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史學家論董仲舒
由於董仲舒在我國思想發展史上的重要貢獻,使他不僅成為歷代思想界評論的對象,而且是當代思想界和歷史學界評論的重要人物。近幾年來,隨著國學的宏揚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董仲舒的歷史地位和他的學說的重要性越發清晰地突顯出來。建國後,史學界對董仲舒的評論不勝枚舉,其中最著名的,當數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和白壽彝先生。
范文瀾說,儒家思想是西周以來封建主義的正統思想,經孔子刪訂《六經》,聚眾講學,不僅造成了整套的思想體系,而且培養了大批儒學傳播者。孔子死後,儒學地位繼續上升。戰國時儒墨並稱顯學,但儒家比墨家更佔優勢。秦始皇焚書坑儒,結果使儒生成為推翻秦王朝的一支重要力量。西漢前期朝廷與諸侯王國並立, 各派士人遊說諸侯王求祿,助諸侯王反抗朝廷。漢景帝滅七國後,全國政治統一了,漢武帝在這個基礎上實行學術統一。
范文瀾認為,董仲舒對西漢統一事業的貢獻,就在於他把戰國以來各家學說以及儒家各派在孔子的名義下、在《春秋公羊》學名義下統一起來。經董仲舒這個巨大的加工,向來被看作「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的儒學,一變而成為「霸(黃老刑名)王(儒)道雜之」,合於漢家制度的儒學了。董仲舒的哲學基本上是《易經》陰陽學說的延伸。《易經》的陰陽學與戰國以來盛行的陰陽五行學,融合成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學,這樣把儒學與陰陽五行家統一起來了;《易經》的陰陽學說明陰陽的基本觀點是仁與義,董仲舒說陽是天之德,陰是天之刑,刑主殺,德主生,天親陽而疏陰,重德而不重刑,這樣把儒家的仁義與黃老刑名之學統一起來了;董仲舒說,天不是為民生王,而是為民立王,能利民的王,天要讓他坐下去,害民的王,天要奪去他的王位,有道伐無道,是天理也是人理,這樣把儒家的湯武革命、天命無常的學說與陰陽五行家的五德始終說統一起來了;墨家的本旨在於利民,董仲舒說,天使人有利和義兩種生活,利(物質)養人的身體,義養人的精神,缺一不可,而義重於利,這樣把儒家與墨家統一起來了;儒家孟子學派說性善,荀子學派說性惡,董仲舒說天有陰與陽,人有性與情(情慾),性有為善的端緒,但必教育而後成為善,這樣把孟荀兩派統一起來了。董仲舒的哲學觀點是循環的不是發展的,是調和的不是鬥爭的;有唯物論的因素,但基本上是唯心論;有辯證法的因素,但基本上是形而上學。董仲舒的統一論是各家學說的融合體,是最適合於西漢政治上需要的一種哲學。
范文瀾認為,董仲舒根據他的哲學觀點,提出許多影響甚大的建議。這些建議極大部分被漢武帝採納並得到實行。第一,大一統——董仲舒說,孔子修《春秋》,把一統當作首要的大事,因為,這是天地的常道,古今的通義。現在學士們各持異說,朝廷無法一統,法制屢變,臣民不知所從。請將不屬於《六經》、不合於孔子的學說,一概廢絕不用,專用儒術。
第二,更化——秦行法家政治,刑罰慘刻,漢律大體沿襲秦律,路舒溫《尚德緩刑書》說,「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獄之吏是也。」董仲舒主張更化,就是要求以仁義代替嚴刑,也就是要求以儒家學說代替法家學說。他認為限田是更化的關鍵所在。他說,秦行商鞅法,准許民間買賣田地,富家田聯成一大片,貧家連放個錐子的地方也沒有。耕種富家田要納稅十分之五,窮得只能衣牛馬之衣,食豬狗之食。漢朝繼承秦法,一切不變。富人貴人憑藉勢力,與百姓爭利,百姓怎能敵得過他們!於是富貴人家奴婢多得很,牛羊多得很,田宅多得很,產業多得很,積蓄多得很,但是依然貪多無厭,一味壓榨求利。百姓天天遭剝削,月月見緊縮,從小窮變成大窮。富貴人家奢侈淫佚,貧苦人家窮極愁苦,這實在是更化的時候了。董仲舒建議限田,不許豪富占田過限;釋放奴婢,禁止擅殺奴婢;減輕賦稅,節省徭役,讓百姓的負擔略微寬鬆些。董仲舒這個對農民充滿同情心的正義性建議,後來得到漢武帝的採納,但專禁商賈占田,沒收他們的田宅奴婢,不是董仲舒普遍限田的原意。
第三,推陰陽災異——在落後社會裡,占卜術常是人們行動的指南。漢武帝常召集各種占卜家,問某月某日可不可以娶妻,五行家說可,堪輿家說不可,建除家說不吉,叢辰家說大凶,歷家說小凶,天人家說小吉,太一家說大吉。辯論紛紜,不得解決。漢武帝判斷說,一切宜忌,以五行家為主。五行家得到漢武帝的尊重和信任,成為日常生活的指導者,儒家和他合流是很自然的。《春秋經》記錄天變災異,原來並不含什麼迷信的意義。陸賈在漢高帝時作《新語》,說「治道失於下,則天文度於上,惡政流於民,則蟲災生於地。」足見戰國儒者已開始推災異。董仲舒取《春秋》所記天變災異廣泛地予以附會穿鑿,使《公羊》學徹底地陰陽五行化。這在董仲舒的學說里,是最重要的、影響最大的部分,儒學蒙上濃厚的迷信色彩,幾乎起著宗教的作用了。但是這個迷信部分,俗儒可以用來對朝廷奉迎取寵,正直的儒生也可以用來進行諫諍,因為在專制政治的朝廷上,臣下議論朝政,是一種冒險的行為。董仲舒創陰陽五行的儒學,借天變災異來附會經義,以此為論據,對稱為天的兒子的皇帝表示異議,多少起些減輕危險性的作用(當然,天子也利用天變災異來斥逐大臣)。自從董仲舒開出這一條路,《公羊》家以外各家的經師,都認為這是一條最合時的道路,把大量迷信成份加入到經學裡,藉以取得朝廷的信任。經學陰陽五行化,成為西漢今文經學的基本特點。
第四,斷獄——儒家談德治,向來與法家刑名之學對立。董仲舒據《春秋》經附會漢朝法律,決斷了許多疑難大案,儒法兩家合流了。西漢初蕭何定法律凡九章,到漢武帝時,律和令增至359章。其中死罪律409條,凡1882目,又有死罪例13472條。法令繁多,連掌管法令的官吏也看不完。官吏按罪人賄賂的有無,任意引用一條法律作依據,判輕罪為死罪,或判死罪為輕罪。董仲舒斷獄案232件,大體上從輕判決,救活了許多人命。他的判詞集合成《公羊董仲舒治獄》16篇,流傳久遠,至東晉時還有人引用它來辯護自己的冤案。
范文瀾指出,孔子以後董仲舒以前的儒學是漢人稱為樸學的原始儒學。它的特點是,(1)思想上拘泥於殘餘的領主制度,不能完全符合新的地主階級的需要;(2)儒家還是各種學派中的一派,不能吸收各種學派,使之統一到儒學裡來;董仲舒生在漢景帝、漢武帝時候,西漢統一的條件已經成熟,學術上統一的條件也已經成熟了。儒學經董仲舒的加工,擺脫了原始階段,成為陰陽五行化的、完全適合地主階級統治的西漢今文經學。某些漢儒把董仲舒當做孔子的繼承者,因為他創造了今文經學。
范文瀾說,董仲舒是西漢今文經學的創始人,是首先變樸學為西漢經學的大師。他指出,自董仲舒以下,諸儒無不附會天變災異來反對暴政,要求德治。他們擁護封建統治,但希望有德代失德,並不擁護一姓常存。他們同情人民疾苦,但著重在勸告朝廷,並不同情農民起義。所以儒學始終是適合封建統治階級的政治學說,同情人民是有限度的,擁護統治階級則是絕對的。
著名歷史學家、《中國通史》的主編白壽彝先生說,董仲舒的哲學基礎是「天人感應」的學說。董仲舒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格神,是最尊貴的「百神之君」,天不僅創造了萬物,也創造了人。只有人的結構能與天偶合:成人有骨366節,與一年的天數相副;大骨12節,與一年的月數相副;體內有五臟,與五行相副;外有四肢,與四季相副。董仲舒構築「天人感應」的目的,正是為漢朝統治者鞏固其中央集權的專制制度服務的。董仲舒認為,天是要大一統的,漢朝皇帝是受命於天來進行統治的,各封國的王侯又受命於皇帝,大臣受命於國君。在家庭關係上,兒子受命於父親,妻子受命於丈夫,這一層層的統治關係,都是按照天的意志辦的。董仲舒還利用陰陽五行說來體現天的意志,他用陰陽的流轉與四時相配合,推論出東西南北中的方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關係。突出土居中央,為五行之主;五行是天道的表現,將五行***化。董仲舒說,君臣、父子、夫婦之義,都是來自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從而推論出「三綱五常」的道德哲學。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三綱五常為董仲舒提倡以後 ,成為我國古代維護歷代封建皇朝統治的工具。
白壽彝說,董仲舒的認識論繼承了孟子通過內省的途徑,按照「盡心」、「知性」、「知天」的模式,達到「天人合一」。董仲舒認為,人的認識活動受命於天,而認識的目的是了解天意,由內省的途徑判斷是非,達到知天的目的,同時還要通過對陰陽五行的觀察,才能達到對天意、天道的了解。在名實關係上,董仲舒認為「名」要符合天意,要符合「義」與「理」,強調的是「名」而不是「實」。董仲舒還認為,「名」是判斷是非的標準,「名」是第一性的,而「實」是第二性的。這是孔子唯心主義「名實」論的發展。董仲舒主張性三品說。董仲舒認為,人性分為「聖人之性」、「斗筲之性」、「中民之性」。「聖人之性」善,「斗筲之性」惡,這兩者是不可改變的,而「中民之性」,是有「善質而未能善」。董仲舒認為性是天生的質樸,雖可以為善,但並非就是善,只有通過教育才能變為善。誰來實行教育轉化呢?當然是統治階級,是君王。這種主張更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
白壽彝認為,董仲舒的思想是西漢王朝總結歷史經驗,經歷了幾十年的選擇而定下來的官方哲學,對鞏固其統治秩序與維護大一統的局面起了積極作用。董仲舒不僅是正宗神學的奠基者,又是著名的經學家。他是一位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思想家,為以後 封建統治者提供了如何進行統治的理論基礎
推薦閱讀:
※史學家吳晗的悲愴命運(上)/石耀輝
※漢武帝是個什麼樣的人? 看人大歷史學院教授孫家洲怎麼說
※'中國歷史的運行機制是王權支配社會' | 思想史學者劉澤華逝世
※馬克·布洛赫:倒在納粹槍口下的史學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