時續。隨著悲愴的樂聲,我來到死者家考察葬禮的情況。    死者家一樓的陽台上,幾個成年男子圍著一張小桌子,在剪招魂幡上的紙花圖案。圖案與死者的性別有關,男性的是牛、馬等大牲畜圖案,女性是稻穀、紡織圖案。這家死者是女性,所剪的圖案是紡織品的菱形和谷穗。靈堂的過道是招待吹鼓手的地方,矮桌上擺滿了酒肉,吹鼓手不停地奏著哀樂(樂器主要是漢族的嗩吶、釵鼓,傣族只有鋩鑼)。靈堂里光線暗淡,靈柩停在靠東方順牆的一側,放在兩條長凳上,與漢族的棺木相似。靈樞上覆蓋著三層布,最大的一塊是白布,蓋住了靈樞的兩端,放在白布上面是一塊紅布,兩端約比白布各短一尺,紅布上面還有一小塊花格織綿,這些覆蓋在靈樞上的布是死者家屬獻給死者到陰間的被蓋。靈柩上邊高約1米的地方還吊著一根竹桿,上面掛著幾件日常便裝,這是獻給死者到陰間的服飾。靈樞的尾端放著一頂斗笠和一個央籮,這是死者的遺物。靈樞的頂端還放著一把長刀,它是獻給死者到陰間開路用的刈草利器。靈柩旁站著三、四個中老年婦女在守靈,她們低聲吟唱哭喪調。死者姓白,49歲,半年前得了病,久治無效,8天前去世。因正值土黃節令,不宜出殯,就一直擺在靈堂里,停到今日剛好是吉日,就準備出殯。死者家樓下角落裡。擺著七、八口大鐵鍋,那幾口大鐵鍋是借來做炊具的;一隊穿便裝的傣族青年婦女,每人背著一背薪柴向死者家走來,婦女們背的薪柴是根據習俗,死者所在的寨子,每戶人家要獻一背柴,資助死者家屬,做為請客時用的薪柴。    剽牛祭奠宴客,是葬禮中的大典,這是出殯前的一件盛事。這家死者的4個兒子,外家3個侄子和死者的姑爺,每人都要獻一頭牛做祭奠。送的牛以健壯的水牛為主,黃牛次之(這兒的黃牛是肩背上有肉瘤的峰牛)。這些牛一般每頭都值七、八百元錢,8頭牛總值6000多元,祭品是相當豐厚的。如果這些男人在葬禮中不送牛,就認為沒有孝心,被人看不起,所以死者家屬對男人獻的牛祭典非常重視,獻的這些牛都要剽殺了宴請客人。    剽牛場就在寨邊的一棵龍樹下,剽牛全由男人們參加。當七、八頭牛捆倒用木杆固定後,由死者的姑爺執刀殺牛,牛殺後,男人們立即圍攏起來,把它支解,牛肉一半用來宴請參加葬禮的來賓(來賓中有獻牛所在寨子里的每戶人家的1位代表),一半由獻牛所在寨子的人拿回去平均分給寨子里的每戶人家。葬禮除剽牛宴客外,死者的其它遠親,根據親戚關係分別祭獻小豬、大鵝、雞、鴨等家禽,所獻的這些家禽無論大小,也一律宰殺後分成兩半,一半宴請賓客,一半由獻禮的人帶回去分食。    準備出殯的活動,還有扎火葬用的火把(哀牢山下傣族的三個支系,傣灑、傣卡、傣雅一律實行火葬)。火把也由死者的兒子和侄子們準備。扎火把之前,這些人頭上都要帶上白布重孝,腰間掛上一把長刀,由長子帶領到寨子外面,尋找蘆葦扎火把。長子帶領尋找蘆葦的路線,也是出殯時的路線。尋找蘆葦的人在路上發現第一蓬蘆葦就砍下,不能有其它的選擇。砍蘆葦時,也必須由長子帶頭,每人依次只能揮一下長刀砍一枝。砍回來的蘆葦,由寨子里年紀最大的男人,和死者大哥的長子負責紮成火把,供在靈堂內。    出殯的準備活動除扎火把外,還有扎彩傘。扎彩傘由死者的3個女兒和4個侄女準備,每人都要用鮮艷的綵綢扎一把華麗的彩傘。彩傘是出殯時最壯麗的儀仗,獻彩傘越多,死者越榮耀。死者的女性後代少的人家,常為此感到內疚,由此也可看出該地傣族對女性地位的重視。[分頁]    出殯前的晚上,開始舉行盛大的守靈儀式。參加憑弔的人,輪流走人靈堂為死者守靈,守靈時男女分別舉行,男人們默哀,女人們哭喪。每輪換一批人,都要鳴放爆竹、奏哀樂,守靈儀式通宵達旦,熱鬧非常。    第二天中午時,守靈儀式達到高潮,參加憑弔的婦女都穿上民族盛裝,死者的女兒、侄女則把盛裝先獻給死者,弔掛在靈柩上方的竹桿上。婦女們放聲痛哭,哀號聲彷彿把靈堂震搖了。    守靈儀式結束後,就開始宴請客人。來賓約有500-600人,黑壓壓的一片,擠滿了死者家和相鄰幾家的房裡房外,房上房下。來賓們10人圍在一起,或站、或坐,組成一桌。菜肴以肉食為主,其中多數是牛肉,除炒牛肉、豬肉稍可口外,煮的牛肉和其它肉食,並不講究味道和生熟。    宴會後,中午2點左右開始出殯,在一陣爆竹聲中,吹鼓手在前面鳴鑼開道,後面是舉著火把的孝男和執著彩傘的孝女。孝女們這時已從靈柩上面的竹桿上取下守靈時獻給死者的盛裝穿在身上。由於靈堂設在二樓,靈柩要從二樓的陽台上抬下來,靈柩落地時,孝男們一齊跪下迎接。然後,孝男們在寨中心舉行點火把儀式,孝男們點燃火把,就與吹鼓手和執彩傘的孝女們組成儀仗隊,做為出殯的前導,沿著男子昨天砍蘆葦的路線向墓地出發。在儀仗隊里還有死者哥哥背著死者的梳妝櫃做陪葬。靈樞則要在寨子里做短暫的停留,靈樞出寨時參加憑弔的來賓和寨內的群眾都出來送行,但除抬靈樞的人外,其餘的人並不跟隨靈樞到墓地。    墓地離寨子約2公里,是一片長著幾棵大青樹和雜草的斜坡地,這兒也稱「龍林」,是小抱堖寨的集體墓地,有二、三十座簡陋的墳墓。靈柩到達墓地時,孝男們又一次跪下迎接,靈樞先停放在兩條長凳上,孝女們執著彩傘聚在四周,用樹枝清掃靈柩。靈柩上掛著一支黑公雞,它是抬靈柩的人送給死者的祭品。    死者的墓穴是死者剛去世人礆後,由死者的長子在墓地用甩雞蛋的方法選定的。雞蛋在哪裡破碎,那裡就是死者的墓穴。舉行火葬時,由死者的姑爺執鋤挖墓穴,這次挖的墓穴不太深,約一尺見方。墓穴挖好後,由大姑爺取下靈柩上掛著的黑公雞繞墓穴驅邪。然後,孝男們再把靈柩從長凳土抬下,放到墓穴上邊2根木頭上。接著舉行開棺儀式,向死者遺體告別。開棺是由死者的大哥用斧頭把靈樞撬開,掀起裹屍布,讓孝男孝女們一一向前對死者告別,死者的長女在告別時,從穿著的盛裝上,摘下一粒銀泡投人棺內,作為贈給死者上陰間的路費。告別遺體後又把靈柩蓋好,緊接著就是點火焚屍,死者的大哥用斧頭把靈柩的兩端辟開,讓孝男們把點燃的火把塞進棺內,為死者舉行火葬。陪葬的有招魂幡和死者梳妝台。當棺木熊熊燒起來時,死者大哥向天空拋撒穀子炸成的谷花,孝男們又一次跪下接谷花。拋撒谷花是代表死者到陰間後,向陽世的親人們回贈的禮物,祝福陽世間的親人稻穀豐收,誰搶到的越多,誰就越吉利。    火葬後,死者的遺骨並不立即下葬,根據習俗要進行曬骨。曬骨的時間在20天至l00天之間,示情況而定。曬骨結束後,再次舉行隆重的葬禮下葬遺骨。第二次葬禮時除靈柩用較小的棺體型代替,不焚燒外,再葬時的各種儀式,如設靈堂、守靈、出殯等都同樣舉行。死者的遺骨二次葬時,裝人陶缸內埋葬(腰街傣族二次葬時已不用陶缸下葬)。遺骨下葬後,蓋上土壘上一些石塊,不立墓碑。墳墓座北朝南,二次葬後,連續掃祭三年,就不在祭奠了。[分頁]    葬禮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我曾考察過西雙版納勐罕傣泐的水葬,德宏芒市傣那的土葬,這些地區傣族的葬禮和玉溪地區新平縣哀牢山下傣族的葬禮差別較大,反映了傣族喪葬習俗發展變化的一些情況和傣族遷徙之間的一些聯繫。玉溪地區新平縣哀牢山下傣族的葬禮,由於地處滇中,明代就實行了「改土歸流」。葬禮中吸收了一些漢族文化的因素,但是該地傣族是古代傣族遷徙途中落伍的後裔,由於地理的因素,長期封閉在一條狹長的河谷中,仍保留了歷史上傣族一些古老的喪葬習俗,如「二次葬」就是古代百越民族的喪葬習俗,劍川、楚雄等地都有「二次葬」的遺址。關於楚雄一些民族古墓的族屬問題,根據1986年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李世忠、孟之仁調查迤口村古墓群時,與該地老人座談,當地老人對古墓有三種叫法,其一叫「擺夷墳」(傣族墳),這種叫法是過去老人們傳下的;其二是叫「和尚墳」,主要是坑內擺有土鍋(鍋內裝骨灰);其三是現有人叫「向天墳」,是北京來的專家取的。過去迤口村有傣族,白族來後就搬到嘎灑去了。他們倆人從楚雄到相連的新平嘎灑傣族地區調查,該地的傣族說他們過去的墳是用一塊石頭打磨成傣族帽的樣子,蓋在陶制的骨灰罐上,現在的墳就簡單多了,火葬後把骨灰裝人瓦罐或土鍋內下葬,面上蓋上一塊石頭就行了。    另外,該地傣族葬禮中,在靈樞上覆蓋布及死者女姓家屬向死者獻祭衣物後,再穿上習俗與《華陽國志?南中志》載哀牢夷有用桐華布「以覆亡人,然後服之」的葬喪習俗相似。而在雲南其他的少數民族的葬禮中,並沒有發現這種習俗。    從這種用衣服「以覆亡人、然後服之』的葬禮習俗中,我們可以發現傣族與哀牢夷族源之間的隸屬關係,而這種哀牢夷葬禮文化古今的一致性,除在哀牢山花腰傣保持外,雲南其他民族現在的葬禮中沒有發現了。關於傣族與哀牢夷族源之間的隸屬關係,我在上篇「花腰傣服飾」一章中已有論述,這一發現充實了這個論點。    滇南的西雙版納勐罕傣泐的水葬,雖然在整個水葬過程中,還受一些原始宗教的影響,但死者的裝礆儀式在佛寺舉行,由佛爺念超度經,送葬後,送葬的人也要回到佛寺祈禱,消災避邪,體現了很濃的佛教色彩。表明西雙版納的水葬是受印度文化的影響而形成的,並不是傣族的古代傳統葬禮。    滇西德宏的芒市處於傣文化、漢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的交匯點上。明代三征麓川後,漢文化的封建色彩給該地打下了很深的烙印,該地傣族的土葬就是漢族土葬形式的翻版,如不仔細觀察,民族特點不易覺察出來。    傣族的傳統喪葬,分土葬、火葬和水葬三種,以土葬為主。在西雙版納傣族地區,每個村寨的附近,都有一塊或幾塊墓地,有的把這種墓地稱作龍山,傣語叫作「壩消」,「壩消內的林木,是不許砍伐的,把它稱為「龍林」。久而久之,「龍林」蒼勁挺拔,蔥蘢青翠,變成了一片風景林,使傣家村寨自然風景更加秀麗。    埋葬死人的墓地分三種情況:一是正常病死的人埋在一個地方;二是沒有成人的孩子死又埋在一個地方;三是非正常死亡,即暴病死、兇殺死、溺死等,另外埋在一個地方。有些地方,則將第三種不是正常死亡的人,實行水葬。讓邪氣隨屍體一起被水沖走。過去,傣族實行嚴格等級制,人死了,叫法和葬法都不一樣,帕漳屺佛爺死了叫「涅磐」;召勐(土司)死了叫「暖且」;頭人死了叫「信佐」;佛僧死了叫「桑奔」;一般百姓死了叫「歹」或「桑佐」、「信西」。土司、頭人和佛爺等有地位的人死了,實行火葬,祝福早日升天;一般的百姓死了,則實行土葬。    當家裡死了人,首先是向親朋好友報喪,報喪要身背大米,將米灑在親戚朋友家的樓梯上,然後站在樓下,把死訊報告給親朋。如果到外寨報喪,按照古老的傳統,只能站在寨子外面,託人把死訊通報給寨里的親朋好友。    家裡人則把死者抬到竹樓的中間,將屍體依靠在木柱上,傣家稱棵木柱為「騷流乃」,並要求一次性坐靠穩,否則不吉利。然後用溫水沐浴更衣,隨後將死者平卧,雙手合於胸前,手下置臘條二對,用白布裹屍,把眼、鼻、嘴部位剪孔裸露,殮入棺中。擇日出殯,傣家人有許多忌諱,傣語說:「晚隴抱些宰,晚來抱些影」。「隴」與「來」分別為干支中的「辛」與「丙」。「晚隴抱些宰,晚來抱些影」,意思是「隴」日,死者是男的就不能出殯;「來」日,死者是女的也不能出殯。出殯那天,要把竹樓作一次徹底大掃除,把三腳架下作一次徹底清除,將死者生前用過的東西,集中化為灰燼,倒在江河裡,順水而流,和死者一起進入天國。另外,由一親屬男子,右手持一把長刀,左手拿一個白布袋,用刀把前來參加送葬親友手中的「曼苦」樹葉包著的飯粒挑進白布袋裡,一起送進墓地,讓死者不作餓死鬼,好好安息。如果死者是熱戀中的青年,要選擇他(她)們常去那進而玩耍的一棵樹,出殯時,將屍體在樹榦上撞擊數下(一般是雙數),並禱告說:「這就是您心愛的人了,帶上他(她)一起去嗎。」據說,不這樣做,死者的靈魂就會回來找他(她)心愛的人。使其鬧病。    如果是孕婦病故,就要對孕婦進行剖腹,將嬰兒取出,把婦女和嬰兒分葬兩地。這是因為成人和小孩是要分葬的。有些地方,出殯時,還要舉行斷絕夫妻關係儀式。不論年齡多大,其中一方去世,都要舉行儀式,其儀式是:用一縷白線(或用一臘條,從中折斷),系在棺木上或屍體上,生者握住另一端,由村長或一長者,將其線割斷,即表示斷絕夫妻關係。可以另娶和另嫁,不受婚約。    送葬返回,重新安放鐵三腳架,重新燃起火光,請僧侶誦「芒嗄拉」經文,送家神家鬼,然後方告葬禮結束,開始新的生活。

水族的殯葬文化 1、刀恨。意是燒老窩。成人死後,便將其墊床的稻草、稿薦、穿過的舊衣物等搬到寨邊焚燒,讓煙火神將其用物賜予其享用。留用的衣物,也要拿到火上去熏一下。這樣就算亡人了結了凡間的煙火,並且不遺留不吉利的東西給後人。    2、開控。是水族的祭悼活動,亦稱"或控"水族祭拜祖先,很重視葬儀,只要財力略能支撐,都要儘力舉辦開控。開控的規模以財力的薄厚分為控低、控勝、控勞、控臘等四種。控低、控勝的規模不很大,多為一般人家舉行。控勞、控臘是祭悼活動,其活動的規模和祭悼儀式威大繁複,多位富戶之家舉辦,特別是在清代中葉,少數巨富之家常常舉辦控臘。舊時的控臘、控勞,在客觀上起了推動水族地區彙集民族古歌、發展紙紮工藝和墓碑雕刻工藝的作用。    3、屯亥。是水族最隆重的停棺悼葬儀式。舊時,富豪之家辦喪事,在離喪期不遠時,要舉行大型得悼葬活動,即停棺於中堂,依亡靈歲數分別取三、五、七或九面銅鼓懸吊,配以鑼、鈸,以點擊的鳴音為節,晝夜鳴擊(銅鼓不用共鳴的木桶)。水族崇尚銅鼓,認為它是祖傳神器,其響聲可驚動神仙、海龍。鳴鼓能使神仙來給亡靈安慰和引路。亡者可上天成仙或入海成龍。另外,還請歌手廠弔喪歌。歌手分主歌手和付歌手,有的還請聲納吹奏。    4、布亥。也是水族的喪俗,這種形勢是在亡人未到葬期祭停棺在堂中,靈前擺著魚、豆腐、和酒飯等祭品,焚香燒紙。請人來"布亥"。"布亥"者要熟悉水族社會和家庭和發展歷史,而這些多為水書先生。布亥著虔誠的吟唱著。念詞回顧組原遷徙的過程,並敘述亡人得勝平緝私後的安葬情況。祝願亡人"如海禁龍、入潭變成鮫",祝願亡靈依照先祖超江上來的路徑,順流回歸"老家"為了渲染氣分,有的還以鑼、鼓伴奏。若吟唱的時期中吟唱的人還分為主師和副師。布亥是莊嚴肅穆,既是哀悼亡人,又是傳播水族社會歷史知識的重要機會。    5、淺葬。是水族的又種葬俗。引水族從奉多神。家有喪事要水書先生擇吉日下葬。若葬期遙遠或山向不吉利而棺木又不能舊停在家中,邊舉行淺葬。其原則是讓棺木不完全與穴位的泥土粘靠,過去多用兩根木條墊底,近二十年多一木板或衫木皮緊貼棺木一側,在以土覆蓋壘墳。這樣人們認為可以避免葬日或山向所帶來得凶煞,待到吉日良時,就開墳將其趁墊的木條及木版、衫木皮等抽出,讓棺木落土深葬。    6、單亥。是水族的又一種喪俗。意是守喪。大致有兩種形式,一是剛斷氣沒入殮的守屍,主要是等待入殮吉時或等候某正頭親戚來想遺體告別。為避免亡靈作祟嚴防黑貓跨過屍體;二是停棺與堂中待喪日的守葬。守喪、停屍時,鄰里都主動的來幫助。為消除悲哀沉痛的氣氛,人們通宵達旦的談古論今,還舉行頂杠、反杠等體育活動。安葬後的數日間,人們依舊如此來相聚一分單孝家的悲哀。    7、報亥。也稱報代,即報喪,是水族的一種喪葬習俗。在成年人死亡,根據其親戚的主次遠近及時派人去報喪,女喪一般要等舅舅來驗屍之後才能入殮。報喪的目的有:一、讓親戚知道噩耗,並未制喪做好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準備。二是讓有血緣關係的人共同祭掌哀悼。    8、和枚。以為斂喪。也是水族的喪俗,是將亡人服坐於末羅之上,不讓腳著地,從上倒下用熟水擦洗,為其穿壽衣,所有穿戴的物品都不能著地。若掉到地上者不能用,令換新的。否則,認為亡靈收不到。壽衣廠採用白青蘭三色,以單數裝殮。餘下的則作為墊物放在亡靈的身邊。亡靈的手中或口中,有的還放一小片銀子,是亡靈在回歸故土的路途中作買水錢。連喪的全過程中,忌呼喊活人的姓名,以防亡靈將活人的魂靈勾走。   9、深葬。是水族的又一葬俗。水族崇尚多神,崇拜祖先,後葬儀。深葬是喪葬的最後活動,有兩種形式:一是山向和葬時都如願,一次開六棺木全部落土,以後不便作更動;二是山向及葬日記本可以,只存在局部的凶煞,可能招致些禍患,於是就以木條木板等隔墊棺木,使其不完全落土,等到吉日,再將墊隔的木條、木板抽出,加蓋泥土壘墳,隆重的祭悼活動往往是再深葬時舉行。    10、假葬。水族的一種習俗。因為水族崇拜祖先,厚葬禮,家有喪事要請水書先生則吉日下葬。若一時難擇上葬日,而往後又要舉行隆重的葬禮,於是就先選擇一個日子來假葬。假葬的方式是棺木停於正躺之中,挖一土餅置於棺上,有的則用木板為主棺木四周,再挑來十幾擔泥土覆蓋。這樣,喪家依舊要忌葷(不忌水產魚蝦類),而同族的的人則可開葷。解放後。假葬遺恨少見了。其實,水族的淺葬不完全落土,依舊是一種假葬。現在多用淺葬類的假葬。    11、石棺墓。是水族的墓葬。也稱石板墓,墓室用雕鑿的青石板、石柱、石條壘成長方體,大多分兩三層。地層埋入土中,置放棺墓,上中層露出土表二點五米左右,用以存放簡易的殉葬物或坐裝飾。這是古越人竿攔住房在墓葬方面的表現。早期石棺墓多數清代前期墓葬,工藝較粗糙,墓碑沒有銘文,只可又水族人物衣著、頭飾花平等淺浮雕。晚期石墓不僅打磨光滑、工藝精細、而且有銘文大多數墓棺的上中層都豎有雕刻圖案的石柱,幕厚四壁均有整塊大青石刻圖案組裝。可有狩獵、騎馬作戰、牧牛、人物出行、獅子、龍、麒麟、牛羊、仙鶴花草等圖案。石刻多為淺浮雕,想像豐富,構圖精巧,形勢逼真。    12、放紙船。是水族的喪葬習俗。成人過世,為使亡魂能使順利返回祖先故地,有些地方就編折一個小船,用菜油摸浸後將亡人的靈牌和幾粒大米置於船內,舉到溪邊焚燒,任其隨水往下游。水族系我國南方古代越人的後人。    13、南待宇。水族譯音,意為屋檐下的肉。在"開控"期間,凡亡人為入團葬,所殺的牲口成為"南待宇",凡是與孝家統一血緣家庭的人都不能粘腥,更不能吃這種肉,誰違背吃了,輿論會施加壓力,認為今後或招致氣禍大患,五官殘缺或早喪,這與祭葷吃素祭祖是一致的。既要表示對人的尊敬,也是維持和鞏固統一血緣家庭的重要方式。因此將"南待宇"引申為同一血緣氏族家庭。若某人去相親,直到女方是同一血緣家族,數禁婚對象,常說:"南待宇勒!動不得!"    14、調布亥。是水族得悼喪歌。調布亥有三千行,敘述水族社會歷史的概貌和家族發展的情況,同時結合亡人生平祭喪失處理情況編歌讀念。其間,最夙願族遷徙的重要部分,並且每一段的開頭或結尾都習慣採用"公在等雞叫,奶在等天亮、朔江上,過河來"或"公不能住了,朔河上;公不能住了,過江來"等句式;還敘述遷徙中於其他部落舉行"水過河點火"、"捕魚比賽"、"呼喚山崗求回聲"的鬥志的情況。調布亥時研究水族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    15、倒壇葬。也稱"倒缸葬",是水族的葬俗。水族認為麻風病故者祭難產死亡的產婦,其不吉利的陰靈會遺傳後世,因此,將人火化,取其骨盛入壇中或土缸中,在用以打土缸倒扣罩住其口,使之封閉。麻風病亡者骨灰要舉到偏僻低洼或終年不幹涸的爛泥中安葬;難產的亡故女性要抬到遠離村寨的的僻靜山窪一代安葬。民間認為如此安葬科杜絕類似病換傳世。解放後,難產亡故的婦女多改用棺墓土葬,為消除顧慮,有的在請鬼師念趨邪符。    16、畝臘低。水族葬俗。因搬每個村寨多有一片共有寨地"畝臘低"專門按贊福歲以下夭折的小孩。一把不用棺墓。多以木板拼成方盒,不則時日方位,出殯多位凌晨或夜幕,不祭典,不掃墓,目的多值有楓木或綠竹。
推薦閱讀:

「 呼格吉勒圖冤殺案 」中為什麼兒子們都是蒙古族名字,而父母都是漢族式名字?
漢人沒有一個統一的佔主導地位的宗教信仰究竟是萬惡之源還是民族之幸?
新加坡人和台灣人怎麼看對方?
蒙古族起源於沂蒙山區嗎?
漢族的「漢」是歧視女性嗎,為何女權主義者會說漢族之名是男性主體性的體現,是男性竊據了一個民族的名字?

TAG:習俗 | 民族 | 少數民族 | 喪葬 | 喪葬習俗 | 少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