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當好「卧底」才能寫出精彩小說

嚴歌苓:當好「卧底」才能寫出精彩小說2014年08月07日18:14讀書專欄作者:范典

  嚴歌苓,美籍華人作家,美國21世紀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作品以中、英雙語創作小說,常被翻譯成法、荷、西、日等多國文字,其作品無論是對於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闡釋,還是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的關懷以及對歷史的重新評價,都折射出複雜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識。

  范典(文、圖)

  嚴歌苓是近年來在中國名氣大增的女作家,從《天浴》《少女小漁》到《金陵十三衩》《歸來》,她的作品被大導演一次次搬上銀幕,由她作品改編或由她親自操刀編劇的《幸福來敲門》《娘要嫁人》《鐵梨花》《第九個寡婦》《小姨多鶴》《梅蘭芳》《危險關係》等影視作品也廣為觀眾熟知。不光是因為她寫活了其中一個個形象飽滿的女性形象,而且從她筆下反映了一個個特定時代下豐富的人文情愫打動了很多人的心。近日,她攜新作《老師好美》亮相上海某書店,與讀者近距離溝通交談。已不再年輕的她氣質依舊高雅,在現場與讀者分享了她的創作人生,也講述了這本新書創作的過程。

  《老師好美》是她在2008年時開始動筆創作的故事,當時導演姜文跟她提起一個新聞,關於兩個高中男生與一位單身離異的女班主任之間的情愛糾葛,結果其中一位男生出於嫉妒殺死了另一位男生。這件事讓嚴歌苓陷入了沉思當中——要寫成作品就需要掌握各種細節,她需要去全方位了解中國的高中生活,這對於長期生活於國外的嚴歌苓而言,陌生而艱難。一開始由姜文安排在北京某中學「卧底」觀察,結果被老師識破。就這樣她一連換了五所中學,最終才在朋友的幫助下,和一些中學生交上了朋友,與他們用郵件交流,知道了他們為了備考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每天都要做一大堆的測試卷子,她覺得自己寫這本書就是要為高考生們發出他們的「慘叫」。

  到5所中學體驗生活,花了6年時間,這本書總算出爐。她前一部小說《媽閣是座城》寫的是賭徒,為此,她還特意到澳門賭場過了一把癮。嚴歌苓說,要寫好一部小說,就得全方位的體驗和感受真實生活。希望由真實中提煉、並從藝術中升華的這部作品同樣能喚起高中生群體的共鳴。

  【問答題】

  問:您以前當過軍人,這段經歷對您的寫作有什麼影響?

  答:我做了13年的軍人,退伍的時候,是一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少校,應該說是一個營長,在1989年那個時候我剛滿20歲,我去前線做特邀記者,當然我是一個女性,他們不讓我到前線。這是徹底顛覆我的人生的,我拿起筆從此進入了創作組,因為我寫了很多關於戰士們的小詩歌、報告文學之類的。這段經歷也使我成了一個永遠的反戰分子,永遠的和平主義者,因為我覺得年輕的生命讓他活下去是最最重要的。

  問:您寫這本書在中學「卧底」了6年,中國的高考制度帶給您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答:中國的很多家長和老師都跟就讀高中的孩子說你想不想考大學了,要不然你就得死,就得怎麼辦,沒有出路,前途一片迷茫。其實我覺得我在德國生活了五年,他們也有很好的辦法,他們各行各業都要求做的非常職業性。比如說牙科醫生的助理,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職業學校,需要去訓練的。其實這種職業學校訓練,在我們中國叫職高,這樣出來以後馬上就能找到工作,而且有非常穩定的收入。實際上我覺得這也不妨成為一條出路,德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非常實用。做再低的行業,比如說修電的,一個小時36歐元。他有自己的行當,做得非常的專業,我覺得不是每個人一定要上了大學才有出路的。因為有很多行業,要求一種專業的知識和訓練,這都很好。

  問:這本書與您以往作品的風格有些不太一樣,是一樁感情亂倫的兇殺案,而且來自於新聞,您試圖告訴讀者什麼東西?

  答:是極大的悲劇,大悲劇。一個男孩子殺掉另外一個男孩子,因為情感上的,應該說是吃醋。當然我覺得三個人都是犧牲品,在我的這個故事裡面,我總是希望我能夠在任何一個生態環境裡面來解剖人性。我把高中校園變成了一個環境,我把這三個人物,本身是非常美好的三個人,推到人性的極致環境里,看到人性在極致環境里忽然產生的裂變,是誰都想不到的。但他為什麼會在這個極致環境里曬出這樣一道黑暗的電,就是因為長期的潛意識裡被壓抑的東西,他的生活狀態鋪墊過來的,任何一種極致行為都是他長時間的潛意識和下意識的,他不能意識到的。所以我企圖用我的這本小說剖析這個東西。

  問:這本書里的老師,您剛才也說了,她是情人、老師、母親的混合體,她對待男學生的那種愛實際上包含了很多複雜的情愛因素,您是怎麼去塑造這個形象的呢?

  答:在我以往的人物裡面跟這個丁老師是完全不同的,因為我覺得在當代社會裡有很多,這個老師的錯誤就犯在了她有很多倫理偷換的概念。把自己放到一個沒有界限,身份很模糊的女性的框架裡面。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因為我們這個社會,我常常聽見什麼姐什麼哥什麼弟,老師這個職業,應該做到什麼程度,是不是身上就像姐或者母親怎麼樣,實際上我們的社會長期以來很多東西都庸俗化的。所以有時候聽到這個姐那個姐,我就覺得很多時候影響了我們各行各業各種人物應該有的一個非常標準的形象。這個標準的形象也逐漸會影響她的心理,她的心理實際是內外相輔相成的,時間長了她認為她在給一個學生做飯了,她待他怎麼樣了,長時間的把她在學生心目當中的定位搞錯了,所以這也是一種非常庸俗化的師生關係。雖然裡面有很多溫暖在裡面,但是我覺得我是不贊成這個的。就是我們社會當中有很多很庸俗化的關係。

  問:張藝謀根據您的《陸犯焉識》一書改編成了電影《歸來》,聽說陸焉識這個人物身上有您祖父的影子,您能否談談您祖父?

  答:是這樣的,我有一個祖父,應該說是一個少年天才,16歲進大學,21歲去美國留學,讀完博士回到中國,很年輕就取得了很大的學術成就。他的論文已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因為他去世的很早,又是自殺的。為什麼自殺,我聽我祖母說,他這個人跟上海的文藝界和學界弄不好,因為他最討厭拉幫結派,他不去跟人家拉幫結派,到最後就變成了哪一派都不要他這個人。最後他連續簽教授合同都很困難。終於在他的繼母和孩子生活現狀壓迫下,他決定請人家來吃飯,把自己獨立自由的精神放下來。結果沒有一個人來,那天我聽我的祖母說他就吐血了。在抗戰發生的那一年他就自殺了,對我們家來說就是國難和家難同時發生。這個故事的前面全是按照我祖父的經歷來寫的,後半部他在監獄裡什麼的,是按我們家另外一個老親戚作為一個犯人在青海被流放了27年的經歷,我把這兩個老人結合在一起。所以我覺得這樣一個世紀老人,把中國,他的故事、經歷,一個精神十分自由的知識分子,他的經歷好像能夠使我感到中國知識分子不光是這一代人,不光是這兩代人,從歷史上上千年以來,他們所苦苦追求的這樣一份獨立、清高、自由,但是到今天為止這都是要打問號的。

  問:張藝謀把您的作品屢次搬上銀幕,使更多人直觀的了解到您的作品,但也有人覺得電影跟原著沒法比,您怎麼看待?

  答:我覺得文學和電影在這個時代聯起手來,相互把我們民族的故事講出來,把我們民族的紀律傳承下去,不管是電影還是文學,我把它的觀眾變成我的讀者,他把我的讀者變成我的觀眾,這都是很好的事情。因為我們已經處在一個媒體大爆炸的年代,不可能說還像19世紀末一樣的,大家在家裡讀小說,所以我覺得我也很感激每一個對我的小說能看到影視可能性的這些影視人。我覺得不管怎麼樣,任何一種影視作品都會使一部分觀眾來關注我的文學,關注我的小說,我覺得都是一個兩全其美的事。

  問:您作為一個作家,覺得文學歸根到底能否解決或者說解答生活中的問題?

  答:我覺得文學不應該完全是解答生活中的問題,文學應該使人們去思考生活中的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會在思考當中試著去解答,每個人會得出他自己的解答,如果文學能把一些小說家感覺到的問題提出來,把他自己的思考再放進去,我覺得那就足夠了,因為文學這樣一種形式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書籍信息:《老師好美》,嚴歌苓,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如果警察等職業為卧底必須吸毒怎麼辦?
《使徒行者2》粵語版裡面最後一個卧底到底是誰?
史上最彪悍卧底:為了打入敵人內部,我陪吃陪喝胖成了300斤…
眾明星吸毒事件,問民警是如何抓個正著?
如何評價國綜《明星大偵探》第五案——消失的新郎?

TAG:小說 | 卧底 | 才能 | 嚴歌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