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演培法師講述
06-06
法華經的觀音普門品,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是中國佛教界流行最為普遍的兩品,而普門品的讀誦弘通,尤為普遍盛行!原因觀音大士慈悲心切,而與娑婆因緣最為深切,所以雖則遍入十方佛國,而常在此娑婆化度有緣!···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演培法師講述釋寬嚴記自序題前概說正釋經文自序法華經的觀音普門品,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是中國佛教界流行最為普遍的兩品,而普門品的讀誦弘通,尤為普遍盛行!原因觀音大士慈悲心切,而與娑婆因緣最為深切,所以雖則遍入十方佛國,而常在此娑婆化度有緣!佛在經中告訴我們:大士功德甚深無量,不特小智小慧者,無以窺見其萬一,即行願廣大的普賢菩薩,亦不能測度一毛一渧。吾人是一具縛的苦惱凡夫,又怎能宣揚菩薩功德的百千萬億分之一?然而想到:菩薩大慈的度生念切,救苦救難的悲濟心殷,對於菩薩的隨類逐形,尋聲救苦的偉大功勛,又不得不致以高度的贊仰,是以每當出外弘化,經常宣揚大士功德;而聽眾亦多樂聞大士的深弘誓願。民國五十年春,再度去越弘化,堤岸萬佛寺寺主,以講普門品為請,乃允為眾講說。當時由凈勝居士記為講記,但因多半來一直弘法在外,原稿究竟放在什麼地方,始終沒法尋找得到,致迄未能成書出版!民國五十六年,在星洲菩提蘭若的每周說法會中,應諸聽眾的請求,特別選講普門品,由凈凱法師譯為粵語,同時她又發心將每周講的記錄起來,交給我看。看後,覺得記錄不錯,乃為略加修正,直至講完,完成十萬餘言。本講記的完成,說有什麼特見,那是不敢當的,但通俗而易解,則我是承認的。感於中國佛子讀誦普門品的很多,要想了解其內容的更不在少數,這自是難得而可喜的現象,因為佛法不但是信受的,亦復是要理解的。不錯,有關普門品的注釋,古今來確是很多的,但能使大眾看懂的,仍然不可多得。我在講此品時,為期聽眾聽懂,力求深入淺出,記者如我所講的記下,運用其流暢的文筆寫出,使得這本講記,易能為人看懂。普門一品,佛令一切眾生一心稱念觀音,觀音一身,普為十方眾生示現種種色身,是以在我國的窮鄉僻壤,愚夫愚婦,莫不知有大士的德號,莫不尊奉大士的聖家,可見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是怎樣的廣攝群機和普利人天!觀音菩薩在這娑婆世界,可說無時無刻不環繞在我們前後左右,問題就看我們對菩薩虔敬程度如何,你對菩薩的虔敬多一分,你就能多接近菩薩一分,這是絕對的,不容我們有絲毫置疑的餘地!因此,我願世界人群,在這多難之秋,同稱觀音聖號,以求菩薩加被,現生身心康泰,未來究竟解脫!佛歷二五一一年八月十日序於星洲靈峰般若講堂題前概說諸位法師!諸位居士!時間過得很快,一年一度的新春,又已過去。從今天起,再度來與諸位講點佛法。去年和諸位講的勝鬘經,在理論上比較深些,聽來感覺有點吃力;今年特選普門品來和諸位講,這是大家常常讀誦的,聽來定會易於理解。其實,勝鬘經與法華經,都是一乘大法,都是為上乘根機說的,沒有相當的智慧,是不容易接受的。而普門品,是講的事實,不會太難懂的!今年來和諸位宣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就今日的混亂時代說,我以為是很有意義的。生存在當前的這個時代,人人都有即將瀕於毀滅邊緣之感,確實急須觀音菩薩的大悲來救濟,而且亦唯觀音菩薩那種無私的大悲,始能救濟現前世界人類!普門品,專講觀音菩薩救苦救難的大無畏精神,所以我們聽了以後,一方面固應切實體念觀音的悲願,一方面更要認真激發自己的悲願,使自己的悲願與菩薩的悲願結合為一,令這苦難重重的世界,到處都有觀音的示現,到處都有觀音的救濟,世界人類的浩劫,就可因此而得消弭!講到觀世音菩薩,我佛教徒沒有不知的,如我國流行的『家家彌陀佛,人人觀世音』的兩句口號,就可知道觀音是怎樣的深入人心!原來,信仰觀世音菩薩,稱念觀世音菩薩,禮拜觀世音菩薩,不但在中國,是很普遍的,就是在韓國、日本、越南以及諸位所僑居的星馬,都是很普遍的,可說這是大乘佛教流行區域內所共有的信仰。我們試從這些國家各地走一趟,你將明白髮現:在城市裡,在鄉村中,在高山上,在海濱邊,總而言之,凡有人住的地方,都有供奉觀音菩薩聖像,稱念觀音菩薩聖號的人。不但信佛的人如此,就是不信佛的人,亦往往在不知不覺間,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同時,我們從大乘經所介紹的很多菩薩的名號,特別是法華經所說的八萬菩薩,甚至法華經中列為十八上首菩薩來看,現在為人所熟知而稱念的究有幾位?除了文殊、彌勒尚為人稱念外,其他為人稱念最多的,不能不算這位大悲觀世音菩薩。其餘諸大菩薩,不但沒有人供奉稱念,就是他們的名號,亦少為人所知。由此可以想見,觀音菩薩與娑婆世界眾生,是怎樣的特別有緣!其關係又是多麼深切!所以我們應多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我們應不辜負觀音菩薩所給予我們的慈悲救濟,我們應時刻的與觀世音菩薩,生活在一起,行廣大悲濟行!一 觀音菩薩的籍貫觀音菩薩與娑婆世界眾生,既有這樣深切因緣,跟著而來的問題是:觀音菩薩究竟是什麼地方人?其行化的道場又在什麼地方?因一般人常提出這問題來問,所以現在有略解說的必要。唯有將人們內心中的這一疑團消釋,才能更堅定人們對觀音的信仰,才能更使人虔誦觀音的聖號。觀音菩薩究竟是什麼地方人?這是不能用娑婆世界某國某省某鄉某鎮來說明的。根據很多大乘經典的介紹,觀音菩薩是十萬億佛土外,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左右的兩大菩薩之一,同時亦是協助阿彌陀佛弘揚佛法的大菩薩。現在是補處大士,過去是正法明如來,將來繼承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佛。因此,我們現在只能說他是西方極樂世界中的一位具有大慈悲大智慧的偉大菩薩,而不必在這娑婆世界指出他一個確實誕生的地方。至於觀音菩薩的行化道場,大體可以分為兩種:就是根本道場與化現道場。根本道場,是指極樂世界說的,因為觀音是極樂世界的大菩薩。這一根本道場,凡為佛子,都是信得過的,不會對它發生懷疑。化現道場,在十方所有世界中,凡有觀音菩薩教化的地方,即有觀音菩薩化現的道場。這麼一來,其道場是很多的,處處是觀音道場。不過,以娑婆世界來說:華嚴經告訴我們,在印度南部靠大海邊,有座普陀落伽山,是觀音菩薩在這娑婆世界最初示現的道場。但這道場,中國學佛者,不特沒有到過,亦少有人知道。中國人所知道的觀音菩薩道場,是浙江南海普陀山,過去每年到普陀朝禮觀音的人很多。南海普陀山為國人公認的觀音菩薩所示現的道場,而且聞名於全世界,這當然是有其因緣來歷的,現在不妨把它簡單的介紹如下:在中國南北朝時代,約於梁貞元年中,日本有位慧鍔法師,到中國來求法,對觀音菩薩有著高度的虔信。學成回日本時,除了帶很多經書,還特別請了一尊觀音菩薩回國供養,古時交通,沒有現在這樣方便,坐的當然是木船,可是慧鍔請了觀音坐上木船後,航行沒有多久,海中忽然掀起大風大浪,使他所乘的木船,無論怎樣,總是不能前進。在此逼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將觀音菩薩請上一個小島,並在島上搭了一間茅屋,以供奉觀音菩薩。來往於這小島的海上人家,以及其他附近居民,常常來燒香禮拜,發生很多不可思議的靈感。於是來燒香禮拜的越來越多,而此小島也就一天天的發達起來,乃將原名梅岑島的改稱普陀山,此山亦即成為觀音菩薩道場。後來與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場,四川峨嵋山的普賢道場,安徽九華山的地藏道場,形成四大名山,而為中國佛教重鎮。自從普陀山定為觀音菩薩道場,後來很多有觀音菩薩示現靈感的地方,都稱為觀音菩薩道場。進一步說,凡有相信觀音菩薩的地方,供奉觀音菩薩的地方,都可說為觀音菩薩道場。因菩薩在十方世界教化眾生,真可說是無剎不現身的。不論什麼地方,不論那類眾生,需要菩薩去化度時,菩薩總是即以怎樣的身分去化度他。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正是這一精神的流露。在下經文講到游化諸國的時候,會有詳細的介紹。依大乘佛法說,凡是久修菩薩行的大菩薩,特別是作為一生補處的最後身菩薩,都能做到「無剎不現身」,都在時刻的教化眾生。現在舉個很有名而將來在此娑婆世界成佛的彌勒菩薩做個實例:古德有首頌說:「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有人以為:念諸菩薩名號,根本就沒有用,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見到過菩薩。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老實告訴諸位,悲心徹骨髓的菩薩,時刻都現在我們面前的。如彌勒所以名為彌勒,不是簡單的,是可化身千百億這麼多,以種種不同的身分,或示現佛身,或示現比丘身,或示現居士身,恆常不斷的,時時刻刻的,示現在每個所應化度的人前。所可惜的,就是時人不識菩薩的顯現,吾人只能責怪自己不認識菩薩現在自己面前,但不能說菩薩沒有示現在這廣大人間。彌勒是這樣的示現,當知觀音亦是如此。如套用上面的偈語,我們可說:「觀音真觀音,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如今在座的諸位當中,誰是觀音菩薩,誰是彌勒菩薩,我們一個也不認識,但不能因此說這道場中,沒有觀音、彌勒的隱現。為佛子者,對於這點應有堅定的信念!二 觀音菩薩的性別觀音菩薩出身的地方以及示現的道場,已大略的加以說明。現在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答的,就是具大慈悲、具大智慧、具大願力、具大功德的觀音菩薩,究竟是男抑或是女?因現在所見到的觀音菩薩,大都是女相的,所以常常有人提出這個問題來問。在根本方面,我們應說觀音菩薩是個男子。且在我國唐朝以前,所有觀音菩薩的塑像或畫像,都屬男人的相貌。觀音菩薩為男人相,有沒有根據?有。華嚴經說:「勇猛丈夫觀自在」。觀自在就是觀世音,經中稱為勇猛丈夫,證明觀音本地是屬男子。不過,從觀音的示現方面說,那就難以決定他是男是女。因大菩薩的示現,不是為了好玩的,而是為了度生的。眾生需要菩薩示現怎樣的身相,菩薩就為眾生示現怎樣的身相。如有一類眾生需要觀音菩薩示現男相來化度的,菩薩就為其示現男相。另有一類眾生需要觀音菩薩示現女相來化度的,菩薩就為其示現女相,很難決定是怎樣的身相。因這不是菩薩本身的問題,而是隨諸眾生的要求所示現的,自己並不怎樣能做得主。至於觀音菩薩在此世界多現女身,自亦有其道理在,這等到下面再說。現在先來說個觀音菩薩示現女身化度眾生的故事給諸位聽聽:在中國唐朝的時候,菩薩在陝右金灘,示現一個賣魚婦的女相。這個賣魚婦,長得很漂亮,每天早上,提著一隻魚籃,在某村莊賣魚。村莊上的青年,見其年輕貌美,就不斷的向她追求。每個青年男子,都希望獲得她,做為自己配偶。由於追求的人多,使得賣魚婦無法應付,於是想出一個辦法,對村莊上的青年男子說:你們這麼多人,我只一個女身,當然不能滿足你們每個人的心愿,現在提出一個不十分難的條件,你們誰做到了,我就許配於誰,誰也不要妄追!青年男子迫不急待的問:什麼條件?賣魚婦回答說:佛教里有本經,叫做普門品,你們有誰在三天內讀熟,我就嫁給誰。結果,在三天內讀熟普門品的,有四五十人。賣魚婦又說:我仍只是一身,你們還有這麼多人,怎能決定嫁給誰?告訴諸位,佛教還有一部經,叫做金剛經,經文比普門品長些,你們有誰在五天內讀熟,我就嫁給誰。大家在愛的熱力支持下,到了五天期滿,讀熟金剛經的,仍有十人之多,結果,問題還是不得解決。於是賣魚婦再對這些人說:佛教有部大乘妙法蓮華經,你們有誰在七天內讀熟,我就決定嫁給誰。諸位想想:法華經有七卷二十八品這麼多,要在七天內讀熟,實在是不容易的,所以結果只有一姓馬的青年讀熟。賣魚婦為了實踐自己的諾言,當然就嫁給了姓馬的。姓馬的內心歡喜自不用說,別人亦對他得到這麼一個如花似玉的美女為婦而欣慰。可是到了洞房花燭夜,在賀客狂歡散去以後,女的忽然肚痛而死!不用說,這時最悲傷的,無過那位馬姓少年,因他用盡心機,才得到這樣一位美女,而今竟然成為一場空,怎不悲痛欲絕?可是人死不能復生,悲痛又有什麼用?只好依照一般俗禮,將死者送去安葬,除此還有什麼其他辦法?說來真正奇怪,靈柩送至半途,忽然遇到一位老僧,老僧對那馬姓青年說:聽說昨天你才舉行結婚大禮,怎麼今天又在舉行葬儀?馬姓青年哭喪著臉回答說:這是我最愛的美女,用了好大的心機,才能得她為妻,不意一個活潑潑的美女,轉瞬之間就成了一個無知的死屍,叫我怎不痛心?老僧看他悲傷的樣子,於是就開示他說:你們年輕人,就只知談情說愛,而不知追求真理。當知昨天你所娶的美女,並不是世間一般女子,而是觀音菩薩示現來化度你們的。因為悲心深重的觀音,知道你們村莊老幼,不曉得信奉三寶,特方便示現女身,來給予你們化度,假定你們不信,可以開棺來看。大家為求獲得證明,乃真的將棺材打開,一看始知最初放入的美女,已經不在其中,到此不得不信是菩薩運用神通離開的。可是再回頭來看那老僧,老僧又已不知所在!本此可知:不但賣魚婦,是觀音的示現,就是該老僧,亦為觀音的示現,目的在使這村中的人,切切實實有所覺悟,認認真真信奉三寶。從此,不但馬姓青年,發心出家修行,就是村莊中人,亦都信佛菩薩,而歸依三寶。這在佛教中有兩句話說:「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為菩薩度生的最大方便。觀音菩薩所以時時示現女身教化眾生,推究起來,約有兩個原因,現在略說如下:一、專以多苦的眾生為救濟的對象;人類眾生痛苦最多的,在過去重男輕女的時代,女人的痛苦確比男眾多。因在那時代,女人受到很多的限制:如未嫁前在娘家裡,定要聽從父母的命令;出嫁以後在丈夫家,定要聽從丈夫的命令;到年老時有兒女的,還要聽從兒女的話。在世間做人,女子的痛苦,確實是多些。觀音菩薩既以救苦眾生為目的,當然要先救度苦痛多的女子,所以特多示現女身,期與女子打成一片,然後從女子本身所有的各種痛苦,逐漸引導她們走上修學佛法的大道,以解除所有痛苦,而獲得身心解脫。二、女眾痛苦雖說比較多,但內心中的柔和慈愛,卻又的確勝過男子。如世間的父母,疼愛自己子女,固然是一樣的,但若比較起來,母親愛護子女,更為深刻親切。我常常說:有時父母同坐一處,假定小兒女們走來,向父母要錢買花生或糖吃,做父親的總是說,你們常要錢做什麼?今天沒有錢給你們,說了也就算了,真的一錢不給;做母親的不然,一方面呵責兒女不應常常要錢,一方面卻從腰包中掏出錢來給他們,並且很慈愛的撫摸著兒女說,乖乖的去吧,以後不要再來討錢。說雖這樣說,等到再度來要時,如法炮製的,仍是那一套。所以母親對子女的慈愛,是超過父親的。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所以示現女身,不過是把世間的母愛,予以凈化擴大而成大悲。世間的母愛,雖說是很真摯的,但範圍非常狹小,只知愛護自己的子女,不知愛護別人的子女,而且其中還含有染污的成分。普通雖說父母慈愛子女是無條件的,其實於無條件中有其條件在,如中國人說的「積穀防饑,養兒防老」,這不是條件是什麼?所以菩薩所有的慈悲與父母所有的慈爰,有兩點的實質不同:一是不廣大,二非無條件。觀音菩薩的慈悲,能將世間的母愛,加以凈化與擴大。慈悲一切眾生,不是慈悲一分眾生。是以菩薩的慈悲是偉大的,世間的母愛不能與之相比。觀音菩薩深知世間母愛的難得,所以處處示現女身,希望以女人的身分,感化世間一般的女人,不要專門陷在狹小的母愛中,而應以母愛的精神,來慈愛一切眾生,希望每一個眾生,都能離苦得樂,都能了生脫死,都能成等正覺。如上所說,就是觀音菩薩示現女身的兩大原因。不過在此我仍請諸位牢牢記住的,即這僅是菩薩的示現,絕對不可認為菩薩原來就是女身。三 觀音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隨類化身而示現種種不同的身分,如魚籃觀音、送子觀音、白衣觀音、足踏鰲頭觀音、八臂觀音、十六臂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等,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於中,千手千眼觀音,有很多人不大理解,所以現在略為說明:普通人所了解的,一個人只有兩手兩眼,假使一個人很能幹有本領,我們就說他了不起,好像具有三頭六臂似的。聽說具有三頭六臂的人,我們已經把他看成很了不起,而觀音菩薩具有千手千眼這麼多,其力量當然是更大。所以有人問:觀音菩薩為什麼會有千手千眼?它究竟代表了什麼意義?這有略微解釋的必要,不然,不特有人問到將無辭以答,就是自己對這亦將具有很大的懷疑,不能如法的虔誠的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先從傳說說起,然後再作合理的解釋。據汝州志中有這樣的記載:過去有楚莊王的第三女叫做妙善,是個非常孝順的孝女,當楚莊王病得很危急的時候,醫生說要病好,必須親人手眼。妙善公主聽了,毫無難色的割下手眼,救父親的重病,使父親的病癒。等到父親病好,公主也就坐化,醫生說她是大悲菩薩,而說這話的醫生,亦立刻不見。於是楚莊王即封公主為大悲菩薩,且建香山寺,塑千手千眼像。有人說:庄王命塑全手全眼,但宦者誤為千手千眼,致有千手千眼觀音。但汝州志所說,為感通錄不載,這當然是不可靠的傳說。又據向來俗傳,謂大士為楚莊王的第三女,名叫妙善,因舍手眼愈父惡疾,乃顯現千手千眼像。編年通論中,說這是天神為南山道宣律師所說,這自然亦是傳說而已。如依大悲心陀羅尼經說:觀音菩薩過去在千光王靜住如來時,靜住如來曾經為他說一「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並且要他持此咒心,於未來惡世中,普為一切眾生作大利樂。觀音菩薩當時聽了這個咒後,立即發出弘大的誓願說:「設我當來之世能利樂一分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這個大願一發,果真頓時身生千手千眼,並且十方大地為之震動,十方諸佛亦都放出無量光明,遍照十方無邊世界,是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得名的由來,但這可說是象徵性的表示,現在略微說明如下:所謂千手,是象徵觀音菩薩救度眾生的偉大力量。如平時幫助人家做一件事,以一隻手做,拖也拖不動,拉也拉不走,別人就會對你說,你用兩隻手出力就可拖走,這證明了多一隻手就多一股力量。又如常聽人說:一個人感覺很忙時,就常表示現在忙得不得了,沒有辦法,假定多幾個手腳,或多幾個幫手,事情分開來做,那就輕鬆得多。這亦足證明人手多力量就大,可以做很多事情。將這與觀音菩薩的千手配合來講,其意是:觀音菩薩所教化的眾生多,而隨菩薩修學佛法的人亦多。到了修學能力相當高時,就可派到這裡那裡去教化眾生。而分化在各方所發生的力量,就等於菩薩力量的分散。所以千手的意義,完全是表示觀音菩薩救度眾生的偉大力量,不必呆板的視為菩薩真正長有千手。所謂千眼,是象徵觀音菩薩深邃不可思議的智慧。如各人平時看東西時,一隻眼睛看不清楚,兩隻眼睛打開來看,不論前面是什麼東西,就可看得清楚明白了。兩隻眼看東西,尚且較為清楚,千隻眼看東西,當然更為清楚。可是觀音菩薩觀察事物,不如普通人光以眼看,而是以智慧之眼,深刻的觀察,透徹的分析,所以觀音菩薩的智慧是極深妙的。用此深妙智慧之眼,能夠了解宇宙萬有諸法的真實相,能夠觀察眾生種種不同的根性和要求。隨順眾生的根性和要求,作種種不同的化導與調伏。假定智慧不夠,雖有心於化度眾生,但對一切眾生,只能說一種法不能予以普利。觀音菩薩因為智慧深妙,能對各種不同的眾生,說各種不同的教法,所以千眼是象徵菩薩的智慧。如上配合來講,可見千手千眼,是代表觀音的大力大智。而這大力量大智慧,不是普通人所有,唯有大菩薩具有,所以稱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四 普門品流通的原因普門品的品字,是類的意思。很多大乘經典,都是有分品的,即凡其類相同者,就將之合為一品。本品是講觀音菩薩種種救濟種種示現的事,而這種種不同的救濟和示現,都集在這一部份經文來講,所以稱品。法華經共有二十八品,本品在二十八品中,是屬第二十五品。現在我們所要提出來問的,就是全部法華經,既有二十八品這麼多,為什麼唯有這品讀誦、講說、解釋、流通得最多?關於這點,當然是有其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觀音菩薩與此土眾生,特別是與中國、日本、韓國、越南人民,有其深切因緣。另外還有一個特別弘通的原因,即在中國歷史上,五胡亂華的時代,在所謂五胡十六國中,有個小國叫做北涼,國主叫做沮渠蒙遜,有次患了一場嚴重的大病,真是到了群醫束手,百葯罔效的地步,除了等死而外,沒有其他辦法。可是正在這個時侯,有位譯經弘化的曇無讖法師,來到中國北方,聽說國主有病,就自動的走去對他家人說:你家國主害的病,不是普通生理上的病,而是心理的業障病,世間的醫藥,是治不好的。不過據我看來,國主的壽命還沒有盡,是有辦法可以挽救的。現在我告訴你們:佛教有部妙法蓮華經,經中有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國主如能懇切至誠的讀誦,得觀音菩薩的慈悲加被,是可使他消除業障病,而獲得身體恢復健康。國中大臣聽說這樣,立刻就去報告國主,國主與諸大臣,為了求得病好,就遵照曇無讖法師的指示,很懇切至誠的,念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來真是靈驗,沒有經過好久,其病果然痊癒,恢復原有健康!這麼一來,不但國主教令大家誦普門品,很多人民亦自動的誦普門品,並且確有很多人,為念普門品,消除業障病。從那時起直到現在,本品在中國,就流通得特別廣,講說的特別多,讀誦的特別眾,解釋的亦復不少。本品特別單行流通,完全基於這一原因。念普門品得感應的,在我國是很多的,如年二十六寡居無子的元陶氏十六娘,經常持念觀音普門品,忽然夢一白衣人,手持白蓮花一朵給她食,經過三年的時間,見佛光明,經函上有火團如彈子大,氏恐經被燒,用手去撲它,乃得舍利一粒,而於臨命終時,化佛來迎,別眾而去。五 本品品題的略釋本品叫做『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共有八字。觀世音菩薩是人,普門品是法。觀音是能證之人,普門是所證之法,所以本品是以人法立題。為人題的觀世音菩薩五字,前三字為別名,只有觀世音可以這樣稱呼;後二字是通稱,凡為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都可名為菩薩,不是任何人的專稱。觀世音是菩薩的德號,有時叫做光世音,有時叫做觀自在,有時亦簡稱為觀音。觀世音是羅什三藏的翻譯,光世音是竺法護三藏的翻譯,觀自在是玄奘三藏的翻譯。還有叫做觀世自在或聖觀自在的。聖是讚歎詞,觀自在,據法藏的心經略疏解說有二:一、約智解說,謂觀音的智慧,於所觀的事理無礙之境,已達到自由自在,不再有絲毫拘礙。二、約悲解說,謂觀音的大悲,於所應化度的各類機宜,當其前往去救拔時,亦已達到自由自在,不會再感到有何棘手。如觀世界而自在的拔苦與樂,即名觀世自在。至什公所譯觀世音的意義,到下講經文時再為詳說。雖有種種稱名不同,其實是一個人。以什公與奘公說:一個重於意譯,一個重於直譯,所以譯有不同,不能說誰對誰不對。不過國人向所稱念的,是觀音或觀世音菩薩。菩薩是印度話的簡稱,具足應叫菩提薩埵,中國譯為覺有情,就是上求大覺下化有情的大心眾生。上求大覺,是大智的作用,下化有情,是大悲的作用,所以凡為菩薩,總是悲智雙運。不過佛教所說菩薩,不是專指供在殿堂上的諸大菩薩,而是指已發心並正在行菩薩道於人間的活菩薩。為法題的普門品三子,現在繼續來說。品是類的意思,即這一類歸於這一類,所謂物以類聚,說名為品。妙法蓮華經中,佛將觀音菩薩的一切,都歸結到這裡來講,所以稱品。普是普遍的意思,門是能通的意思。如我們現見面前的一道大門,有了這道大門,任何人都可自在的出入通過,假定這房沒有一道門,欲從外面進來,固然沒有辦法,欲從裡面出去,同樣沒有辦法。門在佛法中說,從地獄到成佛,一共有十道門,每一道門的鑰匙,都握在我們手中。我們要進那一道門,就可去開那一道門,不開門是不得進去的。舉例來說:譬如地獄之門,本關得好好的,怎麼能得進去?問題很簡單,只要你造了五逆十惡的罪業,你就得到地獄之門的鑰匙,有了這把鑰匙,隨時可以打開地獄之門,自自然然的走進地獄去。假定沒有這個鑰匙,不論你怎樣想要進去,結果,總是不得其門而入的。從門外進入門內,其門內的苦樂,是大相懸殊的。以世間說:有的門內極為快樂,如天堂,經常沐浴在欲樂與定樂之中;有的門內頗為痛苦,如三惡趣,或受寒熱的痛苦,或受殘殺的痛苦,或受饑渴的痛苦。不過所有鑰匙,握在自己手裡,要想進入那門,其權還在自己。不過,十法界雖有十道門,但可稱為普門的,唯有佛道的一門。如世間的六趣之門,是屬有漏之門,要想通於無漏,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得稱為普門。出世的二乘之門,通常稱為空門,對於生死煩惱,只能了脫一半,所以其門不得稱普。至於菩薩之門,落於空有二邊,不能空有相融,同樣不得稱為普門。佛之所以稱為普門,因佛於成道後,本其大悲願力,要到地獄去教化眾生,雖說地獄門關得緊緊的,但以悲願的力量,要進去就進去,一點阻礙沒有。入地獄門是如此,入餓鬼、畜生等門,亦是這樣,總是出入自如,而無礙自在的,所以稱為普門。在此或許有人要問:既要成佛才稱普門,觀音現是菩薩尚未成佛,怎麼可稱普門?這不妨從本、跡兩方面說:從本說,觀音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來,具有佛的悲願,當可稱為普門。從跡說,觀音雖還未成佛,但已到補處地位,具有佛的功德,可游諸門度生,所以得稱普門。六 普門的別為解說在釋題中,雖已略釋普門兩字,但還有其重要意義,須要別為解說,所以再為分別如下:一、慈悲普門:慈悲是佛法中的重要法門,亦為佛弟子所常掛在口頭上說的。如請某人幫忙做一件事,假定人家說沒有空,我們就說你慈悲一下;或別人對佛弟子有所請求,就說你們佛徒慈悲為本,相信定會如我所求。其他還有很多運用慈悲的地方,所以慈悲是佛法的中心,以與樂拔苦為慈悲的本義。雖同樣稱慈悲,但程度有淺深,佛法大體分為三類:甲、愛見慈悲:有的經中又稱為生緣慈悲。世間上的人,可說都有這一慈悲。如做父母的,愛護其子女,可說就是一種慈悲流露。但這慈悲,不但不夠普遍廣大,且還含有染污性及分別心在內,不能普遍的救濟一切眾生,是有限有量的,所以不得稱為普門。乙、法緣慈悲:這不是世間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而是二乘聖者所有的慈悲。二乘聖者通達萬有諸法及個己生命體,都是種種因緣條件和合而成的,緣生無性,法法皆空。可是他們只知其空,不知不空,只能隨緣度化,不能普遍教化一切眾生,所以其慈悲,仍不是普門。丙、無緣慈悲:這是佛菩薩所有的,真可稱為普門慈悲。如是慈悲,拆開來說,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論是佛或菩薩,都了解這道理:眾生是佛菩薩心中的眾生。以佛菩薩的眼光看來,眾生與自己原是一體的,因而眾生所有的痛苦,就是自己所有的痛苦。眾生沒有快樂,就等於自己沒有快樂。如以中國的儒家話說,就是所謂「憂其所憂,樂其所樂」。在佛菩薩的立場,本無所謂憂苦,亦無所謂快樂。因見眾生痛苦,所以自覺其苦,因見眾生快樂,所以內心快樂。見到眾生解脫,如同自己解脫。在佛菩薩的心目中,只有眾生,是沒有自己的。因為如此,所以在佛菩薩,絕對不見有人我相的差別,所以終日度生,不見一人為己所度。將自己與眾生,混然融成一體,於中實分不出,誰是能度,誰是所度。雖不見有能度所度,但仍繼續不斷的,精進不懈的,化度十方世界,所有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為佛菩薩之所救度。是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亦即真正慈悲普門。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是救苦救難的,所以觀音菩薩所有的慈悲,就是無緣慈悲。正因菩薩具有這樣廣大的慈悲心,在這娑婆世界,運用他的慈悲,度化他所當度化的一切眾生,所以亦得稱為慈悲普門。二、說法普門:佛菩薩出現於世,沒有自己的事,多為眾生的事,為眾生就要說法。佛為眾生說法,說來是很多的,所謂大法、小法、空法、有法、權法、實法,有著各種不同。普通人說法度生,因為沒有智慧,分別眾生根性,所以講大法時,不能兼講小法,設若講小法時,不能兼請大法;講空、有、權、實諸法亦然。說法不得普遍,不得稱為普門。觀世音菩薩具有深妙智慧,於說法時,在同一法會中,說有各種不同的法,使在座的每個聽眾,都覺得好像是對自己說的一樣,都能得到佛法的實際受用,所以稱為說法普門。還有,說法時所用的語言,凡夫與菩薩亦有很大差別。語言,各地有著不同,六道有著差別。如我不會講廣東、福建等的方言,為粵人說法時要譯成粵語,為閩人說法時要譯成閩語;不然,這些地方人,就聽不懂我在講什麼,所以不得稱為普門。觀音菩薩已得語言三昧,「能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是不容易的事!菩薩發出的音聲只是一個,但在各種不同的眾生聽來,都好像是說的自己話,如閩南人聽來是閩南話,廣東人聽來是廣東話,天龍八部聽來是天龍八部的話,不是佛菩薩,怎能做到這樣?是為說法普門。七 普門品的姊妹品普門品從法華經中抽出別為流通,固然顯出它的重要性,但法華經是如來開權顯實的極談,是暢顯究竟一乘的大法。所以論其重要,全經二十八品,品品都極重要,不能說出那品是無關弘旨的。話雖這麼說,但古來大德,曾從經中特別抽出方便品、安樂行品、如來壽量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四品,為法華經重要中最重要的四品,而且各各代表了一個特殊的意義。據古人的分別:方便品,是顯示一個人的正式開始發心。發心,就是一般所謂動機。不論做什麼,都要先發心,或先有動機。在佛法中,你究竟要走那一條路,就看你現在是發怎樣的心。大乘佛法,當以發菩提心為主。安樂行品,是顯示一個人的由發心而如法修行。修行,就是一般所謂實踐。發了菩提心,必然就要向菩提道前進,但這必須要如法如律的。在這品中,有很好的啟示。如來壽量品,是顯示一個人由修行而證得最高無上菩提,因為有所實踐,必然不會空過,必然有所得的。至於現在所講的普門品,則顯示一個人所證得的無住大般涅槃,所以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度生,如觀音菩薩所表現的那樣,是無住大般涅槃的最好說明。以一個修學佛法者來說,這就是發心、修行、證果的三大次第。但因大乘所證得的極果,有大菩提果與大涅槃果的兩種,所以分為兩品。根據這一分析,證知這四品,是全部法華經中最重要的四品,亦即普門品的姊妹品。普門品,在法華經二十八品中,是屬第二十五品。上面既已指出最重要的四品,現在不妨再來一說二十八品的內容。依古德判別,二十八品分為兩大部門,即天台家說的跡門與本門現按其次第,說明如下:前十四品是講的跡門,後十四品是講的本門。所謂跡門與本門,這兩個名詞,在一般人聽來,不但很生疏,且不易了解,有略微解說的必要。本是根本的意思,從根本上來看釋迦牟尼,釋迦牟尼老早就成佛了。成佛之早,出於我們的想像。在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有這樣一段話說:「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儘是微塵..........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由此可知佛陀成佛,實是久遠之前的事了,絕對不是如一般所知的,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才成佛的釋迦!跡是示跡的意思,即釋尊於久遠前成佛後,常在各世界中,示現教化眾生。凡佛所示現的,都名為跡。跡是從本來的,從本垂跡,當然不是根本。梵網經說:「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固然是約垂跡說的。法華經說:「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余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師眾生。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亦復是跡非本。總之,我們所知道的釋迦牟尼,都是跡門方面的事,至於本門方面,則是久遠的事,不是我們所能測度得到。佛為什麼要常示現而不久住世間度化?當知這亦有佛不得已的苦衷。原因眾生大都有個習性,就是常常見佛,以為佛很平常,不肯如法的依佛所說去行。法華經如來壽量品說:「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於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所以佛不得不數數示生,數數示滅,以提高眾生的警覺!八 妙法蓮華經題解品題,已約略說過;經題,再略為解說。妙法蓮華四字,認真講來,是很麻煩的,天台智者大師,單講一個妙字,就講了九十天。所謂「九旬談妙」,早成中國講經史上膾炙人口的佳話。所以要在矩矩的時間內,予以詳細的解釋,當然是不可能的,只好簡略的一說。妙法的法字,是指一切法,如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凡夫法聖人法等,無不包含在內。如是諸法,一一說明,事實固不可能,實際亦不需要,所以佛教將無量無邊的法,歸納成三大類,就是心法、眾生法、佛法。不論那一類法,都是極為微妙。所以稱為妙法,即心法是妙,眾生法是妙,佛法亦是妙,各別而說固然是妙,三法無有差別更妙,所謂「心法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正是此意。這道理很深,雖不易聽懂,但這不可思議妙法,卻是人人所本具的,絕對不可予以忽視。眾生之所以為眾生,是因迷了這妙法,諸佛之所以為諸佛,是因悟了這妙法,所以現在有略為分別的必要。為什麼心法是妙?要了解這個,首當了解上面說的十法界。十法界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十法界,分開來講,差別不同,容易了解。界界互具,其義深廣,就難明白。所謂界界互具,就是每一界中,都具有餘九界。如說地獄法界,不唯是地獄法界,還具有其他九界;乃至說佛法界,不唯是一佛法界,還具有其他九界。界界具有十界,總共即成百界,且此百界,就在吾人一念心中具有。如以人法界說:以現前一念心為中心,凡有心者,莫不起心動念,所起心念時刻不同:有時動起一念嗔心,就落地獄法界;有時動起一念貪心,就落餓鬼法界;有時動起一念愚痴,就落畜生法界;有時動起一念嫉妒,就落修羅法界;有時動起一念戒善,就落人類法界;有時動起十善及四禪八定之念,就落天上法界;有時動起一念真空,就落聲聞法界;有時動起一念緣起,就落緣覺法界;有時動起一念大菩提心;就落菩薩法界;有時動起一念慈悲平等之心,就落於佛法界。人法界具有如此十界,其他九界亦同樣的具有如此十界。諸界互具而為百界,百界就在此一念心中。心法不可思議,所以稱心法妙。在眾生一念心中,既然具有十法界,可見所謂釋迦、彌陀,即在我們心中具有。所以大乘佛法常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明顯表示:眾生的一念心,當下就是佛,或眾生的一念心,能修行而成佛。據此亦可說:「是心是菩薩,是心作菩薩」。菩薩是由吾人一念心所做成的,只要吾人想做菩薩,當下就可做為菩薩。不但如此,而且是心就是菩薩,菩薩不在眾生心外。這是站在出世間的聖者立場說的,所以稱為心法妙。如站在世間法的立場講,同樣可表明這道理。如天堂地獄是怎樣成的?天堂地獄本無路,唯人自造之而已。去天堂的光明大道,是自己開闢的;入地獄的黑暗崎嶇,亦自己走出來的。別人不能捧你上天堂,打你入地獄。「是心具地徹,是心造地獄;是心具天堂,是心造天堂」。天堂地獄既都是人造的,就證明了我人的一念心,是不可思議的,所以說為心法妙。怎知諸法都是由心所生?楞嚴經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本此證知世出世間所有諸法,都由心的生起而生起的。如沒有現前的這念心,一切法皆不可得!可惜人們天天運用這念心,而並沒有真正認識這念心,假定真正認識的話,一切問題都能解決。古德形容心的重要說:「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因此,人生在世,最重要的,無過於認識自己的心。心雖明白的存在又時刻的現前,但要認識它,不如想像的那麼容易。因吾人本有心念的真相,無始來為其他東西蒙蔽,假定不經一番刮垢磨光的工夫,心的真相無法認識,所以佛法說要修心。為什麼眾生法是妙?眾生是指我們每個有情講的。世間每個有情的活動,不外身口意的三業。三業的種種活動,不論指向那方面,都聽煩惱指揮的,所以就造作了很多善不善的有漏業。由此善不善業的牽引,就在生死輪迴中,感受種種的痛苦。據此可知眾生在這世間所有,沒有別的什麼,只是惑、業、苦三者的輪轉。從這三者觀察,只可說之為粗,怎可稱之為妙?不錯,如從另一方面講,不妨可以說為「即粗成妙」。這話怎講?如最高無上的佛果,所具般若、解脫、法身的三德,是從那裡來的?還不是從惑、業、苦的三道來。惑、業、苦的三道,反成般若、解脫、法身的三德,是為即粗成妙義。惑業苦三者,明明是生死邊事,怎麼可以說為三德?關於這道理,確實需要加以解說一下:貪嗔痴等的煩惱,常人總以為他是實有的,而且鑽在煩惱叢中不得出來。其實煩惱有什麼實在性?還不是由種種關係激發起來的!只要促使煩惱生起的外在因緣沒有了,那裡還有什麼實在煩惱可得?如了解煩惱原無自性,煩惱當下就是智慧,所以推求智慧的自體,原來就在煩惱中。離開煩惱另找智慧,智慧到那裡去找?根本是不可得的,所以經中常說煩惱即菩提。一般說在煩惱外求智慧,是為不解煩惱性空者說,若善了知自己一念心,透徹了解煩惱沒有實在自體,自能體會到煩惱即是般若德。為什麼說業力即是解脫?吾人所有善惡業力,是由煩惱的推動而造作起來的。但一切的行為活動,並非單獨能發生作用,同樣是在種種條件和合下產生的。如行布施的善業,沒有受布施的人,怎能成就你的施業?如殺眾生的惡業,沒有被殺害的人,怎能成就你的殺業?其他持戒、修定等諸有漏業,無不如是。業力成熟時就去受生,業力消散時就又滅盡。在眾生的立場看,有情總是隨業力的生滅而生滅的,向東向西,上天下地,都是隨業力的牽引而不得自在的。殊不知這是妄想分別,實際是業性本空的。不了解業性本空,似乎為業力所縛,不得自由自在,若了解業性空寂,當下就得自在解脫,所以業即解脫德。為什麼說苦報即是法身?生命的果報,生存在世間,怎麼會是苦的?佛經中說:生滅為苦,無常故苦。由於生命不是永恆的,時刻在不息演化中。生滅滅生的無常遷流,所以不斷的遭受苦痛的襲擊。眾生的生死流轉,無始來就是生而滅滅而生的,生滅滅生,構成一生生不已的存在。生滅滅生,如有真實自性的,由生滅而來的痛苦,當就沒有辦法解決。但從緣而有的生滅,生不是實生,滅亦非實滅,生滅是無自性空的。無生而生,無滅而滅,如是生滅,即是如來法身。如來證得法身,就是證得不生不滅的自體,由此足可證明眾生分上所有的生滅果報,當下就是如來的法身德。由於眾生所有的惑、業、苦,就是如來所有般若、解脫、法身的三德,所以眾生法妙。心法妙及眾生法妙,已經講過,最後再講佛法妙。佛是證得最高無上菩提的佛陀,佛陀是斷盡一切煩惱,解決二種生死,證得究竟解脫的大聖。以佛眼觀察一切,一切無不是微妙不可思議的。眾生固是佛心中的眾生,萬物亦是佛心中的萬物,法法皆是實相,法法皆是般若,還有什麼這個那個的差別?所以佛並沒有別法,所證得的亦只是眾生心法。所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是此意。佛的本義是不迷,亦即覺的意思。吾人現前的一念心,只要不為客觀的塵境所迷,當下就是佛。經說:「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正是此意,所以佛法妙。綜合佛法妙、眾生法妙、心法妙,名為妙法。而這妙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同時,妙法不是外在的,是本具的。凡有心者,無不有這妙法,不過眾生沒有證得而已。怎樣始能證得這個妙法?這看各人修行,有不同的說法:有說妙法是很不容易證得的,有說妙法並不怎麼的難證,有說妙法的證得既不易亦不難。三種說法不同,現舉中國佛教中的龐居士夫婦及其女兒互相談道為例:龐居士是中國有名的大居士,家中原很富有,可說得上是百萬富翁。但自他了解佛法後,就將家中所有財寶,丟到漢陽江中去,全家過著極淡泊的生活,專心一意的修學佛法。在修學過程中,忽有這麼一天,家人集合起來,相互討論修行的難易,其討論的經過是這樣的:龐居士首先說:用功不是一件易事,欲證本具不可思議的妙法亦難。其難的程度到了怎樣?他說:「難!難!難!十斛芝麻樹上攤」!一粒粒的芝麻,攤在平地上曬,當然是很容易,若欲攤在高高的樹上,這是多麼一件難事?其意是:吾人平常起心動念,都是順著虛妄分別,貪愛執著的熟路進行,自很容易的走來走去。現在欲將這一念心扳轉過來,走上修證的道路上去。這是從來沒有走過的陌生路,所以走起來不免覺得很難!確實是這樣的,因為吾人心識,很不易於把定,你要它這樣,它偏要那樣,你要它向東,它偏要向西,你要它專註在一境界上,它偏要不斷的向外賓士,所以修行很難上路!龐居士表示了修證經過後,接著龐婆亦表示意見說:在我修行的過程中,並不如你所感覺的那樣難,而且覺得很容易的。她說:「易!易!易!百草頭上祖師意,拈來無不是,翠竹黃花,無非般若」!其意是:打開眼睛所看到的,無一不是祖師意,隨手拈來的東西,無一不是妙法。如手拿的粉筆,看來沒什麼意義,但如了解其緣起性空,當下就是實相,亦即妙法,如是洞達,有何困難?所以在我認為修證是很易的。如不能在百草頭上覓取祖師意,以為這是普通的草,那就很難得到悟證。如能領會,眼見耳聞,一草一木,都是妙法,那有什麼困難?龐婆表示意見後,他們的女兒靈昭亦表示意見說:以我修行所得的經驗,既不如爸爸所說那樣困難,亦不如媽媽所說那樣容易,而是「也不難,也不易,飢來吃飯疲來睡」!這像小孩說來玩的,「飢來吃飯疲來睡」,那個不會?還說是用功修行,簡直是莫名其妙!殊不知這裡面大有道理,不是說來好玩的。現在引一「飢來吃飯,困來即眠」的公案,作為這個註腳。有次,有源律師去見大珠慧海禪師,問道:「和尚修道,還用功否」?「飢來吃飯,困來即眠」,大珠這樣答覆。「是不是一切人都像師父用著功呢」?「不像」,「為什麼不像」?「他們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覺時不肯睡覺,千般計校,所以不像了」。我們眾生,的確壞在這遇事「百種須索,千般計校」上,以致吃飯睡覺都不安隱,修道當然更談不上。修道的目的,在體認出自己的本性,飢要吃飯,困要睡眠,亦自己的本性之一。只因有了須索、計校,所以就被蒙蔽而體認不出。假定息滅須索、計校,則吃飯睡覺,何嘗不可修道見性?是以慧海禪師說:「解道者行住坐卧,無非是道;悟法者縱橫自在,無非是法」。本於此旨,所謂飢來吃飯,困來即眠,正是行者修道之時。如果行人,一方面用功修道,一方面須索計校,當然就難以上路。果能做到:終日吃飯,沒有咬著一粒米;終日睡覺,沒有起顛倒妄想,當下就是妙法。靈昭女說的「飢來吃飯疲來睡」,確是她修行所得的經驗之談,亦是她所悟證的特殊境界。妙法,是每個人本來具有的,問題在我們能不能認識:假定從用功修行中獲得證悟,妙法當下就是,根本不須外求;如果不善用功修行以與之相契合,妙法離得遠遠的,根本無法見到。雖說如此,但從沒有失掉,始終是存在的,只要反觀自心,隨時都可獲得。如上所講的妙法之理,實很微妙而不易理解,所以特舉蓮華做譬喻,以顯難解難了的妙法。花,世間有著很多不同,但欲拿來顯示妙法,唯有蓮華別無他花。蓮華與他花所不同的:諸花都是先開花而後結果,獨有蓮華,開花時就是結果時,是花果同時的。花果同時的蓮華,可顯因果不二的妙法,所以以之來做譬喻,是最恰當不過。而這蓮華所具最大特色,天台以三句話把它特別表示出來:一、為蓮故華:蓮為蓮子,亦即果子。蓮華為什麼開花?是為蓮子而有華的,且蓮與花是同時的。這喻佛的為實施權:佛於菩提樹下,悟證實相妙法,本想將己所證,無保留的說給眾生聽,但因妙法太妙,眾生不能接受,所以不敢立即宣示。法華經說:「我法甚深妙,無信云何解」?要想了解妙法,首要有信心,沒有信心,怎麼能解?不解還沒有關係,如因不解而起謗,不但對眾生無益,且有極大的不利,所以佛在當時,對於說不說法,很費一番躊躇。經過相當時期的思考,覺得不說法無益眾生,乃從無辦法中,勉強運用善巧方便,先為宣說眾生所能接受的權宜之法,如人天乘法,二乘聖者法,都是佛為眾生方便說的。佛為什麼說權?是為實而施權。其間雖說種種方便,而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真實之法。法華經說:「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就是為實施權的最好說明。二、花開蓮現:蓮華的蓮子,什麼時候可顯現出來?在剛開花時,蓮子就在花中顯現,並不要等花開完了落下來,才有蓮子現出來。這喻佛的開權顯實:如來用種種方便權巧為眾生說法,漸漸調熟眾生的根性,到了機緣成熟時,看看眾生可以接受妙法,於是到了法華會上,佛就開權顯實,告訴法會大眾,過去所說一切都是方便,都是為了一佛乘而鋪路的。真正而究竟的佛法,只有一佛乘,無有二乘三乘,所以法華經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徹底顯示究竟一乘妙法的旨趣,是要將過去所曾講的一切善巧方便之法開除,是為開權顯實。諸佛證此妙法而成佛,眾生迷此妙法為眾生,生佛既同具此妙法,眾生當然可以成佛。法華經是開顯這個真理的,所以稱為妙法。三、花落蓮成:到了荷花正式落下來時,蓮子也就完全成功可以食用。這喻佛的廢權立實:權是方便不實的,實是究竟真實的。究竟真實的實,應該建立起來,方便不實的權,應該予以廢除,是為廢權立實。其實,佛是寓實於權的,即權就是實,離權那裡有實?然既即權是實,可見實外無權,所以一切眾生皆得成佛。妙法是法,蓮華是喻,妙法蓮華合說,是即法喻立名。經是印度修多羅的意譯,這如常釋,不再贅說。妙法蓮華經五字,是一部經的總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八字,是經中一品的品名。九 譯者史實的簡介經題與品題,都已約略的講過,現在繼續再將譯者的史實,簡單的予以介紹一下:本經譯者,是鳩摩羅什三藏法師。在中國譯經史上,是位最出色的翻譯家。什公是龜茲國人,其父名叫鳩摩羅炎。本是中印度人,因游至龜茲國,國王仰慕他的道高學博,特將自己的妹妹給他為妻,後來生下鳩摩羅什法師。法師年幼時,不特聰慧超過一般常兒,就是風度亦復少年老成,所以其名譯為童壽。什公到七歲時,因母親的出家,亦即發心出家。由於母是國王的妹妹,出家後受到很多人的供養,感到不勝其煩,有妨所修道業,於是帶著什公到罽賓去求法。在罽賓有一天,其母至某寺禮佛,什公亦隨進去,見大殿上,有一鐵缽,為了好玩,就將鐵缽戴在頭上,一點不覺其重。後來動個念頭,鐵缽這樣大,我人這麼小,怎麼能頂得住?因為動了這個妄想,於是立感壓力重大。由斯悟到一切隨心所轉,沒有分別心,就沒有輕重觀念,有了分別心,輕重觀念隨之而生。在罽賓住了兩三年,母又帶什公回本國。經過一高山,山上有一羅漢聖者,見到什公是法器,對他母親說:「你要好好保護這個小沙彌,到了三十五歲,如仍不破如來禁戒,可度無量無邊眾生」。罽賓是小乘佛教的大本營,什公在罽賓所學的,當然是小乘法。後來經過沙勒國,國王的王子名叫沙車,出家學習佛法,專究大乘佛法。一天在寺內讀般若經,老是在念空不可得,什公聽了覺得很怪,我在罽賓學的,五蘊是有,十二處是有,十八界是有。現在這位法師,怎麼在念五蘊是空,十二處是空,十八界是空..........一切皆空,這是什麼道理?於是就過去問他為什麼說空不可得?因而雙方展開了大小乘的論戰,結果,什公失敗了,就從沙車學習般若性空大乘。不久,對於性空大乘,有了獨到心得,成為弘揚性空大乘最有力的學者。不特一般人受什公感化,做了性空大乘的行者,就是從那學習小乘的業師,亦為什公轉化過來信奉大乘。什公母親,後又從龜茲到印度去,臨走時對什公說:「我現在要離開你了,有幾句話須對你說一下。大乘佛法流行到震旦,對震旦眾生是有大利益的,但能傳過去的,唯你有這力量。可是對人有益,對你卻不大利。為了你自己,我不贊成你去,為化導人群,我又不能讓你不去,所以不知怎樣是好」?什公聽了母親的話,毫不遲疑的回答說:「大士捨己為人,只要是對眾生有益的,自己那怕遭受鑊湯爐炭之苦,乃至犧牲一己生命,亦在所不惜」!什公母親聽他說後,很安心的離開什公。而什公捨己為人的精神,從這幾句話中,可算表露無遺!大乘佛法的行者,應該是有這種精神的!什公是於姚秦弘始三年來中國的。秦為五胡亂華時代十六國中的一國,標明姚秦,簡別不是秦始皇的秦,亦不是前秦荷堅的秦,而是後秦姚興當朝的秦。什公來中國的經過是:當時前秦荷堅,聽到什公令名,對之非常傾慕,特派呂光大將軍,遠去龜茲迎接來華。呂光請得什公,回程行到涼州,忽聽荷堅戰死,後秦姚萇僭號關中。呂光於是就在涼州宣告獨立,國號曰涼。但因什公足智多謀,恐為姚萇所用,就供養在涼州,不讓他去關中。其後姚興襲位,由於深信佛法,仰慕什公德學,派兵西伐呂隆(呂光的後代),乃將什公強迎關中,禮為國師。供養在逍遙園中,讓公專心一意翻譯經典,什公所譯總有三四百卷。什公譯經的最大特點,是文筆流暢,意思完善。如法華經、彌陀經、維摩經等,文字都很優美,為一般人所樂讀誦。奉詔譯的詔,是皇帝的詔書,意即什公譯的這部經,是奉姚興王的詔命而譯。中國譯經史上,有四大翻譯家,而什公和奘公,尤為翻譯界的翹楚。中國佛法的豐富完備,不能不歸功這兩位大譯師。中國佛教,如前無什公,後無奘公,不會有這樣光彩,這是敢以斷言的!什公譯的佛典,自信沒有錯誤,所以寂後火化,其舌完好不壞。因此,我們對於什公譯的經典,應如法奉行,深信不疑。三藏法師者,是說什公一面以三藏教法,化度眾生為他人師;一面深究三藏,自奉大法為自己所師,所以稱為三藏法師。正釋經文甲一 長行別示乙一 問答得名所以丙一 當機舉名請問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本品全文分兩大段:一、長行,是以散文體裁來宣說經義的。二、偈頌,是以韻文體裁來宣說經義的。長行與偈頌,內容差不多,只是文字體裁的運用不同而已。在兩大段中,先講長行,後講偈頌。『爾時』兩字,有多種不同解釋。前曾一再說明,本品是法華經中第二十五品,在這品前是第二十四品,叫妙音菩薩品。所謂爾時,是妙音菩薩品剛剛講完,快要宣說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時。在妙音菩薩品最後有幾句話說:「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忍,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從這可知佛說妙音菩薩品時,曾使很多眾生得到法益。因大眾聞法得益,所以進而要求佛再繼續宣說妙法。所謂爾時,可說是很多眾生希望如來說法的時候。妙音菩薩,據法華經的介紹,是東方一切凈光莊嚴國中的大菩薩;觀音菩薩,如大家所熟知的,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大菩薩。東方妙音菩薩,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所以在世教化眾生,能任運自在的隨類現身。即要變現怎樣的身相教化眾生,就能變現怎樣的身相。西方觀音菩薩,如本品後面介紹「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可說觀音菩薩同樣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所以古德將這二品叫做「姊妹品」,顯示他們有同等意義和價值!或說大眾聽了東方妙音菩薩的殊勝功德,想到西方觀音菩薩亦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菩薩,但他自證化他的功德究竟怎樣?法會大眾還有不知道的,於是仰望佛為宣說觀音事迹。正在大眾如是仰望佛宣說時,叫做爾時。『無盡意菩薩』,這是本品問法的代表者。當佛講完妙音菩薩品時,有位無盡意菩薩出來請法。無盡意是東方不眴世界的大菩薩,而不眴世界的教主是普賢如來。觀音菩薩將來繼承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當知無盡意菩薩將來繼承普賢如來,在東方不眴世界成佛。無盡意既是東方一位大菩薩,怎會來娑婆世界聽釋迦佛說法?是奉普賢如來命令而來。佛說法華經,是直暢本懷之談,所以十方諸佛,都派他們的上首菩薩,來聽佛說妙法。無盡意從佛開始說法華時,就在座下靜靜聽講。到佛說完妙音菩薩品時,為欲請法,所以『即從座起』。佛及菩薩的聖號,都是從他所有功德而安立的。無盡意所以得名無盡意,是依他的什麼功德而安立的?這可從世界、眾生、悲願三方面來加說明:世界方面,首要了解的,像娑婆世界這麼大的世界,是有無窮無盡,無量無邊那麼多的,佛經稱為無盡世界。在這麼多世界中,如以娑婆世界說,單是南贍部洲的人,已多得不得了。如以四大部洲的人綜合來說,當然更多。除了人類還有其他眾生,眾生真是多得不可勝數。不但一個世界的眾生是這樣,每個世界的眾生都如此,所以說眾生無盡。這位大菩薩,運用其智慧,觀察世界時,發現有無盡世界。在無盡世界中,有無盡眾生活動。真是到一處有一處世界,到一世界有一世界眾生。且諸眾生,為煩惱的驅使,飄墮在業海,沉淪在輪迴,受眾苦的逼迫,永無解脫之期!無盡意菩薩不忍見無窮盡的眾生,長期受諸苦惱,就從內心深處,發起無盡悲願,願度無盡世界中的無盡眾生,令無盡眾生成佛,而後自己方成佛,所以稱為無盡意。無盡意名號的解釋,古德用四句偈形容說:「世界無邊塵擾擾,眾生無盡業茫茫,愛河無底浪滔滔,是故號為無盡意」。其大意是:世界無儘是不錯的,但無盡世界中,有的是清凈世界,有的是穢惡世界,而穢惡世界多過清凈世界,所以無窮無盡的世界,大都是塵擾擾的骯髒不堪、穢惡不凈!在這樣世界的眾生,不管是怎樣的多,大都業海茫茫的為業力之所牽引!業力牽引你到天堂就到天堂,業力牽引你下地獄就下地獄,自己絲毫做不得主。眾生所以業海茫茫的無所依歸,根本原因在沉溺於無底的愛河中,滔滔不絕的隨波逐浪,所以苦海無邊。眾生這樣不息在惑業苦中循環,於是菩薩心裡就想:如是受苦眾生,假定我不發心去救度教化,又讓誰去做這工作?於是就發無盡的悲願,要度無盡的眾生,是故號為無盡意。無盡意及諸大眾,為要了解觀音菩薩的功德,看看沒有別人起來請問,於是自己就從座位起來,代表大眾請問佛陀。即從座起這句,從字面看來,本很簡單的,但如天台以觀心解釋,那就具有深意。所謂座,不是普通座,乃是法空座,亦即法華說的「諸法空為座」。以法空為座,不但不可執著諸法,即諸法空亦不可著。假定執著於空,不能真正了解其空。無盡意即從座起,是示他不染著空,所以說諸法空為座。雖不染空,但非什麼沒有,這從菩薩自法空座起而問法,可以得到證明。假定真的什麼沒有,何必還要起來問法?何必還要講經說法?因為空而不空,所以仍從法空座起,請佛開示。這樣,即從座起這句,實含不著空有,超脫空有,正式證得實相妙法的深義在。『偏袒右肩』,是出家佛子起身問法所用的一定儀式。佛在世時,比丘所著袈裟,與現在南傳僧人所著的一樣。佛教規矩,比丘平時不禮佛不說法,左右兩肩都包裹而不袒露在外的。到見佛禮佛時,為了表示恭敬,特將右肩袒露出來。無盡意菩薩將要問法,為了對佛的尊重,所以先把身上的袈裟放下,袒露出自己的右肩。偏袒右肩,覆藏左肩,本於觀心的解釋,亦有其深刻意義。修學佛法的人,到了相當程度,具有兩種智慧:一是證悟諸法空性真理的真實智,不能用語言將它表達出來,所以如左肩的覆藏不使外露。一是從真實智開發出來的,可以觀察世俗一切,可以為諸眾生說法,可以指示一條修行道路的方便智,或名權巧智,所以如右肩袒露出來,可使人清楚的看見。方便智如右肩,真實智如左肩。一覆藏,一袒露,剛好代表權實二智。無盡意是位大菩薩,覆藏左肩,表示他具有悟證諸法實相的真實智;袒露右肩,表示他能運用權巧的方便智。方便智是化俗的,真實智是契真的。二智並用,是即顯示即真而俗,即俗而真,達到真俗交融的最高境界。『合掌向佛』,是將兩手合攏來面向佛陀,為印度對在上的以及普通人互相見面的一種禮節。若以觀心解釋:兩手有十個指頭,分開是各自獨立的,代表前說的十法界。現將十指併攏合掌當胸,是示十法界在我人一念心中,並不是離一念心而有。『而作是言』,謂無盡意表現應有禮節後,就說了下面話,請佛開示觀音菩薩的事迹。上面幾句,實即顯示身口意三業的活動:即從座起是身業;而作是言是口業;合掌向佛是意業。這時專心一意,表面好像身業,實際屬於意業。每人都有三業的活動,問題是看向那方面活動,才是正當合理的活動。眾生的三業,大體是向惡的方面活動,縱然有時是善,亦屬於有漏的。無盡意的三業活動,不論是到十方世界見佛聞法,不論是為眾生隨類現化說法,都是清凈無染,純善無漏的。『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這是無盡意正式提出的問題。這問題,普通初學佛者,亦很可能提出。如初信佛的人,要他發心多念觀音聖號,他們往往會說:要我念聖號當然很好,但怎樣叫做觀世音菩薩呢?無盡意是補處大士,不久就要成佛,那會不懂觀音菩薩的聖號?他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代表沒有了解觀音菩薩功德的人,特別是為末法時代眾生問的。如我們現在了解觀音菩薩的偉大及悲心深廣,就是由無盡意菩薩當時請問而來。世尊為佛的德號之一。意謂大聖佛陀,是世出世間之所共尊的,所以稱為世尊。為請大法,先稱一聲世尊。觀音菩薩大名,我們常常聽到,但這位觀世音菩薩,究竟是以什麼因緣,叫做觀世音菩薩?現在法會大眾,對這還有不知道的,敬請佛陀為眾略為開示!丙二 如來備示感應丁一 正答得名所以戊一 總標尋聲救苦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上文為無盡意的請問,下文為釋迦佛的解答。這科是佛總答,在全品說,是最重要的,或可說為全品的綱要,或可說為全品的中心。因為有關觀音的深悲弘願,在這經文完全表達出來。而觀音菩薩所以得名觀音菩薩,其名號的來源,亦於此段經文表露。還有眾生稱念名號的方法及所得的利益,也都在這幾句裡面明白表達,所以這是全品的總綱或中心。於中又有三句話最重要的,就是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皆得解脫,可說又是這文中的綱要。『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這是佛對無盡意的稱呼。男子是對女人說的:具有男性的叫做男子,具有女性的叫做女子。善男子,表示這不是普通的男子,而是具有深厚善根的。男的具有深厚善根,叫做善男子,女的具有深厚善恨,叫做善女人。善根是培植來的,不是天生成的。如聽經聞法,布施持戒,都是培植善根的最大方便。能學佛的都有善根,但應更多多的培植。『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這是指出觀音所要救濟的對象。無量百千萬億眾生,是形容眾生的眾多。如是眾多眾生,生存在這世間,並非是享受種種快樂,而是經常受諸苦惱所逼迫的。如地獄、餓鬼、畜生界的眾生,無不有種種的苦惱。這些苦惱,詳說,是說不完的。且以人類來說,亦有各式各樣苦惱,如通常說的八苦,即為人類所免不了的。八苦,可以分為三類:如生、老、病、死,為身心界的痛苦;如愛別離、怨憎會,為社會界的痛苦;如求不得苦,為自然界的痛苦。「如從根本論究起來,釋尊總結七苦為:『略說五蘊熾盛苦』。此即是說:有情的發生眾苦,問題在於有情(五蘊為有情的蘊素)本身。有此五蘊,而五蘊又熾然如火,這所以苦海無邊」。苦痛來襲,身心煩惱,誰不願意即時解除?且不論何人,痛苦來時,口中要作不斷喊叫,內心始稍感覺舒服。現佛告訴我們:眾生受苦逼迫時,不要作無謂的呻吟,最好專心一意的,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所以說:『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是顯示觀音得名所以。觀世音之所以得名觀世音,是由聽聞眾生稱名的音聲而尋聲救苦得來。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真是所謂無苦不救,無生不度。所以眾生在受苦時,聽到觀音的聖號,若能一心一意的稱名,觀音菩薩,觀其稱名眾生的音聲,即時就去解除他的痛苦,使他獲得不受痛苦纏縛的解脫!聞這一字,在此最為要緊:因眾生聽聞觀音名號的音聲,觀音亦聞眾生尋聲救苦的音聲,如是互聞,才能相應相感。即眾生聞其聖號而稱揚,菩薩聞其稱名而救濟,所謂眾生聞觀音,觀音聞眾生。眾生聞觀音是有所求,觀音聞眾生是有所應,如是感應道交,眾生即得解脫!因觀音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地方,只要聽到眾生要求解苦的音聲,菩薩立即大慈大悲的,示現在你的面前,解救你的痛苦,使你得大解脫。所以聞在這裡,實在有它特別的重要性。眾生聞觀音,觀音聞眾生,都是用耳聞,為什麼不叫聞世音而名觀世音?眾生不能六根互用,所以只能眼見耳聞;菩薩已能六根互用,所以眼不但能見亦能聞,耳不但能聞亦能觀。觀世音之所以叫做觀世音,因能觀其音聲而尋聲救苦。或解說為:上觀字,是菩薩的能觀智慧;下世音,是菩薩的所觀境界。菩薩以能觀的智慧,觀察有情世間一切苦惱求救的音聲,然後立刻本其弘誓的悲願,以解除你的痛苦,給予你的快樂,消免你的災難,賜給你的吉祥,無苦不拔,無難不救,所以稱為觀世音。不唯如此,當其以能觀之智,觀於世界眾生,要求解救其苦音聲之境時,境智唯在一心,所以稱為觀世音。再據悲華經對觀音因地的介紹,其發心的經過是這樣的:約在無量劫前那個時候,菩薩為凡夫,曾為轉輪聖王的第一太子。當時有寶藏佛出現於世,第一太子對三寶非常信敬,特地發心供養佛僧三月。並在寶藏佛的面前,發大菩提心,立大誓願說:假使有世界中的苦惱眾生,為求解救痛苦,稱念我的名號,而為我的天眼所見天耳所聞,不能救脫其苦者,那我決定誓不成佛。寶藏佛見他發這樣的大願,覺得極為難得,所以對他拔苦與樂的弘願,致其高度的讚歎,且為取名觀世音。從悲華經的介紹,知觀世音的得名,是從因地發心來的,是寶藏佛為之安立的。本經解釋觀世音,是約利他說的。楞嚴解釋觀世音,是約自利說的。自利是智,利他是悲,所以觀世音名號,實含有自利利他,悲智雙運的意義在內。關於楞嚴如何解釋觀音,請閱楞嚴可知。聞名稱念而得解脫,現舉一感應故事證明:過去中國浙江上虞地方,有位虔奉觀音聖號的米商,家中只有夫妻二人。米商為人良善,沒事常念觀音聖號,甚至夢中亦記得念觀音菩薩。有天晚上睡覺,菩薩特地託夢給他,說他將有大難到來,為解救你的大難,我有四句話告訴你,你要牢牢的記住:「逢橋莫停舟,遇油即抹頭,斗谷三升米,蒼蠅捧筆頭」。夢中所夢的這四句,到第二天仍清楚記得,與普通做夢不同。米商感到很奇怪,不知有什麼預兆,因相信觀世音,就真牢牢記住。過了一天,雇船到別處去做米的生意,船行沒有好久,忽遇狂風暴雨。船夫遠遠見一座大橋,則欲將船停在橋下,暫避風雨。在船剛到橋下,米商忽然想起「逢橋莫停舟」的這話,立刻就令船夫將船撐開。說來也很湊巧,該船剛剛過橋,那橋就折斷塌了下來。假定船不離橋,人就決定沒命。米商見這情形,知是菩薩搭救,於是稱念觀音聖號的一念心,就更虔誠而精進了!後來有天晚上,他在家禮拜觀音,正在拜下還未起身時,佛堂懸掛的琉璃燈忽然跌落,潑得滿地都是油。米商想到第一句的靈驗,相信第二句一定也有其理由,所以遇到滿地是油,就老實的將油抹在自己頭上。過了一會就去睡覺,不意午夜一覺醒來,聞到房中有股血腥氣味,於是起身點燈察看,發現自己的太太已為人殺死。雖感莫名其妙,但也沒有辦法,只好去告訴岳父。岳父問他有什原因,他說不出一點所以,乃去他的家中調查,發現女婿是信佛的,女兒是不信佛的,因而懷疑他們夫婦感情不好,斷定女兒為女婿所殺,於是就告到官廳里去。官方認為人命關天,就傳米商訊問,但看米商老實,不像是個殺人犯,就問其妻子被殺這晚,家中有無財物損失?米商說沒有,證明不是劫賊所殺。又問鄰里有無冤讎?米商亦答沒有。訊案人員訊到這裡,覺得這件殺案很怪,既非仇殺,又非盜殺,事又出在深夜,不是米商自己所殺是誰?因此,辦案人員乃提筆欲判米商死刑!正在這緊要關頭,忽有一大群蒼蠅飛來聚集在筆頭上,當法官正覺奇怪時,米商忽欣喜若狂的大聲叫道:好得很!好得很!「蒼蠅捧筆頭」,真的又應驗了!法官聽到這樣一叫,知道其中必有道理,於是就問米商為什麼這樣歡喜?米商想想四句已有三句應了,菩薩一定會加被我,因而就將夢中所夢的經過情形,告訴法官。法官是有學問的,想想這四句話,重要關鍵在第三句,經過大家互相研究,了解「斗谷三升米」的意思是:一斗谷有三升米,多餘的自然是糠,因而認為兇犯,不是康七,就是七康。經過一度密查,地方果有康七其人,捕來問了幾句,康七不得不承認自己是殺人犯!康七為什麼要殺她?原來康七與她有染,本想殺死米商的,因在暗中摸到油頭,以為是米商的妻子,所以就舍有油的去殺無油的,那知這麼一來,恰好是殺錯了!兇案真相既然大白,法官就判康七死刑,米商無罪釋放回家。米商經過這麼一個變故,既感菩薩的慈悲廣大,復覺人生的虛幻不實,於是發心出家而得道果!法官亦感菩薩的廣大靈感,從此深信佛法。所以稱念觀世音菩薩,是能得到救濟和解脫的!在此或有人問:觀音是大慈大悲的,念觀音的人亦很多,但得解脫的為什麼很少?關鍵在於念法的如何。本文說的「一心稱念」,是最重要的一著。稱念不能一心一意,不論念多少,效果都很微。古德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徒然」。念彌陀如此,念觀音亦然。我們不要以為一天到晚在念觀音,也不要以為很多人在念觀音;如果口念而心散亂,心口不能相應,念了難得解脫!所謂一心稱名,就是專心一意的念,集中全副精神在觀音的聖號上,不容有任何其他雜念夾雜在裡面,一句頂一句的凈念相繼,忘掉外面所有的一切,使能念的我與所念的觀音融而為一,方可說為一心稱名。這樣一心稱名,念得時間久了,自能得到利益,自然獲得解脫!眾生在生死中沉淪,受諸眾苦逼迫,總是不得自由自在。若欲免除輪迴,不受諸苦所迫,還我身心自由,在這末法時代,最殊勝的方便,無過一心稱念觀音聖號,相信菩薩大慈大悲,會尋聲來救苦而使我們獲得解脫的!戊二 別示持名感應己一 救火難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上文佛為無盡意總答,此下再來說明種種利益。如本品說,觀音利益眾生,大體有兩方面:一叫「冥益」,即在冥冥中給予眾生利益;一叫「顯益」,即明顯的給予眾生利益。在兩大利益中,現在先說冥益。於中又分三段:一、救七難,二、解三毒,三、應二求。七難是:火難、水難、黑風難、刀杖難、羅剎難、伽械難、怨賊難等。世間的災難本來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上列七難。七難中第一是火難,就是從大火所產生的災難。遇到這樣的災難,假定能念觀音的聖號,就能獲得解脫!在這世間,不論走到什麼地方,不論是在什麼時候,我們都可能會遇到一場大火災。小而可使我們傾家蕩產,大而可使我們喪身失命,所以無論何人,都怕遇到火災。怕火是一回事,火來又是一回事,且火縱非所願,每由偶不小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假定遇到這大火災時,應當怎辦?從世俗說,應盡最大人事,設法予以撲滅。另應鎮靜自己內心,不要過分害怕恐懼,因唯有內心鎮靜,才不致受大損失。若心不鎮靜而驚慌失措,那所受的損失就更重大。所以遇到大火災時,最要就是鎮靜不驚。如果心慌意亂,不但無濟於事,而且是有害的,切記予以避免!在佛教說,還有一個最好辦法,就是一心稱念觀音聖號,所以說:『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於中「持」字最為重要,如前文說的一心。普通講持,如手中拿著東西,牢牢抓住不放,叫做執持。現在把它運用在念誦觀音名號上,名為執持名號。一般所執持不放的,大都是貴重東西,但世間最寶貴的,莫過於佛菩薩,所以稱念佛菩薩的名號,要牢牢的執持。怎樣方算執持?即前念後念相續不斷的驀直念去,是為執持。如這樣執持,內心定很虔誠。內心虔誠,就得菩薩感應。縱然不慎入於大火,大火亦不可能會燒到你。為什麼火不能燒?是因觀音菩薩的威德神通之力,在冥冥中加被你的關係。所以說:『由是菩薩威神力故』。這,可從事實與道理兩方面說明:事實方面所講的,如為佛教徒,當然是信的;如非佛教徒,可能會不信。不論信與不信,觀音菩薩的靈感,的確是有的。在我國滿清時,有一做運糧官的人,名蔡恩襄。他住的地方,與民房相鄰,四圍沒有一點間隔。一次鄰人忽然失火,其他人家都在搶救東西,獨有這位糧官,端坐家裡不動,有人勸他亦不出去,好像要與屋共存亡。可是說來也怪,火從這家燒到那家,左右鄰舍都被火燒,獨有他家沒有燒掉!事後有人問他,為什麼會如此?他的回答是:當大火燃燒時,我一心一意的念大悲咒,再沒有其他的念頭。我家,不但我是念大悲咒的,幾代以來都是念大悲咒的。而且每代都有不可思議的靈驗,得脫種種不同的災難!我個人念大悲咒,已有一二十年,每遇什麼急難,都能化險為夷!今天這情形,過去已經驗過,亦由念大悲咒而免火災的!因為我有這樣的信念,相信菩薩定會在冥冥中加被。所以大家應信任菩薩,多念觀音菩薩的聖號!其次,在中國姚秦時代,有位法智法師,一向專心稱念觀音聖號。一次,因事到別地方去,所經的路途,要通過蘆葦,正在這時,有人來燒亂草,火從四面燒來,把法智法師包圍在火網中,無論怎樣,沒法逃出火海。於是靜心一想,我是信奉觀音的,現將生命交於觀音。乃端坐在蘆葦中間,一心一意的念觀音聖號,念了沒有好久,大火漸漸迫身,竟被熏昏過去,以為生命從此結束!可是等到大火熄滅,一陣涼風吹來,乃又漸漸蘇醒,看看周圍,所有荒草都被燒光,唯有自己身邊,一尺左右的草,沒有被火燒到,因而未被燒死!根據這些事實來看,證知念觀音聖號,是可免除火難的。諸位切匆以為念了沒有靈感,問題在於是否一心稱名。再從道理上說:設入大火的火,不要看成是有形有相的火,而應視為無形無相的火,亦即通常講的嗔恚之火。不是外面的火,是內心中的火。內心的嗔火,亦有燒的功用,如說:「嗔恚之火能燒功德之林」,這是最極可畏的!妙慧童女經說:「嗔壞善根勿增長」!普通人只知外面的火厲害,能燒掉房屋樹木,從未想到內心的嗔火,更有勝於外面的大火。外火只能燒壞身外之物,最多不過是燒壞身體,對所修積的功德善根,無論如何是燒不掉的;能燒掉善根功德的,唯有自己內心中的嗔火。所以,外火固然要防,內火更加要防。怎樣防範內火?即當內心正要發火時,忽然想起觀音大士,虔念觀音聖號,那就等於潑了一盆冷水透入心中,撲滅嗔火,自然不會燒壞善根及功德林。「設入大火,火不能燒」,如果改說「設入嗔恚之火,火不能燒」,豈不很合道理?不信佛法者豈不也就相信?所以,佛法是最合情合理的,不是講故事說大話的。嗔火能燒一切,嗔恚對人不利,很多經中都有說到。現引遺教經說:「嗔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嗔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真的,人如常發脾氣,其他方面縱然很好,人家亦不喜歡見他。如常聽人說:某人辦事力強,對人亦肯幫忙,能講善說,能書會寫,就是脾氣大點。若有人慾去見他,別人就說我不去見他,因他脾氣太大,所以嗔火是最厲害的!其實,有時脾氣不應發的,但因控制不住自己,不期然的大發脾氣!這時,假定能想起觀世音菩薩,嗔恚立刻會化為烏有!過去有個俗人,向位出家法師,提出一個問題:「法師!我向來有一種病,什麼人都醫不好,不知法師能不能為我醫治」?「你有什麼病」?法師問。「真實說來,我生理上是沒有什麼病的,只常常的愛發脾氣,脾氣來時,如雷霆般,別人見了都怕,我本不想發脾氣的,可是事情到時,自然就發作出來,如天生一樣,要來就來,真沒辦法」,俗人這樣告訴法師。「奇怪!很多病都聽說過,就沒聽過像你這樣的病」,法師又對他說。「你這和尚真沒道理,發脾氣都不懂」?法師說:「不是不懂,你說脾氣天生成的,不妨請你拿來給我看看」!俗人聽到這話,不禁呆住,並且想道:「病拿來給我看看,可是內心雖有這病,但怎能拿來給他看呢」?想來想去,總沒辦法拿出來,所以就對法師說:「你要我拿病給你看,這怎麼做得到」?因此,法師說:「病既沒法拿出來給人看,你說天生成的,自然靠不住了」!「對!如是天生成的,應可拿給人看,因不是天生成的,所以自己應多注意」!他了解到沒有天生成的脾氣,唯有從修養中控制住自己感情,不讓脾氣濫發,脾氣自然不來!由此,該俗人的脾氣病,也就不藥而癒。真的,為人在世,無論什麼事情臨頭,只要肯得退一步想,天大脾氣也不會發作。脾氣之來,不是別的什麼原因,大都由於感情的不能控制,果能善為控制感情,一定不會亂髮脾氣!控制嗔火使不燃燒,念觀音聖號是一最好辦法。另外控制發脾氣的方法是:脾氣大都因人而發,如有人來觸怒、批評、譏諷、漫罵等,最易使人發脾氣。這時,你能用下面說的辦法,脾氣就不致發生:首先觀察說這話的是怎樣的人,即是君子還是小人?若是極為規矩的君子,自己就得反省!君子是不隨便批評人的,現在來批評我,一定是我有很多缺點。否則,君子絕對不會來批評我的。我應該接受他的批評,改正我的缺點,怎麼還能對他發脾氣?在正人君子前發脾氣,那是多麼難為情的事!若是小人的批評,小人說話何必計較?如與小人計較,自己豈不也成小人?甚至不如小人!這樣一想,即使要發脾氣,也就發不出來!總之,觀察對方,不論君子小人,都不應發脾氣!己二 救水難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這是七難中的第二水難。大水,確實亦是一個不得了的大災難。如民國四十八年台灣發生的「八七」大水災,四十九年台灣發生的「八一」大水災,都是空前慘重的災難!諸位在報紙上所看到的報導,只知災難很重,究竟重到怎樣程度,恐難想像得到。四十八年「八七」大水災發生,我正在台中,大水來時,一幢幢的房屋被水衝去,一棵棵的樹木被水衝倒,大好禾田立刻被水沖得變為亂石荒山,鐵路被沖斷了,鐵橋被沖跑了,牲畜隨流而滾,人被水溺而死!所以大水災來時,能使人傾家蕩產,會使人喪身失命,沒有人不怕水災的。可是天然水災,有時無法防治,因而遇大水災,除盡人事沒法避免!佛法認為最好虔念觀音,所以經說:『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一個人為大水所漂蕩時,生命是很危險的。在這緊要關頭,果能一心稱念菩薩聖號,馬上就會從很深的地方,回到很淺的地方,得到生命的脫險!所以為大水所漂時,最要緊的是不要忘記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先從事相舉例說明得免水難。據法華感通說:中國唐朝時,有位岑景仁君,自幼就念普門品。一次,因事乘船去蘇州,航行沒有多久,該船忽然翻了,人都落在水中。岑景仁在水裡,聽到有人在說:平時念普門品的,現在定得免水難!像這樣的聲音,一共聽到三次,然後自己浮到水面上來,漂到了岸邊,真脫離了水難。像這類事,在中國發生很多,我們不可不信!水災,隨時隨地都可發生,我們在心理上應有這樣的準備,更應有這樣的信念,就是萬一遇到水災,千萬記得觀世音菩薩聖號。次從道理講:大水亦不是外面波浪滔天的大水,而是指的我人內心的愛欲之水。人類眾生,很多沉溺在愛欲水中,喪身失命!佛法說:「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可知愛欲水的力大。試看現在多少男女青年,違背父母及有關係的人,在愛河的漩渦里打滾,不達目的不止,甚至雙雙自殺!所以大水,應知是貪愛之水。眾生如沉溺在愛欲水中,挽救的辦法,佛告訴我們,唯有提起正念一心稱念觀音聖號,以求啟發智慧,然後用智慧火,銷溶愛欲之水,就可挽救不必要的犧牲!所以修學佛法的人,應常常念觀世音菩薩,這對我們絕對是有益的。愛欲,在佛法中,認為是生死的根本。眾生所以不能脫出生死的掌握,病根就在愛欲。四十二章經說:「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擾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世人被愛欲之所迷惑,所以一生不能見到真理,沒有辦法解脫生死!如一盆清凈水,本是可照面的,因被人用手擾動,起了很多微波,所以不論誰走到水前,都不能見到自己容貌。人們一念心,被愛欲所迷,終日妄想紛飛,怎能見到真理?因為如此,不但出家的沙門,就是每個學佛者,都應割捨愛欲,截斷愛欲之流,本心恢復清凈,就見真理而得解脫了!己三 救羅剎難若有百千萬憶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這是七難中的第三羅剎鬼難。風災,在經典中稱為黑風。黑風究是怎樣一種風,不大知道。要知風災的嚴重,住在台灣寶島的人,對這都有相當的體驗。台灣每年到了颱風季,颱風所發生的威力,真是有點駭人聽聞!每年因颱風所受的損失,也是很重大的。這是天災,在科學昌明的今日,還沒有發明消滅颱風的辦法,只有提高警覺,設法預防,以期減少損害而已,所以這是大災難!『若有百千萬億眾生』,這是形容眾生的眾多。如是這麼多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此中所說就是七寶:金是黃金,銀是白銀,琉璃是青色寶,硨磲是白色寶,瑪瑙是紅色寶,珊瑚寶形同樹枝,琥珀是千年松所變成的,真珠是一顆一顆的寶珠。七寶,大都產生海里,所以求寶的人,往往成群結隊的,到大海中去采寶。入海求寶,定要坐船,這些求寶的百千萬億眾生,乘船入於大海,航行沒有好久,『假使』遇到『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羅剎鬼,相傳是吃人的鬼,住在海邊的島嶼,專門等人來吃。其形狀是:「口如血盆,眼如銅鈴,手如鐵叉,青面撩牙」,看來是很令人可怕的。由於他的行動迅速,所以又稱為捷疾鬼。求寶的人,不幸遇到黑風,到達羅剎鬼國,不用說,生命是很危險的。正在這時,『其中若有』多人『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有人說:一人念觀音,一人脫難,這是可信的。一人念觀音,百千萬億眾生脫難,不能令人無疑!其實,這沒有什麼可疑的,一個人於怖畏急難中,只要聽到一個人在念,其他的人,口頭雖沒有念,內心已有菩薩的印象,甚至心中已默默的在念,所以無形中同得脫難的利益!現吾人出門,不論乘什麼交通工具,如能一心念觀世音,使同行的人聽了,留下菩薩的印象,逐漸激發他發心學佛,這也是一大功德!稱念觀音而免羅剎鬼難,現在來說一故事:過去有個采寶商主,率領五百商人,到大海去采寶,真被黑風將船吹墮羅剎鬼國,其中四百九十九人,都是信仰觀音的,現見大難臨頭,沒有別法好想,只有一心稱念觀音菩薩。那知他們這樣一念,羅剎鬼們要想抓人來吃,始終不見一個人影。那不信觀音的,不特口頭不念,且以為大難來時,念觀音有什麼用?正在他動這念頭時,竟被羅剎鬼見到,一把將他抓去,這才想到念觀音的重要,急急高聲稱念觀音。羅剎鬼聽他念觀音,將手一松,又不見其人,大家乃得同脫羅剎鬼難!所以在事相上,遇到什麼危難,稱念觀音聖號,的確有不可思議的妙用!大海,是佛法大海;七寶,是佛法所說的七聖財;黑風,是指無明;羅剎鬼,是指殺心;船舫,指有情的生命體。意謂一個深入佛法大海的人,欲求修積七聖財,忽然遇到無明狂風,動起殺的念頭,於是就使生命解體。這,中國向來有則故事:過去有個宰相,到一寺內參觀,寺內有一僧人,很精勤的修道,每天都念普門品。宰相參觀一會,立在僧人後面聽其誦經,當他誦到「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時,宰相忽問僧道:「你剛才念的這兩句經是什麼意思?請解釋給我聽」。僧人明知他是宰相,故意回答他說:「你這人真沒道理,出家人在念經,念得正要入定時,怎可提出問題來擾亂我?要問應等我念完經再問」!宰相看僧人這樣不客氣的對他,心裡非常氣惱,立刻著令隨從,將僧人捉到衙門去,要處以死刑!僧人這時哈哈大笑說:「我真被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去了」!宰相聽僧人這麼說,覺得很奇怪,乃進問為什麼這樣笑說?僧人回答說:「你放不下,無明風動,就是黑風,你動殺心,就是羅剎鬼,所以我說遇到黑風,飄墮羅剎鬼國」。宰相聽到這個解釋,不但了解經中的意思,亦了解僧人的用意;不但不殺僧人,反對之很尊敬,親送僧人回寺!這位僧人,可謂是最善說法者。假定當時對他作任何解釋,了不了解是個問題,信不信受亦是問題。這樣為之現身說法,不但了解得真,亦複信仰得切!戊三 結答得名因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無盡意問觀世音得名的因緣,經上種種解說,『以是』種種『因緣』,所以得『名』為『觀世音』。明白了菩薩的得名因緣,就不會對菩薩有所疑。疑去信生,對菩薩聖號的稱念,自然就更懇切和真誠了。丁二 廣顯稱名感應戊一 能脫四難己一 別明脫難庚一 能脫戮難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在七難中,這是第四刀杖難。刀為刀刃,能宰割生命體;杖為棍棒之類,輕則可損傷身體,重則可傷害生命。所以人們不論走到何處,見到有人在舞刀耍杖,總離得遠遠的,怕碰到刀杖而害及生命。如犯了國法,需受國法制裁,若處以極刑,古代所謂殺頭之罪,就要動刀。若犯法較輕,或打板子,或受夾棍,都稱為仗。受到刀杖之刑,就等於遇到災難,所以要設法避免,沒有不怕刀杖的。假定遇到這種情形,應當怎辦?經說:『若復有人』,或因無故的被害,或因犯法的受刑,或因遇強盜而被打,總之,正在他『臨當被害』時,如能一心一意的『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者』,則『彼』欲殺害你的人,手中『所執』的『刀杖,尋段段壞』,『而』使你『得』到『解脫』!尋是很快或立刻的意思。刀杖都是兇器,如真加之於身,其生命一定要受傷害的。現由念觀音聖號的關係,其刀杖立刻就一段段的損壞,失掉傷害的作用,再也不會傷害到生命,所以當下即得解脫!人們得遇刀杖之難,都是一種惡業因緣,或現生所造的,或過去造成的。依通常說,有了這種惡業,本是在劫難逃,業力躲避不了。現因稱念觀音聖號的善業因緣力量,勝過所造的惡業因緣力量,所以能對消所有的惡業。惡業對消了,縱以刀杖加害亦加害不到,因此而得解脫!刀杖,可從有形的刀杖與無形的刀杖來說:以有形刀杖說:中國佛教史上,有一個故事:在我國唐朝時,有位智覺禪師,沒有出家前,做過太守官。當其做太守時,轄區遇到一次空前未有的大饑荒,百姓餓得不但沒有飯吃,甚至連草根都吃不到,真是苦到極點!可是政府的穀倉中,存有很多的糧食。國家存糧,本為救饑荒用的,但要動用,得先請示皇上,太守恐怕奏請需時,等到聖旨下來,百姓恐已餓死。於是動起悲心,先發穀米救濟,後再奏報皇上,用心當然是好的。但未得皇上許可,總是犯國法的,於是皇上除去他的官職,並解往國都予以殺頭處罰!但這太守是位清官,素有令譽,國王知其為人,所以到臨刑時,特別關照行刑的人,注意太守的言行態度。做官自然知道這樣做是犯法的,可是為了急救飢餓中的老百姓,明知故犯,早將生死置之度外。所以臨受刑時,不特沒有痛苦表情,且很歡喜的說:「將此一命,供養眾生」!拿刀的人聽他這樣說,覺得很奇怪,就不殺他,去報國王。國王得報,立刻叫他回到王前,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很乾脆的回答說:「沒有別的什麼因緣,只是不忍見百姓受飢餓之苦,出於一念同情心而已」!國王知他為善,赦免他的犯罪。太守經過這次事故,覺得人生沒有意義,於是發心出家,法名叫做智覺。由此可知:一個人臨當被害,只要生起一念善心或慈悲心,其心與菩薩心相應,就可得菩薩救濟,而免刀杖之難。再說一個因念觀音而得免難的故事:過去中國有一地方人家,夫婦感情很好,妻子除將家庭照應得有條有理,就是專門念觀音聖號。其夫對妻子亦很好,到外做生意,每與朋友談到妻子,總是讚不絕口,說妻子如何賢淑,如何貞節,如何具有婦道。有個朋友想開他的玩笑,特借故到他家去,其妻見是丈夫朋友來訪,對他很禮貌的歡迎與招待。古時女人穿的服裝,袖子很大,手一舉動,袖子向上,臂膀就露了出來。其妻臂上有一顆痣,被這友人偷偷見到。其友後來見到她的丈夫,對他開玩笑的說:「平時你說你的妻子怎樣賢良而守婦道,可是你妻手臂某處有顆暗痣,我已清楚知道,則你妻所守婦道如何?由此可知」。其夫聽了那還得了,心想我這樣的信任你,你原來是這樣的女子,真是豈有此理!於是氣憤憤的,半夜持刀回來,喚妻開門,當門開時,不問情由,見到妻子就是一刀,殺了就跑,免為官捉。在逃跑的期間,想到妻子貞良,不會有這行為,知是受人所愚弄,內心深為懊悔!過了很多天,不聽有捉殺人犯的消息,就偷偷的回家去看,到家見自己太太,正在念觀音聖號,感到奇怪,於是就問:「在前幾天晚上,有沒有人到家來敲門」?妻回答說:「最近從沒有人來敲門,每晚我都在佛堂念觀音聖號,怎會去開門」?丈夫聽了深以為怪,乃將經過情形詳告妻子。夫婦同認是觀音的感應,特將所供的觀音請出來看,果見觀音像的頸項上,有個明顯的刀痕,乃證實觀音來開門救難的。從此,夫婦更加虔誠的稱念觀音菩薩。以無形刀杖說:所謂刀杖,是指每人內心所蘊藏的嫉妒障礙以及怨恨惱亂的心理。嫉妒心,確是一把極為厲害的刀。如見別人有什麼勝過自己,或錢財多,或地位高,或名聲大,自己自然的生起嫉妒,且如刀劍在割自己身體一樣的難受,所以說嫉妒如刀。忿惱,是從嗔恨心中產生出來,有了忿惱在內心中燃燒,一遇不如意事,沒有辦法對付,只好在自己心中忿惱,亦如一把利劍在身上那樣的難受,所以說忿惱如刀。有了這種心理,如能虔念觀音,忿惱嫉妒,立刻就將煙消雲散。同時更要想到:眾生與我有密切的關係,我為什麼要對他嫉妒忿惱?這樣一想,心胸開朗,就得解脫。法華經中有位常不輕菩薩,很可做為我們榜樣。常不輕行菩薩道時,不論見到什麼人就拜,並且說:「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眾生聽了,不但不信,且很討厭,然菩薩仍這樣說。於是人們就不客氣的以瓦礫石塊回敬菩薩,菩薩跑得遠遠的,仍那樣歡喜的說:「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這是對每個人的人格尊重,不是說來好玩的。每人如都能尊重對方的人格,不但不會生起忿嫉,且會對人加以尊重。普通所以對人忿嫉,病在不尊重人的人格。常不輕雖遭人投以刀杖瓦石,但因尊重人的關係,結果,所有曾經與他接觸過的,都受他感化而來信奉佛法。俗說:「柔可克剛」。刀杖是代表剛強的,只有柔和忍辱可以對付。是以刀杖雖屬犀利的武器,但在柔和忍辱人的面前,完全失其效用,所以尋段段壞。有忿嫉心的,退一步想想「以柔克剛」,自然就得解脫!庚二 能脫鬼難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在七難中,這是第五惡鬼難。前風難中雖有羅剎,但重心在黑風,或說前僅約一類說,現在是約多類說。夜叉,中國譯為捷疾鬼,不但能在陸地飛行,且能在空中飛行。陸行的為地行夜叉,飛行的為空行夜叉。羅剎,前面講過,是吃人的鬼,亦有譯為暴惡鬼。『若』在『三千大千』的『國土,滿中』都是『夜叉、羅剎』,時時刻刻『欲來惱』亂『人』的時候,那受惱亂的人,只要一心稱念觀音,彼夜叉、羅剎,『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想以惡眼看這人都不敢,那裡還敢殺害?所以說:『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從世間說:相傳過去有個國家,恰好與羅剎鬼國交界,因而羅剎鬼常常越界捕人去吃,使這國家,常有人民失蹤。國王雖愛人民,但亦無可如何。後來國王想一辦法,就是與羅剎鬼王協商,每天送一人到羅剎鬼國,供給羅剎受用,羅剎鬼王覺得很好,接受這個條件。於是國王按照門牌,每天送一個人去。一天臨到一個獨生子的人家派送,其母不但愛子情深,而且從此絕子絕孫,問題自不簡單。於是去求國王,另派別家孩子,未得國王許可,只好將孩子送去。幸而其母深信觀音,安慰其子不要哭,不要怕,一心一意念觀音聖號。孩子很乖的聽母親話去念,到了羅剎來捉人時,不論怎樣見不到人。不用說,其母送兒去後,在家別無可想,也一心一意的稱念觀音聖號,相信母子如是虔念,會得觀音加被,而免羅剎鬼難。所以到第二天一早,其母到昨晚送往的原地去看,老遠就聽到兒子在喊母親,知道其子沒有被鬼捉去,就很歡喜的領了回來,且把經過情形報告國王。國王得到這個大好消息,立即下令全國人民,從今以往同聲稱念觀音聖號。這麼一來,羅剎鬼真的再也不來擾亂其國,其國人民皆過著自由安樂的生活,再不感受羅剎鬼的威脅,所以稱念觀音聖號,確實是可免於此難的!從道理說,所謂夜叉、羅剎,在世界人類中,真是到處皆是,隨時可見。如很兇的男人,愛打人罵人,我們就說他是惡羅剎;如潑辣的女人,哭罵打鬧都來,我們就說她是母夜叉。所以這世界上,確有夜叉、羅剎的,且每人都可能成為夜叉、羅剎。不過,當你正要有這表現時,最好想起觀音,誠心誠意的稱念,不但自己不會變為夜叉、羅剎,夜叉、羅剎也不敢來害你!同時,普通說鬼,叫做鬼鬼祟祟,都在黑暗中進行。若人鬼計多端,用心機、設計謀,這樣陷害不到,又想別法陷害,這不是夜叉、羅剎是什麼?我們遇到這種人,如念觀世音菩薩,發出智慧的光明,就可洞燭其奸,使其無從施技,而我們也就不為其所害,得到解脫自在。庚三 能脫刑難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在七難中,這是第六杻械枷鎖難。杻是手拷,械是腳鐐,枷是套在頸項上的項板,鎖是縛在身上的鐵索。如人沒有這些東西纏在身上,行動是自由的,否則,不論做什麼,都感到不便,所以誰也不願遇到這樣的災難!『設復有』這麼一個『人』,不論是『有罪』的,或者是『無罪』的。有罪,就是自己確曾做過違犯國家法律的事;無罪,就是並未犯罪而為人之所栽誣的。於是國家執法機關,看你所犯罪的輕重,以『杻械枷鎖』來『檢系其身』。檢是約束,系是系縛。人身本可自由活動的,由於檢系其身,身體不得自由。可是當你正遇到這情形時,如能至誠的『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所有檢系其身的杻械枷鎖,自然『皆悉斷壞』,使你當下『即得解脫』。從事相說:相傳過去有對夫婦,是歸依三寶的佛子,平時最信觀世音。後來丈夫為人陷害,說他曾經為盜,於是政府捉他,治以應得之罪。但他得到這消息,知辯是沒有用的,唯有逃避的一途。可是,政府捉不到正犯,就將其妻捕去,代為受罪,手拷腳鐐加在身上,與諸犯人同系獄中。一天,牢獄忽然火起,犯人被移押外面路邊。正在這時,適一僧人經過,因婦人是信佛教,就喊師父慈悲救我。說也真奇,這個僧人,正是該婦人的歸依師。其師就對她說:「你要我救你,我實在沒法,你是深信觀音的,應本固有的信念,一心一意稱念觀音聖號,自有不可思議的靈驗,使你得到解脫」!從此,婦人在獄中,萬緣放下,一心稱名。念了三晝夜,加在身上的杻械,忽然的皆悉斷壞,雖可自由的出去,但因獄警在門口看守,不敢就這樣離去。正作這樣躊躇時,忽聞空中有聲,叫她立刻出獄,不要稍存猶豫。張眼四面看看,獄門果然大開,即從獄中逃出。靜靜的走了二三十里,路上遇到自己丈夫,二人在患難中相見,自有說不出的喜悅!從這事實看,證知稱念觀音聖號,確可解脫杻械枷鎖的災難!有形的杻械枷鎖,固然使人不得自由,無形的杻械枷鎖,把人縛得緊緊的,人還不知道哩!如向所說「名韁利鎖」,不是牢牢的系縛著世人嗎?試看世間的人,有幾個不為名利牽來牽去?名利牽到東就到東,名利牽到西就到西。因為求名,那裡有名就到那裡去;因為求利,那裡有利就到那裡去。自己一點主都做不到,還談得上有什麼自由?貪名為名所系,叫做名韁;求利為利所鎖,叫做利鎖。枷指男女相愛說的,男貪女愛,結為夫婦,組織家庭,男的套住女的,女的系著男的,誰也離不開誰,這不是枷是什麼?械,說深刻點,是每個人的我執,因執有實在自我,終日為我奔走,時刻服侍自我,稍微不如我意,就將大發雷霆,所以我執是械。據此,生存在世間的人,依佛法說,為有形的杻械伽鎖所縛,問題還小,為無形的杻械枷鎖所纏,問題才大。且有形的枷鎖,別人加於我的,還有解脫時期,而無形的枷鎖,是自己系自己。自己如不設法解除,別人是沒法為你解除的。自己解除系縛自己的枷鎖,佛陀指示我們的方法,本是很多的。但以現在所講的普門品說,我們認為最簡要而又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一心稱念大悲觀世音菩薩,以求早日脫離這娑婆世界。心中存有這樣意念,對世間的名利,對男女的相愛,對自我的執著,自然就淡泊而不妄事貪著了。系縛是由自己,解脫亦由自己,根本不須外求!庚四 能脫賊難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在七難中,這是最後一難,叫做怨賊難。怨是怨家,賊是盜賊,對自己都是不利的。如果碰到了,不是要自己的命,就是要自己的錢,使你總歸不得安穩。假『若』在一個『三千大千國土』,其『中』充『滿』了『怨』家盜『賊』。不用說,那是個很危險的國土,一般人差不多是不敢在怨賊如麻的地方行走的。可是現在『有一商主』,率領了很多的『商人』,每個商人都『齎持』了極貴『重』的珍『寶』,共同的『經過』這條『險路』。本來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遇到了怨賊,劫奪自己的財寶,傷害自己的生命。當大家正在提心弔膽的向前行進時,『其中』忽有『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我們現在已經走入一條非常危險的道路,但是大家『勿得』生起『恐怖』,恐怖是沒有用的。『汝等』這個時候,沒有其他辦法,唯有『應當一心』一意的『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只有菩薩可以解救我們的困難,使我們安全的通過這條險路。因為『是觀世音菩薩』在這世間,常常的『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果真能一心一意的『稱』念其『名者』,『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怨賊,當得解脫』,不會傷害到自己的一絲一毫。『眾商人聞』說,念觀世音菩薩有這樣的好處,於是『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因為『稱其名故』,當下『即得解脫』怨賊之難,自由自在的通過這條險路!對付盜賊的辦法,不是與他決鬥,而是以德感化,決鬥不特不能使他回頭,只有增加他為盜的勇氣;德化才會真正使他回頭,不再干那打家劫舍的勾當。過去我國有位恆順和尚,曾經遇到一盜賊,賊見到他,第一句就說:「把錢拿出來」!恆順和尚動也不動的仍坐在那裡。盜賊很氣的抽出刀來向他面前一橫說:「拿不拿」?恆順和尚一句不說的,將自己所有的錢包好送給盜賊。盜賊得到錢,馬上就向外跑,恆順和尚這時開口喊道:「慢走」!這兩個字,好像有雷霆之力似的,盜賊聽了竟被震懾住,真的不敢走了!於是恆順和尚對他說:「世間上的人,不論做什麼,都應講道理,我所給你的錢,都是供佛用的,現在你拿去了,理應向佛說聲謝謝」!盜賊最初以為有什麼重大事故,現在聽說只要向佛謝謝,也就很爽快的向佛說聲謝謝!立刻就拔腳跑走了!事情過去,本就算了。可是,盜賊後來又在別處偷了東西,而為政府所捕。在訊問時,治安機關問道:「你為什麼偷別人的東西?上次恆順和尚的錢,似亦被你強行要去,你為什麼這樣賊性不改」?該盜說:「我沒有強要和尚的錢,不信,你去問那和尚」!於是警察就帶著盜賊去問恆順和尚。恆順和尚很慈悲的答道:「他沒有強行向我要錢,是我願意送給他的,這從什麼地方可得證明?因他在臨走時,曾經向佛道謝,所以證明不是他硬要的」!警察一聽,知是和尚慈悲,不要辦他的罪,但他在別處犯案很多,不能因和尚慈悲,就不再辦他罪,仍然要他嘗嘗鐵窗風味!臨走時,恆順和尚捉住賊手說:「上次你來我這兒,我很虔誠的,將我所有的錢給你,以為可感動你,使你從此不再盜竊,那知我的道德不夠,不能感動你,使你犯了國法,要受國法制裁,我除了慚愧外,還有什麼話說」!該賊被關到牢獄後,每想起恆順和尚對他說的話,內心就有說不出的難過!於是痛下決心,發誓從今以後,再也不做竊盜。而且出獄以後,第一個要見的,就是恆順和尚。並向和尚表示,今後決不再做這樣的事,請求和尚證明,容許他的懺悔,於是成為一個好人!還有我的故鄉揚州地方,也有這樣一個類似故事:謂有一個信佛的居士,家人共有十七人,當盜賊在他家鄉鬧得不可開交時,他們想想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逃避這場災難,於是只有信任觀音,全家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有一天晚上,該居士做了一個夢,夢到觀音對他說:「你們全家這樣誠懇的持念聖號,的確是很難得的,不過,其餘的十六人,固然因此可以免劫,但你自己卻不能逃避這次災難,因為定業是難逃的。明天來你家的盜賊,其中有位王麻子,在前世曾被你殺過十六刀,現在由於因緣會合,你必要為王麻子殺十六刀,但以你的真誠,可能免此一難」!到了第二天,居士要自己家人,躲到廂房裡去,自己則準備一桌豐富的飯菜,以便招待王麻子。王麻子果於這天來到他家中,居士就問:你是不是王麻子?假定是的,我前生欠你十六刀,今生應該還你的債,不過我希望你先吃了這餐飯,然後再殺我十六刀,以結束我們之間的怨債!王麻子聽了感到很奇怪,同時問道:「你怎麼知道我叫這個名字」?居士回答說:「我是信觀音菩薩的人,菩薩在夢中告訴我,所以知道我與你過去的關係」。「既然因果報應,這樣絲毫不爽,過去你殺了我十六刀,現在我又殺你十六刀,這樣殺來殺去的,我們的怨債何時得了?與其如此,不如現在結束怨債算了」。王麻子這樣說了,就拿刀背在居士身上砍了十六次,作為宿世十六刀的酬償。居士既免除了這次劫難,他們之間的怨仇也就了結。所以念觀世音菩薩,的確是有好處的。如原來是怨家的,一變而為很好的朋友;如原來是做盜賊的,一變而成一個很好的人,當知這都是觀音菩薩不可思議的感應!己二 總結神力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佛陀說到這裡,再將能脫四難,來一總結。佛叫聲『無盡意』而對他說:『觀世音菩薩摩訶薩』的『威神之力』,『巍巍』然有『如是』的偉大,怎不誠懇的常念觀世音菩薩呢?巍巍,是高大貌,乃是形容菩薩的願力、悲智等的廣大無邊,能度脫眾生的無邊災難與苦厄。戊二 能離三毒己一 正明離毒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以上所講的七難,雖可講為內在的煩惱,但從表面上看,畢竟是屬於外境的。現在所講的三毒,才是真正屬於內心的,亦即眾生心中的主要煩惱。眾生所有的煩惱,從數目字上去說,可謂無量無邊,如塵若沙之多。而且煩惱的形狀,亦極深細不易了知。不過從粗淺而易了解來說,要不外於三毒煩惱,且這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因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是由此而產生的。修學佛法的人,如能遠離三毒,其他煩惱也就隨之解除。由此可以想見,欲想斷除煩惱,主要是離三毒的根本煩惱。所以本品特別提出三毒來說,並且明確告訴我們,如何始能真正遠離三毒。三毒:就是貪、嗔、痴的三種煩惱。此三煩惱為什麼都稱為毒?因這三者在身心活動中,常常毒害修行的人,使行人不能如法的進修。如人為毒蛇或毒龍所噬,則將有生命死亡的危險,不能再繼續的生存下去;三毒亦復是這樣的。它能毒害眾生的法身慧命,使法身不得增長,慧命無法開展,因此說名為毒。自毒毒他,的確是深可厭患。涅槃經師子吼品說:「毒中之毒,不過三毒」。所以世間的毒素,是不值得我人可怕的。毒中之毒的三毒,才是真正令人可畏的。所以修學佛法的人,主要是要斷除三毒。請看觀音經說:「凈於三毒根,成佛道無疑」。佛法行者,果將三毒根子剷除,不但證聲聞緣覺果以及做菩薩不成問題,就是完成最高佛果亦沒有疑問。是以斷除三毒煩惱,乃為我人唯一課題。三毒如樹根,根拔去了,枝葉自然乾枯,因其根本功能已經失去。所以修行斷煩惱,要從根本下手。正因如此,本經只講重要的根本煩惱。三毒煩惱的名稱,經中有時以貪、嗔、痴的單數來說,有時以貪慾、嗔恚、愚痴的複數來說,本經亦是以複數說的。關於複數的解釋,古德曾這樣的分別:「自愛為欲,愛他為淫」:人以及一切眾生,沒有不愛自己的。愛著自己的生命自體,欲求自己的生命生存,是名為欲。在這現實世間,男女之間的相愛,彼此的恩愛淫行,是名為淫。「自忿為恚,忿他為嗔」:如人自己發自己的脾氣,自己忽然罵起自己來,是名為恚。如人發別人的脾氣,總以為別人是不對的,對於他人的討厭憎惡,是名為嗔。「自惑為愚,惑他為痴」:自己迷自己,明明不是這樣的,而自以為是這樣,是名為愚。用不正當的方法迷惑他人,使他人如墮迷宮之中,是名為痴。雖可從自他兩方,解說三毒的複數,而實是眾生內在的根本煩惱。對治三毒煩惱,各有不同法門:如多貪眾生修不凈觀,多嗔眾生修慈悲觀,多痴眾生修因緣觀。不論大乘小乘,都是這樣的。可是,不凈觀、慈悲觀、因緣觀,雖是對治三毒的最上法門,但在一般眾生是不易修的。修得不如法,不特不能斷惑,反而增長煩惱。佛陀大慈大悲,特開方便法門,說貪慾、嗔恚、愚痴重的眾生,如不能修不凈觀等,只要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亦可遠離三毒的。在此,或有人發生這樣的懷疑:依於正常的說法,斷煩惱須要智慧,沒有智慧是不能斷煩惱的。既然如此,為什麼現說稱菩薩名,就能離貪嗔痴?於此應注意者,是經中的「常念」二字。常念就是正念,依此可以體達煩惱的性自本空,安住煩惱際中,就是住實際中。實際理體,無能無所,念性清凈。像這樣的正念,不是智慧是什麼?離開了這個,又從那兒去求智慧?這個智慧不離煩惱,還有什麼能離煩惱?設若別用智慧來斷煩惱,那就有能斷的智慧與所斷的煩惱之對立。這麼一來,不特煩惱不能斷除,智慧亦將成為煩惱,那裡還可名為斷惑的智慧?是以應知正念當下就是智慧,所以若能常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就可以正念除去三毒。這是佛為眾生所特別開示的易行道。在這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淫慾心非常重,特別『多於淫慾』。雖說這是眾生所愛好的,但它所產生的後患是無窮的。是以世間的賢聖或出世的大聖,對這都特別重視,而從多方面告誠我人,使我人對此多所警惕!如魏文帝的遏欲文說:「首惡莫如色慾,易犯多是邪淫」。又如世間所常說的「萬惡淫為首」,更可看出它的過失。佛經對於色慾的呵斥,更是不遺餘力。如說色慾的害人,甚於猛獸橫流,可以想見它的罪惡深重!淫慾,是男女雙方的事,不是單方面的事。所以對於色慾的呵斥,應對男女同樣的斥責,但古代印度是重男輕女的,加以佛陀說法的對象,以男性為主體,於是經中說到淫慾的罪惡,大都歸罪於女眾。如訶欲經說:「女色者,世間枷鎖,凡夫戀著,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間重患,凡夫因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間衰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行者既得離之,若復顧念,是從地獄出,還復思入」。從這段經文,可以看出女色的禍患之大。但若站在另一立場來說,將女色換為男色,男色的禍患之大,還不是一樣嗎?所以這不能歸咎於女的一方。經論當中,又常這樣說道:在一切衰中,女衰是最大的;在一切病中,女病是最重的;在一切系中,女系是最牢的。一個人如真被女鎖系縛住了,要想從她解脫過來,那是的確很難的!所以自古以來,不知多少人沉溺其中,無以自拔。正因女子系縛的堅牢,佛菩薩開示我們說,毒蛇刀火,雷電霹靂,雖說是兇殘不可接觸,但還猶可予以暫時親近,唯有慳妒嗔諂妖穢鬥爭的淫慾女人,絕對不可有一時的親近。如果親近了,那你所得的禍患,就不可以道里計。說得嚴重一點,淫慾為諸生死的根本。由於淫慾的助發愛性,於是令諸眾生生死相續。淫慾,在現實的人世間說,是絕對避免不了的,只要人世間有男女的相對,必然就要結為夫婦的關係。有了夫婦的結合,怎能不發生淫慾?佛之所以再三呵斥色慾,是要吾人不要終日陷溺在淫樂中不能自拔,更不要做出非禮的邪淫行為。所以對於在家學佛者的正常夫婦的結合,佛並沒有完全禁止。如果過分的耽溺於此,不特有損於自己的身體,亦將荒廢了自己的事業,這實在是最不智的。試看古代的帝王、宰官、英雄、豪傑,因此身敗名裂,傾國喪家的,不知多少!這還不值得我人警惕嗎?況且這是眾苦之源,障道之本,所以佛陀嚴格的禁止!雖說一切眾生皆以淫慾而正性命,但卻是人類最易犯的一大毛病。因它是與生俱來的,亦即儒家說的「食色性也」,要想不犯是很難的。但若吾人時時存一戒慎恐懼之心,認為淫慾是最不凈亦最可怕的,那你的慾念就會淡然甚至不起。很多因淫慾而走上悲劇之途的,根本原因就是由於不怕,認為這是人生應有的享受,有什麼不可發生性慾的關係?即此一念的錯誤,而鑄成終身大錯,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正是此意。一個佛法行者,假定貪著欲樂,那就無由進道,所以應知色慾的過患,竭力的設法加以避免,不要多與異性接近,問題自然就可減少。不過真正要想離欲或者絕欲,還得要看我人當時的心念怎樣,如果心念向這方面發展,自然難以不為慾念所牽,如將心念放在觀音菩薩的聖號上,常常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而且唯有觀世音菩薩的正念,再也沒有其他的雜念存在心裡,自然就可得到菩薩的感應,而使你的慾念冰消。同時,你如能將當前的一位女子,看成不是普通的女性,而就是觀音菩薩的示現,也會立刻滅卻你心頭的慾念。相傳過去有位行者,忽然慾念衝動,要與一位女子苟合,女子要他將觀音菩薩的畫像,墊在床上,然後可以答應他的所求。就在這個時候,行者醒悟過來,知道這是做不得的,於是從此遠離慾念。佛陀深知眾生的病根所在,所以特別指示說:『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在這當中,最要的是常念兩字。就是真正要做到如鑽木取火,如雞抱卵那樣的,一剎那都不停息的念,才會發生功效。假定念而不念,不念又念那樣的,仍是難以得到效果的。『若』有另外一類眾生,嗔恚心非常重,特別『多』於『嗔恚』,那有什麼辦法可對治?依正常道說,當然是修慈悲觀,因為慈悲是對治嗔恚的。嗔恚是大病,慈悲是法葯,有著非常的特效。不管你的嗔恚心多麼重大,只要慈悲觀行修得如法,沒有不能根治嗔恚的。依方便道說,如能『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觀音菩薩是以大慈大悲為最大的特色,所以常能稱念,與觀音菩薩的慈悲相應,自然不會生起嗔恚。試看世間不管脾氣怎樣大的人,只要他一念觀音菩薩的聖號,天大的脾氣也就化為烏有。這是最簡單而又最易行的方法。諸位如發脾氣時,不妨試用一下看,包你會得特別的效用。不說常常的稱念可以離嗔,就是有時觀其慈和端嚴的聖容,亦會使你的脾氣無由發起。因為面對慈和的聖容,覺得自己發脾氣是沒有意思的。佛陀深知眾生的心理,為使眾生不要生起嗔恚,特別令諸眾生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嗔恚是眾生心中最不正常最為暴惡的一種心理現象,一旦發作起來,過失是很重的。華嚴經說:「一念嗔恚起,障百法明門」。大集經說:「一念起嗔,一切魔鬼得便」。就修行者說,百法明門,本可發生,但因一念嗔恚,障蔽令不得生。魔鬼對於行者,本是沒有辦法擾亂的,但因一念起嗔,魔鬼就可藉此機會,起來擾亂,使你無法進修。想想嗔恚對於行人的影響多大?再就一般人說,如果嗔恚心大,動輒暴發脾氣,小則會以鞭撻施於他人,大則能夠剝奪他人生命。世間很多悲劇的發生,都是緣於一念不忍的嗔心引起,所以佛法認為嗔恚是最要不得的。嗔恚生起的原因,當然是很多的,稍微有點不如意,就可能大發脾氣。所以現實世間,到處充滿了乖戾之氣。不過佛經將各種嗔恚歸納起來,有時說為如下的三種:一、順理嗔:謂自己從來沒有開罪於人,亦從來沒有惡意批評過別人,更沒有什麼對人不起的地方,而莫名其妙的受人侮辱,被人惡罵,為人毀謗,遭人破壞,甚至給予無情的毆打!在這樣的情形下,任何有修養的人,亦不免要發脾氣。像這樣的發脾氣,在情理上似可說得過去,亦即情有可原,近乎道理,名為順理嗔。但站在佛法的立場說,如是而發脾氣,還是不必要的。因雖無緣無故的被罵被打,但若能忍還是以忍為上。要知打罵於你的人,亦不是他自己要如此的,而是為煩惱之所驅使的。在他自己根本就做不得主,我為什麼要對他發脾氣?這麼一想,不特不會對他發脾氣,而且相當的同情他,覺得他可憐。如是,化戾氣為祥和,彼此身心安然!二、非理嗔:謂根本沒有什麼原因,無緣無故的大發脾氣。如有些人原本好好的,既不曾有人侵犯他,亦沒有逆境擾亂他,可是突然的脾氣大發,使人感到莫名所以。這種現象,不特在普通社會上可以常常見到,即在佛法的行者中亦屢見不鮮。如有住茅蓬的老修行人,自烹自食,根本沒有第二個人去打擾他,但是偶然遇到天雨,柴濕不能著火,因而懊惱忿恚,甚至氣得連飯都不吃!當知這就是非理嗔。以佛法說,這是更要不得,發脾氣有個對象,似還說得過去,自己發自己的脾氣,在理怎麼說得通?不過是開自己的玩笑而已。諸如氣得飯也不吃,試問對自己有什麼好處?為什麼要這樣捉弄自己?所以非理嗔,佛更嚴格的指責,要我們不要無理嗔。三、爭論嗔:謂如三五好友,共同在討論問題時,最初很能情投意合的談論,可是經過一個時候,由於你說來,我駁去,各持己見,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互不相讓,於是爭得面紅耳赤,甚至鬧得相吵相鬥,名為爭論嗔。這種情形,在現實世間,也是到處可以見到的。其實,這是沒有嗔恚的必要。要知不論什麼問題的爭論,總是真理愈辯愈明,何必要作不必要的爭論?更何必為此而大發脾氣?如是言不及義的爭論,更是毫無意義,喪失彼此的友誼,是更不值得的。所以因嗔而爭,因爭而嗔,都是要不得的。試想想看,為了討論一個問題,竟然冒起三丈高的嗔恚之火,使自他都感到不安,何苦乃爾?是故佛法亦不認為這嗔是對的,而是應當予以遏止的。一切嗔恚,不外這三種,而任何一種,都是不好的,不能讓它繼續生起,要知嗔恚之害是很大的,如說「起一念之嗔,能燒盡菩提之種」。是以嗔是失佛法的根本,是墮惡道的因緣,是法樂的冤家,是善心的大賊,不特修學佛法的行者,不應起嗔,就是普通一般的人們,亦不應起嗔。假定嗔恚生起時,你立刻稱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其嗔就可以遠離。關於這個,現在說一事實如下:過去我國有位高蕃先生,非常聰敏而有才學,在十四歲的時候,就中了秀才。到了弱冠之年,娶妻樊氏,名字叫做江城,雖很美貌如花,但性情暴惡,所以秀才很有點怕她,並且有說不出的痛苦,致以身體一天天的衰弱。後來丈母娘知道了,不值自己女兒的所為,非常同情自己的女婿,但沒其他的辦法,只好祈求於觀音菩薩。由於岳母的虔誠,菩薩一夜在夢中啟示她說:你的女兒前世,是一寺院中僧人所養的長生鼠,你的女婿前生,曾在該寺讀書,而將長生鼠弄死,現在一報還一報,你女非磨折你婿不止,是沒有辦法可救的。如真欲救你的女婿,唯有虔誠念普門品。岳母得到這個啟示,不特自己虔念,並要女婿父母以及全家持念。可是經過數月這樣虔誦,絲毫沒有得到感應。但岳母的信心是很堅定的,不但自己沒有停念,更要女婿發心同念。自己的冤業是要自己消的,由於秀才亦參加稱念,沒有過了很久,忽有一老僧來,這位老僧,不特深明因果,而且精於相術,所以很多鄉人,來向老僧求問。秀才之妻樊氏,亦去請求老僧,指點她的迷津,老僧當即對她說了:「莫要嗔,莫要嗔,前生既非假,今世亦非真,咄!鼠子縮頭去,勿使貓兒尋」。說完這六句話,復用杯水噴在她的面上。鄉人素來知道樊氏潑辣,現在看到老僧這樣對她,大家都為老僧捏一把汗,以為樊氏定會大發雷霆。然而奇怪的是,當樊氏聽後若有所悟,不特沒有發怒,而且脾氣全改,成為賢妻良母。可見念觀世音菩薩,是能遠離嗔恚的。『若』復又有一類眾生,愚痴非常的重,特別『多』於『愚痴』。愚痴,就是迷惑愚昧,對於事理認識不清。對事理認識不清的人,不一定完全是沒有知識的;有的甚至知識廣博,學問高深,但因不信善惡因果,佛法說為愚痴。反過來,有一種人,雖沒有什麼學識,但真切的深信因果,佛法說有智慧。是愚痴不是愚痴,不在有無知識上分,而在信不信因果上分。深信因果的,就是有智慧的人,不信因果的,就是愚痴的人。所以信因果,在佛法中,是極為重要的。有人以為見不到的就不信,殊不知佛法所說的因果,是通於三世的,不能因為不見,就抹煞它的存在。有的人現在作惡多端,表面看來享受是很好的,但他的大苦在後頭!我們不必對他羨慕,更不可效法他的所為。有的人現在廣行善事,可是所處環境非常惡劣;或有以為做好事沒有好報,其實他的快樂果報在未來,決不會落空的。我們不要因此退心,更要效法他的樂善好施。明白三世因果的絲毫不爽,那你自然就不敢作惡而行善了。可惜世人每每不明這個道理,以為佛法不靈,或者怨天尤人。以佛法說,這就是愚痴。有了愚痴存在,那又應當怎辦?能修因緣觀的,最好修因緣觀,不能修因緣觀的,如能『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也『得』以『離痴』。念觀音菩薩可以離痴得智慧,在中國佛教界,是普遍深信的。如過去中國寺廟收小和尚,師父首先教小和尚於睡前,拜一支香的觀音菩薩,並且口中這樣念著:「弟子某某,求聰敏、拜智慧,廣大靈感,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念一次,拜一拜。經過長期的禮拜,得菩薩感應的很多。原來很愚笨的,後來聰敏起來。現在不妨說個拜觀音得感應的事實如下:過去有個初出家的小沙彌,生來極為愚蠢,老和尚教他念經,不論怎樣的苦讀,總是沒有辦法記得。其師後來無法可施,就教他天天拜念觀音,以期消除業障而開智慧。每天規定拜一支香的時間,到時師父以鳴鈴為號,在未聽到鈴聲,不得休息去睡。這樣不間斷的,整整拜了三年。有一天,小和尚如常禮念觀音,可是師父忘了拉鈴,而鈴竟然不拉自響。小和尚聽到鈴聲,當然就去安寢,但師父後來責備他,說他不聽號令去睡,故意偷懶。小和尚對師說:我不是偷懶,聽到鈴聲才睡的。師父當時暗想,我未搖鈴,怎麼會有鈴聲?難道小和尚已得菩薩感應?師父為了試試是否真得靈驗,第二天晚上故意不搖鈴,看看是否會有鈴聲?奇怪,次日小和尚拜完一支香,鈴聲又自然的響起。師父知是虔誠的感應,就不再規定小和尚禮拜的時間,而小和尚從此念經,不但過目不忘,而且了解其意,成為一個有名的講經法師。因此,若有眾生,知道自己愚痴,常念觀音聖號,必然會得智慧的。問題就是世間的人,大都自以為聰敏的,根本不承認自己愚痴,所以你要他念觀世音,不免成為問題。為人還是最好不要自作聰敏,而應承認自己的智慧有限,請求觀音菩薩的加被,多念觀音菩薩的聖號,確信觀音菩薩會賜給智慧,使我們遠離愚痴。愚痴是蓋覆智慧的,學佛是追求智慧的,因此,每個學佛的人,都應衝破愚痴的黑暗,而生活在智慧光明中。己二 結歸神力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佛說至此,復又叫聲『無盡意』說:『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所以對於世間的眾生,能夠『多所饒益』。如令眾生,遠離淫慾,遠離嗔恚,遠離愚痴,這不是饒益是什麼?三毒又名為三不善根,現在只因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轉貪慾而為無貪的凈定,轉嗔恚而為無嗔的慈悲,轉愚痴而為無痴的智慧。拔去三不善根的惡毒,促成三善根的德行,得到和諧而均衡的發展。若非菩薩大威神力的加被,試問怎麼能夠做到這點?世間眾生有一共同心理,即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可能不大願意去做,若對自己有切身利益的,就很樂意的去做。具大威德神通之力的觀音,對眾生是有大利益的,佛陀在此特別勸告說:『是故眾生常應心念』。於此文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心念」兩字。平常大家念觀音菩薩的聖號,都是口念。念時若能心口相應,自然是很好的,設若口念聖號,而心東想西想,雖不能說全無好處,但所得的功德很微,要有感應自然更難!無怪念觀音菩薩的人很多,而得菩薩感應的人很少。當知口在念,心不放在聖號上,不放在菩薩的功德威神力上,要想得到感應是不可能的。所以「心念」二字,在此非常重要。不但心念,還要常念,若高興時即念,不高興時不念,還是不行的。必要常常的念,念時要口念、耳聽、心想,才能得到菩薩威德神力的感應。戊三 能應二求己一 正明應求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救七難,離三毒,都已講過;現在講應二求,即適應眾生的兩種要求,而予以相當的滿足。所謂二求,就是求男求女。「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是為應二求。世間眾生,沒有不希望生男育女的,因為要傳宗接代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家絕子絕孫,在世俗立場說,那是很悲慘的。但以佛法來說,兒女是個累贅,特別對於修行,由於兒女情長,很不易於上路。再說兒女之來,不外兩類:一是來還債的,如孝順父母,愛護家庭的子女;一是來討債的,如忤逆不孝,消耗財產的子女。所以真正修行,不一定要兒女,但為適應世間眾生的所求,慈悲的佛菩薩,也能滿足眾生的願求。是以在所示現的觀音中,有送子觀音等。『若有女人,設欲求男』者:就一般世俗家庭說,夫婦都同樣希望有兒女的,為什麼此中單說女人求男求女?當知女人求兒女的心,較之丈夫要來得真切,所以文中特別指出求兒女的是女人。婦人求兒女比丈夫心切,大概有三個原因:一、做公婆的所以娶媳,大都是為抱孫心切。如媳婦婚後久無子女,不免使公婆失望,甚至對媳婦生起憎嫌,所以女人希望早生兒女,以博取公婆的歡心。二、做丈夫的所以娶妻,是為家族香煙不斷,因而終日辛苦忙碌,無非是為家庭兒女。假定妻子久不生育,不特會失去丈夫的憐愛,甚至促成丈夫另娶新人,是以求子之心特別殷切。三、女子結婚以後,如果沒有兒女,不但公婆憎嫌,丈夫生厭,就是親戚朋友之間,亦會對你生起譏笑,所以女人求子之心,確較男人來得真切。世間若有這麼一個女人,果真希望要求得一男孩,那有什麼辦法?經中告訴我們,只要『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禮拜,就是至誠懇切的五體投地,如現在一般禮佛的那樣。供養,就是以香花等的各種物品供養。在菩薩方面說,對於吾人本是無所求的,還談什麼供養?但為了求福或求子,不得不表示我們一點心意。不過佛法所說的供養,不一定是財物,如能身體恭敬禮拜,口頭稱念名號,心中觀想聖容,如是三業供養,是最上的供養。能夠這樣,觀音菩薩就會送你一個福慧具足的男兒。生而為人,福德與智慧,是同等重要的。有福無慧,如生在富貴人家的白痴,雖有一切好的享受,但是什麼不懂,如是無慧之福,只可說為痴福。有慧無福,如生在貧窮人家的秀才,雖有滿腹經綸文章,但生活很困厄,如是無福之慧,只可說為狂慧。這都是不理想的。所以要求得男,必須要得福慧雙全的男兒,不要得痴福狂慧的男兒,是為求子得子的真義。現在舉一實例如下:中國過去有位在家學佛的居士,名叫譚憲卿,其家很富有,而且有妻妾,但到五十歲時,妻妾均未生子。惟其財產甚多,竟然引起幾個堂侄,為了爭做繼子,想得他的財產,已不斷的在爭論。譚憲卿得到這個消息,感到異常慨嘆,覺得我人還在,已在爭奪財產。譚是篤信觀音菩薩的人,想到觀音的大慈大悲,於是發心取五千元,修設大悲懺壇,虔禮大悲懺四十九天。不久,其妾果然懷孕,到時生下一個眉清目秀,聰敏伶俐的白凈男孩。其妻見到禮念觀音果有感應,也發心捐出一千元建白衣閣,供奉觀音大士,專誠禮拜供養,後來亦生一福德智慧男兒。從此,譚家人丁甚旺,證知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能令你出生漂亮男孩的,惟願諸位深信不疑!不特求男可以得男,若有女人『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謂即在這世間,假使有一女人,祈求觀世音菩薩,希望生一女孩,菩薩亦能滿其所願。端正有相四字,在此異常重要,因為一個女子生在世間,其身相的端正莊嚴,比男眾尤為重視,絕對不能有所缺陷。俗說「五官端正」,佛法說「六根具足」,都是指身相端嚴說的。人生於世,不論男女,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相貌醜陋難看的,總希望自己生得端莊有相的。所謂端正有相,是表示做個女子,要品行端正,尤要行為莊重。假定相貌端嚴而行為苟且,這是絕對不理想的。如果一個女子,相貌端莊,行為不苟,不但父母對之生歡喜心,就是別人見了亦生歡喜。從現實世間上,可以明顯看出:一個三兩歲的女孩,如果長得好看,人家就會喜歡逗她玩,假定又丑又臟,就不會有人喜歡她。所以端正有相,是為女子不可缺少的條件。端正有相,以佛法說是果,有果必定有因,不會無因而有果的。這女子為什麼會生得端正有相?因她『宿植德本』的關係。宿,是指過去。謂在過去生中,做人認真,德行高超,品格清邁,而又在社會上做了種種利益人群的功德善根的事,才能感得端正有相的果報。具有這樣的果報,當然就得『眾人愛敬』。愛敬兩字,在這裡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女子生在世間,能得人人之所敬愛,實在是最理想的,亦必是賢慧庄淑的。老實說,一個女子,如專被人愛而不受人敬,那她必然是很下賤的;反之,若只為人敬而不為人愛,所謂敬而遠之,慢慢就將成為一個孤獨的人,自亦是不理想的。最理想的是:一方面被人所愛,另方面受人尊敬。換句話說,於愛中含有敬的成分在內,即不會隨便被人輕視,或令人存不好的妄念。一個人如為人所敬愛,自然也就得到人的好感,所以在此特用「敬愛」兩字,以示這個女子的才德雙全。求男而得福德智慧之男,求女而得端正有相之女,當知這是相對的講法。實在,男人不但要有福德智慧,亦要端正有相。相貌的美滿,不但是女子所希望,亦是男子所要求的。世間沒有一個男子,希望自己生得醜陋,因為愛美是人類的天性。同樣,女子若端正有相,沒有福德智慧,人生亦是不美滿的。如中國諺語說的「紅顏多薄命」,正是指此端正有相而無福德智慧者說。所以女子亦要具有福德智慧。不過分別來說,男子較重福慧,女人較重相好。實際應說求男便得福德智慧,端正有相之男,求女便生端正有相,福德智慧之女。妙慧童女經說:身相端嚴,就是這裡說的端正有相;富貴尊身,就是這裡說的福德智慧。可知就做人言,福智與有相,是同等重要的。關於求女得女,現在亦舉一事實說明如下:過去我國有位叫華敦的這個人,結婚將近二十年這麼久,其妻始終沒有生男育女,夫婦不免感到有點焦急。但是他們都是信佛的,而且對觀世音菩薩,尤其有高度的信仰,於是就懇切的祈禱於觀音菩薩,並虔誠恭敬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正因他們的懇切至誠,果然得到菩薩的感應。大約經過一個星期,其妻夢見觀音對她說:我看你們這樣虔誠求我,為使你們不至失望,所以現在特給你們一男一女,希望你們安心,別為此事焦慮!其妻作夢不久,果於次年生一男孩,再過一年復生一女。由此可以證明,只要誠心誠意的有求於觀世音菩薩,菩薩無不滿眾生所求,遂眾生心愿。我們應該相信這些事實,因這是佛於法華會上親口所說,絕對不會騙人的。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在事實上講,固然如此;在道理上講,亦可說得過去。當知此中所說的男是代表智慧,女或代表禪定,或代表慈悲,現略分別如下:男之所以代表智慧,從世間看可以發現:男子對於事理的抉擇力,的確是勝過女性的。如有某件事情發生,女子常表現得優柔寡斷,不知怎樣去處理才好,可是男子往往當下予以判斷,應該怎樣立即怎樣,證明女子的智慧較弱。但從行為活動上看,則又明顯的發現,女子性情較為安定嫻靜,不論在怎樣的場合,都表現得比男子斯文。所以一般人說,男的好動,女的好靜。尤其古代,常以幽嫻貞靜,形容女子的美德,所以特以女子譬喻禪定。因而所謂求男求女,在佛法中,應是求智慧之男與求禪定之女。這從佛經所說,可以明確的了解到這點。如欲界的人間天上,由於散亂心的特別重,雖有一般的智慧,但缺乏如法的禪定,因而所有智慧乃是狂慧,若說為男即是狂男。至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雖有微細的定心,但因心力太過薄弱的關係,於是只有定而無慧。無慧所有的定,只可說為枯定,若說為女即是痴女。至於色界的四禪天及無色界的前三天,雖說有定有慧,定慧具足,但此定女,不能出生無漏慧男,不能解決各種煩惱,如是有漏定慧,只可說為痴男石女,仍然是不美滿的,不是佛法行者所當求的法門男女。至於出世二乘聖者所有的定慧,因為能超脫生死,所以叫無漏定慧。「但此慧男,亦只斷見思煩惱,不能斷根本無明;定女雖生無漏,不能入中道。所以吾人應求中道智慧男,中道福德女,不著空有。即定之慧,叫有福的慧男,即慧之定,叫有慧的福女。慧是智德莊嚴,定是福德莊嚴,到佛地位福慧具足,故稱兩足尊。身金色與相好光明無等倫,是即福足;四辨八音,鑒機施教,是即慧足。吾人因無中道福慧莊嚴,所以流入生死而為眾生。諺云:人要衣裝,佛要金裝,莊嚴極其重要。所以必須求福求慧,而又必須福慧雙修。自性是所莊嚴,福慧是能莊嚴,能所不二,是名妙男妙女具足的妙莊嚴」。可見本品所說的求男求女,不能把它看成普通世俗的男女,而應視為智慧之男,禪定之女。還有一種說法:男表智慧,女表慈悲。從普通男女個性看:女子的性情溫和,同情心大,尤以母愛的表現,更超於男子之上,故以女子代表慈悲。所以,求男,就是求智慧;求女,就是學慈悲。唯有如是悲智雙運,始能得到悲智具足。具足了悲智,即與觀音菩薩的悲智相應,當然就得菩薩的威力加被,使我們的慈悲智慧,能一天天的增長起來。悲智也好,定慧也好,這都是佛法行者所應求的。所以修行人同樣要求男求女,不過是求智慧之男以及求慈悲禪定之女而已。己二 總結神力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佛說至此,再叫一聲『無盡意』曰:『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偉大的威德神通之『力』,能令求男者得男,求女者得女,絲毫不讓眾生有所失望!戊四 能得多福己一 勸持較量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以下是能得多福的文。首先勸持菩薩的名號以及較量功德的多少。佛說世間『若有眾生』,發心『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其所應得的『福』德,決定『不』會『唐捐』的。唐是空過,捐即棄捨,不唐捐,是即顯示不會徒勞無益的。因此,我人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別以為對自己沒有好處,其實,恭敬有恭敬的福德,禮拜有禮拜的福德,絕對不會空過,白白花費時間的。有人以為自己天天禮拜觀世音,稱念觀世音,但總沒有得到菩薩的感應,於是以為念拜觀世音沒有用,既沒有產生智慧,亦沒有增長慈悲,更沒有得到禪定。殊不知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所以佛在此特別告訴我們:若果真正稱念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絕對不會空過。既然如此,『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受是領受,這是重在信力的支持;持是憶持,這是重在念力的記憶。領受於心,執持不忘,名為受持。所以受持菩薩的名號,是每個人所應牢牢遵守著的。現在舉高僧傳中一大德得到感應為證:當我國晉朝的時候,在中山地方,有位僧人帛法橋,年少的時候,就喜歡誦經,但是不知什麼原因,聲音總是有點阻塞而不暢達。法橋感到自己的業障深重,乃堅定的實行絕食,並懇切的至誠懺悔,且於七日七夜之中,虔誠敬向觀世音菩薩禮拜祈求,希望得到菩薩的加被,讓自己的誦經聲音,暢達而無阻隔。其他法師看他不眠不食的苦修,覺得對於身體不利,乃勸他不必這樣自苦其身,可是他仍然照樣去行,一點不改自己的初意。真是所謂人有誠心,佛菩薩即有感應,所以到第七日的這天,喉內忽然覺得輕鬆起來,知道這是菩薩的感應,於是用水漱口,等到再念經時,聲達三里之外。遠近的人聽了,都感到很奇怪,人畜都來聽他誦經聲音。一直到九十歲,聲音都不改變。證知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是有靈感的,是不會枉費工夫的。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卧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以上是勸持,現在正較德。吾人平日持念觀世音菩薩,究竟有什麼功德?而所得的功德是大是小,沒有別的辦法可知,唯有從比較中得知。即受持其他菩薩名號所得功德與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所得功德,兩者互相比較一下,立刻就可知其大小。佛對『無盡意』菩薩說:『若』果『有』這麼一個『人』,發心『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這麼多的『菩薩名字』。恆河,是印度的一條大河,綿延數千里,寬四十里,而水極淺。恆河中沙,是很幼細的,佛經中形容多數,每以恆河沙為喻。如以手抓一把沙,其沙已多至不可勝數,一條河中所有的沙,更是難以形容其多。一粒沙比喻『菩薩名,一恆河沙所代表的菩薩,當然是很多的。但這裡所說,不是一二恆河的沙,乃是六十二億恆河的沙,如是恆河的沙所代表的菩薩,可說菩薩是無量無邊之多了。眾生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這麼多的菩薩名號,不用說,持名是很多的,福田亦是很多的。不但受持稱念名號而已,『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卧具、醫藥』,此之所謂四事供養。佛在世時,信徒供養,不出這四事。有病,就供養醫藥,平常則供養飲食、衣服、卧具。因為這些,都是人類生存所必須的,佛菩薩以及羅漢聖者亦不例外。可是這樣供養,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年兩年,而是盡形壽的如是供養。如二十歲開始發心供養,活到八十歲才死,就得供養六十年。總之,盡自己的有生之年,都這樣的作四事供養。從上說來:受持如是多的名號,是受持多,為第一大功德;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是福田多,為第二大功德;四事供養,為供養多,是第三大功德;盡形壽發心供養,為時間多,是第四大功德。因此,佛再問無盡意菩薩曰:你的意見怎樣——『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簡單的說,就是他所得的功德多不多?『無盡意』菩薩老實的回答說:『甚多!世尊』!此人所得的功德很多,不特無盡意菩薩會這樣的回答,就是不論問什麼人,亦會異口同聲的這樣回答:世尊!這些善男子善女人,所得的功德,實在太多了,不是我們所能說得出的。『佛』陀聽了無盡意回答後,接著又對無盡意『言』:此人的功德,固然是很多,『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這人所得的功德,比較起來又怎樣?首先對照起來看一看:只持觀世音菩薩一個名號,沒有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這麼多的名號,這是顯示持名少;唯念觀音菩薩一個聖號,沒有念恆河沙數的菩薩聖號,這是福田少;在時間方面,只是一時的禮拜供養,沒有盡形壽的時間長,這是時間少;既是一時禮拜供養,所供養的四事,當然也就不會很多,這是供養少。在如是一多一少的比較下,以世間一般人的眼光看,自以前者的功德大而後者的功德小,甚至可說不能相提並論的。但佛不是這樣的看法,所以開示我人說:『是二人』所得的『福』德,『正』是平『等無』有差『異』的,且彼此所得的福德,都『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在此或者有人要問: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舉例說:如一顆摩尼寶珠,其價值,勝過其他海寶千萬萬。念觀世音菩薩,如摩尼寶珠;念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如其他海寶,所以福德有大小不同。又如一兩黃金,其價值,勝過千斤稻草。念觀世音菩薩,猶如黃金;念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猶如稻草,所以福德有大小不同。再如經說:布施千萬惡人,不如布施一個善人;供養千凡夫僧,不如供養一羅漢;供養千羅漢,不如供養一菩薩。為什麼如此?惡人是不及善人的,凡夫僧還沒有了脫生死,羅漢又是只求自度而不度生的,所以功德有大小的不同。世人大都有這樣的一個觀念,以為越念得多越好,殊不知念頭太多,相對的妄想亦多,在做工夫方面說,是不怎麼理想的。不論做什麼,都貴於專一,決不可貪多。但我們常看到或聽到很多學佛的人:時而想念這樣的經,時而又要念那樣的經,時而喜歡拜懺,時而對於念咒又發生興趣,真是忙得不可開交。這樣做,功德不能說沒有,但有時弄得心亂不定,反而成為修行的障礙,所以不如至誠懇切專一不二的,或誦念普門品,或持觀音聖號,較為獲益得多。況且一心無二用,當下即普遍法界,六十二億恆河沙的菩薩名字,亦無不在內的,是以專念最為妥善。當知所謂多少,原來是相對的,亦即是比較的。在諸法實相中,一切是絕對的,完全是平等的,根本沒有多少的差別,所以華嚴經中,常常說為一即多、多即一的圓融之理。本此,我們亦可說,念一觀世音菩薩,亦即等於念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而這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亦可說即是一觀音菩薩的化身。既然這樣,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與禮拜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其功德的完全相等,當然沒有一點值得我們驚異的,更沒有一點可值得我們加以懷疑的!是以我望每個佛弟子,如果發心受持觀音菩薩的名號,就專心一意的受持下去,絕對不可三心兩意!如果三心兩意,這也念念,那也念念,結果,不但得不到觀音菩薩的救濟,亦得不到其他菩薩的救濟,真可說是兩頭皆失!己二 結顯多福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這是結顯受持觀音菩薩名號所得的福德。佛對『無盡意』菩薩說:世間任何一個眾生,如能『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那他必然就可『得』到像上所說『如是無量無邊』的『福德之利』,絕對不會空過的。從本品開始直到這裡為止,所謂「問答得名所以」的一段文,已經講完。我們從這問答中,不但知道觀世音之所以名為觀世音,而且知道觀音菩薩對眾生的種種救苦救難以及滿足眾生所求的實際情形,所以應信奉菩薩。乙二 問答游化方便丙一 當機進問游化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這是本品長行文中第二大科,叫做問答游化方便。先是當機者的提出請問,次是如來備示種種的感應。當機請問的有三個問題,如『無盡意菩薩』稟『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一、『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來的?二、『云何而為眾生』演『說』妙『法』?三、『方便之力其事』又是怎樣?觀世音為什麼叫做觀世音,承蒙佛陀的慈悲,已為我解釋清楚,可是從佛陀的介紹,知道觀音是極樂世界的一位大菩薩,但極樂世界離開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土這麼遠,那末,觀音菩薩怎樣來到這個娑婆世界,進行游化工作的?關於這點,還得請佛陀慈悲開示!娑婆是印度話,即我們現在居住的世界,譯成中文,義為堪忍。從眾生立場說:我們生存在這世界當中,可說無時不陷於苦痛深淵中,受重重痛苦之所包圍和襲擊,但無論遭受怎樣痛苦的逼迫,我們都能將之忍受下去。所以堪忍,是即堪能忍受現實世界所加於吾人肉體及心靈上的種種痛苦之謂。不但能忍受痛苦,且以痛苦為快樂,因此,不想離開這個世界。從菩薩立場說:菩薩本可安住清凈國土中,享受種種自在安樂的,但為救度世界的眾生,而來這個世界教化。在教化的過程中,雖然遇到很多怨嫉眾苦逼惱,雖然受到各式各樣的打擊,雖然度生是件艱辛的工作,但菩薩堪能忍受勞倦以及種種苦惱,所以名為堪忍。從極樂世界來此娑婆世界,是顯示觀世音菩薩的身輪。極樂世界的觀音,在此娑婆的游化,以世俗的眼光看,當然是菩薩來到這個世界,但以佛法的觀點說,菩薩仍然安住在極樂世界,根本未曾稍動,是即所謂無來而來。這個道理很深刻,須舉譬喻以說明:安住極樂的觀音,如天上的月亮,應化娑婆以及十方世界的觀音,如水中之月,天上之月只有一個,從來沒有到地上來,但地球上有水的地方,即有月亮的顯現,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正是指此。菩薩雖在極樂從未離開,但什麼地方眾生機緣成熟,菩薩即現身到什麼地方去度化,雖十方世界都可能有觀音菩薩,但菩薩仍在阿彌陀佛的左右,輔助阿彌陀佛度化眾生。所謂不動本際來游娑婆及十方世界,是為菩薩的身輪不思議化。來此娑婆世界為眾生說法,是顯示觀音菩薩的口輪。菩薩既來此世界游化,當然要為眾生說種種法門,因而一般以為菩薩的確在說法,其實是無說而說的。要知諸法實相真理,是離言說相的,不可用言語表達的,如本經說的「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正是顯示這一意趣。但為教化眾生,如果一句不說,眾生怎能體會真理?為了適應眾生的需要,於無言說中而說大小、權實、偏圓、頓漸的各種不同法門,使眾生因言說而契入於實相真理。雖說種種不同的法門,但實無有所說,無說而說,是為菩薩的口輪不思議化。說法而用種種不同的方便,是顯示觀音菩薩的意輪。說法度生,不是容易的事,一定要有方便,如果沒有適當的方便善巧,那就很難進行度化的工作。方便,用現在的話說,是適應的意思。度生不能呆板板的,這樣就是這樣,一定要能適應時代,適應環境,適應眾生的根性,然後淮行教化,就可事半功倍。因時代環境不同,眾生根性不同,如不運用方便隨機應變,遇緣示現,因材施教,那眾生就不易被感化。當你去度生時,須看當時的實際情形,覺得用怎樣的方法為便利,就用怎樣的方法而為眾生說法教化,是為菩薩的意輪不思議化。身口意三者,在眾生位上,叫做三業,因從這三者的活動中,造作種種或善或惡的有漏業;可是在佛果位及菩薩位,稱為三輪,因為以此三者度生,能夠摧毀眾生心中的煩惱,使眾生離苦得樂,超凡入聖。但當佛菩薩運用這三輪時,其所表現的偉大功用,不是我們凡夫心思口議得到的,所以稱為三輪不思議化。觀音菩薩以各種不同的身份,游化無量無邊的世界,上面雖已說過不少,現在不妨再舉一個實例,以證明菩薩的確在此世間廣度眾生。過去我國貴州省修文縣地方,有個白山洞,不斷有水銀從洞中流出,於是鄉間就常有人,聚集在山洞的地方,採取水銀出售。因采水銀者日多,為了工作方便起見,就在山洞附近建立屋宇,成了家庭,居住下來,無形中成了一座數百戶人家的小村莊。過了若干年,因水銀流出太多,致山上土石鬆弛,隨時有崩塌可能,但采水銀的村人,一點都不知道。假若山崩,整個村莊將被壓倒,數百戶人亦將慘死。觀音菩薩慈悲,為了救濟他們,即示現一美女,在山洞前的溪水中裸浴。古時風氣不開,一美女在裸浴,自然就轟動了整個村莊,數百戶的人家,不論男女老幼,都很好奇的立刻出來去看。正當全村的人來看這事時,忽然一陣天崩地裂的響聲,大家回頭一看,整個村莊已被埋在亂石中,大家正幸得以逃命,再回過頭來一看,溪中裸浴的美女,早已不見蹤影!當知這就是觀音菩薩示現度生的一種方法。山崩時,村中有一男子,正在屋中睡覺,未能及時逃出,於是被壓在山石的空隙處,雖然轉動不得,沒有辦法出來,但也沒有壓死,欠了感到飢餓,即虔念觀音聖號,忽見一隻白老鼠,眼如電光一樣的,照在一塊石頭上,石上現有普門品字,白鼠並舐食石上的字,被壓住的男子,亦照樣的舐字,就不覺得飢餓,如是在不見天日的石縫中,度過了將近三年。一天,有人上山採藥,聞有人呻吟聲,尋聲找去,見一人被困壓在石縫中,探詢之下,始知為三年前山崩時被壓在此,再問何以不會餓死,告以每天舐字療飢,現在石頭上還有兩三行字沒有舐完,細看之下,赫然是普門品的字句。當知白老鼠以及石上所現的普門品,都是觀音菩薩示現來救護的。所以觀音菩薩的慈悲,真可說是無剎不現身。丙二 如來備示感應丁一 廣顯應化諸國戊一 明應顯化己一 能應三聖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當機既然請問,佛陀自為解答,所以『佛』又『告』訴『無盡意菩薩』說:『善男子』!你要知道觀音菩薩的游化方便嗎?好,現在就來為你一一說明。『若有』這麼一個『國土』的『眾生』:國土,佛法說為依報;眾生,佛法說為正報。依報為正報所依之處,如人類的生命是正報,人類所住的地球就是依報。正報,是指正式感受苦樂果報的生命體。不過真實說來,依正二報之間,有著相互密切的關係:正報,假定不依國土等的依報則無所住;依報,假定不依生命體的正報則無所顯。生命體的正報,如果是有福的,依報中的出產,自然是豐富的;設若正報沒有福德,所感得的依報,也就異常惡劣,所享受的也就感到缺乏。正報,佛法說有十法界的差別,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的眾生,各有他的依報,所以依報國土,亦有種種差別,大體說來,不出四土:一、五乘共土,這是共世間的,有凡夫亦有聖人,天台將這說為凡聖同居土。如這娑婆世界,雖是現實世間有漏眾生所居住的,但亦有大悲觀音、大智文殊、大行普賢、大願地藏等的諸大菩薩游化其間,所以稱為凡聖同居土。二、三乘共土,這是佛法大小乘所共說的國土,天台將這說為方便有餘土。如二乘聖人所居的世界,雖說是清凈莊嚴的,但所斷的煩惱和所了的生死,都還只是一半,沒有得到究竟,還有殘餘的惑苦存在,只不過是屬方便道而已,所以叫做方便有餘土。三、大乘不共土,這是唯獨大乘所有的,不特不共於凡夫,亦復不共於二乘,天台稱為實報莊嚴土。「為破無明的菩薩所居,以真實因,感真實果,以真實緣,感真實報,色心依正,非常莊嚴妙好。因為菩薩是大道心眾生,發廣大心,度脫眾生,積功累德,種大福業,所以得自在無礙。小能化大,一能化多,正能作依,依能作正,所謂一毛端能現寶王剎海,一微塵里轉大法輪,毛吞巨海,芥納須彌,色心圓融,依正無礙。這皆菩薩因中行六度萬行種種功德的所莊嚴,所以叫實報莊嚴土」。四、佛果不共土,唯佛與佛所住的國土,不特不共於凡夫二乘,亦不共於發心的菩薩,天台稱為常寂光凈土。「佛是無上眾生,因佛究竟生死,無過其上的,故曰無上。寂,是不生不滅湛寂常恆的大寂滅海,解脫德。光,是靈明洞照的大光明藏,般若德。常,即寂光不二,亘古亘今的法身德。所言寂光土,即是三德秘藏。到此才是究竟的土,土即身,身即土,依正融通,身土不二,只是一道清凈法界藏心」,所以稱為常寂光凈土。簡單的說,依報包括四土,正報含有十法界的眾生。除了最高無上的佛,不需要示現救度,其他高低不等的眾生,都需要予以救度,但因眾生的根性,有各式各樣不同,菩薩就得示現不同的身分去適應他。如有國土的眾生,示現菩薩身或聲聞身等都不能教化他,唯有『應以佛身得度者』,才能接受你的感化,在這樣的情形下,『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以度化之,使他聽到成佛的法門,就肯認真的用功修行,斷除所應斷的煩惱,而獲得身心的真正解脫。在此,或者有人產生這樣的疑問:既稱觀音為菩薩,菩薩怎能示現佛身?這可從兩方面來解釋:上面曾經一再講過,現在的觀音菩薩是示現的,實際他於過去生中,老早就已成佛,名為正法明如來,既然如此,現在示現佛身,不過示其本來面目而已,怎麼不能示現佛身?另一種說法,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就可分身作佛。如初地菩薩,能分身百界作佛,二地菩薩,能分身千界作佛。觀音是極樂世界的補處菩薩,其能示現種種不同佛身而為眾生說法,當然是絕對不成問題的。眾生要求見到佛身才願受化,證明這個眾生是希望成佛的,要求成佛而不示現佛身為之說法,怎麼可以?大悲觀音知道眾生有這樣的要求,所以就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圓滿具足的莊嚴佛身,為眾生宣說如何成佛的法門,指示眾生應修六度萬行而成無上正覺。十法界的四聖法界,是聲聞、緣覺、菩薩、佛。前說示現佛身為眾生說法,若依四聖的次第,進而應說現菩薩身為眾生說法,但經文在說現佛身後,接著就說現辟支佛身及現聲聞身,沒有說到現菩薩身,這是什麼道理?當知現在觀音所現的就是菩薩身,菩薩的身分已明顯的表示出來,所以這裡不必再說「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的這段話。若國土中有這麼一類眾生,『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辟支佛是印度話,翻譯到中國來,或者叫做緣覺,或者叫做獨覺,不過二者亦有其分別。緣覺聖者,依於向來所說,是出在有佛時代,稟受佛陀的因緣言教,而得開悟解脫。如佛宣說十二因緣教法,這類眾生聽了,逆順觀察因緣,從生滅因緣中,悟不生滅的真空之理,所以叫做緣覺。十二因緣,就是通常說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等」。隨順這個十二因緣,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就流轉在生死苦海中;違逆這個十二因緣,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就截斷生死而還滅涅槃。緣起雖有十二支,實際只有惑、業、苦的三者,在未解決生死之前,這三者,如環之無端,使我們不斷的起惑、造業、受苦,以致輪轉無有已時,唯有緣覺才能突破緣起鉤鎖而得解脫。獨覺,是出於無佛的時代,即如現在釋迦佛已入滅,彌勒佛還未下生到人間來,乃至釋迦佛的正法亦滅盡時,有獨覺根性的眾生出於人間,由於觀見春天的百花競放,秋天黃葉隨風飛舞散落,因而有所覺悟。以普通凡夫說,見春花開,觀秋葉落,不會有怎樣的感覺,假使有所感的話,亦不過是覺時序的變更而已!但獨覺聖者,從春花開,秋葉落中,覺悟到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在無常演變中,沒有一法可以保持永久不變的。俗說:「好花不常開」,即使開了,亦不能保持不凋謝。於此仔細觀察,體悟無常真理,所以證得辟支佛果。在這現實世間,既有這類眾生,觀音菩薩當然就隱蔽起菩薩的身分,為其示現辟支佛身,宣說十二因緣法,令其依緣起法修行,從緣起的生滅悟到緣起的不生滅,以證辟支佛果。若國土中有這麼一類眾生,『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聲聞,大都是出於佛世的,就是聞佛說四諦法的言教音聲而開悟得解脫的,名為聲聞。像這類根性的眾生,必須要以聲聞人的身分為之說法,才能接受你的教化。觀音菩薩大慈大悲,也就隨順眾生的要求,適應眾生的根性,現聲聞身為之說四聖諦法。四聖諦,為佛法的根本論題,亦是佛法的總綱。佛初在鹿野苑開始轉法輪,就是說四聖諦的真理。第一苦聖諦,是指的苦果,即現實人生所受的種種苦痛。人生是苦,這是世間的事實,誰也不能否認的,但確切體認苦之所以為苦的,無過於佛陀,佛因觀苦而出家,亦為眾生開示苦諦。第二集聖諦,是指的苦因,即招感苦果的動力。廣泛的說,是煩惱與業,切實的說,愛是苦的根本,即吾人在無限渴求的情況下,而造成種種的業因,以致感受生命的苦果。所以苦集二諦,是世間的一重因果。集是世間因,苦是世間果。第三滅聖諦,是指的樂果,亦即遠離生死而獲得的涅槃果。第四道聖諦,是指的樂因,即能證得涅槃果的因素。其所修道雖說很多,但主要的是八正道,依此八正道去行,一定可證涅槃果。所以滅道二諦,是出世間一重因果。道是出世間的因,滅是出世間的果。綜合四諦,實為世出世間兩重因果:世間因果是要斷除的,出世因果是要求證的。菩薩為聲聞根性的眾生說四諦法,旨在令他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而證聲聞聖果。於中,知苦最為要緊,因要知苦才去斷集,知苦才會慕滅修道,是以苦為入道的初門。過去有位專行頭陀的老僧,一次為了出外訪師,在行程中,感到非常的飢餓,乃到一個帶髮修行的女居士家乞食。這位女居士,信佛很虔誠,見有大德來到自己家裡,於歡喜供養之餘,特又恭敬禮拜的請求開示。那知這位頭陀行者,修持固然精勤勇猛,但對佛法沒有認識,現在忽然要他開示,他有什麼佛法可說?在萬分緊迫之下,不知不覺的嘆出一個苦字來。老僧嘆苦的原因,由於自己不知佛法,但在女居士聽到這個苦字,卻有異常的感覺,覺得在自己未修行前,小的時候有受父母管束的苦,結婚以後有受丈夫指責的苦,有了兒女又有家庭纏縛的苦,可說人生無不在痛苦中,從來沒有享受過人生的快樂,不覺悲從中來,竟然痛哭流涕!修頭陀行的老僧,看到她這樣悲傷,不知由於什麼原因,於是不別而行,飯也不要吃了。但女居士在思苦,思惟到極點的時候,竟然情忘而入苦諦三昧,老僧走了也不知道。過了數小時後,女居士起來說:你開示我們一個苦字,真使我們受用不盡。所謂知苦,要像這樣的知苦,才可稱為苦諦。一般世人,終日在苦中打滾,何曾真正知苦?就因未真知苦,所以就沒有辦法離苦,如真知苦,沒有不離苦的。佛陀開示人生是苦,世間是苦,實是有所見而說的。要解除人生痛苦,必須對這現實人生,給予合理的解脫才行。依四聖諦去行,就可達到解脫目的。聲聞與辟支佛,於佛法中,素被稱為二乘,或者叫做小乘。但經中有時又這樣說:聲聞為小乘,辟支佛為中乘,菩薩為大乘。這麼說來,又可看出聲聞與辟支佛,多少還有些差別,換句話說,辟支佛是勝於聲聞的,因為聲聞只斷見思煩惱的正使,對於習氣沒有絲毫的侵除;辟支佛,不但斷除見思二惑的煩惱,且侵除見思二惑的少分習氣,雖還不如佛那樣的斷除一切習氣,但已勝過阿羅漢了,所以聲聞稱為小乘,辟支佛稱為中乘。雖有這樣的分別,但都以己利為目的,對於利他的工作,沒有興趣積極的去推動,所以又統稱為二乘。己二 能應六天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此明能應六天,但這所謂六天,不是通常說的欲界六天,因此應化的六種天中,包括有欲界天及色界天。至無色界天,是沒有色法的,亦無身相示現,所以經文中沒有說無色界天。凡所示現的身相,必為物質與精神和合的生命體。無色界有情,既是純屬精神活動,所以不說無色界的身相示現。若諸國土中,有這麼一類眾生,『應以梵王』的『身』相而『得度者』,觀世昔菩薩大慈大悲,『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梵王,是指色界初禪天的大梵天王。初禪,計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的三天。梵眾天,是大梵天中的普通梵民;梵輔天,是輔助大梵天王的臣佐。因有所統領的天人,當然就有輔助梵王統理天國的臣佐。梵王,就是大梵天的天主,為印度婆羅門教所信奉的梵天,亦即現代基督教、天主教所信奉的上帝。以婆羅門教的思想說:我們這個世界人類,乃至一切有情,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都是大梵天王所創造的。因此,婆羅門教把大梵天看成是人類宇宙的創造者。梵天本身是無始無終永恆不變的,是能支配及主宰人類一切的,所以梵天在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地位很高。但在佛法立場上看,梵天於宗教上,是屬於一神教所信奉的對象。其貪慾心極為薄弱,如欲界所有的物慾與淫慾,均已暫斷,嗔心更是不會生起,所以凡是一神教徒,都認為創造神是最仁愛的。但以佛法說,嗔恚心誠然不起,貪慾心確亦很淡,但憍傲與諂媚心理仍常作祟!關於這,佛經中曾有這樣的說明:佛世時,佛弟子中有位馬勝比丘,一次曾去梵天王宮,正好遇到梵天為其臣民訓話,而且非常自傲的說:我是世間主宰者,是人類的創造者,是絕對究竟者,是最極安樂者,你們是我的子民,不能到達我這樣的地位。興高采烈的正講至此,忽見馬勝比丘站在面前,立刻停止不講下去,且將馬勝比丘引至無人之處,然後悄悄的向馬勝比丘說:剛才我對臣民說的話,請你別要認真,並請千萬不要在他們面前揭穿我的戲言。由此可看出梵天的兩種煩惱:在臣民前所表現的是憍傲,在馬勝前所表現的是諂媚,所以仍有煩惱存在。生天,如生欲界天,只行五戒十善即可,如生上二界天,還得加修禪定。但這還只能做到初禪天的天臣和天民,如要做大梵天王的話,必須更修慈悲喜舍的四無量心。可見作大梵天王,亦不是簡單的事。做到大梵天王的地位,在婆羅門教中,固然至為偉大崇高,但佛法認為,不過是一天王而已,還不能超出三界,了脫生死。梵天雖自認為是宇宙人類的創造者,但卻無力挽救這個苦惱的現實世間,所以當佛出現世間成正覺後,最初原想不說法的,後因大梵天王的請求,佛才開始為人類說法。即此一點,可以證明真正能救世間的,唯有佛陀。如梵天有力量救世間,那又何必請佛說法?亦因如此,梵天歸依了佛陀,成為佛法中的護法者。如一般的寺廟佛殿中:大乘佛教,在佛像旁,多塑文殊、普賢二大菩薩像;小乘佛教,在佛像旁,多塑迦葉、阿難二大尊者像;但有些地方卻例外的,在佛像旁,塑有大梵天王及帝釋天像。這因梵天與帝釋,是佛法有力護法的關係。觀音菩薩知道這類眾生,不是其他身分可以度脫得了的,所以就現大梵天王的身相,來為他們說離愛斷欲法,四無量心法,讓他們依法修行,進而獲得身心解脫。此天所以叫做梵天,是因無有愛欲而得清凈色相的原故。其次說應帝釋身。帝釋,是欲界的天人。欲界六天,分為兩類:一是地居天,一是空居天。地居天有二,就是四天王天與忉利天。帝釋,是忉利天主,居於須彌山頂。忉利天,亦稱三十三天,謂四方各有八天,共有三十二天,加當中的帝釋天,就成三十三天。三十三天,在佛法中,亦有一段因緣:謂於過去久遠以前,當迦葉佛的像法期間,有個窮女子出現於世,見到一尊迦葉佛的塑像,像上的金已剝落,覺得不很莊嚴,於是發心欲為佛像裝金,但心有餘而力不足,結果只好向人乞化,把一點點錢積聚起來買金,金買好了,又請三十二位工匠來鋪金。匠人感於貧女乞討錢財來為佛像裝金的虔誠,乃共發心義務來完成這一工作,由於這一福德善根因緣,他們死後就生到忉利天上,三十二個工匠做三十二天的天子,貧女為三十三天的天主。帝釋是略稱,具足應雲釋提桓因,義譯為能天主,亦佛法中的護法神,與中國向來說的玉皇大帝相似,所以有人以玉皇大帝比喻帝釋天。因帝釋是佛法的護法神,所以常來人間聽佛說法。當其正聞法時,對佛所說世間無常的道理,尚能深自領悟,但一回到天上,即為天上的欲樂所迷,忘記了什麼叫做無常,當然也就不能如法修行。關於這,佛經中亦有這樣一個說明:有次帝釋來人間聽法後,表示回到天宮,定要好好修行。待帝釋回到天宮後,佛的神通第一大弟子目犍連尊者,為了考驗帝釋是否真的修行,緊隨帝釋天后,亦到忉利天宮,竟見帝釋天終日在享受五欲快樂,根本忘了修行的這回事。目犍連尊者為了警覺帝釋天,特以神通力令天宮震動。帝釋驚悸之餘,一眼看見目犍連,即很誠懇的說:尊者!你怎麼與我開這麼大的玩笑?使我的宮殿都震動起來!尊者開示他說:剛才你從佛處聞法回來,說要如法修行的,怎麼一回到天上,就忘得一乾二淨,只知道享受欲樂呢?天宮震動,是警告你世間一切是無常的,欲樂不可貪著,亦是不可靠的,你為什麼這樣迷戀於欲樂呢?若諸國土有這麼一類眾生,『應以帝釋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說什麼法?為說生滅無常的真理,令其覺悟世間無常,依法修行而得解脫。自在天身,是應六天中所示現的第三種天身。自在天,即他化自在天,為欲界的最高一層天。所謂他化自在,是即表示這天所有的種種娛樂,不用自己費力去變化,自有其他天人變好各式各樣的五欲快樂,供其無礙自在的享受,所以稱為他化自在天,這是他福德所感的。智論卷九說:「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頌疏世間品卷一說:「他化自在天,於他化中得自在故」。此欲界的自在天與色界的大自在天,以佛法說,都是違害正法的魔王天。通常說的天魔,就是指此。如佛弟子修行得法,魔王就會下來擾亂,使行者增添很多麻煩。如釋尊於菩提樹下成道前,即曾遭遇魔王擾亂。魔王擾亂,有軟硬不同的兩種辦法:軟的辦法,是以種種欲樂的引誘,如魔女的媚惑,王位的賜與,財利的奉贈等;硬的辦法,是以種種手段的威嚇,如魔兵魔將用刀槍劍戟等對付。但佛當時對這一切,根本不加理睬,亦不為其所動,真正做到儒家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工夫,所以佛能降魔而成正覺。降魔,即是降伏這他化自在天的天魔。魔王是擾亂修行人的,所以普通都說魔王不好,要遠離魔,不但不予合作,亦不與其往來。但大乘佛法,對魔王亦要感化;魔王本處在黑暗中,要勸導他走向光明;魔王行為是要向下墮落的,即鼓勵他不斷向上;魔王動念大都趨向惡的方面,即要設法使他改惡向善。所以世間若有眾生,『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所說,不是魔王法,而是如來正法,使之由黑暗走向光明,由墮落走向升華,由罪惡走向純善,使之改邪歸正,終於得到解脫。魔王與佛是敵對的,發現佛身去感化他,不特不接受感化,且可能更會與佛對立,發現菩薩身去感化他,他亦會感到你是爭取他的眷屬的,同樣不會接受菩薩的教化。在此情形下,只好示現同樣的身分,首先與他打成一片,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再以佛法加以勸導,令改邪歸正做好人,進而引之入佛法中來,唯有運用如此方便,才能度化自在天魔。所以大乘佛法,不但不厭魔恨魔,而且對魔予以高度的同情和憐愍,以佛法轉化他,才是佛法精神。若遇魔來,即立刻的離開,對之不加理會,那麼,世間的惡魔和惡人,不是永遠不能受化,不能改邪歸正了嗎?所以菩薩度化眾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對象,就是天魔都要現身度化。大乘佛法的偉大,即在於此。大自在天身,是應六天中所示現的第四種天身。大自在天是中國話,印度叫做魔醯首羅天,亦即大魔王天,在色界第四禪廣果天上的一天。與前自在天,同樣是擾亂修行人的魔鬼,其道理和前面所說是一樣的。智論所說三目八臂騎白馬執白拂者,就是外道所奉祀的大自在天。若有國土眾生,『應以大自在天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使令從佛法的修學中,而得身心的自在解脫。說到這裡,或者有人要問:菩薩為什麼要現魔王身說法?這在維摩詰經不思議品中有這樣的話說:「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故,教化眾生,現作魔王」。示現魔王身的菩薩,不特不為魔眾所嬈,且能如法教化魔眾。因為必須現魔王身才能感化他們,所以不得不如此方便示現。但這不是普通眼光可以看得出來的,是以吾人別把魔王看成真正的魔鬼,有的應以菩薩來看待的,這從菩薩示現魔王可以得到證明。天大將軍身,是應六天中所示現的第五種天身。查此天大將軍,是帝釋天的家將,經常保護帝釋天的,亦屬欲界忉利天的天人相。在一般人看來,帝釋是常受快樂的,而且其所受快樂,非人間所可比擬,但帝釋亦時受戰爭的威脅,因阿修羅常來向其挑戰,而發生激烈的戰爭。每當帝釋與阿修羅作戰時,那個首先出陣交鋒的,就是這位天大將軍,經中有時叫做那羅延將軍,或堅固力士、金剛力士等。佛教山門內俗稱哼哈二將的,左邊就是那羅延堅固力士,右邊就是那密跡金剛力士,而此統稱天大將軍。天大將軍為菩薩之所示現的,如韋陀贊中說的「韋陀天將,菩薩化身」,是最好的明證。菩薩化身的韋陀,為佛法的護法神,手中持有金剛降魔杵,鎮守山門,擁護佛法。此菩薩示現的天大將軍身,不一定是指那位菩薩,有時可能是文殊、普賢,有時可能是觀音、勢至。現在本經說:若有國土眾生,『應以天大將軍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以化度之,使他從佛法的護持中,逐漸走上解脫的大道,甚至令其成就最高無上菩提。毗沙門身,是應六天中所示現的第六種天身。毗沙門是天王,為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聞天王。四天王天,屬欲界地居天的第一天,居於須彌山的半腰。東方名叫持國天王,南方名叫增長天王,西方名叫廣目天王,北方名叫多聞天王。多聞,為毗沙門的義譯,亦譯遍聞、普聞,不過通常都叫多聞。在婆羅門教,將之稱為財神,即守護財寶的神。佛教大寺廟中,山門內有四大金剛,即此四大天王,皆為佛法的護法神。能修五戒十善的,即可上生四天王天,世間若有一類眾生,以其他的身分不能度化他,『應以毗沙門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說什麼法?除了令其好好的做佛法的護法外,並且為說五戒十善的生天法,使之以此為階梯,而逐漸的趨向解脫之道,以求得身心解脫。由此可知佛法流行在世間,不但要有弘法者,還要有護法者,如在家學佛的國王大臣以及一般男女居士,都是佛法的護持者,佛陀有時曾鄭重的將護持佛法的責任,付託一般居家學佛者的。天神護法,現在不妨說一實例:如佛教比丘、比丘尼戒律,依照向來所說,白衣是不許可看的,誦戒時,白衣亦是不可聽的。佛在世時,一次比丘們舉行半月誦戒,有人在門外偷聽,可是護法神見到,立刻以金剛杵,對偷聽者,當頭擊下,令他趕快離開。證知有護法天神護持佛法的。觀音菩薩應現天身,如上所說,只是欲色二界的六種天身。於欲界中,說到地居的二天,空居的他化自在天,沒有說到夜魔、兜率、化樂的三天;於色界中,說到初禪的梵天,四禪最高的大自在天,沒有說到其他的諸天;而於地居的四王天中,亦只說到北方多聞天王,東南西的三方天王,亦未說到,這是什麼道理?是不是菩薩不應其餘諸天之身?不!菩薩任何天身都可示現的,現在所以沒有說到者,是舉一以代表其餘,免得經文過於煩瑣!己三 能應五人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此明能應五人,但這五人,不是普通人,而是在國家負有領導責任或有相當地位的人,他們原來不一定是信佛的佛弟子,但菩薩示現為他們的身分後,可以逐漸轉化他們來信佛,而成為佛法有力的外護,使佛法在世間,更為廣大的流行,以影響更多的人來信佛,這是很重要的。在應五人中,首先說應小王身。王在君主時代,為一國的主人,是統領整個國家的,具有無上的權威。在中國古代,諸位都知道,大國的國王稱為大王,小國的國王叫做小王,所以小王是對大王而言。但在印度,除了一般國王,傳說尚有轉輪聖王,是能統一天下的,如鐵輪王能統一南贍部洲,銅輪王能統一二洲,銀輪王能統一三洲,金輪王能統一四大部洲。即此統一天下的輪王稱為大王,一般小國的統治者叫做小王。小國的國王,不是一個兩個,如古代的中國及印度,都是有很多小國的國王,這在佛經叫做粟散王,謂小王之多,如粟散在各地那樣的多。國王,不論是大是小,都是一個最高的統治者,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國家的總統,或元首、主席之類。他們對國家的全體人民,負有保衛照顧的責任,即保障全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所以一國治理得好與不好,在古代專制時代,與集權的最高統治者,有著極大的關係。如國王是暴君或昏君,必使全國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中,遭受無窮盡的痛苦,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若國王是聖君或明君,處處愛護老百姓,時時關心老百姓,一切以老百姓的福利著想,不苛捐雜稅以擾民,不無辜殘殺以害民,百姓就可安居樂業,過著和平幸福生活。所以,一個國王對國家人民的影響是很大的。假定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能夠信仰佛法,以佛法的五戒十善,教化人民,指導人民,使得全國人民,都能信仰佛法,奉行佛法,則這國家一定是和平安定的。發心行菩薩道的菩薩,所以要示現國王身,不是自己想做人民的統治者,而其目的是為度化人民。若國土中有類眾生,『應以小王身』去化度他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就隨順眾生的要求,『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所說的法,當然不外五戒十善,使人民本此戒善,奉公守法,和樂相助,果能如此而行,不但得到佛法的受用和利益,並且能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類眾生的心理,大都是向上看的,若一國最高統治者,果能信奉佛法,並以佛法化民,必然會得到上行下效的良好效果,亦即百姓自然而然的來信佛法,所以佛陀曾將護持佛法的重任,付託國王。例如印度佛滅百年左右,有位統一全印的有名的阿育大王,就是佛法最有力的護持者。在他未信佛前,是個非常殘暴的君主,經常隨意將人親自動手殺害,致使全國百姓非常震驚,並且給他起了一個惡名,叫做「暴惡的阿育王」,亦稱為黑阿育。後來經一僧人的感化,即消滅了過去殘暴的噁心,奉行佛法,進而大築佛塔,供養佛陀舍利,以擴大對佛法的宣揚,並定佛教為國教,使印度成為佛教的國家。阿育王自己,亦一變而為仁慈、和藹、愛護百姓的明君。過去對待臣民的暴虐手段,不再出現,從前「暴惡的阿育王」,不再有人叫他,代之而稱呼他的,是「仁慈的阿育王」,亦即白阿育。黑是代表兇惡殘暴,所以佛法說的惡業,亦名黑業;白是代表仁慈善良,所以佛法說的善業,亦名白業。阿育王信佛以後,不特是第一位佛教的傳道帝皇,且是第一個認識到在治理國家時,宣傳是極重要的君主。後來他對於王權,不當作是一種權力,而是看做建立和平、善意和慈悲的工具。而且,阿育王並不以自己國內對佛法的宣傳,能達到邊疆部落的成功為滿足,還要到遙遠的國家去宣傳佛教的教義。曾派佛教使節到敘利亞、埃及、馬其頓等國家宣傳佛教,而最成功的宣傳,可說是錫蘭。現在我們常聽到「世界佛教運動」這句口號,近代這句口號的喊出,不用說,太虛大師是第一人,但在古代印度,推進世界佛教運動的,不能不說阿育王是第一人。因此二,若說阿育王是觀音菩薩的示現,是也未嘗不可的。在阿育王之後,約在佛滅四百多年,又有一位迦膩色迦王出現,亦為佛教有力的護持者,對佛教的貢獻是很大的。其他,如中國的唐太宗、隋煬帝、梁武帝、明太祖等國王,對中國佛法的普遍弘揚,也是盡過最大的努力的。中國向稱隋唐是佛教的黃金時代,這一方面固然有很多大德高僧出現於世,努力佛法的弘揚;一方面亦得力於當時國王的護持和推動。這些,亦都可以看作觀音的示現。在應五人中,其次說應長者身。長者,等於中國說的耆紳、士紳之類。依佛經說,真正的長者,應具有十德,就是姓貴、位高、大富、威猛、年耆、智深、行凈、禮備、上嘆、下歸。於中,前五德屬於身體方面的,後五德屬於心理方面的。簡單說:德望豐隆的,人格崇高的,德行美滿的,財產眾多的,知識廣博的,年齒已尊的,信義孚眾的,稱為長者。為長者的,不論出現於社會的那一角落,都能受到廣大人群的尊重恭敬。為長者的,不論做事或處理任何一個問題,都是極為公道正直的,諸如在鄉間地方,往往有些事情訴訟多年不得解決,可是一經長者出來說句公道話,立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大家心悅誠服的接受調解,可見長者的影響力之大。若他能信仰佛法,則對他具有好感以及恭敬尊重他的人,自然也就隨之奉行佛法。觀音菩薩深深了解這點,對世間的眾生,若有『應以長者身』才能『得度者』,『即』為『現長者身而為說法』,勸他做人應該正直、公平、敦厚、樸實。一般人聽到長者這樣說,自然很樂意的接受,並且老實的照著去做。所以,信佛法的長者,感化力也是很大的。不過話說回來,如果身為長者,不能以佛法修養自己的身心,亦不能以佛法去化導一般人民,其長者的資格,也就成為問題。應五人中,第三是應居士身。居士,通常是指在家學佛之士說的,男的學佛叫男居士,女的學佛叫女居士,好像只限於學佛人的一種稱呼。但在印度,不一定是學佛者的專稱,如四種姓中的第三吠舍,就有居士一流,是指從事農、工、商而富有的人。不過,真正做個居士,也要具有四大美德:一、對於世間的功名官宦不去追求,換言之,不貪世間的榮華富貴,高尚其志而不願事奉王侯。二、對於世間的種種欲樂享受,看得極為平淡,決不妄事追求,真正做到清心寡欲,且於內心蘊蓄有崇高德行。三、雖不追求財富,而家具有財富,且不重視財富,能以自己的財富,施捨廣大的人群。四、自己以道自娛,即於修道中自得其樂。總之,「舉凡不貪名利,不慕富貴,澹泊自持,廉潔隱居,明哲保身,人格高尚,或受三歸,或持五戒,清凈自修,不為煩惱所纏,任勞任怨,以身作則,叫做居士」。如我國古代在山林中修心養性之士,可稱居士。這種人,道貌岸然,態度瀟洒,逍遙自在。若以出家人身份去和他談佛法,可能格格不入,若現同等的身分與之接近,久而得到他的信任,進一步就可引導他到佛法中來。所以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居士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菩薩現居士身的,在中國佛教中,可說是很多的,如古代的龐蘊居士,近代的楊仁山居士,對知識界文化界人士的感化,都曾發生過很大的影響,而有著很大的貢獻。行菩薩道的人,不如聲聞者的呆板,是可示現各種不同身分去化度眾生的。所以修學佛法的在家二眾居士,亦可弘揚佛法度化眾生的,問題是在做居士的人,本身是不是依於佛法而行?是不是依佛的正法去行化?如果是的,在家居士接觸的人多,可從身語所表現的行為,以引導感化他人來歸信佛法。這是在家居士的責任,不可推諉的!應五人中,第四是應宰官身。宰官,通指政府中的文武百官,是協助國家首領治理國家的。古代,除國王外,國家最重要的負責人,是輔助國王的宰相、丞相、首相,其他一切供職於政府的,皆可名官。以現在話說,就是公務員。如一國的總理,各院院長,各部部長,乃至省主席、縣市長、鄉村長等,無不包含在宰官兩字之中。最高的官,如宰相、總理、或行政院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負行政的責任很大。小如一般的縣官,古稱父母官,對老百姓,亦有相當的影響力。假定宰官信佛,百姓亦會隨之信佛。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宰官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慈悲,『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古今信奉佛法、護持佛法的宰官,是很多的。中國佛法能延續到今天,並仍繼續不斷的流傳下去,宰官們的信佛與護法,不能不說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長官信佛,其部下及人民,自然亦受感染而信佛法。一個良好的宰官,向上,對國家的最高領袖,必須竭智盡忠,向下,對所治理的百姓,必須愛護照顧,果能如此,那你信奉佛法,對佛法的弘揚,自然產生很大力量。不唯如此,還可運用宰官身以教化宰官。如軍政長官,一方大員,不是普通人可以教化的,所以觀音菩薩,隨順眾生之機,示現宰官身分,為之說法勸導,令得身心解脫。應五人中,第五是應婆羅門身。常聽佛法的人都知道,印度有四種姓的階級,就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在這四種姓中,非常的不平等,婆羅門向被認為是最高的一個種姓。據摩奴法典說:婆羅門是從梵天的口裡生出來的,在人間的職責,是屬專司祭祀的僧侶,其地位特別尊貴,並且具有超越國王的特殊權力,除了祭祀之外,他們不用做任何工作。剎帝利是從梵天肩生出來的,在人間的職責,是指揮軍隊和管理行政的人,諸如國王和武士,都是屬於這一階級。他們雖然比不上婆羅門那麼高貴神聖,但地位也相當高。吠舍是從梵天膝上生下來的。他們在社會上沒有什麼地位,婆羅門和剎帝利兩階級所需的生活品,主要是由他們供給。所以這一階級人物,包括農民、商人、手工業者。首陀羅是從梵天腳底生出來的,為最低下的階級,所做的是下等職業,終生做牛做馬,還要忍受無理的刑罰!這四種姓,不但在社會上的地位,是極不平等的,就是在宗教的信仰上,也是極不平等的。以在社會說,首陀羅要想與其他的種姓接觸,是都不許可的。首陀羅在路上行走,假定腳踏到婆羅門身上照射下來的影子,也將罹殺身之禍。摩奴法典又這樣的規定:「首陀羅用草葉觸及婆羅門的身體,應行處斬」。由此可見社會上階級,是怎樣的森嚴了。以在宗教說,首陀羅是非再生族,其餘的三姓是再生族。所謂再生,就是人死以後,可再投生做人,因為他們生前有讀誦吠陀經典的權利。所謂非再生族,就是死了以後,一切也就算了,根本沒有可能再來人類受生,因為他們生前沒有權利讀誦吠陀經典。所以印度的四種種姓,其不平等的階級制度,是很明顯而嚴格的。若世間有一類眾生,『應以婆羅門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為他們說什麼法?說平等法,以明人類生而平等的,沒有誰勝誰不如的差別,任何人不可自高自大,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或如以色列人所說「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或自認為自己這一種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印度婆羅門,以為是世間最殊勝、最優秀的種族,經常要踏在其他的種族之上,控制他們,指揮他們,令他們服從自己。現在觀音菩薩示現與婆羅門一樣的身分,以身作則的到處表現平等的精神,以感化婆羅門,打破森嚴的階級觀念,信受人類以及眾生一律平等的真理,本此平等的真理去行,逐漸得到究竟的解脫!己四 能應四眾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此明能應四眾,就是佛法中的四眾弟子。在講之前,先將這段文分別來讀:『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尼』身得度者,即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應以『優婆塞』身得度者,即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應以『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比丘是印度話,中國譯有三義,就是乞士、破惡、怖魔。乞是乞求,士是人的代名詞,就是乞求的人。向來有兩句老話說:「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以資慧命」,是乞士的意義。因為生存在這世間,為了維持生命,不能不受用飲食,但這都得向在俗的人乞化。一個出家行者,如果只為乞食而乞食,不知乞求如來的正法,那就與一般討飯的人沒有差別了。所以佛陀規定,在四十里之內,有人講經說法,出家二眾如不去聽,即是犯戒。破惡,是說出家二眾,既然已經出家,就應本著佛法修行,破除種種的惡法,如出家不能破惡,那就與俗人無異。怖魔,是說出家二眾,在登比丘壇時,白四羯磨受比丘戒,諸護法神皆來護佑,遣使地行夜叉,報告空行夜叉,展轉傳到魔王天上,魔王就生起極大恐怖。魔王所最喜歡的,是魔子魔孫多,令三界內的眾生,都掌握在他的魔掌中,決不願意有個眾生跳出他的掌握。現在出家人發心受戒,依法修行,將離三界,當然使魔恐怖起來,所以名為怖魔。比丘尼的尼字,是女的轉音,即出家的女眾。舉個觀音菩薩示現比丘身的實例:我國禪宗初祖菩提達摩,自得正法眼藏之後,特來我國行化,初到南京與梁武帝見面,相談不能相契,就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後得慧可二祖,乃傳佛法心印給彼。不久,達摩祖師圓寂,葬在熊耳山上。可是經過兩年,北魏特使宋雲,在蔥嶺見到菩提達摩,持有一隻鞋子獨自在行走,宋雲問他到什麼地方去,他說回西天去。宋雲回到魏土,把這消息傳出,最初大家不信,後來開棺視之,棺內空無其人,只剩鞋子一隻。由於達摩只履西歸,所以後來佛教界,就傳達摩祖師為觀音菩薩的化身。再說一個觀音示現比丘尼身的例子:在比丘尼傳中有僧端比丘尼,是劉宋時代人,其家世代信奉佛法,姊妹兩個誓願出家,但僧端的相貌美麗,在鄉間是很聞名的,很多有錢的人家,來向她的母兄說婚,母親及兄答應了一個人家的婚嫁。到了臨嫁前三日,因為僧端不願結婚,於是躲入一個佛教的寺廟,誠心誠意的誦普門品,經過三日的時間,一天在禮拜中,忽見佛對她說:你的夫婿就將命盡,你但精勤勇猛的修持,不要為這事過分憂念!後來其夫婿,真的為牛觸死,而她在佛法中修持,亦得到很大的受用。所以亦可說她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優婆塞是印度話,中國譯為近事男,或清信士;優婆夷亦印度話,中國譯為近事女,或清信女。兩者為在家學佛的二眾弟子,是親近三寶,承事三寶的行人。觀音菩薩示現優婆塞身、優婆夷身,在中國觀音靈感錄中,可說是很多的,不必再多舉例。即如現在在座的四眾,究竟那位是菩薩示現的,我們凡夫肉眼,自然看不出來,但不能因看不出來,就以為沒有菩薩的示現。所以觀音菩薩慈悲,在這現實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四眾不同的身分,才能得到度脫的話,立即示現四眾不同的身分,為他們說各別不同的法,使之依法修行,而得身心解脫!己五 能應眾婦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此明能應眾婦,這裡說的眾婦,不是指一類的婦女,而是指各類的婦女,且是已結婚的婦女,而成為家庭中的主婦,她們在家庭中,有著特殊地位,因為家庭,是以夫婦為中心的,假定家庭主婦,能夠發心學佛,很可能的促成彿化家庭,佛化家庭為佛化社會的基本,我們如要社會得到佛化,必須先從家庭佛化做起。在這意義下,家庭主婦,自然成為一個重要的角色。這段文,可分作四段讀:『應以長者』婦女身得度者,即現長者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居士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宰官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婦女身而為說法』。以印度種姓說,長者、居士,屬於吠舍族人;宰官,是負國家政治軍事重責的,屬於剎帝利族;婆羅門,乃四姓中最高貴的一族。還有屬於賤族的首陀羅,在本文中沒有談到。觀音菩薩現婦女身,所以只現屬於再生族的三種種姓,而不現非再生族的首陀羅婦女身,是因首陀羅族,在當時社會,非常的卑賤,如現其婦女身,所說佛法,不會有人信奉接受,當然也就不會發生效力,所以不現首陀羅婦女身。長者及居士,在社會上,有其崇高的地位;宰官,在政治方面,有其相當的力量;婆羅門,在宗教界,有其特殊的立場。所以菩薩示現這三類婦女身,以作為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的賢內助,來推動佛法,其所得效果,當然就很大。可見菩薩現身,不是無目的的,而是以佛法化導人群的,那一階層發生大的化導影響,菩薩就在那一階層示現,以期達到佛法化世的目的。於此或有人問:在國家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婦女,首推王后,而她的影響力,更不是其他婦女所及,為什麼經中沒有說及現王后身?王后的地位高,號召力強,是最好推動佛法的呀!依古德解釋:君主時代的王后,大都居住於深宮中,很少到宮門外去活動,不如其他主婦能接觸到廣大群眾,所以本經沒有說現王后身。但楞嚴經中,亦說現王后身而為說法的。如說:「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因王后在宮中,亦可教化其宮中眷屬的。若如現代的第一夫人,菩薩更可示現而為教化了。婦女,在家庭、社會,的確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宗教來看,不論那類宗教,以比例說,女性的信者多於男性的信者。而且一般說來,婦女的智慧以及能力,與男眾是不相伯仲的,甚至有些婦女的智慧,還超過男眾很多。所以,婦女一旦信仰一種宗教後,不但對該宗教的真理不斷予以追求,而且其信心亦最虔誠真切。試看各個宗教的傳教大會,均以婦女聽眾為多,由此可見婦女在宗教上的虔誠。既然如此,任何一個婦女,應養成宗教的信仰心,當然是極為切要的,因為婦女是否養成宗教的信心,對人生對社會的影響都是很大的。有人曾經這樣說過:婦女在家庭中,具有三大天職,就是養育子女,烹調飲食,宗教信奉。前二者,現在姑且不談,且來談談宗教信奉。一個家庭主婦,如果具有宗教的信仰,對上,可以影響翁婆,對下,可以影響兒女,對中,可以影響丈夫。如是,家庭全體人員,都沐浴在宗教的氣氛中,自然就會和樂融融,而過著愉快的家庭生活。如對兒女影響說:做母親的果真是個虔誠的宗教信徒,兒女天天受到耳濡目染的感化,自然亦會隨之信仰宗教。比方為佛教徒的母親,能將兒女常常帶到寺廟佛堂中去,讓他們在佛法的氣氛中,慢慢的受到薰陶,自然就留下深刻的宗教印象。到了因緣成熟,就會信奉佛教。因此,觀世音菩薩對那些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才能得到度脫的眾生,就現種種婦女身適應他們而為說法,勸導她們如何在家庭中,做個賢妻良母,以求身心解脫。己六 能應二童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此明能應二童,就是童男童女。在一般人的觀念中,所謂童男、童女,是指七八歲至十一二歲的男女孩子,但這裡應把範圍擴大來說,即不分年齡大小,只要是還未結婚,或抱獨身主義的,都可包括在童男、童女中。童男、童女有一特點,就是天真純潔。如大人見到孩子們,動輒就說他們天真爛漫,活潑可愛,或說他們非常純潔,沒有一點虛偽。事實確也如此,因為他們還未受到社會上各種不良習慣的薰染,所以心地實是天真純潔的。成年人如常與孩子們接觸,即很容易的喚起自己的童心,那怕是久經滄桑,世故極深的人,如與孩子們混在一起,亦會引發其赤子之心。青年佛教與佛教青年一書中說:「佛教也讚美童年,不單贊他的真誠、純潔;特別注重他的慈和,內心有無限光明的憧憬,能不惜一切為真理而追求」。所以童男與童女,實在值得寶愛的!一個人在童男、童女的這個時期,由於它的本身還像一張白紙一樣,你要把他塑造成怎樣一個形態,就可成為怎樣一個形態,如在一張白紙上,要塗紅色就成紅色,要塗黑色就成黑色,所以在這時期,加以引導教化,是最容易亦最重要不過的。我國有句諺語說:「桑樹枝子從小屈」,如果桑樹長高長大了,就很難使它彎曲,唯有乘它枝小葉嫩時加以彎曲。此喻引導孩子,要在七八歲時開始,就對他們加以適當而有效的教導,方可使他們做個循規蹈矩的好兒童,他日長大了,亦可成為一良好的公民。若在童年就染上不良習慣,被不良分子誤導走入歧途,如台灣所說的太保太妹,香港所說的飛仔飛女,新加坡所說的阿飛等,不但他個人前途由此斷送,對社會安定亦起不良作用。如現在各地社會不良少年的到處滋事,使得負責社會治安的人員感到頭痛,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因此,對童男、童女的化導,不論從那方面說,都是異常重要的。佛教近來有「佛化兒童」之說,就是運用佛法教導兒童,使每個兒童的思想行為,都能合乎正軌。觀世音菩薩,見到世間有類眾生,『應以童男童女身』,才能『得』到『度』脫的話,『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開示他們要做一個人格完整而對社會有用的人!己七 能應八部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此明能應八部,就是通常說的天龍八部,為佛法的護法眾。若分開讀,亦如上面一樣,應分八段來讀。『應以天身得度者,即現天身而為說法;應以龍身得度者,即現龍身而為說法;應以夜叉身得度者,即現夜叉身而為說法;應以乾闥婆身得度者,即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應以阿修羅身得度者,即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應以迦樓羅身得度者,即現迦樓羅身而為說法;應以緊那羅身得度者,即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應以摩侯羅伽身得度者,即現摩侯羅伽身而為說法』。『天』:印度叫做提婆,中國譯名為天。平常說三界有二十八天,但這裡所說的天,主要是指欲界的地居天,包括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的天人。如果世間有類眾生,應以天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天身為其說法。楞嚴經說:「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就是此意。在前能應六天文中,雖說應現六種不同的天身,但那是約個別的說,現在總說為天,所以與前不同。『龍』:這在中國,向來說為四靈之一,就是靈異的東西,能夠善為變化。依佛法說,龍有各式各樣的不同:有守天宮的天龍,有守龍宮的海龍,有守寶藏的藏龍,有能致雨的雨龍。不管那一類龍,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從來沒有人見過。不過,在古時代,中國和印度,自來都有龍的傳說,我們不能不承認有龍。龍的福報雖說很大,但是業障亦極深重,並不能安然的享受其福報。據佛經傳說,大鵬金翅鳥,最喜歡吃龍,由於龍身很長,它們吃起來,如世人吃面一樣,所以龍類眾生,常受生命威脅之苦,亦即最怕大鵬金翅鳥。有一次,佛在大海邊修定靜坐,龍又遇到金翅鳥的威脅,特到佛的面前來求救,以期解脫金翅鳥的攫食之難。佛陀慈悲,即將所著的袈裟,分一些給龍王,要他將袈裟撕成一條一條的,披在龍子龍孫的身上,就可免金翅鳥的捉食之難,因為金翅鳥看到佛的袈裟,就不敢再去吃龍,而保護了諸龍的生命安全,由此亦可見袈裟的威力之大!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龍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龍身,到龍宮去為諸龍說法,要它們捨棄嗔心。或說:龍宮在海底里,怎麼能去龍宮說法?這不是不可能的,如現存的佛說十善業道經,就是佛在龍宮為龍王說的。這樣,菩薩當然亦可示現龍身到龍宮為龍說法。『夜叉』:前面說過,這是捷疾鬼,亦名暴惡鬼,有善惡兩類:愛吃人的是惡夜叉,護持佛法的是善夜叉。如比丘比丘尼登壇受戒時,開始白四羯磨,地行夜叉即很歡喜的告訴空行夜叉,空行夜叉得到這個消息,就又很歡喜的轉告四天王天,如是展轉相傳,到達他化自在天魔宮,使諸魔王大生恐怖!善夜叉,能保護行人及護持佛法。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夜叉身去化度他,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夜叉身而為說法。如所熟知的面然大士,就是觀音菩薩的現身。『乾闥婆』:中國譯為尋香、嗅香、食香、香神。是忉利天主帝釋座前的奏樂神。帝釋天既然愛著五欲,當然也就喜歡聽音樂,每當帝釋要聽音樂時,不須派天人去找奏樂神,只須在自己面前焚一枝香,乾闥婆即聞香而來帝釋座前奏樂,一直奏到帝釋不願再聽樂時而止。此奏樂神經常住在須彌山南面的金剛窟中,能夠飛行虛空。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乾闥婆身去化度他,然後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楞嚴經說:「若乾闥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亦即此意。『阿修羅』:中國有三譯:一、非天,意謂修羅有天人之福,無天人之德。二、無端正,據經中告訴我們,阿修羅女是很美麗而端嚴的,但阿修羅男卻極為醜陋,沒有半點端正之相。三、無酒,傳說阿修羅在過去,是很喜歡喝酒的,可是有個時候,找不到酒,無酒可飲,就索性戒了酒,所以說為無酒。阿修羅最大的特質,就是疑心甚重,不論什麼事情,都不輕信別人。由於猜疑心重,好鬥力也就強,而好勝爭強心,亦超過別人多多。修羅最喜歡與帝釋作戰,但也有它的原因,現在不妨舉一事實說明如下:相傳阿修羅王有一女名叫舍脂,其貌長得的確很美,亦可說世間很少有像那樣美女的。後為天帝釋所知,帝釋是屬地居天,沒有斷男女的愛欲,所以就娶阿修羅女為妻,而與阿修羅王有了婿丈的關係,彼此間的感情自亦是很好的。帝釋與舍脂婚後不久,帝釋為了表示對岳丈的尊敬,特請阿修羅王到天宮中去遊玩並小住,當然是以厚禮相待的。當阿修羅盡興之後正要回去時,帝釋為示隆重歡送起見,特命天兵天將的儀仗隊,排列兩旁恭送如儀,豈知阿修羅不但不領女婿的盛情,反疑帝釋有意在他面前示威風,恐嚇他,心中感到老大的不高興!帝釋雖是忉利天的天主,但經常的來人間聽道,有佛出世,就來人間聽佛說法,無佛出世,就來人間聽仙講道。一次,帝釋欲來人間聽仙說道,其妻阿修羅女舍脂,疑其夫婿在人間有外遇,竟與帝釋大起交涉,帝釋告以實際情形,阿修羅女舍脂,無論怎樣不信,要隨帝釋同來人間偵察,帝釋感於他是女子,不宜來到人間而予阻止,於是舍脂更加生起疑心,非要隨他下來不可!待帝釋坐上寶車要來人間時,阿修羅女運用其神術,隱身躲在寶車後面。到達人間,帝釋下車,舍脂亦從車出,帝釋見了,除了責備她幾句,並用花莖打她幾下,致使舍脂大發嬌嗔,直鬧到帝釋陪罪而後已。可是這麼一來,仙人因聽到她的嬌聲鶯語,以致失去神通。帝釋固然因此更為震怒,舍脂亦由此而更懷恨在心,總覺夫婿欺人太甚!過後,舍脂將經過情形向父親哭訴,阿修羅王一聽,不禁怒氣衝天,日前向我示威,今又欺負我女,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發動無數的阿修羅兵將,向帝釋天宣戰,直接攻擊天宮。由於修羅有小小的神通,竟然足踏海底,手撼天宮,使帝釋天大敗而逃,而且經過這次戰爭,帝釋與修羅就經常的戰爭,雖說互有勝負,但帝釋失敗的時候多,因而常常的感受苦惱!到佛陀出世,帝釋向佛求救,佛告訴他要得勝利,在與修羅作戰時,須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帝釋就令天兵天將這樣稱念,果然大獲全勝,而使修羅失敗,逃匿於藕孔中,不敢再與帝釋天戰!阿修羅的特性,既是疑心重嗔心大,那末,在人間做人的人,如果懷疑心重,嗔恚心大,什麼都爭強好勝愛面子,死後即墮阿修羅道。阿修羅在人間時,本亦作了不少善業,如布施等功德,經常都在做的,但因好勝心強,即種了阿修羅因。若有眾生要以阿修羅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捨去疑嗔,而得身心解脫。楞嚴經說:「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亦即此意。『迦樓羅』:中國譯為妙翅鳥,或譯金翅鳥,又名大鵬金翅鳥,住在須彌山北方的大鐵樹間。據佛經中說:此鳥兩翼伸開的距離為三百六十萬里。當它要吃龍時,用它的大翅膀,一撥海水,就可將水分開,見到海底,看見龍宮,即抓龍吃,吃龍如人吃面一樣。上面說,佛以袈裟救龍,致使金翅鳥得不到飲食,於是走來佛前對佛說:你老慈悲救龍,龍得救了不錯,可是我肚子餓,沒東西吃,將要餓死,難道你佛見死不救?佛陀開示它說:你如發心歸依三寶,持不殺戒,以後不再吃龍,我當今佛弟子,在供佛受食時,用米或粥七粒出生,以布施你及曠野鬼神和羅剎鬼子母等,使你們得到資生的生活,不再感受飢餓之苦!所以佛教的出生,是有其重要意義的,不是虛應故事的。在出生時,應念出生偈曰:「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千萬不可草率了事!迦樓羅頭上有顆如意寶珠,如果誰得到了,真可要什麼就有什麼了,迦樓羅有時從口中吐出火焰,所以又名迦樓羅炎。世間若有眾生,要以迦樓羅身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迦樓羅身,為其宣說仁慈愛物之法,使之照著去行,而得身心解脫。『緊那羅』:中國譯為疑人,或譯疑神,這類眾生頭生一角,看來使人生起是人非人的疑惑,所以譯此。亦為帝釋天的奏樂神,與前乾闥婆奏樂神所不同者:乾闥婆所奏的是普通世俗音樂;緊那羅所奏的是法樂。亦可說,前者是奏世間的音樂,後者是奏出世間的法樂。若有眾生要以緊那羅身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緊那羅身,為其宣說如來正法,使之依法修行,而得身心解脫,脫離緊那羅的鬼神生活。『摩侯羅伽』:中國譯為大蟒蛇神,或譯地龍,據說是人形蛇首的樣子。若有眾生要以摩侯羅伽身,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摩侯羅伽身,為其宣說忍辱修慈,柔和修慧之法,使其依法修行,而得身心解脫!『人非人等身得度者』,這是總結上面的八部。所謂人非人:有說似人身而非人身,名為人非人;有說八部鬼神,本來不是人,但變作人形來到佛前,名為人非人;有說人指人類四洲的人群,非人指八部鬼等。雖有多種說法不同,但我以為第一種說法,較為合理。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為了救度天龍等八部眾生,乃適應他們的各自機感,應以何身化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以說『即皆現之而為說法』。己八 能應力士應以執全剛神得度者,即現執全剛神而為說法。此明能應力士,在三十三應身中,這是最後一應身。執金剛神,是佛法的護法神,因他手中經常執有金剛寶杵,所以得名執金剛神。佛教以慈悲為本,什麼不與人爭的,可是世人抓住佛法這點,常常想來破壞佛法,因為佛弟子不願有違慈悲,乃由護法神執金剛寶杵,以降伏破壞佛法的惡人,使他們不致造下毀法的重罪。所以站在佛法的立場,對於世間的眾生,應該慈悲的地方當然要慈悲攝受,應該折伏的時候亦應要威猛折伏,威德並用,才能普救群生。佛教的護法金剛神,亦是有其來歷:相傳過去有轉輪聖王出世,娶二夫人,第一夫人生有一千王子,第二夫人僅生兩個王子。第一夫人的一千王子,自接觸佛法後,都發起大菩提心而廣行菩薩道,成為名副其實的菩薩,將來當然會要成佛,可是誰先成佛呢?父王為了知道這點,特令發菩提心的王子拈鬮以定成佛的先後,結果,最初是拘留孫佛,末後是樓至如來,釋尊是第四成佛。所以要定次第,因為在一世界中,不能有二佛同時出現於世的。第二夫人的兩位王子,見長兄們皆發菩提心將來成佛,於是大太子願作大梵天王,在諸兄成佛時,請佛轉妙法輪,第二太子願作護法神,在諸兄成佛後,為佛法的護持者。此執金剛神,就是轉輪聖王第二夫人的第二太子。釋尊於千子中,為第四位成佛,所以釋尊出世,先有大梵天王的請轉法輪,次有執金剛神的護持佛法。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執金剛神』去度化他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執金剛神而為』宣『說』護持如來正『法』的教法,使之依法而行,做個佛教的有力護法者。戊二 結德勸供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以三十三應身,在此娑婆世界游化,這不過是舉一個簡單的數字,形容觀音菩薩以不同身分,遊行化導眾生的工作。實際,觀音菩薩,正如其他大菩薩一樣,能化千百萬億身形,於種種世界化度眾生的。為此,釋尊特再總結觀音種種功德,以勸無盡意及諸天人發心供養。『無盡意』!釋尊這樣稱呼當機者的法名後說:『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如是,是指觀音救七難、離三毒、應二求,乃至現種種不同身形在世間教化眾生所有的一切功德,而這一切功德,觀音菩薩都已圓滿成就,正因觀音成就了這麼多的功德,所以能『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以種種形,指現種種不同的身形,是顯觀音所現身形之多;游諸國土,指觀音不但在此娑婆世界示現的機會多,同時亦於十方無量國土中,現種種身教化眾生,是形容菩薩游化世界之廣;度脫眾生,意謂菩薩以種種不同身分,游化一切國土,不如一般人的遊山玩水。亦不如現代人的到處觀光,遊覽風景,而是為了度脫眾生的。要知娑婆世界的眾生痛苦,固然需要菩薩的教化和度脫,其他世界的所有眾生,亦同樣的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痛苦,亦需要菩薩去化度令得解脫,所以這是顯示觀音的教化之眾。在此要特別說明的:觀音菩薩本是極樂世界的補處大士,在他游化諸國時,不如我們所想像的,今天游化娑婆世界,明天游化凈琉璃世界,後天又游化另外一世界,假定如此,觀音菩薩真要忙得席不暇暖!所以嚴格說來,觀音游化諸國,是在同一時間之內的,而且本有的觀音,沒有離開極樂世界一步!前曾說過,如天上月亮只有一個,但千江有水千江月,萬江有水萬江月,且不論千江月萬江月,都在同一時間顯現,而真月依然在天空中,從未來到江水中去。因此,有四句話說「一月普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月不下降水不升,水清月明法自爾」。通理法師說:「雖曰以種種形,唯是一真;雖曰游諸國土,不離當處」。都是此一意思的徹底透露。在此更有要了解的: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到十方世界度脫眾生,經過相當長久的時間,照理苦惱眾生應被度脫,為什麼十方世界中,現在還有這麼多的苦惱眾生?別說其他國土,單以娑婆世界來說,就仍有許多沈於苦海中的眾生,受種種痛苦的襲擊,沒有得到解脫,這是什麼道理?依經中說,這不是觀音度生不夠努力,亦不是菩薩在度生過程中有分別心,這個我度,那個不度,問題在於眾生是否肯得接受菩薩的化度,或者看這眾生與觀音菩薩是否有緣?有的眾生與觀音無緣而為觀音所化度不了的,當然就要其他菩薩來教化,才能得到解脫!所以佛菩薩只能化度有緣的眾生,假定無緣是沒法可化度的。正因如此,觀音菩薩,雖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化眾生,現今仍有很多眾生在苦海中不能解脫。問題不在菩薩身上,而在眾生身上,所以要想得到觀音菩薩的救度,首先要與菩薩結下法緣,不然的話,是不能得到菩薩度脫的!觀音菩薩成就這麼多的功德,以種種形游化諸國,既然是為度脫眾生,則菩薩對於眾生的恩德當然是很大的,『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講到供養,通常說有事供養與理供養的兩種。如四事供養,或六供養,或十供養,都叫事供養;設會其理而證入諸法法性,與佛菩薩同一鼻孔出氣,是為理供養。經中又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什麼叫做法供養?就是如法實行,為最上的供養。像「身業供養是禮拜,口業供養是稱讚,意業供養是觀想相好」,都可稱為法供養。不論什麼供養,最要的是一心一意,恭敬至誠,所以說一心供養。丁一 正答游於娑婆戊一 顯示妙德己一 能施無畏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此明觀音能施眾生無畏,因而別號又名施無畏者。佛勸無盡意發心供養觀音後,接著又對無盡意說:『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眾生『無畏』。菩薩摩訶薩,意為菩薩中的大菩薩,因同樣是菩薩,但有初發心菩薩與久修大行菩薩之別。觀音是位大菩薩,即將繼承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成佛,當然不是一般初發心的菩薩,所以稱為菩薩摩訶薩。怖是恐怖,畏是畏懼,即通俗說的害怕。急難,是突如其來,使人措手不及,無法預防,無法應付的一種災難。有福慧者,急難當前,固可隨機應變的予以克服,但若智慧缺乏,不能應付急難,而於內心生起恐怖畏懼的時候,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立刻或隱或顯的在你面前,施予你的無畏,解救你的急難,『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楞嚴經說:「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亦同於此。於怖畏急難中能施無畏,現在不妨舉一實例說明:在我國晉朝的時代,有一大德名釋達開。一次上山去采甘草,不意竟為羌人捉住,關在一個木柵當中,而在達開之前,被關進柵內的,已經有十餘人。羌人是很兇暴野蠻的,每日將被關的人加以烹煮,到最後只剩下達開一人,達開知道明日就要臨到自己,當然不免會生起怖畏,可是怖畏又有什麼用?只好誠懇的默誦觀音普門品,將自己的生命交給觀音菩薩。到了天快亮時,忽有一隻大虎跑來,守衛木柵的羌人,看到老虎來了,就各自逃跑了,老虎不但不走,且將木柵咬出一個洞。達開這時心裡想:雖逃脫了羌人的殺害,但必不能逃出虎口,因而,一方面害怕不已,一方面誠念觀音,等到柵被老虎咬穿了時,虎不但不吃達開,且立刻的離柵而去。到這時候,達開知是觀音驅來相救的,於是得脫羌人之難!當知這就是菩薩的能施無畏!又如有一人獨自上山採藥,忽遇猛虎迎面撲來,不用說,此人這時心中,是感到相當怖畏的,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忽有一老婆婆出來大吼一聲,其兇猛可畏的老虎竟然回頭而去。採藥者於驚魂甫定之餘,再去細看一看時,老婆婆已渺不可見。當知這位老婆婆,就是觀音菩薩的示現,為救眾生急難而來施予無畏的!在這世間,怖畏急難,是很多的,但最大的怖畏與最大的急難,無過於生死,因為一切怖畏,皆由生死而來,假定沒有輪轉生死的生命體,那裡會有各種怖畏急難現前?所以生死是最大的怖畏!眾生果真感到生死可畏,想要跳出生死輪迴,觀音菩薩就會適應我們的要求,隨你所需要的怎樣身形,立即以怎樣的身形,現在你的面前,為你說離生死之法,使你不再感到生死可畏,施予修行了生死的方法,才是真正施無畏者。佛法通常說有財施、法施、無畏施的三種,一般以為財施很重要,殊不知法施及無畏施更為重要!觀音以無畏施於眾生,所以稱為施無畏者。己二 能感供養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此明能感供養。釋尊勸大眾應一心供養觀音,無盡意是位大菩薩,深知供養的重要,所以在聽佛勸供後,『無盡意菩薩』立刻稟『白佛言:世尊』!你老人家要我們一心供養觀音,『我』們現『今當』遵慈命,來『供養觀世音菩薩』。說後,『即』刻『解』下掛在『頸』上的『眾寶珠瓔珞』,而這寶珠瓔珞的『價值』,大約值『百千兩金』,即值十萬兩黃金,以示其異常貴重,現在把這貴重的瓔珞,供養觀世音菩薩,而『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仁者,是菩薩與菩薩間的互相稱呼,即具有仁慈的人,或具有仁德的人。無盡意雖這樣的誠心供養,但當『時觀世音菩薩』,卻『不肯』接『受』他的供養。從文字上看,這段文的意思,是很淺顯的,但文中所含的義理,卻是很深的,不可等閑過去!瓔珞,在印度是一種裝飾品,掛在頸上的飾物叫瓔,纏在身上的飾物叫珞。瓔珞的貴賤,要看各人的身分地位及經濟環境以分別的。如現在的人,喜以鮮花結成花串,掛在頸上以為裝飾,或以珠子穿成一串,掛在頸上以為裝飾,均可名為瓔珞。現在無盡意所供養的瓔珞,是以眾寶珠所串成的,單說寶珠,是指摩尼寶珠而言,現說眾寶珠,是指一切珍珠寶貝,亦即上文說的七寶。正因瓔珞是眾寶珠所串成的,所以特別貴重,價值百千兩金。在這段文中,有句特別值得注意的話,就是「受此法施珍寶瓔珞」。因為無盡意所供養的寶珠瓔珞,明明是財物,應該說為財施才對,為什麼說為受此法施?財施是有形的物質,法施是無形的真理,二者是絕對不同的。現在我們要問:無盡意從頸項上解下來的寶珠瓔珞,究竟是財物?抑或是什麼?佛經所說瓔珞,常是代表功德,所以寶珠瓔珞在此,就是代表種種功德。無盡意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已經積集了無邊的法寶功德,莊嚴自己所證得的清凈法身,所以這裡說的頸項,是代表所證的真如法身,而此真如法身,是用種種清凈功德所莊嚴的。現在從頸項上解下寶珠瓔珞,是即表示菩薩雖證法身,而不安住於法身,從法身中示現化身,來到世間度化眾生,現在以此無盡功德,一心供養觀音菩薩,所以名為法施而不名為財施。無盡意聽佛介紹觀音菩薩成就種種功德,而自己本身亦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可說二大菩薩已得心心相印。佛要無盡意一心供養,想到觀音已成就種種功德,根本不須要財物供養,所以就以自己所積聚的功德,本於一念恭敬,誠心誠意的去供養,這才是最上供養,才是真正供養。或作這樣的解說亦可,就是所供養的雖屬財物,但當正在供養之時,決不在這上面著相,了達所謂三輪體空,根本沒有實在能施的人,沒有實在接受布施的人,亦沒有中間所布施的財物,所以雖終日實行布施,而絲毫不居布施的功德,且認為我這樣做,是自己本分內的事,因而即財布施而轉為法布施。吾人發心布施,財施即為財施,是因發心布施以後,牢牢記著布施這件事,不能做到三輪體空這個程度,所以不能即財施而為法施。同時,還可作這樣的說,就是無盡意供養寶珠瓔珞,不是為自己求功德的,而是為眾生求福德的,如為自己求功德的話,這功德就是屬於有漏功德,不能成為無漏的清凈功德。因為是為眾生求福的,所以將此供養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使諸眾生同樣得到這功德利益,所以能即財布施而轉為法布施。我們眾生不同,不論做了什麼功德,總認這功德是自己所有的,不肯與諸眾生共享其利,好像給了眾生,自己就有所缺少,故不能即財施而為法施。眾生所以不能無相布施及回施眾生,因為以為這是實有的,而不知道能如此做,所得功德更多更大;菩薩深深的了解這點,所以能不著相行施而又回施眾生。無盡意是位大菩薩,通達財法二施等無差別,故即財施而為法施。有以無盡意所供養的瓔珞,是代表智慧,而以觀世音所成就的功德,是代表慈悲,悲智為每一菩薩行者所共具有的,但經中往往以某一功德,為某一菩薩所特有,如觀世音以悲為他的特德,無盡意以智為他的特德,現在無盡意以其所特有的智慧,奉獻給具大慈悲的觀音,因而使得觀音悲智交融,上求下化,運用自如,所以稱為法施。無盡意誠心供養觀世音,而觀世音卻不肯接受,這是什麼道理?就世俗說,珠寶是人人所愛的,沒有的時候,千方百計去求得,如果有人送你,怎會不肯接受?眾生所以不斷的在追求珠寶財物,是由貪慾的驅使;觀音菩薩早已遠離了貪慾,那裡還會隨便接受別人的供養珍寶?是以不受。就佛法說,觀世音固然具有無盡意的智慧,無盡意亦同樣具有觀世音的慈悲,每一大菩薩都是悲智具足的,還有什麼與及受可說?觀世音菩薩深深了解這點,所以無盡意雖誠心誠意的供養,但觀世音卻很客氣的婉拒接受。『無盡意』菩薩見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他的瓔珞供養,於是『復』又很誠懇的稟『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我們的供養是很誠意的,請您『愍』念『我等』沒有種種功德莊嚴自己的原『故』,慈悲接『受此』微分的『瓔珞』供養,使我們略為培植一點功德!從無盡意的再度請求,可知無盡意的發心供養,不是專門為自己的,而是為了一切眾生。因無盡意見到眾生在生死中受苦受難,就是由於過去沒有培植福德,現在你觀世音如不慈悲接受我們供養,那眾生在未來世中,豈不苦難更多?因此請求接受供養,亦唯有如是為眾生髮心供養,才是真心供養。己三 能修供養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與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無盡意誠心供養,觀世音婉拒接受,在此情況下,要供養的供養不到,當會感到異常失望!不過在此還須知道的,就是觀世音菩薩來此娑婆世界教化眾生,即單純的以教化眾生為目的,決不含有其他的絲毫副作用,當更不會指望別人供養自己。現在無盡意受釋尊的勸告發心供養,在未得佛陀勸告接受之前,觀世音菩薩自不可隨便的接受。釋尊深知觀音的用心,所以當『爾』之『時』,大聖『佛』陀就來『告』訴『觀世音菩薩』說,你應『當愍』念『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這些眾生,在娑婆世界,都很苦惱的,因從來很少種諸善根,培諸福德,現無盡意代表眾生髮心供養,亦如自己缺少福德善根,如觀音菩薩不肯接受,豈非令眾生長夜於貧窮困苦中,永無培植福德善根的機會?為令眾生培植福德善根,所以佛陀特令觀音接受供養。『即』在聞佛慈悲勸告的『時』候,『觀世音菩薩』立刻懷著「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的心情,接『受其』無盡意代表眾生所供養的『瓔珞』。於此所應特別注意的:上面佛要觀世音接受瓔珞,不但要他愍念四眾及天龍八部,亦復要他愍念無盡意菩薩,現在觀世音表示接受瓔珞,只說愍念四眾及天龍八部,未說愍念無盡意菩薩,這是什麼意思?佛比菩薩高一級,在佛的立場,固然可說愍念無盡意菩薩;觀世音與無盡意,都是一生補處的大菩薩,彼此的地位是相等的,在菩薩的立場,觀世音說話,就要有分寸,不能說愍念無盡意菩薩。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只說愍念四眾及天龍八部。觀世音菩薩,為了聽從佛陀的勸告,為了愍念四眾及天龍等,將無盡意所供養的瓔珞接受過來,但觀世音菩薩並未將之據為己有,立刻把它『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經文至此,可說已經講完,但其中還有深義,必須再略為說明:觀音最初不接受供養,後經佛陀勸告接受此瓔珞,是為不受而受,以佛法的理論說:不受,是顯示性空;而受,是顯示緣起。所以不受而受,乃是即性空而緣起的意思。觀音接受後,立刻轉伸供養,等於未受,是為受而不受,以佛法的理論說:受是顯示緣起,不受顯示性空,所以受而不受,乃是即緣起而性空的意思。可見在這文中,實包含了性空而緣起,緣起而性空的甚深義理。即緣起而性空,就是一般說的妙有真空,亦即心經說的色即是空;即性空而緣起,就是一般說的真空妙有,亦即心經說的空即是色。觀音菩薩契入畢竟空寂性中,不再執著一切諸法有實自性,所以即將瓔珞分作二分,供養現在的釋迦佛與過去的多寶佛,自己仍是不受。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亦即現在佛,應當要供養,是不用說的。可是釋迦牟尼是什麼意思,還得略為一談。釋迦,是種族名,義譯能仁;牟尼,是聖者德,義譯寂默。所謂能仁,代表佛陀利他的所有慈悲,謂具拔苦與樂的仁慈,而又有積極利他的才能,是為能仁之義。所謂寂默,代表佛陀自利的甚深智慧,謂具廣大無邊的智慧,以之破除煩惱而獲自利,是為寂默之義。實行仁慈,是顯佛陀的入世度生,寂靜默照,是顯佛陀的出世空寂。從這釋迦牟尼四字之義,我們可以看出佛是怎樣的自利利他並重,又怎樣的統一世出世間的兩面。多寶佛是過去佛,怎麼會出現在法華會上的?其因緣也得略為說明一下:據法華經告訴我們:當釋尊在靈鷲山說法華經,說完正宗分,將要講流通分時,忽有一寶塔,從地下出現於空中,塔中安置多寶佛的舍利,塔中並且發出很大的音聲,讚歎釋迦牟尼世尊所說的法華經,都是真實不虛的。如該經見寶塔品說:「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湧出,住在空中,種種寶物而庄校之....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嘆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接著又說:「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億阿僧祇世界,國名寶凈,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湧現其前,為作證明,贊言善哉」!由於這種因緣,所以當佛說法華經時,多寶佛為實現其弘願,佛塔即從地湧現,為釋迦牟尼佛而作證明。在當時法會中,有過去多寶佛,有現在釋迦佛,佛佛是道同的,觀音菩薩轉伸供養,不能單供養那一尊佛,所以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戊二 應問結答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到此應問結答,佛又叫聲『無盡意』說:『觀世音菩薩,有』我上面所說的『如是自在神』通威德之『力』,而『游於娑婆世界』教化眾生。講到自在,有所謂四自在、六自在、十自在之說,但最重要的,不外身心二大自在。如身能夠進退無礙,名為身自在;如心能夠遠離系縛,對於一切通達無礙,名為心自在。法華經序品說:「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是心自在義;唯識演秘中說:「施為無擁,名為自在」,是身自在義。講到神力,就是神通力,有人對這三字作這樣的解說:「神為妙用不測之義,通為通融自在之義,力為力用之義」。綜合自在神力四字,就是不假作意,任運現前,神妙莫測的意思。如是自在神力,是指前文所說現三十三應身,作十九說法,教化救度各類不同眾生而言。游於娑婆世界與前游諸國土,是彼此互影的:即前說游諸國土的時候,並不是不現身於此娑婆世界,現在說游此娑婆世界時,亦不是不赴感於十方諸國土,但因觀音菩薩與娑婆眾生特別有緣,又因娑婆濁惡,菩薩大慈大悲,特別常時游化,所以我們應對觀音特別尊重恭敬供養。甲二 偈頌合顯乙一 重問得名所以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本品長行,在前已經講完;本品偈頌,現在繼續來講。長行,是以散文的體裁宣說的;偈頌,是以韻文的體裁宣說的。佛所說經,大都具有這兩種體裁的。如法華經的二十八品,只有最後普賢菩薩勸發品沒有偈頌,其他各品是都有偈頌的。不過什公所譯的法華經,未將普門品的頌文譯出,後來有一位闍那笈多,將這偈頌譯出,其後諸師認為這是梵本所有的,於是就將此偈,補在什公所譯長行普門品之後,合成完整一品。所以現在流通的法華經之普門品,都有此偈頌,因而依此頌文,略為加以解釋。偈頌是對長行講的,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的差別,但必要四句,方可為一偈。梵語叫做偈陀,中國譯為應頌,華梵兼舉,故稱偈頌。不過分而言之,亦有兩類差別:一是單獨結句以演法義的,在十二部經中稱做伽陀,譯為孤起頌,或名不重頌;二是對前散文所說經義而在重結伽陀句,在十二部經中稱做祇夜,譯為應頌,或名重頌。現在本品的偈頌,就屬重頌的一類。所以名為重頌,亦有兩個意思:一是為了後來法會的聽眾,亦得簡略的聽到前面散文所曾說過的;一是為了對前所說未甚了解的聽眾,亦能因此而得了解並易於記在心中。『爾時』,是指佛陀說完長行的時候。『無盡意菩薩』,就在這個時候,復『以偈』頌『問』於佛『曰』:『世尊』,為佛的十種通號之一,受世出世間的一切凡聖之所共尊而得名的。獲得無上正覺的世尊,與普通凡夫是不同的,是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所以說為『妙相具』。具諸妙相,在提婆達多品,說為「微妙凈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在藥王菩薩本事品,說為「容顏甚奇妙」。佛的具諸妙相,一般都是約應化身說,而提婆達多品說法身具相,這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法身是不是具相,學者間有諍論的,現在不去深說,因為說來話多。至於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屬煩瑣的名相,自不必一一的列出。主要的有:足下千輻輪相,胸前卍字相,眉間白毫相,頂上肉髻相等。相好不是偶然得來的,是由修諸福德所得的。所以有兩句話說:「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而且每一相好,須要百福培成,不是簡單的事!吾人如要得到相好,只要如法的實踐德行,就可如願以償,因為這是修成的,不是天生的。『我』無盡意『今』再『重問』佛陀:『彼佛子』是以『何因緣』,得『名為觀世音』?頌中的彼及佛子,都是指的觀世音菩薩。佛子,本是信佛學佛者的通稱,如所說的四眾、七眾,都可稱為佛子,但這裡是專指觀音菩薩說的。不過嚴格說來,佛視眾生等同一子,是則法界一切眾生,都稱佛子亦不為過。但分別來說,亦有所謂嫡子、庶子之別。依大乘佛法說:二乘人為佛的庶子,是不能繼承如來家業的;菩薩乘是佛的嫡子,能紹隆佛種擔荷如來家業的。是以真正堪稱為佛陀嫡骨兒孫的,唯有自利利他弘法度生的菩薩。觀音是位大菩薩,當有資格稱為佛子。要知佛陀出世,完全以弘法度生為家務事業,除了弘法度生,沒有別事是佛所要做的!我們現在既是佛子,就當如佛一樣的弘法度生,擔當如來所應擔當的事業,如為人子者繼承保持父母的事業一樣。做了佛弟子,不能做佛化事業,而只是以應酬佛事為終身事業,不特對佛為不孝,亦辜負了自己做個佛子。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人類正需要佛法的救濟,為佛子者,更應積極負起弘揚佛法的工作,以免世界人類毀於氫氣彈的威力之下!因此,我望有心紹隆佛種,不令斷絕的真正佛子,應知本身責任的重大,一致起來為佛法為人類為眾生,努力做佛化事業!乙二 合顯得名游化丙一 顯得名所以丁一 總標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凈願。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無盡意用偈向佛請問,『具足妙相尊』的佛陀,也就以『偈答』覆『無盡意』說:『汝』今『聽』我來略說『觀音』菩薩所修的『行』門,不是如一般人所想像那樣簡單的,而實在是微妙不可思議的。觀音所行的各種法門以及所得的各種功德,為什麼不說觀或說視而說為聽?這在前面解釋觀世音之所以得名觀世音,已經說過,由於菩薩的六根互用之故,現在不再重說。由於觀音在修不可思議的行門中,已經獲得不可思議的威德神通之力,所以能夠『善』於普『應諸方所』。這裡說的諸方所,是指的十方國土,意謂觀世音菩薩,本於三十三應身,應現於任何一個國土中,亦即在每個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觀音菩薩的示現,上面說的「無剎不現身」的這話,亦可作為「善應諸方所」的註腳。不但在空間中,無一世界不現,就是在時間中,亦無一時間不現。觀音能夠做到「無剎不現身」的這個程度,是由於他過去開始發心的時候,曾經發過其深似海這樣的弘誓,所以說『弘誓深如海』。弘是廣大的意思,誓是制約的意思,就是本著自己所立的大願做去,不論在怎樣的艱難困苦下,都不因遇到任何阻礙與挫折,放棄自己立願所要做的一切。法界次第下,有這樣幾句話:「廣普之緣,謂之為弘,自製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曰願也」。一個立志發願的人,如不自製其心,非要這樣去做,難免會要退敗下來。唯有本百折不撓的精神,於發誓立願以後,一心專志的向前奮鬥,在未滿足志願以前,決不罷休。什麼才算弘誓?在佛法說,唯有度生的大誓願才是。但度生亦不是度一兩個眾生或少數眾生,而是普度一切眾生。如金剛經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是為真正的弘誓大願。觀音在凡夫位中初發心時,曾發十二大願,如說:「觀音大士,悉號圓通,十二大願誓弘深」,正好作此弘誓深如海的說明。所以一個真正菩薩行者,不但有他們所應共立的通願,亦有他們各自所立的別願,如觀音的十二大願,固然是別願,就是釋迦的五百大願,彌陀的四十八願,藥師的十二大願,都是約個別的誓願說的。發了菩提心,立了弘誓願的觀音大士,不是在一天兩天之間,就完成其廣大誓願的,而是經過不思議的塵劫,精進勇猛的實踐菩薩行,才到達現在一生補處的地位,所以說『歷劫不思議』。劫在印度,叫做劫波,與剎那相對的。剎那,代表最短的時間;劫波,代表最長的時間,而這長時間,不能以通常的年月日時來計算它的。劫波,又譯大時,如智度論第十八說:「大時名劫」。向來分有小劫、中劫、大劫的三類。觀音自行化他所經歷的時間,不是一劫兩劫,三劫五劫,可為我人心思口議所能測度到的,而是經過塵點之劫,不是我人所能思議得到的。觀音菩薩經歷不可思議的塵沙之劫,廣修菩薩大行,其所經歷的時間當然是很長的,正因實踐菩薩行的時間極長,所以所奉事的佛也就多到百千萬億,如金剛經說:「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因此頌說『侍多千億佛』。諸佛出世,菩薩所以侍奉,一因菩薩是要常隨佛學的,雖說佛佛道同,但每尊佛的度生方便,畢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菩薩不得不事奉佛而隨之學習。二因菩薩是要助佛揚化的,雖千萬億佛出世,菩薩不得不事奉在佛的座前,聽候諸佛的遣使,以助諸佛的宣揚法化。侍佛既然很多,積行當然亦勝,所以所發的願,亦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絕對不含有其他不純正的雜念在裡面,是為『發大清凈願』。吾人立願,如果純為個人謀求發展,那不但內心早就已不清凈,且由願力的推動,而表現於行為的,自亦不是純潔的。菩薩立願的動機,向上看,所求唯有佛道,向下看,所求唯在度生,因而身語意三業的一切活動,或暫時的遠離一切煩惱惡行的垢染,或永遠的遠離一切煩惱惡行的垢染,所謂三業無過,名為清凈,才是真正的清凈大願,亦唯有這樣的清凈大願,方能應身一切國土,普遍救度一切眾生。通理法師說:「歷劫二句,顯自修行勝;言菩薩因地修行,所歷之劫,已至不可思議;所侍之佛,已至多千億數,其行可謂勝矣」。那末,發大清凈願,當然是顯所發願勝。「願大、行大、供佛多,源長流遠,根深蒂固,所以具有如是普門示現的應化身,施大無畏,不可思議的妙力,猶如水漲船高,泥多佛大,這是釋迦佛讚歎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的妙力」。因此,觀音菩薩的若行若願,都是不可思議的,都是值得讚美的,因他不是自身要這樣做的,實是為了眾生才這樣做的,為了一心教化眾生令得解脫,以致犧牲自己去證覺最高無上的佛果。佛又進一步的對無盡意說:上面我雖為你說了觀音菩薩的自他行願,現『我』還要『為汝』要『略』的說一說觀音菩薩的化他之行。觀音是位大慈大悲的菩薩,無時無刻不關懷我們眾生,因此,我們不論是『聞名』以『及見身』,乃至『心念』菩薩,都會得到菩薩的感應,而『不』致於『空過』的。通理法師說:「聞名必稱,以口業為感;見身必禮,以身業為感;心念必觀,以意業為感。三者皆能致應,故不空過」。有人以為口頭稱名,身體禮拜,心念思惟,是無意義的浪費時間,沒有一點實益的,這是絕大的錯誤,亦是沒有宗教信念的過失!『能滅諸有苦』者,這就是顯示聞名、見身、心念所得的殊勝利益。諸有,簡單的說,是指欲有、色有、無色有的三有;處中而言,是指五趣雜居地、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舍念清凈地、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非想處地的九有;詳細分析,是指三界二十五有,即四洲四惡趣,六欲並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及不還。統稱為有者,約其有因有果,因果不昧說的。平常我們把有,當著存在的意思講,即三界內的每個有情生命體,雖沒有實在自我可得,但緣起和合的假相,的確是存在這個世間的,所以說名為有。二十五有的不同生命體,從世間的觀點去看,當然是有苦樂懸殊差別的,如天上是極樂的,地獄是極苦的,人間是苦樂參半的;可是,從佛法的觀點來看,三界二十五有的眾生,同在生死苦海中,沒有那個不受苦痛逼迫的。苦以逼惱為義,通常說有八苦,現依智度論第十二,略說二種苦:一、內苦,是指身體上的四百四病苦,心理上的憂愁嫉妒等苦;二、外苦,是指惡賊虎狼等的加害之苦,風雨寒熱等的災難之苦。不論內苦外苦來逼,只要收攝三業,一心稱名、身禮、心念,就可得到菩薩感應,滅除二十五有的諸苦以及各項的厄難,而得身心的究竟解脫!丁一 別顯戊一 能免三災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從此以下,重頌觀音菩薩的救災救難。這兩頌,是明能免火災、水災、風災的三災。『假使』在這世間,有這麼一個對你『興』起陷『害』的心『意』,而且真的把你『推落』到『大火坑』里,以期結束你的生命,那你這時不必對他生起惡念,只要你能稱『念彼觀音』菩薩聖號,就可得到菩薩威德神『力』的惑應,就可使你所落進去的大『火坑』,頃刻之間『變成』清涼『池』,令你不會受到毫末的傷害。華嚴經入法界品說:「摩羅耶山,出旃檀香,若以塗身,設入大火,火不能燒」。世間的旃檀香木,尚且有這樣的力量,何況菩薩的行願之力?高僧傳說魏時有位法力法師,發心修塔起舍,出外募化,得麻一車,行至澤中,忽逢野火,恰巧這時,法力法師倦極而眠,待火燒到他的身邊,才被煙火薰醒,立即稱念聖號,剛將一個觀字說出口,還沒念到世音兩字,風就應聲而轉,火亦隨之熄滅,可見念觀音聖號的效力。至於火是嗔火,前面已說,不必再贅。但亦有以火坑,比喻惡趣。如說:「三惡火坑,臨終欲入」。一個人生前造了罪惡,到了臨命終時,當然會要墮三惡道的,可是正在這個時候,如能一心稱念觀音聖號,仰仗觀音慈悲威德之力,立即轉三惡趣而上生善趣,甚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大悲陀羅尼說:「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消滅」,亦即是這意思。被人推落火坑,而不對人生起惡念,這在有宗教修養的人才能做到,普通一般世人,不說你要致他死地,他要和你拚命,就是有點稍微不如他意,他亦會想辦法要來報復你的,所以做人最好要有宗教的信仰和宗教的修養。『或』者有人乘船橫渡海洋,當船進入海洋之中,忽然遇到狂風暴浪,將船『漂流巨海』打翻而人跌入海中,這是多麼危險的事情!因為不但水深無以自拔,而且還有『龍魚』羅剎『諸鬼』的災『難』!說老實話,這時不被淹死,就葬身魚腹中,很少獲得生存的機會!當此千鈞一髮之際,你如能夠稱『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那你就可仰仗觀音菩薩的威神之『力』,令諸波浪不致將你沒于海底,所以說『波浪不能沒』。當知這裡說的巨海,是指無邊生死大海,龍魚諸鬼,是指吾人內心煩惱。煩惱在吾人心中興風作浪,致使吾人永遠漂流在生死海中,不得到涅槃彼岸的那邊!從事相上,舉一二感應來說:在清朝順治年間,有位秣陵姓劉的,發心朝禮南海普陀,舟中發願得見菩薩,那知後來忽遇風濤,船覆劉入水中,可是人雖在水,但眼前所見的,四周都是紅光,而且有一僧人,帶他回家裡去,在剛到家時候,僧人就失所在。當知這個僧人,就是為搭救劉君而示現的觀音菩薩!比丘尼傳中,說晉時有尼法名令宗,首於冀州,因念聖號,得免賊難。晚上到達孟津,因為無船可度,乃更虔念聖號,忽有一白鹿來,下涉河流,宗隨鹿行,竟不沾濡,因得到家。當知白鹿,亦是觀音示現來救令宗的!戊二 能脫八難己一 怨賊刑戮難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須彌,又名須彌樓,亦名蘇迷盧,中國譯為妙高。因為此山是七寶所成的;所以稱妙;因為此山高出七金山上,所以稱高。在大海中,據金輪上,日月之所回泊,諸天之所游舍,七山七海,環峙環列,四面各有一色:東面是黃金色,南面是琉璃色,西面是白銀色,北面是頗梨色,而且不論那一方面,其水都同山的顏色一樣。此山之高,計有八萬四千由旬,入水四萬二千由旬,出水四萬二千由旬,是娑婆世界的中心。其實,佛經所說的須彌山,就是現在的喜馬拉雅山,這確是世間唯一的高山。佛說:設『或』有人立『在須彌』山的最高『峰』,突然被人把他推倒山下面去,不用說,這個人非致粉身碎骨不可,絕對不會有再生的希望,所以說『為入所推墮』。但若正在這個時候,被人推墮的人,虔誠稱『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得彼觀音威『力』的加被,『如日』於『虛空』中安『住』一樣,不致跌落下去一命嗚呼!推你下去的人,不是你的怨家,就是謀財害命的盜賊;被推的人得以不墮,全是觀音威力的加持。脫此怨賊之難,所以特別要約須彌來說,因為妙高山王,上臨空際,下瞰大海,救難是很不容易救的,在這絕頂高峰都能去救,其餘的地方得到觀音的救濟,自更是不成問題的。廣信府志,載有這樣一個事實:宋朝的時候,有人入山採取銅礦,掘洞至於深不可測,以致該山將欲崩倒,正在這個時候,忽有一女提籃盛金魚一條來賣,在坑中采銅的人,聽到女人賣魚的音聲,大家爭先恐後的出來,到所有工人都走出山洞,其山立即崩倒,而賣魚的女人,不知那裡去了。待大家驚魂甫定,始知這是觀音來救度的!須彌高山,在此是喻我慢高山。人生世間,沒有那個沒有貢高我慢的存在,這從人們自恃凌他的態度,可以明白看出來的。我慢之山最高的人,往往睨視一切,沒有什麼人在他眼下的,自以為是最了不起的,所以始終要想保持自己最高的地位。一旦感覺到什麼不如意,不為大多數人之所尊重時,就又自暴自棄的自甘墮落,等於被人推下須彌峰一樣。所以做人不要自高自大,而應多所自謙。如能常念觀世音,就可安然的坐在自己本位上了!『或』者有這麼一個人,『被』凶『惡』殘暴的『人』,在後面不斷的追『逐』,逼得他無路可以逃走,結果,『墮落』到『金剛山』下面去,不用說,這是非常危險的,生命很難保存的;但若就在這個危急關頭,被人追逐的人,情急智生,懇切至誠的稱『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得彼觀音威『力』的加被,使其生命體上的髮膚,不致受到毫末的損傷,所以說『不能損一毛』。金剛山是中國話,印度叫做斫迦羅。依起世經說,在諸餘大山及須彌山王之外,另有一座大山叫做斫迦羅(亦有譯為鐵圍山的),高六百八十萬由旬,縱橫亦六百八十萬由旬,彌密牢固金剛所成,很難予以破壞摧毀,所以名為金剛山。但若其他東西觸及金剛,倒是很快就毀壞的。最極堅固的金剛山,不要完全看成是外在的山,而是指內在的我執說的。依佛法看,最難打破的,無過於眾生的我執。雖分別我執,在一登初地,便能完全頓斷,但俱生我執,是任運而起的,是最極微細的,初登地時,還不能解決它,要在修道位上,修習生空智觀,才能逐漸斷除,所以喻如金剛。正因眾生的我執堅強,所以圍繞在我執左右的煩惱惡人,經常的在推動我人向懸崖絕壁的險路上走,終而從我執山上,跌落到惡趣中去,受諸痛苦!設『或』世間有這麼一個人,忽然『值』遇很多的『怨』敵以及很多的盜『賊』,首先將他一圈一圈的圍『繞』住,使之沒有辦法逃脫,然後『各』各再以手裡『執』著的一把『刀』,欲對他『加』以殺『害』,不論怎樣,這個人是很難得以死裡逃生的。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你如稱『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得觀音菩薩的慈『力』加被,使他們不但不再有殺你的念頭,而且立刻生起慈悲心來,對你發生極大的好感,所以說『咸即起慈心』。在此,說個事實:民國初年,我國江蘇揚州邵伯李家莊地方,有位大善人,姓李名國琚。不論地方發生什麼事情,只要他的力之所及,都設法予以有力的幫助,務必使事情獲得合理的解決。不幸,一次盜賊闖進他的屋裡,要想搶劫他的錢財。李大善人見賊進來,從容不迫而又極安然的對賊說:你們生活困難我不知道,以致未能和你們略結善緣,今天難得你們來到敝舍,如果有什麼需要,我當儘力貢獻,不過現在你們太辛苦了,想來這麼晚還未用過晚餐,現在先請你們用餐,聊表我的一點微意。盜賊聽到李善人這麼說,雖然吃了他的東西,但不好意思再要他的財物,而且受了李善人的偉大精神感召,從此不再做打家劫舍的勾當,而做一個改邪歸正的好人了!當知這裡說的怨賊,誠如前面長行所說,不是外在的賊,而是內在的賊,如劫功德法財的煩惱,固然是內在的賊,就是見聞覺知的六根,亦是內在的賊。外在的賊容易防範,就是劫奪,亦不過是屬身外之物;內在的賊卻很難防,而且所盜取的,是屬積聚的法寶,使我們在生死苦海中,永遠做個貧窮孤陋的人。所以做人,特別是做個學佛的人,外賊是不必怕的,如有李善人的精神,不特不會受到怨賊的迫害,而且轉化他們成為好人;值得我們可怕的,是自己內心中的賊,這個內賊,不但使我們長時期的在生死海中流浪,且更會迫我們走上危險的三惡道去。設『或』有這麼一個人,犯了國家的法律,要受法律的制裁。在過去專制時代,所謂朕即是國家,國王本其無上的權威,要怎樣的給你治罪,就怎樣的來處罰你,所以說『遭王難苦』。當國王下令使劊子手來殺你的頭,而你在『臨刑』將『欲壽』命『終』結的時候,你如能夠誠心誠意的『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將得到觀音菩薩的威『力』加被,使劊子手所拿的一把刀,立刻一段一段的變壞,不能損害你的身體一絲一毫,所以說『刀尋段段壞』。頌文的「尋」字,在這兒當「立刻」的意思解。臨刑應該壽終,結果沒有死亡,這不是觀音慈力加被是什麼?法苑珠林十七,有一事實記載,雖不關於王難,但可作此註腳:謂有一位道集法師,在壽陽西山遊行,不意為二賊所得,系縛在一棵樹下,在賊將要殺他時,自知掙扎沒有用,唯一心念觀世音,直念至死亦不止。結果,賊雖用刀不斷的砍他,而他始終不受損傷,劫賊看到這樣,不禁害怕逃走,而道集法師亦即獲得解脫!法苑珠林十七,還有一說:謂有法禪法師,在山上行走時,忽然遇到凶賊,自知難免一死,立即虔念觀音,賊雖挽弓向法禪行者射去,但箭始終無法放出,於是賊就投弓於地,立刻逃得不知去向,法禪法師得以安然無恙!己二 枷鎖毒藥難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設『或』有這麼一個人,不知是犯了國家的法律,還是為盜賊之所擄獲,結果,被幽『囚禁』閉起來,而且披『枷』戴『鎖』,甚至用手鐐腳拷加在身上,使你完全失去自由,所以說『手足被杻械』。扣在手上的叫做杻,套在腳上的叫做械。在這時候,你如能夠稱『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仰仗觀音菩薩的威『力』加被,使其無形中『釋然』而獲『得解脫』!釋然,是散開的意思。法苑珠林十七,記一事實;謂我國晉朝時代,有一河內人名竇傳。當時并州刺史高昌與冀州刺史呂護,各自擁兵自重,彼此不相和睦。竇傳在高昌下面做官,遣騎襲擊呂護,不幸為其所俘,執同伴六七人,共同系在一牢獄中,枷鎖防範甚嚴,克日就要殺害。沙門支道山,時在呂護的營中,而與竇傳相識,聽說他被俘虜,而且就將刀殺,特走來監獄地方看他,並且隔戶互相談話。竇傳對支道山說:我現在遇到這樣的危難,你有什麼辦法可以救我?支道山說:這我沒有什麼特別辦法,只要你至心稱念觀音聖號,一定會得到菩薩的感應。竇傳過去亦曾聽說觀音的慈悲,現在經支道山這麼一說,立即專心一意的稱念觀音聖號,經過三日三夜的至誠歸命稱念,看看自己身上的鎖械,好像有點異於尋常,並且覺得略為松解,用手試推一推,忽然離開身體。竇傳復又至心禱告說:我蒙菩薩的慈護,已令桎梏得到自解,但與我同系的人還有很多,我不忍心獨自離去,懇求菩薩慈悲普濟,使同獄的人都得免於囚禁之難!禱告完後,再去牽挽其他的人,他人亦次第的解除枷鎖,好像有人從旁割截一樣。於是大家開戶,共同走了出去,沒有一個看守的人發覺到,因而出了城外,得免枷鎖之難!枷鎖以及杻械,長行亦曾說過,是指名韁利鎖等說的。從表面看,世間一些沒有被幽囚禁閉的人,似乎可作一切的自由活動,根本沒有受到任何的束縛,殊不知事實並不真的這樣。試看,有名譽的人,為了保持他的名譽,終日恐怕名譽喪失,這不是被名譽的枷鎖縛住是什麼?再看,有錢財的人,為了求得錢財更多,終日在盤算怎樣使財富累積,這不是被財利的枷鎖縛住是什麼?所以生存這三界里的眾生,根本就是被三界之所囚禁,從來沒有獲得自由過!現在如能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體念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不再在名利場中追逐,就可釋然得解脫了!接著,再說能脫毒藥難。『咒詛』是最不正當的害人行為。印度有一類外道,能念一種惡咒,以之咒殺自己所要殺害的人,如念起屍鬼咒,亦即毗陀羅咒,令鬼起而殺人。還有畫符焚燒以咒自己所不喜歡的人,或者扎個稻草人來射殺以期自己的仇人死去,都名咒詛。毒藥,指那服了會得喪身失命的,不是一種兩種,所以叫做『諸毒藥』。不論是用惡咒來咒詛你,或者是用毒藥來毒害你,其目的都是想要傷害你的身體,所以說『所欲害身者』。正在這個時候,你如誠心稱『念彼觀音』菩薩聖號,就可仗觀音菩薩的威『力』加被,結果,不但不會傷害到你,而且『還著於本人』,使他自己受到損傷!先說一個事實,再論經中意趣。過去有個卜神的人,名字叫做賴省干,用心是很邪惡的,為使他的卜神靈驗,在他家中特供一個妖物,每年到江浙地方來拐騙童男童女,帶回去祭祀那個妖物。後來有一女童,被他引誘帶回,囚在一間屋裡,當時神棍,哄騙那個女童,要她沐浴更衣,以待妖物來吃。可是這位女孩,由於過去宿根,平時知道念觀音菩薩,所以這個時候,唯有一心稱名,到了深更半夜,在她住的房內,天窗忽然開啟,妖物的兩隻眼睛,如電炬一般的,自窗進入房內,女孩雖極驚怖,但仍一心稱名,念呀念的,女孩口中,忽亦發出光來,射到妖物身上,妖物觸到這光,立即從窗跌下,女孩急呼救命,磁巧屋外有巡警經過,聽到有救命的聲音,即刻就走進房內,看看發生什麼事情,原來是一條大毒蛇,僵死在女孩旁邊。巡警偵悉賴省干是個大壞人,乃把他逮捕送到官廳里去,治他騙人害人的應得之罪!當知這就是一般人說的害人反害己,亦即本經這裡說的還著於本人。所以人生在世,寧可自己吃虧,千萬不可存有害人之心,不然的話,害人不一定害得到,而自己首先遭殃,這是何苦哩!在譬喻經中亦有類似這樣的事實說:有個在家學佛的居士,最初受持五戒,後因年齡衰老,對戒多有忘失。當時山中有個口渴的梵志,曾從居士乞求凈水,但因居士田事忙碌,沒有能夠立即供給,於是梵志憤恨而去。然這梵志不是簡單的,能夠起屍使鬼,乃招一個殺鬼來,對殺鬼說:彼清信士侮辱我,你可替我去殺他。山中有羅漢知道這事,立刻到田家對居士說:今晚你早把燈點起,精勤勇猛的誠歸三寶,誦守口莫犯的偈頌,且慈念一切眾生,那你就可得到安穩。居士受了羅漢的開示,通宵念佛誦戒,結果鬼不能害。但是鬼神之法,人要他去殺,他立即去殺,但如被殺的人,有不可殺的功德,法當卻殺那使鬼的人。於是鬼生嗔恚,欲去殺害梵志。羅漢知道這事,又去掩蔽梵志,令鬼不能得見。因為如此,居士由斯悟道,梵志由斯得活。假定不是羅漢,豈不又添冤鬼?圖書集成神異典一百六卷引東坡居士曰:「觀音慈悲者也,今人遭咒詛,念觀音之力,而使還著於本人,則豈觀音之心哉?今改之曰: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兩家總沒事」!有對這批評說:「東坡云:還著失慈,當雲兩家總沒事。吾不意東坡之高明,而出此鄙俗語也。還著一言,有事有理:事則邪不勝正,慈能制凶。今以正念觀音,自然還著。喻如含血噴天,返污己身;將頭觸火,反焦己額,不期然而然,非菩薩加罰於彼,亦非行人起心愿著彼也」。己三 羅剎惡獸難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設『或』有這麼一個人,突然『遇』到凶『惡』的『羅剎』,有『毒』的『龍』以及一切作災的『諸鬼等』,欲來加害於你,使你的生命結束,正在這個時候,你如一心稱『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仰仗觀音菩薩的威『力』加被,頓時都不敢來加害你,所以說『時悉不敢害』。羅剎,在前長行已解釋過,現在不再重述。相傳過去有一個人,逢人歡喜問長問短。一天,走在路上,遇到一個羅剎,自知性命難保,因為這人好奇,並不由於危險,就不提出問題,所以仍然問道:喂!你這朋友,為什麼胸是白的而背是黑的?羅剎回答他說:我最怕的是太陽光,為了背光行走,所以背黑胸白。該人聽到這話,立刻壯起膽來,拉住羅剎就向太陽光的地方走,羅剎因為怕光,自己反而逃走,該人於是沒有遭到羅剎之難!此意是即顯示:不論羅剎,不論惡鬼,只有在黑暗中行事,對於光明是恐怖的,從不敢在光明中活動,所以只要吾人一心稱名,仗藉觀音菩薩的慈光,就可使羅剎、惡鬼不敢來害。同時亦可說:吾人內心中有貪求不已的貪鬼,黑暗重重的無明鬼,內鬼引生外鬼,所以鬼常來作祟。假定做人,正大光明,公正不苟,邪念不起,任何羅剎鬼怪,是都不會來傷害的!在深山窮谷,或曠野叢林,時常有兇猛殘暴的豺狼虎豹等的惡獸出現。設『若』有這麼一個人,突然遇到很多的『惡獸』將之『圍繞』起來,並且露出它們可怕的『利牙』鋼『爪』,令你感到無限的恐『怖』。正在這個時候,如能虔誠的稱『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仗觀音菩薩的威『力』加被,使得這些四面包圍著你的惡獸,就很捷『疾』的逃『走』,避到無『邊』、無際的『方』向去了。惡獸、毒蛇之類,都是現實存在的東西,而且在古時代,每年為這些東西傷害的人群,確實是很多的,就是到現代,仍然經常聽到有人被惡獸所噬,或為毒蛇所傷。如虎時常出而為患的,我國就有所謂「談虎色變」之說。因此,佛在經中時常舉出毒蛇、惡獸的恐怖,令我人知所警惕!人類最要緊的,就是求生存,如其生存沒有受到威脅,那是不會發生畏懼的。佛陀深知眾生的心理,每舉此實例來為眾生說法。法苑珠林說:在我國宋時元嘉初年,有位黃龍沙門,名叫做曇無竭,是個凈修苦行的行者,經常讀誦觀世音經。一次,與徒眾二十五人,往尋佛國,沿途備經艱險,到達天竺舍衛國路上,遇到一群山象,本是很危險的,但曇無竭捧著經念謂:一心歸命大悲觀世音。這時忽有獅子從林中出來,象見獅子立即驚走,沒有傷害到曇無竭等。可是走了沒好久,又有一群野牛鳴吼而來,將欲加害他們,曇無竭仍舊如初歸命,一心稱名。正在這時,一隻大鷲飛來,使諸野牛立刻驚散,曇無竭等得免受難。可見稱念觀音聖號,是會得到菩薩感應的。南海慈航說:明朝時代有閩南人,名叫雷法震,向以燒炭為業,家裡有鴨欄木,紋理極為精細,欲刻大士像供奉,但因事情太忙,沒有立刻實行。一天入山燒炭,突從榛莽叢中,走出一隻老虎,張牙舞爪的向雷法震撲來,不免使雷法震感到極大恐怖,正當危急的時候,忽來一個美麗的女子,指著虎呵叱它,虎就為她懾伏,叩首搖尾而去。法震承該女子相救,拜問她的姓名以求報答。女子答說:我是君家鴨欄木。說了就不再見其人。法震見到這個情形,知是觀音菩薩來救,於是擇吉雕刻觀音聖像,並且從此終身持齋頂禮,可見觀音的感應之大。己四 毒蟲暴雨難蚖蛇汲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在這世間,『蚖蛇及蝮蠍』之類的毒蛇毒蟲,是很多的,它們吐出來的毒氣,像煙火一樣的燃燒,所以說『氣毒煙火然』。不論什麼人,接觸到這毒氣,都會喪身失命的。假使有人遇到這情形,立刻『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得到觀音的威『力』加被,它們就會『尋』著這個『聲』音,『自』然而然的迴避他去,不再吐出毒氣來傷害你了,菩薩的慈悲感應來得多麼速疾?有說蚖與蝮是同一類的,即一般說的土虺蛇。虺是毒蛇,大的約長八九尺,扁頭大眼,顏色如土,見到人的時候,就昂起頭來向人追逐,其性是極毒的,只要被它咬到,絕對沒有命的。蝮亦是毒蛇的一種,多居在濕地,長約一尺余,頭是很大的,形猶如三角,而頸又很細,毒牙如管狀,全體灰暗色,有褐色斑紋,至尾則突然短小,毒性是很強烈的,被它咬了一口,同樣會沒命的。相傳南宋紹興年間,餘杭地方,有個姓周的女人,在路上行走,見有三條大蛇盤在路心;使她沒法通過,只好鼓起勇氣來,從蛇上面跨過去,蛇亦不甘示弱,立刻發怒追她,並且把她纏倒在地。正在這時,有鄉人名叫龔黎臣的,趕路經過於此,看到這種情景,為了救這女人,沒有他法可想,就合掌高聲稱念觀音聖號並持念大悲咒。說來真是不可思議,蛇聽到觀音聖號的聲音,就放下該女子,而各自行離去。是為尋聲自回去最有力的明證。再說蠍,俗作蠍,屬蜘蛛之類。長約三寸許,青黑的顏色,頸上有觸鬚一對,如蟹螯,頭部與胸部,都是很短的,腹部有十三道環節,後端大環節狹小如尾,末有毒鉤,遇到敵人,就向上彎曲,注射毒汁出來,如人碰到毒汁,可能會失命的。通常捕蜘蛛小蟲為食,並螯人。從口中吐出毒來傷人,是喻人類的惡口漫罵以及挑撥離間所產生的毒害。如惡口漫罵,有時使人難過得不能自安,甚至因此氣得一命嗚呼,這是世間所常見的事實,所以說「一言聽之,令人如三百矛刺心」,就是此意。現在社會的每一角落,差不多沒有一天,沒有人互相漫罵的惡言惡聲。不要以為沒有什麼關係,人與人間的成為仇敵,國與國間的發生戰爭,往往是由一句話不能忍受而引起的。至於挑撥離間,使得雙方互相猜疑,甚至演成激烈的械鬥,同樣會使雙方受到損傷的。所以在這世間做人,關於口業不得不慎,特別是惡口與兩舌,要更特別的避免!本來一個晴朗的天空,忽然烏雲密布,雷聲隆隆震動,如擊鼓之聲,電火閃閃四飛,如牽掣之形,所以說『雲雷鼓掣電』。或者降下堅硬的冰雹,或者落下滂沱的大雨,所以說『降雹澍大雨』。碰到自然界天空中的這些可怖現象,你如能夠虔『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仗觀音菩薩的威『力』加被,即得立時雲消、雨散、雷停、雹止、所以說『應時得消散』。雲是飄浮在空中的,所謂白雲蒼狗,變化萬千。然則雲是怎樣成的?混合在空氣中的水汽,本來是無形無相的,一旦凝結成水點或凍結成冰晶,就變成有形的雲。雲如變烏黑的烏雲,瀰漫於天空中,是即下雨的前奏。雷鼓,是說雲里放電的時候,所發出的巨大響聲,好像擊鼓的聲音一樣,所以叫做雷鼓。過去民智未開的時代,人們將雷稱為雷神,說雷公身上,背一隻大鼓,用手敲擊作響,亦即雷鼓說明。掣電的電,是物質里固有的一種能,可以用來作為動力,並可以利用它來發光發熱,如天空中的閃電。雷電,往往聯結一起說,即先有爍爍的閃電,然後有轟矗的雷聲,因而一般以為雷電是有先後的,其實它們是同時發生的,只因光波傳遞得較快,聲波傳遞得較慢,所以先見閃電而後再聽雷聲。丁三 總結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眾生』在這現實世間,或受窮困之境,或遭危厄之難,所以說『被困厄』,被即受的意思。這末一來,當有『無量』痛『苦逼』迫其『身』心,使之感到身心均不得自在。但尋聲救苦的大悲『觀』世『音』菩薩,具有微『妙』不可思議的『智』慧之『力』,觀見困厄中的眾生,受諸痛苦的逼迫,就被悲心之所驅使,而來救諸眾生的苦難。如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說『能救世間苦』。觀音菩薩之所以得名為觀音,亦即緣此而來。講到這裡,顯得名所以的一大段文,已告結束。丙二 顯游化方便丁一 廣顯應化諸國戊一 身業普應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觀音是位久修大行的高級菩薩,從其所證的圓通體中,發出最極殊勝的妙用,所以說『具足神通力』。神是妙用不測之義,通是無礙自在之義。凡是大菩薩,都具有神通。不過說到神通,向來分為有漏神通與無漏神通的兩類。有漏神通,不但天仙具有,就是鬼神亦有。唯鬼神所有的神通,是報得通,功用不大,只能見到人鬼二道的少分。天仙具有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五通,功用雖比鬼神大得多,但仍然是很狹小的,而且煩惱全在未斷,佛法認為最重要的漏盡通,他們還未獲得。因而有時動起殺機來,利用他的神通,那所造的罪惡就大了!出世的二乘聖者,不但具有一般的五通,亦得佛法說的漏盡通。其所發生的作用,雖勝過天仙的有漏神通百千萬倍,但因未獲究竟的關係,所以二乘的天眼通,只能見此三千大千世界,天耳通,只能聽此三千大千世界,神足通,只能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得到自在,宿命通,只能了知八萬劫以內的事情,他心通,只能知道六凡眾生的心念。登地的菩薩,破了一品無明,所以他們的天眼天耳二通,不但能見聞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而能見聞百個三千大千世界,其神通所發生的功用,較之二乘要廣大到百倍,但還不能算是具足神通。佛的天眼通,能見無量無數無窮無盡的三千大千世界,佛的天耳通,能聽無量無數無窮無盡的三千大千世界,佛的宿命通,了知久遠劫前的事,就好像在今天一樣。徹法底源,究竟具足。觀世音菩薩,在前已說過,是早就成佛的正法明如來,已證圓通妙體,當與初成菩薩道的不同,所以具足不可思議的大神通力。正法明如來示現的觀世音菩薩,不但具有神通妙用,而且『廣修』大『智』慧,大『方便』。大智慧,是指勝義智說的,契證諸法性空的真理,為他的唯一特能;大方便,是指世俗智說的,適應眾生根機而說法,為他的唯一功用。二智兼運,無不具足,稱為廣修。沒有勝義智,決不能證真理,沒有世俗智,決不能度群迷。在菩薩的立場上,這二智是不可偏廢的,而且要有勝義智,才能發生權巧的世俗智。大悲觀音,既然具有神通力及方便智,當然就可以在『十方』世界,一切『諸國土』中,『無』一『剎』土而『不』示『現』其各種應化『身』,以度化各類不同的眾生。剎在印度叫做剎摩,中國譯為土田,經中或叫做國,或叫做土,其義都是一樣的。如稱佛剎,是即顯示一佛所教化的世界。現身,謂佛菩薩能化現種種不同的身分。如本經長行說觀音菩薩現三十三應身,是即現身義。應是隨感而應,謂由眾生所感,自然而然以應,本此可以知道:以度生為本願的觀世音菩薩,不如一般人所想家的是供在寺廟庵堂里,而是活生生的在十方國土到處現身說法的。無剎不現身的觀音菩薩,究竟是在那些地方示現?謂於『種種諸惡趣』中,皆可現身的。諸惡趣,通常是指地獄、餓鬼、畜生的三惡趣;亦有於三惡趣外,加一阿修羅趣,稱為四惡趣的。所以稱為惡趣者,是說眾生以各自的惡業,當趣惡處,名為惡趣。亦有以人與天(修羅偏於諸趣)加入三惡趣,稱為五惡趣的,所以名諸惡趣。人天被稱為惡趣,這是約在生死輪迴中說的。以佛法的出世觀點說,凡是沒有超出三界的,都可說是在惡趣中。以『地獄』說:眾生墮在地獄中,不論是在八寒或八熱地獄以及其他各種地獄,都有種種痛苦來襲擊的。觀音菩薩見到地獄眾生受苦,不忍他們長期陷在重重痛苦的包圍中,於是動起「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悲願,示現地獄眾生的身相,到地獄中去教化他們,令他們出離地獄的苦惱,而獲得身心的解脫!以餓『鬼』說「這雖有無財、少財、多財——如血食之神——的差別,從饑渴苦迫得名,常稱之為餓鬼」。墮在餓鬼道中,常常經過百千萬年,聽聞不到漿水之名,何況其他的飲食?所以趣入餓鬼,是很苦的。觀音菩薩見到餓鬼眾生在受苦,特別示現鬼王面然大士,引起佛說焰口來普救一切餓鬼,是為現餓鬼身而為說法令得解脫。以『畜生』說:這在現實世間明白所見的,有在空中的飛禽,有在陸地的走獸,有在水裡的鱗毛等。墮入畜道的眾生,或是還債而來,或為償命而來,經常受諸不堪忍受的痛苦。觀世音菩薩,見到畜道的眾生在受苦,就示現各種不同的畜生身相,以去度化它們,使它們舍離畜生的果報,而獲得身心的解脫!以人類說:『生、老、病、死』的四種大『苦』,不論是有錢沒有錢的,不論是有地位沒有地位的,誰也免不了。不但人類,就是天上有情,亦同樣不能免。如古德說:「人間難免四相苦,天上何曾免五衰」?觀世音菩薩,見到人類以及天上眾生在受苦,同樣示現人身或天身,來為我們說法,使我們離苦得樂!總之,在三界之內的眾生,不論是屬那一趣的,只要你有苦存在,只要你一心稱名,觀音菩薩大慈大悲,都會現在你的面前,為你說所能接受的正法,使你依此正法去實行,就可漸漸的令你消滅痛苦,所以說『以漸悉令滅』。這在長行說三十三應身中,已詳細的敘述。以上兩頌八句,是總頌現身,所以科為身業普應。戊二 意業普觀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凈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這是觀音菩薩的意業普觀。觀有『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的五觀。以此五觀,顯示度化眾生的根本。依向來所說,前三觀是屬於自利的,後二觀是屬於利他的,所以五觀即含有自利利他的兩大部分。如以五觀為應化的殊勝方便來說,應說那是屬於利他的。而且從前文接下來看,漸令消滅眾生的痛苦,究竟怎樣漸滅法子?因而現在就說五觀以滅眾生之苦,何況科文是顯游化方便,當更以度脫眾生為運用五觀的方便。有人這樣解說:由觀音菩薩生起真觀的觀慧,照見眾生的妄業本空,根本沒有業性的自體可得;起清凈觀的觀慧,照見眾生的自性本來離染,從未受過雜染之所染污的;起大智觀的觀慧,照破眾生的無明痴暗,顯發眾生的本有光明;起大悲觀的觀慧,拔除眾生的無量痛苦,不再受諸痛苦的逼迫;起大慈觀的觀慧,給予眾生的一切安樂,使眾生永遠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依於這一解釋,可說前三觀重在摧毀眾生的惑業,後二觀重在為眾生拔苦與樂,是以五觀都是利他的。因此,古人用真、凈、智三觀,配合天台空、假、中三觀來說,我們認為不必要的。觀音菩薩既以五觀度化眾生,我們就應『常願』菩薩慈悲予以救濟,使我們真能離苦得樂;同時亦應『常瞻仰』菩薩的妙相莊嚴,頂禮景仰以求攝照!所謂瞻仰,是以恭敬心而仰見的意思。法華經方便品說:「瞻仰兩足尊」。維摩經說:「瞻仰尊顏,目不暫舍」。都是此意。以上四句,乃頌結顯觀智。顯示菩薩應物觀照,所以有此五觀差別。菩薩應物觀照的五觀,一一都是清凈無垢的,從清凈無垢的觀中,發出大智慧光來,所以叫做『無垢清凈光』。而這大智慧光,朗然照耀,能夠照破一切煩惱黑暗,猶如日輪高懸在晴明空中,照破大地一切黑暗一樣,所以說『慧日破諸闇』。無量壽經說:「慧日照世間,清除生死雲」;法華經方便品說:「慧日大聖尊」,都是此意。眾生的無知無明,叫做諸闇。清凈智光,能照世間的盲冥,故以慧日譬之。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說:「又如日天子能除諸暗,此經亦復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慧日的光輝,不但能破諸黑暗,而且『能伏災風火』。災兼一切的困厄,惟風火是諸災難中最大的災難。風火大災能伏,其餘的災難,自更不成問題。眾生之所以有風火等的各種災難,嚴格說來,不是外面加到眾生身上來的,而是眾生煩惱之所招感的。煩惱的黑暗既已照破,各種的災難當然能伏。伏除災難、照破黑暗的慧日光輝,像太陽一樣的照耀世間,照得普遍光明起來,所以說『普明照世間』。戊三 口業普益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這是觀音菩薩的口業普益,亦即讚歎觀音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情形。雖說是口業普益,而實際包含三業的活動,亦即顯示觀音菩薩的三輪不思議化。『悲體』者,悲以拔苦為義,諸佛菩薩的悲心,廣大無比,所以叫做大悲。佛菩薩以大悲為體,所以名為悲體。如說:「佛心者,大慈悲是」。「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余善生」,都可作此悲體的說明。而這悲體,亦可說是大慈悲的法身體,是從持戒而得的,因此,戒與慈悲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不殺,不使一切有情受殺生苦,也是給一切有情以安全感。進一步,更要愛護有情的生命。戒,不即是慈悲的實踐嗎」?觀世音菩薩,用大慈悲戒體,身輪現通,示現三十三應,神通妙用之力,駭動猶如雷震大千,驚醒世人的迷夢,所以叫做『戒雷震』。德清古德說:「法身無體,以悲為體,戒者法身所流之教戒也。故將說法,先以雷震,驚動群機,以慈意而興廣大法雲」。『慈意妙大雲』,是顯菩薩的意業。菩薩不特以悲拔除眾生的痛苦,同時亦運用慈給與眾生的快樂,當欲以樂給與眾生時,是即名為慈意。佛法,凡欲褒美不可思議之法,就稱為妙。有說:「妙名更無等比,更無過上義」。佛及菩薩的大慈,遍緣法界一切眾生,如彼大雲普蔭一切,所以名為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是正顯菩薩的口業說法。法華文句說:「甘露是諸天不死之葯,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注維摩經七說:「什曰:諸天以種種名葯著海中,以寶山磨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葯。生曰:天食,為甘露味也。食之長壽,遂號為不死葯也」。佛陀常以甘露喻不生不滅的妙法。妙法能滋潤眾生,所以譬之如雨。無量壽經上說:「澍法雨,演法施」。法華經序品說:「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涅槃經二說:「無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又說:「唯悕如來甘露法雨」。這是以甘露法雨,譬喻如來的教法。觀音菩薩為眾生宣說妙法,令諸眾生普得法益,所以叫作澍甘露法雨。能令眾生得到什麼利益?眾生具有煩惱,而且煩惱熾然,如大火焰一般,用其他的東西,沒有辦法可滅眾生的煩惱焰,唯有菩薩的甘露法雨,始能令諸眾生,滅除煩惱火焰,而達不生不滅的清凈地,所以說『滅除煩惱焰』。丁二 正顯游於娑婆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凈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這是頌文最後正顯游於娑婆世界的一科文,以結束觀音菩薩游化方便的說明。娑婆世界的眾生,特別是眾生中的人類,自古以來是鬥爭堅固的,很難做到和樂相處,往往為了些微小事,發生不必要的爭執,以致訴訟而打官司,不說一般人與人間如此,即夫婦、父子、兄弟等,對簿公庭亦所在多是。假定有人因諍執而起訴訟時,到法庭或裁判所對質時,不免引起官司失敗的怖畏。說老實話,訴訟是最不值得的事。因為不論有理無理,結果,總是對己不利的。設若有人因『諍訟』而『經官處』感到怖畏時,你如能夠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得到觀音菩薩的威力加被,使得彼此之間和平解決爭端,雙方言歸於好,不再在法庭相見。這樣,彼此的宿怨頓消,成為極要好的朋友!不但人與人間經常的相爭,就是國與國間亦不斷相爭,所以我們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一天和平。有人說:一部人類史,就是一部戰爭史,真是一點不錯!戰爭,敵對雙方的軍隊,擺開各自的陣線,彼此互相嚴陣以待,到兩軍正式交鋒時,自然不免互有死亡,想到活潑潑的生命,一個一個的倒下去,不期然的會使人感到怖畏,所以說『怖畏軍陣中』。當這兵災戰禍恐怖危險的關頭,你如能夠『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仰仗菩薩的慈『力』加被,『眾怨悉』皆可以『退散』,化干戈為玉帛,而過和平生活了。頌中的眾怨,不但指敵對的軍隊,亦包含訴訟的怨仇。由於念彼觀音,感聖化而各悔先心,所以悉退散。前文意業普觀中,曾說到觀音的五觀,現於游化娑婆文中,再說觀音的五音。五觀是菩薩的能觀智,五音有為菩薩所觀境,有為菩薩的說法音。以此合釋觀音得名觀音的所以。有人說這五音都是形容觀音菩薩的說法清凈和美妙,其實並不盡然。如『妙音』,不必作其他的解釋,是專指誦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之音而言,因念菩薩的聖號音聲,是即微妙不可思議的,所以稱為妙音。『觀世音』,謂「觀照世間一切持名求救的音聲,即無剎不現身的尋這聲音而去救濟」,所以名為觀世音。『梵音』的梵,是清凈潔白的意思,即觀音菩薩世間出世間法,都是清凈而無垢染的。法華經序品說:「觀音微妙,令人樂聞」。華嚴經說:「演出清凈微妙梵音,宣暢最上無上正法,聞者歡喜,得凈妙道」。法華文句說:「佛報得清凈音聲最妙,號為梵音」。『海潮音』,是以海潮譬音之大者。如海潮滿時,所發出的音響,是極雄壯而澎湃的。還有海潮來時,有其一定的時間,從來不失時的。如長水義疏說:「天鼓無思,隨人發響;海潮無念,要不失時」。這是譬喻菩薩說法及時,從不失其時機,如眾生在什麼時候得度,就在什麼時候為其說法,應以什麼法才能得度,即為眾生說什麼法,如海潮不失其時,所以名為海潮音。『勝彼世間音』者,有說誦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其音如梵音,如海潮音,勝於世間所有一切的音聲,『是故』為佛子者,必『須常』常稱『念』,方能得到實際的利益。有說觀音大士,對十界的眾生之機,能說十界的不同之法,而且其聲清凈,決不是世間的音聲所能及的,所以我人應當常常誦念。前者是約眾生念大士聖號的音聲說;後者是約大士為眾生說法的音聲說。兩說都可通,但我以為前說較為合理。佛陀苦口婆心的勸我們眾生,要常常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但當你在念時,前念後念的『念念』之中,切『勿生』起一念『疑』惑,以為念觀音聖號是沒有益的。當知疑是信的大敵,如一有了疑念存在,你就不能專心一意的去念,由於不能真切至誠的念,自然也就難得菩薩的感應,如要得到感應而來救濟吾人的苦難,你就得毫無疑念的驀直念去!須知『觀世音』菩薩是補處大士,一切煩惱雜染已經斷盡,不同其他未斷盡無明煩惱的菩薩,而被尊為『凈聖』的,即是清凈的聖者。而且我人『於苦惱』的生『死』中,不論遭遇到怎樣的『厄』難,你如能一心稱名,觀世音凈聖,即『能為』我們『作』所『依』的慈父,所『怙』的慈母。換句話說,眾生在這世間,遇到任何災難,觀音菩薩是我們有力的依靠!再說,觀音菩薩,『具一切』無量『功德』。大乘義章第九說:「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滋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天台仁王經疏上卷說:「施物名功,歸己曰德」。勝鬘經寶窟上本說:「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具諸功德的觀音菩薩,常以一雙『慈眼』,等『視』一切『眾生』,如同父母的愛護兒女,不會有不同的看待,因而兒女有什麼困難,父母可以作為唯一的依靠。觀音菩薩集功累德,其所有的『福』德之『聚』,廣大如『海』的『無量』無邊。因為這樣的關係,『是故』眾生『應』當『頂禮』供養觀世音菩薩。頂禮,即五體投地。如說「頭面禮足」,或說「頂禮佛足」等。人生最貴者莫過於頂,最卑者莫過於足。現在以我最尊貴的頭頂,去禮他最卑下的足,如以現在話說,是即最敬禮。甲三 聞品獲益乙一 持地稱揚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爾時』,指佛說完偈頌的時候。當這時候,有位『持地菩薩即從』自己的『座』位站『起』,走到佛的面『前』,稟『白佛言』:『世尊』!在這世間,『若有』一些『眾生』,有勝因緣,『聞是觀世音菩薩品』,了解觀音菩薩救度眾生的『自在』不思議『之業』,且能無處不現的『普門示現』,無苦不拔的『神通』之『力者』,『當知是』聽普門品的『人』,其所得的『功德』,實在是『不少』的。本此可知:吾人如能聽聞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得功德同樣是很大的,不過發心聽聞此品,最好從頭到尾的一直聽下來,中間不要間斷,如果聽一次而停兩次,雖不是沒有功德,但那功德是很小的。持地菩薩,據楞嚴經的介紹,過去普光如來出現於世的時候,曾經出家做了比丘,但他是一個苦惱人,沒有多大的學識,雖說利益人的心念很切,肯做各種慈善事業,普遍利益社會人群,且能損己利人,具有菩薩心腸,但是很可惜的,即沒有聽過佛法,對於理路不怎麼明了,所做有益社會的事,都是天性使然,暗與菩薩行為契合而已。「生而孔武有力,終日在橋旁路邊,遇重負肩擔的人,必定代負代擔過橋,或車不得上行,必代他推挽,並不受值也不受謝。見路有不平的,高的平下,低的填滿,或力修橋樑,大家都稱他持地。雖到處苦心孤詣,用心良善,但未見若何效果」。而且「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後來遇到毗舍浮佛,持地待佛到國王那兒去應供。毗舍浮佛親切的為其摩頂說:你做了很多公益慈善事業,普遍的救濟了不少苦難人群,當然是希有難得的,可是但從物質上去做,不知在心地上用工夫,那是很難得到效果的。要知外在的大地不平,是由於內在的心地不平,要想平於大地,必須先平自心,若心地平,則世界大地一切皆平。持地菩薩聽了毗舍浮佛這番開示,立即心地頓開,見到自身微塵與創造世界所有微塵,完全平等無差別的,所以成為持地菩薩。乙二 時眾發心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釋迦牟尼『佛說是普門品時』,不但持地菩薩得到不少的功德,即在座聽講的大『眾中』,亦有『八萬四千眾生』,聽了之後,立刻『皆發無等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八萬四千,是顯其多數。「西天之法,顯物數之多,常以八萬四千為言」。舉例來說:法華經妙音菩薩品說:「與妙音菩薩俱來者,八萬四千人」。又說:「與八萬四千菩薩圍繞」。又說:「是八萬四千菩薩,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法華經見寶塔品亦說:「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為人演說」。法華經藥王品亦說:「火滅已後,收取捨利,作八萬四千寶瓶,以起八萬四千塔」。無量壽經更連環的說:「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智度論說:「般若波羅密,能除八萬四千病根本」。又說:「八萬四千官屬,亦各得道」。像這樣的說到八萬四千,在經論中是很多的。我們只可把它作為多數的一種說明,不一定剛好是八萬四千這麼多。無等等者,謂佛是最高最上,沒有可以與之相等的,但佛佛道同,諸佛與諸佛是相等的,所以名無等等。僧肇注維摩經卷一中說:「諸佛名無等,與諸佛等,故名為無等等」。智論四十說:「無等等,諸佛名無等,與諸佛等,故名為無等等」。凈影疏說:「佛比餘生無等,名為無等,佛佛道齊,故復言等」。法華經嘉祥疏十二說:「佛道無等,唯佛與佛等故,名此道為無等等」。根據上面的種種說法,可以知道,唯佛名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印度話,中國譯為無上正遍知,或譯為無上正等覺,或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分開來說:阿耨多羅,譯為無上,三藐三菩提,譯為正遍知。能夠覺知真正平等的一切真理,是無上的智慧之功用。依智度論說:「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覺,簡別凡夫的迷而不覺;正等,簡別二乘的覺不普遍;無上,簡別菩薩的覺還未究竟圓滿。發無等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單的說,就是發菩提心,謂以悲智圓成的大覺大解脫為目標,要求自己也完成這樣的大覺,是為發菩提心。佛是人人可成的,問題只看我們是否發菩提心。如發大菩提心,一定可成無上大覺。觀音是發大心的菩薩,如欲真得觀音的救濟,就得發心以與菩薩的悲願相應!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空海法師開示(四十一)
※平常心是什麼 文/衍慈法師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今說1 ~悟顯法師 宣講
※信願法師:念佛行者如何把信心建立在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之上?
※凈業三福的時代意義——大安法師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