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眼中的愛情經濟學3

僅有愛是不夠的  經濟學看人看世界,無一物沒有價格。寶貴者如生命,也是有價的---- 看看人壽保險,就知道個人對自個兒生命估價幾何。愛情,據說價格更比生 命高,卻仍然沒高到無價的程度----人們不會把時間精力都耗費在愛情上, 還要吃飯、穿衣、工作、娛樂、睡覺等。光有愛是不夠的,還必須與其他動 機折衝權衡。個人花在愛情生活上的時間的價值,再加上其他相關的費用, 便是他為愛情付出的價錢。無論是從歷史還是從現實看,愛情活動的方式和 多寡,似乎都是隨這個價錢的變動而有很大不同。   上一篇談愛情經濟學,我們只抓住愛情的一個側面,將它作為情人交往 中的愉悅感受,搞了點簡單的經濟分析。這當然不是愛情的全部。雖然真正 聖潔的愛情,是不講現實利害的,就象保羅在哥林多前書所說:「愛是恆忍、 仁慈的。愛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強迫,不求自己的利益,不輕易動 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 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消退的。」但這是聖人的愛情觀。咱們凡夫俗子, 有許多現實利益,不能不加以考慮。不顧現實利害,不食人間煙火,既經以 情相許,動輒要死要活的愛情,畢竟不是我們俗人生活的常態。   我等凡夫俗子,踏上愛情之路,免不了要過婚姻這一關。婚姻,雖不一 定就是愛情的墳墓,卻也不完全是為了愛情。從經濟學上看,婚姻至少有四 大功能。一是通過勞動分工實現比較利益和遞增報酬,比如女主內男主外, 或者女主外男主內,只要有分工,就都比每個人既主內又主外,效率要高。 二是互相提供信用,協調人力資本投資,比如一人工作供養另一人讀書。三 是分享家庭共有品,這包括兩情相悅的愛情,調兒弄子的天倫之樂等等。還 有彼此的知識和智慧,同樣是可分享的共有品。所以人們常發現,有個受到 良好教育的妻子,通常有助於提高丈夫工資。四是防災保險。象生病不至於 無人照顧之類,只是其中最明顯的例子。過去靠天吃飯的農業社會,也常常 靠婚姻來分攤風險。比如印度農村,流行將女兒遠嫁,便有防範農業歉收風 險的功效----兩親家不在同一個農業區,同時遭災的可能性小,如此,一方 遭災則另一方便有能力接濟。   如果我們考察愛情的另一側面,把它視作婚姻伴侶的醞釀和挑選過程, 那麼,上述種種經濟上的考慮,便必然滲透進來。這就把我們帶進了婚姻經 濟學的領域。   用經濟學觀察婚姻,可以對很多古老問題,提出有趣的新解釋。比如一 夫多妻制。無論歷史上還是現實中,除一夫一妻制外,經常見到一夫多妻制, 而一妻多夫制很少見。如此情形,有經濟學上的道理嗎?   當然有。加里·貝克爾以後的經濟學家會這樣告訴你。   這世上或許有不講利益的愛情,卻難得有不講利益的婚姻。婚姻的四大 經濟功能,都反映個人可以從婚姻中取得的實際利益。這些利益的大小,又 取決於配偶的品質,如收入、財富、地位、教育等。肖伯納有句話:「女性 的本能,驅使她寧願分享一流男人的十分之一,也不要獨佔三流男人的全部。」 這意思是說,一流男人娶十男人個妻子,每個妻子分享到的利益,仍不亞於 做三流男人的唯一配偶。因此,在婚姻市場的競爭中,一流男人可以娶到幾 個女人,中流男人娶一個女人,末流男人娶不到女人。只要男人的品質有很 大差異,一夫多妻制就可以與一夫一妻制同時並存。   不過,肖伯納的話里,歧視女性的氣味實在太濃厚了。同樣是基於利益 考慮,我們也完全可以說,「男性的本能,驅使他寧願分享一流女人的十分 之一,也不要獨佔三流女人的全部。」為什麼高品質的女人就不可以娶多個 丈夫?女人間品質的差異足夠大的話,一妻多夫制也可以與一夫一妻制同時 並存。此處,分析的邏輯是對稱的,沒有必要特別偏向哪一種多配偶制。   然而,除了原始社會,總是一夫多妻制壓過一妻多夫制,原因何在?在 男女人數大致相同的情況下,這裡的關鍵就在於,男人間品質的差異,大大 超過女人間的差異。我們可以做一個思想試驗:假如男人的品質有很大差異, 而女性的品質大致相同,會怎麼樣?這就會出現我們前面說過的情況:高品 質的男人會娶幾個妻子,中等品質的男人娶一個妻子,最低品質者一個也沒 有。而女性沒有品質差異,競爭會使每個女人從婚姻中得到的收益大致相同。 (當然,我們這裡假定對婚姻制度沒有任何法律限制)。   就是這麼一個奇怪的理論,居然得到了不少實證研究的支持。經濟學家 作了不少跨國比較和歷史分析,用收入、教育、財富、智商等等不同指標去 測量人的品質,結果都發現,在男性間品質差異遠遠大於女性的場合,比如 說中東和非洲,一夫多妻制較為盛行。   另一個現象,經濟學也可以給出很漂亮的解釋,這就是男女婚齡差異。 絕大多數婚姻都是男方年齡大於女方,很少有倒過來的。追根溯源,這當然 與男女生理上的差異有點關係。但生理因素究竟有多大的重要性呢?讓我們 翻翻聯合國的人口統計資料看。初婚年齡,雖然各國都是男比女大,歲數差 距卻大不相同。相差最小的是愛爾蘭,只有1歲左右;最大的是馬里,高達 11歲。西歐平均相差2.5歲,東歐和南歐3.5歲,北美相差2歲,南 美約差2-3歲,日本差3.7歲,印度近5歲,中東約為4歲,非洲一般 在5至10之間。中國的差距算是比較低的,80年代只有2.7歲,但近 年來,男女結婚年齡的差距,也有擴大的趨勢。顯而易見,如此巨大的多樣 性,單用生理因素是說不通的。   生理因素說不通,很多人便放棄了尋求一般解釋的努力,轉而用文化習 俗不同等等說辭來搪塞。文化?哼哼!文化什麼都能解釋,等於什麼都沒解 釋。其實,懂點經濟學,就不難找到門路。這裡的關鍵,仍是不同人之間的 品質差異。在一個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裡,男性的品質,主要表現為取得社 會地位、事業成就或商業財富的潛力上。這潛力自個兒心裡或許有點底,可 怎麼樣讓別人也相信呢?最常用的辦法,就是證明給你看。於是,哪些條件 好,對自己信心十足的男青年,會選擇等幾年,等自己品質得到證明,能吸 引到好女子後,才談戀愛結婚。而女性的品質,多半表現在年齡外貌和治家 能力上,這些無法用等待來證明。既然等待沒有利益,反而有可能喪失年齡 優勢,自然是趁著年輕早結婚為上。   新觀察論壇討論愛情時,一位網友提出:「追求動心動情,擔心受怕的 愛情,也是一種需要。一輩子沒有,也是一種遺憾。----所以找老婆不必等 有錢的時候。」我的理論,跟他的正相反:成功的男人結婚晚,----好男人 恰恰要等到有錢時才找老婆。沒有耐心去等待的,大多是哪些自知潛力不佳, 不指望用時間來證明什麼的人。剛好手頭有美國人口普查資料,便拿來檢驗 一下這兩個理論。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1980年報告,現年45-54歲 的男性人口中,結婚年齡低於20歲的,有35%的人收入低於一萬美元; 結婚年齡在21-29歲的,只有17.5%的人收入低於一萬美元。從收 入中值看,18歲以下結婚的為一萬四千美元,19-20歲結婚的為一萬 七千美元,21-29歲結婚的為一萬九千美元。收入越高,結婚越晚。看 起來,那種真正「動心動情,擔心受怕的愛情」,普通的凡夫俗子,怕是沒 幾個人會消受得起呢,所以並不流行。


推薦閱讀:

孔子歧視婦女嗎?
撩漢時請不要帶上你的女性朋友
愛美的女性更容易患灰指甲
長的矮、胸又大是種怎樣的體驗?
孕產瑜伽,是否要學?

TAG:愛情 | 經濟學 | 女性 | 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