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計時的?古代一刻是現在的15分鐘嗎?
古代一個時辰等於現在2個小時,但古代的一刻是現在的15分鐘嗎?「三更夜半」是現在的幾點?「彈指」、「瞬息」、「一念」、「剎那」,它們之間如何換算?來,漲知識,收藏吧!
時辰
古人最常用的計時用語是「辰」,也稱「時辰」。他們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並給每個時辰取名,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日「時辰」從子時(相當於現在我們說的夜裡十一點鐘到一點鐘)開始,到亥時(相當於夜裡九點鐘到十一點鐘)結束。
古人說一個「時辰」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半個「時辰」就是一個小時。
刻
古人計時也說「刻」,這一時間概念源自於古老的計時工具日晷和漏壺。
日晷是在一圓盤當中垂直樹立一桿,利用陽光下立竿見影的移動來計時,並以盤上刻痕為時間標記,即所謂的「晷度日刻」。
最初用漏壺計時,一晝夜有一百「刻」,故古人言中的「刻」和我們現在說的一刻鐘在時間長短上有出入,直到清代改為一百刻為九十六刻,一刻才完全等同於現在所說的十五分鐘。
一盞茶、一炷香
明清小說中常用「一盞茶」和「一炷香」來表示時間。
中國人自古就有喝茶的習慣,所以用喝茶的時間來計時是很自然的。古人稱喝茶用的小杯子為「盞」,所以才叫做「一盞茶」時間。
寺廟是老百姓常去的地方,燒香又是寺廟裡最常見的宗教儀式。所以燃燒「一炷香」的時間也成了人們常用的表達時間段的用語。
一歇、半歇
「歇」也是古人表示時間的用詞,有「一歇」和「半歇」的說法,意思差不多,都是「一會兒」的意思。
例如《水滸傳》十五回,說阮小二哥幾個把「三隻船廝並著划了一歇,早到那箇水閣酒店前」;二十三回又說武松「半歇兒把大蟲打作一堆」。
如今在江南的一些方言中仍保留了「歇」的這一層意思,如上海話「一歇歇」,意為最短時間。
「三更」和「半夜」
除了地支計時法,古人還為漫漫長夜單獨制定了計時法。古人把夜定為五個時辰,叫做「五更」或「五鼓」。
與常人理解不同的是,一更並非對應子時,而對應的是戌時,也就是說,夜從戌時(黃昏)開始,卯時結束。這樣一來,「三更」正好對應「夜半」,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三更半夜」。
晨鐘暮鼓
古人對白天和黑夜的計時和稱呼都不相同,白天說成「鍾」,黑夜說成「更」或「鼓」。
在古代,城鎮都設有鼓樓鐘樓,晨起要撞鐘報時,所以白天都稱為「幾點鐘」。夜晚巡夜人員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所以夜晚時間就稱為「更」;
有的地方是用擊鼓方式報時,所以夜晚的時間還稱為「鼓」,所謂的「幾更天」或者「幾鼓天」都是這個意思,「晨鐘暮鼓」也是源自這裡。
「彈指」、「一瞬」、「剎那」
在佛教經典中,有一些特殊的表示時間的用語,如「彈指」、「瞬」、「念」、「剎那」等。
「彈指」指捻彈手指作聲,比喻時間很短,其餘三者就更短了,有說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念」為「一瞬」。「剎那」最短,一說九十「剎那」為一「念」,也有說是六十「剎那」。
這些佛學中的時間概念無法用作實際計時,但對中國文化和文字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至今人們還在使用它們所代表的時間意境,如「一念之差」、「瞬息萬變」、「彈指一揮間」等。
天色計時法
通俗的講,「天色計時法」就是與時辰對應的天色描述。
也就是說十二天色(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分別對應時辰中的十二地支(夜半對應子時,以此類推)。
推薦閱讀:
※那個不出錢不看娃的婆婆,現在老了,怎麼辦?
※【你現在還好嗎】
※三四十歲女人盡量少穿風衣,現在都流行穿小西裝,優雅又氣質
※1950年長安街舊照:天安門比現在矮很多
※ 八字看戀人出現在何時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