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 董其昌繪畫作品欣賞(3)

明 - 董其昌繪畫作品欣賞(3)

轉自:網易 - 李梨的日誌


董其昌(1555-1636),明代著名書畫家。字玄宰,號思白、思翁,別號香光。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華亭派」的主要代表。謚叫文敏,因稱董文敏。萬曆七年(公元1589年)舉進士,歷任編修,湖廣副使、太常寺卿,禮部侍郎,南京禮部尚書等職,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辭官,以太子太保銜養老於家鄉。他的字、畫以及書畫鑒賞,在明末和清代名聲極大。善畫山水,遠師董源、巨然和黃公望。其畫風筆意安閑溫和、清新秀麗。他提倡用摹古代替創作。又以禪宗的南北派比附繪畫,稱「南北宗」。他是尚南貶北,抬高文人畫的地位,打擊壓制和他相抗稀奇的「浙派」。其山水作品,用筆柔和,秀媚有餘,魄力不足,缺乏氣勢,且多輾轉摹仿,如《峒關蒲雪圖》、《溪山平遠圖》等,皆為摹古之作。其作品留傳至今的有:《山水》、《夏木垂陰圖》等。著有《畫禪室隨筆》、《容台集》、《畫旨》、《畫眼》等。


董其昌 水村圖 立軸

董其昌 踈松遠岫 立軸

董其昌 夏木垂陰 立軸雙挖

詩堂: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其昌。

董其昌 瀟湘小隱 扇面材質、形制:水墨泥金

董其昌 山水 立軸董其昌此圖得意於黃公望、倪雲林,構圖極嚴密而用筆極松秀,用墨則蒼潤兼濟,一種淋漓率性圓轉自如的洒脫情致,正是他自信而又技法純熟的自然流露。從中我們可以窺見他融書法於畫法,化古法為我法的大家風範,更可尋繹到「四王」、「四僧」等後學取法於他的脈絡。從畫風、書法及所用印章看,當是他晚年佳作。曾經清初著名收藏家王鴻緒藏,近人王季遷先生鑒賞,很可珍。

董其昌 乙卯(1615年)作 春山欲雨圖 手卷舊藏者張效彬(1882-1968),原名瑋,晚年自號敝園老人。河南固始人。幼承家學,乃父張鏡菡即為收藏名士。張效彬曾留學英國,上世紀20年代任駐俄總領事,晚年成為古文物鑒賞收藏權威,精於鐘鼎彝器、碑帖、書畫、古籍善本鑒定,又是詩文耆宿。與郭沫若、陳叔通等交往甚密。按語:董其昌一生推崇米芾,書畫都有仿米之作。所作雲山,兼皴帶點,淋漓雄厚,此卷忽作秀潤之態,蓋其別調也。卷後有李復堂找跋,贊之不絕於口。復堂題古人畫不多,乃不欲以鑒家聞也,惟此跋書寫渾樸,洒脫自然,確是復堂的筆,極難得。卷後另有近代張效彬、張伯駒二人長跋,皆以為此卷系董氏親筆,二公以鑒定名世,當可徵信。

董其昌 林泉清幽圖 立軸陳半丁題籤條:董香光林泉清幽圖。半丁老人題。 鈐印:陳年、半丁大利啟功邊跋:山川渾厚曉雲稠,畫境痴翁每探幽。繼體華亭遺派遠,四王思服共低頭。華亭妙墨,元氣淋漓。功初習畫,自此入門,至今見之,猶有桑下之戀。啟功觀題。 鈐印:庚午、啟功之印、元白無恙

董其昌 山水 立軸

董其昌 庚申(1620年)作 山水 立軸

董其昌 綠溪青嶂 扇面

董其昌 山水 立軸

董其昌 水村深秀 立軸一、本件曾經翁嵩年、楊士驤收藏;二、翁嵩年(1647-1728)浙江錢塘人,號蘿軒,康熙二十七年進士,官至廣東學政。善畫,尤精山水;三、楊士驤(1860-1909)安徽泗縣人,字蓮府,光緒十二年進士,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董其昌 書畫合璧 手卷

董其昌 楓林歸隱 立軸

董其昌 1607年作 山水 冊頁(八開)釋文:諸畫冊皆丁未所作庚申八月於□□舟中重閱□題。說明:對開王文治題

董其昌 寒山秋水 立軸錄文: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董其昌 青綠山水 手卷

董其昌「青綠山水」設色絹本手卷。董其昌的作品平時難得一見真跡,而今年卻大飽眼福,因為今年11月初專程到澳門參觀了《南宗北斗──董其昌誕生四百五十周年董其昌書畫特展》。明代書畫巨匠董其昌嘉靖三十四年乙卯誕生,至公元二零零五年歲次乙酉,適逢誕生四百五十周年,京、滬、澳三方特合辦書畫展覽,以茲紀念。「南宗北斗」特展所有展品,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收藏各半,計董作九十三件套,所刻法帖及著作版本各一;董氏師友、代筆者、流派作家之創作二十五件套,以見董其昌書畫全貌及一個時代之藝朮特徵。董其昌傳世作品數量水墨第一,淺絳第二,青綠極少。在特展中看到的董其昌的青綠山水僅兩件,一件是董其昌《仿古山水書畫合冊》紙本水墨/設色八開,每半開,縱26.3厘米,橫25.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其中第一開為設色青綠山水,畫峰巒秋樹。一件是董其昌《青綠山水圖軸》絹本設色,縱117.2厘米,橫46厘米,故宮博物院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是國內兩家收藏董其昌作品最多的單位,在他們的珍藏中,也不見類似保利拍賣行徵集到的這件董其昌的青綠山水,可見這件作品的珍貴和稀有。譚天董其昌(1555-1636),明代著名書畫家。字玄宰,號思白、思翁,別號香光。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謚叫文敏,因稱董文敏。萬曆七年(公元1589年)舉進士,歷任編修,湖廣副使、太常寺卿,禮部侍郎,南京禮部尚書等職,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辭官,以太子太保銜養老於家鄉。他的字、畫以及書畫鑒賞,在明末和清代名聲極大。善畫山水,遠師董源、巨然和黃公望。其畫風筆意安閑溫和、清新秀麗。他提倡用摹古代替創作。又以禪宗的南北派比附繪畫,稱「南北宗」。他是尚南貶北,抬高文人畫的地位,打擊壓制和他相抗稀奇的「浙派」。其山水作品,用筆柔和,秀媚有餘,魄力不足,缺乏氣勢,且多輾轉摹仿,如《峒關蒲雪圖》、《溪山平遠圖》等,皆為摹古之作。

董其昌 溪山無盡圖 手卷

董其昌 1615年作 溪山亭子圖 立軸

另有鑒藏印記:區漢波藏、漢波銘心之品、正心誠意齋藏、庚春眼福等。

董其昌 仿米家山水 手卷

董其昌 遠山復岫 鏡心錄文:自義陽至大石天池,山水間深,歷閱兩月,都不作畫。今往梁溪,友人攜大痴道人畫是示,乘興為此,亦差近之。 董其昌的畫,初宗王維和董(源)、巨(然)及大小二米,後對「元四家」發生興趣,並多有研習,故其畫風愈發氣韻蒼潤,意境深邃。他能承上,亦能啟下,開一代文人畫風。他之後的楊文驄、項聖謨、王時敏、沈士充、趙左,均受他點化,以他為宗。在當時,董其昌的書畫盛名已遠播海外,「造請無虛日,尺素短箋,流布人間,爭購寶之」。 董畫歷來貴如珍寶。流傳下來的,實屬鳳毛麟角。筆者曾見過董其昌《仿倪雲林山水》一幀,是他69歲時所作,其時董之藝術已臻於成熟,諸事如意。他在游丹陽、崑山、姑蘇時,會朋晤友,賦詩唱和,始終怡然賞心。此幅仿倪之作便是他一時即興所為。董氏最傾心的除倪雲林外,還有黃公望(子久)。他認為倪畫雖寂寥小景,卻自有煙靄之色,決非一般畫家之流俗。董其昌素喜蕭疏簡淡的藝術格調,他以為這是山水畫中的至高境界,而倪雲林常以寒松蒼柏、平湖遠岫入畫,恰好契合了他幽淡天真的內心世界,而「元四家」之首的黃公望,同樣崇尚正直高潔的君子之風,他視「六君子」(松、柏、楠、樟、榆、槐)為自己精神節操的象徵。公望的山水畫,既注重對自然景物的觀察研究,也提倡對其內在特質的深入把握。他的畫風簡潔明朗,平淡自然。他富於變化的筆墨和沉著而大氣的賦色被後人稱為「淺絳山水」。(穆南《清靈雅緻韻悠長——觀董其昌仿黃之作》)

董其昌 漁村夕照 立軸

董其昌 書畫合璧 冊頁(十六開選四)

董其昌 楚山清曉圖 立軸

董其昌 離騷圖 立軸邊跋釋文:杳杳深林颯颯楓,尚書拂素寫孤忠。鸞鳳伏竄秋風裡,蘭蕙蕭條莫雨中。山鬼有情虞歲晏,湘君無信步心同。洛陽少年虛憑弔,今古何人解養空。松溪居士題,葺庄程瑤田書。明· 董其昌中年神品《離騷圖》賞析明代晚期對中國繪畫史產生巨大影響的藝壇領袖、書畫巨擘董其昌,憑藉其超略時俗的歷史眼光和過人藝術功力、造詣,將已實際上成型和貫徹於中國中近古而來文人繪畫的一條主要脈系予以澄清和條理化——那就是至今仍為學術界爭論繼續發揮影響的中國畫「南北宗」論。他由唐代文人繪畫的鼻祖王維始,董源、巨然、李成、范寬、李公麟、米芾至元四家黃王倪吳再及明代的文沉此一流,長於「士氣」,以雍穆神秀、溫潤和雅為特質的藝術風尚,譬若禪之南宗。從茲使文人畫完全確立了在中國繪畫體系中的正統和領導地位。繪畫中堅持以筆墨氣韻為尚的董其昌,正是充分發揮了作為一個傳統文人在哲學、文學、書法上的深厚造詣,終其一生向他所景仰的先賢、時俊研求師法,使他於義理、法度、技巧諸方面得臻完備,天真清新,自出機杼,蔚為大觀,開啟了晚明「松江」一派。董畫多稱「逸品」,但觀其畫跡,繪畫樣式和技術亦非常豐富,特別是在他早中年,因廣覽博見,每遇名賢妙墨,心追手摹,直欲進古人堂奧,雖較以能工者亦略不輸之分許。即以此《離騷圖》為例,畫面前方分布五樹,交錯掩映,各盡其態。中心四木似攢足發,彼此糾結相奪,實為奇構。若胸無成竹,或現淤塞、或失瑣碎、或落重複。但作者巧為運籌,最前一木四面出枝,主幹婉轉疏朗,以側鋒點染積墨,松秀又渾然。如其自雲畫法「以墨漬出,令如氣蒸,冉冉欲墜……可稱生動之韻。」樹冠上較重的筆墨,使畫面穩定和集中在中心點上,獲得總體平衡。在它左右一高一低再分頭映出枯柯與紅葉,頂上一株青松亭亭若華蓋。同樣印合其畫理:「枯樹最不可少,時於茂林中間出,乃見蒼秀。樹……要得鬱郁森森,其妙處在樹頭與四面參差,一出一入,一肥一瘦處。」該圖豈不是思翁畫論最絕妙的註解嗎?董思翁曾不止一次的以楚辭意境作畫,刊載於上海人美《董其昌畫集》的程十緑先生藏本絹本山水軸,自題:「悅石上兮流泉,與松間兮草屋……王叔明時摹右丞畫,余亦擬之。」我以為與該畫頗有淵源。首先都是以楚辭為題,再者畫面都系以松柯秋樹、山間草廬、遠山飛泉為表現內容,而畫法上都是以元代王蒙臨寫的唐王維畫本為宗師的。而目前《離騷》一圖從遠山取勢和脫變自王蒙牛毛皴的顯得鬆鬆茸茸的皴筆和苔點裡,則更具有黃鶴山樵的特有風韻。是否董其昌在創作這幅屬款「己酉」(萬句三十七年,公元1609,時董其昌55歲)的作品前不太久,確乎曾見到過一件王蒙臨寫的王維繪楚辭畫本,留下深刻印象,乃至反覆追寫,而今天所見的《離騷圖》亦為其中之一?完全同樣畫題的一件作品還可參見同畫集中上海文物商店所藏的《石泉松柏圖》,紙本水墨,題句「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玄宰寫。」唯較本圖少「離騷」二字耳。紙本一作因系簡筆水墨,筆意簡宕,書法略草,現絹本者畫意幽邃,書法則娟秀洒脫。雖二者書題工草有別,但結體和內在氣息的一致,卻全可互作比較印證。《離騷圖》從畫面筆法和書法特徵上看,應當也是在思翁五十歲上下的中年作品。誠屬悉心經營之佳構,在其中期繪畫里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此畫廬屋之中寫兩人對坐,一著緋衣正面,一著素披巾側傾,似問論禪機者。畫面出現人物的作品在早中期亦不復多見。乃至有些僅見晚年山水的人妄自得出「董畫無人」的偏見。具有權威性的《中國繪畫全集》明代編所錄董其昌萬句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時董氏47歲)《燕吳八景絹本冊頁》里,一半作品都繪有人物,《西湖蓮社》一圖寫詩人曳杖行吟;《舫齋候月》一圖寫三人對酌;《城南舊社》一圖寫舟人及待渡者;《西山秋色》一圖寫騎行旅人及從者三。同期畫有人物點景的作品在台北故宮藏品集中亦有收錄,足證前說之無稽。該畫保存完好、流傳有序,乾隆時精於考據之學的書畫家程瑤田(1725-1814,字易田,號伯易、讓堂、辨谷老民、葺荷等,隸書出入晉唐,擅花卉,精考據,工音律,善篆刻。著有《論書五編》、《琴音備考》)為該圖題寫了眉箋,在畫側書寫題詠「杳杳深林颯颯楓,尚書拂素寫孤忠。鸞凰伏竄秋風裡,蘭蕙蕭條莫雨中。山鬼有情虞歲晏,湘君無信肯同心。雒陽年少虛憑弔,今古何人解養空。」書法勁秀,詩意蕭散。另鈐有「磨兜堅室所藏書畫記」、「益齋平生真賞」(許增,1824-1903,仁和人,字益齋,富收藏,喜訂書籍,涉筆不凡)、「暝梧館藏」、「法書名畫」等收藏印記,可見歷為所寶。今日重現,可謂為董其昌早中期繪畫研究提供了一件重要作品,亦鑒藏家之幸事與眼福也。

董其昌 1607年作 山水 立軸

董其昌 丁卯(1627年)作 神州圖 立軸

董其昌 壬辰(1592年)作 山水 立軸

董其昌 溪山高子圖 立軸

說明:陳繼儒題跋。

董其昌 1634年作 松出林表圖 立軸

董其昌 1628年作 古木清流 立軸錄文:古木萬餘株,清流貫其中。前臨大江口,豁達來長風。崇禎九年(1636)八月,在完成這幅《古木清流》之後的第八年,董其昌以八十二歲的高齡卒於家鄉松江。南明福王朱由崧政權認為他「風流文物,繼跡承旨(指趙孟俯,曾任翰林學士承旨)」,給予他與趙孟俯相同的謚號——文敏,這無疑是對董其昌藝術成就的一個歷史性的高度評價。

董其昌 馬鞍山色 立軸一、李廷鈺,字鶴樵。道光時(1821—1850)福建同安人。善詩文,工書畫,又善鑒別古法帖真贗。藏書甚富,室名「秋柯草堂」。二、此幀拍品附贈溥伒(1893—1966)仿董其昌山水精品一軸。設色紙本,畫款識云:撫香光居士筆意,雪齋溥伒。其為溥伒臨摹董其昌此件「馬鞍山色」之副本,神完氣合,猶如鸞生一對。三、北京瀚海1993年秋拍圖錄中,溥儒(1896—1963)「溪山煙雨」(拍品660號),即臨此幀董畫。

董其昌 煙靄秋涉 立軸(李梨根據網路資料編輯收藏)


董其昌 董其昌自畫像 立軸


推薦閱讀:

繪畫療法:曼陀羅助你讀懂人心
沈周繪畫作品虎丘十二景圖冊
測評|2018款 iPad 9.7寸繪畫體驗如何?(Apple Pencil+Procreate)
西班牙Ramon.Gutierrez繪畫欣賞(2)
你那不叫洗毛筆,叫毀毛筆!

TAG:繪畫 | 作品 | 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