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真元子談陰陽

真元子談陰陽

1、陰陽的重要性

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是一經一緯,這是兩套學問,她們交織成一張網,把中國傳統文化全部貫穿起來了。要想把中國傳統文化學好,就必須先把這兩個基礎打好,否則要想掌握中國傳統文化會感到非常吃力。陰陽是一種辯證思維,是用來幫助我們認識大自然事物規律的,相信這種陰陽思維模式只有中國文化獨有,因此才使得中國文化的發展顯隱並存,幾千年綿延不絕。

浸淫術數多年,最初對陰陽學說不以為然,熱衷於各種術數技術層面的研究,隨著多年的研究發現,陰陽五行學說才是一切術數的根基,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因此儘管研究這麽多年,還需要重新學習陰陽五行學說,可見最簡單的也是最高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處處體現陰陽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經典周易,裡面講的都是陰陽的變化規律,如中醫就是一門陰陽醫學,整部傷寒論沒有講別的,在講人體陰陽的六氣變化規律,所以研究中醫最終要歸到陰陽上,這才是中醫的源頭。如果不用陰陽思維研究中醫,那會走偏的。所謂中醫,不是使用中藥就算中醫。

我們懂得陰陽後可以不用專門去研究,便可掌握很多知識。如在生活中我們要煲湯,有的喜歡喝清湯,那就用小火來熬制,熬出來的湯很清,味道清淡,回味悠長,有的喜歡濃湯,就用大火,熬出來的湯顏色白味道濃厚,這都是根據陰陽的道理來的。如一位懷孕婦女,懂得陰陽就可以知道她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男孩屬陽,在正常胎位下男孩會把背部朝外,跟他母親對著臉,因背部屬陽,男孩會把背部這個陽面朝外,這樣會造成母親腹部凸起部份偏靠下;如果是女孩,女孩屬陰,女孩會把腹部朝外,因為腹部屬陰,這樣母親腹部凸起部份會比較均勻,會顯得腹部偏大。又如在水中淹死的人,男屍是趴在水面上,背部朝上,而女屍則是仰在水面上,胸腹朝上,這就是陰陽規律。只要我們掌握了陰陽,那麼有很多知識就不需要一一研究,如果專門作統計研究,再得出上述結論,那就需要我們花很長時間對每項都去做統計研究,況且很多研究是有條件所限的,不是人人能夠辦到的,所以真元子認為還是中國傳統文化好,能始終抓住事物根本。

2、陰陽的對立性

陰陽有相互對立的特性,說明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面性,有一面存在,必然有其相反的另一面也同時存在,這是事物的矛盾性。陰陽的對立特性是讓我們一分為二地分析問題。理解這個特性後,我們在思考問題時,就不會片面、極端了。很多研究術數和中醫的人往往忽視陰陽,沒有先解決自己思維模式,就去鑽研那些技術層面上的內容,所以會很難深入。真元子一直把陰陽的體悟放在首位,恐畢生精力也未必窮透。

我們把凡是具有積極、進取、剛健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歸屬陽;把具有消極、退守、柔弱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歸屬陰。把活動的、向上的、外在的、溫熱的、明亮的、亢奮的這些都歸屬為陽;反之歸屬為陰。這些都是定性的,是固定不變的,我們要根據這些屬性才能去判斷事物陰陽。例如中醫傷寒論中,桂枝湯證和麻黃湯證,就是一對陰陽,我們應該用陰陽去分析,桂枝湯證發熱、惡風、汗出、脈浮緩;麻黃湯證發熱、惡寒、汗不出、脈浮緊。根據陰陽,桂枝湯適合中風(此中風非現代醫學所講的中風),因為風為陽,故陽氣浮越而汗出;而麻黃湯適宜傷寒,寒為陰,故陰寒內收而無汗。如果明白陰陽,我們不必死記硬背,只需根據陰陽特性加以分析即可。

陰陽對立,性質相反,相互制約。因為制約,才能維護平衡,有利於事物的發展。比如好與壞、高與低、美與丑、上與下、貧與富、貴與賤、內與外、男與女、天與地、明與暗、寒與熱、動與靜、前與後、文與武、水與火等等,他們性質相反,相互對立,但他們又是一體兩面,是人們分別出來的,按佛法講不能有分別心,但是為了使我們更好地認識事物,我們還得用這個分別心,把事物一分為二的來看待。所以,這個特性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事物呈現陰陽對立,才能維持事物平衡,才能維護事物統一,這是一種矛盾統一的辯證思想。這個對立一旦打破,事物本身會失去平衡,會出問題的。

陰陽對立始終存在於一切事物中,因對立才能取得雙方的統一,才能維持陰陽的動態平衡,事物才能不斷發展變化,生生不息。如果陰陽的對立關係失衡,一方過強,就會對另一方過度抑制而導致對方不足;一方過弱,則對另一方抑制不足,從而導致對方的相對偏亢,兩者都不利於事物發展。

3、陰陽的互根性

陰陽互根,如同身影,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相互包含,任何一方不可能單獨存在。「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這句話說明了陰陽互根的道理。佛經《心經》裡面有句話: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很多人不易理解,這是外國人的文字表述,我們很難理解,實際這句話可理解為陰陽互根。很多學佛之人不明白色空不二的道理,視名利、情愛如虎狼,走向執著空的極端,那不是真空,成了頑空。作為一個人追求正常的名利和情愛是要讚揚的,人就是要走人道,不走人道就是歪門邪道。我們學佛不是學外在形式上的東西,釋迦穆尼成就了釋迦穆尼佛,張三成就了張三佛,李四成就了李四佛,他們所得到的人生真理是一樣的,但走的路絕對不同,因為他們有各自不同的人生際遇和環境。時常聽到有人說要放下一切,真元子暗生敬佩。不過,倘若無從提起什麼,本來兩手空空,又有什麼可放?顯然這是一句空話,空話易說,真行難做。《老子》曰: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合,前後相隨。這句話也在講陰陽互根。陰陽本為一氣,是人為劃分開的,這種劃分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例如美與丑是相互比較出來的,沒有丑哪來的美啊,兩者互根。互根說明越是好的事物,其負面影響就越大。

大家平時見到的太極圖就是一個陰陽圖,黑影部份裡面有個白色圓,而白影部份裡面有個黑色圓,那個黑影部份代表陰,白色圓就是真陽;白影部份代表陽,裡面的黑色圓就是真陰。因此陽為陰根,陰為陽根。太極圖實際也是一個後天坎離相交圖,愛好中醫的要注意了,中醫的奧秘全在於此圖把太極圖套在人體上,黑影部份是坎卦主腎,裡面白色圓就是腎陽;白影部份是離卦主心,黑色圓就是心陰人體全靠那個白色圓,即腎陽來帶動,因為陽根一動,陰便相隨。有人曾問真元子,如何理解君火、相火、雷龍火、命門火?真元子認為,哪裡那麼多火啊,君火相火實為一火,就是腎中那點陽而已。所以,要想學好中醫,必定要在陰陽上下功夫,否則會誤入歧途。如中藥附子,它是大辛大熱之物,有人視其如虎狼,以為多服會耗散人體陰液,附子專補腎陽之氣,陽為陰根,陽動陰隨。因此,服用附子不是耗干陰液,而是增加陰液何謂天一生水?很多人不明白,先天乾卦元陽之氣落入後天就是坎卦中腎陽之氣,即太極圖黑影中的白色圓,就是因為有這點陽氣才產生了坎卦之水,附子就是專補這點陽氣。人體陽氣生,津液就增加,由此可悟中醫之理、用藥之道。

總之,陰陽互根體現了不可分離性,雙方互為根據與前提,體現了一定意義上的矛盾的對立統一的思想,與佛法所講的心物一元的道理同出一轍。

4、陰陽的消長性

我們傳統文化所講的陰陽平衡,不是靜態的平衡,很多人誤解了,甚至有人批判陰陽五行這些古老文化,認為是機械的,其實提出批判的這些人根本就不懂陰陽五行。我們傳統所講陰陽平衡是動態的相對平衡,是事物在不斷運動變化中保持的一種相對平衡,這種運動變化就是陰陽的消長特性。消是消減,長即增長,這邊陰消減了,那邊陽就增長,雙方始終處於一種彼消此長的運動狀態,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一種動態平衡。陰陽消長特性最好理解的是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春天氣候逐漸變暖,至夏天變成炎熱,一到秋天轉涼再到冬天變寒冷,這個過程就是陰陽消長過程。

人的生命過程也是一個陰陽消長的過程,女子七年一個周期,男子八年一個周期,當兒童到了七、八歲時,人們會常說:「七歲、八歲狗也煩。」說明小孩在這個時期特別調皮,非常好動,這是體內陽氣作用的結果,家長不要太抑制孩子這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要讓他把陽氣生髮起來,才能更好地進入下一輪的陰陽消長運動周期。女子大約到了十四歲左右會來例假,而男子大約到十六歲左右會精熟,這時開始一陰生。因此兒童在十四、五、六歲之前,是純陽之體,生長發育並不是完全依賴後天營養,如果添加過多的營養,會導致肥胖,影響智力。孩子在這個時期應順其自然,要加強孩子身體的鍛煉,到十四、五、六歲之後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精神情操,加強心理素質教育。在這段時期,孩子的性格、生理變化最大,教育的好壞關乎他的一生。隨著人的陰陽消長運動不斷變化,人最終陽竭陰盡而消亡。人來的時候緊握雙拳欲將世間萬物據為己有,最後還是撒手而去,未見一物隨身帶。人的消亡是陰陽消長達到了一個極限,使一方太過,而另一方不及,造成陰陽失衡,迫使其重新組合,進入下一輪的陰陽消長運動。對人這一生來講,人體消亡是陰陽消長運動不平衡造成的,但對於一個生命的輪迴而言是相對平衡的。

現代中醫教科書中經常提到陰虛、陰盛、陽虛、陽亢四個癥狀,如果以陰陽消長的觀點來看,只有兩個癥狀,因為陰虛必然陽盛,陽虛也必然陰盛。以人體氣血而論,氣為陽,血為陰,氣依附血中行使功能。若氣虛,根據陰陽消長特性,血必盛。因此很多血瘀病是由氣虛造成的,即陽虛,如心陽不足造成的。現在的中醫治法是活血化瘀,服用一堆諸如丹參之類活血補血中藥,但是治標不治本。如果以提升心陽為主少加一點活血葯,效果會好,所以學好陰陽才能學好中醫。

5、陰陽的轉化性

陰陽轉化是指陰陽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個轉化是通過消長運動來完成的,彼消此長,陽可轉為陰,陰可轉為陽,從整體而論這種消長沒有增減,如物理上的能量守恆定律。佛家講輪迴,輪迴實際就是陰陽的消長轉化。所以,對於每一個生命本體而言是永恆的,是在六道中不斷地變換自己的角色,也就是我們這個生命本體在不斷地進行消長轉化運動。《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這句話告訴了我們陰陽轉化物極必反的道理。有些人瘋狂斂財,永無滿足,然而財富是一種陽性能量,陽性事物是需要釋放的,這樣才符合陽的特性,但這些人不去布施,財富無法得到良性釋放。隨著財富的積累,當無法平衡財富時,財富這種陽性能量就要轉化,轉化成一種傷害此人的能量,隨即發生疾病或災禍,因為只有這樣才釋放這些多餘能量以維護平衡。懂得陰陽轉化道理,會對社會一些現象變化看得一清二楚。有些人明白陰陽轉化的道理,所以他們在事物沒有轉化前,主動提前變,還有的人在事物轉化的同時跟著變,這兩種人都是具有智慧的人,最可悲的是有些人在事物轉化後還沒變,這樣就會倒霉。

陰陽轉化實際是事物發展的一種必然規律,比如一般情況下的感冒,無非是傷風和傷寒,最初體現一種癥候,但時間一久就會轉化成另一種癥候,所以在用藥的時候一定要清楚癥候的陰陽轉化規律,不能把一個藥方貫穿於整個治療過程中,要視其陰陽的變化而用藥。

事實上,陰陽的轉化就是陰陽的消長,只有消長才轉化。而陰陽的對立就是陰陽的互根,只有互根才對立,又因對立才消長。所以,陰陽的四個特性實際是一個特性。

6、陰陽的「媒婆」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他用一二三來說明一個哲學問題,解說天地演化和萬物的生成規律。無論是天地的運行、萬物的生成,還是人的生命活動都賴先天一炁作用,這一炁來自道。天地因有這一炁作用才能正常運行,如果這一炁出問題了,說不定哪一天太陽會跑來跟地球接吻。我們的生命也全賴這一炁作用,我們的身體是一台最完美的全自動機器,吃喝拉撒睡都是自動化完成。一旦這一炁出問題了,該吃的時候不能吃,該大便的時候不大便,該睡覺的時候睡不著,這台機器開始出毛病了。如果這一炁消耗跆盡,那麼這台機器就要報廢,再好的藥物也無濟於事,所以有葯治不死人之說。由此看來,這一炁是多麽重要。先天這一炁化生二氣,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陰陽二氣。一般都知道一炁化陰陽二氣,但二生三就不知道了。道教中有老子一炁化三清的說法,實際就是一化三氣,這三氣就是陽氣、陰氣和中氣。陰陽二氣可謂眾所周知,但這個中氣很少有人點破,真元子不願藏私,為大家解開這一陰陽中的奧秘。

真元子在前面已經講了陰陽二氣,那麼中氣非陰非陽,即陰即陽,處於陰陽兩界中間,在太極圖中,中氣就是太極圖中那根「S」弦。陰陽二氣如果沒有中氣作用,則無法轉化,無法維持陰陽動態平衡,就根本談不上化生萬物,所以中氣就像一個媒婆,把陰和陽撮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化育萬物,生生不息。我們傳統文化研究陰陽,重視的就是太極圖中這根弦,可以叫他中氣,還可以稱為黃極、黃道,也稱中道。所以,我們傳統文化屬於在這個中道思想指導下的文化,儒家的中庸之道也是這個意思。我們為什麼叫中國,可不是我們處在地球中心,是因為我們有中道思想的文化,這叫執兩用中,看陰陽兩邊走中間路線,如我們的中醫是執兩用中的醫學,簡稱中醫。有些學中醫的一直不明白什麼是中醫,往往認為中醫就是中國的醫學,這個回答也對,跟沒回答一樣,應該是執兩用中的醫學,這樣才正確。中氣思想一直主導著我們的中國人,所以中國人無論是其思維觀念還是其處理事情的方式,都留有中道思想的痕迹。這種文化基因,已經深深地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但也有很大弊端,容易造成優柔寡斷、立場不分明、和事佬等流弊。所以,任何一種思想要正確理解並加以善用才行。

中氣在人體臟腑上是脾胃,所以脾胃負責運化,脾胃屬土,如同大地,人體的健康關鍵在於脾胃。我們所要做的其實都是在強化脾胃功能,即使補腎也是為了強脾胃,真正的腎氣是不可能用藥物補的。那個先天腎氣往往是個定數,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這個定數里怎樣減少消耗。如果一個人脾胃很弱,給他補什麼都會補出一身病來,因為補進來的東西沒法運化,只能成為負擔,所以中醫很重視脾胃。對於一個久病之人,首先要強化他的脾胃功能。中醫始終強調中氣的作用,在用藥上更能體現出來。如傷寒論中的桂枝湯,是由桂枝、白芍、炙甘草、生薑、大棗組成,是幾味極其平常的葯,桂枝助陽,白芍收陰,一陰一陽。有陰陽還不行,還要有中氣,否則桂枝和白芍的藥力無法在人體發揮作用。所以,加上甘草,才使得這個方子完美了,形成一個太極圖,成為調節人體陰陽的大法。又如麻杏石甘湯,其中麻黃昇陽,杏仁、石膏降陰,陽升陰降需要中氣作用才能完成,所以還要加上中氣甘草。

在風水上,大家都知道陰地風水很重要,「一命二運三風水」,陰地風水中尋龍點穴最重視中氣,如果墳穴尋到中氣的龍脈,也就是太極圖中那根弦上,其子孫後代一定發福悠久,富貴雙全或人財兩旺。如果尋到陽氣的龍脈,雖貴不富;尋到陰氣的龍脈,雖富不貴。總之,實難兩全,可見風水的奧妙也在中氣。有的人喜歡用六爻占卜,在六爻預測學中,最難解釋清楚的就是辰戌丑未土,這四個土在六爻中起到中氣作用。所以,他們不能論陰陽,陽氣盛的時候,他們屬陽性;陰氣盛的時候,他們屬陰性。這四土也不能論長生訣,更不能論墓庫,長生訣和墓庫只適用於金、木、水、火,這就是中氣的特點。


推薦閱讀:

24集 宋國元過路陰陽風水視頻
看陰陽宅的方法
陰陽交媾感應
第2講、論陰陽生克(清·沈孝瞻著  王相山解讀)

TAG:陰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