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將星錄隋唐:黑齒常之
人物簡介黑齒常之(630—689.11.26),百濟(位朝鮮半島西南部)西部人,黑齒氏,唐朝著名軍事將領。[編輯本段]生平經歷黑齒常之並非唐朝人,他是出生在唐朝的屬國——百濟國。黑齒常之的早年事迹不詳,長大以後,身高七尺有餘,善於用兵,史稱其「驍勇有謀略」(《舊唐書·黑齒常之列傳》)。後來黑齒常之在百濟國任達率(百濟官名)兼郡將,相當於唐朝刺史一職。當時朝鮮半島上並存三個獨立國家,北部為高句麗,南部偏東為新羅,南部偏西則為百濟。其中新羅一直與唐朝保持朝貢關係,而高句麗和百濟則與唐朝為敵。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唐太宗曾親征高句麗,但未取得勝利(參見唐太宗攻高句麗之戰)。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唐與高句麗、百濟之間幾年內相安無事,百濟還曾遣使入朝。永微六年(655年),高句麗與百濟、靺鞨聯兵入侵新羅,奪其33城,新羅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派兵攻打高句麗。至此,唐與高句麗、百濟之間烽煙再起。在高句麗與唐軍苦苦作戰的同時,百濟卻依恃高句麗為援,多次侵擾新羅。唐高宗遂決定先攻下百濟、再滅高句麗。顯慶五年三月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10萬出兵百濟,並詔令新羅出兵5萬策應唐軍行動(參見唐滅百濟之戰)。八月,百濟國王扶余義慈率眾歸降,百濟國遂被滅亡。唐在百濟置熊津等五都督府。當蘇定方平定百濟之初黑齒常之也曾率部歸降。滅掉百濟後,蘇定方軍紀不嚴,縱兵劫掠,丁壯多被殺戮。黑齒常之見狀,非常害怕,便與左右10餘個酋長逃歸本部,然後招兵賣馬,糾集散卒,共保任存山(在今韓國全州西),築柵自固。10天左右兵眾即發展到3萬餘人。蘇定方見狀,遂派兵圍攻。黑齒常之[/font]率敢死之士拚死抵抗,大敗唐軍,隨後一舉收復二百餘城。蘇定方又率軍親自圍攻黑齒常之。蘇定方本是唐朝名將,善於用兵,但因黑齒常之指揮有方,結果使蘇定方「不能討而還」(《舊唐書·黑齒常之列傳》)。蘇定方回軍後,黑齒常之與別將沙吒相如各自據守險要,響應百濟故將、擁眾據周留城(今韓國扶安)抗唐的扶余福信。龍朔元年(661年)至三年,唐檢校帶方州刺史劉仁軌率軍多次擊敗百濟軍,並於白江口一舉擊敗倭國(今日本)援軍,再次征服百濟。白江口海戰後,唐高宗遣使招撫黑齒常之等人,黑齒常之遂率所部降唐。當時百濟雖再次得以平定,但還有百濟將領遲受信所據守的任存城(在百濟西部任存山)尚未歸降。黑齒常之等降唐後,劉仁軌好言相慰,然後命黑齒常之等各率所部攻取任存城,並準備派唐軍相助。唐熊津道行軍總管、右威衛將軍孫仁師因黑齒常之等人曾經降而復叛,所以對他們非常不信任。孫仁師曾對劉仁軌說:「相如等獸心難信,若授以甲仗,是資寇兵也。」(《舊唐書·劉仁軌列傳》)而劉仁軌卻不這樣認為,他說:「吾觀二人皆忠勇有謀,敦信重義;但者所託,未得其人,今正是其感激立效之時,不用疑也。」(《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一》)於是發給黑齒常之等糧食和武器,分兵相隨。劉仁軌的信任和理解使黑齒常之非常感動,指揮所部很順利地便攻下了任存城,遲受信拋棄家屬,投奔高麗。至此,百濟全部平定。不久,黑齒常之被調回國內,任左領軍員外將軍、洋州(治西鄉,今陝西西鄉,一說自桃林、虢州)刺史。在唐朝初年,唐朝在軍事上對周邊各族大都佔有明顯優勢,唯一一個例外便是吐蕃。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今藏族的前身),於公元6、7世紀建立的奴隸制國家。貞觀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入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唐蕃關係在此後30餘年內十分融洽。唐高宗即位後,唐與吐蕃的戰爭逐漸增多,規模也日益擴大。咸亨元年(670年),吐蕃攻陷西域十八羈縻州,又聯合于闐(今新疆和田)攻陷龜茲(今新疆庫車)的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唐朝被迫罷龜茲、于闐、焉耆(今新疆焉耆)、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四鎮;此前數年,吐蕃又攻滅吐谷渾,佔有其地。這些軍事行動,嚴重威脅了唐朝的在該地區的統治。在這種形勢下,唐軍出動10餘萬人進攻吐蕃,結果先勝後敗,唐軍傷亡殆盡(參見大非川之戰)。唐軍的失利除軍事指揮原因外,還有其它多種原因。如吐蕃國法嚴整,上下齊力,內部較穩固,民風剽悍尚武,且河隴一帶的軍事地理形勢對其十分有利。吐蕃位於青藏高原,攻唐可居高臨下,直入平川;而唐擊吐蕃卻要仰攻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行軍作戰十分不便。唐高宗李治鑒於來自吐蕃的威脅,於儀鳳二年(677年)八月令宰相劉仁軌鎮洮河軍(軍在鄯州城內),同時還頒發《舉猛士詔》,在全國範圍內招募勇士,選擇臂力過人、弓馬嫻熟的軍事人才編入新軍,準備對吐蕃大舉反攻。儀風三年(678年),吐蕃局勢初定,大論噶爾·贊聶多布已率軍平定內亂,牢牢控制了局勢。贊普器弩悉弄正式為父王發喪,唐朝認為有機可乘,企圖利用吐蕃發喪,人心不穩之機而取勝。由於劉仁軌由於與中書令李敬玄不和,遂向唐高宗奏請讓李敬玄統軍。李敬玄不諳軍旅,本欲推辭,但被唐高宗所拒。正月十九日,李敬玄代替劉仁軌為洮河道大總管兼安撫大使,仍檢校鄯州都督;工部尚書、左(一說右)衛大將軍劉審禮為洮河道行軍司馬,統軍出擊;並敕益州長史李孝逸、巂州都督拓王奉益調動劍南道(治益州,今四川成都)等地之兵,配合作戰。二十六日,唐高宗又派金吾將軍曹懷舜等分赴黃河南北等地廣招精兵良將,很快組建了一支精銳之旅。這次,唐朝以18萬兵馬逼近吐蕃,可謂空前。黑齒常之也以本部兵馬隨李敬玄、劉審禮出征。吐蕃聞訊後,即以名將噶爾·欽陵(即論欽陵)為帥,督兵嚴陣以待(參見青海之戰)。七月,雙方在龍支(今青海樂都南)交戰。唐軍將領張虔勖率精兵,一日連取兩陣。吐蕃軍詐敗,一退數百里。唐軍輕率進擊,劉審禮領前隊人馬深入,屯兵於濠所。噶爾·欽陵突出奇兵,猛攻唐軍營帳。劉審禮率軍力敵,但寡不敵眾,未能突破重圍。此時唐軍形勢危急,但身為主帥的李敬玄看到吐蕃兵士眾多,卻怯懦畏戰,按兵不動,以圖自保。結果唐軍前鋒部隊於九月二十日全軍覆沒,劉審禮被俘。李敬玄聞訊,狼狽撤退,率部奔逃至廓州廣威縣西南的承鳳嶺(今青海西寧西南干戶庄),憑藉泥溝結陣自固。吐蕃追兵趕到後,先佔據制高點,形成居高臨下之勢,然後以優勢兵力圍唐軍,使唐軍陷於死地。李敬玄無計可施,只好率部坐以待斃。此時黑齒常之看到形勢對唐軍不利,遂率由500兵士組成的敢死隊,深夜偷襲吐蕃兵營。吐蕃自恃兵多,沒有料到唐軍會有此舉,所以未設防備。黑齒常之偷襲成功,吐蕃兵營頓時大亂,死300餘人,將軍跋地設匆忙中引軍逃命。李敬玄這才得以收集餘眾,返回鄯州(治西都,今青海樂都),但已損兵過半。此次征戰,唐軍主帥李敬玄由於怯懦畏戰,又消極防守,使唐軍陷於被動挨打的絕境。幸虧身為部將的黑齒常之在關鍵時刻能夠審時度勢,率猛士背水一戰,夜襲吐蕃軍營,方使唐軍能夠化險為夷,可謂力挽狂瀾。唐高宗聞報後,嘉賞黑齒常之之功,擢其為左武衛將軍,兼檢校左羽林軍,充河源軍(今青海西寧東南)副使,並賜黃金五百兩、絹五百匹。將指揮不力的李敬玄貶為衡州刺史。不久,唐高宗又遣以猛士從軍的監察御史婁師德出使吐蕃,雙方達成和解。由此吐蕃數年不再犯邊。黑齒常之和婁師德從此成為抵抗吐蕃入侵的著名將領。承風嶺戰敗以後,唐高宗常以吐蕃為憂,故多次召集大臣商議對策。由於大臣們意見不一、爭論不休,竟議而未決。後來太學生魏元忠在上書中提出了防禦三策:即「選將當以智略為本,勇力為末」;「賞厚有功」,「罰重有過」;「開畜馬之禁,使百姓皆得畜」(《舊唐書·魏元忠列傳》)。此舉深得高宗「嘆異」,從此,唐朝在河隴一帶改取守勢,屯田備邊。吐蕃雖然與唐朝達成和解,但並沒放棄河隴,而是伺機再發起進攻。調露元年(679年),吐蕃由於連年征戰,國內厭戰情緒日益增高。十月,文成公主遣吐蕃大臣論塞調傍就贊普去世事到唐朝告喪,請婚求和,雙方遂再開和談。但調露二年(680年),吐蕃噶爾家族利用短暫的休戰之機,產除政敵,清理「叛臣」,重新鞏固其地位,唐蕃亦再度破裂。七月,噶爾·欽陵統帥吐蕃軍再次向河源(今青海西寧一帶)地區發起進攻。黑齒常之率部迎擊,將其擊退。黑齒常之因功被擢升為河源軍經略大使,並賞物四百匹。黑齒常之任職後,認為河源地區為唐蕃力爭衝要之地,但地處邊遠,運輸不暢,遂於該地置烽燧70餘所,開屯田5000餘頃,每年收糧達500餘萬石,由是軍糧充足,有力地保障了唐軍的供給。在黑齒常之不懈的努力下,唐朝的河源防線更為牢固,成為抗禦吐蕃的中堅力量。吐蕃見河源防線牢不可破,被迫將主功方向改為西域和劍南兩個方向。而西域方向又因安西都護王方翼經營有方,也使吐蕃無計可施,只好改向劍南(治益州,今四川成都)方向發展。不久,吐蕃又在生羌的導引下,攻佔了茂州的安戎城(今四川汶川西南),留兵據守。由是吐蕃「地方萬餘里,諸胡之盛,莫與為比」(《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二》)。吐蕃對西南邊境的大肆侵擾,引起了唐廷的極大關注。此時,吐蕃駐防河源前線的將軍噶爾·贊婆自從唐朝加強了防衛力量,不甘心受黑齒常之所制,也率部3萬屯田於良非川(即古赤水,今青海共和西南恰卜恰河)。唐高宗遂決意對吐蕃用兵。開耀元年(681年)五月二十一日,黑齒常之奉命出擊。此次出擊的目的一是破壞噶爾·贊婆的屯田,二是牽制吐蕃在劍南的軍事力量。黑齒常之率精騎萬餘乘夜突襲吐蕃兵營,唐軍大獲全勝,斬首2000級,繳獲羊、馬數萬,噶爾·贊婆等單騎而逃。隨即黑齒常之將吐蕃糧倉等盡數燒毀,引軍回撤。黑齒常之在河源軍前後共7年,多次打敗吐蕃,使吐蕃兵眾聞風喪膽,多年不敢犯邊。嗣聖元年(684年),黑齒常之遷左武衛大將軍,仍檢校左羽林軍。此時,國內的形勢已經發生的巨大變化,最突出的就是武則天的臨朝稱制。武則天於貞觀十一年(638年)入宮以後,開始步入最高統治層。唐高宗即位不久,再次將她接納入宮。永徽六年(655年),武則天被立為皇后,從此參預處理朝政,宮中呼為「二聖」。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唐中宗李顯繼位。次年二月,武則天廢唐中宗為廬陵王,更立豫王李旦為唐睿宗,自己臨朝稱制。武則天在奪取政權的過程中大肆翦除異己,打擊政敵,並濫殺一些被她懷疑的大臣。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裴炎等,少數被貶逐,多數遭到誅殺,使唐宗室與親唐臣僚人人自危。光宅元年(684年)九月二十九日,因受貶的原故司空李績(本姓徐,賜姓李)之孫眉州(治今四川眉山)刺史、英國公李敬業和其弟李盩厔令李敬猷、給事中唐之奇、長安主薄駱賓王、詹事司直杜求仁及被罷黜御史職的魏思溫等會集於揚州(治江都縣,今江蘇揚州市),以匡複廬陵王為號召,討伐武則天(參見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武則天獲悉李敬業等起兵,即令劉行舉為游擊將軍、其弟劉行實為楚州刺史,讓其共同抗拒敬業;十月初六,命左玉鈐衛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行軍大總管,將軍李知十、馬敬臣為副大總管,率軍30萬,進討李敬業。由於李孝逸指揮不利,武則天於十一月初四派黑齒常之時任左鷹揚衛大將軍)為江南道行軍大總管,增援李孝逸。十一月十八日,唐軍擊敗李敬業,平定了叛亂。隨後,唐朝宗室諸王李沖、李貞等舉兵討伐,也被武則天以大軍平定。國內局面雖然暫穩定下來,但邊疆卻危機四伏,吐蕃、西突厥頻繁進攻西北,青海(今青海湖)、安西(都護府治所碎葉鎮,今俄羅斯托克馬克)地區告急;東突厥復盛,唐連年出師,多面作戰,疲於奔命。其中對唐朝威脅最大的則是東突厥(又稱後突厥)阿史那骨篤祿可汗。阿史那骨篤祿乘唐廷內憂外患交加之機,大舉入侵,以熟知唐邊疆虛實的阿史德元珍(原為單于府檢校降戶部落官員)統帥東突厥兵馬,自永淳元年起,不斷攻掠唐北方邊地各州。河北、河東和西域地區均受其害。但武則天為了實現自己改唐建周的政治目的,只是專心在國內推行酷吏政治,大殺反對派,甚至不惜誅殺立有赫赫戰功的程務挺、王方翼等邊境宿將,以樹其威,這就大大地削弱了邊防力量,致使阿史那骨咄祿的入侵勢頭愈演愈烈。垂拱元年(685年)二月,阿史那骨篤祿等多次攻擾北邊,武則天又以左玉鈐衛中郎將淳于處平為陽曲(今山西陽曲西南)道行軍總管,討擊突厥。四月八日,淳于處平引兵救援代州(治雁門,今山西代縣),行至忻州(治今山西忻縣)時,被突厥擊敗,死傷5000餘人。十一月,武則天又以韋待價為燕然道行軍大總管,出擊突厥。不久,引兵而還,被調任出征吐蕃。武則天遂以黑齒常之主持邊務。垂拱二年(686年)九月,阿史那骨篤祿可汗繼續攻掠唐河東道(今山西)北部地區。黑齒常之奉命領兵抗擊。當北進至兩井(今河北鹿泉北)地區時,與東突厥3000餘人(一說3000人)相遇。突厥見唐兵已至,均下馬著甲,準備交戰。黑齒常之見狀,立即率200餘(一說200)騎勇猛衝擊,突厥措手不及,都棄甲逃走。傍晚時刻,大量突厥兵趕來,欲與唐軍會戰。黑齒常之見突厥軍盛,難以力戰取勝,遂改用智取。黑齒常之派人伐木,然後令營中多處燃起篝火,以虛張聲勢。突厥見遍野火起,如同烽燧,疑心有援兵相應。這時東南忽然颳起大風(一說起火),突厥疑有伏兵,便乘夜狼狽逃走(參見兩井之戰)。黑齒常之[/font]因功進封燕國公。阿史那骨篤祿等軍在兩井之戰被黑齒常之擊退後,並沒有收斂,繼續進犯河東、河北地區。垂拱三年(687年)二月二十二日,攻掠昌平(今屬北京);七月又攻擾朔州(治善陽,今山西朔縣)。武則天遂以黑齒常之為燕然道行軍大總管、左鷹揚衛大將軍李多祚為副大總管,率軍進討。雙方在黃花堆(今山西山陰縣東北)遭遇,黑齒常之指揮唐軍奮勇衝殺,大破突厥兵,然後乘勝追擊40(一說40餘)里,突厥軍潰敗,逃往大磧(蒙古大沙漠)以北。十月,左監門衛中郎將爨寶璧因妒忌黑齒常之[/font]的戰功,遂上表請求窮追突厥。武則天接到表章後,讓爨寶璧與黑齒常之計議,遙為聲援。爨寶璧以為勝利只在朝夕,欲獨佔軍功,所以不等黑齒常之同意,便擅自率精兵1.3萬人先行,出塞2000餘里,進襲突厥。十月,爨寶璧追上突厥。當時阿史德元珍等部均不設備,但寶璧卻自持兵力強盛,派人告知突厥,使其嚴加防備,結果被突厥擊敗,全軍覆沒。武則天一怒之下,不但誅殺寶璧,而且又將骨篤祿改名為不卒祿。武則天自從鎮壓了徐敬業的叛亂以後,「疑天下人多圖己,又自以久專國事,且內行不正,知宗室大臣怨望,心不服,欲大誅殺以威之,乃盛開告密之門」(《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三》)。為此,武則天通過獎勵告密,網路了一大批以殘酷著稱的官吏,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恐怖的政治氣氛,神都洛陽更是危機四伏,「朝士人人自危,相見莫敢交言,道路以目。或因入朝密遭掩捕,每朝,輒與家人訣曰:『未知復相見否?』」(《資治通鑒·卷第二百四》)包括狄仁傑、張光輔、徐敬真、張虔扇、范雲仙等重臣在內,都相繼被酷吏迫害甚至處死。在武則天豢養的大批酷吏中,以來俊臣、周興、索元禮、侯思止、王弘義等最為著稱。永昌元年(689年)九月,周興誣陷黑齒常之與右鷹揚將軍趙懷節謀反,結果武則天下詔將黑齒常之拘捕入獄。十月初九(即公元689年11月26日),黑齒常之在獄中自縊而死。《黑齒常之墓志銘》記載:黑齒常之終年「春秋六十」。他的生年應該是貞觀四年(630年)。在與東突厥的戰爭中,武則天因政局動蕩,所以採取消極防禦政策,在戰略上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態勢。黑齒常之在此艱難的條件,憑藉出色的軍事才能,為武則天取得了為數不多的勝利,使突厥聞風喪膽。但武則天自毀長城,黑齒常之死後,北邊再無良將,致使東突厥日益強盛,從而成為武周時期北方的嚴重邊患。直到唐中宗繼位以後,任命邊將張仁願,在黃河北岸修築了3座受降城,才遏制了東突厥的入侵。[編輯本段]其他相關黑齒常之的軍事思想:1、智勇兼備。黑齒常之指揮作戰,在情況不利於自己的時候,能夠主動地攻擊敵人,出其不意,使自己轉危為安。關鍵時刻又能挺身而出,親自率敢死之士做背水一戰。這些使黑齒常之能夠先後擊敗過蘇定方、噶爾·欽陵、阿史那骨篤祿等名將,成為當時唐朝最著名的軍事將領。2、善於夜戰。黑齒常之非常善於指揮夜戰,仔細分析一下他指揮的戰例,大部分都是以夜戰取勝,如承鳳嶺、良非川、兩井等。夜戰即能有效地掩護自己,又能以少數兵力有力地打擊敵人,做到以已之長攻敵之短。3、善撫士卒。在百濟時,黑齒常之能夠迅速地收攏3萬人,收復失地200餘城,其能力可見一斑。因為當時百濟已經滅亡,軍心全無,如果不善撫眾,是很難取得這麼大戰果的。一次黑齒常之[/font]的坐騎被士兵不慎弄傷,副使牛師獎要動以鞭刑,黑齒常之見狀忙阻止道:「豈可以損私馬而決官兵乎!」(《舊唐書·黑齒常之列傳》)遂將其釋放。黑齒常之不貪財,所受的賞賜全部分給部下,自己「無留貲」。他死後,「時甚惜之」(《舊唐書·黑齒常之列傳》)、「皆哀其枉」(《新唐書·黑齒常之列傳》)。...
推薦閱讀:
※《中華燈謎教程》精編版(2)
※本草中華第一集講的是什麼?
※中華女服變遷圖
※建設法治中國必須植根中華文明沃土
TAG:中華 |